為什麼有很多人說中國教育不好?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差別到底在什麼地方?教育好壞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中國的應試教育沒有問題,那是在大量人口和較低的社會生產力的情況下出現的,

而很多人特別是我周圍的同學都認為中式教育殘害了他們。

從創造力上講是這樣的,但是創造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嗎,

那到底中式美式對人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呢?


教育制度是社會制度的產物。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教育是典型的自上至下的一元體系,而美國教育是自下至上的多元體系。

不管你如何要改變中國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引進什麼新的教育方法,只要最後衡量學生的還是那高考,你就無法多元化。沒辦法,這是咱中國的傳統,科舉都幾千年了,咱早習慣了,甚至,沒這麼一個考試,感覺對所有人都不公平。

但是,任何全國性的考試,尤其是標準化考試,都是一元化的,有傾向性的,不全面的考查,是為具體目的服務的。比如,美國有 SAT 考試。SAT 考試誕生的背景,恰恰就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上半頁流弊巨大的種族優越論,SAT 考試和 IQ 測試一樣,是為了體現白人,尤其是 anglo-saxon 白人,的優越感的考試。裡面的考題,常常有意無意的落入白人的文化環境中。

所以不論教育再如何百花齊放,到了那坎,還是給勒回來,這是硬指標啊。而這指標越清晰,就越容易被研究透,學習就變得越有針對性,越脫離實際...... 咱中國人熟這個啊,八股文寫了幾千年了(嗯,很多人指出,只有幾百年),有幾條跑道,哪條短點哪條長點,沒兩年就清楚了。於是,可不能在起跑線上倒下啊。而這起跑線,隨著我們對體系的熟悉,就越來越前推,推到每個作父母的都覺得不可思議的程度。

比如,美國最好的公立中學,應該是紐約那三所。好到什麼程度?四分之一的學生進長春藤,一個學校出四個諾貝爾獎。美國公立中學排名,這些中學是不收錄的。要入這三所中學,不是像其它學校那樣就近或抽籤,而是憑考試成績。這個是寫在州法里的,你有再多的錢也沒用。結果,美國學生吃驚的發現,上了這學校的很多亞洲和東歐同學,都是花了一年以上,甚至數年的時間準備這考試,有些學生在父母還沒移民前,在海外就開始準備了。而一般的美國學生,也就準備個幾天乃至上月就好了。結果是,現在這幾所高中里,來自亞洲和東歐的學生比例遠高於其他學生,以至於紐約在考慮是不是要改改法律,保證其他族裔背景的學生比例。

而在中國,這種自上而下的體系遠不止如此。不僅有統一的考試,還有統一的課本,而且,還有統一的學生組織,少先隊,共青團。

我只能說,有什麼樣的社會體制,就有什麼樣的教育體制,為這樣的社會服務。

再說美國。

美國教育的核心是地方辦學,多元化標準。

學校在西方是如何產生的?

大體因為羅馬帝國滅亡,學校就是教會的專利了,知識嘛,就是為了接近上帝,所謂神學。後來封建領主也要一些有知識的人幫他們打理政權,學校就有了為世俗服務的一面。要不,巴黎怎麼有一片叫拉丁區呢。

同理推到美國。美國從殖民地開始,就有辦學的傳統,新英格蘭地區,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學校,由社會共建,這是清教徒的傳統:強調識字率,強調能自己讀經查經,研究理解聖經。這傳統造就了或許是當時世界上識字率最高的地區。後來美國政府在派發土地時,也繼續強調對學校的重識,每份土地里有專門的土地份額,其收入只能用於當地的學校建設。很多州立大學都是這麼出現的。

可見,學校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什麼國家考試服務的,而是建立和傳承地方文化。這也是美國學校的一個本質特徵:地方性和獨立性。學校是地方社會所建,傳授的是這個社區的宗教和文化。因為北美會眾式的教會結構,導致出現各種教派,都力圖保全並傳播自己的文化體系。這種地方性獨立辦學的重要性到了什麼程度?十九世紀,天主教在建一個新教區時,第一件事不是建教堂,而是建學校(否則孩子都去讀 king James 版的聖經了)。而這些教會學校的質量,也是有口皆碑的。至今,天主教學校還是美國最大的私立學校體系。同樣的,各個大學,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學生在選擇大學時,不只是看看排名,看看專業,也要看學校的校園文化。

所以美國就形成了這麼一套複雜的地方辦學體系:就中小學來說吧,全國的學校被分入了數萬學區。考試標準是州里定的,但課程計劃,課本選擇,是學區定的,到每個學校里,還可以有自己針對學生的修正。這只是一般情況,各州各地還可能會不一樣。結果是,每個學校都有可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家長要面試學校。典型的例子是最近幾十年興起的 charter school,公立經費,私立教程,目標負責制。還有最近時髦的 home school。

至於美國大學的招生,也是完全自主招生,SAT 和 ACT 這樣的考試成績,只是入學標準的一部分。而各州,各學區,乃至各學校,因為其自主性,也讓它們的成績沒有直接的可比性。因為沒有死板的標準,所以學生也就可以五花八門奇招盡出的表現自己。總之,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成績不是唯一,他們有很多自己的標準,比如孩子價值觀是否正確,生活的獨立性,等等。

也是因為地方辦學,美國的學校和地方社會的聯繫特別緊密。因為地產稅里有 80% 都交給了學校,美國的家長對學校事務的關注度特別高,主動參與的程度也高。而學校也直接面對社會監督。像州立大學,要保證高比例的本州學生錄取率,也要和地方的企業打好關係。

至於私立學校,自主權就更大了。所以美國的教育體系是非常多元的,也無法用簡單的考試成績來衡量的。要真衡量起來,還真是可能給比下去了。

當然美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停的發展。比如這個課程問題,要不要全國標準化,就是個問題。要不要 SAT 考試,也是個問題。而大學畢業者和中學畢業者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也讓大學錄取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會改變中學生的學習態度。

總之,中國的教育體系能否成功就像現行的經濟體系和政治體系,因為整齊劃一,一但選擇正確,就能大踏步前進,超英趕美,一但出錯,耽誤的或許就是一整代人。而美國的教育體系就像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強制變異的進化,是多元化的,總會有人走彎路,被社會遺忘,也會不停的有另類出現,一旦有什麼大挫折,找到突破點的機會更大些。


大部分美國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育學生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

在中國,人們應該是持有相反的觀念。

懂一點教育的人,會知道除開老師,家長也對教育負有很大責任。大約就到這了。

事實上,教育需要整個社會各方各面的支持。

之前和一個朋友聊起美國的特殊教育,感慨很深。一個特殊兒童從出生到長大,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後默默支持。而美國教育能做到這一步,也是多年來不斷地摸索改進,這條道路上是數不清的特殊兒童家庭的淚水和悲嘆。

就拿自閉症來說吧。

大家都知道自閉症,也許有人不知道自閉症是天生且無法治癒的。

那麼如果一個美國兒童患有自閉症,在理想情況下他可以得到來自哪些地方的幫助呢?

1. 通常嬰兒六個月左右能通過觀察推測是否患有自閉症。為了儘早發現開始介入,社工需要對準父母或者新父母進行培訓講座,普及相關知識。(社區服務,社工)

2. 父母懷疑孩子患有自閉症,需要醫生的最終診斷和相關機構的評估。要求醫生具有準確診斷自閉症的能力,降低誤診率。每個城市或者地區至少有一所能夠進行權威評估的機構。(醫學支持,醫學研究,高質量兒科醫生。特殊教育研究。)

3. 確診自閉症後,最重要的部分開始了——早期介入(early intervention)。家庭可以向政府申請一對一的特殊教育老師,低收入家庭甚至可以免費。美國的特殊教育老師收入非常可觀,用高薪來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特教事業。由於公立學校系統依靠政府撥款,所以政府在特殊教育上的投入是非常大方的。自閉症屬於比較嚴重的障礙,直到高中都可以就讀免費的特殊學校,由擁有專門學位和資格證書的老師輔導。(財政支持,教師培訓,教育資源分配)

4. 成年後的生活。

政府為殘障人士設立工作崗位使其能自食其力。如果無法保障收入,政府還需要專門進行救濟。(能夠提供工作崗位的企業,低收入者福利,庇護所)

一個教育體系從理論設想到初步實踐,再到成熟,使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並且和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沒有人否認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所以我對中國教育的未來持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我知道很多同行都抱著一顆赤誠之心,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努力。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對教育下一代負有責任,成為一線教師堅實的後盾。

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可是我們無法選擇天生是一塊好木頭還是壞木頭。讓壞木頭享有平等的甚至更好的教育資源,是我能想到最高級的人道主義關懷。


現代教育的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問題。國人往往願意誇大中國教育的缺點,無視美國教育的問題和現代教育的本質矛盾,而把自己的種種和中國社會發展某些方面的問題歸咎於中國的教育上。

1. 適當的應試教育不會摧殘人的創造力

人們常常批評中國教育的一點就是認為孩子們天天應試會傷害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對此最佳的反例就是韓國。韓國應試教育比中國還要殘酷,進行全面的量化管理。然而韓國不僅技術創新做得比中國多,球踢得還比中國好,電影拍得比中國強,連肥皂劇和綜藝節目做得都比中國專業。這是為什麼?

在以上的每一個細分領域討論中國同韓國差距的原因,都可以另寫一篇答案。但一個共同點是,韓國在以上的每個領域都創造了一個健康的人才市場。既然是市場就要符合經濟學原理。而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原理就是: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具體到人才市場就是,人們會為了得到想要的工作機會而努力獲得相應的培訓,無論這份工作是科學家,工程師,還是足球運動員。中國學術圈的問題,不是因為應試教育影響了孩子們的創新能力,而是因為認真的科研沒有得到足夠的激勵,對腐敗造假的縱容包庇傷害了科研人才的市場。

再說一個例子:IMO,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每年,IMO都會把各國選拔出來的孩子們關在一起考試做數學題,根據成績對國家進行排名。因此大多數競賽強國都會在考試前的幾個月開始對自己國家的國家隊選手進行培訓。而能進入國家隊的孩子,在這之前很可能已經經歷過若干年的奧賽教育。因而IMO大概是最為極端的應試教育之一。那些在IMO中獲獎的孩子們長大後怎麼樣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還在么?

我們可以從菲爾茲獎,這個被成為「數學家的諾貝爾獎」的獲獎結果中看出些一二。從1990年開始算起,每屆菲爾茲獎獲得者中都會有至少一位是IMO獲獎者,一共26位獲獎者中有13位是曾經的IMO獲獎者。這些在數學研究中做出巨大突破的數學家們,曾經也是應試教育的經歷者和優勝者。那場應試,傷害到他們什麼了?

人們常常低估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和選拔的巨大作用,而誇大了應試教育的負面效果

2. 量化考核是公共教育的未來

首先明確幾個概念。教育的概念其實應該分為兩部分: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前者指代父母,後者指代學校。在接下來的這個段落,我們只討論公共教育,即學校到底應該怎麼教。

很多國人總愛說,美國學校有多好多輕鬆,老師整天帶著孩子們玩,搞素質教育,不像國內天天考試。且不說這种放羊式管理造成了美國理科基礎教育的全面落後,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公共教育正在全面走向量化,而且教育越發達的地區量化的程度越高。

GreatSchools Ratings,一種在美國常用的用來評價公立學校的分數體系。每個學校得分在0-10之間。在美國的大部分州,分數完全取決於在校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家長們根據學校的分數判斷學校的教育質量,從而為孩子選擇學校和學區。因此,提高學生們的標準化考試成績,是學校發展的首要目標。這故事的開局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於國人不難想像到這場量化運動會走向何處。最終,學校的老師們也將以學生的考試成績被考核。這將重塑教師的人才市場,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教育質量。

量化考核是教育工業化進程不可逆轉的趨勢。

美國早年的放羊式「素質教育」就如同田園牧歌的純手工時代,而量化考核就是工業革命和社會大分工。你可以指責工業化和社會分工造成了人們異化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你不能否認,工業化和社會分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註定要更廣泛,因為它更有效率。純粹而優質的手工業依然存在,但它只會以小眾的,高價的形式,去滿足那些願意為了特定質感花更多錢的人。在教育市場,那叫做私立學校。

教育的市場化會做出自發的選擇。這是為什麼討論衡水中學是否應該存在沒什麼意義。衡水模式出現在河北而不是北京上海本身就說明了答案:河北的經濟水平只能負擔起衡水模式的教育成本與質量比。

人們常常低估經濟對教育模式的影響,而高估了人為改革的作用

3. 素質教育不適合公共教育

素質教育是什麼?無論你是指古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式教育,還是指中國古代的私塾式教育,還是當代教育書籍中的「啟發式教育」,都繞不過一件事:這種教育是一對一的,個性化的,針對特定學生的。換句話說,學生/老師比例要足夠的低才能保證質量。

這決定了素質教育或許在古代可以行得通,但在現代公共教育絕對不行。因為古代的教育都是給有錢家孩子的,是私人的。而現代公共教育是大規模的,低成本的,以保證儘可能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從本質上就與素質教育的現實基礎相違背。想在公共領域實踐素質教育,就等同於想讓每個孩子都有做科學家的能力因而找大學教授來給小學上課。這既不現實,我們也不需要。

所以素質教育應該在哪裡實踐?在那些能一個老師只配幾個學生的地方:博士生院,私立學校,和家裡。(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家裡是最容易實踐素質教育的地方。換句話說,素質教育應該是家長的責任而不是社會的。多數中國的父母,輕視了自己作為孩子第一個老師的責任)

要求中國的公共教育強行實踐素質教育,只會讓已經實現工業化的中國課堂退回到放羊式管理。而那些本可以因為標準化考試而讓大多數孩子獲得的教育,也只會出現在有錢人家的家教課上。

4. 美國的問題:素質教育加重了社會階級固化

假如一個社會過分強調素質教育,並根據「素質」來進行人才選拔,那會怎麼樣?那就會像現在的美國一樣,只有有錢家的孩子才能上常青藤。因為獲得「素質教育」最有效的辦法是上私立高中,而要上私立高中首先要有一樣東西:錢。

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這三所大學,錄取率最高的100所高中,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而私立高中的大部分學生都來自私立初中,私立小學...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家庭,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社會的上升通道,從一開始就狹窄無比。

我們甚至可以懷疑,所謂「素質」教育和「素質」選拔,是不是有產階級們的陰謀,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否則,為什麼亞裔學生在常青藤的錄取上一直受到歧視,即使他們連「素質教育」的表現都比白人學生優秀得多?

5. 我們要從美國教育學習什麼?

當然,我們還是能從美國教育學到不少,特別是如何在量化考核的同時保證學生福利:

5.1 多次考試取最優

高考為人所詬病的一個問題就是「一考定終身」,偶然的發揮失常對學生個人的傷害太大。這件事美國做得比較好。SAT考試可以每個月都重新考,申請大學時提交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就行。實踐的難點是要做到每次考試的標準更一致,而不僅僅是對學生成績做正態化。

5.2 考試標準的多樣性給孩子選擇和思考的空間。

高考把孩子們用一個模子打造成型,就忽略了個體的差異化發展。然而量化考核不代表非要有唯一的考核標準

美國的SAT2考試,作為對SAT基礎考試的一個重要補充,需要學生選三個科目來考,難度比SAT高。這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間對自身的興趣和選擇進行思考,而不是一味的題海。在此之上的AP考試,更是要選一門大學的科目來考察大學入門內容,難度比SAT2和高考都要高得多。這樣,以後不打算做數理相關工作的孩子可以只考SAT,對數學有興趣的再考SAT2的數學,大學想學數學的再考AP的數學,特別厲害的考競賽。這一整套階梯化個性化的量化考核標準,值得中國學習。

一句話總結:現代教育的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問題,在理解這個前提下討論如何改進中國教育才有意義。


先申明,回答僅代表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內教育資源密集區的情況。

1. 小學至高二,教育=學習新知識新概念,操練技巧,培養解題能力。總的來說,每階段習得的知識還是和學生在該階段的認知水平緊密聯繫的。課程內容和強度的設置都較為合理。學校教育也會適度增加趣味性,並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搞競賽。升學壓力一直有,但尚可應付。所謂的「填鴨」式並不完全成立。

2. 高三,教育=做題,做卷子,做教輔,各種大小考排名,還有個別大學的自主招生考。這一年完全沒有新知識的吸收,完全是舊知識炒冷飯,學生始終被置於一種麻木的被動狀態,求知慾在過多的壓力因素影響下最終被扼殺。

那麼美國的高中生幹些什麼呢?他們從高一開始,準備SAT考試(即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學習不同領域的AP課程(可抵大學學分),課外活動也不能落下(比如志願者活動,體育活動)。他們始終在學習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個人價值。而這一切都對他們能進入什麼級別的美國大學起著決定性作用。

可見,中美在大學前的教育之差在於:1 新知識的暫停接收VS新知識呈增長性的接收 2 個人價值的忽略VS個人價值的重視 3 和社會的脫節VS和社會的接軌

那麼不可避免的,我們要談到高考制度。除了極個別學校的自主招生和加分制度,高考分數是決定99%考生出路的唯一標準。而在美國,只要高中三年付出了足夠的努力,最後的結果只是好和更好的差別。

高考制度當然是中國國情的產物,但是其不合理之處,一在於並沒有盡全力彌合背景差異把所有學生放在同一起跑線上(比如某省作文題「XX時尚」你讓農村學生怎麼寫?),二在於過分注重技巧和對有限概念的運用,出題和評分上都不鼓勵創新,也不注重價值觀多樣化(看看那些辭藻華麗但言之無物的高考作文)。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3. 高校教育。我們的高校教育不鼓勵交流和深度思考。交流是激發思維最有效的方式,但由於教育資源的稀缺,小班化討論的機會不多,而學生組建的社團又過分寬泛,缺乏足夠好的環境讓學生交換意見,探討真知。並不是說有求知慾的大學生少,而是我們的環境不促進這種求知慾的交換和再創造。另一方面,社會競爭白熱化,高校生普遍大二開始找實習找工作,很多人把大學當做通往社會的跳板而不是橋樑。社會價值觀的單一化又導致高校生對學習的忽視甚至徹底遺棄。毫不誇張地說,許多人的學習之路在進入大學的那一刻就終結了。

那美國的高校有什麼不同?多數美國大學生在校四年期間,要修滿自然科學,人文學,社會科學三大領域一定數量的學分(我母校的規定還包括修一門新語言至少一年,非西方視角的課程至少一門),以此保證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完善不偏頗。美國的教育體系以科學為第一準則,即使是文科課程也不例外。一般的社會科學(如心理學,政治學)都需要紮實的統計基礎來支持研究,人文類論文更需要一遍遍修改邏輯。整個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以追求真知為目的,這一點永遠不會被學生的就業壓力等社會因素所左右。

就我在美國的本科經歷來說,我在這四年中慢慢領會到潛心鑽研某一領域的意義,哪怕只是一個學期,哪怕三個月後你不再記得這門課的任何知識點,卻從此可以用這一領域的視角來剖析很多事實,獲得很多前所未有的觀點,並以此達到思想的開拓。你習得的,是一種思維方式。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也即是如此,你只是在盡一切方式更了解這個世界。

就像楊豐在評論里說的那樣,「因為當我們把所有學過的都忘記後,才是真的教育,而那時剩下的就是方法和邏輯。」


我從教學環節來分析中美大學教育的差別。

一.入學與選課環節

美國在選擇專業、轉專業、選擇課程上較自由,而國內由於教育資源總體不足,轉專業限制很大,在選課上已實行學分制的學校最多也只有30%的課程能自選,有的高校連選修都做不到。這樣造成了中美學生在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的差距。

二.日常教學環節

1.課堂授課環節

這個環節的教學意義是向學生傳遞知識。這個環節從教學效果上來說中美之間差距不大,但是在中國卻佔用了一個學校80%的教師資源。

2.討論課

討論課的意義是促進知識構建、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等。據留美學生說討論課是美國教育較之中國教育的最大優點。在國內高校鮮有討論課。

3.作業環節

作業的意義是促進知識構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等,團隊作業還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作業在美國大學教育中是很重要的環節,教師認真地設計和評閱,學生也認真地完成。在國內,教師對作業重視很不夠,學生也好像很不喜歡做作業,作業抄襲現象嚴重,團隊作業更是聞所未聞。

4.實踐、實訓環節

即實際項目或模擬項目的訓練,通過項目訓練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精神等。在這方面,不知道美國是如何做的。中國大學做的遠遠不夠,為創造的學生實踐實訓環境還太少,給予學生實踐實訓指導也不夠。就目前而言,一個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其在實踐實訓環節投入的多少。

三.畢業環節

美國讀大學寬進嚴出,中國是嚴進寬出,嚴進寬出的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

總結:中國大學在教育學生上主要完成了最容易的環節--課堂授課,也就是只給學生傳遞了一些知識,其他重要環節都被輕視了,這樣的教育與美國肯定沒法比。

至於中國中小學為何這樣不正常,我的觀點是中國好大學太少,眾多的考生競爭有限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導致中小學越來越畸形發展。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79135/answer/12829408

不過現狀是會改變的,我相信幾年後教育也像其他行業一樣因互聯網而改變。

以上分析不恰當之處請大家在評論里指正。


其實中國最嚴重的不就是教育資源的分配極其不平等么?

這點比起啥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都不算什麼。

更嚴重的是,沒有想要改善這不平等,反而縱容這種不平等的繼續,甚至教育制度本身將不平等也納入了進去。

那些說中國教育多好多好的,說的是中國最好的教育有多好多好吧。

而事實上廣大的中國學生,別說啥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這種爭論對他們來說都是空中樓閣,他們接受的,連教育都不是。


全面地,從宏觀介紹差異的一篇文章:

12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Posted on June 1, 2007

This analysis is being prepared for a presentation I am going to make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Harbin, China on June 22-24. I would be interested in receiving your observations, comments, question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practices.

  1. Class Size is the fir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at the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level. Teachers typically teach two classes (in an 8 period day) with from 55 to 65 students. American secondary teachers typically teach five or six classes with class sizes ranging from 25 to 30. The Chinese teachers use their non-teaching time to grade papers and to prepare for their classes, except for the head teachers (banzhuren) which will be explained later.
  2. While Americans think the "cohort" concept is innovative, China has been using it for decades. Throughout China, students beginning in a school are put into classes and they stay in those classes with one another for the entire time they are in that school unless higher test scores permit them to move to a more advanced grouping. Understood in the Chinese system is that this group of students will learn each of their subjects together. In America, students are not grouped into such classes. Instead, the 30 students who are together for English class will be randomly split up into any of the other subjects for the next period and the period after that, and so on. The next year, the students are totally mixed up again into different classes. Occasionally, the same class of students will take two courses together, such as English and history, but that is rare. The Chinese carry the cohort concept into the university level as well. My four classes of students stay together for all of their required courses the whole time they are at university.
  3. Chinese students stay in the same classroom for their main classes and their teachers come to them while American students change rooms every period and the room belongs to the teacher. Thus, Chinese students don』t have hallway lockers. Students sit in the same seats for each subject and keep their materials in a shelf under their desk top. Many students have cloth covers for their desk and other means of making it "homey".
  4. Chinese education is built on what Americans call "looping". The teacher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ntering class will also follow their same students to the next grade level and the next. In America, it is very unusual for teachers to move with their students from one grade level to the next at the middle school or high school level let alone to loop for the entire period of time the student is in that school. At the primary school level, students begin in grade one with a teacher and stay with that teacher every year they are in primary school. My university students reflect on that teacher as being so very important to them that they really didn』t want to leave them when it was time to go to middle school. American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tend to specialize in the curriculum and content for a particular grade level and then stay at that level. Sometimes, teachers who want to teach older students will ask to move to a higher grade, but then that teacher would typically stay at that level until retirement. That practice means that in America, subject matter and teacher preference might be valued more highly than student needs or student learning.
  5. Another significant struc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schools is the concept of head teacher or "banzhuren". The banzhuren takes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delivering instruction, supervising their specific class of students, and in knowing their students and the families of the students and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ose families. For less than 200 yuan per month more, the banzhuren will arrive at school prior to 7:00 a.m. to prepare for the day and to work with early arriving students. The student day at the middle school ends at 4:55 and the teachers leave shortly after that. The banzhuren will not only teach her specific class that she is in charge of but will also sit in on many other subjects throughout the day so she can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her students with other teachers, counsel her students, and contact the parents of those students if necessary. The banzhuren will monitor her class during lunch and nap with them after lunch. One banzhuren told me that she is like a mother to those students who don』t have the parental support they need. In addition, a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Junior Middle School (LNUJMS) thebanzhurens are expected to visit the homes and families of half their students sometime during the first term and the other half during the second term. These visitations would take place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or on holidays. The banzhurenwill, after three years, receive a bonus based on the academic improvement of her class. In America, the individual teacher is expected to make parent contact when a student misbehaves or is not performing at a satisfactory level.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 there is also a person called a guidance counsellor who will assist with parent contact. However, the guidance counsellor will have a case load of 350 to 500 students and she often must resort to group counselling sessions.
  6. The Chinese believe in merit pay and in using student test scores for teacher evaluation. For example, when the 9th graders leave middle school they are tested to see which high school they are qualified to attend. Since the same teachers have had those students for three years, they compare their entry score to their exit score. The classes that showed the most academic gain resulted in that banzhurenreceiving a bonus that might range from 3000 yuan to 6000 yuan (one month or two months pay). The same is true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a teacher whose students did not show growth will be evaluated accordingly. At LNUJMS, the math team won first place in the District math contest. As a reward, the four math teachers split a 2000 yuan bonus. The teachers I have talked with like the bonus system. So for years the Chinese have been doing what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s have been advocating and our teacher unions have been fighting.
  7. Discipline in Chinese schools easier than in American schools. For example, at LNUJMS,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minimal student supervision during lunch and between classes. One administrator and one teacher were in the hallway and no teachers were in their classrooms. The other teachers had gone to their offices to meet with students for academic or disciplinary reasons or for a rest between classes. In America, the time between classes is as short as possible, three, four, or perhaps five, minute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ove from their classroom, go to their lockers to get materials for their next class, and then move to that class. The American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be in the hallways during passing periods because that is when fighting and other misbehaviors occur. It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even imagine a 10 minute passing period in an American school.
  8. Chinese students are very respectful. When Chinese students recite, they stand; when students hand in a paper, they use both hands as if they were making a presentation of the paper to the teacher; when students refer to their teacher in writing, they often use terminology such as , 「Our dear teacher.」 In interviewing thebanzhurens, they commented that is their duty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do well in life and how to be a man. University students, when asked to recall their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years often speak of their teachers in very exalted ways telling how much their teachers meant to them.
  9. Chinese students play active and important roles (zhirisheng) in sweeping the classrooms, scrubbing the steps, serving meals, being class monitors, and helping teachers. Student monitors can be seen wearing special armbands in the hallway, watching to make certain students are doing their twice-daily eye exercises properly, providing leadership on the marching field, watering plants, empty bins, cleaning windows, helping to distribute the daily lunch, and so on. Students always seemed to be carrying out their tasks very seriously and in good humor. The student monitor system is utilized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as well with these appointed students helping the teacher in making copies, distributing and collecting papers, contacting classmates and so on. Like the concept of banzhuren, the concept of zhirishengcannot find its English equivalent due to the different Sino-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s. Most Chinese schools are operated on the zhirisheng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clean classrooms and schools.
  10. Chinese students buy their textbooks each year and the textbooks are soft cover and relatively thin. The textbooks I looked at had a 2006 copyright and I understand that they all have recently undergone revision. The cost is about $1 for a textbook and $2 for a workbook that accompanies the textbook. Students make heavy use of highlighters and annotations in their books. In addition, the textbooks often have moral lessons built into them. For instance, when a particular scientist is highlighted, aspects of his/her life that are exemplary are extolled, such as hard work,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overcoming obstacles, etc. On the other hand, American textbooks are hard cover, updated every six years (at least in Indiana), and are rented to students. 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mark in their textbooks in America.
  11. It almos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curriculum in China is standard nation-wide and that students have few elective choices. National goals, national curriculum, national expectations, national exercises, and even a national class schedule are all built around the Chinese Education Schema that is based on centuries of tradition. In America, education is primari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tate governments. Counting Washington D.C., there are 51 separate governments that give direction to public schools. Further, except for Hawaii, states are divided into school districts that also have certain autonomies. Indiana, for example, has 292 school districts, 292 different teacher contracts, salary schedules, and sets of working conditions.
  12. Deeply embedd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Since the Song Dynasty (960 AD), the Chinese have relied on the examination process to identify their governmental leaders. Now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s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ble to attend. These national exams were given on June 7 and 8. Local middle schools were used as test sites and tho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a two day holliday. The test is of such great significance that parents rent hotel rooms nearby so their student can have a quiet lunch and take a nap. I saw one hotel with a big banner wishing students luck on the exam. Students will take either the liberal arts test or the science test. For liberal arts students, the first test, Chinese, was from 9:00-11:30. Students were dismissed and came back for the math test from 3:00-5:00. On Friday, the schedule was the same, with the morning session being geography, politics, and history and the afternoon session being English. The parents filled the street in front of the school and anxiously awaited students coming from the test sites and wanted to know how their child did. Taxi cabs even offer free service to these students to help them get home or to the testing site. My friend Kevin』s uncle took time off work to drive Kevin to the test site, pick him up at noon to take him home, then bring him back. It is huge deal!

    (原文:http://slkchina.wordpress.com/2007/06/01/12-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education-and-american-education/)


一種情況下,學校老師的任務似乎主要是,教人當孫子(此處孫子的子讀成「zei」)。

教人當孫子的教育能教出什麼好兒來。學生給老師當孫子,通常是15歲以前。15歲以後情況略有好轉,畢竟孩子長大了,再讓他們當孫子不合適,當兒子就行了。有時候看到的新聞是,在某些四五線小縣城或鄉鎮中學,老師得給學生當孫子,學生特別橫,敢動手打老師,讓老師給寫100分。反正總的來說不是你給我當孫子,就是我給你當孫子。

在發達一點的地方,學校不會這麼差,可能是另一種情況。不合理之處在於,在一個五六十人的教室里坐八個小時並非絕大多數人的天性,對複雜高深學問的野心也不是人人都得備著一顆不可。說到底,書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的。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好好學習」,然而大多數人所謂的「學習」是以升學為目的的狹窄的在教室里進行的學習,而不是按照自己興趣自由的讀書和實踐。理想的教育應該要鼓勵人們無約束的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引導人們了解美的事物以懂得如何踐行」德「和」禮「。

「學習」是個多麼廣泛的詞,被狹隘化到他們這樣,非在學校里才能學習不可,非拿著本書拿著支筆才叫學習,用手機刷豆瓣就不叫學習,光一本課本翻來翻去就叫學習了,茲要是看本書的人,統統都酸了吧唧的被叫做「愛學習的好孩子」,其實你也就是看本推理小說。

好奇心才是真正的赤子之心。有人不是因為打算變身為geek才拚命的努力,逼自己每天桌前枯坐十個小時。只是他們天生就有要深入鑽研一個問題的慾望,每天不思考十個小時就會覺得很無聊,這些人又恰巧得到了系統而完備的訓練,所以能搞出點東西來,讓那些看不懂又覺得很牛逼的觀眾們嘖嘖的稱讚,如何牛逼不懂雖然,反正稱讚總錯不了的。

我想「有趣」說的就是這樣的人。有趣就是符合天性的生長。有趣就是」一直保有自己的興趣「。所謂geek見過了,每個班都有,考試刷分機器,兢兢業業扎紮實實,老師嘴裡「狠得下來逼自己」的好孩子。王逅逅說,一個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曾子墨,「光彩奪目卻面目模糊"。

我們這些自詡」有趣「的人,在學霸面前從來不讚揚也不寒暄,我們微微昂著頭,我們也有一種潛在的優越感。我沒背政治書,我看了紅樓夢,怎樣?

歐洲的大學,論體制,論學風,論教學,論科研,就是論圖書館硬體,其實哪兒也不比國內的一流大學強。但是歐洲的大學做到了三件事:拔尖的學生總能得到重視和發展——沒有浪費學霸的天賦;文科專業不強制選課和強制考勤——沒有浪費學渣的時間;Campus不存在,沒有把學生們強制性的圈在一個小小的校園裡——完全尊重學生的私人空間。如果再加一條,就是:沒有用標化考試成績把學生層層分級的習慣,你GPA高你牛逼,我不如你,隨便。

與此相比,國內大學是乒乓球工廠,其實也是意料之中——乒乓球工廠最便於管理。全中國隨便拎一所大學,都有兩三萬人,每人10平方米私人空間?上課不考勤?大學能辦起來才怪。記得當年大一初入C大,我到校長論壇上一番慷慨陳詞,痛斥大學風格不再。校長非常淡定,推推眼鏡道:誰也不想要弄個乒乓球工廠出來,這是沒辦法。他講的是大實話。現在我覺得,中國大學也只是隨大流,並不十分糟糕。以前看多了中國大學「失品格」的批評,現在一想,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就是文冤閣大學士那篇振聾發聵的「英文系怎麼辦」,要是有機會的話,我也要跟他說:淡定淡定。這裡的外國語學院並不強到哪裡去,歪果仁,他們套話講得多點罷了......


我其實挺贊同高票回答裡面說的,但是為了balance ,我有必要唱唱反調:

中國教育沒什麼不好的:我所接觸過的近2000名留學生中,在國外成績好的全部在國內成績都挺好;在國內成績好而在國外不好的有一部分。但是絕對沒有一個是在國內混不下去了,反而跑到國外就有出息了!!!

所有的黑中介都在旗幟鮮明的說中國教育不好,然後刻意美化美式教育的優點和放大中式教育缺點!!

我的相關回答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黑留學中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85824/answer/14974332


首回復。

這個問題挺大。

最好先定標準。

首先,

什麼是好的教育;

然後,

如何比較。

關於第一個問題,其實現在經常聽人說了,「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這話很地道了。

◇◇◇先來看中國教育的教學內容。

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不說了,來看對智能發展有用的。

中國延續了老毛子的模式,現在大家一窩蜂地批應試,其中一部分就是批內容的僵化和脫離生活。

重理論、抽象化的思考,然後再是遷移,知識的體系性好,這些都是優點。

代價是離生活較遠,不易調動學生興趣,知識的遷移更多得靠學生自己——所謂高分低能。

其實即使從實效上看,也都是不錯的。

老毛子的中學是有國際象棋課的,開發人的思維能力、培養意志品質,俄國不是專出國象大師嘛。學術研究方面,俄國人也不是蓋的,單教育領域的理論也有不少廣為支持的。

就該模式在中國的表現來看,2010年教育界兩件大事,一個是虎媽,一個是pisa考試中國學生在讀寫能力和數理科學方面表現優異,結果美國馬上出台政策強制各中學限期強化中學生的讀寫能力。這就很說明問題了。想想吧,隨便哪個中國的高小學生都能背乘法口訣,美國成人10以上加減法都離不開計算器,你說誰的教育好吧。

一位教物理的同事告訴我,現在採用牛頓體系教學的,好像只有我們國家了,好處是培養建模思維,加上中國人數學好,一出國繼續學物理馬上都能上手而且走在別人前面。

小結一句,基礎教育,中國人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再來看教學組織。

採用行政班(即教師固定,學生固定,不走班)的國家恐怕只有我們了。優點是易管理,從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管理層面看,易於貫徹統一的教學,群體效率高。但是對個體的針對性的確差些。現在大一統已經破了,各地各搞一攤,教材不同、教法各異,的確有利益驅動因素在,但客觀上也給了一個開放的環境,有利於教學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改進,但行政班的教學組織形式,估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有大的變動,這裡因素多了,不枝蔓了。

教育技術的進步,帶給教師更多手段選擇,但是由於財政投入等問題,其實現是需要時間的。美國人已經在用ipad組織教學了,我們才剛嘗試各種網路平台對教學的作用。教育技術的進步幾乎是目前能夠看到的唯一推動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希望,但這種希望如何轉為實效,很大程度要看上面的決心。

◇◇◇適合嗎?挺適合的。

毛子的抽象,配上中國人對任何無趣內容照單全收的受教育傳統,加上反覆操練的勤懇,當然適合,出成績是必然的。

動不動就中美比較,兩國人的國民性倒是挺像的,但在國家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類比一下吧,像我們這樣在軍隊訓練中保留正步走的國家已經不多了,為什麼?中國是典型的大陸國家,四臨戰地,打起仗來是要死很多人的,很容易打成持久戰。精英都打光了怎麼辦?通過疊四方被、各種評比,最短時間內把莊稼漢培養成能夠放槍的大兵。美國是海洋國家,軍隊技術化職業化,船和飛機不過來,戰爭就停了,所以不需要大陸國家這種動員模式。

教育是類似的道理。

建國以來,中國教育史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解決文盲問題!我們在現代教育上就像在現代文明上一樣是落後於人的,整個體系得重建,就目前來看,這種統一模式解決整體起點低的問題的方法,還是不錯的。現在文盲問題解決差不多了,回過頭來搞開放,各地因地制宜,還是符合發展規律的。當然,由於種種原因,甚至為改而改,教育改革的實效需要從另一方面評價。

◇◇◇真正的問題是資源不足的問題。

大家都說中國教育是精英教育,通過梯隊競爭,逐漸優勝劣汰打造金字塔尖的一小撮。我反對「精英教育」這種性質的判斷。因為基礎教育這種搞法,恰是立足普及的大眾教育。

現在基礎教育階段擇校成風,上面不停地喊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意思是好學校好老師,差學校差是因為老師差。這是個很外行,也很容易迷惑大眾的看法。

眾所周知,中國直到大學的入學選拔,基本是公平的,這就使得不同學校的學生起點完全不同。

為什麼就沒人看明白一個簡單事實:入學考水平基礎的校際差異和升學考的校際升學率差異一直是正相關的!

作為業內人員,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們的看法是,好老師其實是來自中等甚至較差學校的。好的學校,學生在管理方面的難度小,接受能力強,對老師的要求反而很低!

這種選拔和我們搞普及教育的初衷其實是相合的。前兩年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也許起初只是一種空洞的幻想,後來竟然變成政治口號,令人聯想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教育界受外在的干擾太多,我們內部也有不少外行瞎指揮,各種理念很害人,其實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有些教育家只是混政績的政客罷了。現在科學的教育理念是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起點不同,搞分層教學。各學校搞快慢班,進不了快班的都反對,其實如果操作公正的話,這種快慢班就是尊重個體差異的表現,對於學校來說,要保升學率,讓尖子學生能夠實現更優的升學,這也是科學的。這個和教育的公平,不完全是一回事。一方面反對高考,另一方面又要求絕對公平,這就是現在中國基礎教育所受到的矛盾式的批判,聲勢搞大了,又要毀一批人的。

真正的問題,是高端教育資源不足。

說到底,是為了進更好的大學。基礎教育階段,由於我們的統一模式(從內容到組織),因學校或教師造成的差異,從面上來說是不大的。當然有一些學校(如偏遠地區招生指標緊張的學校),為了拼升學,搞強化,現在已經成為各學校的通病,這其實是基礎教育以外的問題,不就是好的大學少嗎?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區別不會太大,但大學是能輕易夠分出好壞的。

首先,大學教育的內容各異,不同學校不同,不同院系不同,不同學生也不同。大學是要搞科研的,科研要設備、要積累、要隊伍,幾十年下來,差別不小。

以前大學生少,大家擠獨木橋;現在大學擴招,也走普及路線了,但就業問題又來了。其實到最後所謂考試選拔帶來的應試、競爭,其實都是對應就業問題的,嚴格說這並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枝蔓一句,其實我們之前搞上山下鄉,後來搞西部大開發,再搞擴招,現在搞城鎮化,都是為了解決無法消化新增城市人口就業這個問題,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策略。

說到底,現在,我們是在爭進入那幾所最好的大學,然後進那幾座最好的城市,甚至,那幾家最好的企業,去那幾個最好的國家……

總有人抱怨中國教師的素質與責任心。事實上,在統一的教學組織體系中,個人所受的評價不少,分數稍差一點就馬上有人找你談話了;而且作為小知識分子實在是沒臉面讓自己的學生比別人差。所以試圖光從教師個人因素來評價整個教育圈質量,其實是找錯方向了。

第二個問題,如何比較的問題。

◇◇◇ 績效比較。

單純從績效方面來作比較,其實中國基礎教育段做得不錯,之前pisa的事已經說明問題了。如果要從創造力的層面來說,我們的確需要作一些內容和組織上的調整,但也不是說以前的好東西就完全不要了,現在有些教改過了頭,就是這回事;大學教育的優化是關鍵,如何鼓勵科研?

◇◇◇ 教師比較。

總看到有人說國外教師多麼多麼敬業,多關注自身的提高等等,好像中國教師就多不行了。

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中國基礎教育段的教師是很辛苦的,單從時間,就要長於國外同行很多!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中國學生這麼早去學校,是因為城市交通錯峰的需要。

國外,一個班級只有二十幾人十幾人,由於教育資源不缺乏,壓力也不太大,教師有心思和時間多鑽研點,多搞點個人輔導。國內,一個班級動轍三四十人,甚至五六十人,還不像國外那樣在中學就配助教幫助作業管理,你說這活怎麼干吧。

不是什麼境界問題,待遇和教育投入不足的確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不說別的了,單師生人數比,中國&<俄國&<美國!

經費就占那麼點gdp,還努力了二十年才做到,你真指望教師人人都是聖人?

現在我們的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及表面的尊重,其實和我們對別的行業的從業人員的方法,從骨子裡是一樣的,有用就好,最好是讓我花最少錢,幫我做最多的事,至於你的生活、個人價值,我才不管呢。所以成天聽人喊師德,成天聽人鼓吹那些奉獻模範,根本上就是這樣一種功利的態度,不是棒殺就是捧殺,真看到模範,心裏面還要罵「傻缺」呢。

教育投入的不足,在剛經歷了又一輪技術革命的當代,將會再次拉開中西方教育的技術代差,先進的生產力總是和先進的工具相聯繫的。

◇◇◇ 學術比較。

其實這就談到了一個社會對待教育的態度問題。

我們的學術成果質量不高,的確是現實。

我們對教育(不是教育業)的真正態度,其實反映在我們對創造發明的態度上,知識產權是否被尊重?開拓性但暫時沒有實用價值的發現是否被鼓勵?書籍的價格與出版業的發展情況如何?其實雖然漲過數輪,中國的書價相對國外真的算便宜的,這也是和搞文化普及的策略一致,中國從政策層面上一直把出版業壓在一個低利潤的產業線上,利於普及,當然,不利於吸引人才投入。

其實這些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也不太可能只通過教育本身解決。想想國外那些有名的私立大學,都是靠校友捐助的……

◇◇◇ 自身比較

和別人比就是上面這些了,說到底,現在的中國教育至少基礎教育段,還算適合中國——在當下的地域差異、總體投入、社會環境等背景下,做到這樣,不錯了。

要改革,其實原有的構架不宜全丟,有的地方的教改搞了十幾年,教材上還是標著「試用本」,因為上面不認為你做得好。為改而改是沒有前途的,而且還會把老本都丟了。現在我們有相對公平的選拔,有基本統一的教育內容和組織,還有了因地制宜,不要盲目否定分層教學,如果再把內容的生活性和教學組織的科學性重視起來,隨著教育投入的逐漸增加,現有模式走向優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而,我對社會上一致的口誅筆伐和絕望心理,持完全相反的態度。

至於擴招,見仁見智,我覺得在現有模式下是有好處的。不過這也需要投入。

另外就是自主招生,其實步子邁得有點大,畢竟這是要在中國誠信體系不完備、高校資源仍然不足的局面下,很容易搞成以前朝代那種門閥的,後果很可怕。現在高考的門邊上開了不少自招的小門甚至不見光的後門,路雖然是寬了,但大家反倒懷念裸考了,各地選秀節目成風,其實還是反映出我們對考試的一種崇拜心理的。

這是我的第一個回復。

請大家給點支持吧,謝謝。


中國的應試教育本身的設定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大部分學校和老師的心態。沒有一種開放,包容的心。如果看教育的選拔機制,那在中國運行是正常的。這就是有些樓說的,我們的人不比別國的人笨。但是教育的教化功能,基本沒有作用。題主想比較的,也許是中美兩國教育的教化功能的問題吧。

我以前在內地讀書,沒讀甚麼全國名校,出來之後,讀得也不是世界名校,但其中的差距是讓我感受很深刻的,我想正因為不算名校,反而有可能代表了普遍的狀況。當然,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模糊,原本是想問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呢?是問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呢?

教育大有問題,不止是教的問題,學也有問題,很難將問題推向哪一方。

基礎教育,語文和德育兩方面很有問題,這個不是應試與否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傾向不正確,導向不改,這部份不可能轉變。教出來的學生(很可能連帶老師自己),說話作文都不清楚,最後就變成惡性循環。

高等教育,在全社會「讀書是唯一出路」的氛圍下,必然被桎梏。同時,學術腐敗嚇得死人,不少教師要麼忙著外出講座賺錢,要麼絞盡腦汁為職稱寫(抄)文章,要麼計算如何設立項目,私吞國家的經費。而學校又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模糊了。碩士的教育,原本是為學術服務的。但在我讀本科的時候,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將碩士教育與應聘競爭力掛鉤。這又將一大批無心學術無心鑽研的人推向學院,佔用各種教學資源,然而整個學界的學術研究停滯不前,又是惡性循環。

說得比較沒有條理,但國內的教育問題真的是很多,加上上世紀某一次事件,對內地教育的發展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美國也並不是世界上唯一教育很好的國家,英國,日本的教育都相當不錯。


學而優則仕。在高等教育上,中國人取得高學歷,進入排名好的大學,更多的是為了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和認同,因此長期以來我們所謂的真正的精英教育只有少數人享受。中國的人口是世界第一,那麼精英比例是多少?

美國強調的機會平等。中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人口13.7億多,全國普通高校共1983所,美國國土面積約為962.9萬平方公里,人口3.7億多,大學有3600所以上。如果你什麼有沒有,卻有才華,有這樣的國家給你機會,給你全獎,改變你的生活,你覺得好不好? 這就是平等對人的意義。

我們進去大學,學一門專業,課程都可以安排好了,選修課只有幾門。如果你在美國,每學期必修課只有幾門,4年選修課有幾百門,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規矩進行選擇學期。如果你選擇社區大學,成績好的話進入名校,范瑋琪可以進去哈佛,奧巴馬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在中國,一個2年制的專科生可以轉到北大,清華,或者武大,南開大學嗎? 這就是自由和選擇對人的意義。

生命、自由、追求幸福,這些上帝都不可剝奪的權利在很多國家依然是遙遠的理想,我們感謝某些國家把這些帶給了愈來愈多的人。


評論教育的事情,出發點只能有兩個。一是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究竟為了什麼。二是認知理論,就是人是怎麼學習的。

我們的教育差勁,一是理念落後。跑的仍然是蘇聯式的高度專業化模式,試圖短平快的培養專業人才。背後的理念是國家本位的,所有人只是國家機器的一個螺絲釘。你並不被認為有思想有情感,並且不能夠有慾望。也就是說,你並不被當成人看,只被當成建造國家機器的某個零件而已。

二是認知方式落後,主要的教學觀念,還是以知識為中心,認為把知識放到學生腦袋裡就算完工了。而真正有用的,是人對知識的解讀能力,不是知識本身。是以,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出知識的搜集和記憶者,卻難以培養出知識的創造者和靈活使用者。但是偏偏這個年代創造力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所以,中國最聰明的人都被美國人搶走了。丫的美國人真聰明,搶中國的人,做了產品出來,回過來賣給中國人掙錢,這可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啊。

還有中國的傻×們,使勁的說外國教育好,歸國人才優待的緊,結果飲鴆止渴,跑出去的人越來越多。


中國教育真正殘害人的難道不是中國的家庭教育嗎?別跟我說什麼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我家和我親戚家孩子還是很幸福的,大部分父母都是好樣的。那是因為你不是老師,你接觸的家庭教育案例太有限。

這麼多年學校教育一直在改革,整肅。而大部分的家庭教育為孩子做出了怎樣的改變?我們在學校交給孩子的東西,到家長嘴裡,就一句「別聽你們老師的,聽我的,我是你媽還能害你嗎?」就徹底摧毀了。呵呵……不提家庭談教育,都是耍流氓。


說中國教育不好,因為中國教育教出來的人,不是世界一流水平。中國大學每年畢業幾百萬大學生,這些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沒有拿出西方同行一樣水準的工作來。

中美教育的差距就在於中國教育的好學生許多是外力逼出來的。外力消失之後,這些好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能力極其低下。美國好學生是比較自由寬鬆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所以頂尖學生同時都對搞好自己的專業具有過人的動力。所以說。中國的教育會把本來可以一流或者三流的人都培養成二流,而美國的教育則會把一流的人挑出來,然後把本來可以二流的人培養成三流。


教育的差別就是人與人的差別,都是上課做功課然後考試,以前我也覺著教育問題就是學校,老師和學生的問題,其實,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沒有改變所有人的方法,就沒有改變教育的方法


理論上的問題大家已經說很多了。而且我也沒去過美國。我就說幾個國內的現狀吧。

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選拔人才,我們用高考選拔確實解決了一部分公平的問題。只是高考走偏了,「知識」跟著高考跑也就偏了。初中物理有一部分是講家庭電路方面的。也許這是唯一實用性的一部分知識。可是由於中考不是重點,所以也就沒有老師會去講。一個初高中生或許能說出牛頓第N定律的第238種變化,但是卻分不清家裡的火線零線。而且他們完全不知道正在背的公式和做的題究竟有什麼實際意義,只知道背的對分就高,所以這個過程不能叫做教育,而只是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一種方法。

再說大學,在我的學校,管理學的學生可能都知道所謂的管理五職能:計劃、組織、控制、指導、激勵。同樣,機械的記憶這十個字而已,沒有人說的出是什麼意思,也沒有人用這個思想去指導自己的言行。一個滿腦子數理公式的學生,一下子去學習一個組織的管理方法,聽起來簡直是無稽之談。從來沒睜眼看過世界,都不知道世界上都有什麼樣的組織,都不知道一個組織里都有什麼樣的分工,也不知道不同的組織有什麼不同的特點,怎麼能學會如何從宏觀的角度來管理一個組織呢?學不會、聽不懂但是為了60分還要背,顯然走回了應付高考的路子。即使背100分又能如何呢?

我們學了很多數學,流程無非是老師把公式寫黑板上,解釋一下A是什麼、B是哪個值、X代表的量。然後出道題把那些數帶進公式,老師說他算得0.8,學生也算得0.8,這個公式就算講完了。傳授的過程無非是這樣一個形式。這真的不叫教育。

關於人的培養方面不提了,水太深不能多說。


我覺覺淂真正的差別在於對待人這個概念的理解上.西方的教育是其於相信人個體的無限潛力,教育只要bring out 你的潛力.再加於引導,培養你學習旳興趣,你發現了什麼是你最感興趣的,他們就會因材施教,讓你不斷接受這方面的知識,你有內在的動力,自然不斷地去探索,樂此不疲。Harlan喜歡文學,已經課外把娜尼亞看完了,他就喜歡用新看到的笑話講給我們聽,我們總是讚揚他比上次好,這裡開始很重要的-點啊! 正反饋。不管你孩子表達得多麼不好,你要鼓勵他講得比上次好多了。而不是相反的國內的思維,你講得還不夠好,下次要注意哪些點。孩子以後就不講了。Anthony對天體物理非常著迷,我會給他看很多這類的片子,而且他覺得自己的教材太淺了,經常拿哥哥的科學課程來看。對此,我們總請教他行星方面的知識,他會講個沒完,他才六歲。能夠做到這樣,首先是國際學校的公課不重,老師經常鼓歷你到圖書館借書,並要講讀書筆記。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小學教育的目的是要你有張健的體格,過人的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各種球隊,,體育精神和faire play 無處不再. 另外學校不是學知識的地方.是煅煉思維能力.甚至辯證思維的地方.學校也不是什麼權威.可以要學生完主服從他.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你足可以挑戰他.學知識只足訓練我們思維的方法..分數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獨到的見解.事實上他們沒有標準考試.是開放性的問題討論.-年級就開始讀題的馴練.先讀好題才能正確解答..好的解答甚至加分很歷害並提出來讓班裡同學也受思維啟發.美國教育的精神就是不斷挑戰權威.用興趣來創新__所以他們有各種對世界產生深遠影向的人.永遠不要低估正反饋的教育甚f至是夫妻生活上的作用冫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原意去進取.夫娶的生活如果用正及饋.每天都會其樂融融的.另外學習不是學校的事.家長要積极參与.但不是改作業或請家教.那樣會消滅孩子的動力.甚至更差的效果是感覺父母都不關心我.不去聽我內心最需要的、和我交流

說到這裡要搬出我的專業和教育兩個兒子的實咧.我專業是婦幼保健.很多人關心對兒童教育要從什麼時候廾始. 應該是圍產期.這時候是大人有寬鬆的心境.聽古典音樂.這是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樂感的.我的兩兒子現在鋼琴都不錯.他也可以對思維能力有幫助.六個月甚至更早媽好就可以和孩子溝通了.告訴他你有多愛他.兒童心理學說越早的教育越重要.而不是我媽認為的小孩孑不懂事可以先好好疼愛__她是spoil 他們.而且不改.所以我一年只讓我媽媽見他們4個星期因為由她培養的小孩慶會象國內大多數我=看到的小孩.總想自己能得到什麼.大聲哭鬧就可以得列自己想要的___這是自私和蠻橫.相反Harlan 還在吃奶的時候.要脾氣.不吃.我就輕打了他一下屁股.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他當然是大聲哭鬧____事實上這是三個月大孩子很好的有氧運動.不要心疼_____他哭得太吵了.我就和太太跑到地下室打兵球.半個小時上來.他哭累了.睡著了.醒來再把奶給他.乘乖吃了.不過任何時候正反饋都是最美的循環.知道國外嬰兒油賣那麼多是為什麼嗎.原來初生嬰兒對撫摸很敏感.要用嬰兒油經常撫摸他使他氣血充浠.並對你有很強的bond 愛就這樣傳遞著.每夜我都會用巴赫的音樂作背景音樂.撫摸著他們.跳圓舞曲.直到他們睡著.事實上中國人也知道三歲看六十.但是早教並沒有廣泛傳播.我看到的溺愛的例子太多了.結果是害了小孩. 而美國人大都有這些知識和實踐.為什麼.他們的爸爸媽媽當年就是這樣教的,教會的牧師也是這樣教導他們的。.如果堅持這樣到了六歲.這孩子就己經成形了.只是如果這時要進入以考試為目標.禁固自由思維的落後的中國學校系統中,怎樣保持這些成果.我沒這方面經驗.如果有家長有清不嗇分享.很多人會感謝你.但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可要進行連根撥起的寸改革._____突然發現原來的好老師不是真的好.他只是趕鴨子上架.扼殺他們自由.想他老個好分數___這樣對比起來我知道誰是本未倒置了。

美國是個基督教國家。這種文化在每個地方都用愛滲透著。所以兩國的差異,事實上是意識形態的差異。


教育不只是教授知識,知識之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就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


說中國教育不好的,大多是中國人;

說美國教育不好的,大多是美國人;

有些經歷兩種教育的人,是先在中國,後在美國。

在美國讀大學讀的輕鬆快樂,就覺得美國好。但是他忘記問為什麼自己會覺得輕鬆。

全球的教育都有問題,但簡單的模仿解決不了問題。素質教育就是個坑。

總之,近山無木,近河無水,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我轉篇文章,比我自己寫的要好的多,如果覺的不符合你想要的,或者傷害了你對國外教育的美好幻想,那麼請摺疊我吧!

kay爸爸kay媽媽談:為何送女兒中國上學?

在國人趨之若鶩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國接受教育的時候,一對跨國夫婦反其道而行之,為了讓女兒接受中國的教育,舉家移民中國。這是為什麼呢?瞭望觀察網報道了他們耐人尋味的討論:

Kay的爸爸(國籍:美國,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學應用數學/計算機本科)

「我不想讓女兒在美國上學最大的顧慮還不是學校,是美國文化。」

有三個最主要的原因:

一、美國文化中反智主義太嚴重,最明顯的是在中小學。大家最想當的是cool kids(酷小孩),cool kids都是不愛學習的,如果你愛學習,大家都認為你是nerd(書獃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歡學習,成長環境很負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輩的不認同。

二、在美國從小就「被接觸」大量毒品和性。要從小就開始抵制,而且不斷有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迫使你嘗試,這對於教育是很大的干擾。

三、男女非常不平等。當然,世界上哪裡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國文化中尤其嚴重。我特別反感美國文化從小就宣傳女生要hot(性感),要slutty(風騷),作為女孩子在美國成長的社會氛圍特別不好。你看看*中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照出相來穿著校服,戴著厚眼鏡,很學生樣。美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都不喜歡自己的年紀,每天化妝去學校,穿像成人一樣的衣服。你覺得哪個更接受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哪種文化更健康?在美國長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這種氛圍,會有很大的同輩壓力,被排斥,對於女孩子學習是很大的干擾。

Kay的媽媽(年齡:26,國籍:中國,教育背景:北京大學英國語言文學本科,南加州大學東亞文學碩士)

一、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校園回憶

我認為我的孩子在中國長大、受教育比在美國快樂的可能性更大。我給加州大學、耶魯大學都做過幾個學期的助教,後來上研究生也教過很多美國大學生,這些年我都在問我教過的大學生或者研究生,當然,能上這些學校的通常學習比較好,他們回憶起中學卻沒有一個說喜歡或者帶著懷念的情緒,都不喜歡自己的中學生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們,現在都畢業幾年了,對於校園生活都帶著美好的回憶。這麼多年過去,還是非常留戀學生時代。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這種反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現在有一種潮流,國內媒體傾向於宣傳國外中小學作業少,下午三點放學,孩子多麼多麼快樂,已形成大趨勢。這些陳述是否屬實還有待商榷。其實在西方,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於公共學校)的中學生也是下午三點放學,然後開始上各種課外班,補課到晚上八、九點,好學校的學生年級越高,壓力越大,我先生回憶起高三時候每天晚上都12點後睡覺。

更重要的是,快樂和幸福感都是一個複雜的事情,不是作業少就等於會更快樂。有兩個影響快樂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個是成就感。其實你觀察小孩子穿鞋,或者搭一會兒積木高樓,就能發現人類從小開始就對自己經過努力完成某種任務、達到一個結果感到自然的快樂和欣慰。成就感對於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麼是成就感呢?一個重要因素是必須有努力這個過程。譬如一個人考兩科,一科非常簡單,沒有任何準備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後才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這個人一定是對後者印象更深刻。

我個人在美國念研究生的感覺是很沒有意思,因為並不需要多麼刻苦,不準備隨便答捲成績都是一等,這樣的成績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沒有記憶深刻之處;相反,回憶起大學時代經常挑燈夜戰、但大家都刻苦、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獲得一等成績的日子,那時的記憶更雋永。所以,這點令我看蔡美兒的書時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絕對不是沒有壓力的孩子就會更快樂。這不是一加一等於二。我覺得通過努力獲得成績對於孩子是更深刻的快樂,這種經歷會進入更持久的精神層面。在國內接受教育,從小就有很多競爭,很多壓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這個過程和這種經曆本身對於美好回憶的形成是很有深遠意義的。

影響快樂的另一個因素是集體主義。我說的集體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生活狀態。國內人口密集,從小到大有很多經歷其實都是集體主義的。譬如,上中學上早自習,晚自習,大家一起做課間操眼保操;大學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課自習,逛街卧談,過了很多年我才明白這些在一生中都是頭等有意義的事,因為隨著人離開校園開始工作,結婚生子,會越來越脫離集體的影響,然後會意識到那些經歷的獨特和同輩情誼的可貴。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機會經歷這些時刻。我上大學時四個同學住一個寢室,我先生上大學在斯坦福兩個人一間,地方大了他就感覺更快樂了嗎?未必。相反,他自己說,我和我大學室友的感情四年下來確實比他在美國學校和同學建立的更深。

集體主義的另一個作用是幫助你日深月久,積累如何與人相處的經驗,這些對人以後的生活工作成家立業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國長大,人口不密集,所以如果我不喜歡你,我就另找一個地方,用空間來避免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在中國長大,你不喜歡你家鄰居,能立刻搬家么?我們大學時室友通常都是四年不換的,如果你不喜歡室友,怎麼辦?一定要找到欣賞對方、和平相處的方法,一定要學會與人交際。

劉瑜有篇文章叫《集體體操》,寫得特逗特實誠特劉瑜。她回憶了自己脫離「單位」,漂泊海外這麼多年,沒有了集體組織多年自由自在以後的心理狀態,其中一段特別寫實:

「我已經31歲,但是有時候,我希望有人突然敲我的門,大喊:起來了,起來了,做早操了!

然後我罵罵咧咧、睡眼惺忪地起床,去刷牙洗臉,走廊上碰見老大和老二,水房裡碰見老三和老四,回到宿舍,看見在梳妝打扮的老五。然後朝陽下,混跡於成千上萬人,我伸胳膊踢腿,從伸展運動做到整理運動。

就算我是厭煩這一切的,可是後來我發現凡是令你煩躁的,其實幫助你防止抑鬱。當然抑鬱和煩躁誰比誰更可惡,好比自*殺與他殺誰比誰更可怕,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個人對於集體主義抗抑鬱功能深有體會。在美國,校園生活沒有任何集體主義生活狀態,看似自由自在,但時間久了就發現這種狀態下人真的容易抑鬱,就連我教過的學生20歲不到,父母掏錢供他們上的昂貴私校,從來沒有什麼人生挫折苦難,但有好幾個都在吃抗抑鬱的葯,或者多動症葯的。這些年在美國我從一開始看到20歲人吃抗抑鬱葯感到吃驚,到見怪不怪,因為身邊美國孩子吃抗抑鬱葯實在很普通,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區,這樣孩子越多(當然並不是說窮人不抑鬱,但一是窮人擔心生計問題是第一位;二是這和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無力承擔醫療費用有直接關係)。至於劉瑜說的抑鬱是否一定比煩躁更糟?我傾向討論的是有選擇沒選擇的問題。生活在一個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煩躁你可選擇避開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鬱你可以選擇人群;但如果在沒有人群沒有任何集體主義生活狀態的地方,你卻沒有人群選,只能「被宅」,結果是「被抑鬱」。

二、中國的教育制度更為公平

中國教育有其自身的問題,但總體而言,教育的選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學習好的同學去好學校,很簡單。任何制度都需要一個選拔標準,這裡的標準是統一化的考試,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敗的選拔方式。相對於美國財富決定教育這種標準,我讓孩子在中國接受教育心裡會感覺更公平。

舉個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學時,我身邊北大同學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父母各個行業都有。還有不少同學家境比較困難,就系裡這個小樣本看,比例大概10%吧,都靠各種助學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了學業。

美國的segregation(區域分化)非常嚴重。如果你有錢,你的軌跡是這樣:從小上私校,一年2-4萬學費;大學上好的私校,一年4-5萬。你的同學都是同一階層,即使中小學去的是公共學校,因為是按住房分學區的,好學區房都很貴,所以能去富區富學校的家庭也是一個階層的。

我曾在耶魯北大項目做了一年助教,兩學期大概一共有40多個耶魯的學生,沒有一個家庭不是中產以上,大概一半學生家裡都是有遊艇,或者開旅館的。我也請我先生回憶過他大學認識的所有人的家庭狀況是怎樣的,他努力回憶了大概100個,最後說想到有一個同學是家庭經濟不好拿助學金的。

反之,如果是窮的家庭,住在不好的區里,可以預見教育環境是非常差的,因為第一學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同輩壓力。你的同輩大部分都不願讀書,大部分也不會試圖脫離這個環境,因為他們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來自洛杉磯著名的亂區,那裡幫派活動猖獗。他回憶起初中同學,大部分都加入了幫派,現在已經沒幾個還活著。他很慶幸地說:「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賓上學,我肯定也跟他們差不多。」

關於美國教育與財富的直接聯姻,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現在美國教書的女老師,同時也是我喜愛的作者,在一篇題為文章《為何我說在美國寒門難出貴子》中也有深入分析,從美國學校假期長導致金錢直接決定孩子能否持續學習,到貧困區危險治安情況,和貧困區孩子對於不相信自己能活過40歲這種預期對學習態度的影響,都是非常現實的因素。

我認為作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豐富的經歷,增長更多的見識,接觸不同社會階層,而不是把其它人群的生活簡化為新聞中的一個名詞。美國社會階層固化,流動性很低,這種大環境對人的心智全面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障礙。

Kay爸爸補充:「是這樣,不知哪個只有半個腦子的人立法,規定公共學校的資金來自這個學區房子的房產稅(在美國有房產的人每年都需要交大約房價總值1%,2%的房產稅,各個州和區數字不同)。所以不用多高的智商就馬上可以料到,有錢的人都住一起,這個公共學校自然超級有錢。聖地亞哥(Kay爸爸長大的地方)我們區附近有兩個學校,有一個是超級有錢的高中,我家不在那個區所以我不能去。這裡高中一般都有停車場(高二高三學生和老師都開車去學校),你看我們學校的車都是沃爾沃之類老車,那個學校停的車好多都是跑車,幾十萬美金的車,給上高中的小孩,對對,還有Delorean,嗯?沒見過么?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電影《回到未來》)里那種車。」(此時穿插Google圖片,興緻高昂地展示該車)

Kay爸爸接著說:「美國人不喜歡承認『社會階級』這個概念,所以假裝美國不是一個階級社會,教育問題和醫療問題其實根源一樣,因為大家不喜歡承認『有錢的人得到更好的服務,』同樣基於這種理想主義,美國人不願意支持『學習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這樣說起來是哦,不是好壞學校之分,不是有錢沒錢的學校,大家都去同一個公共學校。所以不能像中國一樣選拔好學生進好學校或者一個班。你也可以『買進』一個好學校,就是在好學區買房。但當然這些操作都不是在表面上進行的。

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既然好學生不能被選拔去單獨的班或者學校,那必須和學習水平相對低的呆在一個班,每個班級水平參差不齊,老師怎麼講課呢?只能給中等水平的同學講,所以結果是好學生永遠都是覺得上課很無聊,講課慢……」

Kay媽媽插話:「這是難以避免的,無論什麼制度,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是有各種水平的。老師只能按中等水平講。」

Kay爸爸:「對,但這就涉及一個程度問題。美國的教育制度積極地阻止了聚集好學生的可能。基本情況是學習好的學生不能得到更適當的教育,成了被浪費的資源。」

三、中國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是一個複雜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國長大,不可能理解它。作為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國對於世界認識的智慧是絕對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國長大,會錯過這筆寶藏。

美國的整體思維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大眾深受媒體洗腦,缺乏對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傳為「最好的」國家裡。我一直很贊同馮唐所說的:「人心應該相對複雜起來,不要從小就是標準答案,不是對就是錯。」人類文明幾千年下來,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結果不過是排除異己,不是聖戰就是嗡嗡嗡。我和我先生都認為這種黑白世界觀根本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現實。人應該有一個理性的態度,而中國人的世界觀整體上比較理性。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國長大還可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周圍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長努力讓小孩子說中文上中文課,小孩子都是要和別的小孩一樣,「為什麼別的孩子都不學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學?」自然抵制學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學後在家裡也是父母問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國內大家都在學shiba般武藝,小孩子希望跟著朋友,是有學習動力的。

除了以上顧慮之外,我也有一些硬體上的考慮:首先,國內文化氛圍好,書店多,學習條件好。小小一個地區都有很多家好幾層的書店,各種書籍和音像資料應有盡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齡人一樣,中學大學都度過了很多無事在書店晃蕩的日子,至今很懷念。我非常喜愛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個國家居住過,最後還是由衷感嘆,要說文化氛圍和學習條件,還是國內好。

其次,學費有所值的問題。現在各界人士都認為,美國繼房地產崩盤後,下一個危機是學債的崩潰。確實,這裡幾乎人人都有學債,有的多得驚人,譬如如果培養一個醫生,醫學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萬美金。更有新聞報道,年輕人身負十餘萬學債,訂婚時未向對方說明,對方知道後感覺受到欺騙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齡,2003年上大學,斯坦福學費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幣,四年下來差距極大。(Kay爸爸補充:那是我上學時,現在可能更高了)但這兩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這麼多麼?!由於我和我先生都比較話癆,對各種事情討論很多,認識五年每天還是聊天都能不間斷聊幾個小時,就我們這幾年個人體會來看,我們倆除了專業知識很多互不覆蓋(一個文學,一個數學和計算機),其餘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深度都差不多。當然,在美國上私校,更多時候並不是為知識,而是為了校友人脈。這就看你認為花三五十萬美金來積攢所謂人脈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補充:你花的每分錢絕對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過你的50倍)

人們只會買自己認為物有所值的東西。現在較好的私立大學通常學費每年4-5萬美金,還在不斷漲,人們認為值得才會支付,但隨著經濟不振,越來越多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斷下降,無法支付高昂學費(如同當初房產危機無法支付月供)最後結果自然是不選擇昂貴私校。現在已經有不少外籍居民離開美國回到家鄉讓孩子在家鄉上大學。

父母對孩子總是盡心儘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來也是養育好孩子的條件之一,我認為,如果一個家庭,有三五十萬美金反正常年放著沒用,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但作為普通人家,完全沒必要所謂砸鍋賣鐵就為孩子投錢到一個產出值不可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來自普通家庭,我們認為孩子將來怎麼樣也一樣要靠她自己,父母教養已足夠,沒什麼必要為她鋪路。替她把路都鋪好了,還算是她的人生么?

Kay爸爸:「我再來說說教育本身的一些情況吧:

第一,美國教育這些年來越來越側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學習型,大致理論是每個學生如何學習,接受信息是不一樣的,譬如有的聽講課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種方式,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理解。我認為這個理論是有道理的,用多種方式「因材施教」有好處。不幸的是,在實際應用中,這個理論很多時候其實只不過讓很多孩子「feel good」(感覺好)而已。他們會說:「哦,不是我學習不好,只不過我不是visual learner(視覺學習型)而已。」不過是給了他們更多借口。

第二,美國教育還有一大塊是「團隊合作」。我認為這是完全失敗的一塊教學,從來沒成功過。給你講講我的親身經驗吧,所謂「團隊合作」通常情況是這樣:在這裡長大的美國孩子對於什麼是可接受的標準感覺完全不同,有的學生覺得得個B或C就可以了。所以「團隊合作」的任務發下來,團隊里那些標準低的學生總是等到最後一分鐘不得不做才開始,然後馬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over achievers(總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所以每次結果就是我一個人做好這個項目,幫別的學生得A。

當然,「團隊合作」通常有張紙,可以寫每個人都做了什麼什麼,但你如果如實寫你做了什麼什麼,別人只是偷懶,基本沒做,團隊其他人當然恨死你,你也倒霉。所以標準高的人永遠是「lose lose」的情況(不可能贏的情況)。總之,「團隊合作」實際應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幫其他孩子得A。

第三,美國教育這些年一大趨勢是標準化考試越來越多,老師的自主選擇越來越少。老師都有一個單子,上面列著必須講的內容,這個單子只有越來越長,從來沒減短,所以老師越來越被迫去覆蓋所有測試內容。這取決於不同老師,有的老師嚴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個歷史老師,上課就是讓我們拿熒光筆,說哪行哪行劃哪句話,再有哪行哪行劃哪句,然後考試都是考劃的重點。也有時候先做樣題,就是和最後考試非常相似的題目。我特別討厭這種教學,我認為好的教學是啟迪人,傳授知識,每個人都必須認真聽,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後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學生都很喜歡劃重點,而且還會對不這麼明顯告訴你考題的老師施壓,所以老師越來越受制於測試。

第四,美國教育還有一個趨勢,在我說就是家長越來越自私,有個漫畫我覺得很形象:第一張是50年代,一個小孩考了F(不及格),爸爸對著孩子說:「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回事?)第二張是現在,小孩考了F,爸爸對著老師說:「What"s wrong with you?!」現在趨勢是家長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好,如果分數不好,肯定是老師的問題,總是指責老師不對。

我也特別反感上學的時候,每次考完總有學生去和老師爭論「為什麼給我B/C」然後每天追著老師,就是期望讓老師煩到受不了來給自己要分。真忍不住想說:「Deal!(面對,應對之意)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五,美國學校里有一種風氣,「數學是讓人討厭的學科。」現在已經不再是教育,而是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恨數學」就像「每個孩子都討厭西蘭花」一樣,反正大家都這麼認為,「討厭數學」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學裡,總有學生上課挑戰老師「數學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這些想像的數字?」要老師花時間來辯解證明為什麼要講這個。總在浪費時間。最後我們數學老師畫了個表,放在一邊,列了好多職業和這些職業應用到的數學。

我不喜歡這種文化。我認為老師不應該被放在需要為自己辯解為什麼講某些知識的位置上。不能因為某些學生覺得自己長大可能去百貨公司賣東西不需要某些知識就必須被迫辯解為什麼還要傳授知識。

Kay爸爸最後的總結是:「我對美國教育想到的就這些。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我是一個高標準的人,我個人對於教育制度有很高的期待,所以你聽到我抱怨的地方比較多。其實,總體說來我覺得我的高中挺好,大概有50%的老師都是好老師。我對好老師的定義就是真的讓我學到了知識。」

Kay父母還與Eric / Grace夫婦就中美教育進行了討論(Eric夫婦簡介:Eric,生於美國,小學四年級隨父母舉家回台灣,讀完高中以後進入斯坦福,現斯坦福電子工程學博士;Grace,生於美國,小學開始回台灣上學,高中後進入美國大學,現任某富裕學區小學老師,工作第八年。雙方系台灣上學時中學同學。)

Kay媽媽:「Eric,你能不能簡單概括下你這些年經歷中美教育最深刻的感受。」

「我覺得亞洲和美國教育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於知識和知識分子的態度,根本上在於社會文化的不同。在亞洲普遍尊敬知識分子。在台灣如此,我想大陸應該也差不多,你說教授?大家自然會覺得啊很有知識讓人尊敬。在美國你說教授?no body ares。(誰在意呢?)因為美國成功的標準,大家尊敬的,那就是要會賺錢。」

Kay媽媽:「嗯,是的。那具體到學校教育,你覺得兩邊各有什麼優勢呢?」

「我覺得亞洲的教育優勢在於,它很重視讀書,會教你如何讀書,讓你能把書念得很好。我上了斯坦福以後發現我讀書比周圍同學都快很多,所以同樣時間我就可以掌握更多內容,這絕對得益於我一直在台灣受的教育。但是亞洲教育的問題也在於這點,我有些同學,讀書不好,但是比如會攝影什麼,很好很有天賦,但因為書讀得不好,受到很大壓力,一直沒有自信,最後攝影什麼的也沒有很好發展。」

Kay媽媽:「對,因為亞洲在觀念上還是覺得讀書最重要,所以是一種單線發展,首先,要努力讀書,讀書不行,再考慮別的。」

「對,其實美國這裡也有一條主導的線,就是體育,我也有一些台灣朋友,在台灣上學時學習很差,後來到了美國,但是長大後某天突然發現他們也上了斯坦福之類,就很吃驚:『What happened?』(怎麼回事?)發現很多都是靠體育。所以,如果學習不好,但有別的特長的學生可能在美國有很多機會發展,也有機會上好大學,但在台灣就沒有。」

Kay媽媽:「Eric,你是四年級回去的,你當時什麼感覺?你覺得這個時間段對你的教育影響怎麼樣?」

「四年級回去,感覺壓力很大,你也知道美國這裡小學學不了什麼,回去那一年基本什麼都不記得了,就是讀書讀書,我還記得我媽媽專門教我數學(註:Eric父母,早年回台灣後久未回美,最終放棄美國綠卡,定居新竹,均為大學教授。)」Eric想了想,補充道:「其實我覺得我弟弟得到了the best of two worlds(兩邊最好的東西),他回去時是一年級,所以他國文比我要好很多,他現在中國文學作品也可以讀,比如看金庸啦;英文很難的哲學什麼也可以讀。(Eric弟弟,與其兄上同一中小學,大學斯坦福,專業經濟學,現在北京,任職研究人員。)」

Kay爸爸:「你們兩個什麼打算?將來有了孩子會在這裡還是在台灣上學?」

Grace:「大學兩邊都可以,能上斯坦福當然很好,台大也很好,但可能更難考。中小學應該是回台灣上,其實真的要看小孩怎麼樣,如果小孩很聰明,是讀書的料,還是在亞洲更好,學習氛圍好;如果不愛讀書,可能在美國壓力會少一些,然後有特長也會有發展,不會被打壓到。」

座談結束時Kay爸爸總結:「我們希望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當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選擇。我認為美國鼎盛的年代已經過去,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生活水平越來越低,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只會越來越小,最後成為與人口佔世界人口比例相當的經濟體。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大。所以父母當然應該讓孩子到有更多機會的地方去。」

Kay媽媽:「在有國籍不同父母的家庭中,怎樣養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雙方關於世界趨勢走向的判斷。我們意見一致,這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起來以前看北京的一個外國刊物做調查,調查在京居住的外國人為什麼選擇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條是『身處一個蓬勃發展的社會,自己會有歷史的參與感。』現在美國社會多年生活的經歷讓我特別理解這段話。社會氛圍對於一個人心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卻是至關重要的。根本上說,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對校園生活的美好回憶。」

美國夫婦:為何送女兒中國上學?

個人感覺美國教育好的地方沒學到多少,壞的地方卻學的似模似樣,前景堪憂啊!


中國的教育,學學學

美國的教育,邊做邊學

美國教育的不足,是多元化不足,(查理芒格的觀點,中國教育多元化過么?)


不扯國外

----------------

89年一枚 一路扯扯我所遇到的國內教育

小學 一二年級(我們學校因為有個土財主捐助 在市裡面資金沒問題)開展過興趣小組 真正的興趣小組 像剪紙 象棋 體育 書法之類的課外擴展 這種模式三年級後被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課內擴展 也就是類似自修課 五年級開始有電腦課 基礎操作教學 還教了會flash哦 一個學期後 也game over 後來不上課了 電腦每周有個時間貌似可以上網玩遊戲 忘了 反正可以去玩 系統是98的

初中 因為小學五年級之後我是因為校運會破了個記錄進了校隊的 所以初中自然而然的也被選入校隊 每個下午最後一節課 別人自習 我得去訓練 這裡我提及是因為 後來我參加比賽的時候我媽對教練的要求是 沒有我參賽項目讓我回去上課(比賽的時候 是正常上課時間 我們參賽人員去市體育館不用上課)當然 教練不同意的

高中就是純題海 高一的時候 學校也是很開明的 每天最後一節課是自由活動 很像日本動畫片那種社團活動 不好意思 同樣高二就取消了(不是高一還有 我們高二 新生就沒享受過這種待遇)

---------------------------------------------

我覺得我遇到了國內教育一些理念和實際 其實學校也很想要真正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也想擴展學生的個性,但是,類似於我媽這種分數至上的人太多了,順便吐槽一下 就是上級看kpi看傻逼掉了,天然認為 我的決策沒有錯 肯定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其實 不是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比 而是國內家長和國外家長想要的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剛需不同啊 同時 上級部門的也是家長團。


沒在國外呆過,對美國的限於電影,電視,網路和親戚朋友。

這美國教育被說的那麼好,可我真沒看到美國的成人比中國的成人強在哪裡。沒人覺得奇怪嗎?


從教育(不談人才選拔)上來說,美國完爆中國,無法洗地

你看看中國的大部分高中都是什麼樣的生活節奏。

人才選拔上來說,各有優劣,我個人認為中國比美國好一些,但是也存在明顯不足。

美國主要是選拔標準不透明。

中國主要是選拔標準太單一。


曾和美國同事在山區共同支教兩年,此事討論頗多。

僅以現在的中國和美國比較,以「公平」計,中國更好;以頂尖比較,仍然美國佔優。

這裡不討論個體的獨特性。

為何公平,中國更好?

理念,中國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公益,校園教育即是國家級別的公益。所以我們更認同在國家富裕時,應輔助貧困地區的教育。

然而教育需要錢,美國的體制決定了富人區稅收不會大規模扶助貧困人口區的教育,這是根本,如果橫向比較,紐約黑人區的孩子的教育資源,甚至不比中國鄉村孩子

頂尖的話,美國佔優,道理也算簡單,其他答案也有提及,教育不止是校園教育,還有家庭和社區。美國頂尖群體大多從家庭到社區,乃至到大學,都有頂配資源,故而有優勢

中國階層仍在流動階段,而且教育的公益屬性仍然存在,今天高等受教育群體,他們小時候的教育資源仍然不太好(20年前,國力尚且匱乏)。城市人可能不會意識到,今天很多90後大學生,小時候可能是要背著柴和米上學的,廣大的鄉村地區是在近10年才把基礎教育做的相對完善。

這個問題,僅用一個「好」字評判教育,太過簡略了。

至於說創造力,更多的人在以自己小時候受到的教育進行判斷,然而中國太大,不同地區發展的階段差距很大,總體而言,時代在變,師資在變好,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變

中國教育的改變,沒有我們大樓修建的速度那麼快,可總體也在改變。

真有興趣,不妨下功夫到學校,認真做些研究


謝邀。因為題主沒有定義什麼是中式什麼是美式,所以猜測題主說的「美式教育」可能是特製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育法吧。按照這個維度去比較,那麼一個是強調學生的自主興趣和能動性,另一個則是強調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循循善誘,其實我個人覺得中式和美式各有長短,中式教育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受制於中國國情的教育(你懂的):無論是價值觀還是方法論,很多時候都過分求同而不是存異,並且缺乏對獨立思考、對健康的懷疑態度的無條件的鼓勵。這是我在兩地上學時感受最深的一點差異。

另外,忘了之前在哪裡看到的:中國的小孩在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時候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再到高考時萬馬千軍過獨木橋,而一旦升上大學就放鬆下來,逃課泡妞打遊戲;美國的小孩則相反,幼兒園、小學的時候拚命玩,中學的時候是邊學邊玩,到了大學就開始拚命學習。我深有同感。


[道蘭][紀錄片]為什麼貧窮系列第8集:出路

看了這個紀錄片加上這麼大的問題,我引用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在中國的大學教育之後,你覺得你是精英么?或許這個問題會回答題目的一部分。

1、美國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而我們的教育在紀錄片中稱為教育產業化,這樣的不同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除了全國頂尖的幾所大學外(知乎話題經驗的標籤),沒有一個畢業生敢再說自己是精英。這個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問題吧,然後再接著問:為什麼培養不出精英?巴拉巴拉的就是很多原因了。

2、而我們卻在某種程度上感謝這樣的教育產業化,至少在教育擴招的這幾年,某些教育資源為我們所利用,教育給我們機會。但這樣的產業化的結果卻傷害了很多人,教育使更多的人貧窮。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回到教育產業化前,我們該怎麼做?如果不像生產商品一樣生產該怎麼辦?那麼只有縮小規模,等一個教育周期,兩個教育周期之後,老師夠了,制度健全了,資源到位了再擴唄,那麼80後基本現在都不會是大學生。

3、崇洋完全是正確的,確實美利堅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了,媚外卻完全沒必要,至少我們每個人都受到過我們國家自己的教育,在學習路上總有一些老師,一些學習經歷是難忘的。

4、教育好壞的標準,就是這個民族還有一些人因為他們的知識,他們的才華,人格和魅力為人所尊敬,他們被尊稱為精英,而不是他們身上的其他標籤,那麼這個民族就有希望,它的教育也是有希望的。如果我們民族沒有這樣的現象了,那麼我們的教育就沒有希望了。


1.中國的教育是按組織要求來的,組織要什麼樣的人才就按什麼模本去量產。中國什麼都喜歡量產,從來不考慮效力和多樣性,即單一化,無論是思想還是人才。

2.美式或歐式教育更多是以個人為立足點出發,讓每個人去追求自己喜歡的領域並往那塊發展,看美國大學設立的課程和中國大學的課程對比就知道,思想文化或人才也都是多元化的。

太多的中國人覺得自己「被教育」「被安排」,興趣被扼殺、優秀的品格因為成績不良被放到學風不好的環境中等等,不能隨心隨興趣地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e.g. 看看中國有多少比例從小學生開始就天天搞奧數的?!小時候我也爭著想去弄奧數,現在發現還有那麼多小學生在掙扎奧數不管自己是不是那塊料就覺得太可怕了。


讀過中國本科美國本科的娃娃回答一下,先盜用一句話,電影灰姑娘里的台詞「正常並不代表正確」,中國的應試教育的確有其存在的必然,但這種必然並不意味它的存在就是好的,甚至,在很多地方,這種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已經不是正常而是非常病態了。我們都經歷過排榜排名次,這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對么,但我把這件事和美國同學說,他們驚訝的難以置信,因為這嚴重侵犯了學生的隱私,在美國,老師發試卷必須保正卷面朝下遞給學生,如果在老師髮捲子期間,學生的成績被別的學生看到,這個隱私被侵犯的學生是可以投訴老師失職的。但是我們呢?記得高中時我曾經和我的班主任說過,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把成績單分別給每個學生,又不是很難操作,我們班主任說,你希望這樣不代表別人也希望,別的同學還想看看你考多少分呢。。。。這樣的觀點之後也被我同桌確認為班主任說得對。。。。所以你看到了,中國教育,甚至於更大的層面,政治經濟,阻力根本不僅僅是現有存在問題的方面,而是人們的思維,如果沒人覺得應試教育是不全面的,如果所有人都去默許和接受,如果學生老師把侵犯隱私當作無所謂理所當然,請問,我們的教育現狀又談何走向更開放自由的層面呢?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是怎樣的?還是說中國就不適合美國的教育模式?如果你翻開中國近代的教會大學,比如p大校園真正的主人燕京大學,就會發現,那時校園裡自由的學術氛圍和接軌世界的學術成就,真的不是中國人沒創造力,也不是中國人就是笨,同樣的中國人不同的培養結果,原因不正在培養模式和體制么?我們的教育行政化太嚴重了,學術不獨立,官僚氛圍太濃。

還記得我的高中,即使是尖子班,同學之間為了成績勾心鬥角失去童真,學校老師唯分數為上帝,每年清北生各大媒體報道巨額獎學金海報照片,就差立塑像了(貌似有的地方已經這麼做了),請問這是教育么?這是競賽,是你死我活,甚至是集中營般的期許高考結束時的自由,可唯獨不是教育。

司徒雷登校長曾說,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教育在於引導學生髮現自己的passion,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在於打開一個更大的世界和包羅萬象的圖景,在於解放人的靈魂,在於引導學生服務社會。可我們的學生,迷茫,缺少夢想,遵循父母意志社會潮流放棄個人興趣甚至壓根不知道興趣在哪,我們將極其片面的一元化價值觀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代替了學生自己的思考能力,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閹割,慎於謀殺,試想,人和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和特別的,學校本該是豐富多彩充滿個性的,可為什麼我們要用應試,用分數,用唯一的標準,通過題海,通過八股的高考作文,用一個模子把學生培養成單一的樣子?不去解放一個人成為本來的樣子,千人一面,無異於謀殺。

教育,正在於挖掘每個人真實的自己,每個人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你沒有對手,因為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你成長努力都與別人沒關係,你不會攀比不會比較,因為你的選擇是你自己的事情。競賽,莫過於把不同人趕到同一條道路上賽跑,同樣的終點,唯一的標準,閹割的個性,每個同行者都是對手是比較的刻度,因為這條路不屬於任何一個個體,這條路屬於制度本身。

這不是一個憤怒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傷感的。


兩者對應情況不同。果你是中產以上的家庭,那麼肯定會認為中國教育不如美國教育,因為面對的學生受體是不同的。

說教育必須先說國情,中國教育方面相對於美國最大的國情不同是什麼?

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這兩條註定了必須走不同的教育道路。

人口眾多,意味著每一級的升學中,競爭壓力都會激烈的多得多。我們知道美國大學寬進嚴出的制度一直被很多人推崇,理論上,這種模式肯定比嚴進寬出要科學。但放在中國,卻很難實現。因為在中國龐大的學生數量下,根本無法為「寬進」提供相應的教育資源。同理,在美國可能不是多大問題的中小學教育,在中國都是一道道獨木橋式的過程。學生數量眾多,教育資源不足,使得中國教育只能以考試作為每一步的選拔模式,從而使得教育不可避免的以「面向考試」為教育目的。

發展不平衡,意味著考試必須對各個不同檔次不同情況的考生條件綜合考慮。北上廣大城市的學生和邊遠山區的學生實際情況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如果從未來發展來說,教育必須考慮綜合素質,但是這樣做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學生是不公平的——他們遠沒有大城市學生可能接觸的條件。同樣,地域不同,財富不同,接觸的東西差異過大,一旦教育和考試傾向素質化,就意味著斷絕了眾多底層學生的「出頭之路」。這是拿整個國家的穩定去開玩笑。所以,現階段我國的應試製度,實際上是綜合各類學生的特點,採取犧牲學生創造力的方式,來維護整體上的公平,從而保證社會不進一步撕裂,弱勢群體通過讀書可能有出頭機會。

所以,具體到個人來說,對中美哪種教育制度的喜愛,取決於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如果你是中產以上,肯定美國的方式更適合;如果是中低階層,中國的教育方式還是會給你更大的機會。而中國之所以堅持後者,就是因為在中國,中低階層的數量遠多於中產以上。


美式教育相比於中國目前的教育。終於能夠讓掌握話語權的,中產階級的孩子。不需要和中產以下的窮逼擠在一起上學,高考了!

這裡的中國目前是指2008年以前。

為了防止被斯比,補充一下。

動物界最完美的社會模式,我想莫過於螞蟻社會了。

淘去沒有用的體系,每個螞蟻都有屬於自己的分工。很高效,很穩定。但是工蟻沒有任何權利,從出生到死亡。一旦出生成為兵蟻,就自然比普通工蟻地位高。不需要每天辛勤勞作,只需要付出生命去保護蟻群。而還沒有出生,便被指定為將來蟻后的螞蟻,其天生就是精英。

但是,人類社會是不可能如此,人們都有希望上升的訴求。所以,如何保護未來的人成為某個階級?如何不會成為工蟻?

沒有成為或者即將中產階級的人,希望階級不要固化。希望通過教育成為上升的渠道。而已經成為的,則希望關閉這個渠道。所以,在教育改革上的爭鬥,一直未停。

我小學的時候,沒有學區概念。一般都是,就進上學。所以,小學的時候。一個班裡既有縣委一把手的兒子,也有普通農民的孩子。既有全縣首富的大公子,也有父親被抓的家庭。

到了上初中的時候,開始按學區入學了。那個時候班裡面是,既有每天和我去遊戲廳玩的全校第一,也有一起去的倒數第一。既有房地產大亨的千金,又有起早貪黑賣豆漿的「窮酸」。

到了高中,呵呵。既有從外地來的「少數民族」,又有已經是北京戶口的「高材生」。既有體育強人的國家級運動員,又有多才多藝的特長生。當然,這個時候我們不在一個班。人家們屬於「火箭班」,我們屬於混吃混喝長身體的「放牛班」。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中國的教育分科,原本就是原自蘇式,為了快速培養適合工作的各種人才。

而現在則開始明顯成兩極。一方面是教育資源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教育資源被某一個群體壟斷。

鼓吹美式教育的,往往都拿出什麼學霸語錄祭旗。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說學霸都說中國教育不好,需要改革。

其實人學霸想說的是,老子這麼牛逼,當初居然還的和這些渣渣一起擠高考。雖然他們確實不堪一擊,但是他們不配!


在我看來,住過目前的教育最大的弊端還不僅在於教學方法、流程,更在於欠缺培養具備獨立人格的公民的教育,孩子不敢選擇,不會選擇,不敢參與,不會參與教學過程、社會選擇,不敢信社會,不會如何與社會共存。純技能化、知識化的功利化教育到了極致。簡單說,是人格教育,德育教育非常失敗。這種失敗嚴重製約了知識或技能的接受與創造。


巨嬰問題,人生的折騰越晚就越大:好學生在中學聽話、高考選專業迷惘、大學裡糾結、工作後「撕逼」。應試教育節省的教育資源又被畢業生轉行浪費了。大學生創業更酸爽,投資人買單。

這還算好的,老一代計劃經濟包分配的螺絲釘到了更年期熬成領導了之後揮舞著巨大的機器勾心鬥角。還有日韓的教育和年功序列制,巨大的機構做出中二的決策(如東電處理福島核事故)。

美式教育里把人走向社會化的折騰過程低齡化,把中小學搞成無聊的人際關係斗獸場(《黑客與畫家》罵的那種),保證了18歲成年的人都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否則早已被玩死)。

這樣日後由於反悔和衝突帶來的人為損失最小化,所以走的更直、更遠。曆數美國IT業巨頭當中,由應屆畢業生聯合起來創業探索人類從未達到過的領域是一種常態。


到了我比較擅長的話題了,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只從中美兩國本科教育上面做一下對比,我覺得差別(注意,不是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具體參考:

高考、在國內讀本科:基本功紮實,知識基礎好;高考受戶籍限制,非京籍學生考名校無優勢(不管你怎麼看,這是客觀事實);學生缺乏創造性,高考結果非常重要;院校學術聲譽和教學資源分布不平均,且總體較低;學生在選定專業後很難進行專業的轉換和調劑;學術資源匱乏。

本科出國留學:不受戶籍限制;學校會綜合考查學生的素質和學術潛質,錄取不只看分數;倡導通才性教育,注重綜合素質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選專業靈活性更高;可獲得更多的學術和實習資源;申請國外名校研究生優勢大。


誰說中國的教育「不好」,請先自省一下有沒有推卸責任的心理活動。中國的教育肯定是有問題的,比如最令我遺憾的大多數學校對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的缺失。但這算不上致命,對下一代的教育終歸還是要回到家庭教育來,該怎麼配合學校教育、揚長避短,才該是每個做家長的好好思考的問題。

從小就被送出國的孩子,也不見得就一定比一直在國內成長的孩子優越到哪。知乎上這麼多甚至能讓人敬佩的所謂好知友,難道都有接受過國外教育的背景嗎?自己種花養草,澆多少水、施什麼肥,多數情況下是不是還靠自己掌控?


美國式教育:年輕人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方向,家庭學校幫助他在這個方向上儘可能地走得遠。

中國式教育:官方規定了所有人都必須走的一個方向,家庭學校推他在這個方向上走。

美國式教育:由於方向是年輕人自己選擇,因此也許他會無法決斷,在他作出決定之前家庭學校不會催促他。

中國式教育:每個年輕人都早早被推上同一個方向,後來不少人發現這不是自己喜歡的方向,輾轉到別的方向從零開始,以前的時間仍然浪費了。

以上絕不是兩國教育的全貌。

以上描述的美國式教育,更接近於美國教育的理想狀態,或者美國教育聲稱達到的狀態。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中國教育不好?

因為它確實不好。

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差別到底在什麼地方?

先說關鍵詞:自由度。

樓上有個匿名用戶,它轉發的文章很可笑,家長疏忽於教育,怪美國的學校不好。而那個kay的媽媽,她所要的成就感,那她回去要去上人大附中這一類學校,老師又好,同學又天才,作業布置內容合理,學習氛圍競爭氛圍強自然杠杠的,你讓她來我大安徽的盧江一中試試看,信不信三天讓她哭爹喊娘,一個月把她培養成面癱。

還有所謂集體主義,我其實真的很懷疑她是不是北大出來的,好歹肚子里進了四年墨水,居然這麼喜歡集體主義,不如來我銅陵住算了。集體主義的環境下你永遠不要相信規則,只能去摸索潛規則。找工作不看你能力,看你關係,辦房產證人家先把找過人的那些人的手續辦了在辦你的,有時候人家心情一好打個兩個小時電話你敢叫一聲試試看,保證不是人家公務員辭職而是你被轟出去。集體主義抱團在一起的人最終迎來的命運就是等著外界的資本鐵蹄壓境,然後大家集體窮,最後跟狗一樣的所在貧民區,然後等著推土機壓境,等著政府翻新貧民區。放心,集體主義裡面不是每個人命運都那麼凄慘,那些平時背著集體主義偷偷摸摸有自己小動作的人,臨了你才垂死病中驚坐起:操,怎麼你小子沒事情。

看到了吧,雖然從長遠看教育是經濟問題,其實教育就是社會問題,整個社會氛圍,你的父母老師乃至你看的媒體像是一個大圈包住了你。家長是這樣的家長,到哪裡都不如回中國。

中國的教育,終究繞不開一個問題:高考。然而高考又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離不開高考,高考是如此的嚴格,審查也是如此的嚴格,高考以外的任何一個考核制度都防不住資本鑽空子,只有高考才能避免於清華北大的學生全是富二代官二代這樣的情形。所以對於高考,我的觀點在於:我不贊同它,但是我暫時想不出更好的考核制度,所以我不會說取代高考。

然而正如所有病痛都有其併發症,高考也有其併發症。那就是:全部,all,圍繞著高考運轉,導致的病態教育氛圍。你的十八年,只有兩個字:高考。這是大形勢,我不希望有什麼北師大附中,華師大附中的反例。在這中間,家長不是xxx的家長,而是高考的一名學生的家長;學生不是xxx,而是高考的一名學生。只有少數的家庭能在其中保有自我,諷刺的是這樣的家庭往往都是高知,富裕的家庭。看來如今這些高考的失敗者以後的孩子還是打洞的命。

美式教育好,好在哪裡,好在自由度,它決定了教育是家長,孩子自身,學校三大因素的綜合結果,這其中不僅是學校,家長孩子自身也要投入心力於孩子的成長。事實也正如那篇文章里所述,學校在其中往往還真起不到什麼正面效果,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佛羅倫薩簡直是一個髒亂差,妓女遍地,然而還是出了達芬奇這樣的天才。當然有人會說那你讓其他人怎麼辦,廢話,是我讓他們髒亂差的嗎?近現代的遺毒降低了人的智商,讓人們變得怯懦,愚蠢,至今還有一大部分人覺得人不要為自己負責,像個畜生一樣被上面圈養著就可以了。你看那文章里,說的可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我們暫時僅聚焦於科學領域,中式教育的核心高考註定了讓這些領域的領軍人物只有可能出現在985,高考的高分者,注意哦,只是可能,大學教育的詬病處我就不在此多談了。而高考中那些失敗者,沒有了高考的鞭策,如同廢品一樣,只有極少數能脫離廢品行列,通過考研,出國,或者進入社會摸爬滾打。注意,這不是所謂的給了大學生自由,而是加工失敗以後當作廢品丟棄,不要混淆其中的概念。你讓一匹馬跑了十八年的四百米跑道,它知道什麼是高速公路嗎?

上面所有的美式教育的多元化,因材施教,歸根結底都是自由度,這不是僅僅一個教育方面能改進的,也有賴於整個社會的氛圍(注意我不是說燈塔國自由,我也不認為但這是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通過啊,我去美國就能解決的,家長是這樣的家長,學生是這樣的學生,到哪裡都白搭。關鍵之處無非就是家長和學生本身對於孩子成長的關注,使得自己不要被高考完全套牢,你要沒這個覺悟自己是天才那為什麼還要在炮灰的道路上如此努力的奔跑呢。也有人說哪有那麼容易學習壓力這麼大那我有什麼辦法,我又不是老師。

有人說啊,時代變了嗎,90後情況一定會改變的。這方面我不敢隨意否定但我抱悲觀態度,90後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溺愛環境使得他們受挫能力極弱,你們看到90後很自由,嘴上行為都很自由。然而那自由虛弱不堪,沒有人思考過自由背後所要背負的使命感以及它的害處,腦子裡面的彈幕都是「哈哈哈你們這群傻x都沒老子自由」,這樣的人被輔導員一通蘿蔔加大棒就成了學校的乖狗狗。多年以後也就是看跳樓起鬨跳下來,到路邊碰瓷的那一群貨。各位也請別因為這地圖炮頭腦一昏就balabala,你們要能堅強一些我比誰都開心。

教育好壞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我們回歸最本質:就是一個孩子能最大化他的潛力,或者相較下兩種教育,哪一個教育更能發揮孩子的潛力,哪一種教育就更好。

但是這有個矛盾的地方,我不否認有人就是適合中式教育,也確實有一類人就是靠壓力驅動的,他們又沒有罪,然而中式教育下卻很難容得下那些不需要壓力驅動而成長的人,他們甚至都不適合當今社會的評價體系,然而中式教育卻愣是把它們加工成了廢品。喬布斯還吸過毒,可見小時候也不是個安分的主,這要在中國估計就放到網癮治療所接受電擊治療了吧。說實話如果中國的人口基數是美國的好幾倍,黃種人又不是天生比白種人笨,怎麼就諾貝爾獎就不能也多上幾倍呢,不說現在,40年以後我們這些人也差不多到那個年齡了,你們相信到時候會多出幾倍嗎,排除腦子裡面中國最強,中國第一的口號,你們想一想,是什麼能導致40年以後中國有那麼多諾貝爾獎,難不成是為愛發電嗎。。。

說實話,高考對那些六億農民,他們連網都上不上,他們還真就只有高考這一條出路,走出大山,走出農村才有多樣的可能性,哪怕是個二本呢,那也是種區別於種一輩子田的可能性。可是能上網的你們,真的就那麼需要壓力驅動?要知道如果壓力驅動達到一定範圍,那就要換個詞了,叫奴性,不打不聽話。

以上。


說一點自己知道的吧。我在紐約學教育,對美國教育系統算是略有了解。出國之前,我聽到的評論大多都鼓吹美國教育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力和好奇心、自主學習能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等等等等,總之比國內一味追求考試成績聽起來更有趣,也更注重個人的價值。但實際上呢?我只能說這是過度美化的結果。答案里大部分都是討論大學的情況,美國大學確實有很多做得非常出色的地方,但是K-12(學前班到高中)的問題很多,而且其實兩國制度的差距在縮小。

首先,全美國之前都是各州制定自己的制度,但後來這種多樣化變成了一種問題,學生一旦轉學去其他州,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或遠遠超過當地同年級學生的水平,因為每個州標準不一樣。舉個例子,衡量英語的literacy level(讀寫能力),可以被分成novice, intermediate, advanced(初級中級高級),然後一個小孩在德州是intermediate,但是誰知道德州的intermediate什麼水平?這個孩子到了紐約可能就是advanced。可是孩子還是讀同一個年級,完全沒機會得到本應得到的學習機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09年美國實行了common core standard,也就是全國統一標準,詳細規定了英語和數學兩科里每個年級學生應該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比如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閱讀時應當做到從給出的材料中尋找答案(CCSS.ELA-LITERACY.RL.1.1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key details in a text.)。這個標準強調學習應該以研究能力出發,並且應當在英語學習中有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也就是說不是只學習語言,而是有具體的內容,比如歷史和科學,都是經常被要求融入到英語授課中的科目。五十個州中有四十二個都施行了此標準,然後根據標準修改了各州考試。乍一看非常合理,但是仔細想想,這不是和國內很相似了嗎?因為要達到這個標準,老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必須放棄許多東西,轉而注重培養此標準中要求達到的能力,從而取得好成績,這就導致全國的學生學習一樣的東西,不停地做各種能提高相應技能的練習題,考前也是各種刷考卷。

第二點,是關於學校的選擇。這裡主要說公立學校。公立一分錢不花,還可以拿到免費的午餐,算是一大福利。學生上小學和初中都是根據學區而定,也就是住在哪個學區就會被分到哪個學校。申請高中的話,是填寫一個表格,列出12所你想上的學校,然後對方會進行篩選。篩選一共兩輪,第一輪大部分人都會被至少一所高中接收,但是如果你沒有,就必須參加第二輪,這一輪很多人就會直接去學校套瓷了,但第二輪也哪個都沒中的話,就會被隨機分配,有時候會哪裡也沒分到,這個學生就沒學上了。除此之外,紐約還有八所specialized school,是為頂尖的學生準備的,學生要參加統一考試,通過之後再參加面試。這個系統很複雜,為了挑選這些學校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沒有家長或者老師的幫助很難實現。紐約移民又很多,家長和學生語言不過關,根本搞不懂這個系統到底怎麼回事。私立和charter school(公立,但是自己制定標準和政策,不用跟著教育局走)沒這個問題,個人申請就好,但是要花錢,學費基本是一年四萬五到五萬美金左右,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很多工作一年才掙這麼多,比如教師(起始工資$45,530 ,學士學位,無教學經驗)。順便一提,公立的免費午餐和國內食堂簡直不能比,天天就吃薯條酸奶豆子,吃不飽還營養不均衡。

第三點,不平等。上面也提到了,有錢就上私立,沒有就在公立呆著,然而兩者的差距並不在師資,而主要體現在其他資源和公私立標準上。公立學校的老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加上公立工資更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師資力量,而私立都是根據自己的標準需要招收老師,所以什麼樣的老師都會有。但是公立一個班可能有三十多人,一個老師負責五六個班,不太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個人發展、心理健康,很多老師一學期下來連學生名字和臉也記不全。私立的話,一個班基本有十幾個人,很多課程甚至只有三四個學生,這種情況下,老師的策略非常不同,雖然有的老師也會聊天聊半節課,但是如果有心,教出來效果基本可以保證。公立高中還要參加考試(regents test),通過了才能拿到畢業證,所以為了通過這些考試又會花費很大精力,老師上課的重點也在於怎樣讓學生取得好成績,而不是傾向於啟發他們,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而最不平等的地方,應該體現在大學申請。無論公立學生的成績有多好,大學招生時首先會傾向於招收私立學校的學生。而大學招生除去成績,還很看重課外活動、志願活動、推薦信等,這些對於公立學校的學生更難,因為沒時間,更沒有錢來培養興趣愛好,來動用關係(不是說走後門,而是家裡親戚朋友如果有名校畢業生,推薦會非常有力)。就算這些標準都符合,也未必交得起昂貴的學費。所以學生的社會地位是僵化的,連拚命學習都沒什麼機會改變命運。

美國教育還有許多奇怪的制度,比如inclusive classroom(融合教育),他們不靠學生的水平來分班,而是所有水平的學生,加上特殊教育的學生,全都混在一起,然後培訓老師來加強differentiation(差異化)的能力,也就是通過不同的技巧來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比如給學生留不同的作業,或是一組學生學怎麼寫梨,另一組學怎麼寫蘋果,但是大家都學的水果),但是這種策略不太現實。

總體來說,美國教育給出了很多非常美好的設想,但是無法實現。


「大學教育的目的」-- 芝加哥大學Andrew Abbott教授的演講__南來北往


不邀自來。本人高中老師一名,國內上大學。同學在歐美留學的不少,還有在中學階段到國外當交換生的。這個身份接觸和研究這些問題就比較多一點。所以斗膽來說兩句。

先從一個高中時候的事情說起,當時我們班一個天才級別的哥們,特別狂傲不遜。我們老師問你們的理想是什麼,他說改革中國教育,因為這教育體制太扯淡了。老師方式臉色就變了,說多少年了多少專家干這事都幹不成,你能搞成?這哥們一臉不服,我們都對老師不滿,因為噴教育有點發泄的快感,這哥們又是偶像的存在。從此老師這句話成了我們的笑話,這哥們在我們心中形象更高大了。現在這哥們設計地鐵去了,再沒提改革教育這個夢想。而我自己當了老師之後,對老師的這句話就完全理解了。

中美教育沒有可比性,現在沒有,之後也沒有。這是註定的事情,談這兩種教育的好壞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教育是建立在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的基礎上的,離開這兩點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先說歷史文化,西方的教育是為宗教服務的。所以很多學校都是教會建立的,教會追求信仰的目標後來轉變為科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追求真理的目標。別說什麼宗教迫害科學,那只是在爭奪話語權而已。牛頓伽利略這些科學家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所以說西方的教育從一開始就和政治是脫鉤的。這註定了西方教育的獨立性和自由程度。

而中國的教育呢,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我們從春秋戰國教育開始的時候就奠定了教育和政治的捆綁關係。教育是為了政治服務。往後一步一步的發現下來,延承脈絡非常清晰,科舉發展到極端就是八股文。現在的高考,各種考試仍然沒看到科舉的影子,要不高考第一名也不會被稱作狀元了。

從這一點看,我們完全自斷經脈學美國教育,可行嗎?

第二點,歷史文化不同,註定意識形態不一樣。中華文化傳到現在,如果禮義廉恥等被扔的差不多了,那什麼還深入人心?大一統觀念!這個西方是截然不同的。這註定中國一直會有強大的中央政府,而教育從開始就和政治掛鉤,那麼強大的中央政府會像美國那樣,允許你自由發展嗎?起碼政治思想是必須要做的。這一點雖然討厭,但是學了政治就會讓一個人的創造力消失嗎,不見得吧。

第三點,社會經濟基礎不一樣,清華北大幾年前和現在的排名差多少?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基礎決定的。只要中國經濟發展持續增長,我們的大學排名會越來越靠前。

總結就是,不要比,現在沒法比,將來也沒法比。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宇宙。我對中國教育很有信心,但是參照物絕對不是美國。我當時上學除了學習就沒多少會做的事情了,而我們的學生,除了成績優秀,各種樂器,體育,機器人玩的很溜。今年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是市裡機器人協會副會長,校足球隊隊長。以前這樣的事情很少。他的優秀如果極端的話,其他的考上十大名校的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人的發展,這不是教育的本質么。

如果往回倒退幾年,我會批中國教育,到現在我們要注意到,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是幾個人能解決的,需要全社會努力。同時我們也要對自己的道路要自信,要客觀的看待中國教育。中國教育不完善,這是實際情況,但總之越來越好。美國教育不是很好么,怎麼也有犯罪,槍擊案發生頻率那麼高?不要說美國教育真的很公平,那是扯淡!教育是資源,只要是資源就不會分布均衡。

中國由於特殊的歷史文化和經濟政治特點,教育不會和西方一樣這是鐵定的事實。不要外來和尚會念經了。


畢業之後怎麼活,決定了你在學校里怎麼學。像美國人一樣活,所以像美國人一樣學。

整個東亞,有基本類似的社會形態,所以有基本類似的教育模式。 學校不是憑空辦起來的。


山東的,今年剛經歷高考,高中、初中都腐敗了,大學不知道。大部分老師 光教你怎麼做題,怎麼應付考試,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學生做了太多的無用功,老師和學生有著明顯的等級差別,不少學生在老師面前十分膽小,不敢反抗。

附加一句:殘疾的教培養不出健全的學生。


中國的教育具有功利性


因為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美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唯一的信息來源就是媒體的以偏概全和胡編亂造。


政治經濟制度是根本原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權,教育目的。

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制度就有什麼樣的教育!!!!!!


我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考上了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十幾年的學習生涯,讓我對中國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九年義務教育時期,我有很多同學都沒有念完書,直接退學,他們不是選擇了當兵就是外出打工,或者在家裡混日子,等到現在的時候他們大多數已經結婚生子,在我的家鄉過著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高中時候同學們都努力的學習,那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等上到大學就好了,等我考上大學,過著慵懶的生活,慢慢的就被別人落下了,我在努力的思考我的人生,在回憶我過去身邊的人和事,發現其實我們這代人的人口基數實在是太了,國家還處在一個發展的起步階段,教育是在摸索著前行,而國外有著健全的教育制度,他可以為學生們創造出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而我們國家是為了國家能更好的發展,能培養起來大多數基層人員,為國家的建設增添力量,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夠脫穎而出,所以造就了現在遍地的大學生,其實這樣對國家的發展也是好處,這些大學生雖說不能創造出很大的價值,不能得到多少國際大獎,但是整體的國家素質已經提高了一個層次,等到我們的孩子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我想也會像國外那樣接受先進的教育,到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整體素質,整體實力也會很快上一個大的台階。

而我,並不抱怨我曾經的教育,並且而且要感謝我所接受的教育,我一路走來,看著身邊的一切,我說我很幸運。


中國的教育不好在於教出來的人才都跑美國去了


我要去米國,對高考缺乏好感。

但是我想說高考體制至少最大程度的保護了教育公平性。

如果按照美國大學招生那麼玩,哼哼。


看了下很多答案有點本末倒置,美國能有今天超級大國世界霸主的地位一開始靠的是教育嗎?英國殖民者到北美殖民屠殺印第安土著靠的是教育嗎?美國利用一戰二戰時的各種天時地利最終在二戰後取代英國統治西方世界靠的是教育嗎?中國近代外有侵略,內有內亂,僅僅是因為教育嗎?

現在美國的教育是和它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和國民世界第一公民的位置相稱的教育,互相推動。如果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國,中國當然也可以不重視基礎,不重視技能,鼓勵人人都去思考去創新,去領導世界改變世界。而且很多時候不是什麼考試製度的問題,本質上還是優質資源的極度稀缺,國內的好學校就那麼幾所,就算是top2的學校在國際上也很難排得上號,每年讓幾百上千萬的同齡人去爭幾萬的優質資源,用什麼方式來選拔都必然會招來非議。而美國top100的學校都是好學校,常春藤+加州大學、斯坦福的招生數比起美國那點適齡入學人數,是體會不到中國考試選拔的慘烈和無奈的。而且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不僅僅體現在大學入學時,還體現在畢業後的就業,之後的工作競爭中……不是一個教育制度就能改變的~


我覺得有兩點,一是如何培養孩子對知識感興趣。國外有無數的動畫和動圖,用一些實際應用的例子生動簡單有趣的介紹知識,讓孩子很清楚的看到學的知識能用到哪裡,國內這種教育性質的動圖實在是少的可憐,很多人學了很久的力學也不知道汽車手動擋的原理。再看看youtube 和優酷的差距就知道了。我是學機械以及工程方面的,可以說在youtube上能找到一切我感興趣的跟我專業相關的視頻,優酷就呵呵了,除了惡搞跟韓劇還有什麼?而且從小受到的文化教育總是說讀書是苦差事,只有吃盡苦頭才能學好知識,一個孩子怎麼可能喜歡吃苦?這從根源上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二是學校跟分數掛鉤太深,跟生活太遠(現在應該有所進步),單純分數激勵的反饋機制首先片面其次容易造成反效果,分數低的孩子容易失去信心。而生活激勵(實際項目激勵)則不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應該在同一個平台比較。學習是需要反饋的,如果你能用學到的知識親手作出一個產品那你受到的正反饋是不可估量的。這會極大的激勵你繼續學習。越短的反饋周期越能激勵孩子的興趣,畢竟學習十幾年後功成名就這種激勵太遙遠了。而純粹的為了學習而學習,只能學到技術很難學到思維方式。


有句俗話你們聽過沒?

高中里學習差的考師範,師範里成績差的當老師。


中式教育短期挺不錯的。長期就不知道了。

比如高考後大學,大部分都不學習了。


我覺得中美教育的差距在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實現自己的想法(不管有多奇怪)上。

我們從小就是接受著按部就班的教育,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我們的路都是被安排好的。

美國的家長鼓勵孩子自主嘗試,而我們的家長聽到別人誇孩子」聽話「就心花怒放。

」創新「何來?就是要敢於去想去嘗試,我相信中國大部分學生腦中的想法可以千奇百怪,但是把所想變為現實的人又有多少?

所以我覺得中國教育的最大危害是給我們灌輸了」槍打出頭鳥「、」不敢為人先「的思維定勢,雖然現在中國的學生在網路上越來越成為」意見大軍「的主力,但是畢竟網路隱藏了我們的真實,要知道在網路上扮演」意見領袖「和在生活中」大放厥詞「帶來的壓力與後果遠不在一個級別上。

我做線下活動的時候就特別有感觸:網上討論氣氛非常熱烈,但是線下討論效果不盡如人意。當然我想大部分是我作為組織者的才疏學淺、經驗不足造成的,但這也在某些方面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我本身作為中國教育的產品之一確實缺少實踐的鍛煉;二是在現實生活中應試教育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大家暢所欲言的激情。

資歷尚淺只吃了20年米飯,還請多多評點。


在專制國家教育的一面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手段之一,在民主國家教育就是一種意志(自我),就是它本身的魅力。中國教育好與不好,多數人是以西方國家教育為參照,從方式1到結果都得到了我們理想模式的認可,同樣也是先進理念的思考得到了肯定。

中國的教育是應試,誰都明白,需要迫切改變,但是誰來改變,如何改變,改變會到來什麼?這是首先要解決的。

中美教育是否存在可比性,我說「存在」。關鍵是看待人才的標準和價值的實現,中國可是為美國大量輸送人才,另一方面說高考這一制度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衡量過分統一)。

現在從小學到高中用的教科書的標識都是「實驗教科書」,只想這麼說:教育可以試點,但不可實驗,實驗不是借口,實踐才是關鍵。

差別是什麼?最大的差別就是造就無差別。


我侄女二年級啦,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半上學,中午十二點半回來休息到兩點半的時候又去上學,下午終於放學了,寫作業又寫到八點多九點,九點半上床睡覺。天天如此,偶爾晚上作業完成的早,時間只夠兩盤跳棋。

這就叫童年嗎?

歐美也這樣???!!!


我認為本質差別不在於是否是「應試教育」,而在於教的內容。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美國高中歷史課上講到各種社會制度。黑板上列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各自的優缺點。同時會講到這些政治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讀一些精選段落。上課大家大討論認為哪種制度更適合美國,怎麼說的都有。

再說語文課。課是怎麼上的呢?我記得我們當年除了講基礎知識以外(各種修辭啦、語法啦、標點啦、詩詞格式、押韻之類的),就是讀各種名著,然後上課討論了,偶爾還會分組辯論、演講之類的。根據讀到內容不同,每堂課都有一個主題,比如ego, compassion, pathos, apathy, empathy, epiphany等等。老師除了講一些基本概念,基本上就是個大討論主持人/引導者的角色。考試的時候往往試卷上列有幾十句有特點的原文對話摘抄,讓學生寫出是那個角色說的。最後是問答題。基本上是只要你說得有理有據,並且展示你的確讀了書,就能拿到大部分的分了- 當然也是有考點的,但不像中國那麼絕對。你可以在大題里說,老師上課你說什麼什麼,我不同意,因為什麼什麼。這樣也不是不能拿到滿分的。而且沒有一個統一課本、教案,不同學校甚至同學校不同老師講的內容、考試方式都是不同的。不論如何,美國一個高中上下來,名著名篇讀了無數,內容五花八門。什麼「少兒不宜」的愛情啦、謀殺了的都不忌諱的哈~

還有之前答過一個關於國外音樂教育的問題,參見:

美國音樂教育的普及程度是怎樣的? - Dida Da 的回答

我覺得中國人文學科的教育比美國差太遠了,而這些學科才是引導價值觀、人格和創造力的。什麼時候這些科目的教育方向從灌輸變成了求真、求知,從形式主義發展為走心,才說明中國真正的強大了。


一圖以蔽之


?幼兒是最具有創造力的,幼兒階段是培養創造力的最佳時期; ?自由探索是培養兒童創造性的最佳途徑;

?中國人的創造性普遍低於西方人的創造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導致中國人創造性低下的主要根源;

?…………

其實這些都是大家約定俗成式的結論,但是從學術上來看,我們從來就沒有證實過這些言論是否是正確的、合理的。

但是有幾點我們是需要關注的:

1.無論我們如何來界定創造力,但是有一點,創造力都是在一定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在繼承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實現的,中國教育重知識傳授的特點和集體教學的方式是不應該遭到批判的。

2.沒有哪一種文化是壓制或者剝奪其文化個體的創造力的,中國文化也不會,反而延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正說明了中國文化對創造力的重視和孕育。


這可能是差別,但沒有好壞標準,完全說中國教育不好,這肯定是不對的。


對美國的教育只有聽說,沒有親眼見過,不好評論,只說說我對咱自己教育的看法。

由於是師範專業,今年去小學裡實習兩個月的時間。十年前的小學教育與現在的小學教育已經有不少差別,在素質教育的提倡下,我所在的小學裡已經做出了不少改革。

比如,興趣班的開設,拓展課的開設,早操時間除了做操,所有孩子都還要跟著老師念晨讀對韻。很多十年前我從沒見過的活動現在都有開展,讓我覺得很欣慰。

——但這就是我看到的教育里唯一讓我欣慰的。

說說孩子們的情況。

作業很多,老師布置的作業分為中午的作業和下午放學之後的作業,我在學校里照看中午不回家的孩子時,發現他們是沒時間午睡的,因為下午要交作業。

班裡有圖書角,但沒什麼書,我從家裡帶了十幾二十本小孩子們可以讀的書來,他們都很開心。

學生們一直很黏我,因為雖然我是辦公室唯一的男老師,卻是唯一不會對他們發脾氣和動手的老師。老師這個詞在他們的眼裡簡直大過天。

再說說辦公室的老師。

老師們跟我說話都很和藹,但對學生都多少有命令的語氣。她們也關心學生,但不允許學生有太多的活躍。好動的學生是不會討老師歡心的,也會招來更多指責。

如果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了,老師們開始聊天的話,內容基本上是五分家庭五分麻將,我完全插不進話。

根據成績對學生分類的事情還是有的,比以前要少了,但還是有,當然,只要在那個崗位上,你是很難不對那些又聰明又聽話的小孩子有好感的,但我當時會盡量與成績不是太好的小孩子交流,於是其中有幾個在聽我的課時特別積極。

再說幾件我遇到的看到的事。

我教了一個反法西斯的課文,最後總結的時候說我們不要去仇恨某個民族,而是應該要反對仇恨,反對戰爭,罪惡是那些法西斯的,不應歸結到某個民族身上,比如我們對日本的仇恨。當時小孩子們都有些奇怪的樣子,回辦公室之後,帶我的那個老師說,她平時教課時說了好多日本人多麼多麼壞,看到電視上或者網上說日本,恨不能自己上去罵兩句。當然她沒有什麼針對我的意思,但這件事讓我不寒而慄。

實習時,有一次孩子們因為打鬧,有一個孩子摔倒了受了傷,之後我們班被嚴厲批評了,學校下令禁止學生們下課追逐奔跑,於是,之後學生們一下課就老老實實呆在教室里。

有一個孩子因為成績不太好,被周圍的學生們歧視,在食堂吃飯時故意不給他座位,不與他一起吃飯以至於我好幾次把位子讓出來給他(另,我是唯一一個與學生們坐在一起吃飯的老師)。

還有不少事情,先說這麼多。我並不是什麼教育專家,也不是什麼權威,我只能以自己所見所感去說說在最下層的教育是什麼樣的形態。

在你們描述教育大局的時候,下面的教育資源,教育水平是不是也該考慮進去呢?我認為體制是有問題的,但不僅僅是體制的問題,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也是很大的問題,教育者的素質水平也是很大的問題。

我們有多少老師是像上文說的那樣經常給孩子灌輸教育之外不必要的仇恨的?

我們有多少老師是在小學時就給孩子培養歧視與等級的?

我們有多少老師是成天應付上級指令又同時在考慮晉陞的?

我們的孩子有多少是在年少時就培養了影響一生的興趣的?

我們的孩子有多少是從歧視與暴力中長大的?

我們的孩子有多少是真真正正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和學習的?

教育究竟是什麼?

是讓我們懂得更多?是讓我們成人?還是讓我們成為社會工具?

一口氣問了太多。我只是個最底層的人,也無法去說你們的教育體系如何如何。我只知道,這樣的教育讓我覺得恐怖。我不是反智,我也同意這種事情要從上往下來,但在上有對策下有政策的中國,上面的紅利與機會,分到下面時,會剩多少?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這盤棋的最底層。


中國教育壓制人性個性,西方教育釋放人性個性


引用一下張維迎的說法

中國教育的最大失敗:說假話不臉紅

如果社會不注意制度建設,不尊重人權、財產制度,僅僅靠說教,最後恰恰是人人都變得虛偽。

由於否定了市場的邏輯,才使得社會變得如此虛偽,如此假話連篇

人類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每個人都自我中心,但又需要別人的合作,怎麼能夠這兩方面統一起來,這是所有的哲學、道德學、市場理論都希望解決的。我深信,市場經濟本身是解決這個矛盾和挑戰的最有效的方式。

前面講到,支配人類歷史的就兩大邏輯,一是強盜的邏輯,一是市場的邏輯。國家之間打仗是強盜的邏輯,自由貿易、交換是市場的邏輯。我相信這兩個邏輯未來仍然會並存。我們希望處理國際關係也能用市場的邏輯,比如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是靠自由貿易,而不是靠征服、靠武力解決問題。好在人類都有學習的能力,中國有句古語,「不打不成交」,開始可能喜歡用打的方式,用侵害別人的方式,最後兩敗俱傷,之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開始「交」往。「交」就是交換、互利、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德國企圖用強盜的邏輯富強,沒成功,二戰後日本和德國靠生產汽車、電子等產品發展起來,依靠的是市場的邏輯。人類的進步就是不斷走向市場的邏輯。我們跟美國人坐下來談判,說這對美國好,美國人也說這對中國好,這就是人類的聰明之處。

如果社會不注意制度建設,不尊重人權、財產制度,僅僅靠說教,最後恰恰是人人都變得虛偽。由於否定了市場的邏輯,才使得社會變得如此虛偽,如此假話連篇

過去研究倫理學和研究市場的學者之間誤解太多,其實人類的分歧好多都是由誤解而來,是無知導致的。在化解分歧和誤解上,倫理學者和經濟學者應該像親兄弟,因為要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倫理道德和市場的研究在未來應該完全成為統一體。事實上,西方中世紀的時候,經濟學不過是倫理學的一部分。我是搞經濟學的,從來不否認道德倫理的重要性。制度是大框架,同時也要道德倫理。

中國教育的最大失敗是在哪裡?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創造性,消滅了他們的好奇心。最大的失敗是使人變得虛偽,說假話不再臉紅!為什麼?就是因為沒建立一個好的私有產權制度。西方沒有一個企業貼標語說要誠實守信,不用貼,這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市場。丟掉了市場的邏輯,丟掉了基本的市場規則,只能用虛無縹渺的說教,最後就是言行不一。

以前上學時,一個同學鉛筆刀丟了,老師讓學生排成一隊,看誰臉紅,臉紅的人就是偷鉛筆刀的人。現在再把人叫一塊兒,不再臉紅了,這方法沒用。由於否定了市場的邏輯,才使得社會變得如此虛偽,如此假話連篇,這是讓我最痛心的。強調倫理時不要忘記這一點,否則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建設貢獻不大。

除了無知和無恥,社科院錢津教授講的「無奈」,非常有啟發性,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如央視經常播些節目,他們自己也不喜歡,很無奈。但我想,無奈是因為意志或能力軟弱,通常是由無知或者無恥派生出來的。

轉引自張維迎:《市場制度最道德》,載於南方周末


推薦閱讀:

美國教育的弊端是什麼?
申請美國大學時推薦信有什麼作用?
怎樣評價佛羅里達大學?
美國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s)是什麼?

TAG:教育 | 社會 | 中國教育 | 美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