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這個職業是每個品牌店或零售店必須存在的角色嗎?
我不是這個行業的,我想請教一個問題:如果一個零售連自己要賣什麼都不知道,還要請買手來把控大部分的產業鏈發展,那他們還為啥要開這個店?同理:如果一個品牌店鋪自己連個衣服都沒有原創,還要去什麼showroom里買一堆破破爛爛,自己回來還要重新研發、生產、銷售的話,那他們幹嘛還要成立一個品牌?誰能給我一個解釋嗎?我看了很多相關文章,這看起來很高逼格的職業讓我覺得很惆悵,甚至有點侮辱智商,但也可能是我還不夠明白,所以能不能有哪個專業人士跟我解釋一下呢?
我也不算是這個行業的,可是,我也算是買手,你這樣問,我覺得有點被侮辱的感覺,雖然我知道你是無意的。
品牌通常會出一個系列,買手就是要在整個系列中,挑一些可以賣的東西回來。買手需要有數據支持,然後再加上對於自己市場的了解,才能夠下準確的訂單。
除了下訂單,可能還需要和品牌商量一些細節,就是可能某款式能不能加多幾個色,或者可以不可以不要訂某些款式(有些重點款,品牌規定一定要下單的。)
好的買手可以幫公司賺很多很多錢,不好的買手真的可以少賺很多錢。當然好的買手真的比較少,大多數都是有龐大的數據支持,怎樣都不太會出錯的買手。
想想一下,誰都去Givenchy的showroom,可是當紅的時候,你才想訂多一點,已經太遲了,如果厲害的買手,早就看到這趨勢,早早就下大訂單了。
又或者買手覺得那個品牌會大紅,早早就建立了合作關係,真的紅了的時候,店裡貨源就不會短缺,這也是買手的功力之一。
數據可以提供,可是趨勢需要買手的敏銳觸覺來決定,或者確認。買手還要背負著向上頭交差的壓力,能夠說服上司接受某品牌的大訂單,或者狠狠捨棄某個品牌,這種決心不容易做到。
我曾經敢敢下一個訂單,上頭和我說,如果賣不好,在我前面吃完它。
當一家公司能做到,為何火起來的款式,那家店最多款式,又或者火起來的款式,那家店永遠的貨賣不完,這就是後面買手的功力了。
再想一想,在現在其實很多事情都自動化了,可是時裝買手還是一直存在,還特別高逼,必有其因的。500家店,夏季給你一筆預算,3個億,你怎麼花?
什麼資源都沒有,你怎麼花?
買手就是打通所有環節,利用一切資源,把最具有性價比的東西放在最合適的店鋪銷售,聽起來不難是不是,讓你2017年就解決2018年的產品呢?
這是一盤貨的概念,500家店,基本上籠罩所有地級市,東北人穿著和河南人穿著一樣嗎,河南人穿著和湖北人一樣嗎,湖北人穿著和廣東人一樣嗎,那麼,東北人和廣東人穿著差異多大?
再者,哪怕是同一個地區,差異也是特別大的,你開了兩家店,一家在美邦旁邊,一家在gucci旁邊,同一個城市,產品差異能不大嗎?
最難的其實就是讓你花一筆錢而且讓你用這筆錢來養活企業的所有人。
通俗一點,砸錢咯,不砸個幾百萬根本出不來經驗。
這個問題一定要分幾方面去看
謝邀
回到最原始的生意形態
你在延安開店
她在井岡山開店你們都在廣州白馬批發市場拿貨你們都是買手延安和井崗山的氣溫,審美,物價都不同,所以需要買手的判斷。至於買手被炒的這麼熱,是消費升級的必要。紡織業?鞋服業?時尚業你想在哪個行業?推薦閱讀:
※2016芭莎明星慈善夜劉亦菲楊冪劉詩詩你覺得誰最美?
※如何評價「芭莎慈善夜」?
※如何看待王俊凱時尚芭莎雜誌 1秒破64000本,9秒120000本售罄,實際付款金額達到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