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怎麼區分 ?

假言命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如果P那麼Q

如果天下雨,那麼地濕。

下雨→地濕

只能推出

地沒濕→沒下雨

必要條件:只要P才Q

只要到長城才是好漢

好漢→到長城

只能推出

不到長城→不是好漢

充分條件是因為假設條件得出結論,所以否定結論Q就否定條件P(否後否前)

必要條件是因為因為條件得出結果,所以否定結果P就否定條件Q(否前否後)

這樣理解對嗎


充分條件:

如果條件A是結論B的充分條件:A與其他條件是並連關係,即A、C、D….中任意一個存在都可以使得B成立(就像是個人英雄主義),如下圖:

用法:

1.如果條件A存在,B肯定成立,即A→B(箭頭表示能夠推導出)

2.如果B不成立,則說明所有可能的條件都不存在,因此A肯定也不存在,即非B→非A

3.如果條件A不存在,而條件C、D可能存在,也可以使得B成立,即不能導出非A→非B

必要條件:

條件A是結論B的必要條件:A與其他條件是串聯關係,即條件A必須存在,且條件C、D….也全部存在才可能導致B結論。(團結的力量)如下圖:

用法:

我簡單表示為A+…→B(中間的點表示還有其他條件)

1.如果B成立了,說明所有條件都存在,肯定存在條件A。即B→A。

2.如果條件A不存在,串聯少了一個條件,B也肯定不能成立,即 非A→非B。

3.如果B不成立,可能是C,D不存在但A存在,只是C、D掉鏈子了,即不能導出 非B→非A。

試題中的用法

先判斷出各個關鍵詞之間是充分還是必要關係,然後用關鍵詞和箭頭畫出之間的關係,例如:A是B的充分條件,A』是B的必要條件,則畫出來A→B←.....+A』,然後根據必要條件A』+…→B能推導成B→A』的特點轉化為ABA』

然後根據四個正確推論:AB ,非B非A,BA』非A』非B

兩個錯誤推論:非A非B ,非B非A』即可進行判斷。

對於公務員考試中此類題的簡單解題方法,我在專欄里做了詳細介紹,需要的話請移步專欄:充分必要條件 - 簡單解題方法,如果完全理解消化了的話,應該就能很順利地解決這類題目了。

下面先舉一個例子簡單說明試題中的做法:

例題:只有住在廣江市的人才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如果住在廣江市,就得要付稅;每一個付稅的人都要發牢騷。

根據上述判斷,可以推出以下哪項一定是真的?

  (1)每一個不理睬通貨膨脹影響的人都要付稅。

  (2)不發牢騷的人中沒有一個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3)每一個發牢騷的人都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分析:先一句句分析:

只有住在廣江市的人才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影響

「只有。。。才。。。」在這裡表示必要條件,「住在廣江市」是「不理睬通貨膨脹」的必要條件,但是不充分(因為有可能不光「住在九江」,還得「有九江戶口」等條件才能「不理睬通貨膨脹」),標記為:住在廣江市+...→不理睬通貨膨脹,根據必要條件A+…→B的正確推論B→A的特點,轉化為:不理睬通貨膨脹→住在廣江市

(註:「只有。。。才。。。」也可能表示充分必要條件,區別是這個條件是不是導致結論的唯一條件。比如「只有觸犯了刑法才按照刑法進行處罰」,「觸犯了刑法」是「按照刑法進行處罰」的唯一條件,因此是充分必要條件。而本題中,僅僅「住在廣江市」,如果沒有收入等,那也不能夠「不理睬通貨膨脹」,因此需要其他條件進行串聯才能夠導致「不理睬通貨膨脹」,因此在此題中是僅僅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條件。)

如果住在廣江市,就得要付稅

「如果。。。就。。。」表示充分條件,住在廣江市是付稅的充分條件,標記為:住在廣江市→付稅

每一個付稅的人都要發牢騷

「。。。都要。。。」也表示充分條件,付稅是發牢騷的充分條件,標記為:付稅→發牢騷。

然後連起來就是:不理睬通貨膨脹住在廣江市付稅發牢騷。

對於(1),根據上面畫出來的推導鏈條,充分條件能連續推導,很明顯是對的。

對於(2),根據充分條件推理的非B→非A的特點,以不發牢騷為起點反推,不發牢騷→不付稅,不付稅→不住在廣江市,不住在廣江市→理睬通貨膨脹,也就是說沒有人能夠不理睬(雙重否定即肯定),因此(2)也正確。

對於(3),由於充分條件推理只能非B→非A,不能夠B→A,因此推導不回去。

註:判斷是「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還是「充分必要條件」,最好不記關鍵詞而是應該理解判斷表達的意思,因為很多句子沒有「只有」、「才」、「就」等關鍵詞。

如果條件能夠導致後面的結論,那就是充分條件,比如「住在九江要付稅」,可以理解出「住在九江」已經能夠導致「付稅」成立,那麼「住在九江」就是「付稅」的充分條件

如果結論想要成立必須需要前面的條件,就是必要條件,如「付稅需要住在九江」,可以理解出「住在九江」是「付稅的一個條件,但可能需要其他條件,比如「月薪需要超過3500」,因此「住在九江」就是「付稅」的必要條件,表示很必要,但是還不夠充分導致結論;

如果前面的條件是後面結論成立的唯一條件,那麼就相互是充分必要條件。這個比較容易判斷。

@一隻豬 ,對於你提的問題,我試著推導解釋了一下,請批判式閱讀。

1、如果p是q的充分條件,那麼q一定是p的必要條件。

解釋:「p是q的充分條件」,根據充分條件圖:

如果q(B)不成立,則說明所有可能的條件都不存在,因此p(A)肯定也不存在,也就是說q的存在對於p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q一定是p的必要條件。

2、如果p是q的必要條件,q一定是p的充分條件。

解釋:「p是q的必要條件」,根據必要條件圖:

如果q(B)成立,則說明包括p(A)在內所有可能的條件肯定都存在,因此p(A)肯定也存在,也就是說q的存在對於p的存在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別的其他條件。因此q一定是p的充分條件。

3、p對於q是不充分的,q對於p一定不必要。

分兩種情況:

1)p對於q是必要不充分的,那麼q對於p一定是充分不必要條件。

解釋:「p對於q是必要不充分的」,根據必要條件圖:

如果q(B)成立,則說明包括p(A)在內所有可能的條件肯定都存在,因此p(A)肯定也存在,也就是說q的存在對於p的存在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別的其他條件。因此q一定是p的充分條件。

「p對於q不充分」是說除了p必須還有其他條件共同存在才能導致q存在。只能推斷出p和q不是充分必要條件。這句話不能得出其他推論。

在「q是p的充分條件」的基礎上,假如q也是p的必要條件,那麼q就是p的充分必要條件,那麼p也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與1)「p對於q是必要不充分的」相矛盾,且與「p和q不是充分必要條件」相矛盾,因此q不是p的必要條件。

因此,q對於p一定是充分不必要條件。

2)p對於q是不必要不充分的,那麼q對於p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釋:「p對於q是不必要不充分的」,則p和q沒有任何關係,因此q對於p不充分也不必要。

綜合1)和2),q對於p一定不必要。

4、如果p對於q不必要,q對於p一定不充分。

分兩種情況:

1)p對於q充分不必要,那麼q對於p一定必要不充分。

解釋:「p對於q是充分不必要的」,根據充分條件圖:

「p對於q是充分的」,就是說如果q(B)不成立,則說明所有可能的條件都不存在,因此p(A)肯定也不存在,也就是說q的存在對於p的存在是很必要的。因此q一定是p的必要條件。

「p對於q是不必要的」,說明不一定需要p存在,而是存在其他條件也能夠導致q存在,因此q存在不一定是因為p存在,還有可能是其他條件存在,因此q的存在不能推導出p存在,因此q是p的不充分條件。

因此,q對於p一定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2)p對於q不充分不必要,那麼q對於p一定不必要也不充分。

解釋:「p對於q是不充分不必要」,則p和q沒有任何關係,因此q對於p不必要也不充分。

綜合1)和2),q對於p一定不充分。


A的必要條件就是A可以推出的結論

A的充分條件就是可以推出A的前提


印象中這是當年高一數學課本上的知識。

充分條件

充分不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

必要不充分條件

充要條件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

只要有A,就一定能達成B,A是B的充分條件。

充分不必要條件:有A,一定能達到B;就算沒有A,也有可能達到B。

舉例:某次考試,試卷滿分為100分。小明考了90分。對於「及格」這件事來說,90分是「充分條件」;再細緻一點說的話,「及格」並不需要90分那麼多,就算再少一點,也可能及格,也就是說,90分是及格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

如果能做到A,則必定做到了B,B是A的必要條件。

必要不充分條件:如果能做到A,則必定能做到B,但如果只做到B的話,還不夠做到A。

舉例:某次考試,滿分為100分,第一道的分值為41分(或41分以上),題目是個單選題:「本門課的任課老師是誰?」備選項是4張大頭照。

小明如果想及格,則必須做對這道單選題。也就是說,做對第一題是這堂考試及格的必要條件

可問題是小明經常翹課,只在考前最後一堂課時奔著「劃重點」的目標去點個卯,結果老師說「俺向來不給劃重點」,恨得小明牙痒痒地,一邊百無聊賴地轉筆,一邊死盯著老師的臉,心裡恨恨地想著「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所以呢,到了考試時,雖然第一題做對了,但後面的題目完全無從下筆。也就是說,做對第一題是這堂考試及格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充要條件:

如果能做到A,則必定能做到B;如果做到了B,則必定能做到A,A、B互為對方的充要條件

強調一下,在說「充要條件」的時候,必定是「互相」的。

舉例:某次考試,滿分為100分,出題老師玩了一把行為藝術,第一道題的分值為60分(或60分以上),題目仍然是那道「本門課的任課老師是誰」的單選題。

如果想及格,就必須做對這道題;如果做對了這道題,則必然能及格。也就是說「做對這道題」與「這次考試及格」互為「充要條件」。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直接上例子吧:

還是那門課考試,結果呢學校的有關部門提前核查了一下試卷,對出題老師的行為藝術提出了異議,於是出題老師修改了分值,保留了那道單選題,但改成了10分(只要40分以下都可以)。

於是班上有的人上過課(經常上課或偶爾上課都可以),做對了第一題,但後面的題目丟分太多,總分達不到60,仍然不及格;班上還有學神學霸,雖然從不上課,第一題猜答案時也猜錯了,但後面的題目基本上都做對了,總分在60分以上。

也就是說,對於這個班的學生來說,「做對第一題」是「考試及格」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和「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是邏輯里的基本術語,兩者的意思與條件句相緊扣。 不過,由於條件句在日常使用有歧義,連帶這兩個語詞也有歧義。

解釋充分必要條件,總免不了用條件句。 試考慮:

(1). 如果大V被扒,則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

假如(1) 成立,「大V被扒」便是「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的充分條件。 由於(1) 又可說成

(1). 如果知乎人的快樂指數沒有上升,則大V沒有被扒

因此又可說「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是「大V被扒」的必要條件。 在基礎邏輯書,條件句一律解作實質條件句(material conditional) ,因此充分必要條件也是用實質條件句解釋。 「如果P, 則Q」的符號是

(I). P→Q

同樣, P 是Q 的充分條件。 由於它與以下這句等值

(I). ~Q→~P

因此又可說, Q 是P 的必要條件。 實質條件句P→Q 與~P∨Q 等值,也與~(P∧~Q) 等值, P→Q 、 ~P∨Q 、 ~(P∧~Q) 在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有一樣真假值。 假如「如果P, 則Q」是實質條件句,只要事實上P 不為真,或者,只要事實上Q 為真,它都會成立。 換句話說, (1) 是實質條件句的話,便與以下兩句等值

(1). 大V沒有被扒,或者,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

(1). 並非,大V被扒而知乎人的快樂指數沒有上升

只要事實上大V沒有被扒,或者只要事實上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 (1)都會成立,繼而「大V被扒」會是「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的充分條件,「知乎人的快樂指數上升」會是「大V被扒」的必要條件。 這個意思的充分必要條件,完全視乎P和Q 事實上的真假值,與P和Q 可能有的真假值無關。

意思(I) 的充分必要條件其實十分弱,連同以下幾個例子, P 都是Q 的充分條件,同時Q 都是P 的必要條件。:

如果拿破崙在滑鐵盧打勝仗,則秦始皇是同性戀

[P: 拿破崙在滑鐵盧打勝仗; Q: 秦始皇是同性戀]

如果張學友舉辦過慈善演唱會,則柯林頓和萊溫斯基傳過醜聞

[P: 張學友舉辦過慈善演唱會; Q: 柯林頓和萊溫斯基傳過醜聞]

如果IQ博士的作者是鳥山明,則地球是圓的

[P: IQ博士的作者是鳥山明; Q: 地球是圓的]

第一個例子僅因為P 事實上是假的,後兩個僅因為Q 事實上是真的,同樣都使得P→Q 成立,進而令P 是Q 的充分條件,且Q 是P 的必要條件。

(I) 是最弱的充分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大多邏輯書會用的版本,但仍有邏輯書會觸及另一種較強的充分必要條件。 在較強的意思之下, P 要是Q 的充分條件,或者Q 要是P 的必要條件,須得以下這點成立

(II). 必然地,如果P ,則Q

(或:不可能, P 且非Q)

即使事實上P 不為真,即使事實上Q 為真,使不足以使(II) 成立。 (II) 明顯包含了模態詞,要使(II) 成立,除了P 和Q 事實上的真假,還需要兩者的真假有必然連繫。 舉例來說,「小明是單身漢」是「小明是男人」的充分條件,同時後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不是因為

(2). 如果小明是單身漢,則小明是男人

而是因為

(3). 必然地,如果小明是單身漢,則小明是男人

(或:不可能,小明雖是單身漢,但卻不是男人)

只要事實上小明不是單身漢,或者事實上小明是男人, (2) 都會成立。 但這個意思的充分必要條件太弱,「單身漢」和「男人」之間的連繫需要用模態詞才能捕捉,因此要用(3) 來理解這個較強的充分必要條件。 然而, (II) 的模態詞也有歧義。 「必然」可以指「生物學上必然」、「科技上必然」、「物理上必然」、「形而上學上必然」、「數學上必然」、「概念上必然」等等,到底是哪個意思,還要視乎脈絡而定。 日常條件句的歧義使得「若且唯若」也有歧義 。

(4). 如果甲攝取了過量水分,甲會水中毒

[P: 甲攝取過量水分;Q: 甲水中毒]

(5). 如果植物在被放在無光的環境,它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P: 植物在被放在無光的環境;Q: 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6).如果我們平放兩張一樣的高塔照片,我們會產生其中一棟塔傾斜的錯覺

[P: 我們平放兩張一樣的高塔照片;Q: 我們會產生其中一棟塔傾斜的錯覺]

(7).如果p 1 , p 2 , p 3 , ..., p n都是質數,則p 1 , p 2 , p 3 , ..., p n以外尚有其他質數

[P: p 1 , p 2 , p 3 , ..., p n都是質數;Q: p 1 , p 2 , p 3 , ..., p n以外尚有其他質數]

自然語言的條件句許多時候都暗藏模態概念。 例如, (4) 通常用來表達攝取過量水分在生物學上必然會水中毒; (5) 同樣是生物學上的必然:植物吸收不到光就一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6) 表達在心理學上,平放高塔照片必然會產生錯覺; (7) 表達的是,對於每個有限的質數集,必定尚有質數不在該集合內。 我們理解這些條件句時,常常自動把模態成分加入去,將這些句子的意思解讀得更強。 在這幾個例子,我們依然會說P 是Q 的充分條件,而且Q 是P 的必要條件。 (4) - (7) 表面上沒有模態成分,實質上被解讀成有,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會用(4") - (7") 來理解(4) - (7) :

(4"). 這是生物學上必然的:如果甲攝取了過量水分,甲會水中毒

(5"). 這是生物學上必然的:如果植物在被放在無光的環境,它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6").這是心理學上必然的:如果我們平放兩張一樣的高塔照片,我們會產生其中一棟塔傾斜的錯覺

(7").這是數學上必然的:如果p 1 , p 2 , p 3 , ..., p n都是質數,則p 1 , p 2 , p 3 , ..., p n以外尚有其他質數

日常條件句時常隱含模態,稍一不慎,便會將兩種強弱不同的充分必要條件混為一談。

哲學討論用到充分必要條件,甚少將意思限於實質條件句的程度,也就是什少限於(I) 的程度。 舉個具體例子:在形而上學討論「個人等同」(personal identity),其中一種理論主張「甲和乙有一樣的記憶」是「甲和乙是同一個人」的充分條件。 用較弱的意思,即是

(8). 如果甲和乙有一樣的記憶,則甲和乙是同一個人

(並非,甲和乙有一樣記憶但不是同一個人)

在較強的意思之下,它會是

(9). 必然地,如果甲和乙有一樣的記憶,則甲和乙是同一個人

(不可能,甲和乙有一樣記憶但不是同一個人)

他們所講的「充分條件」不是(8) ,而是(9) 。 因為,這個領域的討論經常提到一個反對,這反對要設想一個可能出現的情境,在該情境里甲和乙雖然有一樣的記憶,但卻不是同一個人。 換句話說,這個反對是要指出:

(10). 有可能,甲和乙有一樣記憶但不是同一個人

然而, (10) 和(8) 沒有衝突;即使(10) 是真的,也不代表(8) 是假的。 比較: ◇(P∧~Q)與~(P∧~Q)沒有衝突,兩者可一齊為真。 與(10) 相衝突的是(9) ;一旦(10) 為真, (9) 便不是真的。 比較: ◇(P∧~Q)與□~(P∧~Q)相矛盾。 因此,合理的解釋是,最初講的「充分條件」要用(9) 來理解。

除此之外,知識論討論「知識」(knowledge)的充分必要條件,考慮的不只是現實情況擁有知識的人同時擁有哪些性質(例如,擁有合理的真信念),更要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里,擁有知識的人會否有相同性質。 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研究道德對錯的充分必要條件,由許多反駁可見,倫理學家想要的充分必要條件還要涵蓋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例如效益主義對於道德對錯的判斷要涵蓋代罪羊(scapegoat)、鐵道問題(trolley problem)等情境。 若果這些討論的充分必要條件都沒有模態成分,僅僅是最弱的意思,那麼,這些非現實的情境和例子都會是不相干的。

其實,充分必要條件的複雜性絕不只以上,再簡略談多兩個關於充分必要條件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很多邏輯書的定義使我們沒有辦法一致地說「非充分、非必要」。 許多邏輯書都是用命題邏輯的實質條件句來定義「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P是Q的充分條件= Df P → Q

P是Q的必要條件= Df Q → P

假設P 是「小明用功讀書」、 Q 是「小明交到女朋友」。 很明顯(雖然很可憐) P 既不是Q 的充分條件,也不是Q 的必要條件。 根據定義,充分必要條件不成立,即是相應的實質條件句是錯的,也就是:

? ( P → Q ) ∧ ? ( Q → P )

但實質條件句只在一種情況錯:前項真而後項假的情況。 因此,非必要、非充分的情況即是:

( P ∧ ? Q ) ∧ ( Q ∧ ? P )

最後等於要P 、 Not-Q 、 Q 、 Not-P 一起成立,但這顯然不可能。 換句說話,根據許多邏輯書的定義,說某條件「既非充分亦非必要」已經蘊涵矛盾。 可是顯然真的有非充分、非必要的情況;邏輯書的定義無法正確捕捉「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用法。

用命題邏輯的實質條件句定義充分必要條件尚有許多問題,例如「單身」和「單身漢」根本就不是命題。 建議不用命題邏輯,改用述詞邏輯,但只要仍用實質條件句來定義,類似的例子應該仍會出現(只需將論域設定成只有一個物件),因為第一個問題本質上就是實質條件句的問題 。

問題二,即使不用實質條件句,充分必要條件的定義往往仍涉及條件句(conditional)。 第二個問題遠比第一個複雜,因為這個問題指出條件句(不只是實質條件句)本身就極麻煩。 撇除當代的討論不談(例如不管反事實條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許多年前Ian Wilson已經留意到英文的條件句至少有兩個功用:用來做解釋(explanation)和用來做推論(inference)。 固中原理大可不談,最重要的是許多哲學家和邏輯學都覺得充分必要條件能夠「互置」:

P 是Q 的充分條件 ? 如果P 則Q ? Q 是P 的必要條件

例如, Richard Taylor 在他的經典文章《宿命論》(fatalism)中就表明「P是Q的充分條件」與「Q是P的必要條件」可以互換。 可是,這個「互置」的性質未必毫無問題。

試想像小王是個十分膽小的人,只要聽到狗叫一定會哭。 我們會同意條件句:

1. 如果狗叫,則小王會哭

另一個條件句看來起也是真的:

2. 如果小王沒有哭,則沒有狗叫

這情況可用「充分條件」來表達:

3. 「狗叫」是「小王哭」的充分條件

然而,如果用「必要條件」來表達,聽起來就有點奇怪:

4. 「小王哭」是「狗叫」的必要條件

箇中原因在於,我們可以用「狗叫」來解釋「小王哭」(cf. 1, 3),但卻不能用「小王沒有哭」來解釋「沒有狗叫」(cf. 2, 4 )。 比如,如果有人問你小王為什麼哭,你大可答他「因為剛才有狗叫」;但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沒有狗叫,你大概不會說「因為小王沒有哭」。 借用Wilson 的分區,我們可說1是解釋用的條件句──前項「狗叫」可解釋後項「小王哭」──但2不是解釋用的條件句──前項「小王沒有哭」不可解釋後項「沒有狗叫」。

不過, 1 和 2 都是推論用的條件句:如果狗叫,我們便有理由推論小王會哭;如果小王沒有哭,我們也可藉此推論沒有狗叫。 解釋用和推論用的條件句分別對應到Wilson 的「reason why」和「reason for thinking」。

我不清楚對條件句的區分能否套到充分必要條件上,也不清楚如果區分能套到充分必要條件上,又會有什麼後果。 想來想去,但好像都有問題,現在還未想到確切的回應方法。


如果P,一定Q;如果非Q,那麼一定非P。

前後互為逆否命題,等價。

忘得差不多了,大概就記得這點。


充分正推真命題,逆推無關。

必要逆推真命題,正推無關。

eg:我打了王思聰,我會被追殺。充分不必要,我打了王思聰一定會被追殺,但我被追殺並不一定打了王思聰。


顧名思義就行了 ——

充分: 有之必然

必要: 無之必不然


只要就

只有才


懷孕一定是內射了,

但內射了不一定會懷孕。


如果P成立,則Q一定會成立。P是Q的充分條件。

如果Q不成立,則P就不成立。Q是P的必要條件。

第一個例子:

1,如果天下雨,那麼地面濕。

2,天下雨(P)

3,所以,地面濕(Q)

天下雨(P)是地面濕(Q)的充分條件。

天下雨了可以推導出地面濕。

地面濕(Q)不是天下雨(P)的必要條件。

地面濕可以推導出天下雨嗎?

地面濕有很多因素,比如洒水車經過,水管爆裂了等等。。。

第二個列子:

到長城(P),才是好漢(Q)。

到長城是作為一個好漢的充分條件嗎?

好漢的必要條件是要到長城嗎?

到長城(P)不是成為好漢(Q)的充分條件。

一個好漢(Q)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到長城(Q)。

第二個列子為偽。


超簡單!其實就是「包含」關係。

舉栗子:設定一個專有名詞:「張三的兒子」

1.第一種情況:張三隻有一個兒子李明

「張三的兒子」 =李明——互相包含,互為充要條件。

2.第二種情況:張三有李明、李天兩個兒子

李明—&>「張三的兒子」——李明被「張三的兒子」包含,所以李明是「張三的兒子」的充分條件。「張三的兒子」包含李明所以「張三的兒子」是李明的必要條件

不懂畫個圖就好理解了!


ABC三個圓

A包含B B包含C

充小必大 條件越多範圍越小(比如A又多了一個條件,那A就再縮小一圈)

(假設B為x&>6,A為x&>5)

因為B可以推出A,而A不能推出B(x&>6可以推出x&>5)

所以A是B必要條件

B是A充分條件

同理B是C必要條件

C是B充分條件


就是胡蘿蔔丁、黃瓜丁和花生米是做傳統宮保雞丁的必要條件,但你光有這些一定能做出來宮保雞丁嗎?

當然了,如果給你一盤子現成的宮保雞丁,你有充分的理由找到花生米。

即宮保雞丁 => 胡蘿蔔丁、黃瓜丁和花生米

反過來不行


條件條件指的是A和B的關係;

我知道一件事情 天下雨,地面濕了

現在我知道天下雨了,我一定可以退出地面濕了

現在我知道天沒下雨,我不能確定地面有沒有濕

現在我知道地面濕了,我不能確定是不是因為天下雨造成的,

現在我知道地面沒有濕,我敢說天一定沒有下雨


「只要就」(充分)和「只有才」(必要)都是肯前肯後,否後否前。

這裡的「前」和「後」不是指文字敘述中的詞語出現的前後,而是指寫成箭頭的推理式子之後 詞語出現的前後。

只要a就b:a??b。肯a就一定肯b(肯前肯後),否b就一定否a(否後否前)。只有a且否b為真時,「只要a就b」這句話才一定為假。

只有a才b:b??a。肯b就一定肯a(肯前肯後),否a就一定否b(否後否前)。只有b且否a為真時,「只有a才b」這句話才一定為假。

題主做這種題的時候要記得先把文字全都轉換成箭頭形式,然後拋開文字字面意思,只用箭頭符號來進行推理。有時過多考慮文字意思,反倒容易走進死胡同出不來。


必要條件:↓

1.如果沒有A,就沒有B

2.如果有A,未必有B

3.結論B→推出條件A

4.有B一定有A

舉一個例子:

(假設,A是條件,B是結論)

A=地面濕潤,B=下雨了

充分條件:↓

1.A一定是B,B不一定是A

2.沒有A,未必沒有B

3.條件A→推出結論B

4.有A一定有B

舉一個例子:

(假設,A是條件,B是結論)

A=下雨,B=地面濕潤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