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能否分別理解為「垂直兼并」和「平行兼并」的原因?
「垂直兼并」是指對上下游產業之間進行兼并。
「水平兼并」是指對在產業內進行兼并。
我又來反對了。
@Zampeli Diana 跟我說,你這人咋這麼壞啊,老是反對別人答案。沒辦法啊,該反對時就反對啊,風風火火混知乎啊~嘿嘿 嘿呦嘿嘿~嘿嘿 嘿呦嘿嘿
@金超 說,「規模經濟可以導致垂直兼并,範圍經濟可以導致水平兼并」。
但是呢,如果你考慮一下規模經濟的定義,是說如果生產的規模提高了,成本會降低。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的廠子產量翻番,平均成本還降低了,那麼你就是規模經濟。這個跟你企業上下游是沒有關係的,反而更可能是導致水平兼并。
比如山東之前有兩家啤酒廠,一家叫綠蘭莎,一家叫青島啤酒。兩個啤酒廠為了賣出啤酒,需要在渠道等方面花費不少成本。但是這個時候,青島啤酒出面說,哥們不好混了吧,我把你收購了,這樣我的產量翻番,渠道、廣告等成本我們就用一套,這樣平均成本不久降下來了么?
當然還有可能綠蘭莎直接倒閉了,青島啤酒自己建廠,也可以達到規模經濟。
注意在規模經濟這個概念裡面,跟壟斷什麼的沒有關係,是一個純技術(生產函數)上的定義。所以討論規模經濟是不是會引起併購,就不要扯什麼壟斷了。比如在這個例子裡面,如果山東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的什麼西湖啤酒、純生啤酒之類的,使得青啤沒有壟斷勢力,青啤兼并綠蘭莎這樣的故事仍然是可能發生的,因為規模經濟的緣故。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也只是說明一下,實際中的併購比這個複雜的多。
範圍經濟也可能導致兼并,但是屬於什麼兼并很難說。比如小米發現,我如果做了手機,順便做充電寶,兩個一起賣,會降低很多成本,那我乾脆去買一個廠子吧。這種故事是可能發生的。當然也有可能濰柴集團發現我做發動機順便做做汽車也能降低一些成本,那麼收購個什麼農業機械廠之類的也有可能,這就是範圍經濟導致的垂直兼并了。
反對完畢我理解的範圍經濟是生產不同的最終產品,例如 @慧航說的,小米做手機也做移動電源,比一個廠商做手機另一廠商做移動電源更經濟,這叫範圍經濟。如果小米原來的ui設計是外包的(假設),現在他把這個ui設計公司給兼并了,那不叫範圍經濟?不知道我理解的有沒有問題。橫向兼并除了獲得壟斷勢力,最大的好處就是規模經濟了。但縱向一體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獲得規模經濟。例如小米如果只做硬體,兼并了一個做軟體的公司,但是生產的技術不變,也無法得到規模經濟的好處,相反,它兼并了另一家做硬體的公司,從而硬體的產量劇增,則可以得到規模經濟。
縱向一體化也很大程度不是為了獲得範圍經濟,而是為了解決,例如交易成本、專用型投資和敲竹杠問題、以及剩餘控制權的分配帶來的事前投資的扭曲。
感謝 @Zampeli Diana 的邀請。願意來談談我個人的見解,以作拋磚引玉。
首先,來解釋概念:
規模經濟,又被稱作為內在經濟,即當生產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而使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的一種現象,在生產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並不要求各生產要素同比例增加,因而規模經濟包含了「規模報酬遞增」這個概念,同時,變更生產規模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跨度,因為規模經濟這個概念是用來考察企業長期生產狀況的;
範圍經濟,是指生產企業同時生產兩個及以上種類的產品時所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的一種經濟現象。
坦白說,這兩個概念並沒有什麼邏輯上的聯繫,硬要說聯繫的話,一個是側重於對同種產品產量的考察,另一個側重於對產品種類的考察。但是,這兩個概念也不是完全一點關係都沒有,二者在含義上是有一定的交叉的,且不一定能完全分割開來的。譬如二者都刻畫了「因為對於固定投資的利用率的提高,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平均成本」這個現象,還譬如說當企業增加產品種類時,生產規模一般會擴大,如此等等。
下面舉例說明:
A企業生產傢具製品,A企業剛開始時只生產椅子,生產過程中用到了X,Y,Z三種機器,後來逐漸擴大規模,大量購置X,Y,Z這三種機器(此時產生了規模經濟的現象),但是在生產椅子的過程中,對於Z這個機器的使用頻率是較低的,譬如每生產100張椅子才用到一次Z機器,但是Z機器對於椅子的生產又是不可或缺的(實際上,此時Z機器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後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A企業調整戰略,也開始多樣化經營,開始生產椅子和桌子了。桌子的生產需要用到M,N,Z三種機器,同樣的,桌子的生產對於Z這種機器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但是,當A企業同時生產椅子和桌子時,Z機器的利用率就會大幅度提升,在市場上,將桌子和椅子的價值都折算成人民幣時,就會發現有範圍經濟的現象產生。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規模經濟限定了是同一種產品的生產規模的擴大使設備利用率提高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平均成本,範圍經濟則是因為生產其他種類的產品使設備利用率提高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平均成本,如果我們將椅子和桌子化整為零,都看成是若干單位價值的綜合體,那麼這兩種經濟現象的本質是一樣的。這個例子不一定很恰當,但是比較易於大家理解這兩個概念。
最後,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個人認為,企業之間的水平兼并,有一部原因是可以歸結到規模經濟的,譬如上例中的A企業,在它想擴大規模時,它發現同樣只生產椅子的B企業由於經營不善,正在廉價出售,那麼在A企業評估完重新建生產線的成本和直接購買B企業生產線的成本後,發現直接購買B企業的更划算,那麼,A企業就會通過水平兼并的方式來使自己產生規模經濟效應。
至於垂直兼并,一般由於上下游企業生產線差別較大,從而產生範圍經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範圍經濟效應對於企業進行垂直兼并的影響並不大,但不是說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垂直兼并時,企業一般是由於上下游的某些交易,通過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而產生的成本大於將這些交易內置在企業內部的成本。所以企業不選擇大伙兒相互上下游分工合作生產最終產品,而選擇全部內化到一個企業內部去完成這所有的交易。這個實質上就是科斯所提出的企業的本質,即「黑匣子」理論。
謝邀。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都是有嚴格數學化定義的概念,上面答案里已經有解釋了,當然都是在觀察到某一特定現象後抽象出來的概念。這些概念尤其是前者在經濟學中有廣泛的應用,並不能僅僅視作某類現象的原因。而且題主說的兩類現象是非常複雜的,用這樣兩個概念來解釋是不足的。事實上兼并這件事情是經濟學裡一個很大的話題,有很多literature,我不太清楚,就不說了。
隨便搜的一篇文章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函數ATC(Q)隨著Q的增加而減少的情況。
直接了當一點說就是:或者也可以說,當邊際成本小於平均成本時,會出現規模經濟。注意到一點就是:這裡沒有涉及任何實際操作的問題,也就是Q的增加可以由多種情況導致。『兼并當然是一種,但不是唯一的情況。也沒有唯一的對應關係。範圍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指的是:企業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成本小於分別生產兩種成本的成本之和。
用公式表示就是:(這個等於號也是我概念記不清了)。注意的就是:這裡的產品x、y並不需要有相關性(當然,在實際中往往x與y是有一定的相關性的,比如生產工序或者技術上的相連)。其實這兩個概念,當然是從實際中抽象出來的,但是既然已經是一種抽象了,就不應當只從實際的一面去理解。因為這兩個概念裡面涉及的產品,完全可以是任意給定的。概念只是給出了一種條件,滿足條件就可以稱之為規模經濟或是範圍經濟。問題邏輯有誤。
- 多種輸出集中在一個企業更節約時,才有範圍經濟,否則就是範圍不經濟。
- 籠統上來說,也是多種輸出集中在一個企業更節約時,才出現水平兼并。
所以,範圍經濟和水平兼并不是因果關係。
要說,範圍經濟和水平經濟之間還有點關係,但規模經濟和垂直兼并就遠房到不行了。
【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規模經濟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
其中,生產規模是指作為生產單位所擁有或佔有的固定投入的數量,包括土地、勞動力、機械與設備的數量.
定義: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產能力的擴大,使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趨勢,即長期費用曲線呈下降趨勢。
規模指的是生產的批量,具體有兩種情況:
- 一種是生產設備條件不變,即生產能力不變情況下的生產批量變化,
- 另一種是生產設備條件變化,即生產能力變化時的生產批量變化。
兩種說法:
- 規模經濟概念中的規模指的是後者,即伴隨著生產能力擴大而出現的生產批量的擴大,而經濟則含有節省、效益、好處的意思。
- 按照權威性的包括拉夫經濟學辭典的解釋,規模經濟指的是:給定技術的條件下(指沒有技術變化),對於某一產品(無論是單一產品還是複合產品),如果在某些產量範圍內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話,我們就認為存在著規模經濟(或不經濟)。
綜合兩種解釋,規模指的是無論生產設備條件變化與否,生產出來產品數量的變化。
而這裡的生產設備條件應該從狹義上理解。
和垂直兼并講的上下游產業鏈沒有關係。
以上。平板電視機的價格一降再降
正如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那樣,在家用電器普及的過程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其銷售價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而且性能有所升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生產規模的擴大會促使「每台電視機的生產成本下降」。經濟學中國將這種現象稱為規模經濟效應。
另外,還有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使平均生產成本降低的產品。從過去到現在累計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平均成本的下降幅度越顯著。這種現象被陳偉經驗曲線效應。
激烈的市場競爭
對於那些善於利用規模經濟效應的企業,縮小競爭對手的生產規模並迫其退出市場,儘可能地提高自己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是他們最大目標。
活用規模經濟效應的企業戰略還有另外一個,就是不僅僅依靠國內市場,還要將整個世界都作為銷售對象,以此大幅擴大生產規模。以數碼相機為例,因為日本的數碼相機出口比率高,而且面向世界的出口量大幅攀升。歸根到底,這是規模經濟效應充分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規模經濟效應在銷售環節中的作用
家電超市要如此拚命地進行其規模擴張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品種更加齊全。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價格。
在生產中追求規模經濟效應的家電產品製造商,生產的產品越多,其平均成本也就越低。為了能夠大量生產,製造商必須同時把自己的產品大量銷售出去。因此對於一次性大批量進貨的家電超市,製造商給予的價格也是很低的。
一機多用大大節約了消費者的交易成本
除了規模經濟效應之外,還有另一個與之相似的概念,被稱為範圍經濟效應。原本需要熟悉兩種產品的操作並同時攜帶這兩種產品,現在只要一款產品便可全部解決。這就是範圍經濟效應所節省下來的成本。
謝邀。初學者答這個問題誠惶誠恐,個人的理解請指教。
關於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解釋如下:
1.規模經濟:廠商可以以低於雙倍的成本獲得雙倍的產出時的情形2.範圍經濟:一家廠商生產兩種商品的產出超過兩家廠商各生產一種產品的總產出時的情形所以範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的概念也許只是數字化的不等式,它們可能會是兼并的原因之一,卻和垂直兼并和平行兼并並無關聯,所以「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無法分別理解為「垂直兼并」和「平行兼并」的原因。因為規模經濟或者範圍經濟帶來的市場勢力都可以造成壟斷法里的縱向壟斷和橫向壟斷,範圍經濟屬於規模經濟的一種,也有很多學派傾向於將兩者明確區別開。
不能將範圍經濟的平鋪效果帶來的抽象概念融入到壟斷形式概念里。範圍經濟造成的壟斷不僅影響同業間,也可以影響上下游產業鏈。推薦閱讀:
※有哪些有趣又實用的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或你專業內的的概念與名詞解釋你樂意給大家分享與科普?
※請問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不同?
※如何看待中國富豪的原罪?
※無政府資本主義如何有效監管?
※如何看待明朝末期在傳統農業經濟社會中發展出的資本主義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