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3-6歲幼兒的教育觀點與教育方式的討論與請教?

我是學前教育專業在讀,大三,我們寢室一共兩個學前專業的學生,但是我們兩個有時候再討論到實際的教育問題和教育方式時經常會有很大分歧。本著不誤認子弟的精神,邀請大家一起對某些教育問題與方式進行請教。以下列舉兩個最近的例子:

1.上周在一個幼兒園小班進行見習,期間出現一個幼兒A咬傷另一個幼兒B的事件。我們對這件事進行了討論,我的意見是應該將這件事做為一個現實的教材對全班的幼兒進行教導,當眾對咬人的幼兒進行批評,利用上課時間讓孩子理解這種行為的錯誤。但是室友的看法是應該讓咬人的幼兒獨自在一旁進行反思,事後單獨教育,因為如果這件事當眾教育批評很長世間,就是耽誤其他幼兒的時間。

2.今晚對幼兒的鼓勵問題,應不應該用一種外物的鼓勵,比如有個男孩A吃飯慢,要老師喂,我肯定有時候就會說,某某小女孩(經常和A一起玩的)喜歡會自己吃飯的男孩子,A今天自己吃飯了,某某肯定會喜歡你的。 或者孩子某件事做的好,我肯定會說某某你什麼事做的真好。但是室友的意見是不能進行這樣的鼓勵,鼓勵都應當轉換為另一種謝謝。

此類的分歧還有很多,當然都是出現在具體的事件中,想請問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教育觀點與方式。


因為你是學前專業,將來有可能從事相關工作,所以建議你把重點放在兒童行為成因上,先不要和室友爭論應對方法,兩個人可以探討一下兒童為什麼會那樣做,有了更多的了解,方法往往就並不難了。

對於你提到的第一個案例,可以先了解兒童為什麼咬人,根據事實情況進行公正及時的處理即可,沒必要「通報批評」,如果周圍有兒童圍觀也不必刻意避開,除非當時在課上,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兒童上課,可以先隔離解決。

第二個案例中,你的鼓勵方式更像是引誘,並沒有使兒童意識到自身自理的問題,只是讓他把心思放在了他喜歡的女生上,這雖然能解決吃飯問題,但解決不了不能自理的問題,所以不建議教育者用此類方式。

如果兒童長期吃飯慢,不自己吃,那麼可能是之前形成的習慣,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


謝邀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但都是幼師們按照自己的個性方式去做,這類現象本身就是不應該有的。

如事件一,

國人普遍喜歡當眾指責,羞辱,逼迫認錯,長時間的,威脅,恐嚇,全部學生,誰要是犯錯下場後果是一樣的。犯錯的孩子不認為自己錯了,反而認為是老師的個人主觀意識很偏激。全班的孩子就會認為這是殺雞儆猴,恐嚇我們,絕非善意告誡。

我人會說,你是在用成人的思想考慮問題,小孩子知道個屁!不是的孩子小,不等於是白痴,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心裡活動。

作為幼師就算真的沒打算當眾羞辱,恐嚇的意思,但對孩子們的心理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結果就是這樣的。

中國老師喜歡當眾指責,羞辱學生,在幼兒院,小學,中學,都是有的,結果那各類攻擊老師的事件就很多見了。為什麼哪?真的全都是孩子們的不是嗎?孩子也有臉,有面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哪!他們不爆發出來,就該跳樓了,對老師來說那個結果更好哪?肯定都不好。。。

從古至今中國人不尊重人權,喜歡對犯錯者施加,毆打,遊街,當眾審批,等早就過時,但讓然很普遍的制裁手段,對待十惡不赦的犯人還在考慮中,為什麼在幼兒園,學校里卻可以盛行哪?

肯定是不對的!

國外的幼兒教育,把細節規定的非常細緻,這類問題發生了,肯定是單獨教育,或有安靜角(一個孩子可以自己安靜反思的地方)給孩子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解決,鼓勵主動道歉,勇敢承認錯誤,而不是逼迫。

就算必須體罰,也是有嚴格立法的硬性規定,必須是同性別的老師,單獨完成,對於打擊部位,次數,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

教育和尊重都很重要!

事件二,

孩子不吃飯,很慢,撒嬌,等問題。無需過多干涉,到幼兒園鍛煉的就是自立,自理能力,連吃飯都不會,還活什麼勁啊?這是國外幼教人員的解釋,簡單明了!

國人在飲食上過於死板,必須幾點吃,幾頓飯,該規定的沒有,該隨意的事,又規定太多,孩子餓了自己不會吃嗎?不吃就是不餓唄!真的有必要死板的規定必須按時吃完,過點就沒有吃的。

的確,國內的幼兒園就是這個樣的,很傻缺的做法,因為要有太多的課程需要學習,識字,數學,繪畫,外語,等等,怎麼可能隨時去吃東西哪?弄髒了你打掃啊?

本應該快樂的童年,在大自然里遊戲運動中學習,鍛煉自理,自理的孩子們,全都被一大堆的課程和可笑的制度中度過,在有一群隨意自我發揮的幼教人員們的管教,後果是什麼哪?

幼兒教育不光要幼兒園徹底改變經營,管理,教育的整體方式思想,在培養學前教育人才的院校的教材還遠遠不夠細緻,處處體現完全忽視幼教人員的工作和重點教育方式。


很多問題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社會普遍現象,所以我們急需改變,而且應該從家長做起。題外話了,育兒方法千千萬,沒有絕對的錯誤,只有相對的科學。 @周琳 的回答很專業,我來混臉熟。

1.當面訓斥孩子必然是不太可行的,私底下做可以。而其實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醒悟錯在哪,而且是讓發生衝突的孩子一起去解決這個問題,至於怎麼解決,我覺得你可以當全班同學的面去引導,這必然是兩個人其中一人或者兩人都有錯的,良性的結果是這孩子都認知到自己的錯誤,並道歉和好如初。這樣解決的好處是必然讓全班的朋友會記住這件事情,不再犯。另外,也是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學會反省與認知。

2.孩子不吃飯這個事情其實壓根不管是最好的,不過肯定在國內做不到,必然很多的幼師會因為家長的因素而去做一些主動餵養之類的事情,現實點的方法是規定的時間吃完,不吃完就不能吃了,當然,這個時間不能太短。不吃的孩子假如下午餓了,餓一次他就知道是要按時吃飯了。這裡吃飯不僅僅讓孩子體驗約定的作用,也會讓孩子知道違約的代價,從而學會去改變自己。

再反過頭來說你的方法,鼓勵與讚揚這種一般是需要看的,比如讚揚需要誇到實處,而鼓勵應該是不能包含更多的因素牽扯其他的問題的。「某某小女孩(經常和A一起玩的)喜歡會自己吃飯的男孩子,A今天自己吃飯了,某某肯定會喜歡你的。」首先邏輯有問題,因為既然經常一起玩,那應該是有點喜歡的,別說這種喜歡是愛的朦朧,那導致的問題是,既然我無論如何吃飯,我們都是好朋友;另外,因為一個人讓自己去改變,這種事情不應該要發生在孩子身上.....淺見。

最後還是那句話,以科學自然的育兒觀,把孩子當人看,把孩子當孩子看.......


推薦閱讀:

《溫室里的加穗子》:捧在手心兒里的團寵小公主,你能保護她一輩子嗎?
那些印象深刻的書們【第五季·漫畫】
我給自己一千個想要活下去的理由。
圍觀別人的生活,並不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才能真正地享受學習,享受科研?

TAG:教育 | 成長 | 幼兒教育 | 教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