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科最終是要劃歸回物理的嗎?


某物理諾獎得主Anderson曾在1972年寫過一篇評論性文章More is different ,據(某位做講座的老師)稱這篇文章解放了做凝聚態物理的人的思想,讓他們認識到所有層次的物理——從基本粒子到凝聚態,沒有先天的優劣之分,在某種層面上促進了一批人轉向凝聚態。

我覺得這些東西同樣適用於化學

原文在這裡http://www.tkm.kit.edu/downloads/TKM1_2011_more_is_different_PWA.pdf,你們自己點進去看。這裡抄一篇譯文

多者異也

破缺的對稱性與科學的層級結構

安德森

郝劉祥譯

還原論的假設在哲學家中間可能仍然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主題,但在絕大多數一線科學家中間,我想人們肯定都接受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身體,以及所有有機物和無機物的運行機制,就我們所知而言,都被認為受同一組基本定律所支配;對於這一組基本定律,我們相信,除了某些極端情形之外,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理解。

若是不假思索,人們往往會把下述命題看成是還原論的一個顯而易見的推論:如果一切事物皆遵守同樣的基本定律,那麼只有那些研究真正是基礎的東西的科學家才是探索這些定律的人。這實際上就等於說,他們不外是一些天體物理學家,一些基本粒子物理學家,一些邏輯學家和數學家等。這種觀點,也是本文所反對的觀點,在韋斯科夫(V. F. Weisskopf)的很有名的一段話中表述得最為清晰:[1]

縱觀20世紀科學的發展,人們可以看到兩種潮流;鑒於缺乏更好的術語,我姑且稱之為「內涵性(intensive)研究」和「外延性(extensive)研究」。簡言之:內涵性研究探求基本定律,而外延性研究致力於按照已知的基本定律來解釋現象。當然,這種區分並非沒有含混之處,但就大多數情形而言還是很清晰的。固體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或許還包括生物學,都屬於外延性研究。高能物理學,以及核物理學中相當的一部分,都屬於內涵性研究。相比於外延性研究,內涵性研究總是要少得多。新的基本定律一旦被發現,將其應用到迄今尚未解釋的現象上來的研究活動便會蜂擁而至。因此,基礎研究有兩個維度。科學前沿邊界甚長,從最新的內涵性研究,到剛剛從近期內涵性研究中催生出來的外延性研究,一直延伸到基於過去數十年內涵性研究的廣闊而豐富的外延性研究。

這段話的影響力,或許可以從這一事實看出:我聽說,材料科學領域的一位領袖人物近期曾引用這段話,以敦促那些討論「凝聚態物理學中的基本問題」的與會者承認,該領域幾乎沒有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凝聚態物理學不過是外延性科學而已;而外延性科學,在他看來與機械工程差別不大。

這種思維的主要錯誤在於,還原論假設絕沒有蘊含「建構論」(constructionist)假設:將萬物還原為簡單基本定律的能力,並不蘊含從這些定律出發重建整個宇宙的能力。事實上,基本粒子物理學家關於基本定律的性質告知我們的越多,它們對於我們理解科學其餘領域中的真正問題越不相關,對於解決社會問題就更不相關了。

一旦面對尺度和複雜性的雙重困難,建構論假設自然會站不住腳。大型和複雜的基本粒子集合體的行為,並不能按照少數基本粒子性質的簡單外推來理解。事實上,在複雜性的每一個層次,都會有嶄新的性質出現;在我看來,為理解這些新行為所進行的研究,本質上是同樣基礎性的。因此,在我看來,人們可以按下述設想將科學排列成一個大致為線性的層級:科學X的基本實體服從科學Y的定律。

X

Y

固態或多體物理學

基本粒子物理學

化學

多體物理學

分子生物學

化學

細胞生物學

分子生物學

……

……

心理學

生理學

社會科學

心理學

但這個層級結構並不意味著,科學X「僅僅是應用Y」。在每一個層級上,新的定律、概念和原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所需要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絲毫不亞於前一個層級。心理學不是應用生物學,生物學也不是應用化學。

我本人所從事的多體物理領域或許比其他學科更接近於基礎性的內涵性研究;在該領域,由於出現了非平凡的複雜性,我們已著手建立一種一般性的理論,以說明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該理論即所謂的「破缺對稱」理論,它或許有助於表明,還原論的逆命題——建構論——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我將對此作一些基本的、不完整的解釋,然後就其他層級上的類似情形和類似現象作些更一般的推測評論。

在此之前,我想澄清兩個可能的誤解。首先,當我說尺度變化引起根本性的變化時,我的意思並不是指那個人們熟知的觀念,即新尺度上的現象可能服從根本不同的基本定律,比如,宇宙學尺度上需要用廣義相對論,原子尺度上則要用量子力學。我想應該承認,所有普通物質都服從電動力學和量子力學,我的討論也主要限於普通物質(我前面說過,我們都必須從還原論出發,對此我深信不疑)。誤解之二或許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即破缺對稱的概念已被基本粒子物理學家借用過去了,但我要說,粒子物理學家僅僅是在類比的意義上使用這個概念,那裡是否真有對稱破缺,對我們來講仍然是一個謎。

讓我們從一個儘可能簡單的例子來開始討論,那就是氨分子。我之所以選擇它也是因為我在研究生階段就與它打交道了。當時人人都熟悉氨,並用它來校準自己的理論或儀器,我也不例外。化學家會告訴你,氨分子「是」一個由帶負電的氮原子和帶正電的氫原子構成的三角形的金字塔,因此它有一個電偶極矩(μ),其負向指向金字塔的頂端。當時這在我看來不可思議,因為在我所學到的東西中,沒有哪樣事物有一個電偶極矩。教我們核物理的教授的確證明過,任何核都沒有電偶極矩;鑒於他的論證基於空間和時間的對稱性,該論證就應該是普遍成立的。

不久我就明白了,事實上該論證是正確的(更準確地說,是並非不正確),因為他的表述很謹慎:任何處於定態的系統(即不隨時間而變化的系統)都沒有電偶極矩。如果氨分子的初態是上述非對稱態,那麼它不會長時間停留在那個態上。由於有量子隧道效應,氮原子會逃逸到氫原子三角形平面的另一側去,從而將金字塔顛倒過來;事實上,這發生得非常快。這就是所謂的「反轉」,其頻率為3	imes 10^{10}{
m Hz}。真正的定態只能是非對稱金字塔與其反轉的平權疊加。這個疊加態確實沒有電偶極矩(我要提醒讀者,這裡是高度簡化的說法,詳細內容請查閱教科書)。

我不打算在這裡給出證明,但結論是:一個系統的態,如果是定態的話,其對稱性必然與支配它的定律相同。理由很簡單:在量子力學中,除非為對稱性所禁戒,從一個態轉變為另一個態的路徑總是存在的。因此,如果我們從任意一個非對稱態出發,系統都將躍遷到其他的態;唯當我們將所有可能的非對稱態以對稱的方式疊加起來,我們才能得到定態。在氨分子的情形,所涉及的對稱性就是宇稱——左手性與右手性的等價(基本粒子實驗物理學家所發現的特定的宇稱破壞與此不相關:那些效應太微弱了,影響不到普通的物質)。

在看到氨分子沒有電偶極矩、從而滿足我們的定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情形,特別是那些越來越大的系統,看看它們的態與對稱性是否總是相關。由更重的原子構成的類似的金字塔形分子是存在的。磷化氫PH3是氨分子的兩倍重,也反轉,但頻率僅為氨分子的1/10。氫原子被重得多的氟原子所取代的三溴化磷分子PF3,在可測的水平上沒有觀測到反轉,儘管理論上這種反轉會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發生。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看更複雜的分子,比如由大約40個原子構成的糖分子。對於這樣的分子,我們不再期待他們會反轉。生命有機體所製造的每個糖分子都是同一螺旋方向的,但無論是量子隧道效應,還是常溫下的熱擾動都不能使之發生反轉。在這裡,我們必須忘掉反轉的可能性,同時拋開宇稱的對稱性:對稱性定律不是被廢除了,而是已經破缺了。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用化學方法在熱平衡狀態附近合成糖分子,我們將發現,平均來看,左手分子與右手分子一樣多。在複雜性不超過自由分子集合體的情形下,對稱性定律總體說來從不會遭到破壞。我們需要生命物質來產生生命世界中實際的不對稱。

在確實很大、但仍然是無生命的原子集合體中,可以發生另一種對稱破缺,從而產生凈偶極矩或凈旋光強度,或是兩者。許多晶體在每個基本胞腔內都有凈偶極矩(焦熱電),在有些晶體中,這個偶極矩可以被磁場反轉(鐵電)。這一非對稱性是晶體尋求最低能態的自發效應。當然,反向偶極矩的態也存在,並且按對稱性有同樣的能量,但系統太大了,以至於任何熱效應或量子力學效應都不能使之在有限時間內(相對於宇宙年齡而言的)從一個態轉變為另一個態。

這裡至少可以得出三個推論。其一,對稱性在物理學中極端重要。所謂對稱性,意指存在不同的視角,使得無論從哪個視角來看,系統都是相同的。說物理學就是關於對稱性的研究,雖有一點誇張,但也不是那麼過分。牛頓或許第一次展示出了對稱性觀念的威力,他可能向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身邊的物質與天空中的物質服從同樣的定律會怎樣?也就是說,如果空間和物質是同質的和各向同性的會怎樣?

推論之二是,即便一塊物質的總態是對稱的,它的內部結構也不必是對稱的。我促請你從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出發,預言氨的反轉及其易於觀測到的性質,而不是從它的非對稱金字塔結構出發一步步推導,儘管沒有任何「態」有那種結構。有趣的是,直到20年前[2],核物理學家才不再把原子核看成沒有任何特徵的對稱小球,並認識到,儘管它絕沒有偶極矩,但也可以變成橄欖球或碟子的形狀。這在核物理學所研究的核反應和激發態光譜中有可觀測的後果,儘管直接證明要比觀察氨分子的反轉困難得多。在我看來,無論是否將此稱作內涵性研究,它本質上都是基本的,與人們所稱的許多基本事物沒有兩樣。但這並不需要任何新的基本定律的知識,而且,試圖由這些基本定律一步步將其推導出來是極其困難的;這不過一種基於日常直覺的靈感,一下子就把所有東西都理順了。

這個結果難於推導的基本原因,對於我們的進一步討論是富有教益的。如果核充分小,就沒有辦法嚴格定義其形狀:相互繞轉的3個、4個或10個粒子並不能界定一個轉動的「碟子」或「橄欖球」。僅當核被視為多體系統,即通常所說的N 	o infty 的極限時,這樣的行為才是可以嚴格界定的。我們對自己說:一個那種形狀的宏觀物體會有如此這般的轉動和振動激發光譜,本質上完全不同於一個毫無特徵的系統的光譜。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光譜——即使解析度不是很好,光譜也不是很完整——時,我們得承認核畢竟不是宏觀物體;它只是趨近於宏觀行為。從基本定律和計算機出發,欲得出核的這種行為,我們將不得不做兩件不可能的事:解無窮多個多體的難題,然後將解得的結果應用到有限系統上。

推論之三是,一個確實很大的系統的態,根本不必具有支配該系統之定律的對稱性;事實上,它通常具有較低的對稱性。突出的例子是晶體:晶體是按照空間完全齊性的定律,利用原子和空間來構造的,卻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種嶄新的、美妙的對稱。通常,大系統的對稱性要比其背後的結構所暗含的對稱性低,晶體也不例外:晶體儘管是對稱的,但比起完全的空間齊性,其對稱性要低得多。

或許晶體這個例子過於淺顯。早在19世紀中葉,晶體的規則性就可以半經驗地推導出來,根本不需要任何複雜的推理。但有時候,比如在超導電性的例子中,新的對稱性——所謂破缺的對稱性,因為原初的對稱性不再明顯了——可能是完全沒有料到的,並且很難形象化。在超導這個案例中,物理學家從擁有所有必要的基本定律,到最終對它作出解釋,花去了整整30年的時間。

超導現象是普通宏觀物體發生對稱破缺的最突出的例子,但決不是唯一的例子。反鐵磁體、鐵電體、液晶和許多其他態的物質都服從一類相當普遍的概念和規則,不少多體理論家則將其納入破缺的對稱這個一般性的標題之下。我不想繼續討論歷史,參考文獻見注釋。[3]

最基本的觀念是,對於大尺度(即我們自身的宏觀尺度)系統,在所謂N 	o infty 極限時,物質將經歷尖銳的、數學上奇異的「相變」,相變之後不僅微觀對稱性,甚至微觀運動方程,都將在某種程度上遭到破壞。對稱性所遺留的痕迹僅表現為一些特徵性的行為,比如長波振動,這方面我們熟悉的例子是聲波;或超導體的奇異宏觀導電現象;或極為類似的,晶體點陣以及大多數固體的剛性。當然,系統不可能真的違背(violate)——而不是破缺(break)——空時的對稱性,但由於系統各部分發現相互之間某種保持確定的關係從能量角度來考慮更為有利,因此對稱性僅允許物體作為一個整體來應對外力。

這就導致「剛性」(rigidity)概念。這個概念也適合用來描述超導和超流,儘管它們表觀上呈現出「流體」行為(關於超導,倫敦[F. London]早就認識到這一點[4])。事實上,假設有一種氣態的智慧生物,生活在木星上或銀河系中心某處的氫原子云中,那麼普通晶體的性質將比超流氦的行為更令他們感到困惑。

我並不想給大家一個印象,以為一切都解決了。比如我認為,玻璃或非晶相仍然存在迷人的原理性問題,那裡或可揭示出更複雜的行為模式。儘管如此,破缺對稱對於惰性宏觀物體的性質所起的作用,我們現在已經理解了,至少原則上已經理解了。在此我們看到,整體不僅大於部分之和,而且迥異於部分之和。

作為上述問題的邏輯延伸,下一個問題自然是問,空時基本對稱性的更徹底的破壞是否可能,以及,如果可能,會不會出現本質上不同於「簡單」相變(即凝聚到更低對稱性的態)的新現象?

我們已經排除了液體、氣體和玻璃的表觀非對稱性(事實上,它們比人們想像的要對稱得多)。在我看來,下一步是考察那種規則的、但包含信息的系統。一方面,它在空間中是規則的,從而我們能夠將其「讀出」;另一方面,它的相鄰「單元」含有不同的元素。明顯的例子是DNA;在日常生活中,一行文字或一段電影膠片有著同樣的結構。這種「載有信息的晶狀性」看來對於生命是至關重要的。生命的發展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對稱破缺,根本還不清楚。

要是繼續探討生命中發生的對稱破缺,我想至少還有一個現象是可以確認的,並且是普遍或相當普遍的,即時間維度的編序(規則性或周期性)。在許多關於生命過程的理論中,規則的時間搏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發育理論、生長和生長極限理論、記憶理論。在生物體中,時間上的規則性是很容易就能觀察到的。它至少發揮著兩種作用。首先,從環境中提取能量、以維護持續的准穩定過程之方法,大多需要具有時間周期性的裝置,比如振蕩器和發生器,生命過程也不例外。其二,時間上的規則性是一種處理信息的手段,類似於負載信息的空間上的規則性。人的口語就是一個例子;另可注意的是,所有計算機都使用了時間脈衝。前面提到的那些理論還暗示有第三種作用:利用時間脈衝的相位關係來處理和控制細胞和有機體的生長與發育。[5]

在某種意義上,結構——目的論意義上的功能性結構,而不僅僅是晶體的形態結構——必須視為破缺對稱層級結構中的一個台階,可能介於晶體性和信息弦之間。

基於層層推測,我想,下一個台階可能是功能的層級化或專門化,抑或兩者。到了某個程度,我們必須停止談論不斷降低的對稱性,而要開始稱其為不斷增加的複雜性。因此,隨著複雜性的增加,我們將循著科學的層級結構上升。我相信,在每一個層級上,我們都會遇到迷人的、非常基本的問題,即:將不那麼複雜的部分組合為一個更為複雜的系統,並理解由此而來的本質上新型的行為。

多體理論和化學中出現複雜性的方式,與文化理論和生物學中出現複雜性的方式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除非你泛泛地說,系統與其部分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單向通道。綜合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分析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在各個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沒有理解超導中的破缺對稱,約瑟夫森(B. D. Josephson)或許就不會發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應(約瑟夫森效應的另一個名稱是「宏觀量子干涉現象」:超導體中電子的、或超流液氦中氦原子的宏觀波函數之間的干涉效應。這些現象極大地擴展了電磁測量的精度,在其各種可能的應用中,可以預期它將在未來的計算機中發揮重要作用,最終或許會帶來這十年的某些重大技術成就[6])。卓有成效的另一個例子是,將遺傳學還原為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整體上改寫了生物學的面貌,這將帶來難以估量的重大後果。因此,近期一篇文章[7]所主張的觀點——我們都應當「耕耘自己的谷地,而不要試圖在不同學科之間修建跨越山脈的道路」——是不對的。事實上,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樣的道路,特別是通往相鄰學科的捷徑,僅僅從一個學科的視角是看不出來的。

粒子物理學家的傲慢以及他們的內涵性研究或許是我們的依靠(正電子的發現者說:「剩下的都是化學了」),但我們必須擺脫一些分子生物學家的傲慢,那些分子生物學家力圖將人體組織或機能完全還原為化學,從普通的感冒和各種精神疾病一直到宗教本能。人類行為學與DNA之間的組織層次,顯然要比DNA與量子電動力學之間的層次要多,並且,每個層次皆要求全新的概念構架。

在文章結尾,我借用經濟學中的兩個例子,來說明我想傳達的觀點。馬克思(Marx)說,量變會引起質變;不過,20世紀20年代巴黎的一場對話總結得更清楚:

菲茲傑拉德(Fitzgerald):富人不同於我們。

海明威(Hemingway):是的,他們有更多的錢。

[1] V. F. Weisskopf, in Brookhaven Nat. Lab. Publ. 888T360 (1965). 亦參見Nuovo Cimento Suppl. Ser 1 4, 465 (1966); Phy. Today 20 (No. 5), 23 (1967)。

[2] A. Bohr and B. R. Mottelson, Kgl. Dan. Vidensk. Selsk. Mat Fys. Medd. 27, 16 (1953).

[3] 破缺對稱與相變:L. D. Landau, Phys. Z. Sowjetunion 11, 26, 542 (1937)。破缺對稱與集體運動,一般討論:J. Goldstone, A. Salam, S. Weinberg, Phys. Rev. 127, 965 (1962); P. W. Anderson, Concepts in Solids (Benjamin, New York, 1963), pp. 175-182; B. D. Josephson, thesis,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62). 專題討論:反鐵磁性,P. W. Anderson, Phys. Rev. 86, 694 (1952);超導電性,——, ibid. 110, 827 (1958);ibid. 112, 1900 (1958);Y. Nambu, ibid. 117, 648 (1960)。

[4] F. London, Superfluids (Wiley, New York,1950), vol. 1.

[5] M. H. Cohen, J. Theor. Biol. 31, 101 (1971).

[6] J. Clarke, Amer. J. Phys.38, 1075 (1969); P. W. Anderson, Phys. Today 23 (No. 11), 23 (1970).

[7] A. B. Pippard, Reconciling Physics with Reality (Cambridge Univ. Press, London, 1972).


我認為要回答化學會不會被劃歸物理的問題,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這種說法的來源是什麼。

上世紀,隨著量子力學和基礎粒子物理的重大突破,物理學家逐漸覺得,我們如果能夠搞清楚構建這個世界的基礎粒子是什麼,他們有哪些量子態,並且清楚每種粒子之間的作用方式,我們就可以通過理解每個粒子的狀態和運動規律理解世界。化學反應說白了,就是一堆原子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果我們通過物理計算都知道參與化學反應的每一個粒子行為,那麼化學反應規律不就知道了么?所以,這時候,物理就可以一統化學了。

但是,粒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學家顯然是太樂觀了,我認為在目前科學發展的狀態下,物理是無法合併化學的。首先,基礎物理的研究體系往往是單粒子或幾個粒子的行為,例如量子力學中,涉及多體問題的時候,現有的手段很難給出精確的解析解,一般都會利用很多的近似。化學與物理的區別是,化學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實驗,所以是實驗科學。化學的理論很多時候從實驗中總結得到,所以化學研究的體系往往是比較宏觀的體系。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動力學研究中,不僅是幾個粒子的行為,10的多少次方的粒子相互作用表現出的行為,這是現在物理學體系中,很難通過理論計算精確得到精確解的。第二,當多粒子呈現聚集態時,往往會表現出單粒子或少粒子系統不具備的物理化學性質,這種現象在物理學上叫emergent phenomena。這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不同體系的問題時,我們需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所以化學反應系統中的問題,如果用物理學的思路去研究,也不一定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綜上所述,我認為物理兼并化學的想法是不正確的。

最後,我認為,不同的學科之間需要相互促進,相互交叉,相互包容,最後才能夠取得科學技術的整體發展。例如,最近幾十年崛起的有機電子學,就是化學和物理相互交叉發展起的重要領域。在傳統的認識中,有機物一般是絕緣體,但是隨著聚乙炔、聚苯胺和一系列小分子共軛結構的發現,有機半導體逐漸被開發和應用,並有望在柔性電子、可穿戴生物感測器件等多領域取得較為廣闊的應用。在有機電子學發展的過程中,化學和物理的相互交叉發揮重大的作用。有機化學家擁有豐富的分子合成經驗,所以發展了很多新的半導體分子,製備了很多新材料。新材料就意味著新物理學,物理學家通過實驗和理論的手段,對有機半導體體系中的電子躍遷、輸運機制等問題進行了詳實的研究,充實了物理學的內容。

所以,學科之間不應該討論誰要兼并誰,而都應該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


艾米:「物理學並非最基本的。我和我的同事正在描繪推動全球信息處理過程的神經基質,它是所有的認知推理都需要的,包括科學研究,所以我的研究在認知序列上更加優先,所以它比你的研究更高級。」

謝爾頓說:「對不起,但是大統一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一切,因此也能解釋神經生物學。」

艾米說:「沒錯,但如果我成功了,我就能描繪和複製你得出統一場理論的思考過程,因此你的結論屬於我的範式。」


熱切盼望被物理學科收編,哪天電腦計算化學反應用比動手做實驗還快,我就不用在實驗室搬磚了。


下述文段轉自《多者異也——破缺的對稱性與科學的層級結構》,菲利普·安德森著,原名More Is Different: Broken Symmetry and the Nature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cience,載於Science, 177(4047): 393-396;郝劉祥譯。

……若是不假思索,人們往往會把下述命題看成是還原論的一個顯而易見的推論:如果一切事物皆遵守同樣的基本定律,那麼只有那些研究真正是基礎的東西的科學家才是探索這些定律的人。這實際上就等於說,他們不外是一些天體物理學家,一些基本粒子物理學家,一些邏輯學家和數學家等。這種觀點,也是本文所反對的觀點,在韋斯科夫(V. F. Weisskopf)的很有名的一段話中表述得最為清晰:

縱觀20世紀科學的發展,人們可以看到兩種潮流;鑒於缺乏更好的術語,我姑且稱之為「內涵性(intensive)研究」和「外延性(extensive)研究」。簡言之:內涵性研究探求基本定律,而外延性研究致力於按照已知的基本定律來解釋現象。當然,這種區分並非沒有含混之處,但就大多數情形而言還是很清晰的。固體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或許還包括生物學,都屬於外延性研究。高能物理學,以及核物理學中相當的一部分,都屬於內涵性研究。相比於外延性研究,內涵性研究總是要少得多。新的基本定律一旦被發現,將其應用到迄今尚未解釋的現象上來的研究活動便會蜂擁而至。因此,基礎研究有兩個維度。科學前沿邊界甚長,從最新的內涵性研究,到剛剛從近期內涵性研究中催生出來的外延性研究,一直延伸到基於過去數十年內涵性研究的廣闊而豐富的外延性研究。

這段話的影響力,或許可以從這一事實看出:我聽說,材料科學領域的一位領袖人物近期曾引用這段話,以敦促那些討論「凝聚態物理學中的基本問題」的與會者承認,該領域幾乎沒有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凝聚態物理學不過是外延性科學而已;而外延性科學,在他看來與機械工程差別不大。

這種思維的主要錯誤在於,還原論假設絕沒有蘊含「建構論」(constructionist)假設:將萬物還原為簡單基本定律的能力,並不蘊含從這些定律出發重建整個宇宙的能力。事實上,基本粒子物理學家關於基本定律的性質告知我們的越多,它們對於我們理解科學其餘領域中的真正問題越不相關,對於解決社會問題就更不相關了。

一旦面對尺度和複雜性的雙重困難,建構論假設自然會站不住腳。大型和複雜的基本粒子集合體的行為,並不能按照少數基本粒子性質的簡單外推來理解。事實上,在複雜性的每一個層次,都會有嶄新的性質出現;在我看來,為理解這些新行為所進行的研究,本質上是同樣基礎性的。


也許會吧,反正我現在正在讀化學物理學PhD,以後到底算是化學還是物理我也不知道。

對於問題本身,如果是坐下來嚴肅討論,我覺得化學的本質問題是可以用物理解答的,但是,我不覺得在我可見的範圍內,能夠找到完整的物理體系,架空化學。物理學家們的胃口是很大的,我是非常佩服的,狄拉克在上世紀初就說過薛定鍔方程使得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化學和大部分物理的解決方案。但是呢,一個世紀過去了,物理學家們對於計算化學的貢獻雖然巨大,但是好像跟誇下的海口還差得很遠。光是解倆原子的薛定鍔方程就要人命了。。。

所謂物理學能夠代替化學,其實等同於哲學代替科學。我個人是支持哲學包括科學的,但是在我眼裡這種說法沒有實際意義。因為科學是從自然哲學發展起來的,相當於分化和獨立。化學是早期人類實踐(煉丹煉金冶金炸藥)與物理學和哲學結合發展起來的,可以認為是從物理學獨立出來的。在這個年代,學科只會越分越細。所謂一個學科包括另一個,只是說說而已。真的做起來,累死上一級學科的研究者。


可能,但我不看好

同作為自然學科,似乎很多搞物理都有一種優越感,一種覺得「自己搞的這個才是最基礎的」幻覺。

我並不覺得搞清楚原子結構就能夠解決化學裡的各種反應,想想波爾的模型連He都不能套用只能作用於H,大概就知道想要把亂七八糟的化學反應用物理模型「完全」地算出來還是要很多年的。估計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另,就算我們假定有朝一日我們真的能完全搞清楚原子層面的物理規律,我也不覺得化學會因此而併入物理的範疇。弄一個一氧化碳燃燒還要解一大堆相互影響的微分方程?!想想就覺得有點醉。

p.s自然學科不僅僅是物理和化學,生物也一樣。哪怕有一天我們可以統一四大相互作用或者發現了ToE,也不能如動物行為學中那麼簡單地理解蜜蜂跳的八字舞。

大致如此

╮(╯▽╰)╭


轉一發文章,原作者為百度化學吧前吧主@sunnybird

題主的答案在Q2與Q3中

正文

【Question 1: 化學∈物理∈數學么】

這三個學科加上沒有列入的生物都是描述自然科學的語言。那就先從人類區分於其他物種的自然語言來簡單的討論一下吧。

話說怎麼看一個某個「語言」是真正意義上獨立的語言還是另一種語言的方言?第一,絕對不是看這兩個語言是不是有相似性,不然的話法語和西班牙語誰是誰的方言呢。第二,也不是看一個語言是不是另一個語言演化的結果,法語雖然演化自拉丁語但是卻和拉丁語同屬羅曼語族,說明他們有完全對等的語言地位。第三,考慮一下粵語和吳語吧,為什麼這兩種「方言」最後是以「語」結尾,而聽不到「東北語」這樣的說法,其實這裡是幾種語言之間相互理解率的關係。

如果兩種語言無法正常通話那就講被認為是兩種不同語言

,如果兩種語言能正常通話並且有足夠高的理解率,那就可以認為其中一種是另一種的方言。

現在來看化學物理和數學之間的關係。

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能理解對方在做什麼么?有時候可以,比如研究弦論的物理學家應該能理解數學的分析,群論等內容。但這種理解一般而言是單向的,也就是你很難想像大批量有深厚造詣的分析學家和代數學家能夠理解弦論。而且很多時候在很多其他的物理學分支,對數學的理解是出於應用,而不是創造——這是兩個層面的意義:法語為母語的人可以比較輕鬆的理解西班牙語的報紙,但是他們是絕對不可能不經過訓練的製造一段這樣的文字。

然後化學家的課題和物理學家的課題能相互理解么?也許理論化學的能被部分物理學家理解,但是無機,有機等等物理學家也只能呵呵了。而且和物理數學的關係一樣,這種理解也是單向的。

既然數學物理和化學家之間很難建立起廣泛的學術交流,那麼有理由認為這三者是不同的描述自然科學的語言。

【Question 2: 化學反應的物理表述】

說到這裡有很多喜歡找茬的孩紙有一套理論:「所有的化學反應本質都是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能用物理解釋。」理論上是這樣,但是誰也沒有通過量子物理計算出過氫氣和氧氣為什麼會得到水。而用數學來表述物理則容易的多。問題出在哪裡?

由於數學、物理和化學是三種不同的語言,他們之間的表述必然的存在一個「

翻譯」的問題。如果兩個語言本身具有相似的語法結構和辭彙,那他們之間的翻譯會比較容易——比如法語和西班牙語的互譯基本不算是問題。但是如果兩個語言的語法差別極大,那麼翻譯將會非常困難——比如漢語和英語;而且這裡更加嚴重的問題是,這時的翻譯有時候會讓結果比原文更加複雜,甚至無法避免的改變原文某些細膩的表達。

幸運的是,

數學和物理都具有公式化表達的語法結構,因此數學對物理的表述不但非常容易,而且是非常自然的——你能想像一個成文的物理定律沒有數學表達么?

但是不幸的是,化學和物理有完全不同的語法結構,雖然理論上他們之間的翻譯可行,但是現在再高明的翻譯家也無法翻譯一個最簡單的方程式——也許將來會出現這樣的翻譯家,但是這樣的譯本真的有實用價值么?當物理學家用一個月的時間精確計算出一個反應的產物的時候,化學家早就用一周的時間實驗+分析知道產物了。

既然這樣,物理定律表述下的化學反應毫無實用意義。

因此化學永遠不可能包含於物理之下。為什麼?

兩個學科不論分離還是融合,最終的目的都是讓研究更加簡單——也就是「能量」儘可能的降低。當化學被物理合併反而讓化學的研究更加糾結,這樣的合併價值何在?

【Question 3: 學科突破與大神】

在想明白上面的兩個問題之前,本鳥也為化學突破的終極方向在哪裡迷茫過。的確,物理電磁學家能用麥克斯韋方程組高度概括電磁學——這個結果卻是簡單而漂亮。那化學呢?似乎除了熱力學和動力學那些東西,還真沒有一個什麼數學表達式能概括起一個化學的分支。

這套理論在化吧已經被提起了多次,而這個理論持有者的論證結果就是——化學不會有本質的突破。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有數學表述?——因為物理的數學表述高度精簡,引起了各種突破性進展?——因為作為哺乳動物的海豚經過多年的進化能在水下呼吸,所以同樣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進化的終極目標也是能在水下呼吸?

這顯然不靠譜對吧。海豚和人類通常都屬哺乳動物,但動物分類學上的相似性到此而止。之後他們走了完全不同的進化道路,因而有了截然不同的特性。

之前已經說到,物理和化學是兩種擁有完全不同語法結構的表述自然的語言。這個差異至關重要。

先回到比較熟悉的人類自然語言來看一下這個差異意味著什麼。

Je t』aimerai是一句法語句子,這是西方諸多屈折語的一個代表。最顯眼的動詞

aimerai中,前三個字母aim已經表達了這個動詞本身的含義——愛——那erai是什麼呢,這個結構僅僅表達此動詞發生在將來,動詞發出者是第一人稱單數,而且此動詞未完成。不需要任何的時間助詞,這個句子就僅僅依靠動詞本身的變化表達出了將來的含義,這是一種簡潔——但是這種簡潔僅僅是給懂法語的人看的,你無法想像一個完全不懂法語的人能夠通過查詞典就能知道這句句子是將來時,其實你根本不可能在詞典上查到aimerai。那中文呢?剛才那句話的中文翻譯是我將來也會愛你,注意這裡的一個詞「將來」——雖然句子中動詞沒有任何詞尾變化,但是通過時間詞依然表達出了將來時的含義。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簡潔——雖然增加了一個詞,但是讓語言的初學者能夠通過簡單的查詞典的活動來確定句子的含義。

相比而言,物理更像前者——所有的物理定律都以一段極為抽象的編碼構成,你既需要理解這段編碼每個字母的含義——是磁感強度還是電場強度,又需要理解這段編碼是以怎樣的語法構成——是點積還是叉積還是別的什麼。而化學毫無疑問更像後者——沒有

奇妙的語法,而通過簡單的圖畫和箭頭來表達深刻的內涵。例如你理解一個有機反應的機理需要做什麼?看清圖上標的箭頭的走向就好了。

這個差異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物理會有嚴格的數學表述——這產生了大名鼎鼎的麥克斯韋方程組,薛定諤方程,牛頓力學,相對論。而化學很少有數學表述,大多情況下是機理圖,這給人有一種錯覺,也就是化學沒有物理來的精妙——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鹵代烴的取代、Aldol縮合等反應在親核機理提出前幾十年就被發現了,而親核機理的提出則是對這些反應高度精簡的概括——這和Maxwell方程組同意電磁理論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物理的突破方向在於找到更多的數學表達來完善自己的理論。而化學的突破方向在於找到更多的機理圖來完善自己的理論

(雖然元素化學現在似乎沒有簡單的通式性的機理,但鳥相信是有的,只是沒有發現,而一旦發現必將驚天動地)。這只是兩種不同的語法罷了


論點:現有的化學最終會歸為未來的物理學,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化學不會歸為同時代的物理學。

論證如下:

關於前半句:我是還算堅定的還原論者,認為從簡單到複雜,中間就差繁雜的計算。所以在心理層面,認為其他自然學科的現象在理論上都可被物理學所解釋、預言。隨著人類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對精度的要求不斷提高,人們必將拋開現有的化學理論,用物理學基礎理論去更完美的解釋和預言現有的化學問題。

關於後半句:首先不同門類的科學都是要通過數學計算達到某種目的(解釋、預言、應用),而這裡的數學計算,是指最經濟實惠的計算,也就是在達到目的的同時保證成本最小。這一點就導致了自然科學必將分成不同學科。人們面對的化學問題在不斷變化,對計算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而人們為了節約成本,必然會在行動上放棄還原論,發展出新局域性理論。

PS.物理要想跨過計算的鴻溝去統一化學,除了要發展出牛的變態的計算機外,在鴻溝底部很可能還有一頭怪獸的阻攔——混沌。


最終是多久,如果是很久很久很久.....。不僅化學要劃歸物理,生物、醫學很多都要劃歸物理。用基於量子力學的密度泛函理論(諾貝爾獎)來計算化學反應和設計新葯,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當然理論還不完善,計算機也不夠強大。只要時間夠久,人類的記憶也可以被計算。


物理之於化學類似彙編之於C語言。


雖然當前的化學界很流行在化學論文中引入物理學的證明作為觀點的支持,但化學和物理介入的尺度畢竟差得很遠。

實驗室里在50ml燒瓶里做出了一個反應,我想把它用到化工廠里,把容器擴大到50L,問要修正哪些條件才能正常生產?這時候是該去超級計算中心約幾兆兆核時呢,還是去找個容器做幾次試驗?現在計算10個原子大約要幾個核時,50L容器里有1E+27數量級的原子,我不知道要幾年後的計算機能在可接受的時間內算清楚。

為什麼博物學家消失了,其後出現的學者都冠以不同學科標識?因為從不同尺度介入需要不同的方法方能以高的效率研究事物。包括化學本身相互之間都在分離,同樣是無機化學,面向高溫固相合成的就和納米製備的差很遠,無論是方法還是視角。我斷言雖然不同學科有些部分在相互靠攏,但更多的正離得越來越遠,繼續發展下去大一統的夢想越發加遙不可及了。


從根本上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因為物理研究的是比化學更底層的東西,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統一化學的。


學科間的差別是研究對象定義的,而各學科的研究者則是繼承各學科的研究範式,不斷交叉借鑒才有了紛多的領域。學問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過是語文和算術在實踐中不斷演進,分得那麼清楚又是何必?


想多了,物理學家是不會同意接收化學家的,老老實實在化學系呆著吧。。。


術業有專攻啊

計算機這顯然屬於數學學科吧,為啥沒人吼著要轉行數學呢?

拋開研究細度和方向談論學科劃分其實也是耍流氓

數學可以完美解釋java,但數學專業的人未必就都懂java

而學java的,就更不敢說自己「懂」數學了吧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