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和鋒芒畢露哪個才是當代社會的生存之道?


這特么不是我大學時代的辯論賽辯題嗎?而且還是表演賽、練習賽水平的問題……題目真是字字不差,這個辯題似乎二十年都沒變過……

同學,辯論賽的準備工作要自己以及自己的團隊(教練、隊友)親自動手去圖書館或者上網查資料。

直接問別人如何破題立論甚至直接詢問論據,在辯論圈裡是被人極度看不起的行為!不配做辯手的行為!

好了,回答問題:能做辯題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無解的問題。


培根:論韜晦

韜光養晦,乃是弱者或處於弱勢時需要的智慧和策略。而強者則無須掩飾自己,可以一是一,二是二,面對現實,直言不諱。因此在政治中,韜晦或自我掩飾,乃是一種防禦性的自全之術。

塔西佗曾說:「里維亞兼有她丈夫的機敏和他兒子的深藏不露。機智來自奧古斯都·愷撒,而深沉正是提比留斯的優點。」塔西佗又說,當莫西努斯①建議菲斯帕斯進攻維特里烏時,他這樣說:「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敵人,既不具有奧古斯都明察秋毫的智慧,也不具有提比留斯那種含而不露的深沉。」這些話里都區分了那兩種素質——謀略與韜晦。對此二者,確實是應當認真辨別的。

一個人必須有深刻的洞察力,才能適時判斷什麼事應當公開做、什麼事應當秘密做,以及什麼事應當若明若暗地做,而且深刻地了解這一切的分寸和界限(這實際就是塔西佗所謂的那種政治的藝術),他也一定了解以退為進的韜晦之術。

而一個人如果不具有這種明智的判斷力,他很可能掩飾得過分,以致在應該講話時也不敢講,從而暴露了他的軟弱。

君子坦蕩蕩。強者往往具有光明磊落的精神,表現出能謀善斷的作風。他們正像那種訓練有素的馬,善於識別何時可以速行、何時應當轉彎;他們既能運用坦率的好處,又懂得在何時必須沉默。即使他們因不得已而韜晦,由於人們對他們具有一貫的信任,他們也不易被識破。

韜晦之術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沉默,沉默使別人無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機會。

中策是施放煙幕,轉移注意。這就是說,只暴露事情中真實的某一方面,目的卻是掩蓋真相中更重要的那些部分。

下策是散布謊言,即故意設置假象,掩蓋真相。

關於第一點,經驗表明,善於沉默者,常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可稱做牧師的美德。守秘密的牧師肯定有機會聽到更多的懺悔。因為有誰會樂於對一個多嘴多舌的人敞開心扉披露隱私呢?正如真空能吸收空氣一樣,沉默者能吸來很多人深藏於內心的隱曲。人性使人只願意把話向一個他認為能保守秘密的人傾訴,以求減輕自己心靈的負擔。因此可以說,善於沉默是獲得他人隱秘的手段。另一方面,赤裸裸的暴露總是令人害羞的(無論在肉體上或精神上),而一個善於沉默的人,則顯得具有尊嚴。所以說,善於沉默是一種修養。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饒舌者都是空虛可厭的人物,因為他們不但議論知道的事情,而且議論他們所不了解的事情。還應當注意,沉默之術不僅應當節制語言,而且應當控制表情。通常在觀察人的時候,最微妙的顯露內心之處,莫過於觀察他的嘴部線條。表情是內心的顯露,其引人注意和取得信任的力量有時甚至超過語言。

再說第二點,掩飾和作偽有時是必要的。尤其在一個人對某事知情卻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時候。因為對一個知情者,關心的人一定會提出各種問題,設法誘使他開口。即使他保持沉默,聰明人從這種沉默中也能窺見某些跡象。所以說,某些模稜兩可之詞,有時正是為了隱藏真相所不得不披上的一件罩衣。

至於談到第三點,即作偽或說謊,那麼我認為,即使它可能發揮某種作用,但總之,其惡果也是遠遠超過其益處的。一個騙子絕不是一個高明的人,而是邪惡的人。一個人起初也許只是為了掩飾事情的某一點而說一些謊,但後來他就不得不說更多的謊,以便掩蓋與那一點相關聯的一切。

雖然偽裝有三點好處:第一是可以迷惑對手,麻痹敵人;第二是可以給自己留有餘地,掩護退卻;第三是可以用謊言為誘餌,探悉對方的意圖。所以西班牙人有一句諺語:拋出一種假的意向,換取一種真的實情。

但作偽也有三種害處:第一,說謊者永遠是虛弱的,因為他不得不隨時提防被揭露;第二,偽裝使朋友也發生迷惑,從而失去合作者;第三,這也是最根本的害處,就是作偽將使人失去人格——毀掉人們對他的信任。

因此,比較明智的做法就是努力建樹真誠坦蕩的形象,又善於運用韜晦之術。但不在萬不得已時,不要行欺詐之術。

①莫西努斯,羅馬將軍,公元1世紀人。


要是辯論賽這樣就能準備好,那些大學裡的「職業辯手」真是智商太低了…

一個比賽不是光有長篇大論的「立論思路」就能贏得。

確實,一個好立論更給你非常大的幫助。只有大片的文字,沒有人在場下看著你們操作,幫助你們使用好立論,再好的思路不會操作也是贏不了的。

這是個語言交鋒的遊戲啊。你在交鋒環節上語言怎麼說?用語怎麼包裝?

不僅取決於題目,經常還受你比賽的環境、陪練對手的強度來決定。

否則要教練幹嘛…

回去多打幾輪練習賽,把問題細化再來問吧。

這麼問意義不大。有人給除了好思路,沒法跟進落實也許反而害了你們。

如果你們要釣個教練回去帶你們,這個問題到還是有點意思。


當然韜光養晦,你他媽鋒芒畢露的起來嗎?


樓主聽沒聽過 悶聲發大財?


如果對方是你的朋友,請韜光養晦。

如果對方是你的敵人,請鋒芒畢露。


在家韜光養晦,在外鋒芒畢露,鄰居之間酌定。

對上韜光養晦,對下鋒芒畢露,對下的下,韜光養晦。

對乞丐韜光養晦,對小偷鋒芒畢露。

對亂跑的狗韜光養晦,對那個遛狗不牽繩的中年婦女鋒芒畢露,

………………


單次博弈里鋒芒畢露,多輪博弈里韜光養晦。

環境和攻擊多發且難以預測則韜光養晦,環境和攻擊簡明且公正則鋒芒畢露。

韜光養晦需要忍耐力,不是誰都能忍得了的。有南聯盟大使館被炸還能忍耐的能力,才能擔得起重任。我們是凡人,很容易養著養著越過紅線了,就決定"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不熟悉的地盤裡,而如果博弈策略為人所知,很容易成為"老實人"。所以這時最佳策略應該是,"看心情"。比如四渡赤水,比如某國宣稱不希望自己可以預測的推特王。


結合@王益萌的解釋,我覺得這是個尺度的把握問題。

社會都不止一種規則,你卻強求唯一的生存之道,你這不是給自己設限么?

凡是能讓我們選擇的都是一種工具,為何一定要死抓住一個不放呢?社會什麼情況?你什麼情況?就算現在看清了,以後不變了?與其說你問的不是哪個是生存之道,不如說你想知道抓住哪個能活得更好。可是高手這麼多,活得好本就要多付出代價。

用我最近苦練的英文勸你你一句:no zuo no die

朋友,你可認同?


不請自來。

蠻巧的,昨天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學校有關教師教學的調研會(不是呢種只可以說好話的)。期間書記院長問我們對那些課程的老師不太滿意,我就談到了去年教民法的老師的情況。對於法學的學生來說民法確實重要,大學不能指望老師這道理也是懂的,但我的女老師上課只是念課本也就忍了,但念課本都念的磕磕絆絆就真的無語。而且也常點名,無法逃課聽其他教授的。

呆會回宿舍詳說,想聽後續的給點贊做動力好么么⊙▽⊙


韜光養晦的後一句是?


做人還是低調比較好


往大了說,當你身處一個弱者環境的同時,你需要韜光養晦。

同樣來說,當你身處一個強者環境的同時,你可以鋒芒畢露。

可以注意我的說辭,需要和可以是不同的概念,上邊@TTmot說的很好,如果在朋友中鋒芒畢露那就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問,什麼時候低調,什麼時候張揚,如此說來,很早就有八字諫言了嘛~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在中國的環境中提倡低調,生性張揚的人,大多說心裡話很不幸。因為部分國人的嫉妒心很重,似乎螃蟹效應可以形容這種現象。

擁有一個好的環境是絕對美好的。這就好比你在985里做研究和你在三本里做研究同學的反應一樣,你在985里可以張揚很多,因為環境允許。同樣你在三本里高喊考研北大,相信你懂的大多數同學的結果。就是這麼以偏概全,在我國的教育大背景下,學校早就分了三六九等。

你知道在中國最吃得開,最迷人的是哪種人么?舉個誇張的例子,A拿下了諾貝爾獎,又拿下了奧運會30多枚金牌,還競選了省長,這很成功吧?哎,關鍵來了,這個人和朋友平易近人,和下屬平起平坐,談及成就很謙卑。相信這種人會比皇帝還令人羨慕敬佩吧?

祖宗的話是對的,高調做人,低調做事?這種只能是屌絲。低調做人,高調做人,噢天!他的一生一定會開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話外,沒想到回答問題也解開了我很久的疑惑,也謝謝提主的問題!


韜光養晦,才能謀得天下:

代表人物: 司馬懿,德川家康,鄧小平


大器晚成乃常態,時間裡非議中誰的不解釋隱忍固執不是韜光養晦。

營銷喧囂的時代,起風了,誰沒裝著文藝吹吹牛萬般計較高聲為賣貨。


都不是


中華之道——中庸


自從高一的那件事情之後,從此,和別人合作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深怕自己的鋒芒刺傷了別人,殊不知這也顯示出自己沒有主見和沒有果斷的決策力。從此淪為服從者 。一方面也是自己現在也是的確處於弱勢,適應環境所作出的選擇。那麼以後,將會更清醒的去做事情,選擇最佳最有利的行為方式吧。


韜光養晦,如果從做事來看,猶如工匠在打磨鑽石,鑽石的每一面都會有稜角,如果鑽石耀眼奪目,那麼是每一個稜角都發揮了作用,知識經驗也是一樣,只有讓知識不斷增長與實際經驗結構相結合完善,也就擁有了一顆匠心,不忘初心打磨才越來越有價值


那得看什麼事了


一句話看情況唄,看問題太片面了,為什麼非要固執一方?


推薦閱讀:

隨遇而安和順勢而為的區別是什麼?
宋喆涉嫌職務侵占罪被拘留,談談看法吧。
東亞文化圈為何缺乏寬容包容的民主精神?
國內有哪些欺負民眾沒文化的表現?
如何看待美國政府嚴重的權錢勾結狀況?

TAG:生存 | 和諧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