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說中前人的武功秘籍/修真功法總比後人厲害?
01-26
看小說時發現一奇怪現象,前人的東西總是最好的。。。
秘籍神馬的總是越古老威力越大。。。為什麼呢?不是應該是越發展越好么?求大神們解答~
如果反之,就會有人問:現在怎麼沒有武林高手?
武俠一定是要有虛構的,而同時又是經常基於真實歷史人物的。不同於一些純粹的神話,武俠小說希望藉助一些真實人物給讀者一定的代入感,所以無法迴避這個問題。因此一個比較成體系的(比如金庸的武俠體系)就會採取「失傳」這種方式。一來解決小說和現實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會讓讀者對那個「高手如雲」的年代心生嚮往。武俠小說總是離不開章回體。而章回體大致來源於茶館說書。
茶館說書的特點是為了吸引聽眾,要不停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高手。比如張傑鑫的《三俠劍》,最早出場的是勝英,也是所謂的「書膽」,但是在勝英打了幾次勝仗(蓮花峪打敗了林世佩)之後,就不斷有高人助陣,勝英的大師兄夏侯商元不停出場,最後勝英的師傅艾連池掌打璧合僧結束本書。
主角一上來就出場了(不然怎麼叫主角?),不能輸,又不能輕鬆得贏,那麼只好反覆靠高手出場啦。張壽臣曾經開過玩笑,說「比俠客更大的是劍客,比劍客更大的是劍仙,比劍仙更大的呢,就是賤人啦」。太古時期,天地間靈氣充沛,什麼阿貓阿狗都被淬鍊成金剛不壞體,路邊雜草都是十萬年份的,稍微有點腦子和運氣去修真的就像八十年代下海的人基本都發財了。由於資源太豐富,太古修真者創造的功法也都大體是乾坤一擲那種土豪神功,每次不砸爛幾個星球你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突然有一天,幾個最牛逼的古人為了甜豆漿咸豆漿哪個才是正統的問題大打出手,導致天地巨變股市崩盤,靈氣潰散濁氣瀰漫。錦衣玉食慣壞了的古人突然改吃糟糠當然受不了,紛紛爬天台跳樓。有幾個沒摔死,有幾個裝死,金剛不壞的阿貓阿狗們都出逃。一個時代就這麼過去了。 再後來,一些太古野蠻部落進化成了文明社會,有些聰明人撿到古代小學生的《100天修真入門》等書本,靠大智慧在這靈氣匱乏的世界創建了新時代修真門派。由於繼承了古人對甜咸豆漿的看法分歧,所以新時代門派也有正邪之分。 新時代的天地靈氣不足,修真者只能省了再省地發小火球,比起古代動輒移山填海的場景,顯得十分小家子氣。在一些古代圖書館的廢墟里,有人挖掘到了《心靈人蔘湯》《喬真人傳》《窮修真,富修真》……,靠著這種太古創業指南闖出了名聲,成就了太古修真強於現代的說法。 直到某一天,某個門派中,有個長相平凡根骨尋常的孩子在馬路邊撿到了一分錢……
這只是一種模式,尤其是金庸,幾乎所有小說都是這個設定。但是不能說所有小說都這樣。看看古龍的中後期小說,這方面的痕迹就很少。還有雲中嶽的一些。一般打怪升級類,容易弄出秘籍。破案推理類,一般豬腳出來就很厲害了,秘籍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這不過是沒自信的表現罷了,套一句話:老想著偷練別人的武功秘籍是別人比你多個腦子還是承認你自己沒腦子寫不出。
首先先確立一個觀點,牛頓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代更比一代強觀點的成立,是以「巨人」的存在,並且你能夠站在他的「肩膀」上為基礎的。
不幸,在中國,有句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一般來說,老師傅都會在生命最後的最後才把秘籍或者絕活留給後人,由此帶來的壞處太大了,一方面他們沒法把自己的心得傳授給後人,另一方面,生活稍有點意外,比如牛頭馬面看你實在啰嗦,提前強行帶你走,就可能造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失。。。「由此我聯想到了「不要辜負。。。的段子...」」痛心啊,以前貌似看一個文章說,在某島國,老師傅以弟子不能超過自己為恥辱。而國內恰恰相反,普遍現象是師傅怕徒弟超過自己。「此事我無力考證,不過這個說法確實能從某些方面解釋一下,我們好多手工技術不如古人的現象。比如瓷器醫術等等。」
接下來,回歸武俠,神馬白駝山只傳一脈,神馬華山派紫霞神功只傳掌門等等,不一而足。聯想類比一下生物學上說的變異,把武功秘籍心法等等,當做遺傳基因,一代代武學傳人自然就是下一代生物,如果這個下一代生物沒有一個大的基數,何來數量龐大的變異,沒有一個大的數目做保證,變異的結果很難說就是好的,也就沒有自然選擇的優勝劣汰,從而很難保證有武學發展有好的突破,乃至一代不如一代。
萬一再有個失傳情況的發生,那就真心悲劇了,試想,一個打了上百年乃至千年的遊戲,因為沒存檔,得重新一步步來過,這得多蛋疼。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還因為你看的小說不夠多,至少烽火戲諸侯的新書《雪中悍刀行》里的觀點是恰恰相反的——越是後出現的武學秘籍,越是牛掰。
因為是手機碼字的,錯別字可能不少,請多包涵,水平較凹,多有不足,敬請斧正。
前人總比後人強,是沒有自信的表現,不符合「三個自信」。
呵呵!
前人總比後人強,那不就是「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嗎?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