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新上海人了,為什麼還有那麼一些人堅持一定要選擇和上海本地人結婚,就戶口而言能有多少好處?


我覺得既然已經是新上海人了,戶口本身沒什麼差異呀。如果說為什麼還有上海本地家庭堅持選擇同為本地人的話,那大概有以下這麼四點原因罷。

客觀因素:

1.假設在其他外部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找到一個上海家庭將默認小夫妻日後將至少多擁有一套來自父母的位於上海的房產,這在當今社會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了。父母總是為子女著想希望他們少奮鬥的。

2.受過高等教育的適婚者這一代只要是在大城市呆久了,互相交流是沒什麼太大問題。但雙方父母若在各自的地域長期生活,觀念差別極大。親家之間如果完全聊不來、各種生活習慣都互相需要勉強適應話,日後生活確實會增添麻煩。

一些人的主觀偏見:

1.一些上海父母及他們所影響到的孩子自認比大部分的地區的人高一等,所以三觀都不一樣怎麼在一起。而且物以類聚,這種觀念應該會成為他們各自交際圈親戚圈中的普遍現象,那麼即使自己沒那麼在意,也肯定會覺得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話會在圈內抬不起頭。

2.因為身邊發生過太多與鳳凰男/鳳凰女結婚後被各種農村親戚侵擾或觀念不合導致的悲劇,經過媒體與口口相傳的無限放大,就讓人覺得只要是非上海人發生這種事的概率就極大,所以就不想冒險了。


新上海人,如果是靠志身努力應該有一套房子,但是往往要還按揭。上海人(本地人跟上海人有區別的,不詳述)通常市區一套房,如果動遷過的還在郊區也有一兩套房,而且往往是沒有貸款還的。可能一般般的上海人薪水沒新上海人高,學歷能力也一般般,但畢竟日子過得也比較富足,壓力也沒有,這就是上海人在結婚上的經濟優勢之處。


捫心自問,有多少人可以本著良心說娶/嫁一個上海人的好處不包括上海戶口和房產?拿我大學同學為例(我大學還算學風正,學生普遍素質較高),外地同學都直言在上海奮鬥是為了戶口,讀研讀博是為了落戶,甚至找上海男人也是為了落戶……不排除有真愛的存在,但這種愛情在最初就摻入了不夠純粹的利益。

人往高處走,個人認為外地同學追求上海戶口是人之常情;同理,上海人更傾向於與沒有此功利心的上海人結合也是人之常情。愛情本就是風險決策,新上海人或外地人找上海人是為了收益,上海人找上海人是為了規避風險。畢竟,那些拿了戶口、分了財產就走人的案例太多了。而新上海人由於成長環境與上海人不同,意識形態存在差異,在婚姻磨合上可能遇到比上海人更多的困難,**例如:炒菜放不放糖?豆花鹹的還是甜的?過年吃餃子還是湯圓?過年和哪家人一起過?冬至是什麼節日?生男生女都一樣嗎?會不會一定要生二胎?結婚一定要有嫁妝和彩禮嗎……就這些問題,不解決彼此心裡會有疙瘩。不要指望遷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就我的經驗所知,上海市區人從不講究嫁妝和彩禮;冬至是掃墓祭奠故人而非愉快地吃餃子;過年吃八寶飯和湯圓,餃子只在平日里吃而已,概率也不高;炒菜多數要放糖,不放糖會不習慣。)

利益相關:魔都女土著,魔都某985大學本科生。外地舍友一心求上海戶口,為了與上海人結婚不惜屢次在微信上與陌生的上海男人勾搭、搞曖昧(不過她至今還是單身)……嗯,這些都是她主動透露的,為了尊重彼此隱私,我匿了。


看你有沒有房的。新上海人如果在上海有房,家境比較好,本地人還是很認可。如果只有一個上海戶口,而沒有房,在本地人眼裡你還是個外地人。我是一個外地人,畢業後落戶上海,經過三年和本地人的相處(周圍同事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心得體會。


順便補充一個: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人心只是隔肚皮還是隔一個銀河系?

不是每一個婚姻都是純純的愛情,有多少人到上海奮鬥求的是一套上海住房與一個上海戶口?得到這些最快捷的方式對普通人來講就是婚姻。你是否願意看似一個百依百順體貼入微的愛人只是在演戲,求的是你的房子和隱形戶口?

而這種演戲愛情出軌率也是很高的。雖然婚姻還是要看人的,但長輩小輩何必要去多參雜這一份風險呢?

對於婚姻很多人都能過一輩子,不是嗎?


你確定要找本地人而不是上海人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莆田?
大家對海南人的印象如何?
為什麼關中人總是愛代表陝西,要知道陝西還有陝北和陝南差大了去啊?
你們家鄉有什麼歧視外地人的詞語?
浙江的地域歧視嚴重嗎?

TAG:上海 | 結婚 | 地域 | 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