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藝兩個字?


我談不太好「文藝」,倒是定義過「文藝青年」:

如果要我說,文藝青年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從精神產品里獲得的快樂,遠遠比物質生活中得到的多。他們相信美和愛能改變世界。他們致力於變得豐富、美好,不那麼愚蠢。對這個世界他們心懷善意。


「所有漂泊的人生都夢想著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


為了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


審美的高度敏感力和充沛的情感與生命力。


一半是情趣,一半是逼格。


「除了現實中的蠅營狗苟,我的心中還住著星辰大海。」


把風景看成畫 把遇見當成緣 把生活過成詩 只是為了更好的記得一切美好


我不知道生活中沒有音樂、文學、電影,我們拿什麼來抵抗生命中俱來的孤獨感。我比較反感朋友對我說:真是一個文藝女青年。那樣的語氣,總是讓我覺得,在他們的思維里,文藝是奢侈的追求、天馬行空的生活、不食人間煙火的性情,以及裝B的必經之路。在能夠表達自我的網路上發表一點詩意的句子、美麗的圖片被冠以小清新之名,於是小清新這個詞也被玩壞了。挺可悲的,有時候甚至是人文氣息的東西也被文藝化、妖魔化。最近看蔣勛的作品《孤獨六講》,孤獨產生美學,而也唯有美學得意抵抗孤獨,進而去享受孤獨、讓孤獨成為生命豐盛的起點。而美學,從音樂、文學、電影、自然等等中,解讀而來。它會讓你感受愛、悲憫和苦難,會讓你和羅素成為朋友,給你智慧,而不是知識,給你人情,而非蒼白的語言,給你人格魅力,而非過於死板的利益尊卑,給你創造和想像,而非理性嚴肅的生活。所以,親愛的人,請善待文藝,正確理解文藝,它不奢侈,不高貴,不裝B,它只是,驅散寂寞,抵抗孤獨的良藥。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by:王小波


少而講究的物質,精而狹隘的精神,追求小眾,而非本身小眾,一種不懂文化的文化,一種附庸風雅的風雅。

重氣質,而非重本來。

不過,多種聲音也不錯。


關於文藝,忽然想起蘭德的一首小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說到文藝,腦子裡最先閃過的兩句話:

1,@羅登:《肖申克的救贖》裡面,安迪被關禁閉暗無天日三個月,人家問你怎麼忍受的住?安迪回答:有莫扎特陪著我。

2,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從宏觀角度來看,當信仰,愛,人格等精神屬性強大到足以抵抗物質上的貧瘠時,那麼這樣的人無疑是文藝的。

「誰說這個世界是冰冷而殘酷的?只要你胸懷堅定的信仰,做好充足的準備,保持高昂的鬥志,這個世界說不定…說不定,就會揭開它冰冷的面紗,向你露出燦爛的微笑。」

以上


無法排遣的孤獨。


李健一開口唱歌


內心深處最柔軟地方的痒痒,想撓卻永遠也夠不著。


為艱難賦予詩意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