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約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後一句話?
01-24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首先是對克里斯多夫的人物形象有個把握吧。
其次,當這個小人物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的時候,人物的精神又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第三,感覺,再回想,這句話,其實有一種需要成分在裡面。因為克里斯多夫這本書地出現畢竟是在世紀之交風雲變幻的時代,它是具有社會意義的。至於它預言了什麼,從書中得內容可以看出,它所描寫的是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精神的墮落。
最後,以克羅奇的名言為結尾,一切歷史皆是當代史。基督教世界觀在西方影響很大很深遠,某種程度上說,連共產主義都有基督教世界觀的影響。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以藝術家為主角的英雄主義的小說。約翰的原型之一是貝多芬。
主要人物多數有知識分子氣質:理性、避免宗教狂熱、多少和宗教保持距離。但是它並不是無神論的小說,宗教情緒還是常常有顯現的。
羅曼羅蘭的另外有名的著作,有巨人三傳:米開朗基羅、貝多芬、托爾斯泰。這三部傳記能看到作者的宗教情感以及他如何看待藝術家和宗教之間的關係的。羅蘭的英雄是這樣的:和內心的情慾抗爭、和世俗的偏見抗爭、和權貴抗爭、和命運抗爭甚至和神抗爭,最終卻又要重新獲得平靜,取得和神的和諧或者歸服於神的懷抱。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也有這樣的影子,貝五的個人主義英雄觀,和貝九重新找到神,是藝術家的心靈歷程。所以人物原型和作者,其實都有一種基督教的情懷。這情懷是什麼呢?從書名其實可以看出。
St.Christopher聖克利斯朵夫是公元3世紀時的基督教聖徒。他身材高大,自從信奉基督教以後便住在河邊專門背別人過河。
一天晚上,一個小孩叫醒他,要克利斯朵夫背他過河。克利斯朵夫微笑著背起了他,可是當他穿越河流的時候,肩上的擔子卻越來越重。克利斯朵夫幾乎要被壓倒,似乎整個世界都壓在了他的背上。他拼上全身的力氣,終於背著小孩到達了河的彼岸。後來克利斯朵夫才知道,他之前所背負的,正是創造了這個世界的基督。
Christopher
含義:在希臘語中意為「把基督放在背上的人」。
所以這其實也是一個尋找神的書。我是即將到來的日子,這話和聖經中施洗者約翰對耶穌的提問是一致的:「你是那即將到來的一位嗎?……」而這即將到來,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傳說中的救主,彌賽亞。這關乎全球化彌賽亞信仰和基督教最核心的一些基礎和思想了。
還是讓我們來再讀一下這最後的一段話吧:聖者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現在他結實的身體象一塊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著一個嬌弱而沉重的孩子。聖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樹上;松樹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著他出發的人都說他渡不過的。他們長時間的嘲弄他,笑他。隨後,黑夜來了。他們厭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經走得那麼遠,再也聽不見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聽見孩子的平靜的聲音,——他用小手抓著巨人額上的一綹頭髮,嘴裡老喊著:「走罷!」——他便走著,傴著背,眼睛向著前面,老望著黑洞洞的對岸,削壁慢慢的顯出白色來了。 早禱的鐘聲突然響了,無數的鐘聲一下子都驚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後面,看不見的太陽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來的克利斯朵夫終於到了彼岸。於是他對孩子說: 「咱們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誰呢?」 孩子回答說: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爪機,排版無力,回頭再改吧!歷史循環往複,即將來的日子裡的人們,也會如克里斯多夫一樣尋尋覓覓。
偉大的靈魂永遠不會落幕
你覺得是什麼,便是什麼。
開始即結束,反反覆復
你看看梭羅的瓦爾登湖然後就明白了 我既是沉睡的過往 又是即將到來的日子
即將到來的日子,處處都是我的光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