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3 月開始的一系列監管檢查,對銀行業務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新聞背景:監管大檢查中的銀行眾生相

一位大行北京分行人力資源部員工發現,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來自監管的檢查突然多了起來;從2017年3月末開始,檢查力度又升級,並且從業務到人員實現了全覆蓋。直到4月初在十天內共收到了七份銀監會的文件,她才明白——銀監會布置下的全行業大檢查開始了。

自去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防風險」後,銀監會就開始醞釀若干「治理亂象」的政策,定下2017年強監管、強問責的基調。

現在銀行有哪些亂象?「強監管、強問責」會如何影響到銀行業?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工作受到多大影響?


感覺大部分知友都是從應付監管和工作量增加的角度來說的,這是每家機構從上到下很多工作人員都會有的直觀感受,我不再贅述。在此,我想胡說一點監管意圖方面的事情。

答主是14年開始做信託的,乾的比較多的是技術含量很少的非標通道業務。這並不是一種嚴格的法律上的說法,回顧網路媒體和一些監管文件,這種業務的說法是10年左右才有的,13年銀監8號文第一次正式定義了非標業務,14年銀監99號文里第一次正式提到了通道業務。非標業務主要是以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票據和各類受益權收益權為代表的融資業務,本質是債務;通道業務主要是通道主體在資金和資產兩端只作為資金劃付的通道,法律銜接的通道,通道主體不承擔盡調等主動管理責任。2016年底,信託業管理規模餘額約20萬億,我大膽地敢說其中15萬億都是通道業務。另外2012年證監會系統創新大會後,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為代表的資管公司也開展了類似信託的通道業務。2016年底,由於政策原因,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被基本卡死,目前處於清理階段。證監系統通道業務規模也有統計數據,只是手機碼字,不方便查,就不找了,有興趣的可以找一找。我只記得應該沒有信託的管理規模大。信託的20萬億是個什麼概念呢?我說兩個個數字大家感受一下: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的表內資產規模不超過200萬億(180萬億?),銀行理財的管理規模不超過30萬億(26萬億?)。單純按照管理規模看,銀行排老大,信託排老二。所以這個規模雖然和銀行對比不感覺大,其實是挺大的。國內金融有個說法,叫「銀行和非銀行」,非銀都是給銀行打工的。所以個人感覺,我們國家管住了銀行就管住了金融的風險,保障了金融穩定。

好像說的有點跑題了。

前面說到非銀都是給銀行打工的。這其實是有邏輯在的。在各種金融機構里,銀行有眾多的網點,有大量的廉價資金(存款,銀行理財),而非銀則募集資金能力不一,比如信託,受到各種政策限制(集合資金信託管理辦法)在這方面有能力上的短板(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在績效考核下,信託願意抱大腿,找大項目,上規模的銀行就成了信託的重要客戶。銀行有什麼需求,信託會通過設計產品和結構來配合完成。大約在04.05兩年,中國開啟銀行間市場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個人感覺這個東西為信託提了「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分離」的醒。後續很多通道業務都是在這個基本思路下完成的。而這種思路為後續推脫責任,規避監管,埋下了隱患。比如信託為銀行調節監管指標,突破投資範圍等等,讓原有的監管體系屢屢失靈,監管不停打補丁,市場不停「創新」突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況不斷發生。經濟「蓬勃」的時候監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經濟「不蓬勃」的時候,積攢的風險就容易暴露,出現系統性風險。現在規模已經到了相當大的時候,所以通道業務到了又一輪加強監管的時候了。

中午手機碼字太累,晚上下班再答


對於中國企業,著名經濟學者張維迎曾講過「傳統的企業家比較難,難就難在一個人他賺慣容易的錢了,讓他賺難的錢比較困難」。其實,這句話對當前的銀行業也是適用的,加槓桿時期賺各種「套利」的容易錢慣了,一旦去槓桿時期干回本質工作的時候,就認為「苦日子」來了,不知所措了。

1

2017年,銀監會共作出3452件行政處罰決定,其中處罰機構1877家,罰沒金額29.32億元,被稱為是「史上最嚴監管年」, 2018年1月,銀監會又連發3個辦法一個通知(《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以及《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腳步根本停不下來。銀行業,已然進入屬於自己的強監管時代。

近日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提到了監管的階段性目標,即:「要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硬性約束制度建設全面加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控制槓桿率是放在第一位的。

2017年4月,人民日報、新華社、金融時報等官方媒體和一行三會相繼發聲,指向金融領域去槓桿,並預言「以金融去槓桿帶動實體經濟去槓桿的相關舉措還會陸續亮相」。市場戲言,監管層進入比狠模式「你狠,我比你還狠,你嚴厲,我比你還嚴厲」。還是去槓桿。

再往前追溯。2016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重磅文章《開局首季問大勢——權威人士談當前中國經濟》,權威人士強調「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指向的還是去槓桿。

再之前,便是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去槓桿」也位列其中。

為何要「去槓桿」,因為之前一直在「加槓桿」,且效果越來越差,後果很糟糕。

2009-2011年,企業部門舉債拉動經濟反彈,據海通證券統計,2009年全國企業部門一年新增總融資不到2萬億,2012年變成10萬億,2011年,刺激作用下降,經濟又開始下滑; 2011-2013年,政府舉債托底,2012年債務增速只有18%,2013年達到100%,部分地方開始出現債務問題; 2014-2015年,開始去槓桿,以大資管和互聯網理財為代表的各類通道業務迎來「繁榮」時期,影子銀行問題凸顯,經濟依舊沒有好轉; 2016-2017年,居民部門開始舉債,消費金融、現金貸迎來短暫的風口,一大批頭部現金貸平台貸款發放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倍,也帶來了多頭借貸、部分群體債務負擔過重等很多問題。

對於「加槓桿」刺激經濟的做法,權威人士曾談到「高槓桿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在高槓桿背景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都會上升,處理不好,小事會變成大事……多做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後經濟越來越糟」。

至於如何「去槓桿」,權威人士解讀道「去槓桿,要在宏觀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觀上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而無論是加槓桿還是去槓桿,金融機構都沖在前頭。

2

加槓桿時,金融機構可以盡情放貸,市場交易活躍,享受著高增長的紅利和躺著賺錢的快感。去槓桿時,自然要迎來所謂「最痛苦」的時代。

本來銀行經營受到嚴格的資本金限制,槓桿率受到嚴格限制,加槓桿並不容易。不過,藉助表外業務和同業業務,銀行業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資本的約束,打開了加槓桿的天空。

加槓桿也要有資金投向,在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銀行業發現了兩個池子,一是資金空轉,A銀行發行同業存單買B銀行的產品,B銀行發行產品買A銀行的存單,或者中間加個C銀行或信託通道,反反覆復便可空轉下去,反正就是不用流向「高風險」的實體經濟;二是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平台,作為受調控部門,二者很難在銀行表內獲得授信支持,成為影子銀行的最愛,銀行機構通過表外業務層層的結構化設計和各類理財通道的加持,「違規」投向地產和平台,孕育出龐大的影子銀行體系。

有了龐大的表外資產,也就有了豐厚的利潤,且不佔用資本,一時之間,商業銀行的資管部門成為超越公司金融部的存在,人少利潤多,薪資待遇好,人人艷羨、風頭無兩。

加槓桿的受益者,自然也會成為去槓桿的受害者。當國家調轉方向,「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也就註定銀行業依靠影子銀行加槓桿的經營模式難以為繼了。

從當前的監管方向看,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表外業務便是重中之重,竭力遏制層層嵌套現象,阻斷資金脫實向虛的空轉。2017年初,銀監會密集發布了「三三四十」系列文件(「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十亂象」),證監會、保監會和人民銀行也相繼出台相關金融去槓桿政策措施,一行三會合作下,資管新規、銀信業務規範、委託貸款業務規範、私募投資基金業務規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業務規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規範等相繼出台,從銀信、委貸、銀證、銀保、銀基和資管等多個方面全面限制,圍堵之下,成效明顯。據郭樹清在人民日報專訪中透露:

「經過共同努力,(2017年)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內部的槓桿率持續降低,有100多家銀行主動縮表。在全年新增貸款12.6%的情況下,銀行業總資產只增長8.7%,增速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相當於在向實體經濟多投入的同時少擴張約16萬億元。同業資產負債自2010年以來首次收縮,同業理財比年初凈減少3.4萬億元。銀行理財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萬多億元,銀行通過「特殊目的載體」投資少增約10萬億元。表外業務總規模增速逐月回落,總體呈現收縮態勢。交叉金融產品的野蠻生長趨於停止。」

對於銀行業而言,表外創新空間大大壓縮,只能老老實實幹回基本的表內業務,把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承擔本應承擔的信用風險,便是所謂「最痛苦」的時代到來了。

3

講到這裡,不知諸位心裡是否會有疑惑:銀行業之前的各種影子銀行創新難道沒有絲毫端倪嗎,為何直至2017年才迎來真正的強監管落地呢?

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驅動力不外乎「套利」二字,2017年3月,銀監會便曾系統總結出「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等三類套利行為,具體給出了90餘項檢查要點內容。每一項指標,背後都有很多種監管套利的操作。

可見,監管並非不清楚。其實,銀行並非新興行業,各種制度和籬笆早已成熟,監管制度一直在那裡,所謂的各種「套利」只不過是金融機構進行「自以為是」的創新,自以為可以繞開監管而已。而在監管的眼中,並不認可這種創新。2017年5月12日,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一次發布會上對前期密集出台的政策做了解讀,稱道:

「從內容上來看,近期發的監管文件並沒有新的監管規定,特別是沒有定量的規定,都是對現有制度的梳理和強調,過去都散落在不同的文件里」。

2017年開展的「三三四十」、信用風險專項排查、「兩會一層」風控責任落實等專項治理工作,大致都是如此,是已有文件的重新強調。同樣,以近日下發的《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為例,8項要點,22條內容,多以「違反」、「不到位」、「違規」、「未經審批」等字眼開頭,要求還是老要求,關鍵是態度的變化,執行落地嚴。

意味著,整治市場中的各類亂象,只需要對現有制度梳理和強調就足夠了。說白了,強監管的「強」是「強化」而非「加強」,並不需要額外出台什麼新的政策,只要重申下監管紀律,強調「監管姓監」,問題也就解決大半了。

比如,提出「一案三查、上追兩級」的要求,強調「董事會要擔負其最終責任,董事長是第一責任人」,並對涉嫌失職和瀆職的各級監管機構問責。事實上,僅2017年,就處罰責任人1547名,270人被取消銀行從業和高管任職資格。

可見,銀行業迎來了「苦日子」,並非是「套利」手法不夠高明被監管識破了端倪,而是監管決定「強化」監管了。而監管之所以決定「強化」監管,則是因為宏觀層面不再信奉「大水漫灌」的保增長策略,開始走「去槓桿」的路線了。

換句話說,所謂的套利性創新,根本就瞞不了誰,能存活多久,關鍵要是否順應大環境。順勢而為,也許可以存續一兩年;逆勢而行,便註定要自討苦吃了。

拿互金領域為例,強監管環境下,現金貸在高利率和暴力催收上屢屢出現問題,結果便是整個行業層面的全面整頓,乾脆就別做了;ICO新規後,還有機構搞基於區塊鏈的曖昧積分系統,意圖打擦邊球,迎來的便是監管的點名和項目的相繼下線,狼狽不已。那便是不識時務。

4

據筆者所知,當前的環境下,不少金融機構受不了這種「苦日子」,腦子裡整天琢磨的還是套利創新那一套。

在此提醒一句,大環境不同了,要牢記「監管姓監」。不該創新的時候,萬萬不可「套利性」創新。銀行如此,互金也如是。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微信公號:洪言微語

——————————————————————————————————————

PS:歡迎去我的LIVE分享頁,系統了解 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 相關知識


一天三四個會,然後晚上加班,雙休日加班。看著大家這麼辛苦,實在是……

唉!

另外,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明明沒什麼問題,還硬要把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否則就是檢查不認真、走過場!


作為對公客戶經理,我想說影響非常大!大到什麼程度呢?間接造成的影響大到逼你辭職的程度。

就我們日常的對公業務來說,業務流程上相比從前變得非常繁瑣,各種承諾函、各種合同補充貼條、各種現場拍照等等。這些都還好,最致命的風控部門的風險偏好。

風控部門隨著外部監管加強與經濟下行直接導致業務審批困難,惜貸、不愛貸。從評審的角度考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目前經濟形勢下自己都保不住還管你一線死活!」。中小企業不批、沒抵押物不批、新三板企業不批。存量客戶呢,砍額度、限產品、加條件。新業務難擴展,老業務保不住,業績考核逐年遞增15%。你說是不是間接逼你走。

再說說對產品的影響吧,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斷了!套利業務,做一個銀監查一個!外幣業務做一筆,貿易背景審到頭髮絲!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競爭越來越激烈。

總之目前監管環境下對銀行帶來的影響,馬上就能從知乎銀行話題中感受到,比如最近很火的「從銀行辭職後還能幹什麼?」?_?

------這是分割線------

補充一下近況,就在5月22,銀監局放出大招,未來將禁止通道業務。我們行早在年初就立馬做出反應,資管計劃資金成本居高不下,消息一出乾脆到了要退出另找資金的地步

mmp手上3個億授信客戶沒辦法提用。

還有,最近一大堆低風險銀行承兌匯票,發票原件要蓋已承兌章…吐血


套利產生的固化存款少了,是導致資金面緊張的原因之一,反正我們行8號就沒額度了,六月份估計更嚴重


怎麼突然上熱度了?再補充一下,給銀行帶來的直接影響,很多業務銀行明確表示不做了(對四大國有來說,實際多數已經重點關注打算或已經叫停)。對於基層從業者,監管監察意味著活多了,錢少了!

看了一些知友的答案,看來大家在銀行的日子都不好過。

但是回到這個問題,我想補充的是,是監管讓銀行日子不好過的嗎?監管真的是來處理亂象的嗎?

監管只是事後反應,相信沒有監管,各行的領導、風控也會加大力度嚴控業務的。領導們長舒一口氣,這鍋(增加合規工作環節、壓縮業務少賺錢)可以甩給監管機構了。

銀行業有亂向,是個歷史問題,能不能翦除,只能拭目以待。但風控和監管上的鬆緊尺度,更像周期調節。經濟形勢好了,松一松,釋放流動性,多賺錢,積攢彈藥做好減值準備。形勢不好,緊一緊,收緊流動性,少得瑟,把攢的彈藥用上處理不良。畢竟銀行不倒最重要。賺錢對銀行從來不是問題。

說回到亂象,個人以為,銀行亂象應該限於道德風險層面,利用業務不當牟利,或是危害國家人民安全這種。

說實話只要沒有道德風險,只要沒有道德風險,只要沒有道德風險,所謂違規放貸只是一種業務發現手段。大家可以看看經濟爆發期銀行怎麼做業務的,監管又是如何工作的。

在我看來,監管大力出手,目的為何我不清楚,形式上的改變說起來只屬於這個時期,但結果只是進一步讓銀行進一步收緊流動性,與亂象沒太大關係。

-------------20170515分割線-------------

基層行從業人員。

銀行業亂像實際上不少。早在2015年,銀監會就搞過「兩加強、兩遏制」(銀行端是「一加強、兩遏制」,2017年明顯更加全面。比如名字叫「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簡稱「不三不四」就好!

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無論是銀行自查,還是監管監察,其實都只能抓一些已暴露的大事、典型,想全面整治亂像,需要的決心可不是監管監察可以做到的。

現在的銀行至少有四級機構、監管有三級。這種檢查越向下越不被重視,越不會差到位,每個人也有越複雜的考量。而很多問題都要從經辦人入手去查。但有多大精力去查呢?

2015年被抽到的銀行都被查出了「問題」,問題質量奇差,有些根本不是問題,亂象更無從談起。但每家都被罰款了,除個別真有重大案件的(我不知道,猜測可能有這種情況)罰款金額一致(以我對我所在省份的了解)。

那麼銀行人會怎麼說?

點背!

運氣不好!

就是帶著任務來罰款的!

任何不以罰款為目的的監管,都是扯蛋,但只以罰款為目的監管,好像也沒什麼卵用。

但是身為從業者,我真的希望有監管或者上級行來解決銀行業的各種頑疾,否則銀行業不會亡,銀行會亡啊。

讓我們拭目以待!


整改中收檔案就像修改畢業論文


有些矯枉過正了

銀行就是經營風險的行業,沒有風險哪有收益?

頭名答主說得很到位 @超凡希404 尤其這句「 銀行業不會亡,銀行會亡」

上面的心思是好的,傳達到底層就變味了,整個就是為了挑刺而檢查


謝邀。某四大行工作六年,五年基層,一年省行部室,對公對私、資產負債都干過,說說感受吧。

股份制不敢說,四大行尤其是我行,尤其愛擔當社會責任,幾乎是國家政策指哪兒打哪兒。前幾年的時候,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幾乎是不管不顧的放貸,終於不良大規模爆發。其實不是客戶經理、審批人看不出來風險,而是不得不放,要響應號召。出這麼大的不良,其實多年前大家敘做的時候都心裡有數。股份制自主性還好些,至少風險是自己可以把控的,高風險的就敢要高收益,一看不行趁早抽貸,但國有行不行,高風險的也不能多收錢,眼見著要垮了也不能撤,當地政府壓著,就是不許抽貸。

貌似跑題了,說說最近監管趨嚴的影響。其實銀行很多業務是擦邊球,達康書記不都說了嘛,法無禁止即自由,資本是有很多途徑可以賺錢的,只要監管機構不查,也不能說有什麼問題。但是監管現在開始颳風了,有些說不好合不合規的東西現在就不能做了,那麼導致什麼結果,業務量直線下降,報表不好看啊。前幾年那麼個發展法兒,現在不良開始暴露,也不能叫開始了,應該是一直在暴露,再加上監管沒事兒來查查,天天這材料那材料的提供,該乾的活兒也沒法兒干,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利潤必然是下降的,然而面子上又不許下降,那麼壓力也一定是巨大的。再加上,說實話,監管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業務,尤其是結構比較複雜的產品或者衍生品之類的,明明很正常的業務也得給監管解釋半天,恨不得把他們塞回大學再學兩年金融學回來。總之一個字,累。


謝邀。。

在我看來銀行現在被管得屁都不敢放了,再加強有何意義?

真正要管還是管一下小貸和網貸,看前段時間裸貸什麼的都成啥樣了。

難道是銀行的羊毛容易薅?


說來也巧,我這兩天都在中行辦業務,然後我還把他們直接用95566給投訴了。為什麼投訴呢?因為他們幫我開對公戶時把結算專人信息給我錄錯了,然後審核竟然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一直到我去辦業務需要核對信息才發現這個問題。這簡直就是嚴重的失誤……他們內部的失誤,叫客戶買單,果斷投訴。我接觸的銀行不少,我指的接觸是內部合作,不是辦業務。我自己待過的銀行也有那麼兩三家,所以我對銀行還算了解。既然說到這,那我就以中行為例吧,中行是歷史最久的國有行,確是業務最不先進的,流程最繁瑣的,待遇最應該是最差的……因為上午和他們一堆客戶經理在那聊天,說到一個什麼事,然後一個客戶經理說還想要態度好,一個月拿兩千塊錢你給我態度好看看……大概是這個意思。

所以,扯了這麼多,銀行的亂象,以前貸款是客戶求著客戶經理,各種請吃飯各種送禮什麼的,現在呢是客戶經理各種請吃飯各種送禮……上午去農行弄轉賬支票,結果支行新搬遷了地址……銀監局改名批複我看了下是去年12月,網點新地址開業是一月的樣子反正差不多時候,然後今天就有這麼背,他們的系統更新新網點名稱……你看這中間隔了四五個月,才來做這種事……這算不算亂象呢?當然算。銀行強調合規高效,一直突出合規卻忽略了高效,櫃檯辦個業務快則十幾分鐘慢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是櫃員的錯么?當然不能讓櫃員背這個鍋……是系統系統流程流程。為什麼銀行的客戶端大部分都那麼難用呢?是銀行沒錢請技術人員設計么……當然也不是,是體制體制規則規則,領導不批,你設計的再好領導看不上也是沒用的。銀行的系統、軟體不能做到更好么?這大概就是和大宋朝的積貧積弱一樣,慢慢積累下來的問題,現在船已經這麼大了,掉個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馬爸爸才這麼輕易的革了銀行的命……銀行的亂象,其實應該說是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潛規則和身不由己。

監管更嚴了問責更強了,這樣的後果是銀行更加的強調合規……高不高效就更不在意了。辦業務的流程手續上可能會比以前更繁瑣……如果自查翻舊賬的話,那工作就更大了去了。普通員工開展業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抱怨,顯得更加的沒效率,當然也不是絕對。以前可能熟人業務之類的可以走的捷徑或者省去的流程都會卡的更死。風控部門要求的材料更多,審查更嚴……這都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作為準備回銀行的吃瓜群眾,等我回去以後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給樓主。有機會再補充吧……


e租寶之流的「互聯網金融」,「P2P」公司,騙了老百姓多少血汗錢,你銀監會的監管在哪裡?就會揀銀行這種軟柿子捏。其實國內的大銀行包括上市的中小銀行的風控已經做的很好很好了。


謝邀。

---------------------------------------------------------------------

就目前而言,鄙人以為監管層實際上是在最高層的授意下打壓房產市場,防止金融空轉,套利而已,昨天央行出的逆回購也是表明了態度,目前央媽是不會過多的釋放流動性的,shibor探底將結束,這就難辦了,在三大監管合作越來越細的前提下是很難繼續開展業務的,中國銀行業同質化競爭太激烈,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區別也只在於是否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自主權有多大的問題;5月份銀監出的監管方案基本堵死了通道業務進一步野蠻生長的生存空間,近幾年火的一塌糊塗的通道業務戛然而止,這對債市造成影響巨大,這也是監管層進一步控制金融風險,促使各大銀行轉型發展的題中之義,這個階段銀行出的各項考核政策有實降收入之嫌,因此在這個基本判斷下各位金融民工請保持冷靜,目前中國經濟轉型壓力巨大,在基本探底的情況下金融行業的探底才剛剛開始,估計也是兩到三年吧,這個階段金融業的人員流動將會愈加頻繁,各大銀行將會像無頭蒼蠅一般沖向細分市場,銀行業的紅海效應將會愈加明顯,在邊際收益越來越低的前提下,銀行業為了保住上層飯碗亦或者股東壓力只會進一步壓迫底層員工,所以各位才會有一種日子越來越難過的感覺,不過這反過來也會有好處,第一條就是逼迫銀行業轉型,進一步促進基金市場的發展以及PPP市場的開拓,第二是進一步逼迫本地銀行走出去,異地開展業務或者進一步開展海外業務,銀行業的黃金期已經過了,是該踏踏實實做點事了,其實鄙人以為銀行業的市場還是在的,只不過各大銀行只重視短期利益罷了,未來的市場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上半部分,也就是流動資產部分,只有進一步盤活企業的流動資產,才是你銀行應該做的事情,這一塊是藍海,沒有政策資源配下去,也搞不起來,所以請各位銀行業大佬睜大你的眼睛,仔細分析判斷當前局勢,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當然對於我搬磚者,要避免上當受騙,拋棄幻想,最忌自我感動,擺正屁股,趁年輕多學一點,根基要穩,野心也要有,實力更要匹配,畢竟來日方長。

以上。


謝邀,要說銀行的亂象么

理財,基金,保險,一群不怎麼懂的賣給一群完全不懂的。


我的公眾號tucaoking 兔槽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5號文和45號文說了不少大白話,主要內容為應該如何自查、自下而上的嚴查,自查三違反、三鐵三見、八項規定、整治四風...可擼值較低,大概也就濃縮成以下表情:

可是,當我看到46號文後,對這輪檢查的態度不得不認真了起來,Hmm....

早有風聲透露,本輪一行三會的統一監管劍指金融去槓桿,三會側重點不同:

46號文承載了本輪掃射的重點火力「三套利」,槽王君按慣例不再逐條解讀,只挑重點的講。正文開始之前,一定要發一個同業部同事的表情:

(1)所謂「資管計劃違規轉讓等方式出表、人為調節監管指標「一事重要性,在上次推送中已經說過,一家銀行的不良率由於關係著諸多績效指標,所以降低不良率也是各家銀行的重要目標。降低不良率可以由資產保全部來進行具體的化解清收,也可由一家銀行的資負部或設在總行的公司管理部門牽頭、常見措施為將有抵押措施、未來可產生現金流的不良資產分拆打包,轉化為信貸證券化產品在市場進行銷售。而由於這樣的不良資產包內的現金流不一定均衡,市場也較難對其估值,所以有的銀行設計資管計划進行「假出表」,常規操作為:資管公司按照協議約定買斷底層資產為銀行不良資產的資管計劃,同時與銀行簽訂抽屜協議,約定由銀行在n年後回購。在不考慮抽屜協議的前提上,不良資產的風險和預期收益已與銀行分割,所以銀行可按會計準則將該部分不良資產對應的權益予以出表。作為回報,銀行會付給資管公司不菲的管理費,而出資資金多半由銀行方來尋找(甚至繞道認購,變不良資產為標準投資),從而輕裝上陣。

(2)各行的風險管理部均有許可權對行內不良貸款分類進行調整。不良貸款為關注貸款繼續逾期而形成,銀行又有三個月時限對可能變為不良的貸款予以許可權內的劃分、統計、調整、化解,一般的貸款在不能還本付息後三個月內並不會被認可為不良貸款,甚至個別銀行會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等方式對貸款進行人為的調整干擾,這類手法也是銀監嚴查的對象之一。

(3)略。

(4)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不得高於理財產品餘額的35%或本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據槽王君了解,現各家城商行趕在靴子落地前都在瘋狂發放表外貸款;

(5)某業銀行笑笑不說話。

2、(1)重點在於去槓桿。

例子:資管新規要求券商資管計劃超過一定槓桿比不予備案,又或者穿透監管不能用於某某底層資產,券商很聰明,嵌套了信託計劃,並在與信託計劃的委託合同中約定券商計劃認購該信託計劃合法合規,而信託計劃不受證監會監管,通過這類模式可運行證監會要求去槓桿的資產。現在銀監也表態不允許信託計劃成為資管計劃嵌套的工具。表面看各掃自家門前雪,實質是一種「統一監管」的方向。據槽王君了解,之前採用該類模式的信託計劃也降低了配資的三倍槓桿比,而該政策直接導致信託收益權假三方協議為首的各類衍生同業投資模式的消亡(如下圖)

(2)略。

(3)-(5)對於同業資產,買入返售的風險計提與應收的風險計提標準不同,而常見的同業「節省」RWA的手段為通過各類嵌套隱藏真實風險敞口,這下全給郭主席掘地三尺暴晒於陽光之下。

(6)(7)略。

以下由於條款太多,僅摘抄部分重點條款

據說,同業部的小夥伴都在做旅行攻略了,

這些年辛苦你們絞盡腦汁做大銀行資產規模了。

監管該來的還是會來,

如某大佬說,

市場紅利和監管紅利不可能同時出現。


可以說銀監會今年的檢查力度、頻度、廣度真的是前所未有。大家都覺得本次檢查是在四月份開始,殊不知,其實二月份剛剛過完年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檢查的範圍沒有現在這麼廣,主要以農村中小為主。

因為在這行時間久了,各個行多少都認識幾個人,再加上跟銀監局和人民銀行也都打過交道,對今年的檢查也就尤為重視。為什麼?因為一季度銀監會全國罰款1.9億元。什麼概念?去年全年才罰款2.6億元。重點是!一季度是什麼概念?往年的規律是,各銀監局一月份都忙著總結,二月份過年,三月份制定各項檢查計劃,基本都是四月份才開始檢查。但是,今年三月剛過,已經有一項大型檢查結束了,而且後果很嚴重。有多嚴重!多少人一輩子為之努力的工作和職位一下就沒了,各位自己腦補吧。我相信,二季度的罰款額絕對會超過去年全年,而且很可能是去年的幾倍以上!

現在的檢查背景是,中央開會將金融安全定義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會高層在這段時間集中落馬。其實不止是銀行,大家表示壓力都很大!於是乎,銀監會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檢查項目,一共是十一項!因為太匆忙,有些項目的檢查方案還沒下來!(解釋一下,檢查之前是要銀行自查的,所以知道部分方案很正常)。目前已經結束的信用風險檢查,雙錄檢查,兩兩回頭,互聯互保四項,正在開展的三、三以及將要開展的四不當和亂像四項,就是說,這才剛過年三個月,已經八項檢查了!八項!什麼概念,算上行長,基本不用干別的了,一心一意迎接檢查吧。畢竟業績好只是可!能!陞官,但檢查有問題處理不好就得直!接!滾蛋!

所以說,基層的員工壓力大主要也就是加加班,中層以上的壓力可就是要從頭再來了。而且!人民銀行總是在刷存在感!又開始搞事了(為什麼是搞事?),反洗錢檢查是什麼概念?我參加過一個人行的培訓會,一個處長列舉了反洗錢中存在的六大問題,聽完之後你會發現,這他媽根本沒有標準啊!這他媽根本沒法避免啊!這他媽查出來又成了屢查屢犯啊!其實不用六大問題,一大問題就全部解釋清楚了,合格不合格就是人家人行領導一句話。

好不容易有人說銀行員工是弱勢群體,結果得到的是哄堂大笑,唉,各位同行,且行且珍惜吧。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