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些很棒的人物卻不為人所知?

不限職業,求知道

相關問題:曾經做過中學老師的名人有哪些? - 教師


謝評論區指錯。

英國傳教士馬禮遜,他不止向中國翻譯了《聖經》,關鍵是他培育了一個中國人叫梁發。

接下來就是梁發,他是基督教第一個華人牧師,也是中國第一個媒體人,重點是他曾經編纂了一本傳教冊子《勸世良言》,重點是廣東有一個姓洪的人,認真讀過《勸世良言》。

雖然梁發入了教,但是人家還是華夏男兒,一八三四年,梁發撰寫了一篇痛陳鴉片危害的《鴉片速改文》,碰巧一個叫林則徐的欽差大臣看了,覺得梁發這人是個好同志,決定用他。但是,梁發要傳教,沒空去,讓自己兒子去替自己當官,他兒子叫梁進德,《四洲志》的主筆。

梁發除了傳教,前面說過他是一個媒體人,學傳媒的同志應該知道「世界第一本中文期刊」中國近代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計傳》,他的創始人一個叫米憐是個外國人,另一個就是梁發。

馬來西亞官方出版的《華人志》中稱梁發為「第一位華人記者」,中國人民大學編寫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中尊稱梁發為「中華第一報人」;此外,馬禮遜和梁發還於1818年在馬六甲創立了全世界第一家中英文雙語學校——英華書院。

這間接的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中國近代的命運。


早期TG有很多年輕有為的人才,犧牲在嚴酷的鬥爭中

做個對照:1928年井岡山會師後林彪先任紅四軍12師28團1營營長,11月勝任團長,當時21歲。

基本同期的:

王爾琢:北伐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25師74團參謀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後隨朱德、陳毅等轉戰閩粵贛湘邊區。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4月,隨朱德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省崇義縣思順墟,因追剿逃離的紅軍連隊,被追兵殺害,年僅25歲。在他去世之後,林彪被提拔為紅28團團長。

尋淮洲:尋淮洲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並加入中國共青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升任紅四軍排長,因作戰英勇,1930年即升任團長,12月30日,尋淮洲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龍岡戰鬥中生擒國民革命軍第十八師師長、前線總指揮張輝瓚。

1932年3月,尋淮洲升任紅一軍團紅十五軍45師師長,12月任紅二十一軍軍長。1933年6月紅軍改編後,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同年10月調任紅七軍團軍團長。

1934年12月14日,在安徽黃山譚家橋的戰鬥中,尋親率敢死隊奪占制高點,中彈負重傷,次日身亡。年僅22歲。

長征中的話:

紅三軍團第4師師長洪超,犧牲時年僅25歲。

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犧牲於攻佔遵義前夕,年僅27歲。

等等等等。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倉慈

倉慈_百度百科

熱門時代的冷門人物,但在當時很有人望

張議潮

張議潮_百度百科

為晚唐收復雍涼

梁興

梁興(南宋抗金將領)_百度百科

組織抗金敵後戰場

夏完淳、張煌言、嶺南三忠等一干明末忠烈

夏完淳_百度百科

張煌言_百度百科

嶺南三忠_百度百科


瀉藥,

其實,

我就屬於這樣的人。

不要臉,不匿。

但是關評論。


盧象升。。。。。。在晚明北境與後金軍正面硬剛,還贏了不少。。。。。。比所謂的關寧鐵騎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大家都知道鄭成功,但應該還有一大部分人沒有聽說過李定國。。。。。。

徐光啟一直對西方文化很有想法。。。。。。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

……

棄捐勿復道 努力加餐飯。


1、楊增新。沒有楊增新,就沒有現在的新疆。

2、寫出「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之漢民族精神的作者。

3、寫出「敕勒歌」的牧人。

4、發明馬鐙的先人。---- 正是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才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並深遠的影響了世界歷史。


⒈盛宣懷

對於洋務運動,大家對於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已經耳熟能詳,在洋務運動中盛宣懷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盛宣懷是洋務派代表人物,清末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

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1895年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即現在天津大學的前身;1896年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即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的前身。

1909年在南洋公學首開航政科,後發展為獨立的吳淞商船學院,是為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我覺得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教育吧,也是他和其他洋務運動代表人物的不同之處⊙▽⊙

⒉王寵惠

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法學學位)

他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他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的中國第一人

他是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他曾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

他曾被聘為國立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

王寵惠先生1905年取得耶魯大學民法學博士學位(D.C.L.),他不僅是留學耶魯大學的中國法科學生中唯一取得這一學位者,更是整個近代法科留學生中唯一取得D.C.L.博士學位的人。在當時還沒有J.D學位,而且D.C.L.學位考試需要考拉丁文,對於語言的要求很高,比J.D的難度大。

在孫中山先生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期間,他力排眾議,提名年僅31歲的王寵惠為外交總長。王寵惠在維護華僑利益的方面表現出色,這為他以後的政治生涯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而且他掌握多門語言,聽老師說他把《法學階梯》從拉丁文翻譯成德文還是英文我也記不太清了QAQ直到現在在國外好多學校的《法學階梯》的版本還在用他翻譯的版本呢。


參與兩彈一星或者類似計劃的元勛們——林俊德、于敏、黃旭華等等,在沒有被報道之前,沒人知道他們的功績和故事。


當然是婦好啦(¬?¬)

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王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平定藏獨的趙爾豐

趙 爾 豐(清代人物傳稿·下編·第五卷)

遲雲飛

趙爾豐(1846—1911),字季和,漢軍正藍旗人,趙爾巽之弟。生於道光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1846 年9 月15 日),1 其父趙文穎是道光朝進士,在山東任知縣。趙爾豐兄弟四人,其餘三個都中過進士,只有趙爾豐是捐班出身。最初任廣東鹽大使。光緒十年(1884 年)改任

山西靜樂縣知縣。光緒十四年(1888 年),調署山西永濟縣知縣,為當時任山西絳州知州的錫良所賞識,並多次得到錫良的保舉,屢獲升遷。

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因母親去世丁憂的趙爾豐由山西巡撫錫良委任辦理固關防軍營

務處,以抵禦八國聯軍有功,保升道員。二十八年(1902 年)初,由東河河道總督調任河南巡撫的錫良奏委趙爾豐總辦黃河堤工。錫良旋調任熱河都統,趙爾豐曾一度隨錫良到熱河。二十九年(1903 年),錫良調署四川總督(次年實授),趙爾豐隨同到了四川,從此開始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這年冬,趙爾豐署永寧道,殘酷鎮壓古藺、敘永一帶的農民起義,據說幾個月內殺了三千人,趙爾豐因此得了「屠戶」的諢名。

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三月,川藏交界的巴塘地區發生土司暴動,殺害清政府駐藏幫辦大臣風全。錫良派時任建昌道的趙爾豐會同提督馬維騏前往鎮壓。平定上司暴動後,趙爾豐又奉命辦理善後。由於個叛和辦理善後有功,趙爾豐「交部從優議敘」,得到「武勇巴圖魯」名號。

早在十九世紀後半葉,西藏就已成為英、俄兩列強爭相侵略的目標。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冬,英國趁日俄交惡之機派兵侵入西藏,次年六月(1904 年8 月)侵佔拉薩,脅迫當地政府簽訂《拉薩條約》。為了抵制英國的侵略,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經營和控制。川藏滇交界地區,不僅是當時入藏要道,而且密邇邊境,本身就是帝國主義覬覦的對象。因此,川邊也需要加強經營。被殺害的駐藏幫辦大臣鳳全,即負有經營川藏交界地區的使命。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六月,錫良再次向朝廷.密薦趙爾豐「卓著忠勤,才堪大用」。2 七月間,清政府遂命趙爾豐以侍郎銜任川滇邊務大臣,專力經營川藏滇交界地區。履任後,趙設邊務大臣衙門於巴塘,開始了艱難的經營邊藏的工作。從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受命平叛起,到宣統三年(1911 年)離邊務大臣任止,中間除一度護理四川總督外,趙爾豐一直生活在邊藏地區(光緒三十四年曾被任命為駐藏辦事大臣,但並未赴藏)。清廷為讓他全力經營邊藏,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任命乃兄趙爾巽任四川總督,使他得到有力的支持和配合。趙爾豐在川邊實行了如下政策:

一、歷行改土歸流。川藏滇交界民族複雜,土司對中央政府時服時叛,喇嘛寺武裝也常與政府軍發生衝突,英國侵略者又時思覬覦。鑒於這種情況,趙爾豐以改土歸流為第一要務。他編練了一支精悍的邊兵,征剿時常叛亂的土司和喇嘛寺,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實施改土歸流。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開始在巴塘、里塘設置流官,到趙爾豐離任的六七年間,以巴塘為中心,共設二道、三府、三十四縣,轄地數千里,打下了後來西康建省的基礎。在取消土司制度的同時,趙爾豐還在川邊實行社會改革,如部分地廢除落後的農奴制,蠲免若干苛斂的差徭雜役,取締寺廟干預政治的特權。

二、大力改善交通。川邊地區山勢險峻,河流湍急,交通極為不便。趙爾豐撥出專款,調集民工,修建了從打箭爐(康定)至德格、察木多(今西藏昌都)的大道,並曾親駐德格指揮。又延請比利時華法公司在水流湍急的中渡雅礱江上修造了一座鋼橋。同時,對「烏拉」加以整理。「烏拉」類似驛站,原是一種無償的差役,由當地人民輪流支應。趙爾豐剛到川邊時,「烏拉」極其混亂。他制定了統一的「烏拉」章程,付給一定報酬,和民間運輸價格差不多,人民樂於供應。又在川邊設立類似驛站的「台站」,每站酌設兵丁數名。這樣的台站幾乎遍及川邊各要道。經過一番整頓和建設,大大便利了行旅和交通。

三、努力推行新政。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趙爾豐奏設川邊學務局,以四川在籍主事吳嘉謨為總辦。吳親自到各地勸人民迭子弟入學。趙爾豐將一縣改土歸流,必設學堂數處。

到宣統三年(19t1 年)上半年,已設立學堂一百三十餘所,學生二千餘名。3 為了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趙爾豐派人從內地購運兩架印刷機器,成立了官印書局,印刷教科書、政府文告及其他書籍。嗣又在巴塘設製革廠,從內地招聘技術工人,於宣統元年(1909 年開辦。所生產的皮革、軍用靴鞋、圖囊在宣統二年(1910 年)送南洋勸業會展出,獲得了銀牌和獎狀。他還開辦造紙廠、金礦,計劃創設織絨廠、麵粉廠等企業。

四、招民墾荒、鞏固邊疆。趙爾豐先後招募四千多農民到川邊地區墾荒,並先後設立農事試驗場、農事改良所等機構。過去邊地沒有蔬菜,經農事試驗場試種後,才推廣起來。隨著墾荒的開展,內地的農具、手工業技術也傳到川邊。

趙爾豐經營川邊六年多,對於維護祖國統一,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對於川藏滇交界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都起過積極作用。曾任川漢鐵路公司主席董事的彭芬寫道:「趙爾豐治邊有功,誠不可沒。每年五六十萬兩;而設鋼橋,辟道路,通郵驛,創學務,開墾殖,免烏拉,興商務,整茶業,測礦藏……,自有邊衛以來,未有能過之者。」4

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三日(1911 年4 月21 日),清廷調趙爾巽任東三省總督,命趙爾豐署理四川總督,由四川布政使王入文暫行護理。趙爾豐薦傅嵩林代理邊務大臣,但因辦理贍對、波密等地事務,遲遲沒有到成都赴任。

這年四月十一日(5 月9 日),清廷宣布鐵路幹線歸國有。四月二十日(5 月16 日)任命端方為粵漢、川漢鐵路督辦大臣,首先收粵漢、川漢路,與四國銀行團訂立「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合同」。川、湘、鄂、粵四省人民掀起了保路運動,四川尤為激烈;護理川督王人文同情保路運動,奏劾主持鐵路國有的郵傳大臣盛宣懷、「欺君誤國」,要求修改借款合同。因此,盛宣懷、靖方連電趙爾豐,催促他制止保路運動,清廷也電渝他迅速赴任。趙爾豐這才趕赴

成都。途中他與王人文交換意見,表示贊同王人文對路事的意見。

閏六月八日(8 月2 日),趙爾豐抵達成都,次日接印視事。這時,四川咨議局議長蒲殿俊、羅綸等人已經組織了四川保路同志會,川省正準備召開股東特別大會。趙爾丰采取與王人文大致相同的立場,一面安撫四川紳商,一面請求朝廷略示通融。

閏六月二十五日(8 月19 日),清廷任命李稷勛為國有的川漢鐵路宜萬段總理,強行收路,激起四川人民更大的反抗風潮。七月一日(8 月24 日),成都開始罷市罷課,並且迅速波及全川。趙爾豐急調巡防軍入城駐守要隘,嚴加戒備,一面責備川紳,勸諭開市;同時奏報清廷,不同意武力鎮壓。七月四日(8 月27 日),趙爾豐兩電內閣,要求清廷轉圜,並將路事交資政院議決。次日,又和成都將軍玉昆一起奏請改鐵路為商辦,並代股東會奏請將借款修路交付咨議局、資政院議決的要求。

由於趙爾豐不肯嚴厲鎮壓保路運動,盛宣懷、端方等人對他非常不滿,其怨懟情緒隨著保路風潮的激烈上升而增長。七月六日。(8 月29 日),端方致電內閣,彈劾趙爾豐「始則恫嚇朝廷,意圖挾制,繼則養癰貽患,作繭自縛」。5 趙爾豐不甘示弱,於七月九日(9 月1日)以川路股東會作出了不納糧、捐,不認外債分厘的決議,會同成都將軍玉昆電奏彈劾盛宣懷,再次要求把鐵路問題交資政院議決,並特開御前會議研究,不準郵傳部操縱。他們警告清廷,若一意孤行,「大亂一作,挽救已屬無濟」。6 但清廷舉本聽不進趙爾豐等人的話,七月十日(9 月2 日),命端方前往四川查辦,準備在端方到成都後撤趙爾豐職。七月十日,十二日,清廷兩次嚴厲申斥趙爾豐,說是如果發生意外,定治該署督之罪。」

在受到清廷的巨大壓力並危及地位的情況下,趙爾豐終於改變了主意。七月十三日(9月5日),他致電內閣,表示將以武力解散保路團體。恰好七月十四日股東會上有人散布《川人自保之商榷書》,趙爾豐就抓住這份公開信鼓勵獨立為武力鎮壓的借口。

七月十五日(9 月7 日)上午,趙爾豐誘騙蒲殿俊、羅綸等來弩署議事。蒲、羅等人一到督署,就被捆綁起來。按趙的意圖,是準備立即殺害。由於成都將軍玉昆對此表示異議,趙遂不敢貿然行事,就把蒲、羅等九人軟禁在督署內,並且立即張貼告示,聲稱「只拿首要,不問平民」,若「聚眾人署,格殺勿淪」。但是仍有幾千人拿著光緒帝牌位到督署請願。趙爾豐早有準備,正當人們呼喊要求釋放蒲、羅等人時,槍聲四起,子彈向手無寸鐵的群眾射來,當場被打死幾十人,釀成了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

成都血案發生後,各地同志軍聞風起義。數日之內,約有十萬同志軍圍攻成都。趙爾豐一面組織防堵,一面急電清廷求援。圍攻成都的同志軍雖被擊退,但各地起義已無法壓制。七月二十三日(9 月15 日),清廷起用岑春煊赴川會同趙爾豐辦理剿撫事宜。

八月十九日(10 月10 日),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無法再向四川增兵,因此四川各地起義的聲勢更盛。八月二十三日(10 月14 日),清廷在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的同時,任命岑春爐為四川總督,次日命趙爾豐仍擔任原來的川滇邊務大臣。然而由於各省革命形勢迅速發展,岑春煊一直未能入川。

奉命入川查辦的粵漢、川漢鐵路督辦大臣端方見形勢不妙,向清廷奏請改剿為撫,釋放蒲殿俊、羅綸等人,並奏劾趙爾豐「始則縱放,繼則操切」。九月五日,(10 月26 日),清廷電令釋放蒲、羅等人。但趙爾豐卻不肯遵旨放人,反過來奏劾端方濟亂。

九月十六日(11 月6 日),清廷命端方署理四川總督,趙爾豐無庸署理。這對趙爾豐是個沉重打擊。而另一方面,到九月二十四日(11 月14 日),全國已有十四個省和上海宣布獨立,特別是與四川毗鄰的湖南、雲南、貴州的獨立,對四川形成了大半個包圍圈。九月十五日(11月5 日),新軍排長夏之時在成都附近的龍泉驛起義,並馳往重慶。端方抵達資州後,也派人到成都運動獨立,企圖攫取都督權位。成都文電不通,呼救不靈。在這種情況下,趙爾豐於九月二十四日釋放了蒲殿俊、羅綸等人,並且待為上賓,意欲依靠他們的影響來平息各地的起義,並抵制端方。隨後,趙爾豐決定將四川政權交給咨議局。十月二日(11 月22 日),他委派署布政使尹良等為代表,與蒲殿俊等人議訂了「四川獨立條約」,7 規定四川行政權交咨議局議長蒲殿俊掌握,趙爾豐仍赴川邊辦理邊務,所需經費由四川省負責;四川獨立後,趙爾豐暫留成都,以便遇事商量,軍隊交原十七鎮統制朱慶瀾指揮。十月七日(11 月27日),趙爾豐正式宣告四川地方自治,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蒲殿俊、朱慶瀾分任軍政府正副都督,十月十八日(12 月8 日),蒲、朱在閱兵時,軍隊嘩變,蒲、朱逃走,原陸軍小學堂總辦尹昌衡平定變亂,被推為都督。當軍隊嘩變時,趙爾豐應部分紳士請求,張貼布告安定軍心,事後人們懷疑嘩變系趙爾豐所鼓動,趙爾豐就發表文告為自己辯誣,結祟人們更懷疑他,十一月三日(12 月22 日),尹昌衡派兵包圍舊督署,逮捕趙爾豐,宣布罪狀後殺掉,終年六十五歲。

注 釋

1 《趙氏族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趙爾巽全宗檔案》,卷509。

2 《錫良遺稿·奏稿》,上冊,第595 頁。

3 關於川滇邊一帶興辦教育的實績,一說有學校二百餘所,學生五千餘人,此據李靜軒:《趙爾豐經邊始末》見《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 輯。

4 《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第4 冊,第365 頁。

5、6 黃季陸等編:《辛亥年四川保路運動史料彙編》。上冊,第442,454 頁。

7 日期據周善培:《辛亥四川爭路親歷記》(上引黃季陸書,下冊第311 頁),《立憲派人和四川咨議局》(《辛亥革命回憶錄》(三),第169 頁)。又一說為十月四日,見戴執禮編《四川保路運動史料》,笫504—509 頁所載該條約。

主要參考資料

《錫良遺稿》。

《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6、13 輯。

《清史稿》卷469,《趙爾豐》,《辛壬春秋·趙爾豐傳》。

《趙爾豐川邊奏牘》。

黃季陸等編:《辛亥年四川保路運動史料彙編》。


周有光。

語文期末考試之前一直在做題,做到一篇傳記說的就是周先生,那時的我第一次知道他。一邊感嘆他的成就一邊心想名字還挺好聽的,仔細看看竟年逾百歲,小小的驚訝了一下。可是等到下午我考試回來時上了一下微博,才得知他剛剛與世長辭。

於是感慨萬分。當我剛要觸碰你時,你便雲煙般彌散了。或許很多很多的人就是這樣,縱然有所成就,也在人們的流轉的目光里轉瞬即逝 。


英年早逝的馬周,早年替常何寫奏疏而得唐太宗賞識,後來官至宰相,數次直言進諫,操勞國事。他的其中一份奏摺被太祖評為賈誼《治安策》後第一奇文。

然而,他在臨死前把奏摺全燒了,這也是為什麼他鮮為人知


朱棣佔領南京造反成功以後。

在台州有一位樵夫,他是一個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這也很正常,因為在當時,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然後挑到城裡去賣。

他賣柴從不開二價,也從不騙人。很多人買他的柴,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不應該與靖難扯上什麼關係。

然而他這樣的一個人卻在聽說京城陷落後,投東湖而死。


馮嫽

她是漢朝和親公主解憂公主的隨嫁侍女、烏孫右大將之妻,同時也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外交家。

漢武太初四年,她隨解憂公主遠嫁烏孫。據史書記載①,馮嫽生性聰慧而富有遠見,知書達禮,通曉西域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在解憂公主生前,除輔佐公主外,還以使節身份,代表公主訪問西域各國,向各國君主贈送禮品,宣傳漢朝教化,深得西域各國人民的喜愛和敬服,人們尊稱她為馮夫人。在解憂公主去世後,上書漢宣帝,以年近七十高齡重回烏孫輔佐公主的孫子星靡。

她和解憂公主一起為加強漢朝同西域各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作出傑出傑出貢獻,促進了漢文化的傳播和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因此和解憂公主一起被譽為絲綢之路上流芳千古的西域雙星。」

①初,楚主恃者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漢書.西域傳》


Twintine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