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在2016年1月至4月期間alexa排名迅速跌落,遭遇滑鐵盧?

斷崖式曲線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豆瓣在alexa上的國際排名狂跌1600多位,豆瓣快速衰退的原因有哪些?


為了了解 Alexa 數據的準確性,我特意註冊了它的 Advanced 賬號,看了豆瓣的數據,過去 30 天美國 UV 是 81w+。美國 UV 佔整體 UV 43.5%,也就是說中國月 UV 約 91w,這個數據只能說是錯誤的,而且數量級差得很大。目前豆瓣的月獨立訪客是億級。

關於流量趨勢,豆瓣在移動化大潮下 PC 端流量緩慢下降,移動端流量快速上漲。沒出現過「斷崖式」下降。

儘管今年豆瓣第一支品牌廣告自稱「精神角落」,不過這個角落不小呢。


行業內人士來聊一下,前面又是百度指數,又是全球流量,又是PC又是APP的分析豆瓣,得出結論豆瓣流量下跌的多麼厲害,app做的多麼爛。

那你告訴我一個站怎麼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從一萬名開外上升到一千多名。都是刷的


alexa早就不能真實反映中國網站數據狀況了,建議答主換個分析工具。比如百度指數。

把「天涯」和「豆瓣」兩個關鍵詞做對比,發現情況類似,從12年開始數據逐步下降。

PC端11年開始搜索「豆瓣「的數據超越」天涯「,12年開始同步下降,但整體前者高過後者。

移動端」天涯「15年出現峰值,最近一年大幅下降,可是」豆瓣「,從13年開始就沒升過啊。大家可以搜搜看其他網站,一般來說12、13年前後,很多網站的流量會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但像豆瓣這樣轉完就逐漸下降的,還是不多啊。所以豆瓣app做的是有多差呀。


豆瓣已死。以前刷組跟直播的時代幾近沒有了。各組管理員幾乎都去玩別的去了。小組以前挺好的,其實如果做得好,不比朋友圈差,真的可惜了。

開始是不想做商業化,後來是想做做不起來了。除了豆瓣影評可以借鑒一二,我也很久不曾看其他了。


原本的小清新小文藝用戶長大了,重口了,柴米油鹽了,走了。

新的小清新小文藝又沒有吸引來,so。


打開豆瓣 APP後,裡面雖然各種都有,讀書,電影,音樂,小組,同城,但是卻有一種不知道幹嘛的感覺,後來就直接刪了,省事兒。。

以前經常用的豆瓣FM ,現在也換成了網易雲音樂,現在也就標記下書籍和電影還用它,如果這兩樣都被同類產品替代後,我覺得豆瓣也就快玩完了。。


從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忽視的一點,就能看出豆瓣管理層的固執,保守,刻板和自大,決定了豆瓣的沒落:…………………………………

遲遲無法用第三方賬號登錄,能用後再看它自己的帳號體系和設置是多麼的反人類,多麼的不夠人性化。

ID對廣大互聯網用戶的價值和地位不遜於QQ號碼,如果不能安全方便的關聯和解除,會極大的影響流量和持續喜愛。

比如能不能用QQ等第三方一鍵登錄,方便和安全程度差很多。自己的老賬號是否能關聯到現有第三方登錄也非常影響我是否再願意經常登錄軟體或社區瀏覽遊玩。有人只因為自己的老帳號無法關聯自己的主要第三方賬號就作廢或不上了的。

原來京東商城和騰訊的關聯度不好,流量就沒打通,無法享受,我提了意見,後來QQ登錄可以解綁,重新綁定到京東老號上,這樣方便一鍵登錄,老帳號的積累也得以保留,避免了賬號危機。這是現在很多管理層忽略的一個大問題。

王興的美團有同樣的問題。


其實天涯挺強的,貓撲是比較慘。

豆瓣只能說也挺強的。


現在豆瓣只看看影評了。。


樓上的,你們這是命題作文呢?


不管豆瓣目前數據如何,從長遠來看不做出改變是一定是衰落的,真為豆瓣惋惜。

1.很多APP都是精細化垂直領域的APP,他們相對豆瓣這種綜合性的APP可以精細化個性化深耕,慢慢蠶食豆瓣原有的市場,豆瓣自己拆分的APP對內容和服務的處理總是輕拿輕放,莫非是覺得自己演算法好就能做好服務?覺得垂直領域專業性不夠,用戶用了沒有那種你看我最了解你的這裡是你最好的歸宿地的感覺。

2.豆瓣太依賴用戶產生內容,但是由於用戶上網時間有限,豆瓣關鍵的產生內容的用戶群體轉移到微博等其他APP,他們的fan自然也 會跟著轉移,微博很多豆瓣網紅。豆瓣用戶活躍從豆瓣小組很明顯能看出來,豆瓣流失用戶嚴重,比百度貼吧還慘,小組都長草了。

3.豆瓣創新性不足,比如之前用豆列,簡單粗暴進行讓用戶進行內容再整理。可能是現存活躍用戶都是有收集癖好的,對內容的組織處理不夠好。

4.豆瓣運營太溫吞太依賴用戶自組織但是產品設計又跟不上這種運營思路,現在市面上的APP大多都是官方和用戶結合運營,火力全開。

5.豆瓣切入移動端沒找好切入點,所有的切入點都是蜻蜓點水,效果不理想,後來了一個豆瓣APP,既然想維持PC端的大全基礎上還優質,那麼為啥不發展個豆瓣搜索框,沒有利用到站內豐富的資源,浪費用戶的原創內容,覺得豌豆莢在做豆瓣原本在移動端可以做的事情(_-雖然做得也不咋地)用戶發內容,豌豆莢組織信息,組織評論,推薦喜歡。ect。恩,萬事有豆瓣娘。

(?????)っ答案很大程度依賴純屬自己使用後的感受和個人直覺,不喜勿噴。

(?? . ??)道聽途說之前豆瓣核心成員有變動,大牛出走帶走很多人,求扒。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我實在不理解豆瓣每升級一次x.0app版本,就跟換了產品經理一樣的體驗。尤其是去年為了擴張用戶,強行推出小事,還取消掉了按喜好分類推薦文章這個我挺喜歡的欄目。推小事也就算了,一開始還安靜的呆在第二頁,後來乾脆強行推銷,愣是把小事放到了首頁。想看的文章看不了,一打開滿目找對象的yp的,什麼感受?我就把app刪了。聽說現在又換回來了?然並卵,興趣已失。


以前因為豆瓣同城用得很多,現在還保留著用豆瓣測網路是否登陸的習慣,但打開後也很少看了,,

最近要租房才用得比較多,但是搜索出來的都是13年的信息,,這默認排序真是…

現在基本就是用來標記看過的書和電影,但就是這點也變得越來越少:一方面是豆瓣搜索做的不好,另一方面,百毒搜出來的,會先出現百度系的內容,豆瓣要下拉好久特意找,,有時就懶得找了。老用戶尚且如此,新用戶的增量估計是個問題!

另外吐槽一點的是豆瓣的演員表裡只有演員名字,沒有飾演的角色!!!


老用戶了,也很久不怎麼玩了,除了標記電影和查影評之外幾乎不怎麼碰了,不像以前經常刷新,每條都看。

可能真是審美疲勞吧,看來看去都是八卦曬照圈粉雞湯,除了幾個原創作家還有點看頭之外,跟朋友圈沒什麼區別,還都是陌生人。

清淡的吃太多了,現在到重口味時間了。


推薦閱讀:

亞馬遜 Alexa 在語音助手競爭中選擇了第一位合作者,可為啥偏是微軟 Cortana?
從內置 Alexa 的最小產品 Dash Wand,看貝索斯如何通過硬體實現賣賣賣
新手站長如何認識老站長?
為什麼「新華網」「光明網」的訪問流量這麼高?

TAG:互聯網 | 社交網路 | Alexa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