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規劃快題設計中,常遇到一些地塊剩餘空間沒有辦法處理,請問各位大觸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需要知道「空間」是什麼,在我看來空間是一種感觸,由長度、寬度、高度、大小給人的一種綜合感觸。空間有大小,有疏密;有接納性空間,有排斥性空間;有公共空間,也有私密空間等,當然也會存在剩餘空間和非剩餘空間

剩餘空間是什麼?非剩餘空間是什麼?什麼樣的空間屬於剩餘空間?而怎樣的空間感受不會讓人覺得剩餘呢?

對於不同的主體,對剩餘空間的感知具有主觀性。

例如,在建築設計的角度里,你會認為家裡的儲藏室屬於剩餘空間,而不會去把客廳、卧室、廚房、洗浴等當成剩餘空間;當你走出室內,你會認為自己家院子的出入口空間是重要空間,因為在節假日的時候或許偶爾會承載家庭小聚的功能,但是後院的圍欄與房子山牆形成的狹小空間,會被理所當然的當作剩餘空間,原因很簡單,它沒有起到頻繁使用的功能。這裡我們區分剩餘空間與非剩餘空間,更多的源自於「主體的使用頻率」來衡量。

但是,當視角變得宏觀之後,我們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之前建築出入口的小型開敞空間,在與大型公園、大型廣場、城市軸線等舉足經重的空間比起來,顯得比較剩餘了。我們現在依然是在城市規劃的宏觀角度,來探討空間的剩餘問題。

在這裡我引用一下陳鎧楠師兄 @陳鎧楠的明星手稿,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案例1)。

在圖中標示的紅色框框,從設計者的主觀判斷里,是,不屬於剩餘空間的。紅色區域標示的內容包含:商業步行空間、建築內院空間、酒店庭院空間、碼頭開敞空間、濱水岸線步行空間、出入口廣場空間

在圖示中的藍色框框標示下的內容,會被認為是設計者在營造完主要空間之後,剩下的空間,即所謂的剩餘空間。(在此強調說明一下,為什麼這裡把大型公園歸為了「剩餘空間」?是因為這一年的題目設定里,沒有強制性要求進行公園設計,屬於設計者在分析完題設條件之後,為了處理地塊中剩下的大空間,以及綜合考慮市民公共活動與景觀塑造,設計的大型公園。

對,藍色標示的這些空間,可以認為是被剩餘的。主要包含:建築退線留下的不規則空間、不同類型建築相交時候的交接空間、濱水棧道外與道路的綠地空間等等

綜合的對比紅色區域的主要空間和藍色區域的剩餘空間,會發現,當你的主要空間做的緊湊、清晰、有邏輯性、有規則的形狀,剩餘空間是不那麼容易被人發現的。

下面我例舉一個顯得有很多剩餘空間的案例2。(圖片來源:觀內外考研快題學生作業,僅用於學術交流)

明顯可以感知到,圖中的藍色區域,表示的剩餘空間基本上已經佔據了圖面絕大部分的篇幅。這些僵硬的軸線,在缺乏尺度感和圍合效應的設計下,與剩餘空間無異。

這裡又需要再進行一番思考,為什麼會出現所謂的剩餘空間?是本身就是剩餘空間,還是被剩餘空間?在我看來,案例1存在的剩餘空間,其本身就是在主要空間塑造後,剩餘下來的次要空間;案例2的多數剩餘空間,是由於設計者的設計深度、設計水平局限,被剩下來的空間。換言之,這些空間是可以部分轉換為主要空間的,而不是非得弄得剩餘。

判斷空間是否出現剩餘最基礎的方法就是:判斷建築密度。

一般一套規劃方案里,最常見的建築密度範圍是在20%-35%之間的。一旦建築密度過低,就會不免出現剩餘空間。有的時候,是在滿足題設要求和尺度要求下,依然出現低密度(類似案例1的華工2013年真題),這時候的剩餘空間似乎在暗示著,作為設計者的你,採用何種適合的方式來填充題設本身存在的剩餘空間,這需要找到合適的填充方法來解決;但往往更多的時候,那就是空間本身可以不被剩餘,但由於設計者本人對於空間處理過於零碎,建築尺度把握失控等,導致空間被剩餘,呈現七零八落的感覺,這需要掌握合適的尺度技巧與設計圍合技巧來解決。

我總結一下通常導致剩餘空間出現的一些情況:

(1)過度的建築退線

建築退線導致的空間剩餘,這裡可以採用樹叢將界面充實起來。合適的建築退線約5-8米,一般這個尺度的帶狀剩餘空間,其實簡單的行道樹+綠地就可以解決的。有的時候退線過度,退到了15米左右的時候,就會顯得剩餘空間較多,這時候樹叢就是一個很好的填充工具。

(2)尺度的把控失衡

尺度感,是一個設計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尺度的把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尺度宜人和尺度合理。

尺度宜人,是對空間的一總尊重,對在空間下的體驗者的一種責任。大家熟知的商業街D/H之比控制在1:2-2:1之間的舒適尺度,以及在介紹雅典衛城時推崇的城市尺度適宜人居住,均為三向量的實體,再以及中世紀城市(威尼斯、弗洛倫薩)的建築特點就是:建築環境近人、城市尺度適宜、自發形成。

尺度合理,是對設計題設要求的一種正確反饋。例如快題里常見的200客房的酒店、10000建築面積的商業、10棟6層中小型住宅的安置等,這些文字信息,最終都會是以尺寸和地塊落進設計方案中的。對尺度把控失衡,導致的後果不僅會出現空間剩餘,還會出現功能區塊放置錯誤。在此我不一一展開。

針對這個問題,在知乎文章中專門開了一篇文章闡述【規劃快題】中的尺度把控技巧解讀

【規劃快題】中的尺度把控技巧 - 龜杍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感興趣的可以一起探討~

(3)設計深度不足和空間能力不佳

本該一個具有主要園路、次要園路、核心景觀、次要景觀、景觀節點、核心水景、濱水岸線、小集散廣場、退出機制的公園設計,你卻只是草草的幾棵樹和幾攤零碎的水體和一個生硬的圓形廣場來了事,這種主要的空間都會被看起來是剩餘空間。

空間能力不佳,是多數設計者擁有的通病。通過上面同一塊地的兩種建築擺放方式,明顯發現,前者的建築圍合出來了一個類似於矩形的空間,這種空間在之後會形成市民小廣場等公共空間;後者建築無序的擺放在地塊上,導致除建築外的空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顯得不那麼容易被人接納。

上述問題,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案,我也簡單的談一談如何去解決:

一、合適的空間填充

這裡涉及到掌握不同尺度空間的填充方式。

(1)小尺度空間

例如建築的出入口空間、建築退線空間

填充元素:樹、草地、樹叢、樹陣

(2)中等尺度空間

中等尺度的衡量,主要是介於小尺度與過大尺度之間的空間,例如庭院式酒店裡的院落空間。往往這個時候可以轉換成綠地加水景設計的結合,來有效填充,這甚至是景觀的一種深化手法。

(3)大尺度空間

往往需要填充的空間上了1-2公頃這個程度的時候,做一個公園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小一點的公園,用園路組織一下,加上一些步行道和休息平台

大一點的公園,就挖上一灘人工水池,設置生態島,同時結合園路組織步行

二、空間圍合的有效運用

有效的利用好了空間圍合這個技巧,可以避免很多空間出現不必要的剩餘。增加空間的圍合效果,形成有效的界面,可以減少剩餘空間的出現。

有效的空間圍合,無外乎就是兩種方式。

(1)建築圍合

讓建築形成規則的界面,會給建築圍合下的空間一種可接受感,往往這種空間會潛移默化的變成廣場等公共空間。

(2)樹木圍合

常見的圓形廣場的處理方式,就是通過樹陣圍合成圓形空間,讓圓形廣場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塊不一樣材質的圓形鋪裝鋪在地面上。

等過了100贊,我再好好構思總結更多更詳細的剩餘空間處理手法吧~

前期的分析,無時無刻都在與自己搏鬥呢~

感謝楠師兄的多次指點和原創稿件,突然發現一個答案隨隨便便一改就是兩個小時呢~


告訴你個省力的。剩餘空間都在結構重點的外側。對於考研快題。把那些空間留給停車場或雲樹即可


為什麼會有空間剩餘?

答案有以下幾個:

一、價值觀不對

價值觀,就是你這個方案,究竟是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你對空間的干預和你對設計的想像,完全都在圖紙中,藏也藏不住。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即便是 畫快速設計,你仍然不能忘。

比如,你設計的前提是提供一個步行為主的生活環境,那麼機動交通的效率與完整安全的步行體系之間有衝突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怎樣守住底線。

所以項目的出發點,一定不是機動車道劃分地塊開始,而是應該從開放空間的網路開始。

二、方案的衍生順序有錯

做設計,分析合理,只是基礎中的基礎。完成理性分析的部分。從理性往感性轉化的部分是最難,也是脫離初級菜鳥方案的必經之路。這裡就涉及到衍生方案的過程當中,為什麼大部分傳統的設計方案,都是路是路,建築是建築,景觀是景觀?

方案本來就不應該是先擺房子,再拿景觀填補空白。

如果你的方案的衍生順序是有錯誤的,你在衍生方案的過程,不是以開放空間的方式作為控制方案的過程,勢必整體性不足。

建築、環境、機動交通本來就是空間的雜糅。所以,本來就應該同時衍生,結合度才會好,才不會有空白的空間。

(修改前)

(修改整合)

(修改後)

三、對於景觀的理解和尺度的控制

控制尺度感,對環境的理解,對空間序列關係的組織和細節深化,是進一步進階和評價方案的關鍵。

這麼說吧,過了中級衍生方案的關卡之後,就是最難的部分了。

好規劃和不好的規劃,同時都是控制尺度,但氛圍,生活感,可以允許的活動類型,完全不同。

這就是我培訓出來的同學,為什麼沒有人拘泥於自己是規劃專業,而不去了解景觀知識。

打開了的,不被限制的思路和用心的感知體會,才能做出靈活多變,又結構清晰,秩序良好,空間結合度高的方案。

(方案修改前)

(方案修改)重新整合開放空間的序列和體系。形成完整度較高的方案。

(方案修改後)


推薦閱讀:

從城市規劃和公共管理的角度,如何評價中國北方地區的集中供暖?
大學會對所在城市產生哪些影響?
城市規劃(3):香港為何不向北建設新市區,卻只是填海?│脫苦海

TAG:城市規劃 | 快題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