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道是不可言說的,為什麼不可言說?

「 道可道,非常道 」,道指的是什麼?言說指的又是什麼,是定義,判斷,論證?

這裡面有怎樣的理由,這些理由又是否合理呢?


人類的思想活動藉助於語言,人類是靠語言在思考,靠語言來描述事物,靠語言去探索世界。在理性條件下,人類不可能脫離了語言而去陳述本質,同時也就是說,人類的一切認知是由語言構成的。

道,或者說是理念,或者說是絕對精神,或者說是本質,或者說是神,具有超驗性,也就是說這種事物超出一切可能的經驗之上,非人的認識能力可以達到,即便是在沒有語言(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基礎經驗)去支撐的情況下依然存在和成立。

而這裡出現以下矛盾:

1.語言是有限的。

2.宇宙是無限的。

用有限的語言去描述無限的宇宙,勢必會造成必然的缺失。所以歷來為智者賢人所「感知」到的東西,他們對於表述出來雖然竭盡所能,但也無能為力。

而在非理性條件下,這種對於不可言說的「道」的呈示要更突出一些——比如藝術,藝術是超越語言的高級表達方式,距離「道」要比語言更純粹得多。但是正如你看到一幅畫或者聽一首曲子,你覺得真美,但是你並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同樣也表現出了語言的局限性。


關於上達學問的無法言說和沒法思考,我們來看一下儒釋道聖人的論述。

一、佛家

《五燈會元》曰: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文殊請釋迦摩尼再轉法輪。釋迦摩尼訓斥道:「文殊,我四十九年沒說過一個字,你讓我再轉法輪,難道我曾經轉過法輪?」這裡,佛祖否定了自己說法和轉法輪。

同樣,在《金剛經》佛言:「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意思是,如果誰說我如來說佛法了,那麼他就是誹謗我。大家知道,釋迦摩尼說了49年佛法,阿難記錄,浩如煙海的佛經便是證明。那麼佛祖為什麼否定呢?答案就是《維摩經阿閦佛品》所言:「一切言語道斷。」。佛法是非語言對待的,釋迦摩尼擔心人們執著於文字導致不能悟入。

《纓絡經》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止觀五上》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

《文殊師利所說不可思議佛境界經》曰:「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非思量境界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無有文字,無文字故,無所辯說,無所辯說故,絕諸言論,絕諸言論者,是佛境界。』」

《仁王經》曰:「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

《六祖壇經》慧能: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以上佛家的論述無非在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言語能說出來的,也不是思考想像能夠得到的。一說就錯,一想也錯,叫不可思議,即不可思不可議。這就是所謂的「悟道者,不涉文字語句」。

般若實相離言語離心行,不管你怎麼說都說不到它,不管你怎麼思議也與它不相干。禪宗認為:靠見聞之知和語言文字可以形成關於外部世界的觀念,卻不能認識心體本身;所謂「不在境上生心」,「說即不中」,「以心捉心,終不能得」,「第一義不可說」等等便是此意。

語言和思考與六塵境相應,是生滅法,而般若實相無生無滅,故無法言語思議。一般人聽經不能開悟,就是著了相,著了什麼相?就是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墮落在第六意識里永遠不能見性。尸棄佛有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金剛經》有:「應無所住生其心,」,所謂的「無所住」是無為境,即為非思量之境,亦即不落文字之境。唯此境方可「生其心」。「如來所說法,應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境界。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知道了佛法無法通過語言和思考而得,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心靈去悟。

提供幾段佛家公案供大家領悟玩玩。

釋迦摩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釋迦摩尼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外道的人問釋迦摩尼:「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外道問釋迦摩尼因:「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釋迦摩尼沉默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阿難不解,問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佛家關於真相或真理的不可言說性質,有的朋友可能懷疑,有那麼神秘嗎?這是不是佛教故弄玄虛的說法呢?答案:不是的。今天介紹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家和儒家的觀點,它們與佛家的觀點是一樣的,大家參考。

形而上的問題在西方或港台可能好一點,因為全球80%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宗教都是形而上的。絕大部分中國人沒有信仰,加之長期接受唯物主義的洗腦,所以喜歡動腦筋思考本體問題,實際上,大腦思考是不可能領悟形而上真理的。曾經在一個學術群里,有一個人問我,為什麼要談西方的唯心唯物分類呢?我說,你不是大陸人吧?他說,是。我說,怪不得你不懂,在大陸不首先解決唯心唯物問題怎麼談學問?後來才知道,他是台灣的名學者,也是目前在大陸是非常活躍的文化名人。看來我猜對了,他的確不懂大陸人的思想。

二、道家

1、老子不可言說的「道」

人們都知道《道德經》的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即,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的本身了,可見「道」是不可言說的。

"道"是什麼?無法說,它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勉強說,「道」主要有以下五種含義:一是指形而上的本體,即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初本原,可感而不可道和不可見;二是指「無」,「無」是「有」的前提,「有生於無」,「道生萬物」這就決定了任何物質存在的本質,沒有道就沒有天地萬物。三是,「道」是宇宙萬物發生、存在、發展、運動的內在原因,由此形成了所謂的規律;四是萬物在變,「道」卻如如不動。五是,「道」是人生在世的一種準則、標準。

「道」意味著唯一、絕對、最終、真實和究竟,它是理解道家思想的關鍵所在,因其無法言說,所以只能用心慢慢體會,這樣才能悟道。《道德經》里的提到的聖人就是悟道者。

進而,老子在《道德經》五十六章提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知「道」者的說不出來,而言「道」者卻不知「道」。有趣的是,白居易在《讀老子》里質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我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其實,《道德經》是老子在無奈之下而寫的,而且在文章的開頭已經打了向大家打了招呼:「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哎,各位,我說的道可不是「道」的本身啊。

2、莊子「口不能言」

莊子在《天道》中有「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蘊含事物中的本體是不可言說的。莊子又談到讀書問題:「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可見莊子清楚地意識到書籍和言語的局限性,所以,他在《秋水》篇中提出「至言,無言;至為無為」的觀點。

在《莊子·秋水》里有「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語可以說個大概,但其中蘊含之真相是說不出來的。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又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這與佛家是言語道斷,一說就錯同出一轍。

很明顯,莊子推崇「無言」之美。好了,矛盾來了,大家知道,莊子著述頗多,且文章雄渾飛越,想像奇特,超凡脫俗,恣肆汪洋,儀態萬方。人們不禁要問:你莊子說「不可言傳」而自己卻寫了一大堆,怎麼解釋?

我們還是來看看莊子是怎麼解決這個矛盾的。在《外物》里,莊子言道:「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蹄」是捕捉兔子等用的「圈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掛在河裡的筌本是用來捕魚的工具,可等捕到魚後,就已經成了沒用的東西;設在山裡的圈套本是用來捉兔子的工具,可等到捉住兔子以後,也成了沒用的東西。語言和文字是用來表達心意的工具,既然得到了意,言就可以忘了。但如今的學者,本末倒置,太看重語言和文字,卻把「意」給搞沒了。這句話告訴我們:你本來是求道的,結果卻執著於文字,考據訓詁,而把「悟道」的目的給忘了。

佛家大珠慧海禪師非常贊同莊子的這個觀點,他說:「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亦猶得魚忘筌,得兔忘蹄也。」。這就是「悟理而遺教」,如果達到了「悟」的境界,佛教經典就可以全部忘掉了。而現實中,很多儒釋道的學者們卻常常忘記第一要義的目的,而執著於第二、第三要義的手段工具,過多地糾纏於詞語的詮釋並為其苦苦思索,做了一輩子無用功。妙心寺的開山祖關山國師在其「遺訓」中曾說:「望汝等務求其本,……切莫誤去摘葉尋枝。」。

莊子在清晰地認識到語言文字局限性的的同時,也認識到語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他在肯定「言不盡意」的前提下,提出了「得意忘言」這一符合中道的真知灼見。所以,「得意忘言」就是莊子解決「言不盡意」卻要「言」這一矛盾的方法。

在這裡,莊子的「得意忘言」提醒我們,讀書時不能執著於文字,而是要突破語言文字的束縛,用心體悟文字背後的東西,悟到蘊含在語言里的深層內涵與言外之意。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發現,佛家認為實相「不可言說」,道家認為道「不可言傳也」,而實相無相,就是無影無形的道。莊子說「得意忘言」,慧海禪師說「悟理而遺教」,都是不執著於文字,觀點完全一致。顯然,佛道是一家。那麼,儒家呢?

三、 儒家

1、「子欲無言」

《論語》中有:「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為何無言?還是因為形而上的學問無法言說,即所謂「言不盡意」。《周易·繫辭上》記載:「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進而他又提出「子曰:『聖人立像以盡意』。」即通過「立像」來幫助理解心意良知。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解釋道:「言生於象,故可以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以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通過言和像而得意後就應該忘了言和像。顯然,這裡王弼把儒道合二為一了。

王弼天縱奇才,他以老子思想解《易》,開一代新風---"正始玄風"。王弼的易學觀體系龐大,內容深奧。他留下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論語釋疑》等諸多著作,可惜天妒奇才,24歲即去世,何晏曾嘆道:「仲尼稱後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

另外,「子欲無言」完全符合老子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天地不言,萬物卻因為天地的存在而生機勃勃,所以,人要效法天地,也「訥於言」。到了形而上的學問,儒道也是處處相通啊。

《禮記》里有,「人死曰鬼」「鬼者,歸也」,就是說人死了就回到來的地方,曰「歸」。但鬼是什麼樣子?鬼怎麼生活?我們為什麼看不見鬼?等等問題是無法描述的。所以,當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迴避了這個問題。再問死。孔子又說:「未知生,焉知死?」,又迴避了。學生子貢無奈地嘆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屢言知天知命,然卻從不深言天與命。這就是佛家提出的言語道斷,一說就錯。

對於不可言說的鬼神,孔子只是點到為止,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句話有三層意思,第一,鬼神是存在的,我們要尊重、尊敬、敬畏它。第二、「遠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接近,因為那是另一個維次的存在,是不可言說也不可思議的東西,接近了容易把自己的思維搞亂。「敬而遠之」就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這一點和佛家的觀點一致,佛家的神通可以看到鬼神的活動,但釋迦摩尼反對表現神通。第三,「可謂知矣」是說,只有敬畏鬼神而不接近的人才是智慧的。關於鬼神問題,孔子在《孔子家語》里有比較多的論述。

2、孟子「難言也」

孟子說人生有三樂,其中一樂就是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在《孟子·公孫丑上》談到,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孟子,說:「請問老師,您最擅長的是什麼?」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公孫丑又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難言也!」,意思是,難以用語言描述。

孟子勉強解釋「浩然之氣」道:「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孟子轉了一大圈,說清楚「浩然之氣」到底是什麼了嗎?沒有。可見浩然之氣是一種來自本體的東西,屬上達的學問,所以「難言也」。其實,歷史上又有誰能說清楚呢?我們看到,孟子的學生中並無像顏回一樣的得道之人,可見根器好的人還是太少了。

3、王陽明「道不可言也」

大儒王陽明出入佛老,自然和儒釋道的聖人一樣,他說:「道不可言也,強為之言而益晦」,道不可言說,勉強說則越說越亂。

佛家和王陽明想普度眾生,告訴世人這個真相,無奈也說不出來,只好採取方便說法,結果人們執著於語言文字,學佛的人去行善捐款放生去了,陽明先生的學生去經世致用了,真正的佛法和心學就此遠離心靈,跑到心外去了。語言會帶來這個可悲的結果,王陽明知道嗎?他知道,他提醒學人:「今卻只從言語文義上窺測,所以牽制支離,轉說轉糊塗。」,盯著語言文字去推測的結果就是越學越支離破碎,越理解越糊塗。可見王陽明深知此理,可惜又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經常嘆息無語。

王陽明說:「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見聞之知是由良知發出的,是良知之用;但良知卻不能靠見聞之知獲得。所以,王陽明說:「此須自己體認出來,非言語所能喻。」,「用功到精處,愈著不得言語,說理愈難。」,這裡的用功就是禪宗的實修,一般人不懂得實修這個道理,依賴見聞之知和語言文字去握良知,結果反而體認不出良知。

對於這樣一個不能用語言文字和見聞之知去把握的良知本體,王陽明認為只能靠「悟」去把握,「在不睹不聞上著實用功」,王陽明說「自家痛癢自家知」。「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爾要知我苦,還須你自吃。」。這與佛家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模一樣。

形而上學問的這個性質讓聖人們很無奈,知道卻說不出來,所以王陽明經常為此沉默不語,暗自著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他的學生「不省得」,聽不懂陽明學的原因了。陽明學沒有接班人的原因也在這裡,所以,今天的中國是沒有人懂陽明學的。

4、南懷瑾無奈罷課

南懷瑾先生是佛家,同時也是儒家和道家。他是非常風趣幽默的學問大師。他非常善於方便說法,談儒釋道的上達學問旁徵博引妙趣橫生。但即使如此,還是經常看到聽課人一臉茫然,怎麼說也聽不懂。無奈,只好一聲嘆息,中途「罷課」。南師心裡很難受,對聽課的人說道:就算我累死了也沒事,可是你們一點進步也沒有,怎麼辦?

在場聽課的人不禁淚流滿面······唉!有什麼辦法呢?根器不夠,心靈的智慧不啟動,只知道動腦筋有什麼用?

總之,以上就是為什麼上達學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說就錯,不可思議,大家細細體悟。

人們常說的放下、淡定、逍遙、淡泊名利、了生死等等境界只有上達之人可以自然做到;下學之人可以通過克己止欲而勉強做到;下下學之人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也是做不到的,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一切的根源在於沒有入心,大腦理解並接受,心不認可,一切都是白搭。

(有興趣的朋友可加我的微信號rdtpys,然後閱讀我的公眾號文章)


因為它表達的是一個超越的概念,超越任何歷史時期任何人的理解,一旦用語言固定下來,就不是「道」了。

一個類比,數學裡面的無窮大。任何一個具體的數字,無論多大,都不夠大了。

要有人說他理解了「道」,那一定是個騙子。

孔子老人家說過,這種人就該死了~


有些東西是沒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扁子說我做幾十年的修輪子的工作,可是修輪子其中的奧妙我卻無法和兒子說清楚,所以直到現在我還在修輪子。所以,道是言說解決不了的


不可說,開口即是錯,一開口便失去了真相,便著了道


老子的道,之所以是被他稱為非常道,即不是恆定的到,是因為對於老子而言,平常所說的語言是有具體指向的,而道本身作為一種超越實體的概念,自然就是無法有所指的。

並且,即便是他說道可道,非常道,還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道的狀態和境界,所以道不可道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具體指向物。


睡到這個點…夢裡補償昨個那顆不能為外人道也是不能更慘了的?,腰痛到站坐不能,還來事兒,早班,上課加晚班,一個人被困電梯40min,車子在沒得充電的路段沒電,來到地兒,在險險的道把車推上二樓想充電 ,車子幾次回退險些壓到,到了門衛才說真是不要命,這邊人行道,明明可以從另一面開上來…所以為毛你要眼睜睜地看著我這倒霉孩子拿著寄己的生命開玩笑…晚上十二點多下來準備騎車肥來發現!快充換到的硬幣結果還是錯充到別人的車…


因為很多東西說出來就變了味道

「你的一舉一動在我眼裡都是慾望滿滿」

你不說,你笑一笑,你高深莫測

你說,你自我標榜,你無知狂妄

道是什麼?

道是順應自然?(那窮人就該接受命運不做努力?)

道是逆天改命?(狂妄自大難道看不到人力的局限性?)

其實道就是吃飯,睡覺,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發了財,一個人破產,另一個人生了孩子(裝神弄鬼只說廢話)

所以,多做少說,有問再答,不問不答,記得多笑一笑。


一個關鍵詞:第一人稱(主觀)體驗

英文關鍵詞:Qualia

Qualia的定義: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Quale

舉個例子:

你如何向一個紅綠色盲完完整整的介紹看到紅色的體驗


我認為,道是方法的意思。就是在面對問題時的解決方案。我以前曾經想為自己做一個完美的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案,就跟編程if ...then...一樣。後來當然失敗了,因為實在做不出來一個完美的方案,就簡單的過馬路都做不出來。綠燈亮了不一定就能行,紅燈亮了不一定就得停。因為有太多太多太多的意外了,你根本做不出來。

so. ...唯一的完美方案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所有的解決方案非常道。


因其廣泛性,不限定性,恆變性;又因語言的局限性,不可控性,恆變性。

就像斷句的不同可以導致不同的語義一樣.....大概也不一樣。有點暈,沒邏輯,不該回答這問題,同時暴露出自己的無知以及試圖,但試圖。片面的東西在不同的維度里得到延升,(點,線,面,空間,) 又由括弧內延升,(再重複);每一次新的重複都能得到基於原點的新的東西,但又與原點有()之異。而引出片面的,也只更多。

只做拋磚引玉之用,希望能看到更多前輩的見解。

以上。


還是要聯繫上下文來解讀吧。

道和名的關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應該是先有道,而後給予(道)一個名。就是我們現在討論的道,只是一個名,一個我們的定義。我們的這個定義和道本身是會有差距的。所以當我們說的時候,只是說道的名道的定義,而不是道本身。

一點淺見。


道可道,非常道。這明明說的是道是可以言說的,而且後面還加了一個解釋說這種道不是平常說的那種道。


所謂語言本身不可言說,無論如何也是個誤導的說法,因為並不是那裡有某種不可言說的東西,我們對顯示不能再顯示什麼,只因為被顯示者已經顯示了。——陳嘉映《語言哲學》


正統的說法,是說你所解釋的一切都是道的一部分,是片面的。所以可道非常道。還有的時候吧,語言是很蒼白的,同樣一個描述,不同的人基於其固有知識有不同的理解,一般不會與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完全契合。


推薦閱讀:

為什麼紅色要叫「紅色」?
何謂「理解」?當我們談論「理解」時,究竟在談論什麼?
通名、專名、限定摹狀詞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一個從未感覺過疼痛的人能夠理解"疼痛"這個詞嗎?
人是如何判斷句子之間的關係的?

TAG:哲學 | 語言哲學 | 老子人物 | 中國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