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強」是否算一個含貶義或者偏見的詞語?

結合這個詞被提出的背景,現如今繼續這麼用合適嗎?現在我們所說的西方列強通常指哪幾國呢?


淚流滿面,中國奮鬥了這麼多年,好想被人家尊一聲列強。

私以為,任人宰割、東亞病夫啥的才是侮辱性詞語。


不是啦。

西方列強——西方的眾多的強國們——是西文Western Powers的標準譯法。列是各個、諸多、眾多的意思,譬如列國、列女傳、列傳等等用法。強是指強國、強權Power, 又衍生出 major powers(列強), great power (大國), super power (超級大國), 乃至hyper power (特級大國)的說法至今通用 —— 這是國際政治中常用術語,其含義一直都是中性的。相反之下,霸權(hegemon)、帝國(empire)才是對應的貶義詞。 尤其在20世紀去殖民化的大背景下,霸權主義(hegemony)、帝國主義(imperialism)和殖民主義(colonialism)是非常負面的定性。當代帝國主義者僅有蘇、美兩家,兩者政客還極力否定。

譬如我國就是標準的大國之一。在我國80-90年代,「強權」一度是政治不正確(PIC)的,來源在於鄧小平等推行的反霸權主義論調(先後反的是蘇美),因此我國自稱為「大國」而非強國、強權。要說偏見和侮辱完全不存在。可能這一論調對70-80年代的人具有比較大的影響,其實我國自54年以後一直是強國(有一段時間是民不富但國強)。毛時代輸出革命、對印度戰爭、朝鮮戰爭,鄧時代對越戰爭給世界秩序(東亞和非洲)帶來很重大的影響。我國80-90年代已經晉陞為非常典型的強權了(軍備、核武、經濟總量、安理會常),但是我國一直推行反對霸權主義的論調。這絕對不僅僅是因為道德因素,很重要的來源在於中國曾經收到蘇美兩大超級強權的威嚇。我國避免用強權、強國來形容自己。但鄧小平說小朋友不聽話該打屁股了 —— 難道不就是典型的強權么?

歷史上,列強瓜分中國給我國帶來了近百年的屈辱,因此「強權」(和「列強」)這個詞常常提醒人們過去的民族屈辱。但中國從來沒有放棄追求強國之理想。孫中山在《擬創立農學會書》中說,「故欲我國轉弱為強,反衰為盛,必俟學校振興,家弦戶誦,無民非士,無士非民,然後可與泰西諸國並駕齊驅,馳騁於地球之上。」 他還說,「若是我們人人擔當國家義務,將中國強起來,雖地球上六個強國,我們比他還要大一倍。」 時至1945年二戰將終,羅斯福構想了「四大警察」的戰後國際格局 —— 美、蘇、英、中。彼時列強除美、蘇之外同歸於弱,英國無力獨撐歐洲大局,拉上法國,這便是聯合國五常的由來。

莫因政治正確(PC)導致玻璃心和自我審查。

列強圖版本之一,依據為GDP和軍費開支。更多排名可見:綜合國力、國家實力指標等。

列強圖版本之二

列強一說來自於近代的和式漢語。最後有人提到台灣和朝鮮。按照地緣政治的分析,世界上的國家大致分為全球性強權(美國)、大國和地區性強權(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巴西)、戰略軸心(烏克蘭、亞塞拜然、日本、土耳其、伊朗 等)。日本與中國爭奪東亞地區霸權。戰略軸心雖然未必是強國,但由於其位置,具有四兩撥千金的作用,朝鮮(+韓國)和寶島台灣就處在這樣位置上(對中國而言尤其如此;對美國來說它們的位置沒有日本重要)。


補充下@余伯陽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共產黨,假通商,毒計中藏

美利堅,占首都,窺視兩河

歐羅巴,也想要,裂土分疆

伊拉克,哪一點,我還有份

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

替列強,做一個,守土官長

壓制我,穆斯林,拱手降洋

……

——————————————————————————

回答題主的問題,其實列強本意只是諸強國的意思,這個是從日語引入的,中性無貶義。只是自鴉片戰爭以降,列強對中國都是予取予奪,壞事做盡,所以列強才轉變為強盜的意思。

從歷史來說,國強必霸是客觀事實,要追求自身利益,總會觸及別國利益,在他們看來肯定與強盜無異,所以列強成為貶義詞也不奇怪。


歌頌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此成為帝國列強。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詞是日本啟蒙家西周所創西周 (啟蒙家)

他生活的時代正是西方各強國加緊對東方掠奪,日本在拚命學習西方的時候,列強這個詞忠實的翻譯了The Great Powers,精準簡練,不存在任何褒貶。我們覺得有侮辱性是因為一般近代史提到西方列強都沒啥好事。雖然我們還是沒能打倒西方列強,不過好歹算是混進列強的隊伍了。

這個日本啟蒙家沒有想到,日本在他死後成了他所翻譯的「列強」。

「哲學、藝術、科學、技術」均是他所翻譯,這些領域相關的很多辭彙也是他翻譯的,同時他還對西方的政治抱有興趣,「社會主義」也是他率先使用的。

題外話,當時日本知識分子的翻譯水平令人驚嘆。比如說,「共產主義」在中國一開始叫「集產主義」或「均產主義」,後來發現日本人的翻譯更好,直接照抄;「革命」一開始叫「起事」或曰「造反」,日本人從「湯武革命」中發現了更高大上的說法;「Democracy」被譯成「德謨克拉西」,「Science」被譯成「賽因斯」,民主和科學均是日式譯法,相當精妙,倒是中國的譯法完全不動腦子;「物理學」一開始被中國人稱為叫「格物學」。

最令人驚嘆的地方在於,如下辭彙也是日本人翻譯(少數是中文固有辭彙改換意思)的:

社會;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資本、資本家;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封建制度、封建主義;階級;階級鬥爭;生產(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率);勞動、勞動力;政治經濟學;私有財產;農民(貧農、中農、富農);地主;人民;權力、政權;解放;反動;思想;理論;唯物論、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矛盾、對立、對抗、不斷革命;辯證法;價值;修正主義;改造;意識、意識形態;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無產者、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實踐

最猛的是「形而上學」,來自於朱熹的「形而上者,無影無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日本人讀書讀的還是很通透的。

首個中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來自於日語版的翻譯。

感覺還是不要作死比較好。


我記得《夜幕下的哈爾濱》里有一個情節。
日本關東軍將軍之子玉旨一郎問男主王一民:"你們中國人叫我們"小日本",那麼我們能叫你們"小漢人"是侮辱了你們嗎?"王一民說:"是的。"玉旨一郎說:"情相同,理相通。"王一民回答:"情不同,理不通。"
然後正義的凝視!


在維多利亞里,我們可是拼了命的想成為開化的列強國家啊。


-

哦,那麼ISIS也侮辱你了?

ISIS眼中的「列強」們。

@繆子夕同學提供的圖片。

-


這裡「列強」指的只是「外國勢力」的意思,高高再上慈禧嘴裡肯定不想稱別人「強」

美英外交官自稱自己為「the powers」 這翻譯成「列強」一點問題也沒有,他們說出來是一種驕傲和自負吧

這裡就沒翻譯成「列強」,意思同慈禧前面說的

列強自稱自己為「great powers」,仔細一看原來不單單是「八國」聯軍啊

這圖純粹為吐槽,「列強」的公民在華遭到恐怖分子「義和團」的襲擊,所以他們國家被迫來華維護世界和平,順便燒了北京城。這裡「列強」前面一直沒有出現「西方」兩字,我想,他們應該是把日本也算進去了。


媽的,有錢長的帥有什麼了不起的。

——————————

這是罵人的嗎?


之所以日本侵略中國,就是人家好不容易奮鬥一代人和西方列強平起平坐了,你一句西方列強就把人家忽視了


八國聯軍裡面有日本,

說明當時的日本已經被西方承認為「文明」國家,成為「列強」之一。

成為「列強」,是老一輩革命黨人的夢想,是孫中山的夢,是毛澤東的夢,是我們的夢。


說個無關的吧。

球類比賽進入淘汰賽後:

還剩下8支隊伍,中文叫「八強」,英文叫"quarter-finalists"。

還剩下4支隊伍,中文叫「四強」,英文叫「semi-finalists」。

還剩下2支隊伍,中文叫——不叫「二強」!叫「冠亞軍爭奪」或者什麼,英文叫"finalists"。

可以看出,用」強「這個明顯帶有正面感情色彩的詞來形容在體育比賽中取得成績的隊伍,是中文的特色,而英文用詞則偏中立。

回到問題。

"Western power"相對」列強「也是稍中立一些,因為power可大可小,英國是power,葡萄牙也是power,實力相差甚遠,但在我們這兒都拿了一塊地。

你問19世紀的維多利亞女皇:英國是不是和葡萄牙一樣強?老人家肯定一個鐵甲艦齊射干翻你。

中文的表達問題而已罷了。


1.現在用這個詞也是說當年的事,反正我沒見過以今天的視角看西方國家還用這個詞的。

2.這個詞含有情緒也許是有的,但是侮辱性何在?不是稱人家為強嗎,又不是稱之為強盜,這是承認人家客觀的強大吧。

3.偏見也看不出來,人家西方世界的一群強大的國家。用詞很準確,何來偏見?


打個比方,你被人打了,你怎麼稱呼打你的人?

你是不是該叫他「英先生」或者「日本大爺」?

其實這是你沒有這樣屈辱的經歷,所以站在你這樣的角度,你覺得是帶著侮辱性。可是,經歷過哪些戰爭和死亡的人們,沒有直接罵狗日的,沒有叫洋鬼子就是很客氣的了。

這個世界上,誰都有偏見。偏見最重,偏偏就是那些滿口喊著仁義道德,全世界維護人權,時時譴責他國的國家。


哪有什麼侮辱性啊,強就是強,就算這幾個大國是強盜也是強這沒法否認的……

要是連西方列強都是侮辱性稱呼,難道東亞病夫是讚美詞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