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候的「滿漢一家」是什麼?

由誰提出,如何實施,實施情況如何?


提出者:攝政王多爾袞,然後從順治到慈禧,都在不斷重申

如何實施:在首崇滿洲的前提下實施,以首崇滿洲為第一考量,其次才是滿漢一家的宣誓性政策,也就是說,在實施時,首崇滿洲第一,滿蒙一體與滿漢一家第二。而且,滿漢一家具有宣誓性質,清廷只是在做表面平等的功夫,而根本沒有在實質上實現滿漢一家。具體論證如下:

①所謂的滿洲,不僅僅是入關之前的建州衛女真,努皇以來已然包含了關外生熟女真各部,而入關後又逐漸演變為八旗的代稱(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並不是嚴格的血緣種族意義上的滿洲,而是以八旗制度為核心、以八旗駐防各地的滿城為基本生存布局的政治文化意義上的新民族。(參考路康樂的滿與漢 (豆瓣)強烈推薦此人此書,此書為清朝滿漢關係研究前沿之書)這是滿清統治的核心集團,保證滿洲二十四旗的政治多數地位也是滿清皇權穩固的根本所在。

(以西安城滿城為例,各地駐防城市滿漢都是分開住的,所以這些城市是有內城牆遺址的)

(在全國的八旗駐防城市分布圖,額,找不到更好的,哪天自己制一個)

②在汲取了遼金過度漢化(漢化以至於到了文弱的地步)以及蒙元過度排斥漢化(民族階級壓迫)的兩極化趨勢之後,滿清採取了一種這種路線:積極延攬漢族知識分子,但與此同時,並不放棄滿洲旗籍集團的政治多數地位,只給漢族以表面平等(部院台主事官員滿漢各一員,中基層地方官吏用漢人),而不願也不能給漢族以實際平等(科舉錄取滿洲與漢人分開,滿洲人還可以通過蔭襲、滿文翻譯考試等其他途徑進入政權,地方大員和軍機大員多為滿人充任),滿洲人在全國佔比不到5%,卻佔據了中央政權與封疆大吏的75%以上。

實施效果:可以說,滿清在入關以後,在民族關係上玩得一手好棋,如果沒有近代化以來的西方民族觀念、革命觀念、權利觀念的引入,滿清這種,繼承了明代制度,又汲取遼金元民族文化政策經驗之大成的統治模式是不會輕易瓦解的。其理藩院的蒙回藏政策更是,有宗教牌(滿蒙藏信奉藏傳佛教,五台山、承德都有這一政策的痕迹)、有政治牌(取得蒙古大汗汗位,這點可以與唐太宗的天可汗媲美;金瓶掣籤制度一舉搞定藏地統治)、有戰爭牌(滅准格爾、平大小和卓),對漢地又是文化牌(一手文字獄、一手漢學風)可謂和戰文教靈活自如啊。

補充一發私見:滿漢一家是清廷的宣傳、旗民分治是具體的制度,滿族作為一個以女真為核心的現代民族,清代是其逐漸成型的時代、並不是滿族實際存在的時代。清代的滿洲人,與其說是現代民族學意義上的民族,還不如說是戶籍制度下的旗人階層,或者說,清代滿洲人是與漢軍八旗、蒙族八旗一道組成了以八旗駐防制度為核心、旗民分治戶籍制度及重滿抑漢選官原則為輔助的旗人階層,而後世的滿族也多由旗人中的滿洲人及不願恢復漢蒙籍的漢蒙人組成。總之,近代的滿族是清代旗人的下一階段,而非單純的滿洲人。


漢為滿家奴


攝政王多爾袞、順治帝福臨雖然儘力維護滿洲貴族特權,「首崇滿洲」,但只憑區區一二千名八旗王公大臣和五六萬滿洲男丁,無論如何也不能消滅二三百萬名抗清將士和統治上億漢民,必須實行「以漢治漢」政策,因而多次宣稱「滿漢一家」。

通過「滿漢一家」政策,吸收了大批漢官、漢士、漢將、漢兵,他們遵循帝旨國法,治理京內外各級衙門事務,轄束人民,征賦金役,從征廝殺,為統一全國,安定九州,鞏固清朝統治,起了很大作用。

以上答案來自百度。


日中親善,大東亞共榮


推薦閱讀:

清朝算不算是對現代中國貢獻最大的封建王朝?

TAG:中國歷史 | 民族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