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共掌權時期對境內東正教是何態度?


列寧時期:針鋒相對

剝奪了東正教的國教地位,收回教會的土地,教會與學校分離,削弱了教會對世俗生活的影響。

針對部分地區教會煽動信徒反抗蘇維埃的行動,進行了彈壓,但並未完全禁止傳教活動。

三十年代:趕盡殺絕

大清洗也波及到宗教領域,蘇聯境內的東正教堂幾乎全部關閉,反對這一政策的人遭到迫害。

衛國戰爭時期:走向正常

面對民族危亡,教會支持蘇維埃政府,號召教徒抵抗侵略,捐款捐物支援前線。

1943年成立東正教會事務委員會,它直屬於蘇聯部長會議,此後也選出了長期空缺的牧守。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期:強化控制

一方面,經濟上扶助教會發展,教徒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對教團的活動加以各種嚴格限制。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鬆管控

頒布「信仰自由和宗教組織法」,允許教團參加政治活動,取消對未成年人的限制,允許軍人信教。


詳細的歷史我沒有研究過,貼一則軼事作為對這個問題的補充,出處是《東正教聖象史》。順便,《東正教聖象史》這本書很有意思,大力推薦一下。

「1941年,衛國戰爭開始的時候,黎巴嫩都主教以利亞見到聖母異象,聖母告訴他,要解除列寧格勒危機必須做兩件事:第一,要告知蘇維埃政權應當在全俄境內開放教堂和釋放神父;第二,應當向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兩個《喀山聖母像》祈禱。以利亞通過國際宗教渠道把關於此事的記錄轉送到了俄國。經斯大林准許,都主教謝爾吉和阿列克西在列寧格勒主持了對聖母像的祈禱,並舉著弗拉基米爾大公教堂的《喀山聖母像》舉行了十字架遊行。」


我又來給大家提供一點零星的材料了,作為對上面的 @Zhang Fuguang 回答的補充。

莫斯科號稱世界最大的基督救世大教堂算是最著名的例子了,很容易就能查到它的歷史。蘇聯時期為了修建傳說中的蘇聯宮而被拆除,結果發現地基原因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建築,計劃擱淺,原址改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游泳池。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又斥巨資重建。

莫斯科克里姆林內的幾座教堂,在蘇聯時期幸運地逃過一劫,沒被拆除;但也僅僅是撿了條命而已,很多別的教堂被拆除的聖像、木雕之類的都堆積在這幾座教堂內。二戰後改建為博物館,蘇聯解體後改為如今的聖像博物館;有的教堂會有別的臨時展出。

聖彼得堡涅夫斯基大街的喀山大教堂本來是為了紀念喀山戰役勝利而建。蘇聯時期是「俄羅斯舊社會宗教博物館」,解體後交回東正教會。

說兩個非東正教的。不遠處的天主教聖凱特琳教堂則是被作為上述的博物館的倉庫。根據wiki,屢遭祝融後被改為辦公室等。蘇聯解體後歸還給天主教會。

路德宗彼得與保羅教堂是最令我感興趣的一座教堂(在一戰中雙方廝殺到紅眼的關頭,這個俄羅斯首都的德裔社區、以及德裔教堂在歷史的風暴中何去何從?這太吸引人了)在教堂中有大量的宣傳資料,但可惜絕大部分是俄語的。我雖然基本都拍了下來,但放棄了一個個字母手敲入Google translate的瘋狂念頭……根據有限的英語說明,這所教堂在一戰期間沒遭太大損壞,但在蘇聯時期被沒收,曾經作為摩托車停放處、蔬菜種植、倉庫等等,二戰後改建為室內游泳池,給附近的中小學使用。蘇聯解體後,當地政府重新歸還給當地教會,修繕後重新開放作為教堂使用。

其實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距離熱門景點略為遠一點的地方,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教堂、修道院。雖然有不少已經重新修繕過,但依然有大量東正教教堂外表一片破敗。比如就在巴巴拉路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就有一座小教堂,簡直就是一座危樓,雖然距離紅場也就步行5分鐘距離而已。


推薦閱讀:

俄羅斯為什麼會信仰東正教?
蘇聯為什麼會衰落解體?
一言不合,蔣校長飛到毛國坐坦克壓汽車去了。

TAG:東正教 | 俄羅斯 | 宗教 | 蘇聯 | 政黨黨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