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那句「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從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角度來解釋下意思嗎?

就是從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 來怎麼理解這句話


以下是我的思考:

首先我們要思考, 規矩是人生自由的桎梏嗎? 不是, 因為規矩是世界運行的規律. 規律可以改變? 可以改變的不是規律,而是規則, 規則是人為制定的.不是隨意制定的, 有跡可循的法則才是規律. 一切可以改變的都不是規律, 你看到的貌似規律性的東西, 但是又在改變的不過是規律在一定條件下的表象, 如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規則.

所以規矩不可改變,所以改變的只能是人心. 所以不是規矩的表現--- --- 規則 --- --- 在桎梏人心, 因為人只能遵守規律, 利用規律. 而且從來也沒有人會因為規律的存在而被桎梏, 有人因為不到十五月亮不圓而苦惱嗎? 我估計沒有, 因為知道那是自討苦吃.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覺得不自由呢? 是人心在嘗試改變不可改變的規矩, 從而處處碰壁, 頭破血流, 這件事讓人覺得不自由.

這是不是說, 我們不可改變不合理的規則? 否, 規則是可以改變的, 但是要改變規則, 就需要你對規矩把握, 比制定你想要改變的當前的這個規則的人, 還要了解背後的概率, 你才能有可能改變這個規則.

如果你正真的體會到了規矩的實質, 掌握了規矩, 你的心就會按照規律來指導你去做你想作的事, 按規律辦事, 沒有什麼事是不能辦成的, 按規律辦事, 不會有任何合理的規則阻攔你的行動. 如果有了什麼東西阻礙你的行動了,不是你還沒有把握規律的本質, 就是你認可的這個規則有問題.

真正的把握規矩, 才能從心所欲, 真正把握規則了, 才會不逾矩.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 唯大英雄能本色.

在沒有認透規律之前, 就按照別人對規律的認識, 規則來辦事, 所以才會感覺處處絆手絆腳. 真正認識了規律, 就得按規律來. 按規律來, 自然就不逾矩了!


這個問題我來試一下哈!

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整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在不同年齡階段達到的一種境界的總結。只屬於孔子獨有,有些人認為這是普遍規律,人到三十自然就立了,這是不對了,有的人終生也不會立。

緣何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根本原因在於「志於學」,什麼志?學什麼?

根據對論語的理解,我們可以初步膚淺地理解這個「志」就是做周公那樣的人,這個學,也是學習堯、舜、禹、湯、文王、周公傳承下來的大道。

有了志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前進的動力,知識、能力、品德等等就會逐漸增長,有句話不是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如此,孔子在30歲左右,在學識、品德方面就得到了社會認可,表現之一,就是孔子的兒子孔鯉出生,魯國國君送鯉魚給孔子,還讓孔子參政議政,這就是三十而立。

同樣,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都是孔子在向他心中的那個目標不斷前進時,逐漸達到的人生高度。直到七十歲左右的時候,孔子已經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有多高,沒有參考物,不好說,也可能就是佛教所謂的大乘凈界,也可能就是道教所謂的天人合一境界,不過孔子自己的描述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簡單理解,就是說話、起居、舉手投足,都能依存自己的本心,但是卻不會違背任何禮數。從論語中,其實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孔子每句話、每個動作,你就覺得放在那個環境下、面對那個人,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合情合理,與天地萬物無不和諧。用孟子的話,可以行則行,可以止則止,孔子,聖之時也。

所以,孔子真的是聖人,聖人,就是天人合一的人。

即使是去聖乃得孔子,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孔子是毛病很少,犯錯很少的人。想想我們自己吧,沒有一天不犯錯,不說錯話,做錯事的。

一般人到70歲的時候,能達到不惑就已經了不起了,想想某人吧,70歲的時候,娶了一個什麼樣的老婆、發了一個什麼樣的革命,惑得一塌糊塗,相比之下,就知道為何孔子能成為一個高山仰止般的人。不是聖人,還能是什麼?


那時候基本很難活到70,老孔沒想過自己到那歲數該是什麼境界。所以就說能活的到70就想幹啥幹啥唄,不算你逾越規矩。擱現在也差不多這意思。


推薦閱讀: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淺析孔子對管仲的評論
孔子的義與命——從子畏於匡談起
孔子竟然不姓「孔」,姓「子」?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