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作為內容生產者,其內容生產能力無法持續保持高產且過於依賴流量的分發渠道時,會產生什麼問題?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網紅與網紅經濟 &<&<,更多網紅經濟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問「其內容生產能力無法持續保持高產且過於依賴流量的分發渠道時,會有什麼問題」
那簡單明了,掛了
網紅不同於藝人的地方就是,他既是內容價值沉澱最後的池子,同時也是內容的生產者。
大部分藝人是需要依賴一家內容公司來做出好內容推他/她,好的導演、編劇、製片人在藝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扮演著極重要的人生轉折點的角色
但是網紅如果自己不會生產內容基本就掛了,拜託,網紅網紅,依賴於「網路」你就「紅」起來了呀,又不是歌星(靠歌曲),影星(靠影視)
不過…是個人總有創意枯竭、腦洞不夠的時候
所以!
如果是單個的網紅,你必須要在自己有流量的時候弄出一套可以持續不斷誕生有創意內容的體系
一般內容的加工分為創意(策劃)和產能(生產加工)前後兩部分
產能的規模化往往靠搞出一套生產標準和工具鏈,相對好弄
比如漫畫需要先統一畫風(生產標準),然後制定好各種細緻畫法(速度線,陰影,描線方法,分鏡節奏,人物在各種環境光下表現出來的顏色RGB是怎樣),同時有一整套幫忙做出對應樣子漫畫的輔助作畫工具
為什麼港漫和美漫可以量產?為什麼集英社的漫畫不可以?
因為本質他們是兩套生產體系,港漫美漫更公司化和規模化,日漫更平台化。
- 港漫美漫公司都捨棄了題材、更多變的畫風和審美來換取生產效率的提高,漫威甚至重新調整了漫畫的生產流程(先畫畫面再填台詞,但很多日本漫畫是腳本出來後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製作分鏡),然後往著較少的幾個漫畫系列不斷高效地生產內容,擴充整個世界觀。同時自己也是漫畫發行商,自己打通了從內容策劃、生產到營銷發行的全部環節。
- 日漫依靠天才作者和較小規模的工作室,由雜誌牽頭生成平台,往一個類型上試不同的好幾個不同工作室的作品,好的就留下連載,差的就砍掉,很像現在中國網路漫畫平台(有妖氣和騰訊動漫的策略)
集英社的漫畫已經在日漫的市場達到了足夠高的產量,是因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漫畫門類,叫「王道少年漫畫」,可以類比中國網路文學門類的「玄幻修仙」文。故事渲染的情緒和大概的起承轉合類似。
不破不立,品牌性和內容本身的市場定位有關,有選擇有捨棄找準定位才能提產效、擴產能、樹品牌。
動畫也一樣,為什麼你一看某些動畫就知道是日本做的?「二次元向的?」
因為在生產標準上統一了啊:「這種畫風的人臉看起來最舒服(品質),也最容易畫(生產效率)」
生產流程上,監督、演出、原畫、腳本、作畫監督各種職位各司其職,基本是個waterfall的生產機制。
生產標準靠捨棄、要化繁為簡,生產機制和工具鏈靠設計。
但是當產能端達到高效規模化後,創意端馬上就會成為瓶頸。
沒有這麼多好的世界觀、人設、故事線、主旨來進行創作。
創意端規模化靠什麼?選題會、低成本和有效反饋。(腦洞大會)
大量誕生創意,大量生產作品,大量投放市場,去粗取精大浪淘沙。美劇的體系就是這麼弄的,pilot,低成本(甚至有的時候高成本)市場試水,好的就接著做,不行的就趕快砍,快速迭代。一個創意好不好,快速從市場搜集反饋也特別重要,需要建立數據化、模型化的監測手段。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①
如果網紅自己無法持續高產,依賴渠道灌流量,渠道推誰誰才能火,肯定掛
②
網紅為了防止創意和產能枯竭,需要建立一套不斷誕生創意的體系,同時配一條內容生產線
③
內容生產線和產能好搭:規範生產標準、生產流程,建立工具鏈,保證生產效率
④
創意規模化機制難搭:建立一個創意篩選機制,大部分時間是選題會,用盡量低的成本試錯,快速搜集市場反饋
不過就算做完上面這些,內容行業還是非常苦逼的
因為你即會面臨新媒介渠道崛起,老媒介衰落,流量不往你這裡涌,你做得再好也沒人知道;
同時還會面臨內容詛咒,做出一個爆款不一定能有下一個,且內容的品質比拼戰爭會不斷升級,不然綜藝節目市場為什麼從好聲音狂賺慢慢做到今年都開始虧錢了。
為了做出「好」內容的投入是無止境的,充分競爭的紅海市場是不會存在高毛利的。
同意 @韋啟煉 的「過氣」,完不成工作就下崗沒什麼可說的。
我僅對「網紅經濟」與「依賴流量的分發渠道」補充兩句。
個人認為網紅市場與舊有娛樂圈明星市場高度重合,都是個茶餘飯後的談資。
同樣晚八點去哪的問題,電影院看西遊與街邊看耍猴沒有本質區別,誰也不能取代誰。網紅的產生是源於傳統娛樂圈的階級固化、內容與時代脫節,換句話說就是不真實、不接地氣。
人民無法從傳統娛樂明星處產生足夠認同,才不得已轉向網路。至少我個人,實在是沒辦法從一個只有大腕貴族明星參加的娛樂圈豪華婚禮上,得到什麼娛樂感(扔伴娘不算)。網紅這種下克上的逆襲,是網民對娛樂圈內容無聊同質化、高度依賴渠道的一種自發正義反擊,是客觀產生的。
資本的唯一目的就是逐利無可厚非,但目前一些人的手段比較愚蠢。打倒舊地主成為新地主,或者吃掉小地主成為大地主,還是會有人來分你的田。因為人民沒吃飽、沒吃好。藉機建立一個對立的媒體陣營,才是利潤最大化。
-·如果是針對某個特定的網紅而言,那麼結局可想而知,那就是逐漸『過氣』。比如Papi醬要是沒有小視頻輸出了,取而代之的整天發廣告等毫無看點的內容,那麼終有一天粉絲里全是殭屍粉。
但如果是針對整個網紅群體而言,放心,這事不會的。一個網紅倒下了,其餘千千萬萬的網紅又起來了。不說如果,現在就有一波又一波網紅被炒火,你看不見的是,一個又一個失去創造力的網紅漸漸消失在人群的視野里。
我猜你的意思可能是會不會有另外一種群體取代網紅,但其實,很難有代替的說法。電視機出現了,廣播沒死,直到今天互聯網這麼發達了,廣播依舊沒死,只不過它找到了一種適合生存發展的對象——車主群體。
所以哪怕真有那麼一天,這個群體為了活下去,也會找得到改變的方法。在這個高度現代性的世界,沒有什麼權威是固化的。如果把社會運動看作是自我政治化,那麼網紅就是發自草根的自我娛樂化。
網紅火爆之後,很多人借鑒了這種運作方式,資本也介入了這個領域,甚至成了東北經濟的救命稻草。
其實它就是大眾對娛樂圈明星的一個代替,是自下而上的群體意志,其滿足娛樂功能的社會屬性未變。就像廣場舞一樣,是老年人對社會娛樂匱乏的集體「抗爭」,文化屬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網紅不會替代任何其他的方式,在流量模式下,最核心的還是內容的競爭力,而這恰恰又與目前極低的門檻格格不入。認清一個現實:網紅經濟不是靠「創作」 而是靠「受眾認同」 即使是以嚴謹科學內容產出的前提下,也只有「科普」適合做網紅,學術是做不到的。
所以網紅關注度減弱並不是因為「缺乏內容產出」 而是「偏離受眾認同方向」 然而受眾的認同方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會導致網紅「過氣」
所以網紅產出內容可以認為是「產品」 ,而做產品設計最重要的是摸清用戶的需求點:
那麼這樣看來,很多網紅,其紅起來根本就不是因為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運氣好,只輸出自己產出的內容就瞎貓碰死耗子般的接合了受眾關注點,另一些則是拾人牙慧,流行什麼就學別人輸出什麼。
真正厲害的是兩類,第一類有敏銳的預見力,總能摸清大眾追求和關注的方向, 另一類更厲害,能操縱和引導大眾追求和關注的方向。 內容產出只要有收益,就從來不是個事兒,你知道該產出什麼,自然就能產出什麼。
但是網紅一但大紅大紫起來,也會有其麻煩的事,關注度太高,你風格就不敢輕易改,因為受眾已經默認你的風格,而不改,受眾就會厭倦其實現在更頭疼的不是網紅,是平台,網紅0流量來,帶流量走
不擇手段
網紅的本質其實就是流量生意,他們可以通過製造內容吸引免費的流量,再將其變現,這就是網紅最核心的競爭力,如果失去了這個競爭力,而依賴流量渠道,他們相比別的流量渠道的流量價格優勢就會失去,結果就是被其他更便宜的流量取代
現在網紅主要分為三類:傳播知識類/顏值娛樂類/事件類。他們以創作內容吸引廣告主,影視劇製作方或品牌合作方為主。如2016第一網紅—Papi醬,她用自身才華吸引粉絲,用取得的流量不僅取得了1200萬融資,更是以2200萬天價賣出第一次廣告。娛樂型/顏值型的紅人依託平台進行視頻直播,變現來源主要是平台傭金和粉絲打賞或是以淘寶店主淘寶直播為主,主要是通過轉化率來賣貨,自帶變現途徑,也可以說是為了賣貨而創作內容。 網紅風口下,想成為網紅,能夠為自己吸粉,擁有流量,最終變現的群體。現在國內做網紅孵化的比較優質的機構有那麼幾家吧:美空【紅人研究院】、淘寶達人學院等等,但就行業專業性來講,美空算是有絕對話語權了。
就拿微博來說,你原來關注的大V或者網紅你當時是因為他搞笑也好,是因為他美也罷,都是他發出的內容吸引了你。有一天你刷微博看到他發的微博內容你突然就不喜歡了,或者沒興趣了,這時候一般人心裡會想一下:沒勁了吼。但是還不至於取關。而下次或者下下次還是這樣的問題那必然面臨被取關的可能。無法高產或者依賴渠道帶來的問題必然是拉倒。而且在網路世界網紅只是一個代碼一樣的這種存在,消失沒落起來很迅速的,會迅速被其他大量的信息蓋過,而且現在網紅這麼火,不會缺人的,千千萬萬的人在後面等著呢。只有把內容做紮實了,品質在那,然後發出來受眾才會喜歡,我對提問的高產並不是很同意,高產但是質量差的話效果會大打折扣惹人反感的,也就是刷屏。爛內容或者重複的內容很可怕。
這不就是艾克里里嗎?
首先網紅都會過氣,這不可避免,只是快和慢的問題。其次,所有的網紅都依賴分發渠道,不依賴渠道的只能說明本來就不玩這個渠道。
其實無論是網紅還是歌手或是作家,都有過氣一天。誰也不能讓自己一直處於巔峰的狀態。只不過網紅相對於歌手作家,其本身素質就不高,內容創作能力也不強。在網紅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都是靠偶爾的一次靈光乍現,或者藉助一些熱點事件,或是炒作才成為網紅。所以內容創作力枯竭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而大多數網紅則毫無創造能力可言,熱度一過,就算渠道再好也救不回來。
網紅只能玩玩而已,不能當成一個職業
知乎在知識性社區也算是網紅吧,你看,沒大V寫內容現在變成什麼樣了,一個個都人模人樣的,強行答題。
最後還不是一地雞毛。推薦閱讀:
※馬雲最新演講:《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機器學習—第一個月
※一些 Apple 有趣的秘聞
※工作時科學聽音樂,生產力不知高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