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皮膚清潔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請順手點贊,讓這個回答被更多人看到。( 不點贊行不行。不點贊?你想耍流氓嗎 ,快來人啊,這裡有人耍流氓 )

皮膚護理第一步就是皮膚清潔。

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潔面的重要性,先看看幾個比較常見的例子:
A:敷個面膜,塗點保濕都會長痘,是不是產品有問題?
B:經常使用洗面奶,但皮膚還是很油,是不是去油不夠強?
C:平時習慣用洗面奶洗臉,洗完總是很乾,是不是皮膚很脆弱?

你可能正遭遇以上的一種或幾種情況,但這並不代表你不會洗臉,而是你忽略了什麼。

&>&>&>&>A忽略了什麼呢?

皮膚清潔不夠。清潔是皮膚護理的基礎,但卻是很多人忽略的,使用其他護膚品之前沒有將皮膚清潔乾淨,反而一味地糾結是不是用的護膚品有問題。這就如同打基礎和建高樓大夏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清潔是護理的基礎? 1、皮膚結構:皮膚表面並非絕對光滑,實際上是凹凸不平,容易藏污納垢。
2、皮脂膜:正常狀態下,皮膚表面覆蓋了一層極薄的皮脂膜,主要成分是皮膚分泌的脂質,就像天然的保鮮膜一樣,保持皮膚潤滑,光膩,但它也容易附著空氣中的塵埃,就像廚房的窗戶覆蓋了油煙,黏黏膩膩,容易附著塵埃一樣。
3、來自皮膚內部的垃圾:皮膚每天都有各種分泌物以及死細胞產生,然後堆積在皮膚表面。
4、來自外界環境的垃圾:空氣中的粉塵以及各種微生物,直接附著在皮膚表面。除此之外,還有我們主動造成的污物,如化妝品的殘留物。

所以當你用了某護膚品就長痘,應該想想,是產品有問題?還是皮膚清潔不夠?

為什麼會清潔不夠呢?雖然我們每天都洗臉,但如果你的臉像覆蓋了油煙的窗戶,那單純清水洗是很難洗乾淨的,所以需要潔面產品輔助。但我不認為洗臉一定要用潔面產品,就像洗手,我不需要每次洗手都用洗手液。前提是膚質,膚質,膚質。

&>&>&>&>B、C又忽略了什麼呢?

皮膚清潔過度。現在大部分人存在的問題不是清潔不夠,而是過度清潔。
B此時的皮膚尚能自我調節,因為去脂太過,於是皮膚自行分泌更多的油脂來補充,所以洗完後變得更油。而C的情況則比B嚴重,皮膚的自我調節出現了障礙,即使缺油,但卻沒有辦法分泌更多來補充。

為什麼會清潔過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清潔不止去污,還涉及到這兩個問題:

1、控油:控油應是有限度,溫和地去油,而不是無下限地去油。
正常情況下,皮膚有自我調節功能,規律分泌油脂,當調節功能出現問題,就出現分泌不足(過干)或分泌過多(過油)。對於分泌過多的油脂,大部分人採取刷地板式的方法,恨不得把臉上的油脂殺個片甲不留,但是越清越多,終於有一天它徹底不多了,這才是你應該擔心的。刷地板只是單純去除污漬,只需考慮清潔力就行,但我們的臉畢竟不是地板,它是有生命的,強脫脂雖能有效去油,但代價是把不該去除的脂質(角質細胞間的脂質)也帶走,造成水分流失,皮膚乾燥,脫屑,敏感,甚至微生物繁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本來油脂分泌就不夠,非得學別人把臉洗得「乾乾淨淨」。所以選擇產品時要關注你的膚質,還要考慮產品的脫脂力,寧弱勿強。

2、去角質:角質細胞是死的,但角質層是活的。
表皮最外層是角質層,由角質細胞組成,角質層過厚容易使皮膚失去光澤,灰暗、長痘等。很多人認為角質細胞是死細胞,所以沒什麼用,但我要告訴你,雖然角質細胞是死的,但是它們構成的角質層卻是活的。兩者關係如同磚和牆的關係,角質細胞就像磚塊,當他們零散時,看不出有什麼用,但當它們與角質細胞間的脂質(水泥)堆砌成一道牆時,就具有保護、屏障作用,防止水分丟失和來自外界物質的滲透,如微生物的入侵,這是任何保濕劑都無法比擬的。如果沒有角質層,皮膚丟失的水分將是10倍以上,變成一片「撒哈拉沙漠」。

很多人忽略了上面這兩點,總是「先破壞,再修補」,但如果你的皮膚都變成一片撒哈拉沙漠,再怎麼補也是杯水車薪,何不想想自己的潔面有沒有問題。角質層破壞多見於下面兩種情況:

1、物理摩擦:暴力摩擦,直接摧毀角質層。不管有沒有用潔面產品,不管是用毛巾,還是手洗,有的人就喜歡暴力搓洗,覺得這樣洗得很乾凈,洗完以後的確很光滑,皮膚也變白了,但代價是皮膚變得脆弱。所以有這種情況的人在洗完臉或者洗完澡後,皮膚變得很乾,脫屑。因為最外層的角質層被強行剝下,而成熟的角質代謝又需要等大概28天,這個時候怎麼辦?只能將那些還沒有完全形質化的細胞往上頂咯,所以暴露在皮膚表面的就是不完全形質化的細胞,薄且脆弱,當洗臉或洗澡時,表面的脂質被沖洗掉,沒有了保濕成分,就見到皮膚薄薄的一層脫屑,而且沒有了成熟角質層的保護,皮膚變得敏感,容易發紅,發癢。

2、潔面產品脫脂:角質細胞之所以能互相連接構成一道「牆」,是因為有「水泥」,「水泥」就是角質細胞之間的脂質。潔面產品的原理大部分是脫脂去污,所以去污的同時也會把皮膚表面的油脂帶走。皮膚表面是皮脂膜,如果潔面產品脫脂力不強,則僅是去除這一層皮脂膜而已,不過不需擔心,皮膚能很快自行分泌油脂,重新形成皮脂膜。但如果脫脂太強,那脫掉的就不僅是皮脂膜了,有可能破壞角質細胞之間的脂質,也就是水泥都被去掉,角質層完整性受到破壞,同樣也會出現上面的皮膚問題。

如何清潔?

搞清楚三個問題:辨清膚質,選對產品,用對方法。

1、膚質

我很認同這句話「不辨膚質的護膚都是耍流氓」。你說你一個乾性皮膚,偏要選個強效去油,能不出問題嗎?市場上的護膚品都是大眾版本,但每個人的皮膚卻是個性版本,一款產品不適合你,就真的不適合你。

大家購買護膚品時的思考方式有兩種:
①我要用什麼→性價比高的產品
②我的膚質是怎樣→我適合用什麼類型的產品→性價比高的產品。

第一種是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想到要用什麼護膚品,然後尋找性價比高的,比如我需要一款洗面奶,然後就去尋找功效好,價格又適合自己的,這本身沒錯,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辨清膚質。第二種方式是先辨別自己的膚質屬於哪一類型,然後尋找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這樣最終拿到手的產品,相對第一種,更適合自己的膚質。或許有人嫌麻煩了,但其實並不需花太多時間,對著鏡子,三步足夠:

乾性,有脫屑 說明不僅缺失皮膚保濕成分、皮脂膜,還有角質細胞之間的脂質都已被破壞。所以不應再去脫脂,使角質層再度受創,建議可以不用潔面產品,若要用,也要用脫脂力弱的產品,如某些以甜菜鹼型、兩性咪唑啉型、磺基琥珀酸酯型、或肌氨酸類氨基酸等表面活性劑為主的產品,這類成分去脂力較弱,但這類產品不好找。這類成分多用作乳化劑,單獨以他們為主要成分的產品很少。

乾性,無脫屑 說明角質層的完整性尚未破壞,僅是缺失皮膚保濕成分或皮脂膜,所以使用的產品脫脂力要低,防止細胞間脂質被去掉,可以選擇氨基酸型。

油性,無毛孔堵塞 這類膚質,很多人會選擇脫脂力強的產品,覺得洗完後很乾凈,但即使是油性皮膚,也不建議強脫脂產品,可以選擇氨基酸型。

油性,有毛孔堵塞 一般脫脂力的產品清潔力度不夠,為防毛孔堵塞導致長痘等問題,可以選擇脫脂力稍強的產品:SLES或皂基型,但兩者脫脂力很強,所以注意使用方法。

2、產品

膚質辨別並不難,但只知道膚質還不夠,就像我們知道自己感冒了,去到藥店卻傻眼了,你會發現感冒藥並非只有一種。

讀懂潔面產品:我能告訴你選擇的方法,但不能代替你選擇。

使用潔面產品的動機以及潔面產品的作用是清潔,清潔,清潔。
某些產品宣稱保濕美白抗衰老之類的功效,其實並不能發揮多大作用,甚至沒作用,噱頭罷了,不要被某些看起來華麗的東西影響你的選擇。原因:
①這一類成分添加很少,點綴性添加,很多都不在有效濃度。
②洗臉過程中,停留的時間很短,停留的量很少,清洗過程中基本清除掉了。
③如果要保濕、抗衰老、保養,可以在洗完臉後進行。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膚質的那一類產品?
理論懂得再多,為什麼還是選不好一款產品呢?原因在於網上談論護膚的要麼是說理論性的話題,如乾性皮膚要使用脫脂弱的產品,氨基酸洗面奶如何好之類的;要麼就是廣告式地告訴你某某牌子的產品很好之類的,但這樣推薦的產品真的適合你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護膚專家。

從上面膚質辨別的三步,我們已經知道,不同膚質,選擇不同脫脂力度的產品:

接下來再通過三步找到這些產品:

第一步:知道不同類型產品的主要成分常見有哪些

①脫脂力較弱的產品:

②脫脂力較低以及一般的產品:氨基酸型

③脫脂力強的產品:皂基:「脂肪酸」+「鹼」,或是「XXX酸鈉」

當你終於看完上面這些化學名稱,你的表情大概是這樣的吧:

第二步:看產品有什麼成分?這些成分有什麼用?
現在允許上市的護膚品都必須標註全部成分,產家不能在包裝上做隱藏,所以要知道一款護膚品有什麼成分並不難,那麼接下來就要知道這些成分有什麼用,這樣你才會明白一款產品應該是以什麼成分為主,比如一款潔面的產品,裡面應當有清潔成分,如果它裡面完全沒有清潔成分,那這個產品清潔作用就很弱,甚至沒有。可以在美麗修行這個APP上查詢,裡面有產品的全成分,也有標示哪些是清潔成分。

第三步:大概濃度

從上面,你可以知道其實獲悉一款產品的成分是不難的,但如果到此為止,那麼當你面對一款產品時,你依舊無從下手。例如一款宣稱氨基酸洗面奶的潔面產品,你看到裡面的確有氨基酸表面活性劑,但實際上可能只是點綴性的添加了一丁點。所以你還要了解成分的濃度有多少?護膚品的成分表中,成分一般是按添加量由多到少排列的。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占的比例越高。

對於潔面產品始終要關注兩點:脫脂力、刺激性

脫脂力:對一些脫脂力強的產品,廠家通常會進行一些改良,加入一些柔膚劑,保濕劑,如維生素E,植物油,羊毛脂等,常用保濕劑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等。當你洗完臉後,部分油脂留在皮膚表面,延緩了皮膚乾澀感,這種假象讓你覺得你的皮膚並沒有過度脫脂,但這種額外的油脂真的能補充丟失的正常皮膚脂質嗎?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對應的產品,脫脂力寧弱勿強。還有就是即使是氨基酸產品也有脫脂性,對皮膚本身的保濕成分(如保濕因子NMF)、細胞間脂質及角質層中遊離氨基酸和脂肪也有不同程度的溶出,對於乾性皮膚還是要注意的。

刺激性:pH值:皮膚呈弱酸性,而皂基基本是鹼性,pH值一般在9~10,皂基因此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氨基酸類型的產品可調為弱酸性,對皮膚刺激性小,親膚性好。成分本身:有的人以為只要是弱酸性就是沒有刺激的,其實並非如此,有些皂基刺激性大,並不是pH值的問題,而是成分本身,所以皂基型產品常加入氨基酸類、烷基糖苷、兩性咪唑啉等溫和表面活性劑降低皂的刺激性。

3、用對方法

注意使用方法:
很多產品使用說明是:取適量放於掌心,輕揉起泡,再塗於臉上按摩,然後用水沖洗。

但這樣籠統的說明是不夠的,其實很多產品,如果用在恰當的膚質,使用恰當的方法都可以避免刺激以及過度脫脂。SLES或者皂基潔面產品,一般脫脂力較強,刺激性大,哪怕復配了其他成分變得溫和,適合油性皮膚使用了,但使用時也要反其道而行:用量要少,動作要輕,時間要短。乾性、敏感膚質,基本不存在臉部油膩的問題,適宜溫和產品,如氨基酸類,但使用時也應該按這樣的方法。

注意使用後的膚感:
①洗後輕微乾澀→調整使用方法
②洗後繃緊,甚至脫皮,說明產品脫脂太強,並不適合你→更換產品
③洗後粘膩,說明加入粘稠劑或無法水解的膠原蛋白等過多,易使毛孔堵塞→更換產品

以上內容,轉載自公眾號:初小果,一個不講情懷,只講乾貨的公眾號,趕緊上車,沒有時間講了。


皮膚清潔需要看每個人的皮膚屬性,如果出油比較的多臉上特別髒的,在洗面奶洗臉之前需要做一些溫和型卸妝,然後再去使用高泡保濕型的洗面奶去使用,這樣 才能洗的乾淨,疏通毛孔,如果皮膚是乾性的,容易過敏的肌膚,洗臉就需要選擇溫和性的去使用,洗完臉之後需要及時的拍一些爽膚水,我 食物個人專欄裡面有這方面的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學習


推薦閱讀:

卸妝油、卸妝乳、卸妝霜、卸妝水 的優劣 區別 各自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分別適合什麼樣的皮膚?
【清潔面膜】LUSH,雪花秀撕拉,悅木之源泥娃娃,哪款比較好用?
用粉刺針擠壓毛孔上癮,感覺這種行為會加速皮膚衰老,有沒有可以徹底清潔又不傷皮膚的方法?
韓國有個豬鼻貼在中國賣的很火,吸鼻子黑頭的,敢問冰寒大哥,貼這個對我們去黑頭有沒有效果?

TAG:皮膚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