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總是漢族和親外族,很少有外族和親漢族?

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把聯姻視為平等的事,國民似乎一向覺得都是弱者才嫁公主,它國公主嫁給自己則意味著臣服......或者說能否控制女性資源象徵著統治者的力量。

到最後只有唐朝和那些異族政權屬於例外,敢在盛世嫁公主拉關係。


和親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穩定邊防維持和平的方式。

培養一隻軍隊得花費多少軍餉,得征多少稅。光看著封狼居胥的豪氣,不看國內供養軍隊的平頭百姓?打仗成本太大!!!

中原地區和親的目的是穩定邊防,少受騷擾。中原真是巴不得外族主動和親,換點吃吃喝喝不再天天騷擾完就跑。

用軍費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解決邊患,這種最優方式被說成打不過,對得起祖先智慧?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匈奴的首領是漢朝皇帝的女婿,他們的兒子就是漢朝皇帝的外孫。婁敬給劉邦這樣解釋和親。不能自降一格呀!


和了親就意味著要承認王族混血了。到時候首領一死,打個王位繼承戰爭還不是美滋滋?不過開和親先河的白登之圍不屬於這種情況,這次過去的女人比較悲慘的……

突厥是曾經和親漢族的,很強勢。


反正跟買賣人口沒區別,不過是價格貴點咯


誰說沒有

隋文帝的皇后是鮮卑人

隋煬帝的皇后是鮮卑人

唐高祖的皇后是鮮卑人

唐太宗的皇后是鮮卑人

隋唐時期鮮卑族和漢族皇室通婚很多

明成祖朱棣也有個妃子是女真人


鮮卑與漢族世家沒少聯姻 不然後人中就不會有神經病大叫 大野洋世民了~~~

和親是非常好的政治手段,你以為那些部落首領真的就那麼愛娶漢家皇帝宮裡一個沒來由的乾女兒?他隨便擄掠一下姿色比宮女好的多了去。如果戰爭可以為帝國帶來更大的利益帝國只要有能力都會毫不猶豫的發動戰爭,如果沒有的話,和平就是最好的事情。和親不僅發生在帝國弱小的時候,昭君 文成 元朝時和親朝鮮等等


為什麼有答案說打不過???不是我吹牛逼,幾個酷愛和親的時代,就沒有打不過的說法。

至於題主,你知道北魏孝文帝嗎?


清朝把三分之一的公主嫁到蒙古,少數民族和親的典型。

通常后妃都要看出身,中原王朝不會立蠻族女人為后妃。中原王朝皇帝女兒多,通過和親維繫邊疆和平,可以省大筆軍費。

清朝是最熱衷公主和親的朝代,內蒙也一致忠心耿耿。

除清朝外大量和親的朝代:元朝和親朝鮮,漢朝和親匈奴烏孫,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


立外族女子為皇后,記憶里好像只有南北朝的北齊北周干過,其餘的中原王朝可以把進貢女子或者戰爭俘虜中的女性立為妃子,立皇后幾乎就沒有了。

所以,實際上還是周邊外族和親漢族的多,漢族和親外族要少的多啊。


多少民族都被漢化的沒了。。。


高麗妹子


漢族隨便找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宗室封個公主就能去匈奴當王后,但無論進獻的還是擄來的異國胡姬想討個名分是難上加難。

南北朝時期柔然作為北方霸主,挖空心思想把十幾歲的正牌嫡親公主嫁給半隻腳踏進棺材的東魏權臣高歡。作為北朝的一半,東魏只能算四分之一個中原王朝。高歡還不是天子只是權臣,也就他是個鮮卑化了的漢人才勉為其難一臉不情願的同意了,好像吃了多大虧似的。一直到死都沒給人封號,只是以柔然別名稱之蠕蠕公主。就這樣都還被歷代史官動不動拉出來吊打一翻。


剛經歷了戰亂比較弱的時候,就和人和親,以免被滅,等王朝強大了,立馬就把人給滅了,誰要那蠻夷之女


沒有吧,歷史上很多外國人以當漢室子民為榮,一直到清末還是這樣,比如越南比如朝鮮。自稱漢室正統的。


推薦閱讀:

關中古迹(1)西漢帝陵首推:漢陽陵
為什麼季漢不算漢朝歷史?

TAG:中國歷史 | 漢朝 | 漢族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