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論語中的「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曰:瑚璉也。」?
瑚璉是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用的器具。
子曰「君子不器」,又喻子貢作「器」,愚竊忖間有深意。
論者曰儒者多醇,愚以為未可一概而論;夫子賢徒七十二,然醇儒幾何?
①君子不器,器有偏用:孔子言透肯綮,瑚璉無論高度,終歸器具;子貢兼為魯衛國相、殖貨儒商而離間當世五強國,非君子。
②殷廟羞瑚璉之器:子貢是孔子門下荊衡杞梓,難得延津劍合。端木賜是豈聖賢之醇徒邪?是陶朱公之高徒也。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引勢相破,十年內五國各有變。
子詣指子貢非俗器,而似裝祭品的器具,是供神所用的器具,有大用處。
但此器具,夏作「瑚」,商作「璉」,周作「簠簋」,子不用當時名稱,而用前朝名稱,詣指子貢深得古道,而不得適時用。
③大器者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子貢是大器,大器曼成;孔子對其未來發展較樂觀。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全文_原文|翻譯_古詩文網》
先談禮器
任何一件禮器均包含禮義與器用兩個方面。
其中禮義由其具體形、制等體現。
形是形狀,制是數據。器用則是該禮器的具體用途。
只有具備了相應形、制與器用的器物才能稱為禮器。
相較於器用,
蘊涵於形制的禮義才是禮器的內在核心。
舉兩個關於形制、象義方面的例子
其一:
1967年9月15日,華東師範大學毛主席塑像落成。像身的高度為7.1米、底座高度為5.16米、塑像總高度為12.26米。
塑像像身的高度為7.1米,象徵著中國共產黨七一誕辰。
塑像底座高度為5.16米,象徵著指導「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五·一六通知》。
塑像總高度為12.26米,象徵著12月26日誕辰。…
其二:
《周禮.春秋.大宗伯》載: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
以蒼璧禮天,
以黃琮禮地,
以青圭禮東方,
以赤璋禮南方,
以白琥禮西方,
以玄璜禮北方。
此謂六器。
君子與禮器
君子猶如禮器,
其才華、才能猶如禮器之器用;
德行猶如蘊涵於形制之禮義。
君子需內外兼修,德才兼備。
然禮器的核心是形制所含之禮義,
故君子之核心亦是如禮義之德行。
「君子不器」
此「器」並不是
集禮義及器用於一身的禮器,
而是指猶如禮器之器用的
才華,才能,才用,才幹。
故「君子不器」
指君子不僅要有才華,不僅要有才能,
即「器用」並非是評價君子的核心要素。
以騏驥喻之,
正如「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14.33)。
再談「觚不觚」
相較於器用,
蘊涵於形制的禮義才是禮器的內在核心。
夫子認為:
一件禮器如果形制發生了變化,
則喪失其所蘊含的禮義,
則名實不符,
那就不能稱之為這種禮器,
其只是有一定器用功能的器物而已。
如此,就不難理解,
夫子為什麼說「觚不觚」了。
夫子認為:
當觚的形制發生了變化,
則就不能稱之為觚了。
「觚哉,觚哉」,
正其名而以矣。
第三談瑚璉
如果明白了「君子如禮器」,
此類問題就均明晰了。
在《公冶長第五》中,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從「孟武伯問」三子仁乎章句中
可知,
子貢之問,
其實質是問:自己是仁人君子嗎?
夫子回答:器也。
其言外之意是指子貢很有才華,才能很高。
但子貢想知道,
夫子所言,
是指具體禮器?
還是指禮器之具體器用?
故子貢才又問:
何器也?
夫子則答:
瑚璉也。
從「孟武伯問」三子仁乎章句中看,
夫子所言瑚璉
應僅指瑚璉之器用,
而不是指瑚璉之禮器。
夫子認為子貢
雖然有立於廟堂之上,行走於諸侯之間之才,
但是離仁人君子的要求尚有距離。
最後談「管仲之器小哉」
由上述可知,
「器」指才華,才能,才用。
管仲之器小,非與他人相比,而是與己仁德相比。
管仲相桓公,合諸侯,匡天下,攘夷狄,尊周室,
管仲之仁也;
霸諸侯而非王天下,
管仲之才也。
在夫子看來,
管仲之才要遠遜其德。
故曰:「管仲之器小哉」。
綜述:
夫子之道:一以貫之。
推薦閱讀:
※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仁」究竟是什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真的越複習越快樂嗎?
※如何理解"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的孝的在現代的現實意義?
※如何評價鄉愿,好好先生?
TAG: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