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導孩子不要經常玩手機、電腦?

他每天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玩手機或者是電腦,玩的都是遊戲比如我的世界,洛克王國。。。一直玩到晚上。他才10歲啊!他一玩就停不下來叫他也不應。早上起來馬上開機,一直玩到晚上10或9點。最近我偷偷把手機電板拆下然後給電腦也上了鎖,現在每天看電視。。。(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住在奶奶家老人家嘛比較注重吃,只有在吃的時候比較嚴厲,其餘的就_(:3」∠?)_)

至於成績他還好基本上90但那是有上補習班的原因。

還有就是比較擔心他的視力。。。

父母平時比較忙所以作為姐姐我覺得有義務管教一下。


十歲的孩子我們稱之為學齡兒童,這個階段學習逐步取代遊戲,成為兒童的主要活動形式。若這個時候孩子仍沉迷於遊戲、玩耍,確實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

對於孩子少玩手機電腦的教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不把玩手機全盤否定,關注孩子通過手機、電腦想要獲得的是什麼,將其引導到對孩子有益的方向上來。比如,關注孩子通過手機、電腦在玩什麼,真正的興趣和滿足感是什麼。可以利用開發心智的遊戲、開闊的信息閱覽等,將孩子的這份興趣轉嫁到積極向上的學習與思維發展上。

2.增加孩子現實生活的精彩性

譬如,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有趣的圖書,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3.通過制定規則、正向強化、獎罰分明,培養好習慣

整個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自制力還是初步的、低水平的,這就需要家長幫助鍛煉自制力、培養好習慣。家長可以在手機電腦上盡量多安裝一些學習工具,或是與學習相關的學習軟體。同時控制孩子使用的時間,每次盡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時間過久家長便需要督促察看,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每天可以玩半個小時,但是一定是在作業全都完成之後,而且如果玩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那麼下次就要相應地減少時間。

4.加強親子互動

題主也提到自己的父母比較忙,平時弟弟都是生活在奶奶家,這也可能是造成他沉迷手機電腦遊戲的原因之一。忽視型的家長對孩子不很關心,對於孩子,他們一般只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質,而不會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適應障礙,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較差。因此,家長最好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養興趣。比如,周末空閑的時候帶孩子參加一些讀書會的活動,參觀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平時也能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每日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情況等。總之,除了衣食住行方面的關注,家長要保持與孩子的精神交流,多關心孩子心理層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5.家長以身作則

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觀察理論認為,僅通過觀察他人或模仿榜樣,就可以學習某種社會態度和行為。在觀察學習中,環境中的他人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作為家長,不管多麼喜歡玩遊戲,都儘可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尤其不能在批評指責孩子浪費過多時間在遊戲上的同時,自己抱著手機電腦玩得不亦樂乎。反之,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學習上。

今天寫的比較枯燥,大家先看看吧,有空再充實一下~~~


四字真言:言傳身教。

如果你和你的父母每天都是手機電腦離不開,那什麼辦法都是卵用。

把網線斷了,換老式手機。空餘時間拉著弟弟一起跑步打球游泳,周末一起出去郊外帶著條狗瘋跑,或者釣魚抓泥鰍爬山抓鳥……

複印的文件上有黑點不要先去找複印機的問題,你得先找找複印原件是不是有問題。

父母因為忙疏忽的教育,得從父母身上找解決辦法,作為一個姐姐/哥哥,其實用不出什麼太有效的大招。


上周米粒媽分享的話題,「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收到超過500個媽媽的回復,米粒媽仔細讀了每一條回復,真心感激麻麻們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米粒媽整理出很具代表性的回答,麻麻們可以參考下。

丹妮媽媽 孩子13歲

電子產品是高科技的產物,應該讓孩子與時俱進的玩耍各種可玩的東西。在孩子眼裡,玩是和世界溝通的最佳渠道。玩就是學。在玩中了解世界,熟悉物品,習得經驗。

我從來不限制孩子玩各種東西,關鍵是引導孩子玩的方法和時間,地點。

在我家,一切東西孩子都可以玩,而且都是我或爸爸盡量陪著玩。實際上是在孩子想玩這個東西時也是孩子對此物最有興趣時,我們趁機把與此物相關的一切知識娓娓道來,比如剛玩ipad 時,我講了ipad 的發明過程,它有什麼用,用好了對人有啥好處,如果只玩上面的遊戲又有啥壞處。然後安排時間和孩子把上面好玩的遊戲玩了個遍玩了個夠。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對遊戲只保持了解的興趣,基本不玩。

有時我覺得孩子學累了建議玩會遊戲,孩子竟然很不屑的說,遊戲太幼稚了,沒啥意思。還不如彈彈琴呢。所以我建議該玩時,把孩子玩的胃口灌飽的,該學時會好好學。

蜜桃爸 寶寶150天

手機也好,iPad也罷,都是一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你希望孩子接觸到什麼?獲得什麼?這些更重要。

對於傷害眼睛這一點,我覺得做父母的需要幫助孩子把握好度,養成好的習慣和節奏。一味的反對會讓孩子逆反,並且孩子間是會對比的,人家的可以,為什麼我不能?

拿我自己來說,打小我的父親就主動叫我一起看電視,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實事新聞,和少量的動畫片。然後再陪我看書,當書里的知識和電視里的有重合時,我都特別高興(爸爸,這個我知道,因為xx節目里看過)然後當我再給其他小朋友講這些東西時,看著他們眼睛裡的星星超有成就感。

不單是電子產品,所有慾望的過度滿足都應該防沉迷。這要求從小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制定規矩的過程讓孩子參與並發表他的意見,一旦行程規矩則嚴格執行。做好這些自然能防沉迷。

點點媽 寶寶4歲

沒有什麼事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所以,在電子產品成為生活必需品時,什麼怕近視擔心動態畫面會影響想像力,我覺得都有些擔憂過度。

如果孩子們在一起討論豬豬俠小獃獃,孫悟空或者黑貓警長,而你的孩子完全不明白,沒有孩子會和他一起玩。

如果孩子們玩手機或ipad,你的孩子在一邊一定是眼饞好奇的,甚至有些自卑的,為什麼別人都會玩而我不會,我相信他絕對不會想你們這幫愚蠢的地球人,我才不玩這種無聊遊戲,我是熱愛閱讀的文化人。

生活中不只是文學,離開電子產品現代人幾乎無法生活。

不要孩子用手機,他長大只會接打電話,迷路了守著某某地圖的app 不會用?我們到現在還經常會懷舊聖鬥士,海賊王,難道讓下一代集體懷舊哪怕是光頭強時,你的孩子只能默默走開,因為他根本和大家不是一個時代。

好吧,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電子產品已經是我們生活里必須學會的技能,就像原始人的孩子必須學會如何使用石頭斧子一樣。

當然,也要預防孩子沉迷電子產品。重要的是家長的引導,讓他們看一些健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的節目。時間上要嚴格約定並遵守,每天或每周多長時間。只有讓孩子在父母能控制的年紀里都接觸了各種產品,他們才會覺得這不過是平時用的東西,沒什麼好奇的,才不會長大一點偷偷摸摸的去網吧或其他地方,補償式的沉醉在電子遊戲里。

樂樂媽媽 寶寶2歲半

平時我們喜歡看巧虎 看小豬佩奇,看托馬斯,再結合著對應的書籍,我發現孩子理解的更好。很多語言也能運用到自己生活中噢。我們是2歲後開始看的,一天最多兩次 一次十五到20分鐘。也有著迷的時候,但後續好幾天都不給看任何東西。

我們每次看15-20分鐘動畫片,我買了個時間沙漏,讓孩子看著沙漏漏完了,就要結束了。還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動畫片快結束的時候,我拿出他最喜歡的玩具,他就會自己關上IPAD。經常帶孩子出去活動,別總呆在家裡,自然接觸得就少了。

Alice 孩子7歲

事先和孩子商量好。不要在沒有商量的情況下強行終止他感興趣的事情,而後又在孩子的成哭鬧下妥協。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尊重他們,他們會變得很懂事,而且有自己的想法。

蟲子 寶寶5歲半

女兒從1歲多開始接觸手機,三歲多接觸平板,可以說是無師自通。跟著手機平板唱歌,認字,學數學。相對於無趣的認字卡、單一的數數字、加減法,IPAD上面的認字、學數學非常有趣,一個個充滿挑戰性的過關,讓她特別有成就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學習了很多知識。

媽媽們對於電子產品不必「談虎色變」,制定好規矩,我一般周末才會讓孩子玩。最主要的還是陪伴,平時多陪孩子玩遊戲看書,現在我們的手機平板放那裡,女兒也很少玩,一是有了免疫,二是她更喜歡和我們一起看書玩遊戲。

小寶 寶寶三歲半

對於孩子玩電腦我覺得只要適當的把握好一個度沒什麼不能玩。

至於這個規則也不要自己隨意制定,可以和孩子商量著安排,例如每天什麼時間玩,玩多長時間。自己規劃每天的生活,然後根據生活規劃電腦排第幾位。

事情沒做或者沒做好,作為懲罰不可以玩電腦。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生活的安排規劃,也沒耽誤玩電腦。然後制定好了大人負責監督即可。

一般通過安排後玩電腦排在了晚餐散步鍛煉後和睡覺喝牛奶前,這樣的話其實一天玩不了多久。

妞媽 寶寶6歲半

早之前,我和妞爸是堅決反對孩子玩電子產品的。後來,周邊太多小朋友玩電子產品。如果我們再強制禁止估計只會適得其反。

於是,我開始和我妞一塊玩點簡單的手機遊戲,孩子體驗到了玩遊戲的開心,尤其是和父母一塊相處玩樂的開心。但是堅決反對讓孩子玩遊戲過長時間。

小孩子玩電子產品要給她立規矩。首先就應該溝通好。手機或ipad絕對不是用來僅僅玩遊戲的,遊戲只是生活中偶爾用來調劑下的娛樂。應該讓孩子知道她必須先把其他事情做好了,吃好飯了,做完作業了,收拾自己物品了等才可以適度玩玩遊戲。且遊戲時間要有限度。

第二,建議父母陪孩子一起玩遊戲,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遊戲心態。

第三,擔心孩子依然控制不住玩遊戲的心情,請自覺多陪孩子進行其他更有趣的玩樂活動,一起出門散步,公園玩樂,其他家庭歡樂活動,孩子需要陪伴。同時父母本人不要一天到晚拿著手機不放,樹立不良行為影響。

感謝各位麻麻(還有一位粑粑)的支招,米粒媽最後再升華一下:

內容永遠比形式重要!給孩子挑選優質動畫片、益智遊戲才是正經事。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把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

粑粑媽媽也要以身作則,不沉迷手機遊戲,別做「低頭族」。


把手機和電腦上個「鎖」,利用手機APP管控這一概念,控制孩子玩iPhone手機和iPad,袋鼠家或許是不錯的選擇,當然,給ta報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海邊…去參加一些夏令營活動也是挺好的,一來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二來可以多認識一些朋友,也可以趁著假期出去外面鍛煉鍛煉。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不是強制不許做,不許看,不許玩,應該都還好,想想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怎麼管我們的,我們又是怎麼回應的~


有一次接到一個報案。。

報案人晚上起來上廁所,客廳沒開燈,但是發現有個人坐著玩手機,報案人發現不認識,肯定是賊,為了防止賊狗急跳牆說:「爸,還不睡覺啊?」。然後回房間鎖門偷偷報警了。

賊抓獲歸案後是這麼說的。他說看過一個段子,一個小偷也是晚上在客廳被發現了,但是沒有慌,假裝是家裡老人在閉目養神,就糊弄過去了。他以為他也能糊弄過去。

我問他:「那你知道你怎麼被發現的嗎?」。賊一臉懵逼:「不知道啊」

我說:「你沒事玩什麼手機,把臉照亮了。」


如何讓孩子不玩手機?

首先,你讓孩子真正擁有一個手機。

現在的孩子,很早就擁有了接觸手機的機會。

在嬰孩的時候,家長就開始用手機播放動畫片給孩子看。

可是,孩子們一直沒有自己的手機。

有了一個手機,才會談管理。

才會明白取捨。

他才會知道,現在出去陪父母買零食,不會耽誤自己回家玩手機。

今晚早點休息,不會耽誤明早玩手機。

而如果他沒有手機。

天啊。

今天爸媽讓我玩手機,可我一覺睡醒,手機就要被沒收了。

這樣的心裡,讓孩子沒有辦法管理自己。

其實手機是一件小事。

但是如果通過手機,能夠培養好孩子的意志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


當下,電腦,ipad,等智能電子產品大行其道。我接觸的很多家長也會有很多類似的困惑--「怎麼才能讓孩子遠離這些電子產品?」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電子產品會給孩子帶來的壞處:

理由1: 看電視、電腦或iPad等電子產品的屏幕,對寶寶視力有負面影響。

特別是2歲以下嬰幼兒,眼睛的屈光等調節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對強光的直接刺激難以調 節和適應,時明時暗、不斷變化的屏幕畫面會使孩子的眼睛疲勞,導致近視。而且有時為了看得更清晰,有些寶寶會不由自主出現歪頭姿勢,引起斜視。

兒童眼球發展有其自然規律:0~6歲是發育期,6~9歲是視覺塑型期,9~12歲是穩定期。直到13歲眼球赤道部的鞏膜膠原才發育完成,此前都處在可調期。

隨著眼球直徑每增1毫米,近視度數可增加300度。在此期間,如過早開發兒童視力、或密集用眼,都容易造成兒童近視,並且因兒童尚處於眼球發育的可調期,度數極易飛漲,導致孩子早早地戴上了「啤酒瓶底」,甚至可能引發視網膜變性或脫離,並增加青光眼發病風險。

理由2:不利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家長也許以為電視節目或iPad的益智類遊戲,可以幫助培養寶寶語言表達能力,事實上正好相反。語言表達有賴於互動環境。

美國科學家在針對329名年齡從2個月到4歲之間嬰幼兒進行的一項科學測試顯示:房間中電視每打開1個小時,電視前的嬰幼兒從大人那裡聽到的辭彙量將 減少500~1000個。對話幾乎完全沒有了。日本的調查結果也表明,2歲以下的嬰幼兒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語言表達能力越弱。

理由3:影響寶寶行為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熱衷於電視節目或電子遊戲的寶寶,會因為沉迷其中而逐漸減少社交的機會,因此導致他們交際能力逐漸減弱,缺少解決問題的經驗。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2702個家庭的孩子進行研究後發現,如果孩子在5歲前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2個小時,他們長大後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將會增加1倍多。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寶寶看電視時間過長,會影響他們參加社交活動的時間。久而久之,寶寶便會缺乏與他人打交道的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降低,由此會造成一些行為問題,如性格孤僻、言行粗魯、侵犯他人、難與他人合作等。

理由4:影響寶寶運動能力發展,容易變成肥胖兒童

呆坐在沙發里一動不動地看電視、玩iPad容易讓寶寶變成「小土豆」,如果同時再吃些零食,那麼寶寶很容易「橫向發展」,成為肥胖兒童。而且總是盯著電腦、電視看,也容易讓寶寶疏於運動,影響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和身體的健康發育。

而解決這個問題大概有六種方法

1.限制看屏幕的時間

2歲以內嬰兒不看電子屏幕;2歲的孩子看電視20~30分鐘之後就休息一段時間;3歲的孩子看電視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看完一個節目後應到外面玩玩。嬰幼兒居住的房間不擺放電視。

溫馨提示:和孩子有個約定

寶寶不懂節制,看動畫或玩遊戲總想一次玩個痛快,可是寶寶稚嫩的雙眼必須要得到休息。關掉電子產品,寶寶哭鬧怎麼辦?

就事先和孩子有個約定,並且家長一定要執行這個約定,督促寶寶成為「言而有信」的人。家長可以和寶寶「拉鉤鉤」,如果寶寶看完了還要看,耍賴皮,那麼,家長就可以取消一項他特別想做的事情,作為懲罰。讓寶寶懂得「遊戲規則」。

2.哺乳和用餐時間遠離電視

雖然吃飯時看電視已然成為部分大人們的習慣,為了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健康地成長,建議爸爸媽媽在小寶寶哺乳時間和用餐時間將電視關閉,仔細品味食物的味道,這樣有利於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讓寶寶好好吃飯。

3.用親子活動替代電子產品

帶寶寶發現一兩項他喜歡的運動,然後陪他一起玩,運動技巧可以先忽略,重點讓寶寶享受運動的樂趣。

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玩玩具做遊戲,一起看有趣的圖書,或帶寶寶去旅行。這些看起來比打發寶寶看電視、玩電子遊戲要麻煩的活動,不僅會讓寶寶遠離「屏幕」,還將為父母和寶寶帶來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親子關係。

4.鼓勵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

爸爸媽媽可為寶寶準備一些可用於集體遊戲的玩具,如積木、百科圖書等,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鼓勵寶寶加入其他小朋友,不僅培養寶寶的分享合作意識,也為寶寶長大後社交方面的從容得體打下基礎。

5.到戶外親近綠色

父母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去野營、遠足、遊玩,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綠色的樹木有益於寶寶眼睛的放鬆,也能有益於寶寶身心健康。

6.父母應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做「低頭族」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不僅給孩子提供了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也促使孩子效法父母的不良行為。

希望可以幫到您!


用體驗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控制用屏時間

電視/pad/手機看多了,你將來眼睛是會壞掉的!

這樣的語言表達就顯得蒼!白!無!力!,說多了自己都覺得膩了。

很難對孩子有說服作用。

怎麼做體驗式教育呢?

你可以找一副平光鏡,

在鏡片表面塗上一些牙膏,呈斑駁狀。

讓他試戴,接著告訴他/她:

這就是眼睛得了白內障的感覺,

小孩每天看屏幕超過45分鐘的話,

白內障就會比正常人早發生喔。

然後不必你多說,

只要到了時間提醒他,

他自然會關掉屏幕,

轉而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誤區:教育不等於支配

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往往會有一種錯覺,

那就是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監護人,

所以自己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權力。

然而,當你不讓他看電視時,

他之所以會表現出更喜歡看電視的行為,

這不僅是電視本身對他的吸引,

更是一種不願意屈從於權力的表現。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

孩子們通過反抗來施展或爭奪他的權力:

拖延、大哭甚至通過報復讓你各種不舒服。

在親子溝通中我們要扮演什麼?唐僧!

父母要求孩子不做一件事的正確方式

應該是說服,

而說服最有效的方式呢,

不是促使權力爭奪的發生,

而是讓被說服者自行得出結論,

這樣才能終止小孩去做某事。

在體驗式教育的過程中,

孩子通過試戴令自己視覺模糊的眼鏡,

真真切切地嘗到了白內障的苦頭,

這種體驗削弱了小孩對屏幕的需求,

所以他才會得出一個你想讓他得出的結論:

看屏幕不能超過45分鐘。

小孩的理性思維弱,

顯然,體驗式教育才是最適合的育兒方式。


請你們自己先把手機電腦戒了。每天晚上至少陪孩子看半小時書,和他半小時天。周末陪他去學手工,陪他騎自行車。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你的一面鏡子。看到孩子不滿意的時候,請先反省自己。好孩子不是說出來的,是言傳身教出來的。


小孩過度玩電子遊戲,不僅不經意間造成經濟的損失,而且長期接觸暴力遊戲還可能會增加攻擊性和網路成癮的可能性。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讓孩子適度玩電子遊戲呢?

儘可能晚點讓孩子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

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一忙起自己的事情,為了讓孩子不折騰自己,就乾脆手機拿給孩子當遊戲機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依賴上電子遊戲;而正確的做法是上學前盡量不要給孩子玩太多的電子產品,當孩子上小學後,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再慢慢培養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

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

現在的家長一回到家就抱著手機各種刷,孩子看了家長這樣,也必然會有樣學樣,天天把玩電子產品;自己玩著手機,嘴上教育著孩子少玩手機,這樣是不是很沒有說服力?作為家長 ,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自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對孩子來說,家長的執行力與陪伴尤為重要。

多些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養興趣

孩子就是因為無聊,父母不陪伴自己玩,才會自己玩電子產品的;家長們平時可以多花時間陪孩子出去旅遊,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課外閱讀習慣,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孩子用發現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早上把它眼睛蒙起來後,帶他去遊樂場or電影院or飯店,無論如何哭鬧絕不心軟

如果你繼續長時間看手機看電腦,以後你就啥都看不見了!


根據性格用方法

看底下回答說袋鼠家的

這種軟體雖然強制性地讓他不玩

但是至少你弟弟跟你的關係肯定僵掉

【我爹之前給我妹妹搞了一個這種軟體,

結果本來昨天滿心歡喜打算主動做數學卷子,剛才撕掉了x】

對什麼感興趣就拿什麼「利誘」,讓他養成習慣自然就不用擔心

現在十歲的小孩子已經態度很強硬了

以硬碰硬,且不說到底起不起效果,但是姐弟間的溝通交流可能就死於這件事情了


最近這個問題我也很困擾,我弟才10歲,每天在家就是玩球球大作戰,看我的世界遊戲解說,玩王者農藥一系列遊戲。而且玩遊戲經常爆髒話。。把他手機拿走就打人,我打不過他沒辦法。我爸媽也就罵一下他也就不管了。我也很無奈啊,我一家人每人一個手機,吃飯躺床上都是在玩手機。

我弟的成績也是中下了,以前沒手機還是很自覺的會去完成作業,現在必須每天逼著他做完作業了。


首先,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是孩子的意志比較薄弱、自控能力較差的表現。在遊戲中會體會到成功快樂和失敗的無奈,這種情緒上的反應,會讓孩子體味到在現實生活中相似的感覺,漸漸地就會迷上從網路中得到的快樂。由於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無法抵制電子漪戲的誘惑,以後就會一直沉迷下去。

其次,學校教育的原因。年紀大一點的孩子由於處在應試教育中,壓力過大,孩子缺少學習的樂趣,成績不好。但是在網路遊戲中,發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找回了自信,從而喜歡上了網路遊戲。再次,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或完全的放任自流,都容易讓孩子沉迷到電子遊戲之中。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孩子也沒有朋友可以一起玩,就通過電子遊戲來打發自己的無聊。時間一長,孩子真正地進入到角色中,也就迷上了,出不來了。

另外在孩子的手機上安裝一個軟體來進行監控,對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隨時可以了解孩子的情況。可以在當天從側面對孩子進行勸導。推薦格雷盒子綠色上網軟體。


我覺得首先要以身作則,其次可以帶他出去玩啊啥的,在我印象里十歲小男孩應該是喜歡到處玩的那種,然後也不要刻意的不給他玩,以免適得其反


相信很多家長意識到,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孩子視力的影響很大。今天,我們再次用一組數據強調:電子產品對孩子危害真的很大,要玩也得嚴格控制時間。

孩子連續看20分鐘投影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秒(淚膜破裂時間其正常值為15-45秒,少於10秒為病態)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孩子連續玩20分鐘iPhone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孩子連續玩20分鐘iPad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孩子連續看20分鐘液晶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習慣睡覺前玩一下手機,不經意間就會玩出大問題。在就寢關燈後,還在使用智能手機,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是不可逆的黃斑病。

關燈後看手機屏幕在黑暗中特別明亮,近距離觀看,高能量直射眼睛,直接傷害眼睛的黃斑部。

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多半是老年人出現的癥狀,但最近患者卻有年輕化趨勢。大多都是智能型手機重度使用者。

請注意:熄燈後,不管是看手機,還是玩平板,不只黃斑部病變,初期會引發乾眼症,嚴重則讓白內障提早報到,甚至讓視力喪失,變成失明。病變初期,得接受鐳射或注射類固醇,才有機會治癒。

醫師建議,除了多補充葉黃素,最重要的是戒除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因為睡前忍不住滑一下,造成的恐怕是一輩子的傷害。

朋友們:為了自己和家人,以後切記在光線暗淡以及關燈後不看手機,尤其是孩子們玩手機更不應該。

那麼,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孩子戒掉iPad、手機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看一看!

小男孩Andy也是iPad控,玩iPad可以經常不喝水不吃東西,在經歷了一次由於玩iPad入迷、從家裡的樓梯滾落並摔斷了一條腿後,Andy的媽媽就做了下面的舉動。

暑假的一天,熊孩子像往常一樣起床,吃完早餐後想玩iPad,竟然發現iPad上面貼了一條小紙條:媽媽從今天起實行iPad新使用法,iPad被上鎖,密碼每天更新。你每天要做完3件被隨意選出的家務,並且按照指定順序將家務做完才能找到密碼。這樣的新規定將維持1~2周,視情況作調整。如果不接受,你有權拒絕,但你的iPad在後天會送給表妹Jenny。如果接受,那就開始行動吧,記住超過下午2點,你就錯過了得到密碼的機會了,現在先去清理你的小書桌吧!

傻眼了,Andy又氣又惱,但是媽媽不在家,心裡的癮像螞蟻般在爬,當他將書桌上面凌亂的書本收拾好之後,發現了桌面粘著另一張紙條:真不錯,做完一件家務了,請將地板拖乾淨吧!

小男孩打了一桶水,拿起拖把就將地板拖了一番,當他匍匐在地板上時,發現了貼在沙發底下的另一張紙條:加油,媽媽看到你的努力!將廚房的垃圾丟掉,你就能找到密碼。

當小男孩拿起廚房的垃圾袋丟到街上的垃圾桶時,在桶邊赫然看見類似密碼的一行字幕,正是媽媽的字跡!怪不得媽媽說超過下午2點就無效,因為社區的垃圾車每天下午2點來收垃圾!

不得不稱讚這個媽媽的新規定,不僅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玩iPad,還能讓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事實證明,才剛剛過了一周,Andy變得似乎對iPad不是那麼熱衷了,他的注意力開始轉到了打籃球上,不能不說這是一次家庭教育的勝利!

戒掉孩子玩手機、iPad, 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強行收掉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因為年幼的孩子往往「健忘」,講道理這次有效,下次還是照舊。而強行收掉的直接後果,是孩子會抗拒、哭鬧,甚至會導致孩子變得固執: 「你不讓玩,我偏要!」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手機控」和「iPad控」的孩子

1、規定時間,對犯規有懲罰

美國矽谷的很多高管,包括喬布斯在內,他們都會限制子女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比如禁止他們在非周末晚間使用數碼產品,並且周末可以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也很有限。

我們認為,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如果這次按時歸還,下次就還可以玩;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下次沒得玩。按照規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

2、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來一場家庭遊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出生前,他們並不知道手機、iPad是啥物,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麼。然後,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裡劃一划,那裡按一按,漸漸被裡面的新奇所吸引。每當父母在玩電子產品時,孩子也要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後,爸媽們請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遊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4、新技術新手段解決

愛熊寶是一款專為家長服務的孩子手機管控軟體,家長可以控制孩子手機,通過家長對孩子手機的控制來管理孩子健康上網。


卧槽,父母不管姐姐要管。

多大仇


推薦閱讀:

TAG:情緒 | 家庭教育 | 教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