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規劃和公共管理的角度,如何評價中國北方地區的集中供暖?
相關問題:從能量效率的角度看,空調供暖和暖氣供暖在現代城市中哪一種更高效?
本來想等上面這個問題討論出結論再問這個問題的,但是發現很多人都不願意只談能量效率,這個問題也確實沒有必要限制在物理學的範疇內考慮。所謂城市規劃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我想到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與這個問題相關的關鍵內容肯定不止這些,歡迎擴展:)
- 世界範圍內,採用集中供暖的高緯度城市有哪些,分別使用什麼技術方案
- 中國北方普及集中供暖的歷史條件是什麼,在短期未來內這些條件是否會變化
- 集中供暖的公共管理成本有哪些,相關行業的生態現狀如何
謝邀。(抱歉這麼久才來答。)
一 採用集中供暖的高緯度城市:
1 丹麥
政府計劃:國家全面供熱大計劃——每個城市及區域有具體計劃供熱公司:全國450家(國營20%,80%非國營);區域設供熱協會,由擁有先進技術的供熱公司 構成供熱情況:全國60%的面積採用集中供暖供熱時段:全年
供熱費用:用戶端設供熱計量裝置和溫度調控裝置,用戶根據單據繳費;政府無補貼供熱熱源:種類較多,有垃圾焚燒、生物秸稈焚燒、熱電廠余電、太陽能光熱、風電余電(2010-2011年數據)2 芬蘭
供熱情況:幾乎所有城鎮均實行集中供暖供熱時段:全年供熱費用:平攤在物業管理費中,80平米住宅約合2000元/月供熱熱源:熱電聯產3 英國
供熱公司:多個公司,可自行選擇
供熱情況:僅現代化的居民區和學生宿舍較為普及供熱時段:未查到供熱費用:未查到供熱熱源:天然氣2 俄羅斯
供熱公司:幾家大的供暖廠供熱情況:絕大部分居民家庭都享受集體供暖供熱時段:視維度不同而定;至少6個月(聖彼得堡10月15-4月15,與我國東北地區基本一致)供熱費用:十分便宜,政府補貼力度大,約3元/㎡,特殊情況家庭有減免。供熱熱源:一般為天然氣
3 美國
供熱情況:大部分家庭有供暖設施供熱時段:全年供熱費用:隨油價上漲供熱費用變高供熱熱源:天然氣、電力、石油等幾種方式4 日本
供熱情況:集中供暖普及率較其他發達國家低許多供熱時段:未查到供熱費用:較為昂貴,80平方米住宅東京約合5600元/月供熱熱源: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電及城市廢熱利用等幾種方式
5 韓國
供熱情況:大部分家庭有供暖設施供熱時段:南部約11月-3月,北部約11月-4月供熱費用:較為便宜,80平方米住宅約合500元/月供熱熱源:天然氣、電力、石油等幾種方式二 北方普及集中供暖的歷史條件
這點我必須要給不明真相的群眾們普及一下!北方並不是從沒有供暖到普及集中供暖的!而是從分戶供暖升級到集中供暖的!所以吐槽北方集中供暖浪費資源的!都是胡說!好了咆哮完畢。
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在沒有普及集中供暖的時候,是採用分戶供暖或是鍋爐房的形式供暖的,簡單來說,有以下幾種取暖方式:1 獨立住宅自己安裝暖氣系統,居民在廚房設置煤爐,燃煤取暖,相當於一個家庭式供暖系統;2 家屬院或學校等,自建鍋爐房燃煤給整個片區供暖;3 農村地區採用火炕取暖,燃燒木柴。所以為了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熱源利用效率、降低居民自己燃煤取暖的安全隱患(燃煤不充分易產生一氧化碳,冬季在封閉室內可能造成中毒),普及集中供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啊。三 集中供暖的公共管理成本及相關行業的生態現狀
公共管理成本主要是熱電廠、設施敷設、管道維護幾個方面。
私以為北方供暖存在幾個問題:1 用戶端沒有設供熱計量裝置和溫度調控裝置,溫度不方便自行調控,不利於節約資源。以我姥姥家的暖氣為例,冬天室內溫度都在27度以上,只能穿短袖短褲,熱的嗓子發乾,已脫離人體舒適度又浪費資源,白天家裡沒人也一直保持那麼高的溫度。2 熱源比較單一,現在大部分還是採用燃煤,小部分地區開始採用地熱熱源。煤炭資源愈來愈少,應該加強對於新能源的普及。
暫時寫到這裡,數據可能較老,如有問題請指正!---------------------------------------------------------------------------------------------------------------------------------2017.1.30更新感謝 @大連積集住宅的精彩評論。另附上關於「二氧化碳熱泵」的介紹文章,供感興趣的知友延伸閱讀:日本:二氧化碳熱泵市場迅速發展,空氣能熱泵熱水器_二氧化碳熱泵-築龍建築知識網謝邀。其實第二條度娘知道,不解釋。第一條問題比較複雜,同濟這邊的研究簡單說來是,如果人口密度不夠(比如加拿大挪威這樣的),集中供暖浪費資源,還不如分散式(所以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國家比較奇葩)。這樣就會發現bug——1. 夠冷的地方貌似人口密度都低……2. 農村人口分散,比如北京的昌平,雖然貌似人口很多,但是其實相對城區人口還是分散的,所以還是不夠經濟。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問題是,拆那是全球同緯度地區裡面最冷的,冷到大約北緯30度的長三角跟人家北緯52度的地區差不多,而其實這些地方是天朝人口密度最高的——這樣的話其實在中原到南嶺以北的平原地帶,大城市中的集中供暖相對還是經濟的,不需要跟「外國」比。第三條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人交錢有人不交錢怎麼辦。相關生態現狀就是。。。做工程的懶,路徑依賴嚴重,不願意創新,新技術又稱屠龍術……所以還需要各方努力。
謝邀。1、沒研究過。
2、電廠在發電過程中,有輔助產品熱水,這些熱水是很好的供暖熱源,並且造價低廉。北方冬天寒冷,早年的冬天,沒有集中供暖,家家戶戶都要自己生爐子,不安全熱效率低。集中供暖採用大鍋爐,熱效率高,並且,避免了煤煙中毒的危險。
3、集中供暖的成本:鍋爐運行或者電廠熱水成本,一次管網泵房運行成本,換熱站泵房運行成本,工人工資,室外管網鋪設及更換維護成本等。至於行業形態,最近北方霧霾嚴重,所有燃煤鍋爐,十噸以下的,城市內不讓用了。市政管網入網費比較高,一平米60元左右。採暖費逐年上升。嗯,就是這樣。非常抱歉,很少回答問題,寫的有點亂。最近在接觸低碳規劃的相關項目,現在主流的規劃理念已經越來越傾向於緊湊集約發展了,我想未來的城市會走上更集約的道路,《城市的勝利》那本書里就一直在說這樣的觀點,城市的最大優勢就在於集約高效,很多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也在從郊區分散發展向回歸中心城區轉變了。能源系統作為碳排放的大頭,從經濟和生態角度都是集中供暖更好。但是研究的國外案例里,好的生態住區都是將資源能源系統綜合考慮設計為一個大的循環流動體系的,比如熱電冷聯供,不會像我們的市政設計一樣互不關聯。從管理上未來結合物聯網也會有條件對溫度控制等等做到更精確吧。
經濟困難的可能集中供暖多一點,不自由。總所周知,自由的成本很高的。
不好意思,因為文字少,沒辦法表達全部的意思,造成誤解。我仔細看了你的回答,你說的也很對,現階段的社會水平,分散供熱確實會比集中供熱的污染會更大。我的角度是將來的城市發展,什麼樣的方向會更好。理由如下。一,燃煤的話,現用的大噸位鍋爐,熱電廠的鍋爐也是脫硫除塵裝置即使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沒沒辦法實現清潔生產。不然特朗普接下來要用燃煤也不會有那麼多的
反對聲,且環保裝置的造價及運行成本極其昂貴,大部分使用者的裝置只是為了好看應付檢查,平時根本不運行,這也不是什麼道德問題和監管問題,經濟社會這也是必然的選擇。
二,因為空氣污染,再繼續提高燃煤使用率,即使再荒唐的政府也不會這麼做,那就必須增加清潔能源的使用,比如電和天然氣等。但是造價昂貴,想大面積用就必須有經濟性。就必須提高效率。高效率的燃氣燃電鍋爐根本無法大型化,適用於集中供熱的越大型效率越差,切長距離供應熱損耗太大。三,國外的住宅,公寓樓和獨棟為主相比我們的建設密度小的多,高效率的小型燃氣鍋爐集中供熱是沒問題的。四,我們的方向,街區制,裝配式建築。建築的保暖性更高,強制使用環保的分散供熱是可行的。五,不好意思手機我不會發鏈接,可搜一下《我們不知道的歷史真相》(你呀你呀)發布的。她總結60年造成的問題原因是公共食堂造成的食物消耗過快為主要原因,其他是輔因。就是不管幹什麼,在沒實現共產主義前,大鍋飯是有問題的,必須包產到戶才能解決問題,集中供熱應該也適用。只要我們接下來城市規劃好了,有好的建築,別出現新的棚戶區,就可以實現清潔採暖且分散供熱是經濟的,現在的集中供熱更像是社會福利。但是和清潔的空氣比,我選擇空氣。集中供暖,採用熱電聯產工程,將火力發電廠的工業熱水循環至居民家中,集中管理,安全統一,對於市政建設和環境保護有很大的改善。
拋開兩種方式的加熱原理不同,性質上感覺集中供暖就是一個大的中央空調系統。拋開南北區別,是否問題可以簡化為中央集中供暖還是獨立供暖在整個社會上更加符合經濟原則?相信在利用歷史的能耗數據可以能有一個比較靠譜的答案,期待有人能用數據說話
南方人不知道北方有多冷沒去過
近幾年,總有媒體在強調南方冬季集中供暖的主題。2016年3月,本人到吉林、遼寧兩省考察了一圈,就冬季取暖的問題,談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講一講北方為什麼要集中供暖。原因就一個字:冷。三月,我所居住的南方城市長沙就已經是艷陽高照春意闌珊了,而此時,吉林省長春市、遼寧省瀋陽市都還是冰天雪地,不裹成個熊出門瞬間凍成冰渣,還不能感冒,否則流鼻涕立馬成雕刻景觀,扯下來都脫一層皮。地面上全是冰,每一步都是極容易滑倒的囧途。氣溫零下十多度,很冷。所謂南方濕冷,感覺太誇張了,跟東北比起來,明顯還是東北冷得多。南方的濕冷,也就相對於北方而言冷幾度而已,遠沒有媒體和部分網友渲染的那麼誇張。一直以來在湖南地區,在最冷的時節,氣溫零下三四度雨夾雪天氣,上面是保暖內衣、毛衣、加厚羽絨服,下面是秋褲、保暖褲、棉褲,厚襪子雪地靴,帽子手套圍巾口罩四大件,根本就不冷。也就是說,無論湖南天氣怎麼濕冷,把東北內蒙等地零下三十度屋外的衣褲鞋襪穿戴到南方地區,怎麼都不冷了。南方有濕冷,東北颳風呀,那冷颼颼的風吹到臉上頭上手上,跟刀割一樣,從長沙一同前去的同志都表示受不了,在外頭走了一小段路之後就都急著趕回賓館,而此時氣溫還沒達到最冷的零下三十度的時候。
其次,談一下集中供暖的感受。集中供暖,應該來說,專門指的是「壁掛式注水暖氣片」。這次在長春住的賓館,就是這種傳統的集中供暖方式,感覺效果一般,遠沒有達到「穿背心吃冰棍」的程度。有的朋友認為南方取暖用空調很乾,我的體驗是北方的集中供暖更干,一通晚都睡不好,要把水壺放在床頭櫃隨時喝水,一晚上都要喝掉兩瓶多。還有很多區域,也是採用中央空調的形式在供暖,南方很多地方也都有中央空調。南方還真沒法照搬北方的集中供暖體系。一方面,建築體不保溫,南方的建築全都沒有採用加厚牆體和雙層窗戶。這次考察,長春市、大連市,採用壁掛式注水暖氣片的房屋,牆都比南方的厚很多,窗戶都是兩層,用來保溫。另一方面,集中供暖的地區在城裡都有供暖的工廠,如果要在南方鋪開集中供暖,不僅要新建燒暖氣的工廠,還要把地面、建築牆面都挖開來鋪設供暖管道,不僅要開展新一輪的征地拆遷,還要滿城挖,而這麼折騰之後,效果還不一定明顯,因為沒有加厚牆體和雙層窗戶。而且,很多人都只看到北方集中供暖,卻不看看北方的集中交錢。以長春為例,90平米的房子,一年的供暖費用大約三千元,房子面積越大費用越高。暖氣系統的初裝費也要好幾萬塊錢。而且,交了錢的取暖系統,效果還不一定好。集中供暖並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好。
接下來是看看如何解決南方過冬的問題。南方冬天也是很冷的,沒有集中供暖,不代表在南方都等著凍死。南方城市寒冷濕冷的冬天裡,KTV、酒吧、夜總會裡冷嗎?印象中都是衣服脫一地了在high。餐廳包廂、商場、電影院都有空調都不冷。印象中在餐廳吃飯、在電影院看電影,都是要脫掉外套的。因此,空調是南方取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相當一部分地區,效果硬扎的中央空調、立式空調分分鐘秒北方的集中供暖,而且空調的安裝和使用都簡單。對於家庭取暖,如果需要的話,現在市場上也有北方的注水暖氣片,師傅上門安裝,把家裡的水管、燃氣、電路集中到暖氣片上放熱,也就是北方的集中供暖系統在自己家裡單獨裝一套。還有地暖,還有自裝家庭中央空調系統,路邊店鋪有,家居建材市場有,都可以自己買。取暖桌、水暖浴霸、加熱墊……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會有越來越多的取暖設備問世。沒有集中供暖,不代表等著凍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辦法總比問題多。同時,還要多穿衣服。南方的氛圍不是太好,普遍穿得少,部分人還喜歡笑話別人穿得少,而北方這一點恰恰相反,不僅自己都穿得很厚,還很關切的詢問我冷不冷是否需要再加點衣服。總得來講,我的看法是,南方的寒冷期沒有北方長,氣溫也沒有北方低,自己多穿衣,主動的有意識的採取相應取暖設備,過冬是沒問題的,當然不是靠「抖」。
當然,所有相關體驗都僅限於東北地區的吉林、遼寧兩省,有集中供暖的其他北方區域,比如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山西、山西等,冬天應該會是比較舒服的吧。而南方也是很大的地域概念,廣東、海南等,冬天的氣溫就明顯比湖南江西等地要暖和。創建於 2016-11-04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謝邀。身為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漢子,從去年開始終於被停止了集中供暖,因為我們那棟樓住戶太少了,再集中供暖顯然不划算。但是因為是老房子,開著空調電腦電視微波爐的話就會biaji跳閘了,而且是整個單元跳閘,還要跑到一樓把電閘推上去(我家在7樓而且沒電梯),所以就業主而言,我們還是很希望集中供暖的。我對供暖的認知還停留在十年前,那個時候暖氣真熱,在家穿個褲衩就夠了,有時甚至要吹風扇。當時的暖氣好像分市政供暖和小區供暖兩種吧,好多機關單位的家屬院都是小區獨立供暖的,會比市政統一供暖更好也更熱。我大二的時候學校宿舍也是獨立供暖,大三之後改成市政供暖之後能明顯感覺到溫度不如以前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買房子都把暖氣拆了改成地暖,美觀還能節省室內空間,我感覺除了一些老房子,人們對於暖氣的依賴已經越來越小了(僅指我生活的城市),所以我在想集中供暖會不會有一天徹底的淡出人們的生活(純腦洞,沒有任何理論依據)。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以後再補充。
推薦閱讀:
※大學會對所在城市產生哪些影響?
※城市規劃(3):香港為何不向北建設新市區,卻只是填海?│脫苦海
※走出封建:中世紀城市的起源與功能|城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