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為什麼孔子不同意?

如題,見《論語》11.11句。顏淵作為孔子最心愛的學生為什麼他死後孔子不同意豐厚的埋葬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

姑且不談是否合禮,但從尊重的角度亦該從儉。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子崇尚的是簡樸生活,豈會在死後嚮往奢華?

尊從亡者的意願,就是對亡者最大的尊重。

尊重不正是葬禮的本意嗎?

林方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泣。

不可因形式而忽視了本來的意願。忽視了本來,形式就失去了意義。

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

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顏子視孔子如父,孔子卻不視其為子。何也?子不仁乎?非也。孔子視顏子如友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這是孔夫子對顏子說的。不是我不尊重你的意願啊,是他們不聽我的啊!

結語。

我們常常做一些自認為是尊重孔夫子的事情,卻不知亦如二三子一般。

夫子溫良恭儉讓。嘗言: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

今有學儒之人,聞不贊同儒家思想者,便是口誅筆伐,維護正道,以為這便是尊重孔夫子。

忠恕已失,真的是尊重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夫子的人生態度,才是尊重啊!

莫做二三子啊!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經供參考。


謝邀。

儒學有本有用,本就是仁,仁是一套原則,一種精神,一種態度。而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情勢下,具體到每個人,是需要根據具體情勢而有所側重。這個不同,也就是在當下、在每個儒者該如何行仁,就是儒學的用。

這就是中庸,也就是圍繞著仁的根本原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就是說,仁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個體的相對性。這個普遍性是大的原則,所謂終日不可違仁,而這個相對性就是每個儒者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具體的行仁。

比如,子路千里驅馳,正冠而死,這就是子路的仁,而夫子只能登高遠望默默的看著子路消失在天際。以己之仁而強他人,有違恕道:

徐曉軼:為何孔子用個quot;恕quot;來歸納他的教學,而不是quot;仁quot;?

說了仁的普遍性和相對性,再回到這個問題。在夫子看來,仁就是禮,禮就是仁,文治就是夫子的行仁之用,而夫子的文治=禮樂+教化。在夫子那,仁=禮,當然我們今天要區分開,仁是本,而禮只是夫子提出的用,還是不成功的行仁之用。

所以,在夫子看來,喪禮有慎終追遠的教化意義,就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事了。顏回再賢,但顏回一無功、二無份,義者宜也,所以顏回的厚葬就是不宜、就是逾越,就是因情而背義違仁。更嚴重點,夫子乃至後世儒者,如何據德依仁而行教化也?!

也就是說,仁的原則不能因顏回是聖賢就可以更改啊。

義者,宜也


不合而有之,所以不同意。

人情慾厚,其實是肆而逞己,不知所本,不知所歸。


顏淵家裡沒錢,拿什麼厚葬?

放到今天,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範,孔子小時候是貧賤出身,非常明白面子哪有實實在在的改善生活好。

孔子追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怎麼可以知行不合一呢?自己的學問,自己不踐行,還有誰會追隨?

更何況,把老師的馬車拆了給顏淵辦事,這也不合適,孔子兒子死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做,現在為一個弟子拆,合適么?

儒家思想核心內核就是仁,禮儀只是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只要真心的,沒有嚴格按照禮儀規定行事,也合乎情理。


就是論語讀少了

前面有人說禮制的問題,而且它本身就是禮制的問題,如果題主是懷疑孔子只是捨不得錢。。看下面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與不才,宜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以徒行也。

人家兒子死了都只是給個棺,憑什麼給你個槨呢

普天之下,誰不知道這倆孩子對我來說都一樣。

天喪予,天喪予。


大概就類似於,一個還未正式入黨的學生過逝,他的師兄弟請恪守黨章的老師,給他蓋黨旗的性質。


推薦閱讀: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淺析孔子對管仲的評論
孔子的義與命——從子畏於匡談起
孔子竟然不姓「孔」,姓「子」?

TAG:孔子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