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上一堆總結某本書的精華和意義,還需要看這本書嗎?

比如說《反脆弱》《三體》


說句公道話,讀讀這種摘要式的讀書筆記還是挺好的。現在書那麼多,垃圾推薦那麼多,不去看看這種短摘要,怎麼知道應不應該仔細看這本書?就算這書很好,但是不適合你,那也沒必要讀。

時間如此寶貴,不要浪費在對自己來說不重要的書。

--------------------------------------------

我想舉個例子。

比如說《富爸爸和窮爸爸》,《8小時以外》這一類書,其實真沒必要買書來完整的看。

看看摘要了解並思考書里的思想,然後如果有需要再細翻。

我認真讀了《8小時以外》,做了每個章節的梗概,放在網上。對於大家,讀讀我的梗概就可以了,唯一需要細翻的就是書里一些很好的應用以及網站推薦。

至於《三體》這一類的,還真得看原書,小說必須看原書啊!題主不是愛書之人,我其實覺得如果只是為了談資看摘要挺掉價的。多的不說了,我只是談談我自己的觀點。

不服就不服吧,對於某些類型的書,你有時間你自己去看全書吧。


自己嚼著比較爽,你可能嚼不出別人說的那種味道,也可能嚼出別人沒嚼出的味道。

好書,往往會被嚼出不同的味道。

別人的讀書筆記或者書評應該是用來評判某書是否值得一讀的部分標準,用來和自己的讀後感進行比較、交流的對象。別人的讀書筆記或者書評可能可以成為我們快速積累的知識的捷徑,但是你會錯過很多屬於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不輕易接受別人的思維成果,慎重對待別人的觀點,是一種獨立思考的形式。這我個人的態度!


這兩天在看郝明義先生所寫的《越讀者》,他本身又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翻譯者,結合了以前這方面的讀書筆記和個人感受,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的話:根據你個人對一本書的需求和目的不同,只讀讀書筆記並不是完全不可取。而某些書,不管你目的如何,你都不應該只讀讀書筆記。

首先題主備註里就是兩本完全不同的書。《反脆弱》是一本說理性的書,而《三體》是一本小說。在這兩個大前提不同的情況下,閱讀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我覺得郝明義先生對閱讀的分類很有趣:

1. 主食閱讀。「生存需求的閱讀」。

2. 美食閱讀。「思想需求的閱讀」。

3. 蔬果閱讀。「工具需求的閱讀」。

4. 甜食閱讀。「休閑需求的閱讀」。

當然,對於每個人來說,每本書定義為哪種閱讀是不同的,以我自己為例。《反脆弱》可能是美食,《三體》則就是甜食了。對待每種閱讀,方式也不一樣。

回到問題,那麼讀書筆記可不可以代替閱讀呢?某些方面肯定可以,但這多半只會出現在蔬果里,前兩類可能可以,甜食則完全不會。

比如《番茄工作法》就是徹徹底底的一本蔬果書(也許也可以是美食啦),對大多數人來說,我讀這本書的目的只是為了知道什麼是番茄工作法,那基本一句話就總結了。這本書也只是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好,或者有哪些應用場景。我既然已經認同你的結論,那為什麼好,並不是非得知道不可。至於有哪些場景,則根據我自己的需要去調整便是了。所以,我可以只看讀書筆記。

我加了下劃線的內容就是我認為可以只用讀書筆記解決的:在認同這本書結論的前提下,目的只是要知道方法。 就好像諸葛亮的「觀其大略」。即便沒有人做過讀書筆記,你結合《怎樣閱讀一本書》中的方法,也可以迅速摸清這本書的脈絡和你需求的地方,也不用真正「讀完」這本書。

如果作為甜食的小說,那更好用《越讀者》里的一句話所說的:「小說,就是用三十萬字告訴你一個三十字的道理。」追求「道理」或「思想」本身並不是閱讀小說的目的,如果僅僅是這個目的,我會選擇相關這方面說理性的書。而本著獲取「思想」去讀讀書筆記,就更是本末倒置了。

當然,這種做法是相當冒風險也極大損失閱讀本身的樂趣,可能只適合你不太在意又想略有了解的領域。另外,以功利目的讀書沒什麼不好,需求和興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著「以讀書為興趣而讀書」,那怎麼又不功利呢?


看什麼類型的書,比如一本一般的管理營銷商業類書籍,不是很深刻需要體驗的話

大部分都可以看一個思維導圖,並且總結關聯就行了。

如果是趣味性比較強的小說類的書,本來看這種書的過程就是為了消磨時間,找樂趣,看別人總

結,完全是煎了芝麻,丟西瓜。既然樓主提到三體,我推薦看《狩魔手記》

至於技術類的書,這個不用多說,反覆看幾十遍吧。。

理論性較強的書籍,先看別人的評論和總結,然後自己在看,有個先入為主的概念

這種也可行


需要。

我們需要的是得出結論或意義的那個思維過程。


需要,並且網上總結的越多,就越需要。因為總結的多起碼說明這本書很火嘛!

一本書的精華和意義,是它的骨架。一本書只有骨架不不夠的,它必須得有血肉,才能擁有生命。這也正是為什麼同樣一本書,在不同的時候讀它,會有不同的收穫。

對於一個好作者寫的一本好書,如果可以用更少的語言或者精華、意義等表達出作者所有想表達的內容,那麼作者肯定不願意寫那麼厚一本。

更重要的是,對於像《三體》這樣的小說類書籍,只看網上那些總結的話,你不覺得就像不看電影而只看簡介和影評嗎?


別人已經總結了人生的精華和意義,你還需要再活一遍嗎?

讀書為了什麼?

讀別人總結的「精華」和讀書,有什麼區別?

簡單點駁斥,如果只要看過總結的精華和意義即可,那麼這本書還有寫的必要嗎?只要用很少的文字把精華和意義寫出來不就可以了?當然,很可能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和目標不同,或許就是為了找幾個要點,可以用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或者只是為了快速地了解某些知識,那確實不必要再去讀。

其次,讀精華總結和讀完整書的意義,是否有不同?所謂「精華」通常是觀點的總結,也即是「知其然」;而閱讀整本書,通常會得知「所以然」,知悉道理背後的原理(當然,不排除有些書不寫這些內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是一種好的學習態度呢?至少我覺得古人是給出答案的——授人於魚不若授人與魚。

以及,「精華」(假設它確實是跟作品主旨一致的,沒有總結走偏)觀點本身的正確性如何?如果是囫圇吞棗地接受,又怎麼去確保自己沒有受到「錯誤」思想的引導呢?也許有人會辯駁說,「正確」、「錯誤」如何判斷,但不管怎樣,不加辨識地接受某觀點的方式,絕對不是更能夠保障我們選擇「正確」思想的方式吧?

最後,讀書其實是一場思想的旅行,跟隨著作者的腳步,由淺入深又深入淺出、全方位地了解作者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思辯過程,從而增加、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視角,轉變甚至拋棄自己現有的觀點,從而實現心靈的成長。從不同作者的相似或不同的觀點和經歷中,得出自己的總結,這本來就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能力,放棄它,也是放棄了自己成長的機會。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習慣,我的習慣是挑書不挑讀,選擇一本好書,然後再一口氣沉下去把這本書讀掉。選書的時候,我所信任的朋友的推薦對我影響最大,其次是可信來源的評價(例如Amazon、豆瓣等),也會參考書籍的概述以及其他讀者的總結,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能還會先讀一下試讀章節,看完之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後再比較自己的看法和別人看法的差異,主要目的是讓自己對於所述機理有更深入地理解,並能夠真正地吸收進自己的邏輯體系和知識體系中,為我所用。


個人挺討厭用類比似的一概而論,因為很難找到一個大家都理解而兩者間又極為吻合的例子。嗯,我說的就是那個「別人嚼了飯喂你」,也不去再舉其他例子,反正是有失偏頗的。

現在正式回答回答。

首先感覺題主有些功利化,似乎看書就是為了「精華與意義」,書中其他的便是糟粕,有了總結便柳暗花明,事半功倍了。但每每找尋到一本好書,其閱讀的過程便是一種格外的享受。如同一隻蘋果,吃的過程就是在享受,而不僅僅是吃了之後吸收了多少維生素多少蛋白質。而那些總結呢,就像是提純了這些營養後製成了的藥片。身體吸收的或許是一樣的,而且吃藥的時間比啃蘋果快多了,但真的喜歡這種葯不停?

而且,你怎麼知道這些「葯」裡面並沒有包含其所有營養?更為甚者,指不定這葯裡面還摻雜了什麼有害物質,多危險呀。

但是,個人並不完全反對直接看總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嘛,有些個即便沒有總結, 我也會極快翻閱,可能是時間不夠,可能是不感興趣,可能是僅作了解,不一而足。

就我個人而言,看的要麼就是專業相關的大通資料,要我像啃蘋果樣琢磨自然是不可能的,網上若是有總結的話求之不得。而看的另一類,基本是以小說為主的雜類,五花八門,由於沒有任何功利因素,我也不想通過看了它得出什麼什麼結論,就是喜歡看而已隨性而至,所以網上的總結?嗯,可以當做篩選的過程。但若是為此而放棄了原著,那可真是比買櫝還珠還不如,僅留了一張購物小票,其他都丟了。

羅里吧嗦了這麼一大通,其實還是那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萬金油真的很能回答一大堆問題的)


小時候街上賣的四驅車有拼裝版和成品版。成品版裝上電池就能跑,但是通常用料比較次,上油也小氣摳門,貼紙還貼的亂七八糟歪七扭八。拼裝版雖然不能拿來就用,但自己動手的樂趣和拼裝質量的保證那是成品車沒法比的。

=========

私以為看書這個過程,不光是吸取作者的思想和觀點,同時也需要結合自身的積累,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挖掘。簡單來說就是只有自己親自上陣,才能學習到自己最需要的內容。讀書這件事,閱讀、理解、思考並消化的過程同樣重要,而不光是為了所謂「精華和意義」的快餐式吸收。

而且,別人總結出的「精華和意義」未必普遍適合所有人,況且總結者的主觀思想也難免會使原書中的內容流失甚至被誤解。

我身邊有人熱衷於做一些書的讀書筆記PPT掛到網上,下載來看看也會發現內容良莠不齊,趕工速讀的痕迹嚴重。大概是因為他們的重點是做PPT來營銷,所以內容並不那麼重要,只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罷了。這樣的產出離「精華和意義」應該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

=========

好吃的要吃到自己嘴裡才好吃嘛。


「那麼我就說。他是個要看書而沒有書的人,又是個要看書而不看書的人。怎麼說呢?他本來很窮,見到書鋪子里滿屋子的書,書里有各種的學問,他想:

如果能從這些學問中間吸取一部分,只消最小最小的一部分,至少可以把自己的處境改善一點兒吧。

但是他買不起書。那時候,他是要看書而沒有書。後來,他好容易攢了一點錢,抱著很大的熱心跑到書鋪子里,買了幾種他最想望的書。他看得真用心,把書里最微細的錯誤筆畫都——校出來了。靠他的聰明,他有了新的發現。

【他以為把整本書從頭看到尾是很愚蠢的,簡捷的辦法只消看前頭的序文。序文往往把全書的大要都講明白了,知道了大要,不就是抓住了全書的靈魂嗎?】

以後他買了書就按照他的新發現辦,一直到他完全拋棄我們。因此,他的書只有封面沾污了,只有開頭幾頁印上了他的指痕,此外全是乾乾淨淨的,只看我就是個榜樣。你要是問他做什麼,【他當然是看書。但是單看一篇序文能算看書嗎?所以我說,他要看書而不看書。」】

【「啊,可笑得很。他的發現哪裡說得上聰明!」紅面書象爽直的青年一樣笑了。】

「沒有完呢!」紫面書故意用冷冰冰的口氣說,「我還沒有說到他的發財。你們知道他怎樣發了財?他看了好幾本書的序文,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某某幾本書的比較研究和批評》,投給了報館。過了幾天,報上把這篇文章登出來了,背後有主筆的按語,說這篇文章如何如何有意思,非博通各種學問的人是寫不出來的。

葉聖陶 書的夜話


是否需要讀,讀到什麼程度與所用時間都與讀的目的有關。

比如某人只是用來作為談資,一般能插上幾句的那種談資,精華、梗概、要義之類的應該就夠了,相比較通讀再精讀來說能省下很多時間。

比如某人聽說這書好,自己又不確定,先讀前言,梗概之類的可以幫助自己快速建立印象。


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利波特


意義當然有,只是對於擁有不同閱讀習慣的人來說不可定論。

如果還沒讀過書本身,甚至沒有聽說過,那總結性的評論是擴展你閱讀範圍的一個方式;如果你還沒讀但從其他途徑聽說過,那就相當於你對這本書又多了一些淺層次認識,有心人在合適的時機就可以帶著疑問試讀了,看得順就看不順就擱置;如果你讀過這本書,那這樣的評論顯得就更有「意義」些了,與之思考比較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時你會發現要麼你有熱血沸騰般的共鳴要麼覺得不過如此。和看電影之前看影評、看新聞之前道聽途說等等生活經歷如出一轍。

看到這些總結,其實你已經在接受信息,只不過得多帶個心思,去判斷自己是否有必要讀這本書或者將其與自己的閱讀感受作比較,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讀書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思考,這才有價值、意義之說。


原原本本看完【紅樓夢】,才知道「小蹄子」。


額,讀書不是興趣嗎?不是願意磨看書的時間才看的嗎?


當然需要,你確定你能和別人的思考深度一樣?


閱讀的過程本身是一個增強理解力的過程,而不是知識的堆積。


推薦閱讀:

徹底解決拖延症的秘密
知道Kindler是怎麼跨年的嗎?讓我用30張圖來告訴你!
身在職場,別讓學生思維害死你
最適合你的國學書單: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4個會用到的計算機小技巧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