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 AT&T 下屬的貝爾實驗室有幾十萬項專利技術,那麼強的技術儲備為何後來一敗塗地?
專利與企業競爭力之間有必然聯繫嗎/
僅從專利角度來說,專利的保護是有期限的,不是像版權一樣永久保護。專利的保護期限一般自申請日起保護二十年,保護期限一過則進入公知領域,任何人皆可使用。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年有過多少專利不重要,重要的是申請不能停,保護期的有效專利有多少。專利與企業競爭力有一些關係,科技企業的競爭力,專利是一個重要指標,比如國內華為中興的專利要拉開其他公司幾個梯級(注意是梯級)。
國外的一些科技公司,專利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不需要實體,變成專利授權公司,這是競爭力的極致體現。
非科技企業,比如影視公司,房地產公司,個人認為沒啥聯繫。謝邀 @Zampeli Diana 。題主這個問題很好。
首先我來理清一下專利數量、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關係。
專利數量是常用的衡量創新能力的指標,一是因為專利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創新水平(不管是對於一個國家、地區還是企業),另一個原因是專利數量比較直觀,數據容易獲得,換句話說是缺乏其他能夠直接度量創新能力的數據。
但是,專利無法完全衡量創新,因為有些創新的形式並不以專利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一些「默示性」的知識,或者一些口口相傳的「訣竅」,這種都是無法申請專利的。但專利是一個比較好的衡量科研能力的指標(當然也有缺陷)。所以這裡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是科研與創新的區別。科研可以是發明創造,特別需要科學家的努力,而創新是將新創造出來的東西、或者說舊的東西用新的方法(用熊比特的話叫「新的組合」)投入到市場上,在創新活動中我認為企業是處於核心位置的。這裡引用一句話來說明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科研是將金錢轉換為知識的過程」,而「創新則是將知識轉換為金錢的過程」。
李凱, 2014, 促進中國高科技科研創新的想法
(不過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科研和創新儘管有不同,但二者仍然是聯繫緊密,相輔相成。這不是本文重點就不多提了。)
接下來說一下題主提到的企業競爭力。毫無疑問,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保持長期的競爭力,不斷的創新是一個必備條件。一家企業想要在短期內實現快速崛起可能有多種辦法,科研和創新能力也許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要想打造百年老店,創新能力絕對是重中之重。
而正如上文所說,專利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創新,所以專利數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業的競爭力,但是並不代表有了大量專利,企業就一定是最具有競爭力的。簡單的說就是:(特別是對於技術型企業,)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不一定專利數最多,但專利很少的企業一定不具有(長期)競爭力。後半句話前文已經解釋過,前半句可以理解為,創新的形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都是以專利的形式出現的(如上文所述),一些組織上的、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也一樣能夠帶來競爭力,比如 ebay 的網上拍賣制度、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包括小米的互聯網營銷和粉絲經濟也可以算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
最後說一下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是美國大型電信公司 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旗下的研究機構,不管現在貝爾實驗室衰落成什麼樣子,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所偉大的研究機構,這裡誕生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創造除了晶體管等多項影響世界的發明,為人類科技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成就足以說明,貝爾實驗室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並且其部分科研成果也的確轉化成了 ATT的創新能力,為公司帶來了巨大收益。
衰落需要考慮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研發投入。貝爾實驗室的研發資金來源大部分來自 ATT公司。也就是說母公司經營績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實驗室的研發投入。之前有人在這裡也回答了,ATT公司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分拆,這令這家當年財大氣粗的壟斷企業元氣大傷。缺少了穩定的研發投入,貝爾實驗室自然難以為繼。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貝爾實驗室這類的科研機構到底應該由誰來資助。貝爾實驗室當年除了一部分應用開發,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基礎性研究部門上,這也是他們創造重大成就的機構。但基礎性研究投入大、見效慢、周期長、風險高,企業能否承擔得起這樣的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算企業主觀上願意對基礎性科研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但企業由於內部或外部因素,被動的無法持續進行研發投入也是很常見的。專利作為重要的科研成果,對於企業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否持續的轉化為創新能力和生產力,能否生產出好的產品為企業帶來利潤,這是企業更加關心的。如果專利成果都很先進,但與現實脫節,那就只能說這個創新過程沒有完成,缺少了「市場化」這重要的一環,這對企業來說恐怕沒有太大的正面激勵作用。另外有些專利太過超前,雖然未來能造福萬代,但無法給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帶來直接收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貝爾實驗室的衰落是有其必然性的。
最後推薦一些資料:
李凱, 2014, 促進中國高科技科研創新的想法
這篇文章上文引用過,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為何貝爾實驗室在金錢觀的統治下衰落
貝爾實驗室的興衰
鏘鏘三人行 20151112 吳軍談人工智慧發展趨勢
2015年11月12日鏘鏘三人行,嘉賓是吳軍,計算機科學專家,自然語言處理專家,曾任騰訊副總裁,現在 google 工作。他在節目中談到了矽谷企業的創新。
1. ATT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司的多次分拆造成自身實力的下降。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Corporation)(NYSE:T)是一家美國電信公司,創建於1877年,曾長期壟斷美國長途和本地電話市場。 ATT在近20年中,曾經過多次分拆和重組。目前,ATT是美國最大的本地和長途電話公司, 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
ATT的前身是由電話發明人貝爾於1877年創建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1895年,貝爾公司將其正在開發的美國全國範圍的長途業務項目分割,建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稱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1899年,ATT整合了美國貝爾的業務和資產,成為貝爾系統的母公司。該公司一直是美國長途電話技術的先行者。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托拉斯法》拆分ATT,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即「貝爾七兄弟」),美國電信業從此進入了競爭時代。1995年,又從公司中分離出了從事設備開發製造的朗訊科技和NCR,只保留了通信服務業務。2000年後,ATT又先後出售了無線通信,有線電視和寬頻通信部門。2005年,原「小貝爾」之一的西南貝爾對ATT兼并,合併後的企業繼承了ATT的名稱。
公司實力的不斷下降,導致對研發投入的縮減和自身研發能力的退化。
貝爾實驗室的衰落有多種原因。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資金的枯竭,尤其在中長期的投入。這個趨勢始於1983年。在那之前,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有一百多萬員工,壟斷美國通訊行業,經營包括系統的維護運營,設備的製造生產,網路管理。確實,壟斷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電訊業的技術創新,較貴的電話電報業務讓廣大消費者支付了不少的費用。但是,壟斷也給ATT帶來巨額利潤,其中大部分用作前瞻性的研究,許多與ATT的經營業務也無直接聯繫。這就好比一個國家向全民征些稅收,來支持國家實驗室從事高科技研究,最終孕育劃時代的發明和發現,造福整個國家乃至全人類。時過境遷,自從1983年ATT因為反托拉斯法被一拆分九:一個只經營長途業務的ATT (Ma Bell),一個專做計算機業務,和七個地方電話公司(Baby Bells),到九十年代Lucent做為設備生產部門從ATT分出(ATT保留部分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單獨成立ATT Labs),之後又面臨來自發展中國家設備商諸如華為,中興的價格挑戰,朗訊的營業利潤急劇下降並且長期赤字,根本無法維持貝爾實驗室所從事的中長期研究。
2. 市場領導者的困境問題
作為固話和通訊行業的長期領導者和巨無霸,ATT從自身業務中獲取巨大利潤,但是隨著帶來的大企業病導致ATT對新興技術的應用趨於保守、面對新的行業變革缺乏有效應對。即便是有Bell Labs這樣強大的研發能力,很多的研究成果並沒有投入實際應用而產生經濟效益,或者束之高擱,或者成為行業變革者挑戰的武器。
一九九五年,可以說是 ATT 公司的頂峰,接下來短短的十年,它便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了。ATT
不緊不慢地向上走過了百年,才爬到頂點,走下坡路卻只要十年時間。(註:今天的 ATT
是由當年小貝爾公司之一的西南貝爾公司幾次以小吃大合併出的類似於水電公司的設施服務公司,這類公司在美國統統稱為 utility
公司,毫無技術可言。)其實,從一九九五年起的這十來年間,ATT 本來有兩次絕佳的發展機遇,2000
年前後的網路革命,和從九十年代中期延續至今的無線通信的飛躍。ATT 不僅沒有利用好機會,反而在這兩場變革中丟了性命。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自二戰以來長期壟斷美國電訊行業,隨後電訊業在美國成為高速發展的行業。有分析人士說,正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貝爾實驗室在全世界首先研製出電子晶體管,從此世界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電子時代。但因為發展策略屢屢出錯,公司錯失了電子時代帶來的新機遇。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是最早投巨資研究個人電腦的公司,但管理層的目光短淺導致研究半途而廢,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後來公司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隨時可以帶在身邊的電話」,但管理人員認定這種電話的市場非常有限,因此出售了一系列相關技術的專利權。當無線通訊在全世界迅速發展起來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不得不在1994年出資114億美元購買麥克考行動電話公司(McCaw Cellular),從而才開始了自己的無線電話業務。 1997 年擁有電子行業背景的麥克·阿姆斯特朗(Michael Armstrong)成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上任伊始,他開始為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他宣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要利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和科技實力為用戶提供包括當地電話、長途電話、行動電話、網際網路接入、有線電視以及通過有線電視線路訂購家庭電影電視節目(Video on Demand)等一條龍服務。為此,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又出資1000億美元購買了兩家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從而成為全國最大的有線電視經營商,有線網路覆蓋 75%的家庭。 如果要實現阿姆斯特朗的構想,還需花費數十億美元更新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路。直到一個又一個耗資巨大的項目相繼擱淺,公司似乎才意識到它在有線電視網路的經營方面出現了問題。同時,公司的盈利支柱――長途電話業務――也因為手機的興起而不斷萎縮。 本來對這樣一個大公司來說,這些損失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但不幸的是公司財政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因為競爭激烈,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不得不降低長途電話和無線電話費用,而這些利潤本來是公司準備用來償還購買有線電視網的債務利息的。與此同時,華爾街降低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股票的信用評級。 面對這些困難,阿姆斯特朗宣布拆分這個花費巨資整和起來的電訊王國。已經虛弱不堪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不得不以460億美元的價格把它的有線電視網出售給康姆卡斯特公司(Comcast)。而上周它再次出售了自己的無線電話公司,以籌集現金,償還債務。
目前一個很好的例子,諾基亞,專利多多,但無法阻止其衰落。
專利只是企業知識產權方面的體現,企業最終的發展是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利潤保證的,技術能力高,不代表企業運營就好。
apple 手機的觸摸技術最早不也是諾基亞提出的,但企業大到一定程度,轉型是要靠決心和能力的,呵呵為何中國目前改革難呢;視窗系統最早也是施樂提出來的,但被喬布斯發現並發揚,施樂可是好多技術的先驅,但沒有真的轉成產品到市場。貝爾是一個強的研發中心,研發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但研發強,企業的運營方向出現偏差也不行,小企業靈活,大企業固守,但IBM是個好的例子,可以從硬體轉型到軟體服務上,留下聯想目前爛攤子。專利只是企業一個技術研發實力的體現,不能和企業的運營好壞直接畫等號。我不曉得具體原因。但是對於做項目,工程而言。如果一個企業不對想法做有效過濾,那麼它的項目開發速度會很慢,一旦項目進度緩慢,無法得到足夠利潤,任何企業都會衰敗。
過濾篩選比精益求精可能更重要。知識產權是只是工具...就像是一把好刀,但用不好一樣干不過別人。
專利和企業競爭力沒有必然聯繫。
貝爾實驗室的專利再多,只能證明它的研發能力強,但研發能力強跟賣得好不好沒有關係。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盈利,圍繞這個目的進行市場調研、對產品進行設計生產、建立營銷模式,銷售和完善服務質量。也就是說企業要花大錢的地方有很多。
企業即使在研發方面力度不大,也是可以活下去的,只要它能想方法將想要賣的賣出去!
所以,賣的渠道沒做好,研發能力再強也是空中樓閣。
當然,不排除它的技術太超前了,大部分區域還用不了,但又不願降低身價競爭。聽思科一位副總裁說20世紀末他們已經在研發4G了,這~天朝現在是什麼情況~
頭重腳輕,難免摔跤。
ATT和微軟都是被反壟斷折騰的夠嗆……如果當時放任不管,現在藍星第一壟斷巨頭絕對是大門……哪裡還有現在的幾足鼎立……
(Intel打了個噴嚏,趕緊又往AMD賬戶裡頭充了幾個比特幣)推薦你去看浪潮之巔,裡面有較為詳盡真實的敘述,而不是單純的意淫
專利要能變成佔領市場的產品或者服務才能持久。當年Borland公司的編譯器那麼牛逼,Sun公司的Java那麼牛逼,最後公司不都是倒閉或者被收購?再看看柯達諾基亞,那個不是專利大戶?尤其是柯達,數碼相機的專利都是他們家的,結果呢,死在了數碼相機手上,而且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數碼相機的專利就是柯達公司最先申請的。專利和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錯,但是不能夠轉換為效益和利潤,企業是運轉不下去的。
劣幣驅逐良幣。為什麼沒有人就這個角度分析一下
特別佩服貝爾實驗室以前那些牛人,現如今的境況確實是凄慘了些。
專利,或者是其他知識產權,只是在法律層面上給予的認證。
而企業的經營好壞,是需要靠市場來認證的。
只有把專利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企業才能笑傲江湖、江山永固。
你能想像,蘋果、Google等握著一堆專利,不訴訟、不許可,那會是怎樣一種情況?無數個類小米將崛起......
因此,專利只是衡量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若有其他短板,專利再牛,也補不上缺啊!技術不錯,但是過時了,偏離人類需求方向了,就沒多少價值了
人才和技術的流失,還有資金的斷流。
把技術轉化為產品的能力。以及公司改革的決心,敢不敢放棄現在還能盈利的產品。可以參見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