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建築?
01-24
本問題已被收錄至 撰寫你的知乎「城市手冊」 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點擊查看。
這是一個好問題,佔個坑先
華僑新村的番仔樓,以中山路為代表的騎樓,以五店市和蔡氏古民居為代表的古厝(各種燕尾屋脊,馬背山牆和出磚入石之類),清凈寺的伊斯蘭教建築(有趣的是清凈寺里有一座閩南風格古厝,明善堂),東街西街交叉口的留英設計師設計的英倫風的鐘樓等等。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隱藏在小街巷中,比如青龍巷李妙森故居門前的象頭神瓷磚等。
喜歡泉州小巷以及對其中的歷史和建築感興趣的話,推薦《泉州味道》這套書,介紹了很多巷名的由來以及其中隱藏的名人故居。喜歡閩南傳統建築的話,與閩台緣博物館緊鄰的南建博物館值得一去。
搬個板凳,第一次回答問題,有空了繼續。不喜勿噴。一、橋樑類:1.洛陽橋洛陽橋是中國最早的梁式跨海石橋。洛陽橋首創了三大橋樑建築技術:筏形基礎、浮運架橋、種蠣固基。a.當時的洛陽江面水流湍急、江闊水深,造船工匠創造船筏式橋墩分開水勢;b.採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梁法」利用潮汐的漲落把一條條重達千斤的石板架在橋墩上。c.發明種蠣固基法,巧妙利用牡蠣迅速繁殖,附著力強的特性,把橋基和橋墩膠合凝結成牢固整體,使之成為驚濤難摧的建築。2.安平橋。因橋長近五里俗稱五里橋。它東連晉江安海鎮,西接南安水頭鎮,橫跨在兩市交界的海灣上,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歷來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
二、宗教類:
1.開元寺a.現存大雄寶殿是明代重建的重檐歇山式建築,立大石柱86根,又稱百柱殿。大殿供奉的五方佛和聖觀音以及甘露戒壇中的盧舍那佛,都屬佛教密宗規儀。大殿桁樑上的斗拱是二十四尊人首鳥身的迦陵頻伽(妙音鳥),各個手持文房四寶與樂器,展翅飛舞,也是國內寺廟古建築上稀有的構件。大雄寶殿前月台束腰部位嵌有72方印度教獅身人面像,大殿後檐四根刻有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故事的輝綠岩石柱,這些相傳為重修開元寺時從印度教番佛寺移來的,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鼎盛,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b.甘露戒壇,國內僅存的三座戒壇之一,初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建的疊檐八角攢尖式壇宇,內設五級壇台。最高一層供奉密宗最高神祗盧舍那佛。壇頂藻採用無梁結構技術,如蜘蛛結網,複雜精妙。戒壇上的立柱斗拱和四面鋪作桁梁之上,有24尊木雕的飛天樂伎。c.東西塔,全部是用花崗岩石砌成的仿木五層樓閣式平面八角形的建築,是國內最高也是僅有的孿偶石塔。東西塔自上而下布滿了佛菩薩、高僧、羅漢、天王、神將等浮雕160多幅,東塔須彌座嵌有用輝綠岩雕成的佛傳故事30方,是研究南宋時期閩南地區石雕藝術和佛教人物造型的實物範本。2.清凈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二年(1009年),是全國現存年代最早的伊斯蘭教寺。清凈寺是依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的伊斯蘭教寺建造的,十分完整地保留了阿拉伯人的建築形式。現存主要建築有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門樓建築是典型的中世界阿拉伯盛行的伊斯蘭教尖拱寺門,底部用白花崗岩石,上部用輝綠岩石混砌而成。3.府文廟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976-981年),現存主體建築大成殿,東西長41米,進深24米。系重檐四阿式建築。殿堂斗拱層疊交錯,雀替、枋、梁支承縱橫,其圖案概不同於寺廟之繁華,卻又巍峨宏麗,莊嚴肅穆。全殿以50根巨石柱構成殿內空間,柱身平面毫無掩飾,僅底下有簡樸的蓮花座,具有早期儒家的古樸風格。殿前檐下有巨型石柱六支,均為螭龍浮雕,綴以祥雲團繞,活躍欲脫柱而飛。殿前露台寬敞,須彌座束腰處嵌有蓮花等圖案的青石浮雕,各具形態,宛若生枝。4.花巷天主教堂天主教花巷堂建於1926年。1902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任道遠來泉州任天主教堂本堂神父,1926年,他就在泉州市區花巷建成了一座三層紅色大樓,教堂和神父樓各一座以及其它房屋,並先後設立教堂、聖所32處,共發展教徒1000多人。
作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天主教花巷堂結構合理,氣勢恢弘,細部處理精細,給人精雕細琢、富麗堂皇之感。穹頂高塔冷然傲立,艷紅色外衣已經傍身數十年,卻是愈顯莊嚴肅穆。建築整體是哥特式風格,拱形的門與窗,立面上的雕飾,處處透露著簡約古樸的美感,堂內以白色為主色調,多門多窗,可容納1000多人,是目前泉州市區唯一的天主教宗教活動場所。三、民居類:1.蟳埔蚵殼厝泉州東海蟳埔村子裡有很多蚵殼厝,蚵殼與紅磚建成閩南古民居。這些蚵殼並非本地特產,而是宋元時期古商船從非洲運過來壓船底的,積累多了被當地人當做建築材料使用。蚵殼厝冬暖夏涼,很適合潮濕氣候,外牆美觀粗獷牆體堅固,流傳有「千年磚,萬年蚵」的俗語。2.蔡氏古民居始建於1867年,歷時近50年才建成,是典型的閩南皇宮式民居建築群。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不僅宏大,而且每座房子都飾有磚雕、木雕、石雕、泥灰雕。這些精美的雕飾不僅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南洋文化及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民居裝飾還留有一些當時的社會名流的書畫真跡,具有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3.中山路中山路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形成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從威遠樓至新橋頭,南北貫穿整箇舊城區,全長約2495米,橫向寬10-12米。沿街面用柱廊式騎樓,樓高二層至四層,高低錯落有致,建築多為縱深布局,樓與樓相連,臨街設店。內廊有948間店面。臨街門窗構築樣式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築風格,反映著強烈的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整治後的中山路在注重實際使用的同時,保持了中山路的個性特徵和傳統風貌,有泉州民居和街坊建築特色。泉州中山路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在獲聯合國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秀獎。4.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全部由花崗岩構築而成,是明初我國沿海六十多座衛城和所城中唯一較完整保存下來的石城。城牆外觀雖粗糙,但卻特別堅固。古城內分布著宋代以來興建的二十多座面積多數在500平方米以上、建築設計各具特色的寺廟庵堂,幾十座有紀念價值的官邸、宗祠、官堂,百多座廳堂式與殿堂式相結合的民居。這些建築物,記錄了崇武這個小鎮的成長曆程,表現了崇武建築匠師的高超技藝。四、其他1.急功尚義坊牌坊立於1715年,矗立在泉州東郊鳳山麓的泉州古道上。牌坊用花崗岩、輝綠岩築砌,其上還採用了浮雕、高浮雕、平雕、透雕、沉雕、淺浮雕多種手法,使得整座建築顯得高低錯落、凹凸有致。欄板上還有李光地親自撰寫的紀文,講述先祖李森的功績。鼎力雕塑藝術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的建築看起來像許多巨大的石塊相互堆疊在一起。立面意味著建築的功能,同時給出了一種自然的、簡單的,但強大的視覺。石頭牆的摺疊表面創造生動的陰影和鈍角的石頭使角看起來更堅定有力。博物館位於直達古城的惠崇國道旁。
這是個好問題!
洛陽橋吧。它是已知世界上第一座將生物工程引入橋樑工程。是閩橋的狀元。
還有去開元寺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房屋的斗拱,屋頂的飛檐,飛檐前幾年才修過的,柱子上的紋飾,飛天樂伎,還有東街的元妙觀,建築也非常漂亮。還有騎樓,這圖就是。
1東西塔,中國四大名塔;2安平橋,天下無橋長此橋;3洛陽橋,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4晉江五店市,閩南洋房的聚集地
西湖公園,人工的,那裡能碰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1.塗門街的清凈寺,門票好像就兩三塊錢,但的確是特色2.中山街的老騎樓3.南俊巷、學府街、北門街一帶的紅磚房,朝天門的老城牆4.北門街華僑新村的古老小洋房5.蔡氏古民居6.晉江五店市7.閩台緣博物館
推薦閱讀:
※泉州自助游一星期大概花多少錢?
※如何看待泉州五中設立實驗班這件事情?
※如何評價時任泉州五中校長劉殊芳這個人及其所作所為?
※泉州哪裡能嘗到地道的本地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