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有的大幅世界地圖圖例中會標有長城?意義何在?這種地圖圖例是有規範標準的嗎?
01-26
地圖上的長城
文/唐曉峰 (中國國家地理 2002年第5期)
我們中國人看自己國家的地圖,看到北方蜿蜒的長城的「小像」已經是習以為常了。不過細想一下,長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成,也不是人類的聚落、交通線,在地圖上畫它,確實有點特別。比如手頭的一本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早年的編篡的《中國分省新圖》(亞東圖書館1936年 的地圖集),前面的一幅《政治區域圖》上就畫有長城,可我們知道長城不是政區標誌;下一幅《地形總圖》上也有長城,而長城不是地形;在隨後的《交通總圖》《重要礦產分布圖》也都表示了長城。這種無論什麼圖上都標長城的做法,今天更是屢見不鮮。看來,長城已成為中國「底圖」上的一樣東西,無論是來人文政治地圖,還是畫環境資源地圖,都要習慣地標上這樣一個「基本」的東西。 中國人畫長城的「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確檢一下古代的地圖。我們發現宋代的一幅《華夷圖》上己經有了長城。《華夷圖》是刻在一塊石版上(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石版的另一面還刻有一幅《禹跡圖》。兩幅圖為同一年(1136年)所刻,《禹跡圖》先刻在石版正面、《華夷圖》晚刻三個月,在背面,奇怪的是,所刻的《華夷圖》是倒刻,即頭朝下的,研究者據此認為這塊圖石不是供人觀覽的圖碑,而是供印刷用的圖石。《禹跡圖》與《華夷圖》雖然大體上是同對刻上石版的,但面貌很不一樣,河流、海岸的畫法大為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來源,《禹跡圖》上面沒有長城,《華夷圖》上則不但華北有長城,西部的居延也有長城(這是漢長城的一段)。符號取城堆上的垛口狀,一看就明白,這幅宋代(華夷圖)是現在所見最早的標有長城的全國地圖之一。有學者推測,《華夷圖》很可能是根據唐朝賈耽的《海內華夷圖》繪製的。但賈耽的《海內華夷圖》早已失傳,上面有沒有長城,已無法確知。 在今日尚存的其它宋代全國地圖上,大多也畫長城,如保存到今天的(歷代地理指掌圖)是一部包含40多幅地圖的地圖集,幾乎張張地圖畫有長城,看來地圖上畫長城的做法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定型了。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並不是一個修建長城或利用長城進行防禦的朝代,但宋人的地圖上卻普遍出現長城,這說明什麼?長城是一樣人類歷史遺迹,它綿延甚遠,跨越巨大空間,地理表現直觀而強烈,繪製地圖的人幾乎無法迴避它,這可能是地圖上出現長城的基本原因。宋人詞中說:「三朝幸望人傾禱,壽與長城俱老。」(吳則禮《縫都春》)對前朝留下的老長城,宋人時有感慨。但宋人詞中又說 "胡馬長驅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宋人面對老長城,又不僅僅是懷古、北方"胡馬"(女真人)威脅尤在,兩宮(徽、欽二宗)幽陷未安、宋人希望長城"活"起來,以濃胡馬而雪破國之恨。想像宋人在觀看地圖上的長城時,心情一定是不平衡的,據說南宋選德殿御座後金漆大屏的背上也有一幅《華夷圖》,這幅《華夷圖》上如果也繪有長城。則其意義之大就更加可觀了。我們不知道契丹,女真人看到長城時的心情。傳世的全朝《陝西五路之圖》中有長城,後來元、明、清各朝的地圖都有畫長城者,漸成一種不易的傳統。長城的軍事地理作用在中國歷史中時興時滅,有些王朝設有修築也沒有使用過長城,但有關長城的認知、議論、藉助長城而抒發的北方邊塞情感,如同長城的遺迹一樣,從沒有消失。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城一直活在中國人的心頭,
長城是中國北方地理的一個重要象徵,在地圖上畫長城,中國人從不認為是多餘,從地圖的技術角度說,長城的走向比山脈清晰,比河流穩定,是難得的地理坐標。清康熙皇帝推進實測地圖的編製,在中國地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而其首次實驗性測量就是邀法國人白晉從京師北部的長城地帶開始的。如今,將長城列入中國地圖的"底圖",其文化地理震意是最重要的。歷史常常把各種人類的創造物,在它們的使用功能喪失之後,轉入文化的範圍,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代,人們發現長城蜿蜒的身軀與起伏的山脈結合得如此完美,這樣一個窮極視野尚不能盡收的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在地圖上不表現是一個缺點。長城現已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美國人編製的中國地圖,也要畫上長城的"小像",長城在地圖上有著穩固的版圖,正說明長城在人們的心中佔據了永恆的地位。
謝邀,非專業,看了圖例,顯然是大型影響地貌的東西都在其列:長城、運河、公路、輸油管……
因為長城也是一種地理區塊分割線啊
長城不僅中國有,其他國家也有的。
如中國萬里長城,英國哈德良長城,安敦尼長城,東歐蛇牆,德國日耳曼長城,朝鮮長城,印度齋浦爾長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