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不想寫論文症

我猜,每一個學者都有過不想寫論文的時候,就好像每個人都有不想起床的時候,每個士兵都有不想訓練的時候,每個演員都有不想登台的時候 。

我自己是個躁動不安的人,心態上。在我身上很好地體現了木心在《文學回憶錄》里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弱,而又不安分…」 我的躁動為我做學術的路帶來過好多困擾,其中辛苦簡直不勝枚舉。我甚至因此嚴重懷疑過我也許不適合做學術。

由於不想幹活、不想工作而又非得完成任務,我讀博期間自我掙扎的同時也莫名其妙地讀了不少心理學、管理學和self-help的書來尋找出路。而今想來,也算是種未可期待的緣分。馮唐談他爸,說他從來安靜從容離佛很近,然而因為自己沒經歷過擰巴和掙扎所以也渡不了人;我於是安慰自己說正是因為我自己擰巴過才能更理解別人的擰巴和診視別人成長的不易。誰讓世間萬物總好壞相生, 禍福相依。

下面是一些我自己治療不想寫論文症的方法,零零散散的寫出來,一半用於抵抗生活,一般用於紀念。我們都是肉身做的人,都避不開喜怒哀樂、貪嗔痴慢。面對「寫論文」,有如面對「 寫報告」、「開會」、「見客戶」、「做彙報」、「寫總結」、「談合同」、「備考試」、「結項目」….. 它們有時讓我們興奮,有時只是我們工作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有時則讓我們頭皮發硬。然而它們也是我們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入口。就這樣看著它面對它的時候,就像打一場自己為自己設計的戰役。打過去了回頭看一定是場好戲。

  • 有人說,不想工作是人反抗做奴隸的標誌。隨著年齡增長,你會逐漸認識到,即便遇到了自己最心愛的工作也偶爾會有不想工作的時候,that is ok。 總有些特別牛的人可以每天都「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然而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跳著舞去上班不是病,偶爾不想幹活不算罪大惡極, 自我苛責須慎用。
  • 幹活的動力常來源於三類一是對把事情做好的嚮往;二是對事情做不好的恐懼;三是單純享受做這件事的快樂。第三點動力可遇不可求,不可偏執 。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依靠一號或二號動力拖著走。二號動力會讓人辛苦,身體里屯著壓力,從頭頂到腳底,對大腦、頸椎、神經都有壞處。然而每個人多少都需要依賴它,關鍵要學會balance。曾國藩說「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激」和「逼」也是有用的力量。
  • 你拖延症的病因是什麼?《我們都是拖拉斯基》(The Worrier』s Guide to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里把拖延分為不知道該怎麼出手的「決定拖延」,和知道該怎麼做而就是不想做的「行動拖延「。要治病先對症。 拖延的病因常來源於「焦慮」,而焦慮又來源於:
    • 自我懷疑
    • 害怕失敗
    • 完美主義
    • 害怕成功 (what?!)
    • 低自我效能
    • 困難與不確定性
    • 討厭工作

每種病因治療不同。比如,完美主義症的人需要清除「應該思想」,練習接受不確定性;自我懷疑和害怕失敗者需要識彆扭曲的念頭和審視恐懼的根源。---此書是心理學一大力作,有理有據,有細節有應對,建議常備身邊,治療拖延症的同時順便更了解自己。

  • 又一拖延症名書《拖拉一點也無妨》說拖延症可以利用: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列在紙上,從你最願意做的事情做起,往最不想做的事情上移動。躲避寫論文的動力說不定會促成你把欠下兩個月的書單全看了。親測有效。
  • 寫論文中遇到的瓶頸往往是福不是禍,衝過去就是好漢。曾國藩:「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爾以後每日宜習柳字百個,單日以生紙臨之,雙日以油紙摹之。臨帖宜徐,摹帖宜疾。數月之後,手愈拙,字愈丑,意興愈低,所謂困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再進再困,再熬再奮」,極妙。 想起村上春樹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才是長距離跑者的思維方式。」
  • 什麼都沒有成長性思維重要。完成個論文不是終點,老闆誇一句或貶一句不是目的,投稿被收被拒不是結局----這世間哪有絕對的終點和目的地?厲害的人看自己成長了多少而不是暫時拿到了什麼。強推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讀完一遍又想讀一遍。它談如何改變對成功、失敗、付出、努力的認識。既然沒有終點站什麼最重要?心流,此刻,mindfulness. (另推<The Practicing Mind> by Thomas Sterner
  • 兩本關於寫論文的書:
    • 《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Twelve Weeks》by Wendy Laura Belcher:天天寫,不間斷,哪怕再忙,十二周也能寫出一篇論文,有理有據。書里詳細提供每周具體做什麼怎麼做的指導,據說有同事依次執行,12周真能寫出文章。前幾章尤其精華,值得每一個學術人閱讀。
    • 《Writing Your Dissertation in Fifteen Minutes a Day: A Guide to Starting, Revising, and Finishing Your Doctoral Thesis》by Joan Bolker 。 忙得沒時間寫畢業論文?作者說一天寫十五分鐘就可以。好處:1)每天都寫所以避免單次寫得時候花很久時間在記起思路上;2)每天都寫所以無意識之間也會思考論文相關的事(比如跑步的時候想到一個新點子); 3)一天15分鐘是個即容易達到的目標,能促使人坐下來開始動筆,而一旦你有了「啟動能量」,往往不止是寫15分鐘。

  • Prioritize, prioritize, prioritize—世界上的事情全在爭搶你的注意力,除非花力氣很難守住自己的主線。任務總是很多,新鮮事總層出不窮,美國博士生常被導師的項目、教課任務、其他論文爭搶時間,忘記了只有寫完畢業論文才能畢業。切記什麼對你最重要,把你最寶貴的「清醒時間」多給針對自己的「增值性活動」。除了你為自己的時間做主,沒人對你的時間負責。學會做減法,學會說不,找到自己的「清醒時間」。
    • 增值性活動:創造性的、對你學業或職業上升重要的,構建你核心能力和技能的活動(比如對博士生來說完成博士論文、發表論文, 構思和申請新的研究項目、參加研究方法的workshop和培訓、教一門新課等等);
    • 維護性活動:工作中的一部分,不得不做但不能直接決定學業或職業發展的事情(比如整理差旅的報銷收據、學校要求提交個人信息表格、寫學校要求的評估材料等)
  • 採用「自我實驗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套路------自測早上寫、晚上寫、每天寫、隔天寫、集中寫、分散寫、多人寫、單人寫……的種種不同,逐漸摸索何種方式最適合你,如何安排計劃最能堅持、最有效率、最不容易懈怠。這個過程無法通過別人替代,別人的方法不適合你。----The Productivity Project》的作者Chris Bailey是拿自己做實驗的高手,用一整年時間系統測試了各種情況下自己的工作效率 (比如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三個月,斷網10天,完全跟外界隔絕10天,完全不做家務10天,完全不喝咖啡或任何飲料1個月等等)。他說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BPT—Biological Prime Time,並且用來做最重要的事情;說一星期頭不梳臉不洗任何家務不做的工作效果並沒有提升;說每天即便用一分鐘做冥想也對工作效率有好處;說自己每天每少睡1個小時,就失去了2個小時的工作力。

  • 工作時間越長越好嗎?《The Productivity Project》說研究表明每周工作七八十個小時的人在三周以後跟每周工作40個小時的人的工作成果是一樣的 (笑cry…)----原因是工作時間長的人的工作效率也會自動下降。另外,為了保持好的狀態,作者說一定要留空閑時間給自己的大腦讓它「wander around」, 比如不帶手機不聽歌地出去散步。
  • 在兩個工作之間不斷更換有可能能提高效率---比如寫15分鐘英文論文讀15分鐘中文書籍之類的-----但效果會因人而異。更換工作內容的好處是讓你跳脫出來,避免「細節沉溺症」。很多任務本身並沒那麼複雜,沉溺久了會喪失big picture,邊際效率遞減。工作中多休息也能起到「跳脫」出來的作用,哪怕每次休息只有一兩分鐘。另外,研究表明在deadline來臨之前選擇幫助別人的人會比選擇完成自己任務的人更容易按時上交任務----同樣的道理,你看見了別人的困難之後,自己的任務就不是那麼大的事了。你如果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建議你讀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by Sendhil Mullainathan, 效率低可能不是由於不夠沉溺,而是由於過於沉溺。
  • 別怕犯錯,別怕被拒,別怕不適感。不適感次數跟成功率成正比「A person』s success in life can be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uncomfortable conversations had.」 – (Tim Ferriss in <Tools of Titans>) ---別怕老闆不滿意,別怕別人的批評,別怕期刊的rejection。 你的每一個行動都比不行動更靠近成功。 拒絕「我需要是個完美researcher」的想法,這世界上沒有不犯錯、不被拒、不被批評的researcher.
  • 文章要一鼓作氣的寫。數據收集到以後,別等別拖,把寫作時間規划到calendar裡面,雷打不動。寫文章的戰線拉的太長會「解嗨」,越往後越不想寫,談過太多次、想過太多次、present過太多次、meet 過太多次,像反覆水洗過的油畫,味道淡了興奮感沒了。 你如果現在不想寫,就告訴自己,你現在遇見的困難如果拖到將來就會變成幾倍於現在的困難,你現在的努力是在為將來的自己解決問題
  • 20 miles march (日行二十里原則)----20世紀初Roald Amundsen和Robert Falcon Scott 各帶隊伍去爭取成為首個到達南極的人,Scott的隊伍在好天氣好狀態下會加倍遠行,壞天氣壞狀態下則止步不前;Amundsen則規定自己的隊伍無論晴天雪天日行15-20英里,狀態好也不多走,狀態差也要達到目標。結果是日行20里的隊伍最終走到了南極。 (Jim Collins在Great by Choice》里講述的公司成長的重要原則)。---日行二十里,風雪不誤,你才不會依賴「好狀態」而完成任務。
  • 把 「啟動能量」降到最低-----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較大的「啟動能量」,一旦你把行動啟動起來了就不需要什麼能量了。比如堅持晨跑最困難是起床去穿上運動衣褲的時候,堅持彈吉他最困難的是去把吉他拿出來調好音,開始寫論文最困難的是停止東看西看而去電腦前做好打開一個word文檔的時候…所以比較聰明的辦法是要把開始一件重要任務所需的啟動能量降到最低,比如想晨跑的人前一天晚上穿著跑步的衣服入睡並把跑步所需的各種物品準備好能拿起來就走;想練吉他的人把吉他放在卧室里能拿起來就彈;想寫論文的人使用一台能快速啟動文件的電腦並把論文文檔永遠打開中….別忽視啟動能量的作用。相反,想剋制自己去做某件事情就增加它的啟動能量,比如,把總忍不住看的app藏進一個又套一個的文件夾里而不是觸手可及。(想不起來出處了…)
  • 今天你計划了嗎?--不預則廢,定計劃時要使用SMART原則 (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alistic, time-bound) ,計劃定的太aggressive即便預了也會廢。計劃是需要逐漸調整的東西,調整之後就20 miles march,風雨無阻,覺得困難就當是刻意練習堅持力。
  • 關於壓力:<The Upside of Stress>一書說壓力是好東西,研究發現人在某個階段的壓力大小和生活有意義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回想自己最有意義的人生階段往往都是壓力最大的時候。作者的研究發現壓力本身並不會讓人出現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但相信「壓力會影響身體健康」的人怎確實會在壓力下出現身體問題。相信壓力是在幫身體達到最佳工作狀態的人則不會有健康問題。
  •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是一種需要習得的能力:面對困難時自我苛責往往加重拖延。自我同情的能力在人遇見挫折、逆境、災難時也尤其重要。有研究顯示,對離過婚的人在多久之後能走出傷痛狀態的調查發現,最有助於幫人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能力不是樂觀、毅力等品質,而是自我同情。<Option B> by Sheryl Sandberg and AdamGrant)。 如果你一直都用自我苛責來鞭策自己,試試看能不能換一種激勵自己的方法,比如完成任務後的自我獎勵。

先寫到這,歡迎大家分享自己抵抗拖延症的方法, 或者,分享一下你有多不想寫論文吧 :)


推薦閱讀:

創造世界的問題集
關於寫作的一些往事

TAG:学术论文 | 个人成长 | 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