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記事 | 城堡
中華門城堡是個尷尬的景點。十年前我家住在城堡附近,那裡有多個像我家那樣的小巷子,都長得差不多。兩人寬,歪歪扭扭,有不少人家把違章廚房搭到路沿外。走自行車的時候,能並行三個人,但遇到違章搭建,其中一個就要落後一段,過了這塊再趕上去。
我到中學才會騎車,中學之前都是走路去中華門城堡玩。不知道為什麼,想起這裡,印象中總是冬天。寒風蕭瑟,枯木,加上鐵灰色的城牆。過年前,門衛從城牆下面的雜物室里掏出幾隻紅燈籠,去年用過的,今年規整規整,如果不壞就繼續掛起來。有的燈籠壓斷了竹籠,門衛就補上一腳,順手丟到門外。下了雪以後,你再看,紅顏料洇在雪上,把好好的雪染得烏七八糟。
門衛住在抄庫街,託人找了這個閑活,早上來,晚上走。換了好幾個,總是老頭。我們進去,他也不攔。還有誰正正經經的來這裡,除了街坊四鄰。就是街坊也沒多少人來,抱著孩子偶爾來一趟,中午曬完太陽也就走了。講起來是看大門的,這個大門有他無他沒什麼兩樣。城堡裡面不允許騎自行車穿過,他連行使這個監管權的機會都沒有。
過年真沒什麼地方可去,我媽就會提議去中華門城堡看看。「有什麼可看的?」那裡太空了,要人沒人,要景沒景。「聽說今年有花卉展。」我媽從報紙上來看來的新聞,過年前南京本地的幾家報紙都會辟一塊出來介紹各式各樣的年味兒。雖然不抱什麼期望,但在家裡悶著也不行。於是我們穿戴整齊,一般是我媽,我哥和我,三個人一起出門。我爸,堅決說不動他,他對中華門城堡的掌故雜史比任何一屆門衛都熟。
我們口袋裡揣上幾個糖,兩三個桔子。冬天太冷了,桔子走路上剝著吃,大太陽下面一邊吃一邊還哆嗦。巷子里騎車的人也少了,過年走親戚,門戶都緊閉著。腌的咸貨吊在門檐下,水籠頭外面套著小木盒,被怕人盜水用,加上了鎖。
我媽遇到了老鄰居,她叫她魏家娘娘。她原先跟我外公外婆住一個院子,後來跟外婆吵架,吵翻了以後,她女兒把她接到了這邊來住。還是平房,臨街,我們路過的時候,她正坐在門口曬太陽。跟我外婆吵架這件事,兩邊兒女都說是自己家老人不對,所以我媽對她毫無芥蒂。
她問我們,「去哪兒啊?」「去中華門城堡轉轉。」「喔,城堡好像有展覽。」我奇怪她怎麼也知道。「對」我媽很高興,「花卉展,報紙登的。」「天冷喔——」魏家奶奶對展什麼並無興趣,她把自己全身團在陽光下,穿著棉鞋的腳則往前伸,露出棉布襪子,這裡也要曬到太陽。
一陣風過來,我們仨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潘家奶奶這時候又重新提起話題,「有什麼好看的喔,冷嘛冷死了!」我媽只好接一句,「是冷,過來路上陰溝都結冰了。」「過幾天要下雪,趁有太陽,趕快把被子晒晒。曬完被子,再把老棉襖也晒晒,這個地方沒有院子,曬一點東西受罪吶。」「對。。對。。。」我媽一邊笑笑一邊趕緊往前走,再往下講怕是要講到跟外婆吵架的事。
幾年後魏家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女兒說,她誰都不認得。我問我媽,「她住哪兒去了?」我媽說,「還不是釣魚台,那邊又沒有拆遷。」我想,那她也一定忘記了冬天要曬被子,要趁著下雪前把老棉襖晒晒。跟我外婆吵架的事,在她這輩子已經徹底翻篇合頁了吧。
一個人用數十年日子打磨出生命中的種種習慣,培養出自己對外界,對他人的喜愛或是嫌恨。自己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城堡,劃分出親疏遠厚,設立了一個個規則。然後有一天,哄——城堡倒塌了。守門人還沒有做完最後一班崗,他不能走。他的一生與城堡不可分割,每個城磚,每處角落,都有他的印跡。即便城堡碎成了瓦礫,片片碎塊中也都沾染著他的氣息。
我們當天走到了中華門城堡,如願地看到了花卉展。在城堡中間的空場地上支起幾處花架子,不知道從哪裡拖來的三色堇、梅花、蝴蝶蘭、瓜葉菊、四季海棠,五顏六色,架子上面還掛了彩燈泡。正對大門的空場中還豎了一塊牌子「中華門城堡迎新花卉展」,的確像模像樣多了。
門衛新剃了頭,也不怕冷,兩邊鬢角推上去很高。穿著藏藍色的制報,也漿洗過,筆挺的。他忙前忙後跑,這一年的活都落在這一天了。我爸認得這個老頭,可惜他今天沒來。所以我們也沒能跟他搭上話。我問我媽,「爸爸真的認得他啊?」我媽說,「你爸哪個不認得呢!」又補一句,「張三李四,他全認得。」
我們沿著城牆道往上走,道分為馬道和樓梯,馬道就是一個大斜坡,和樓梯並行。我喜歡走馬道,因為不安份。斜坡也是一塊塊城磚壘起來的,磚縫中間長滿了細草,冬天枯了,遠遠看去,給馬道划出了黃邊的格子。
二層有幾個藏兵洞放置了櫃檯,賣雨花石,大市場批來的能在地上跑的小雞小鴨玩具,綢布的傘,還有望眼鏡、小軍刀什麼之類的。也賣南京地圖,是為外地遊客準備的。可惜沒有什麼外地人,趴在櫃檯上看的除了我們這些身無分文的小孩,就是一邊看一邊評點的老阿姨,「這個雨花石,我家一大把!」「20塊錢買個手帕,騙外地人的。」。。。。明知道是騙外地人的,還非要說出來。櫃檯里是城堡臨時招來的服務員,忍不住沖這些阿姨,「不買就不買,講這麼多幹嘛!」
我們又轉到後面,圍牆外是中華路主幹道,公交車從城堡的兩邊繞出城。這裡掛上了燈籠,一個燈籠,一個紙紮的兵馬,一個燈籠,一個紙紮的兵馬,交錯著。兵馬很高大,身上的衣服也是明朝時的裝束。城牆上無遮無擋,北風就肆無忌憚,把這些燈籠吹得平行翻起來,又把兵馬吹得身子直晃。
太冷了,我們仨既沒有講話的興緻,也漸漸失去了逛下去的勇氣。我哥提出來不如回家,我媽也沒什麼反對意見。我們就順著樓梯下去,返回。經過一樓的藏兵洞時,竟看見幾個老頭在拉二胡唱京劇。我們站住看,藏兵洞裡面懸著幽暗的燈泡,幾把長條椅放著,他們就擠坐在一起。深處有一道鐵門攔起來,黑漆麻烏也不知道裡面有什麼。但洞里是真暖和,北風進不來,他們吹拉彈唱了一段,中途有唱錯的地方,老頭調整了一下,又重接著唱。
我媽說,「真不如變成文化館還不浪費這麼大的地方。」走到門口被門衛聽見了,門衛就搭話,「古時候這裡叫聚寶門,是有來歷的。文化館,哪兒不能建啊,這個地方,它再舊也是個明朝的遺址。」我說,「那不是有人在裡面唱戲嘛。」「唱戲,馬上叫他們走。都是家門口的,大過年,難得哎。」
回去的時候,魏家奶奶不在門外了。太陽斜到路的另一邊,靠牆的地方牽著一根結實的麻繩,上面擔著一床厚被子,不知道是不是她的。
我想到門衛老頭講的那句,這裡是有來歷的。魏家奶奶搬來這裡之前,跟我們一起住在釣魚台,嫁到釣魚台之前呢?我們家從城內搬到城外,後來又搬回城內。我爸說,奶奶家最早也不在南京城,家裡是賣米的鋪子起來的。賣米鋪子之前,又在哪裡?
城堡的來歷有史書記載可詢,而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在廣袤的大地上找一小處地方紮根,綿延。又因為各自的原因,遷徙,遠離故土。我們並不是隻身上路,隨我們走的是一磚一瓦壘起來的城堡。我們設立自己人生的規則,親近遠疏,迎來送往,直到我們與它不可分割,我們也就成為了瓦礫。我們成就了它,也為它所成就。
還好,雖然冷清,並無多少風景。大家也不計較,京劇唱錯了,繼續就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