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不起眼的香蕉,卻發生了一場殘酷且毀滅台灣香蕉的全球戰爭

15

01-2018

近兩年,大家都可以在超市買了一根15元的香蕉,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看起來一根不起眼的香蕉,卻發生了一場殘酷且毀滅台灣香蕉的全球戰爭。

超市裡面能賣出十萬根香蕉,賣一根香蕉的價格可以比產地收購1kg香蕉的價格還貴,而且這些單根香蕉的全年銷售量比台灣整年出口的量還多!台灣的農業管理與營銷出了非常大的問題。2003年外銷香蕉總產量超過3萬噸,但2015、2016年降到1585噸,產量減少將近20倍;2017年6月,全台香蕉產量過剩,香蕉價格持續低迷。從國外的資料也可看出,台灣香蕉到日本的輸入值從2013年5800萬,到2015年的3480萬。在日本的市場佔有率0.61%。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香蕉銷量的直線下降呢?

01

政府的錯誤舉措

▲2005年台灣打破了青果合作社獨佔台灣香蕉外銷的制度,台灣香蕉出口開始貿易自動化,大家都爭取香蕉外銷,並且跟蕉農合作準備大量強攻國外市場。但是沒有經過考慮的開放導致了品質的參差不齊無法滿足出口的要求,只能外銷轉內銷留在了台灣,導致了產量的失衡。品質與價格紛紛暴跌。

▲政府的農業部門根本沒有管制種苗數量、信息不公開,導致蕉農根本無法得知種植香蕉面積的多寡,只有控制了數量,才能維持正常價格」,農民的心血才能有所回報。而且受去年連續風災影響,台灣香蕉生產秩序被打亂,農民同一時間復耕,加上暖冬適合香蕉生長,今年香蕉產量增加,導致金價變土價。蕉農只能賠本出售,或放任整園香蕉爛黃。蕉農的心在淌血,只能無語問蒼天!

02

都樂的猛烈來襲—1根香蕉

來自美國的dole,從2005年進軍台灣,在台北、屏東均有設廠,屏東高樹鄉和高雄旗山也是其出產香蕉的產地。都樂除了提供單根香蕉給7-Eleven,也是Costco好市多的供應商之一,在台灣香蕉的零售市場上有60%的佔有率,它對台灣香蕉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而都樂又是怎樣一步步佔領了台灣香蕉的市場呢?

在台灣香蕉面臨出口轉內銷的時候,都樂除了在菲律賓有香蕉的種植基地,也打入了台灣的市場,它推動了香蕉一根賣的商業模式。甚至用上了不賺錢的營銷策略來拓展台灣香蕉的內銷市場。目的就是一個:提高市場的佔有率,控制台灣通路,等到台灣一開放香蕉進口立馬引進他們的菲律賓香蕉。到時候台灣香蕉將會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

來自都樂的香蕉品質極其嚴格

▲香蕉都是需要經過兩次篩選,清洗,溫度控制在16-18℃。

▲每一根香蕉的外觀都是需要準確測量,精確g重。顏色的篩選都像選美一樣的嚴格。

▲最後一步需要在冷藏庫裡面冷氣吹一周。

從他們對香蕉的加工、分裝、品質的監控都做到了極致。而且一年365天都需要穩定的供貨,只有分級加工才能讓香蕉增值。這些步驟如何讓蕉農去一步步的實施,難度非常的大,幾乎是不可能與都樂抗衡。

蕉農種植基本需要靠天吃飯,颱風等天災香蕉價格便會出現劇烈波動。而都樂在種植上努力的做到標準化、專業化,能使得香蕉能保證穩定生產、品質、價格能一致。與都樂合作的蕉農目前有良好穩定的獲利。但是當栽種量更大,必須依賴都樂才能消罄,都樂有可能會大砍收購價格,屆時因農民對都樂的依賴度高,難以與之抗衡。

都樂公司除了在專業化、標準化上做的出色外,在品牌營銷上也經常打造一些爆款。例如,在不久前日本東京馬拉松期間,都樂Dole通過營銷策劃,成功將香蕉這類品牌意識較低的產品通過借勢營銷引發全社會的情感共鳴,將一根香蕉打造成社交爆款。

助陣東京亞運會的都樂香蕉

項目負責人表示,香蕉是觸手可及的水果。都樂還通過段視頻、互聯網平台SNS平台、香蕉販賣機等造勢和互動,最終達到了推銷其低糖度(低13%)香蕉的目的。

低糖版的都樂香蕉

如今台灣香蕉有哪些舉措呢?果哥了解到已經與超市加強合作,運用分成小把、單根販賣的方式,外銷則是鎖定日本市場,希望外銷數量比去年擴展,要達到3000公噸。政府也鼓勵蕉農將香蕉進行再加工,而且運動員最喜歡吃香蕉,會接洽北市府,通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香蕉營銷出去。

一根香蕉的故事,讓我們領悟到的是,做農業短視近利是一件非常不可取的事情。農業需要升級,必須要從品牌、營銷、生產、物流等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才行。台灣香蕉價格不具競爭力,供貨及品質無法穩定,是否該下決定重新建立標準化的產業鏈呢?回到原點,我們無法避免與國際接軌,從自己的優勢找到明確定位,才不會一直卡在要「走向都樂」或「獨立小農」的生存問題。重點並不在一根三塊或十八塊的香蕉,而是面對外商帶來獲利的同時,當我們的市場與競爭力的相對薄弱,是否是敲響警鈴的時候,值得我們深思。


推薦閱讀:

香蕉有一半壞掉了,剩下的還能吃嗎?
減肥可以吃香蕉嗎?
香蕉對健身有什麼好處?
香蕉是白色的,香蕉牛奶為什麼是黃色的?真的含有香蕉成分嗎?

TAG:香蕉 | 7-Eleven | 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