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但學習成績不高的人有什麼特性?是什麼因素造就成的?

原題為「缺乏什麼素質」。

學習成績不高只是一個表現性狀而已,並不是說意味著失敗或者怎樣。且智商多高算高?成績多高算高?定位都是很模糊的。

沒努力學的人考成什麼樣都會覺得成績不高,因為本可以考得更好。

原題帶有導向性,可能引導「這些人都是自以為聰明的傻瓜」之類的輿論。


最缺乏的是堅持

他們的特點就是很容易上手,但很容易放棄,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因為堅持對他們來說,激勵機制不成立了。

這可以說是我認識的好幾個智商極高但成績不好的人的特點。

他們智商真的很高,學習起來說十分輕鬆,我認為他們要是去top可以輕輕鬆鬆。

他們對這個世界保持著極其大的好奇心!任何事情,只要他不熟悉或者沒聽過,他就會馬上去查各種資料去學習,然後很快就可以和別人侃侃而談。

於是就有了一個特點,他們知識面極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手山中伸彌右手狄拉克,文藝的時候薩特通俗時xart。

和他談話,你永遠都不會尷尬,不用擔心找不到話題。

然而,他們卻並沒有做出出色的成績,就像題目提到的這個內容。

我曾經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大體上揣測,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最核心的原因是

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的人,最懂得權衡利弊,也許他們並沒有那麼直觀的計算,但是心理會有一桿秤去自動衡量。

於是,就是,他們輕易地上手了,但是稍微往下走一步,進入深水區,那麼他們就感覺缺乏吸引力,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棄,於是,他們就轉身換了個新的興趣。

結果就成了這樣子:

興趣廣泛,專業全無

我想了下,他們真的是興趣廣泛嗎?

也許,他們僅僅是熱衷於這種新鮮感和刺激吧

當然,有一些人既聰明,又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他們會做的更出色。

ps:說的不是我,我弱智。


這個問題我太有資格回答了!

大概是初中的時候測出智商150,用的是世界通用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我雖然從小知道自己腦子聰明,但一直也自認為僅限於一般的小聰明,沒想到會這麼高。我就只當這測試不準,對這個結果沒放在心上,也從來沒對別人拿智商什麼的說過事。

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沒有上心學習,但是成績還可以,一路考到了省級重點中學的實驗班。高二開始把學習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時候才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智商的差距。譬如,老師講一個概念或原理,我一遍就能明白,很多人卻要求老師反覆講,還提出一些我認為非常好理解的問題。但是,我的成績並沒有一些不太聰明的同學好。就算我們年級的平均智商為105,我的智商能排前1%,但成績只能排到前20%。

後來我反覆對比我和別人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發現了一個事實:對於高中學習,聰明有時候也是劣勢。

聰明的人不喜歡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往往提前理解了課堂的主幹內容,然後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自己思考更深一層的相關問題,而忽略了老師可能提到的旁支要點。

這樣做的優勢是,自己可以對於某個概念有著獨特而相對深刻的理解,缺點則是極低的課堂效率。我們絕大部分的學習時間都是在聽課,如果連聽課時間也不能好好利用的話,學習效率會慘不忍睹。

除此之外,這樣的做法還會有隱形的劣勢。一旦你對某個概念或題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你在後期的提升中只能靠自己鑽研,老師講解的方法的進階版對你來說不那麼適用。即使你在考場上有時間使用好幾種思路來集解題,思維慣性決定了你會優先使用自己的方法來思考,而且這種方法根深蒂固。所以,你自己思考出的方法若存在缺陷和使用條件的限制,將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就好像別人皆修鍊全真內功,你偏偏修鍊世上獨一無二的九陰真經,一不留神就容易誤入歧途,走火入魔。

聰明的人成績並沒有他的智商那麼突出,也決定於高中學習的特點。高中學習,拼的不是智商,是學習方法。智商對於高中學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方面,一是對學習方法的反思與調整,二是對自己當下情況的判斷與對未來學習的規劃與決策,三則是解題速度與抗壓能力。而前兩點,是很多高智商的人從未思考過的。會不會思考這些問題,怎樣思考,怎樣改變,取決於你有多想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而這又取決於學習成績對你而言的重要程度。我高二的時候意識到以自己現在的狀態下去,一定會與北大失之交臂,於是那幾個月我焦慮,失眠,吃不下飯,遇見學神就請教,日日夜夜苦思冥想,一次又一次大膽地試錯,終於,用半個學期提高了100名。要想獲得超出常人的進步,就要對這件事有超常的重視程度。而重視學習是一個「1」,智商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真正發自內心地重視學習,智商對思考能力的促進作用也是毫無用處。

高中物理最基礎的一個公式是S=vt,同樣也適用於抽象的學習。在努力的大方向沒有錯的前提下,學習方法是v,學習時間是t。t取決於什麼,專註力,自控力,意志力。這些和智商的關係也並不大。

再來看高中學習的特點。高考卷子分數與時間固定,題量與題型固定,就連每一題的考點都基本固定。唯一不固定的是情境與考法,但考法的範圍是已知的。換句話說,靈活運用知識靠智力,而習得套路靠努力。

總結一下,高考的特點決定了它所考察絕不僅僅是人的智力,相反,智力對高考的影響有,但並不大,而且在一定範圍內,可以通過增加學習時間來有效地彌補。況且,有很多自詡聰明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利用自己的智力。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思考,智力都不會成為高考成績的決定性因素。

以上。

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回答:

高三一年究竟怎樣才能質變?https://zhihu.com/question/62446231/answer/198970326

在高中的學習中,有哪一瞬間你覺得自己真正懂了一個對高考卷解題有大用的東西? https://zhihu.com/question/39429123/answer/198821277

如何看待知乎過分推崇清北,985和唯本科出身學歷論? https://zhihu.com/question/62283046/answer/197038975

學渣可以有多渣? https://zhihu.com/question/62002859/answer/194244744

學霸可以有多霸? https://zhihu.com/question/62094274/answer/195690816

高中議論文如何積累名言和素材? - 回答作者: 王愛國 https://zhihu.com/question/29419355/answer/193325598

高中語文能不能靠刷題提高成績? - 回答作者: 王愛國 https://zhihu.com/question/37301560/answer/188273581

高中感覺很孤獨怎麼辦? - 回答作者: 王愛國 https://zhihu.com/question/29074176/answer/188259528

你高中時有什麼相見恨晚的輔導書? - 回答作者: 王愛國 https://zhihu.com/question/56068025/answer/193611657


成績和智商不相襯也要分情況說:

一、成就動機不強。

這種人往往表現為上課睡覺、下課打球、一休息就玩遊戲,抓緊一切時間玩樂,反正就是不做作業不學習,偶爾在學習上使把勁表現就出乎意料地好,只不過這種投入都是曇花一現,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外。

這樣的人往往對榮譽、對外界的肯定沒有那麼大的渴望,沒有很強的企圖心,沒有促使他"好好學習才能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否則前途渺茫未來堪憂......"的上進動力,所以,只要一旦能找到類似的動機來源,往學習上的時間多花一會兒,就能突飛猛進。

比如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虛度了光陰,認真地想到了想做的事,或者唯一疼愛自己的奶奶或者外婆去世,因此發憤學習.......

二、不夠聚焦(focus)。

這種人往往好奇心旺盛,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喜歡挑戰。可一旦摸到了門道,就馬上興味索然,去找下一個獵物,有一定概率變成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是太精通。

這種人除了文化課以外,還有很多牽扯精力的事情,比如寫小說、做模型、下象棋、玩樂器........只要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都會投入精力,反而文化課,因為到後期一直炒冷飯,他就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不想再重複、持續複習,反而不如兢兢業業學習的同學們後續能力強。

這樣的人老師需要適當地開難題的小灶,也許遇到有挑戰性的題目時能夠延長他聚焦的時間,反正做難題所調用的基礎知識其實就是另一種鞏固和炒冷飯。

三、自覺高人一等,在神壇上下不來。

有些人有些小聰明,但從小一直生活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眼界不開闊的街坊和期望值過高的父母沒有橫向比較,給他營造了一個優秀的錯覺。換句話說,他從小就是別人誇著(聰明)長大的,對自己形成了很高的預期和要求,但是隨著被篩選進入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才發現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囿於小地方的生活背景一開始就落在有大地方的生活背景的人後面。如果是自尊心又特別脆弱的,一著受挫,為了防止自己因為努力了成績還是夠不上期望而失望,可能選擇放棄努力。

這樣的人首先需要保護他的自尊,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自信心,他如果能認清自己,放下包袱,找到方法,等到初有成效慢慢自信建立起來之後就能比較自然而然的順利發展了。

四、偏科型選手

還有一種人他做奧林匹克物理麻溜麻溜地,但是一拿起英語就磕磕巴巴地,做起奧林匹克數學頭頭是道,寫起作文了就乾巴巴地。

這種人小的時候沒有接受過比較系統的文科訓練,或者帶著『學號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致於上了高中一時之間扭轉不過來,讓文科形成了一個短板,雖然憑藉聰明才智,數學和物理能考滿分,語文和英語卻稀鬆平常。

這種人得讓他認識到偏科的危害,有意識地加強文科的訓練,提升興趣,雖最後吃不成大胖子,吃成小胖子還是有希望的。

說到底,前三種都是青少年還不太成熟的階段性表現,但是有高考這根獨木橋在前,這個階段性出現得太不是時候。

千人千面,學校和家長根據個性情況進行恰當的引導太重要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莫過於現在縣城高中們所採取的集中封閉式學習,把他按到課桌前,強迫他多花時間在學習上,防止個人自己在寬鬆地環境里太散漫。但是,這種方式也有顯而易見的副作用,很多人或者在高壓環境里過分壓抑,或者離開這種高壓環境以後失去了方向。


剛好這段時間在分析這個事

先更正問題:不可能學習成績都不好,最多是某一項弱勢

再丟結論:缺乏堅持下去的毅力

說個大家都沒關注到的點:即時反饋

這個點可以算是引起這種後果的表像,深沉次原因是人的社會性人格,這裡不展開討論,單說即時反饋。

智商高的人,做什麼事都上手極快,這也導致了很多事情在初期對他們的即時反饋高到可怕,但問題來了,無論什麼學科,學到一定程度以後,你的即時反饋在你獲得一定的成就之前都是不斷走低的,而很多智商較高者無法忍受這一段時間的折磨,而去找尋新的自己感興趣的點

也就是,他們學習新事物所獲得的反饋效率高於維持現有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就會受到折磨感,而折磨感多久才會出現,就是毅力問題了

(隨手畫的,將就用一下)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為什麼很多男神不斷的換女朋友,因為他們自身條件優異,對女朋友的新鮮感會在關係成立後不斷降低,維持關係的成本升高,而他們取得下一個優質女朋友的難度又低於維持現有女朋友的成本

對應理解就是,相貌=智商,女朋友=學科

而常人則不同,由於初始的反饋就不算太高,因此學到小有成就之前的即時反饋減弱的折磨感就會小很多,這也是獲得成就的不一定是最聰明的那個人的一個原因

所以很多時候,感覺一個很聰明的人只有理科好,很正常,他/她從文科背誦所獲得的反饋遠遠沒有理科背一個公式的反饋即時,也就是你文科需要背1000個點會用到200個,五分之一,理科背200個點,能用到100個,二分之一,而且理科裝逼效果拔群···

而且逼急了也不是不能背,就像我英語六級是627過的,但是當年高考才60來分(滿分150)


大概是缺乏對自己清晰的認知 — 認識不到其實自己智商並不高。

以為自己很聰明,或有點小聰明真的會害死人。因為這種認知而改變學習策略,本來就是學霸的命,非要去走學神的路,最終一定會失敗。

承認自己是笨鳥能有多難呢?


外在環境因素有很大影響。

比如家庭,有個酗酒的父親。比如同學,輕鬆碾壓別人容易被孤立。比如不可控因素,突然就被小混混打到醫院一個月。etc。

智商高成績不好的人太多了。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很好,值得從學術的角度去討論。下面我通過一些論文和媒體報道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把問題限定在「智商高」和「學習成績不高」上。「智商高」是有數據可依的智商,而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誇某某某聰明。「學習成績不高」是青年時代學業上的平庸,而不是「事業的失敗」。學界已經有大量的文獻論證了事業的成功與否(以最高學歷,職業,收入來衡量)和智商高低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係,但是其他客觀因素(比如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遠大於智商的影響。這方面最著名的研究莫過於斯坦福教授Lewis Terman於1921年發起的,一直持續到現在的跟蹤實驗(感興趣的可以點The Lewis Terman Study at Stanford University)。Terman在加州選取了高智商的857個男孩和671個女孩,其共同特點是智商高於135.從那時起到現在,一共收集了13輪數據,並且以此為基礎寫出了大量的論文。在人們最關心的收入問題上,1955年美國平均年收入是5000美元,而Terman的研究對象平均收入達到了33000美元。但是另一方面,在研究對象中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的兩組人在智商上沒有顯著區別。現代研究中也有大量的文獻使用了更嚴謹的統計方法去論證智商與事業成功的相關性,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Strenze (2007)及其引用文獻入手。

為了探究高智商學生學習成績不高的原因,我在這裡認為,青少年時期的不良習慣和心理問題會影響到學習成績,比如抽煙吸毒,被同學孤立等等。

先說不良習慣問題。卡迪夫大學的James White曾經有一系列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學生在青少年時期更有可能抽煙吸毒。White使用的是英國1970年的一個公開資料庫。在30歲時,35%的男性和16%的女性曾經吸過大麻,9%的男性和4%的女性曾經吸食過可卡因。研究表明吸食毒品的人智商顯著高於從未吸食毒品的人。在他的研究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酗酒。另外,「智商效應」對女性的影響更大:智商排在前三分之一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有兩倍的可能性在30歲時吸食大麻或者可卡因,而高智商的男性只有1.5倍的可能性。這篇論文並沒有講到為什麼高智商的群體更可能使用毒品,但是我在《時代》雜誌的一篇報道上看到了White本人的觀點:

「People with high IQs are more likely to score high on personality scales of openness to experience,」 says White. 「They may be more willing to experiment and seek out novel experiences.」

White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高智商的人更願意去體驗新奇的經歷,所以才會嘗試毒品。「高智商的人更願意體驗新鮮事物」這個觀點曾在上面提到的Terman的研究中出現,如Terman (1943)。因此,即使不沾染不良習慣,高智商的人也容易被新鮮事物分散精力。

第二個潛在原因是高智商的學生由於沒有合適的環境和教育,從而產生了心理問題。這裡我想引用波士頓學院和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Ellen Winner的論文來說明這個觀點。她在Winner (1997)中的文獻綜述部分寫到:

Exceptionally intelligent student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gifted students) fac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ordinary classrooms. They often are ostracized as being different
and weird and are labeled as nerds and geeks (Silverman,1993a, 1993b). In addition, they face the problem of boredom due to lack of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challenge (Csikszentmihalyi, Rathunde, Whalen, 1993; Gross,1993). Teachers often make little accommod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se children, and many teachers have little or no special training in how to teach such exceptional children (Westberg, Archambault, Dobyns, Salvin,1993). A gifted child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may be the only such child in the room; hence, he or she will
no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with others of like ability. When such classrooms have been observed, the gifted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been bored and inattentive (Westberg et al., 1993).

「高智商學生在正常的課堂上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經常因為與眾不同和古怪而被人排斥,被人說成書獃子或是怪胎。同時,他們還會因為缺乏挑戰而感到無聊。教師們往往不會為這些孩子的需求做出調整,並且很多教師並沒有學習過如何教導高智商學生。一個高智商的學生可能是教室里唯一一個這樣的孩子,因此他沒有機會跟其他高智商的同學學習。在這樣的教室里,高智商學生往往會表現的厭煩和漫不經心。」

因此,由於缺少合適的環境和引導,高智商的人會遇到被孤立、缺乏挑戰的問題,從而影響學習成績。當然,心理問題也會使人更可能沾染酗酒,吸毒等惡習。

最後一個原因,是根據哥大的一項研究和我個人的體驗所提出的,並不嚴謹,但我自覺很有道理。前哥大教授,現巴魯克學院教授Jennifer Mangels曾經對五百多個哥大本科生進行實驗,她把學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智商是固有屬性不可改變的(以下稱為「先天派」),另一派認為智商是可塑的(以下稱為「後天派」)。通過一系列的反應實驗,她發現先天派更注重結果型目標(performance goal),他們傾向於認為結果難以因為努力而改變,因此在面對挑戰和負面反饋時更脆弱。而後天派更注重學習型目標(learning goal),因此會對挫折做出更好的回應。對於智商的態度最終會影響學業的成功與否。

這項研究並沒有提供先天派和後天派的智商數據。從我個人的推測來說,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是先天派,以此來強調自身的優勢為固有屬性不可改變。因此,他們比常人更害怕挫折,對失敗的反饋也會更消極,傾向於相信一件事的成敗不由自己決定。這也就是高票答案 @李雷 提到的「激勵機制不成立」。

結論:

造成智商高的人成績不高的原因有三點:

  1. 由於更願意體驗新奇的事物,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分散精力,並且更有可能沾染不良習慣,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 由於缺少合適的環境和引導,高智商的人會遇到被孤立、缺乏挑戰的問題,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或者沾染惡習。
  3. 高智商的人更可能認為智商是天生的不可改變,而這一點會使他們更害怕失敗,從而對挫折反饋消極,最終導致學業的失敗。

總而言之,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不應該用「成績不好是你還不夠聰明」這種強者為王的思維來籠統概括。

(圖文無關,只不過為了大家的timeline上有圖,2017.7.10攝於曼哈頓)

參考文獻:

Strenze, T. (2007). Intelligence and socioeconomic succes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telligence, 35(5), 401-426.

White, J., Batty, G. D. (2012). Intelligence across childhood in relation to illegal drug use in adulthood: 1970 British Cohort Study.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66(9), 767-774.

Terman, L. M. (1943). Mental and physical traits of a thousand gifted children.

Winner, E. (1997). Exceptionally high intelligence and school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10), 1070.

Mangels, J. A., Butterfield, B., Lamb, J., Good, C., Dweck, C. S. (2006). Why do beliefs about intelligence influence learning success?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model.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2), 75-86.

Why Kids With High IQs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Drugs (http://healthland.time.com/2011/11/15/why-kids-with-high-iq-are-more-likely-to-take-drugs/ )


贊同高票

不過講道理,智商高沒有成績不好的……

只是成績沒有那麼登峰造極而已~

但也都是在第一梯隊弔兒郎當的晃悠~


這類人身上往往有什麼特性?可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如果一個人多次在關鍵節點發揮失常,必然能力不夠。關鍵節點的掌控,既是運氣也是能力。

平時學習再好,關鍵時刻考不出高分沒用。平時工作再認真,升職的時候上不去沒用。戀愛談的再驚天動地,臨近結婚分了,不能說沒用吧,總是遺憾終生。

相反,有的人就是不聰明但意外考上好學校,工作能力一般但幸運的升職了,不善交際但恰好拿下大客戶,長的一般也不會撩但恰好跟男/女神結婚了。關鍵節點抓住了,就能平步青雲,而日常表現並不是那麼重要。

平時很聰明但考試考不好,真心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其他大事上是不也有掉鏈子,如果有的話真心該提高警惕。


懶吧,各種乏力,昏睡,後來才知道自己得了甲減。

(#?Д?)從癥狀出現到確診一共歷時九年!

一年到頭都是靜如癱瘓,動如瘋狗,健身全靠補劑吊著。

現在想想自己得了甲減,乾燥綜合症,藝考前還各種得瑟作死離家出走逃學,高考當天和我媽在學校門口吵架,我蹲在考場樓下抽煙……

最後還能超出藝術類一本線的分數,被掛在學校的光榮榜上,我覺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

……

雖然最後滑檔去了專科,說實話這也沒啥可後悔的,該努力的也努力了,該經歷的也經歷了,病情一直沒惡化我感覺已經是奇蹟了,哪還敢再奢望什麼……

再說了,人生不是只到20歲。

我高考沒考好,我上了專科,我會繼續自考,我會繼續考研,我會不斷學習。

我不會因為高考的失敗就否定我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治著病,學著習,一步一步穩穩的往前走,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關於智商高這個話題,我不想多聊。

因為我在精神衛生中心做過測試,我的認知能力有一部分不太正常。

但是我的記憶力非常好,對於文字的敏感度非常高,注意力能維持長時間的高度集中,執行能力也強。

莫名的對做生意很有看法。

對於我乎的萬千天才來說,我勉強也算是個聰明人╮(╯_╰)╭

我這回答也算切題了╮(╯_╰)╭


第一高票答案竟然跟我昵稱一樣哈哈注意力。

我上學時候老師總是說「集中注意力」。

長大後才理解。

當然我小時候是很容易的,看書的時候心無旁騖,看過就記住。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兩個午休三個小時看完,同桌不信,隨便找章節出來我都可以把這段故事講出來。

對於不在意的事,別人說幾遍還是忘了。

但是我同學也有智商高的,和我一樣,過目不忘,舉一反三,但是學習不好。

長大後我才知道,他們要麼父母離異或者經常吵架,要麼父母雙職工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無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

我親眼看到有的同學可以在一年的平靜的環境中成績突飛猛進考進一本線。

但更多的卻因為家庭的壓力泯然眾人矣。

這個平靜環境不僅僅是噪音,還包括壓力,誘惑等等干擾。

所以古代書生喜歡去寺廟學習,其中我覺得安靜是重要原因。

而大學也是建在郊區。

所以工作以後很難在學習,不一定是時間,更多的是干擾太多。



這世界上的人分很多種。按照智商可以分為高和低,按照毅力可以分為好和差。智商高而成績不好,可能是其性格恰好被define成了高智商加差毅力。

一次和室友一起做題,做到最後一步他做不下去了,我去看了一下,然後做出來了。他說,哇,這個思路,你好聰明啊。

其實不是我聰明。能把這個作法琢磨出來的人才是聰明,而我呢,不過是學習中學到了這個方法。無他,見得多了。

你說那些華爾街的金融大手,他們工作中,有多少時間是靠著「自身超高的智商」發明出了什麼什麼方法,解決的問題呢?大多還是見得多了,知道了有什麼問題,該怎麼解決,學習到了而已。聽起來好像簡單,實際上難得不行。

我下輩子願意用30點的智商,換取30點的毅力加成。


^_^這類人是否真的聰明另當別論,但一定是個賭性很強且易成癮的人,這類人極其依賴外界的獎勵來持續自己的行為,像長不大的小孩一樣無法自控。

如果一個人賭性很強,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沖失敗,比如靠一夜的複習取得好成績,那麼他運氣差的時候,他也無力回天,只好說自己對某某科目不感興趣。

與此同時,這些人又會說自己涉獵廣泛?

拜託,涉獵廣泛的人考個試都考不好,能叫什麼涉獵廣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就是對碎片知識成癮嘛,不就是管不住自己嘛,不就是賭性很強嘛,非要說自己聰明但成績很差??那麼你那些涉獵廣泛的科目有什麼好成績?如果什麼成績都拿不出來,你就是個普通人,情緒化,賭性強,動不動就all in沉迷,沒幾天失去興趣又轉移了方向,就是個孩子的心理罷了。

真正涉獵廣泛的人,不僅興趣廣泛,還能做出一定的成績。

萊布尼茲,亞里士多德,康德,笛卡爾,達芬奇,王小波,趙元任,蘇軾…

好吧這些人的成績太高了,但是,只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才能證明你真的在這個領域有所涉獵。

如果你所謂的涉獵不過是刷刷知乎看點碎片新聞,那…北電侯亮平都能被微博關注一個月,而你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可能持續一周都不到就被其他事情吸引,那你和吃瓜群眾有什麼區別?

聰明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不是智商,而是持續思考的能力。

只要有這個能力,不管你涉獵多少領域,還是你專攻一個方向,你終能獲得一定的成績(暫不論成績高低)。

更新一下:

我不相信醫院裡做題目測出來的智商,也不相信周圍人說你思維敏捷就是智商高,更不用說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了,其實這三類說法都是一回事,空口無憑自稱聰明.

想表達自己聰明,拿出作品來,我只看作品.真有高智商,那就去做,做出來了,才能證明你高智商,做不出來,那這些測出來的智商又有什麼用?

如果沒有與你自以為的智商相稱的作品成績,請先不要覺得自己智商高,都太虛了.

對,我就是結果導向的.

不然你還想別人怎麼評價你的一生?因為你測過幾個智商,幫助街坊鄰居解決了幾個小問題,所以別人會認定你是聰明人?

歷史只會因為你做過什麼而記住你,不會因為你測過智商就讓你名垂青史.

哦,再再更新一下,沒想到我隨意答的問題居然排到前幾了,我也不是故意的,如果對你們的認識產生了衝擊我道個歉,但我的觀點就是這樣,聰明這件事上,就是成王敗寇,測出來的聰明不算聰明。評論區有人說我不肯承認客觀存在,我覺得奇怪這測個驗怎麼就成了客觀存在?首先怎麼保證測驗的客觀性?怎麼保證測驗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智商?退一步講,就算是客觀存在又怎麼樣,聰明過人卻一事無成?這彷彿再說,房間里有一條隱形的噴火龍!而我們都看不見,然後你說這是真的?抱歉,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所以那些客觀存在的測驗智商高,但一事無成的人,我就是這麼想的,抱歉了。

以我的閱歷來看這個世界,我看到的傑出人才,沒有一個不是天賦加勤奮的,沒有一個是一夜之間臨場複習拿到諾貝爾獎的,沒有一個是興趣愛好廣泛卻一無所成的。

正如一種學習理論所言,意志力也是一種智力,而且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智力,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我覺得如果總體智力是一個函數那麼:

總體智力=(邏輯智力+情緒智力+運動智力+記憶智力+……)^意志力。

而你們說自己測出來的智商高,卻成績很差,自認為興趣廣泛,卻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成績,那我再冒犯一次:你們的智商都是虛的。

你們沒有自驅力完成一個枯燥而宏大的目標,沉迷於短暫易得也容易失去興趣的表面知識上,甚至被這種短平快的東西牽著鼻子走,哪怕稍有深入就索然無味棄之而去,轉向其他的結構化的表面知識。

熟悉高等數學量子力學所有的典故概念,看到公式卻頭暈目眩不願思考,知道一個作家所有的緋聞逸事,卻連他的一部作品都看不下去,看到別人遊戲玩得風生水起,卻不願下苦功練習只說別人天生敏捷老練。

為什麼?你們會如此敷衍地生活,如同浮萍一樣,浮在生活的最表層隨波逐流?對一切都淺嘗輒止,卻因為幾個智商測驗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過人之處?

為什麼你們沒有自驅力?

因為你們對生活不夠熱愛,對你們所喜歡的東西不夠熱愛,只想著自保,避免苦難,卻不知,愛是責任和付出,你們只知道索取,像長不大的孩子,有奶便是娘,誰對你好就跟誰跑了,有趣就去追逐,無趣就會躲避。

用弗洛姆的概念說,現代科技對你們太好了,你們出現了人格退化,別看生理年齡二三十歲,其實各個都自私得跟小孩子一樣。

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沒有磨鍊怎麼成長,沒有磨鍊,怎麼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科技把你們照顧的無微不至,曾經老一輩們要經歷眾多挫折才能享受到的愉悅你們動動滑鼠就有了,於是缺乏磨鍊的你們人格始終不如老一輩們成熟,沒有磨鍊過耐心,人就會急躁,沒有忍痛付出過,就不會懂愛。

一個人是否成熟,只看他是否真正懂得愛的本質。

愛的本質是付出,可惜你們還沒學會,就長大了。

你們把自己的概念投射給整個世界,活在自我印象中,所以你們賭性大,常常孤注一擲,把信念當做事實去追逐,把自我投射得過於巨大,所以你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所以雖然已經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卻依舊以為自己是主角,以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有了臨夜複習試圖力挽狂瀾的幻覺,有了平時上課不聽的資本。

總以為還有一個明天,還有下個禮拜,而放縱當下,直到畢業才有可能發現你的大學,不過黃粱一夢。

你以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了一半,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而不是一個能為你的學業保駕護航的終生導師。

實際上,從來沒有人只靠興趣就可以做成一般人做不到的事,興趣極其脆弱和不穩定,怎麼能靠他成事?

有的人能因為偶然瞥見歐拉公式的美妙而自學高等數學,你只看到了他的興趣點,卻沒看到他對數學的熱愛和著迷以及為此所做出的犧牲和付出。

一切打著趣味學習幌子的教育組織都在說謊,深入學習,從來都是枯燥至極。趣味學習?不存在的。

任何一個領域領域深入下去都是嚴肅而死板的,別說什麼遊戲比學習有趣所以教育體制不行,所以你才學不好,都是借口。

因為生活的本質就是枯燥,沒有超級英雄,沒有世界末日,有的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而你們要做的,就是去熱愛這樣枯燥的生活,熱愛嚴肅而死板的學業,像加繆筆下的希緒弗斯那樣,徒勞而充滿喜悅。


抑鬱症發病的時候,省精神病院的醫生為我做過智商測試。相比於網上,這很正規了。我的分數是130+。鑒於我國平均智商100左右,因此我認為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吧。

我覺得高票答案說的沒錯,缺乏堅持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就拿我來說,我非常渴望知識,知識可以給我帶來很強的滿足感。但是,課本知識並不能給我帶來這種感覺。太簡單了,一切都在一個淺嘗輒止的狀態,看一遍,咦,真無聊。所以永遠不會再看第二遍。

在我基本放棄學習課本的時候,我考上了三本。那我高中都幹什麼了呢?因為父母並不給我壓力,我都把時間用在閱讀和思考以及做我喜歡的事上了。我的高中就像小說里那樣吧,初戀遇到了此生摯愛,至今在一起,已經談婚論嫁。我看量子物理,看王小波,看北島,看阿城,看馬爾克斯,看托爾斯泰,看佛學。高中時期的閱讀量,也許達到了一些人的閱讀巔峰。我學畫畫,學插花,看書,思考,戀愛,和閨蜜逃課,就是不學習。

因此我發現,也許聰明一些的人需要的已經不是按部就班的學習課本知識,而是需要更具有啟發性的知識了,對我而言是這樣的。要說缺乏,我覺得是乏味的學習缺乏刺激。因為會有一種「好無聊」的感覺。我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我把大家用來學習課本知識的時間,用來學習我所熱衷的事物和閱讀我所感興趣的東西了。

而這正是我的愚笨之處。我現在打算考研了。

評論區有一些對我懷揣著惡意的人,因此關閉了評論區,我有些玻璃心,我的中學只是十八線末流縣城的末流中學,跟貴乎大佬們沒法比,見諒。

如果這麼說能讓一些人開心的話,那我也可以說:智力的唯一表現就只有成績,世界上沒有準確的智力測試,我也只是自以為智力不錯。

當然我本人並不認同。


不熱愛生活,

因為沒意思。

不想學,

沒意思。


缺乏對自己的準確認識。

這些人普遍認識不到:能坐住,這件事本身就是有一定難度的,而這個難度就可以打敗他們所謂的「高智商」


不存在智商高成績差的人,這種充其量是小聰明罷了,腦子轉得快點兒而已。聽多了「這孩子聰明但就是坐不住... 就是太馬虎... 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就是懶...」

可惜這些他們不具備的特性也是包括在智商里的,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缺少這些特質導致學習方法和習慣不夠好。而沒法自我總結並應用有效學習方法的人是不足以稱為高智商的。智商高的人學東西快,出成績快。只有小聰明的人也就接話茬快。


我是屬於那種數理化成績一直跟好但是英語從來不及格的類型

因為懶得背


因為大多數事情,不需要拼智商。

我在高考的時候,戰勝了一大幫智商比我高的同學。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我高中進了尖子班後,第一次感覺智商被碾壓。我以前很喜歡在課堂搶答。但在這個班,數學老師提問後,我還沒反應過來,就有十多個同學舉手了。

果不其然,後來我的成績跟不上,被踢出尖子班。

我在普通班痛定思痛,針對高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學習優化。

比如,數學考試時,選擇題,填空題,和大題的最後一題,我看都不看。(文科數學就這幾道題難)。如果都做完了,檢查幾遍還有時間,我才會去做這三道題。

為什麼?因為這些最難的題加在一起才20來分。無論是平日的學習,還是考場上,我都沒必要耽誤這麼多時間在這些難題上。我應該把時間花費在我更有把握拿到的分數上。比如保證該拿的分數不出錯。

而尖子班的同學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做這些難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就算你們全都做對了,收益和付出,也是不成正比的。

高考我是全校第四。


有的人比一般人聰明那麼一點點,體現在理解能力與思維的發散上,但是智商還沒有高到能剋制住自己身上的臭毛病。

比如~懶~~~


只是不愛學習而已,這類學生一旦認真學習起來,那個成績漲幅嚇死人,不過一般堅持不了多久,因為骨子裡還是不愛學習


這個問題更有意義——智商高 學習成績好的人。

這類人往往缺乏什麼素質?往往是什麼因素造就成的?


我小時候,我爸媽總是對別人說"這孩子是真聰明,就是不好好讀書。"

別笑我,我真信了

等到我成了大人,再去看親戚朋友家孩子就發現,十個家長有十個也都是這麼認為的。

我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讀書。


大部分自己定義智商高是什麼,記憶力特別好,什麼學語言很輕鬆很easy,什麼理論掃幾眼就明白的。

你們是認真的?

怎麼智商這個心理學名詞我一個專業學生開始有點不明白了呢?

麻煩各位去查查智商究竟是什麼定義,不要在這裡自以為是了好吧


感統失調導致的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容易分心,容易受周邊環境影響。感統訓練會有一些作用,但是吃藥百分百有效。


普及一個智商的基本觀念:智商是平均值100、標準差15或16、正態分布的常模參照測驗。

也就是說智商100以上的人占人群50%,智商115以上的人就只佔人群16%左右,130以上的人就只有2%左右了。具體百分位數可查正態分布表。

所以結合各地一本率來算,大部分考上一本高校的學生都會有115+的智商。至於上清北復交這種,文化類考生的智商至少130+。


這類人恰恰是因為太過於自信。

首先是自信自己智商高,只是學習差,認為自己到了其他行業就可以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其次還是自信自己智商高,認為那些學習差的人都是智商低造成的(除了自己),認為自己只要努力+堅持就是學霸之霸霸,實際上自己根本做不到。 學霸的成績之所以好,的確跟智商有關,但中國有兩個詞叫做勤能補拙和笨鳥先飛。

最後還是自信智商高。自己只是缺乏一些東西,比如說堅持。 真正智商高的人的學習生活大概是: 你看他上課和你一樣,沒認真聽,眼神到處晃,然而每次考試都是班上前幾名的那一種。

總結:你覺得自己智商高,只是你覺得罷了。 老師跟你說:你很聰明,只是沒認真學習之類的話就別信了。

此外,這個世界上肯定是有這種聰明的人,學習又不好的人,比如刷知乎的你我。


……說真的…你這個成績不高設定的標準是什麼呢?

姑且按全國性成績測試…高考來算?

那…我好像身邊沒有這種啊…

我身邊倒是有智商高的,不過成績都不錯啊

我基友智商應該還好,不過比我高不少。

她高中天天帶著我看小說,她自己還玩遊戲…

各種high還是隨隨便便、輕輕鬆鬆上了個985啊。雖然不是頂尖的,但站在安徽省幾萬考生(大概?)的角度,也算是靠前的那批成績好的人。

至於有答主說的所謂泛而不精更多指的是我這種智商一般般,興趣愛好多,但三分鐘熱度的人啊。(允許我…不要臉一次?)

真正智商高的人……總感覺…成績不好的情況很少吧。

不過在大學的話,那確實是另一回事了。不過一群聰明人在一起…怎麼說都有人得學習不好啊。

舍友男朋友同濟的,土木狗,據說學校一棟大樓都是靠補考費掙的。大批大批的不及格…

按理來說…這應該算聰明人了吧…不過還是會成績不好啊…還不得看跟誰比

別一會來抨擊我…這都不算聰明的…

拜託…我認為能考上985的人大部分已經算是人群里前面的那群聰明人了啊…

不過你非要說這和努力有很大關係,我也不反駁你…你確實說的也對啦

反正

我一個屁民……不跟你干架


智商高最多是偏科,不會成績完全不好。因為太簡單了。


這類人啊,雖然智商高,但還達不到對其他同學都了如指掌的程度。

如果高智商A的學習效率為10,普通智商B學習效率為5,A只看到自己比B牛多了,卻沒看到也不想去了解B的學習時間,結果A每天學習時間2小時,B每天學習8小時。

學習總量A=10X2=20,B=5*8=40。

並不嚴謹,只是舉個例子說明這個情況。

很多時候啊,聰明人是很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欺騙的,他們總以為自己聰明得可以違背基本常識和自然規律。


主要是勤奮又成績好的人,大家不會覺得他是因為智商高,才成績好的,會覺得他只是努力!

而不怎麼努力卻總考不錯成績的,被認為智商高!

就像某些人總喜歡吹噓自己大學不上課複習一天,各種飄過一樣,Son of a genius!

真實情況是他們考前都在到處抱大腿!完全憑自己過的少之又少。

愛因斯坦是公認的天才吧?

大學因為逃課太多,最終考試也只是飄過,還借了同學的筆記,而米列娃卻因複習時間不夠而沒能拿到學位證。

現在國內的大學考試真是越來越簡單,考題重複,形式單一,還有各種係數,不知不覺就績點4.0,平均90分了。

高中的差距是怎麼拉開的?

你智商高,沒努力就考90分;有些人智商一般,卻把每個知識點每個易錯點都弄清楚弄明白了,把容易出錯的坑都踩過,且強化記憶了,然後經常考100。

好像只有10分的差距,可是如果題目更難點兒,智商高的你肯定能考出更高的成績嗎?可是如果題目超出你智商接受範圍呢,超出你用平時的解題技巧和手段以及大腦閃光能解出來的難度呢?

比如需要比較大的計算量,憑智商戰鬥的一般對此都特別不擅長!

難道那些平時考試成績一直比你好的人,跟你學差不多時間,不能考跟你一樣的成績嗎?

即使你是個傻子,「1+1=2」你也永遠都不會算錯。

數學老師永遠都可以直接在黑板上硬解出很難的解析幾何,而我們卻經常因為中間計算著計算著就出問題了,而做不出來。

高中班裡公認智商高的是「高考+自招」去浙大的威哥,主要是高三他可以一邊聽課一邊刷高考卷,平時腦子轉的也快,也特別勤奮刻苦認真。

而保送去清華在清華物理系績點4.7的學委,我們都認為他思維縝密,嚴謹認真,腦迴路驚奇,他高三不進行一輪複習,同樣可以數理化滿分。其實他還有個更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做政治選擇題正確率特別高,這點是其他人無法理解的!

周圍總有一些好像天賦一般,平時經常問你問題,考試卻一直碾壓你的同學,他們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你不知道他為何比你考的好,你也沒辦法超越他們。


我應該能強答一波。我算智商中上,測過幾次130上下。但算不上高

我的表現是任何東西上手快,學摩托車,遊戲(小霸王到網路遊戲),賣手機(賣過二手手機,我朋友介紹的,他和供貨商說我肯定賣得好,我也沒讓他失望),魔方靠自己轉到了離六面只差最後一步)繪畫是同一批里學員里學得最快,高三用一學期從班級倒10衝到二本…………

我來說說問題,對什麼都是淺嘗輒止,不深入學習。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知道。但是不系統,不深入學習

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點,會放棄(因為覺得自己聰明,我要保持聰明的表象)

不能充分投入精力,注意力,像我這樣的人你不小心就可以看到我扣鼻屎,扣內褲什麼的…

容易累…就是容易困………多動症?就是覺得無聊的時候就想睡覺,而學習很大部分都覺得無聊

總是想走捷徑,導致了不容易持久(15分鐘,別說我快),比如背單詞…背得很快,但是始終堅持不下去

我想說的是,題主說的智商高,只是大部分像我這種人,有點小聰明,看起來挺靈活,但不是智商高。因為,智商高學習成績一定好。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他們也認真學習,但是兼顧遊戲,籃球,女人,智商高,一定學習遊刃有餘

聰明不是智商高!聰明不是智商高!兩遍就夠

智商高!一定學習遊刃有餘。如果你們不信,那是因為沒遇到智商高的人。


我高中讀的是一所省重點,數理化是我的強項,所有人都說我聰明,原因是能做出大部分同學都做不出的題目。可是就在我最強的那些科目上,經常還是有些人考試考的比我好。

到了高三,面臨高考壓力,開始把精力投到這個問題上。那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慢慢把每門課都提到了第一名的程度:

當時七門課,除語文外每門課後來都在月考中拿到過第一名(全校或班),最多的一次考試同時四門課第一,語文每次和第一名的差距也不大。最後三次月考,兩次總成績全校第一,一次第三名(前面兩個確定提前接觸過考卷)

如果你問是什麼因素造成的,簡單點回答:

1、不樂意

2、沒壓力

進入社會你就會發現,沒有比考試更公平而簡單的事情了。如果你家境不好,考試都不能出頭,去社會上競爭會更困難。

因被投拆,刪除並收回原貼最後一句。

以上為原貼,下面補一下如何把考試成績提高到第一名?

===============================================================

如何把每門課的成績提高到第一名?

一、內心的自我動員

通過自我心理暗示的方式進行動員,把一切和考試無關的雜念驅除出去。

把這些思考過程寫出來,你如果喜歡一個妹子,就寫如果你考試不好,對方有會多討厭你;不斷地把高考失利的危機擴大,具像化。反覆再反覆,只到能完全靜下心面對課本和習題。每次你課本讀不下去的時候,就動員一次,(描述自己的父母多麼辛苦,多麼期望自己的努力;自己是多麼自信,但自信是需要用結果來證明。。。)反覆再反覆。

有時候走神用圓規的針角扎自己;有時候把凳子橫起來,跪在上面(時間久了很痛的)。都是利用疼痛使自己專註

二、鍛煉身體和良好的作息

作息有學校管,當時主要是跑步(待補)

三、暴露問題

如上所述,看起來我的數學題目都會做,但為什麼每次考試的時候會的題目都會做錯呢?以前都歸為粗心,但仔細研究了之後,讓我大吸了一口涼氣:從來就沒有什麼粗心!

每一個錯誤,我再做的時候還有高概率的情況出同樣的錯誤!這時候你就發現:「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錯誤的習慣和思維模式」。 你在某處會多點一個點,下次一定還會多點一個。

改正比建立的時候花的精力更多。反覆磨,反覆矯正。到最後,不集中精力的時候都可以演算無誤了。

所以,針對本題,「容易滿足,要求過低」,外加「懶惰」,是聰明人低分的原因。覺得自己會了,沒有正視現有的問題。

四、選好目標,專註的投入

選目標參考的是 :「投入產出比」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麼把精力投在產出最高的地方呢?

有些習慣稍調整一下,可以立刻得到好處,這些是要優先處理的。上面說的「粗心」和「馬虎」。

等等,基本上每個時間段都可以找到一件事情是有最小投入最大收益的,然後就把大部分精力投在這件事情上。

五、最短一塊木板

事實上,能把一些簡單的事情處理好,成績基本上可以上一個大台階,但是這時候和最優秀的同學比還有一條天塹:瘸腿課。有一門課是短板,很容易就被拉幾十分。

瘸腿課,是一個天賦問題,更是一個心理問題。 如果你能夠面對,把目標調小一些,調小到一個章節,一個知識點,然後靜心面對,能看到成績在提高的時候,自信心和興趣就來了,有了興趣,不斷的投入時間,更大的成績就來了。

六、關於考試,站在你面前的對手是誰?

是出教科書的人;是出考卷的人;是批卷的人。

如果你認識到這一點,再去看書或答卷的時候,就會發現世界完全不同了。

仔細閱讀歷前的評分標準,象作文,基本上一看題目,就知道評分標準。知道批卷老師的行為習慣,就知道寫的時候在哪些地方用力。

就你會養成正確的考試習慣,每道題目看的時候,就知道這題目後面站著一個人,換位思考他在問你什麼,他想要什麼,然後立刻會就會歸納為幾個要點,後面就知道怎麼答了。

在看課文的時候,你就知道每段文字可以演變成多少種不同類型的考題。

。。。。。。。。

多了

七、智商也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被人誇的多了,我一度也以為自己真的「聰明」。但事實上,一個環境我待的越久,越如魚得水,但每次換環境,我都是適應最慢的那個。慢慢知道了原因:

小時候,小學沒畢業的爸爸都是平等和我溝通的,講家裡的財務情況,一起研究每道題目的做法。後來經常有以前的老師向我請教題目,慢慢培養起了兩個特點:很強的自我意識,並且引發了獨立思考。

這種情況下,你去看世界的時候,都想知道他的內在邏輯,大部分人都是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知道結論和內在邏輯花的精力有天壤之別,所以新到一個環境要習慣很久,才能知道內在的邏輯,並找到捷徑。但有些習慣會加速這些過程。

我們探索世界,有四個環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

國內的教育主要只教一點「解決」問題。

這四個環節,每個有不同的思維模式;

發現

就是一種警覺,總覺得有點不對頭,不要放棄這種感覺,將之放大,最終會發些一些內在原因,會引發後續巨大的價值

分析

是一種模式路徑的尋找,有兩個的邏輯,不要輕易說「否」,不斷的增加解決邏輯,把可能的解決方案儘可能多的擺出來,擺完了之後權衡,通常是在最低成本和最大效果之間權衡。應付考試就是選一種做的最快的方法。對於複雜的問題,需要選定一個最小的閉環,通常我叫之里程碑。

解決(知行合一中的行)

換一個邏輯講,這叫和環境互動,消除不確定性,或者消除未知

這時候有一種感覺叫「可控」,如果每個環節你都做過很多次。通常就不需要做過細的計劃,如果沒有,你需要把那個環節理的再細一些,或者拿出來單獨做個裡程碑去完成。

要謙卑,有一點一定要堅信: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是絕對存在的,我們的認知是局限的。

總結

總結是事情結束的一次復盤,思考下次如果再做,會用什麼方案,這中間主要是把執行環節裡面的一些未知內容考慮進去。

然後往複。

這樣的習慣養成之後,你會養成大量的思維模式,看任何問題都會快速的找到答案,通過現象可以快速看到本質。

同樣是新問題,你比別人多思考了幾十年。有些思維模式的疊加,可解決的難度更是量級的提升。

這就是「第二層次的聰明:透過現象看本質」,但僅這些,應付考試是足夠了,應付智商測試也夠了,還到不了智慧的層度,但再寫也超出問題了。

只有18贊,還要續嗎?


那是智商還不夠高,不然不可能分數不高的。當年室友和我上課寢室一塊聊夢幻,不寫作業,你媽老子及格,他前三。我說我和你都在聊天,你為什麼分這麼高。那狗比說我不知道啊,我就看了遍題,聽老師提過,就會了。高中背文言文最痛了吧,他上課跟著讀幾遍就差不多了。不過最後還是有努力,高三那年早上五點起來做完形,和背英語作文。數學和物理倒沒看過他怎麼複習。考去了浙大,讀了化材。然後畢業工作一年後覺得在工廠里廠妹太難看。去年辭職當了新東方老師,邊教書邊考研,考上了復旦會計。我說你為什麼要去會計了,他說會計妹子多啊。


無時無刻地重複著枯燥無味的刷題訓練,幾乎可以說是中國當今教育體制下攀登高峰的唯一途徑,而這種機械式生活對於一個人的靈魂無疑是摧枯拉朽般的折磨。

比如應試作文,比如機械性記憶,比如僅為提高熟練度而做的種種訓練…

值得嗎?

高智商的人可能有什麼與生俱來的共性,這個共性使得他們傾向於認為「不值得」。

當然,和應試不同,值得還是不值得,沒有標準答案。


一般智商高指的是140以上。

140足以學會三門語言,讀到博士。不存在智商高成績不好的事情。

智商不到140不算聰明。

毛澤東網傳智商178,對他來說,你讓他這種人天天背馬原?天天背考綱英語單詞?三年模擬五年高考?

拉倒吧,有時候我國的高中教育就是浪費人才的時間。

140以上的智商,學語言一般都是看兩遍跟著念念就會那種。或者看一本著作,兩遍就可以大概進行系統總結。達不到這個水平的一般智商也就一百二三,不要妄想自己很聰明。


看了評論,我不服氣。去查什麼叫智商。結果發現確實是我錯了。

按照智商的定義,成績好可能智商不高,但成績不好肯定智商不高。

我原以為智商是偏向幾何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概念掌握能力這幾方面的潛力。結果發現智商包括更多。專註能力,記憶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都是智商的重要部分,而且按照智商測定,要拿到高分,必須比同齡人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才行。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公式記不牢,對不起,按照智商定義,你智商不高;如果你是貪玩耽誤了,這也是智商不行;你有點馬大哈,對不起你智商不高;你偏科,對不起你智商不行。。。。

=====原答案======

就本科二年級之前的知識來說。還未必談得上智商。

只要你自制力好,能堅持認真讀書(不是走神讀書),做習題。

每天十小時學習,玩一小時。運動一小時。小學四年級堅持到高考結束。

就算智商80也能上一本。

智商90基本就211了。

要是還能堅持到大學畢業。

已經是人中龍鳳了。


有些人的概念里正常人智商都在一百多,在高也高不到哪裡去,大家最多差個百分之二三十。但在我的認知里從身邊的同學朋友來看,差距真的很大。不知道是因為思維方式還是什麼的,的確存在一些人稍稍努力就能把你甩飛的那種,而且這種人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少。但也是聰明的緣故吧,在進入一種新的領域時這種人可以很快學懂一些東西,但現在的社會任何一個領域不是略懂就能站穩腳跟的,再往深里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會遇到困難,這時候他們找不到那種一看就懂的感覺往往就會想要放棄。並且因為聰明,他們思維更加發散,很快就會被其他的行業所吸引。這時候他們往往會被勤奮的人超越。


真的智商高可以擺脫成績的束縛,在高考可以通過競賽進入自招降到一本,考前幾個月再背點應試套路。在大學可以用競賽、論文成果申請免績點保送,GPA啥的考前找到歷年題做做也會90+,再往後的申請制錄取機制,成績比重就更低了。智力遊戲中若贏不了別人,回答中各路醫院測試大神有啥說服力,就算真的高也是浪費了,沒能轉化成有意義的成果。

快把我贊上去,真的很詫異於各路人馬的迷之自信。。


這種人有是有,但是我想得先剔除一部分家長和老師以及自己口中所說的「我(你)家孩子啊,頭腦聰明,就是不肯把心思放到學習上,要是放到學習上,肯定學的特別好」的這種情況。

我覺得智商高分數低的人挺少的,大部分的人是智商高分數高,所謂「智商高分數低/不高」的人很多是情商高,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懂一點,尤其是生活百科,很玩得開,很活潑,大家都挺喜歡他的,然後自然不好意思說他智商不夠高,所以說他很聰明,只是不肯放在學習上罷了,罷了。


最缺乏的是同理心,不能理解智商一般的人為啥跟不上她們的思維……


因為我懶。

我啥都會幹,但是都沒那麼精。

因為我覺得弄下去沒啥意義。

所以我現在做了COO,專職綜合我的知識領導項目外加提出好的創意來促使新的項目。

我忽悠投資人一個比一個準,跟我談過的都準備投資了。

包括那些之前拒了我們的。

只是因為我啥都懂所以可以忽悠的他們頭頭是道無法反駁。

我定公司大方向,盯盯項目。

至於具體怎麼做,專業的都知道怎麼做。

他們想不出好的點子,但是專業素養很過關。

我專業素養不過關但是我點子很好。

專業素養一部分是體現在成績上的。

我成績不好大概是這個原因。

不過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專業互補,而且想點子的人太少了。

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麼。

邊上朋友基本都認為我是懶得學裝的成績差。

無論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都特佩服我。

其實我在考試和專業方面不如他們,就是個渣渣。

不過社會各有分工,無所謂了。


樓上已有很多回答了,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有很多方面值得明確,還有一些地方值得延伸去討論,單就成績不高,就用「造成」這樣的字樣來描述,是不合適的。

比如:智商高,學習成績不高,多高算高?學習成績高又如何?我們希望學習成績高的目的是什麼?是家長眼中「高目標」寄託到孩子身上,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深度培養和挖掘其在某方面的熱情和潛力,以及後邊的專業度?


看著這些假裝自己智商很高來言傳身教說成績差只是不努力沒興趣偏科好無聊沒動力等等還真是尷尬,都這麼厲害怎麼不去懟奧賽呢


我先定義一下智商高:本質上高智商包括很強的記憶力和豐富的聯想能力。記憶力強大不用說了,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看過的聽過的東西,幾乎過目不忘,或者非常容易回憶;而強大的聯想能力,會產生強大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創造力!他們理解符號公式,腦子裡都是各種畫面,他們可以在腦子裡想像一個黑板,然後在黑板上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據說霍金可以連續幾天只在想像中的黑板進行運算,而他的助手說,這是科學家最基本的能力。

下面我來說為什麼智商高,成績反而不好。因為豐富的聯想能力也有個弊端,就是思維過於跳躍,在學習中過於跳躍性思維,往往會造成信息遺漏,理解偏差,也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這種思維方式,顯然不適應應試教育,或者說這種思維方式更適合一對一個性化教育。

國內教育界有名言叫:能力不代表成績。有些人英語看得懂大片,能跟老外交流,語感一流,可四六級成績並不高;有的人動手能力很強,電路玩的溜,實驗做得好,可考理綜到處丟分。能力與成績之間,還有一個鴻溝叫「細節」,思維能力很強的孩子得學會靜下心,踏踏實實地閱讀,這是家長跟老師應該發現與做到的。至於,應試教育抹殺創造力,這是事實,但不代表成績不重要,優秀的人才,基本功一定要過硬,未來教育的方向是基本功與創造力共同開發。


不存在的,智商高的人不會承認自己智商高,真正高智商的人是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的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突破天際的

就像我之前寫了一大段 然而在匿名的影響下 永遠排在後面 而那些一兩個字的毫無營養的p話卻能排在我之上 這已經說明了。

是不是有些人在我這找到了自信 ,我編的。騙你的 這個世界哪有這類人 不過是爾等的笑話而已


實名反對樓上大多數答案。

你們的思路是智商高等於接受能力強等於學習速度快等於對知識的體悟和融會貫通等於考試考高分。然而現實生活是,城市農村教育水平的差距極大,北京上海戶口的孩子在別的地能過一本線就能上重點TOP學校,家長的視野教育人脈資金等的極大差異,以及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突發因素,說只要智商高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的,把你丟在跋山涉水走路幾個鐘頭去上學的農村山區試試?把你生在得幫父母做農活做手工貼補家用自己賺學費的貧困之家試試?

更何況,一個人的智商是多維度的,有空間的,音樂的,邏輯的,語言的,這世上全才也許不多,但偏才卻多得是,比如毛澤東,數學完全不會,偏偏戰略軍事政治極其強大,你能說他智商低么?所以說智商高而學習成績不高的人就一定懶惰不努力不能堅持完全屬於想當然和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說法。

智商高,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優勢,就如同家境好,顏值高,身材好等,而個人際遇時運不同,取得的成就自然也不同。企圖憑藉某種優勢而達到走上人生巔峰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種功利心態。我個人很尊重學習成績好的人,而這裡面我相信智商高的比例會更高,但這世上大多的智商高也只是高一些罷了,並不能達到碾壓的級別,就如同帥哥美女也就是好看一些罷了,哪個能說是神顏?無非智商高不好後天仿造,且逼格更高。

PS:我智商普通偏上,學習成績不好,愛咋咋地。對了,我確實追求新鮮感,且興趣廣泛,然而我啥都不懂,學習也不好,給各位答主眼中的高智商拉低平均水平了。


我覺得這類人應該是,情商高吧……讓你覺得他很聰明


你要知道一個人再聰明

後勁不足也是致命短板

後勁不足後發無力應該是一種智力局限

也算是弱智的一種

根本原因在於這個人目光短淺

沒有計劃不會計劃

或者說

他的智力水平達不到制定和完成計劃的要求

智力應該是多維度的

單靠學習能力強來衡量是片面的

至於是什麼造成一個人的智力局限

或說發展有偏差

我想是外界的激勵因素

如果外界只對學習能力強這個維度給予激勵

那麼這個人就很可能一直開發自己這個方面的優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

久而久之就出現了明顯的偏差

所以,對小孩子總是誇獎你可真聰明

很可能會造成他的智力發展局限

讓他懂得堅持遠比讓他學得過多重要很多

堅持,後勁,習慣和學習能力

缺一不能算智慧


學什麼都很快,領悟能力很強,觀察力強,但是注意力極容易分散,對所有事物都很敏感,也充滿好奇心。


扯那麼多幹嘛,就是一點其實智商沒自己以為的那麼高。我本碩都是全國前五的大學,見過各色人等,什麼叫智商高,就是除了上課很少複習,體育很棒,天天打球,社團活動樣樣不落,結果期末還是年級前三。沒這個水平就不要說自己智商高了。在國內應付考試(包括任何考試)其實簡單,就是聽懂並且善於歸納總結,再有針對地做題。這都做不到出類拔萃,好意思說自己智商高?


這樣的人現在有一個總稱,即是有趣的人。

上面有答主提到情商高,確實。詳情請見跟有趣有關的各種問題。

正是因為智商高,才對各種事物具有好奇心,進而才變得有趣。有趣的人才是會玩的人。

有趣的人並不是對任何東西都只是淺淺涉獵,不去深入研究。

以遊戲為例,有的人出了什麼遊戲玩什麼遊戲,不願意去深入研究玩法,LOL僅僅是青銅,守望先鋒也只是打打快速,競技也只是白銀段位,在steam上剁了不少卻沒有一個玩的精的。

這樣的人不能稱為有趣的人,為什麼有趣之人被稱為有趣之人,是因為那一股鑽勁,願意花時間去鑽研玩法,這才是魅力所在。

也就是說,願意花時間去投入自己所愛,這才是智商高的表現,有趣也就不遠了。


我找出一個比較偏的原因:「閱讀能力差」!。

首先,閱讀文檔式的學習方式本身有缺點,只讓人調動視覺,豐富的內容被限制於按逐行,從左到右來陳述,而且還沒有豐富的色彩和圖案,所以相比我們在生活中與人交流、互動和親手操作摸索之類能調動全部感官的學習本來就很難。人可以記憶住閃電一瞬間的形狀,可以快速回憶剛才別人跟你說過的話,做過的動作,但是要記住一段文字,卻需要幾分鐘反覆訓練。

其次,有些人頭腦太過於靈活,思維奔逸的人沒法有效,系統地看完一本書。我見過很多愛思考的人,認為讀書有用,卻只買書不看書。閱讀能力差的缺點表現在:

1、對文字的注意力差:閱讀的時候會跳過文字,漏掉文字,腦補文字等等。

2、對文字的記憶力差:看到段末,忘記了段前講的是啥的。

3、天生根本就不能理解複雜句子,據說是基因決定的,占人群比例的五分之一。

雖然一個人閱讀能力差,但是不一定代表他其他能力也差,他依然可以從跟別人交流中學習、可以從實踐操作中探索自學、可以觀察自然事物來領悟等等。在工作中,可以見到有些人不讀書也能成功。

從教育者這邊來看。我老師跟我說,看書要摳字眼讀,每讀完一段都要分析含義,列出概念的邏輯關係。如果這些老師去寫中學的理科課本的話,他們可能會在用詞上很精鍊,結構上很有邏輯,對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

但是我們在中學時代並沒有什麼培養閱讀能力的課程,精鍊的詞語會殺死自帶腦補,跳躍屬性的學生。追求邏輯性的文章往往又不生動,學生看了打瞌睡。

所以我找出「閱讀能力」這個特殊的因素,畢竟在我們學校的時光,絕大多數知識被條件限制,只能從閱讀上獲得。


1.我有個學生,是個男生,智商很高,但是調皮搗蛋,愛玩遊戲,屢教不改,但是考試隨便便就能考個全班第一。但是他這個全班第一在年級段要排到10名之後,在整個區要排到100名之後,在整個市可能要排到500名之後。

你說他成績不高,他是全班第一,你說他成績高,區級的前100都進不去。但是看得出來,他沒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搗蛋電子遊戲等等佔據了他很多的時間精力和思維。

所以,第一,成績高不高有一個相對性。世界之大,平台之廣,成就沒有止境。我妹之前讀高中的時候年級段前幾,全市也是名列前茅,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了,大學讀的浙江大學,發現比她厲害的人真的比比皆是。

第二,智商高的人容易分散精力。很多事輕易上手,興趣廣泛,不專一。他很靈活多變,你抓不住他的點。

第三,環境對學習的影響。還是剛才這個學生,他如果在隔壁那個學習氛圍更好、考試成績特別耀眼的班級,或者說班上有一兩個人能成為他的競爭對手,經常考得比他好,平時經常和他比,和他討論問題,跟他競爭的話,他至少能把一半放在其他上面的心思放到學習上來。

第四,觀念不夠成熟。他如果能夠意識到以上幾點,加倍努力的話,應該不是這個層次。當然,有的人即使知道也不敢努力,因為聰明的人有一種恐怖心理,害怕即使發揮了全力也不能達到預想效果。所以他們只會說,我隨便考考都是這個成績,我要是有一天全力以赴,前途不可限量。然而這一天總是很少到來。

總的來說,視野局限,不夠努力,害怕努力,很難做到專一和堅持。

2.大家有沒有看過《地球上的星星》,裡面的主人公小孩其實很機靈很聰明,但是有讀寫障礙,一開始很多學科都學不好,在男主的特殊關注和引導下都學得不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畫畫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可以畫出驚人之作。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偏科的學生,理科邏輯思維特別好,文科就是學不好。

因此,智商的概念有點泛,說不清是什麼方面,教育學常用智能、多元智能來評斷一個學生。


我有一個高中的好朋友,他比我小兩歲,比我們班其他人小三屆,他就是跳級生。我們高二那年,他去高考,離中科大少年班只有十分,但遺憾的是之後年齡不合格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個人平時什麼也不幹,就泡圖書館看書(看哲學和量子力學 。。。),談吐間你能感覺智商爆表(三位數以內四則運算就是計算器),簡直是天才中的天才。但是他不修邊幅,導致大多數人不願意和他一起玩。高中畢業以後,時隔兩年相見,居然變了一個人,成為帥哥一枚。每天搞造型,讀時裝雜誌,再也不看量子力學了。從此泯然眾人矣。

我覺得天才都是寂寞的,能真正理解他們,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看世界非常困難。尤其像我朋友是一個跳級生,周圍都是比他大比他成熟的人,難免對他造成巨大心理壓力。雖然跳級有助於他學業進步,卻不能讓他健康的成長,導致他愈發孤僻。好在他看破紅塵,決心和大家混在一起,沒有得抑鬱症自殺。對他來說,是不是可惜?我想不見得。我很慶幸我的朋友不在孤僻,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玩,也為他天賦感到可惜,不過他開心就好。


智商高體現在什麼地方,比如說上課跟同學打鬧,但是我一心二用,老師講的我都聽進去了,題目一看只要講過也都會做,跟我打鬧的不會。

我有個同學不打鬧,比我牛,家裡也是務農,像我們回家都不做作業的,上課他就發獃,作業下來全會,奧林匹克題全會,延伸題我雖然也會,但就是沒那個速度。

我高中分班,全校倒數5名,一模考了全校前30以內吧,這個就是鄉下教育質量和縣城教育的差距,北京的學區房為啥貴,我想差不多就這個道理,一切城裡人對於農村人的優越感大多是前人的積累。學習好壞跟教育質量直接掛鉤,跟天賦沒啥關係,很努力稍微搭邊,但是也並非重要。

天賦並沒有決定我的性格,我從小時候活潑好動到現在看起來比較孤僻的,我去城裡念書城裡人瞧不起我,我何嘗不鄙視他們的智商呢,這個性格是多方面形成的,環境決定了你性格的區間,而原來的性格決定了我的選擇,樊勝美的環境決定了他不可能養成曲筱綃的性格


因為智商是一個測試值,各種測試對智商的的定義和測試方法存在不同,用智商這個詞來回答問題,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我用智力代替智商,沒那麼多歧義。

大部分所謂「智力高學習成績不高」的人,不是真的智力高

智力高成績不高的人我只聽說過一個,數學家埃爾米特。

但是後來經過深入研究,發現還是毒雞湯,因為各種事實表明,人家成績不會差。

什麼愛因斯坦什麼牛頓小時候笨成績差,都是騙人的。

也許是為了政治正確,為了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總之,這些毒雞湯,讓我們這些智力一般的人聽到了心裡寬慰不少。

如果我知道愛因斯坦等各色強人小時候的真實的學霸事迹,我恐怕會氣得把筆和書扔一邊,一屁股坐在地上,生無可戀。


不是智商高,而是智商不低,比如一個人智商區間值普通人100-123那麼腦子快的人110-123

底線比別人高多點,上限比不見得比別人高


興趣廣泛,一事無成


智商高,吸收知識能力強,成績一定好,不可能不好。

成績不好,肯定智商不夠高。

莫聽老師家長安慰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不是的!!那是安慰來拉動你的教育方法!!

成績不好,因為你真的不聰明,而且還不努力。哈哈哈,好殘酷吧


覺得自己小聰明啊,明明沒有努力自己還是沒有意識到,智商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態,首先就要端正學習態度,要明白智商高的不止你一個,別人智商高的都在努力你有什麼理由耍小聰明?


推薦閱讀:

有哪些可以提高智商的電影?
成年邊牧的智商和8歲小孩的智商相近,這個是怎麼驗證的?
朋友不聽勸,執意裝360殺毒和安全衛士怎麼辦?
為什麼越蠢的人越感覺不到與別人智商上的差異?

TAG:心理學 | 習慣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