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高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認為悟性一般,想知道大神們的高悟性是什麼感覺。
我也一直關注這個問題,可是沒有人回答。那我就把我的思考發上來吧,希望高手糾正和探討。
相信那些悟性高的人應該是從繁雜而龐大的信息或複雜的情況下,能抓住重點,並且和其他細節聯繫起來,合理的解釋一切,一眼看透運作機制。由簡入繁,化繁為簡,接近甚至認識到事物的本源本質,對很多事情已經不感興趣,在生活中體味人生
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說我的悟性高,可我一直不知道我哪裡悟性高了。結婚之後,我老公也總說我悟性高、就是意志力不行。我才開始相信原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老師並沒有騙我。
悟性高,就是受啟發能力特彆強,領悟能力很強,對別人而言看不懂的東西,我分分鐘鍾能看懂、抓住本質。平時能從很多細小的事情、乃至一句話等等,就能對其相關的信息融會貫通。大學時候,就是死不聽課,卻能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還能和老師辯論,因為我會從別人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發散性思維想到更多的東西。。。還有就是同學會說,我看的書他們看不懂。
其實,我並沒覺得這些就是悟性高的體現,不過被人說多了就信了。包括我老公說我很有想像力,建議我去做什麼,我都自身沒有感覺,我就想著帶孩子就可以啦。不過我覺得我情商並不高……哈哈哈哈哈哈如何成為一個悟性高的人?
有朋友特嚴肅問我怎樣提高自己的悟性。我問他受什麼刺激了。他說自己一個同事特別有悟性,能夠把領導的話琢磨透,而自己只能聽懂話語的表層意思。這樣的同事天天在眼前晃,太有壓力了。
的確,有一個悟性高的同事,對自己的職業有著太可怕的影響。他懂得察言觀色,善於舉一反三,更能觸類旁通。在他身邊,你只有目瞪口呆傻眼懵圈的份。如果你跟他同時垂涎一個職位,你將有99%的機會成為炮灰。
我們上學時,特害怕老師說:你腦袋怎麼不開竅啊?
我們戀愛時,特害怕愛人說:我覺得你一點都不懂我。
我們上班了,特害怕領導說:我跟你溝通真的困難。
我們跟人合作了,又特害怕對方說:我覺得跟你合作不來,太無力了。
悟性高顯然是對一個人的誇讚,跟這樣的人交談,你不用擔心浪費口舌;跟這樣的人做事,你可以省下不少腦細胞。悟性表現在一個人的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上,如果硬要找個更合適的代名詞,那可以是:觀察力+洞察力+理解力+學習力+執行力。
你會發現悟性高的人,可以很準確地把握對方言語的深層意思,了解對方真實的需要,並可以迅速調用自己的優勢產出對方滿意的結果。
朋友問我,怎樣讓我快速提高悟性。我說這個有點難。因為它不是讀一本兩本書就可以速成的,一個人的悟性就像一個人的修養,是在生活中一點點沉澱下的,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的確天生有自帶的優勢。
如果你有兩個朋友,A從小美到現在,而B工作後慢慢學會穿衣打扮。幾年沒有見面,你從網上看到A的美照時,並沒有太大感覺。而看到B從比自己丑變得這麼美後,內心肯定波濤洶湧,心想:她怎麼這麼美了,都不像她了。B只是不像你想的那麼丑了而已,她越來越像更好的自己了。悟性也是一樣,有些人可能天生領悟能力比較強,各方面都有優勢,就像《惡作劇之吻》中的江直樹,你只會羨慕,但不會嫉妒。而有些人先天並沒優勢,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出色的人,這樣的人會讓你念念不忘。因為你們本是同類,他本該跟你一樣迷迷糊糊過一生的。
所以,如果你可以後天修成一個高悟性的人,也可以成為逆襲的少數人。
如何通過努力成為一個悟性高的人?悟性是各方面顯性能力的聚合,當聚合力達到爆發點後,從潛意識迸發出的一種高級能力。
悟性高的人往往善於總結與反思,將自己的每一個細小經歷作為能力進階的台階。在他的眼裡,所有的經歷都不是無用之事。記得讀書時聽過一位很有資歷的心理學老前輩的課,他說:什麼是成長?自然的自發成長,不是真正的成長,能夠做到自覺成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長。自發成長好比是雜草的生長,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沒有規劃。一個人如果隨心所欲地得過且過,給自己不設置任何約束,是難成事的。而自覺成長的人懂得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會自覺反思當下之事,不時修剪自己的稜角,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讀書時同宿舍一舍友,每天晚上洗漱完會躺床上閉目十分鐘。剛開始我們一直以為她是難入睡型的,直到有一天她參加師門聚餐回來,躺床上,閉眼問我:我今天吃飯時,覺得說的一句話不是很恰當,你們幫我分析分析。至於的嗎,你這不小題大做嘛。她說:其實我每天都會閉目幾分鐘,把一天做的事 ,說的話,在腦海里過一遍。想想哪些做的不合適,說的不恰當,下次我就不會再讓自己犯錯了。因為有時候自己的無心會讓他人多心。我當時就心想這個丫頭不得了,太清楚自己的定位了。事實也證明,她的畢業論文是她們專業唯一一個優秀畢業論文,導師尤為寵愛她,同學關係也相當不錯。參加招聘時,一次就成功。
不要對自己太粗心大意,說的話、做的事就是別人對你評價的標尺。悟性高的人,情商絕對不會低。讓自己說話得體、做事得當,那就微處下功夫吧。
悟性高低都是別人給予你的評價,所以你能帶給你身邊的人什麼感受,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你悟性的高低。當別人說你悟性高時,那一定是他覺得你get到他的點了,懂了他說的話,或者一點就通,做出了他想要你做但沒有挑明的事。中國人最講究說話的藝術,同樣一句話,語氣不同意思相差甚遠。這就考驗你的同理思維了。最容易學到手的技能便是傾聽。多聽、少廢話。現在人壓力大,大家都很浮躁,對自己都缺乏耐心,更別提對他人了。這是一個自我的時代,我們都想著成為主角,誰都不願意做配角。 這也導致了在談話溝通中的自我中心傾向:選擇性接收自己可以接受的信息,選擇性忽略跟自己的思維模式相悖的信息。但要清楚一點:如果一個人賞識你的悟性,那一定是你可以理解到別人理解不到的東西。所以放低姿態,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傾聽者,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和言語深意,別再做社交場合驕傲的孔雀了。動不動就開屏的人,走到哪裡都會被嫌棄。
悟性不同於圓滑。圓滑是一種社交技巧,接觸久了遭人厭;悟性是個人能力的沉澱,接觸越久越有價值。圓滑是表面工作,悟性是實打實的能力體現。提高自己領悟能力,還要腹有詩書。一個不讀書不積累的人,很難遇事舉一反三。因為連一都沒有何來三。選擇適合自己的書,閑來讀讀,堅持幾年,你的思維便可以開掛。你的層次越高,你接觸的人層次也越高。如果只修得一副空皮囊,遇到真本事的人,你辛苦創建的人設也會崩塌。
很多人忽略了鍛煉自己領悟能力的最佳對象——伴侶。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在外人面前儒雅風趣,在愛人面前卻跟換了個人一樣。這樣的人把愛人視作沒有自我的個體,不需要去花費精力經營。這種現象並不少見,想要提高自己悟性的人也很少有為了經營好愛情或婚姻的。其實,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更講究技巧,因為面對的人是至愛,我們也是奔著把這份合作維持一輩子的心態去的。我們更不希望傷害到彼此。兩個人相處久了,彼此的性格缺陷都會暴露出來,而對方的不滿、委屈或者指責恰恰是對於你弱點的揭露。那麼,靜下心來思考下,自己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自己在社交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從伴侶給自己指出的地方開始改變。先打理好與愛人的關係,再考慮與外人的交往吧。
信息搜集和判斷、建模、推演、方案總結習慣(把 習慣 應用於實際事務並作出成績,我們就會認為是能力);
--
這些不是天賦,而是基於家庭和教育環境,慢慢培養起來的良好習慣(雖然普通人認為是天賦)。
很容易就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別人的目的是什麼,別人做這件事是因為什麼,別人說這句話其實是什麼真實想法,其實自己根本不想去猜別人的想法但是大腦控制不住的分析別人。別人看很久才看得懂的理論和邏輯自己匆匆掃一眼就懂了,別人看了會笑的東西自己覺得很無趣,自己覺得好笑的別人看不懂。很小開始就被周圍人說很聰明,然後他們會很信賴你,覺得你不需要幫助覺得你什麼都可以自己解決,在你很累很想自殺的時候他們還要把很多問題交給你來解決。會很孤獨,不願意交朋友。
今天想說一說我的一個學生,六年級的一個小男孩。
我給他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最基本的是為了表達,我們學了修辭,可以用準確的詞來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想。
接著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交流。因為我們會了修辭,語法,會了表現手法(就是我們講故事的方式),於是我們不光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會說的精彩,有吸引力,有感點來引起別人的共鳴,這就有了初步的交流。
再接著我們有了好的有深度的立意,信手捏來為中心而發散出很多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選材,自然表達的內容就會發人深省,醍醐灌頂。這時候就是講演。我們有了受眾。
而這就是學習語文的目的嗎?還遠遠不夠!
因為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且自己,最難管理,最難駕馭的也是自己。
孔子曰「三十而立」。是因為三十有了大量的認知,閱歷,於是開始反思。而人們的反思恰恰從別人的評價開始。有了好的交流加自己的反思,於是我們找到了自身的缺點,於是開始每日三省吾身,見賢者齊之,見不賢者而自省。長此以往,到了七十便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最終,語文是一個「明心見性」的過程,《大學》的開篇已經說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到最後看透了貪嗔痴,看透了七情六慾源於「我」的執著,進而無所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道可道非常道!
不可思議!
而這個12歲的孩子竟然聽懂了!!!有些時候只需要眼神的交流就足夠了
A/B/C/D四個人一起看天上的星星。
A很開心:哇,天上好多星星!
B很激動:銀河壯觀!大熊星座好美!
C很憂鬱:那些黑暗嚇到我了。
D很深沉:我真想有個東西看他們看得更清楚一些。
同樣是一雙眼睛,有的人只是在激動的描述,有的人從無序中看到某種秩序,有的人看到的是未知世界的神秘,有的人則意識到我們的眼睛只是一個工具。
什麼是悟性?
一個眼神就能明白他的想法一個動作就能了解要做什麼此處省去一萬字~
悟性高的人懂?
孤獨,尤其在別人在裝逼的時候。
看了一篇小黃文,無人解釋,就tm自己思考揣摩著看懂了從此,朕如入無人之境嘿嘿嘿悟性高的體驗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曾經說過我有悟性..體驗嘛,就是能夠快速聽懂看懂明白很多別人很久才明白的東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