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產品經理如何定位目標用戶?
在做產品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會問你這個產品的目標用戶是誰,那麼做產品為什麼要定目標用戶?
因為只有定了目標用戶,才能輸出更精準的產品定義。
定目標用戶核心的準則是:聚焦!
縱觀整個市場,用戶結構之複雜,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家庭、不同教育程度、是否婚育、不同職業、不同收入等等。不同的人群都有不同產品需求,如果一件產品把市場上所有的人群都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戶,那註定是件失敗的產品。因為把所有用戶都當做自己的目標用戶,那就需要滿足這些人的所有產品功能需求,這樣這件產品的功能非常臃腫、零散和山寨,功能沒有主次也就不能抓住用戶。通常來說一件產品核心的賣點最好聚焦在三點以內。所以,這時候一定要對人群進行劃分、統計,將相似的人群聚焦到一起再濃縮收斂出自己的產品目標用戶。
具體來說,定位好一款產品的目標用戶,可以很好的幫助做產品功能的取捨做為判讀依據;可以幫助大體圈定產品的目標定價;可以幫助思考產品設計方向(例如一款男女都適用的產品,產品設計語言就可以考慮走中性路線);其次,一款硬體產品開發周期一般都比較長,如果沒有鎖定好目標用戶,後面產品做著做著方向會走偏,很容易做成這個產品經理喜歡的產品;或者是在遇到技術難題的時候容易放棄某個定義好的功能,沒有最初的堅持,等等。
那怎麼定目標用戶?
首先,小米對自己的產品目標人群定位是:做80%用戶當中的80%。
《引爆點》這本書里提到的一個創新曲線如下,其實各位在鎖定目標人群的時候也可以參考這套方法。
它將用戶分為5類,分別是:技術創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使用大眾、晚期使用大眾和頑固派;
技術創新者就類似小米早期那100個用戶,又或是蘋果IPhone 4 在大陸發布的時候,不惜徹夜在 Apple Store門店住著帳篷排隊等待購買的那些人。他們的特徵是:極客、技術男、發燒友等。市面只要有新技術產品出來他們一定是第一時間下單購買體驗、使用。這類用戶佔到總人群的2.5%,通過他們的使用傳播、介紹和安利,會引來13.5%的早期使用者。早期使用者沒有技術創新者那麼瘋狂,他們在一款科技產品發布之後的一兩周之內也會陸續入手。
如果一件產品能收穫前兩類人群的喜愛(技術創新者和早期使用者),那就會引來一個引爆點。會立即帶動早期使用大眾和晚期使用大眾,共64%的人群。
16%的頑固派,這些人就是那些比如用手機一定要用到壞了才換的人,這些人很難撬動,基本就放棄。
所以,基於如上分析,一件產品的目標用戶可以瞄準前16%的人群,既技術創新者和早期使用者。這些人是人群中的KOL(意見領袖),大家在買產品的時候都要問問這些人。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買個手機、家電、數碼產品的的時候一定會問問這個人該買哪個~ 所以,這16%是真正的高質量用戶!定目標用戶就要定這樣的。
方法、思路有了,那通過什麼方式能獲取到這類用戶的特徵呢?怎麼找他們的共性?
上篇文章硬體產品經理如何做產品市場分析 里提到幾個可以獲取產品銷售數據的工具(百度指數、決策狗、數據雷達和行業參謀),他們也會提供該產品的用戶人群畫像,例如百度指數提供的:
通過這些工具獲得的用戶特徵可以做一個用戶聚焦圖,這裡舉個女性產品的用戶聚焦圖,特性標籤有:城市、職業、收入、年齡、購買動機,具體分析如圖(由多到少縱向排列):
再將排名靠前的特徵指標聚焦統計:
最後,目標用戶群體就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在一二線城市工作,在意生活品質的白領女性群體。
綜上,做產品定義之前一定要鎖定目標用戶;目標用戶一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可以通過數據工具來獲取一款產品的用戶特性,針對特性要做用戶聚焦圖,最後收斂、總結、歸納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
下一篇預告:硬體產品經理如何做產品需求分析
推薦閱讀:
※互聯網簡訊-20180111
※在一個相對封閉與壟斷的市場里,有沒必要重視細節(用戶體驗)?
※對於信息分享和獲取,知乎和微博各自模式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