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熗拌一下,冷盤瞬間多了滋味

熗拌和涼拌的區別,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前者要加糊辣殼(干紅辣椒在熱鍋里干炒至發黑,散發出嗆人的辣味,再碾成小塊片狀或粉末狀辣椒,是為糊辣殼)。

不要小看這一步,很多門庭若市的小館子,吃客覺得別有風味,秘訣就是這個小小的糊辣殼。

今天拿四川冬天特有的苞苞青(芥菜頭)來操練一下。

芥菜頭是芥菜的一個變種,青得如玉,菜心純白,菜的主體是起包包的葉片,厚而脆爽,只在最上面才是薄如紙的散葉。這種青菜長於冬季,老點的可作泡菜,嫩的在臘月間煮老臘肉,味極清鮮。四川人早晨喝粥經常要配一碟麻辣大頭菜,也是它做成的。

同一類別的「兒菜」(娃娃菜)似乎更有名,幼苗生長到一定階段,葉子根部就會冒出不斷膨大的芽,長大以後就是層層疊疊像很多小娃娃貼在上面,形狀似寶塔。我在北京的菜市場也有看到賣的,煮湯、清炒、涼拌或者做泡菜,都不錯。

熗拌芥菜頭 ? 配料表 Ingredients

芥菜頭180克、干紅辣椒2根、花椒約20粒、鹽3克、白糖1克、醋3-5克、紅油3勺、橄欖油3勺、味精(自選,建議放一點點)

不是所有的紅辣椒都叫紅辣椒,要想出味,麻煩用二荊條,就是那種能長老長的紅辣椒;花椒同理,四川漢源的花椒最有名,假貨也最多,改天專門寫一寫花椒市場不為人知的門道。

保證了原材料的品質,我們再來談烹飪方法。

這道菜之所以我建議加點味精,是因為芥菜頭特有一種泥土味(你也可以說是清香),加上纖維比較粗,用味精可以掩蓋其缺陷——只要不到1克就夠了,多了吃起來會喧賓奪主。

白糖提味,必不可少。

熗拌芥菜頭 ? 做法 Methods

①將芥菜頭去掉粗皮和莖,切成約0.5-1厘米寬的薄片;

②加入約2克鹽和勻,放一旁腌制2小時以上(提前一晚上更好);

芥菜頭看起來很笨重,但是只有下部的粗皮需要用刀剝掉,上面的部分可以直接入菜,才有綠白相間的美色。鹽腌掉水分後,菜會焉兒掉,哪怕切得不是特別薄都ok。

③燒開水,然後將腌好的兒菜倒下去,劃拉約30秒,用漏勺撈出,放入冷開水裡;

④平底鍋加熱,紅辣椒切成指節寬的段,和花椒一起倒入翻炒(不倒油!),直到辣椒變成棕黑色,花椒香氣散出;

通常涼拌菜,比如青筍,鹽腌過後我習慣過一遍開水,一是把多餘的鹽洗掉,二是免得吃到生水。開水過一遍也可以減輕芥菜頭的生澀味。

炒干紅椒和花椒則可以更好地激發出香味——製作泰國咖喱的時候,所有香料先炒香,再碾磨,也是為了更大地提取出香料的味道。

右邊這種辣椒油可以多做一些,下次涼拌菜直接用就可以

⑤將剩下的1g鹽和糖、醋、紅油一起拌勻,嘗一下味道,以酸甜為重,鹽味次之。再加入糊辣殼和花椒(這一步可以的話也提前做,滋味會更好)。怕辣的話就一半紅油加一半橄欖油(其它比如葡萄籽油啥的也可以)。這一步根據個人口味加各種調料;

⑥把調好的料汁和兒菜拌勻即可食用。

此處應插入四川人製作辣椒油的小方子,最家常的做法:

①選好辣椒面,就是磨碎的辣椒粉,其原材料一定要夠辣夠香。放到準備用來盛辣椒油的容器里;

②用小平底鍋加熱食用油(菜籽油最好),加熱到冒煙的程度,再放置5-10分鐘,讓油溫回落一點。蘭桂均師傅跟我說了一個判斷標準:切一塊蔥白扔進去,炸成棗黃色說明油溫正好,如果炸黑了說明油溫偏高,需要等會兒再扔一塊蔥白進去試試。

③拿一個大勺子把熱油分次加入辣椒粉里,邊加邊用筷子攪動。可以聞到辣椒的香氣。一般油超過辣椒約3厘米高就可以了。

④等紅油晾涼,蓋上蓋子,就可以隨用隨取了,放很久都沒問題。對沒有看錯,任何調味料都不用,不用加鹽。

如果比較講究,通常還要用油煎一煎炒過的蔥姜香料等,這樣紅油里會多些味道。只是通常做菜還會加各種調料,所以我家習慣性用上面這個更偷懶的辦法。

另外涼拌菜也有個小訣竅:所有調料一定不要一樣、一樣地撒在食材上,而是要先拿小碗拌勻,讓鹽、糖等充分溶化,包括小蔥什麼的,也先一起和勻入味。最後再跟食材拌一起,這樣味道更均勻更好吃——不會出現某一坨特別鹹的悲劇。

跟只放了紅油的涼拌菜相比,糊辣殼和花椒會體現出自己的存在感,多一絲干辣椒的香氣,和隱隱約約的麻味,和甜酸味融合,會給你驚喜。同樣做法也適用於兒菜,相比纖維粗的芥菜頭,兒菜口感更細嫩爽滑。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你過年的餐桌上,又可以加一道爽口小菜:-)

文/圖:爾雅,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鹽之味(Saltaste),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川菜的「家常味」是一種怎樣的味道?
郫縣豆瓣有哪些種類?
正宗的麻婆豆腐勾芡嗎?
北京哪家川菜好吃?
大家知道怎麼做的魚最好吃嗎?

TAG:川菜 | 凉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