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摩利支天和道教的斗姥有哪些宗教關聯嗎?

亦或是同一神的不同示現?


謝邀,

增補:有朋友願意研討這個問題是好事。請參見:摩利攴天(Maricideva),意為「光」、「陽焰」。摩利攴天具有隱形的神通,能救人於厄難。」?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道教確有用外道神明的能力,有些是可替代的,但有些是不可以的,斗姆是不可替代的。不能輕辱之。三官掌罰,最忌道士無禮於先天神明。而斗姆本身就是先天金陰祖氣之化身。萬物成形皆仰賴其能。是道教神系中重要的環節。

然後說下斗姆的不可替代性:

1.這兩篇其實已經說得很清楚,先天金氣是斗姆天尊之體。而無論是三光還是天罡都是先天金氣之後生諸星之後的用。沒有日月星就沒有三光,沒有北斗七星,就沒有天罡的問題。斗姆手托日月,三光之先的形象早有固定了,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沒有得到斗姆法傳承的朋友和學者不太明白為啥會是諸星之母,所以才會從表面看問題。斗姆星神體系和和紫薇天心體系其實不是一個思路產生的。雖然都用三光天罡但就像泥瓦匠和木匠都用鎚子一樣。還是有一些具體的區別的。所以斗姆法並不是單純的雷法。但確實可以以九天雷祖的名義驅使雷霆諸司,但依然有自身的獨到之處。而斗姆中隱身,巨光,天醫,延生的職能都來源於其體。可以說和雷法並列。所以不能說斗姆法就是雷法,而斗姆的職能和神性是不能被其他神明替代的。不是說後出就是可替代的,不是說看似啟師中有密宗瑜伽的稱謂就可以斷定來源的。先天神明的力量和應化根本不看人類的地域和語言。我們吸納的不過是這位尊神在外流傳的衍生神職。

2.不光是正一有斗姆法,全真也從這同一源頭演化出有自己特色的斗姆法。華山禮斗姆之際,婁先生還未進朝。而斗姆延生隱身藏魂這部分的法在全真內部流傳也沒斷過。所以能將全真正一所用統和起來的神明解釋才是最有意義的。一味排斥表象,不深研其深刻的內涵。僅以所謂雷法,所謂文獻斷定其是印度傳過來的神明也非上策。

3.斗姆殿的問題,先天陰氣的神明自然會比別處陰一些。關鍵是不同的斗姆殿本身的問題,而不是神明的問題。

其一,大部分神巫出馬仙之類的都會拜斗姆,為啥?因為是陰氣之祖,在他們看來就是自己修鍊之氣的源頭。而人不同於它們,我們要陰陽平衡才好。所以並不是一味排斥陰氣。斗姆也要拜的。

其二,很多斗姆殿,尤其是這些年匆忙建造的是不符合其神明特點的,比如說所謂的地宮。這個絕對不可以的。早晚會出事。還有一種就是老的斗姆殿,中間斷過香火,然後再續上之時,沒有真正清理乾淨。所以有些道友才會覺得不妥。這種事我們處理過。若是不明就裡,就一味扣帽子到神明本身,只怕對道士和道教發展皆不利。

---------------------------------------以下為原答案-------------------------------------------------------------------------------

這個問題非常好。林兄說的靠譜。我挖個坑,得空再來補充。此事於後來相當要緊。我專門在道學院講過這個。我想想怎麼說才合適。

-------------

當今教內,對此有三種看法。我倡其一。先簡單說下頭兩種。

一,道教本無此神,純是學習佛教,應該剔除出去。這個算是道教去佛教化的先鋒言論,WLY同學的言論相當激烈。在某道教刊物上有發表。我也不贅述了。不知道這麼多年,他有沒有啥變化。上面道友的看法算是這類看法中比較暖和的一種啦。

二,其人考證現有法本,以斗姆練度,斗姆奏告,大梵雷書等等的不同版本為主,尤其其中法脈啟師,對比大藏經中《佛說摩利支天陀羅尼經》,得出結論,此神確實從唐密所來,流入道教。此胖之說,有世傳法本為證,尤其參考梵音,確有可取。我也就不提他是誰了哈。他的文章有人引用。你們有願意的自己找吧。

-----------

我和一些同修根據斗姥法師傳所修,得出的結論。具體的涉及內密頗多,實在不適合放在這裡。略去兩千字。直接寫結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作參考:斗姥本是先天尊神,應號極多。顯化於西天竺,曾點化真空妙相法王。誰為真空妙相法王?釋迦文佛也。先天尊神極少,應號不一,神職繁複。古今中外皆有其身影。執掌中天大梵斗宮,為九星之母,御以黑獬,為先天金精之應化,元始陰氣所成,實為金精祖母太素元君。我簡單把圓明道姆天尊的主要應號解釋一下。看不懂的同學很正常,這個是專業知識,不是科普能解決的。

摩利支天,巨光者也,金性之極之象。紫光者,日月所並發。三光者,乃日月諸星之所以成。斗為水,金為水母,先天金精,母隱子胞以象月。故應號月光王。人本陰氣而成形,若要醫病駐世,皆從天醫大聖。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故斗姆元君亦稱象道之母。主要幾個應號都在這裡了。元以來,高道皆以禮斗拜紫光金尊以為延生。極具靈驗。故法脈日盛。相傳昆陽子三次於華山禮斗而斗母降。所傳心章存於清宮,至今尚在。

斗姆元君乃為梵氣大法主。斗為雷,故為雷部之法主。故老修行有言「上接三清,下觸三官,懷抱玉帝。」其神位居十極高真。罕有能與之匹者。與後世大有影響。今特作文略述之。


這種問題本不想回答,因為回答了總是會讓一批人不快,既然有人邀,便說上一說。

首先,有人喜歡抽瘋把非要把支寫成「攴」,並說」攴」才是對的,「攴」的發音是pū,而發音是Marici,還有Marishiten及Maricideva的稱呼,中間怎麼也發不出pū的音來。

這個誤解其實非常烏龍的,因為最早某地方的印刷早晚課里,把支字印錯成攴,於是一伙人不明究里,甚至不去考證,非常細心的查字典,說「攴」字應該念pū,並向後學的小道士們宣稱,這字讀pū。

其次,斗母摩利支天,它源於公元四世紀到五世紀之間的,來源比較模糊,大概是伊朗拜火教與印度教的交織產物,這在維基百科上有詳細記載,後來被佛教汲取。

David Avalon (1990). Marishiten: Buddhism and the warrior Goddess, Ph.D. dissert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rofilms), p. 45.

對於中國來說,摩利支天是佛教傳過來的還是婆羅門(或印度教)傳過來的,其實是一個問題。

因為在印度教的天文學中,北斗被指"集合的七個偉大聖賢",因為每一顆星的名字命名一個神話般的印度教聖人,這個在佛教中並沒有明確的反映。

摩利支天在進入佛教後,從不空的論述上看,是作為隱身神存在的,經中多以咒法為主,並沒有交代摩利支天的來歷及其特點(特別是作為光明神的特點)

而從文化印證的角度上來看,因為七個星正好有印度教的七個至尊聖人之說,所以將七星補成九星,再嫁接紫光夫人生九子神話,聽起來比較合理。

這樣的話,道教吸收的更有可能是婆羅門(或印度教)的說法,而並非是源於佛教。

唐朝有婆羅門來往於中國,加上靈寶派本派與婆羅門教有淵源,並認為婆羅門教與佛教這類外教都不夠完滿,應該進一步皈依靈寶,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進一步的融合是順理成章的。

另外說明一下,《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聲稱不空在其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然而,不空生於公元705年,14歲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隨金剛智來華。唐開元八年(720)至洛陽。一說西域人,幼隨舅父到內地,10歲游武威、太原,15歲遇金剛智,開元十二年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學習漢、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經。如用第一說,開元七年,不空還未來華,如用第二說,不空還沒有遇到金剛智。開元十五年一行已經卒古都長安華嚴寺,而不空自己是在開元二十年才受了比丘戒。

所以開元七年不可能出現一行求不空灌頂的事,這本經書顯然是在瞎扯。

一行如果確實獲取過斗母經咒的傳承的話,則應該從金剛智及善無畏那裡。

下面發下貧道手中斗母法的一些資料:

至於其源流:

"當志心奉行我教汝梵言,倏忽不見,教化得之敬奉精勤厥而後用之,此法大闡祈禱雨陽伏魔祟,凡有先掛 其應如響。壽至一百八十後傳之阿伽利,阿伽利持傳之鐵牛聖者,鐵牛聖者傳之懶牛,懶牛傳之一行禪師,一行禪師傳之三藏比丘,比丘傳之白玉蟾,玉蟾傳之後未聞其傳矣。至高宗南渡之時,夜半忽聞車軋之聲震動天地,光中車輦上有一神人四顧,八臂托日月持弓執降魔鈴,經絡沿身當電繚繞,下有七大豬牽輦送火焰,大金剛拱侍左右,君臣視之大驚,但見空中光閃燭天,君臣圍繞拜告虔誠祝曰:無知未審是何神聖?空中有神答:吾乃大梵先天之女雷祖魔利支天大帝是也,令汝有難時來救護,高宗喜悅再拜陳謝,密記聖像還至宮殿,命工繪像奉於東宮

忽有一聖者聖國能持法咒,大臣舉奏凡祈禱雨陽及救患難靡不感通,忽有宮妃被祟,所害時命聖士禱之念動梵音,妃即醒乃曰適補大魔擊頭而倒,恍惚間見有豬身併火焰燒烙魔體,遂得更生。帝令宮妃嗣傳其法,賜名降魔女,御贊聖像此妃,後傳禿頭和尚,在後兵火不存其書,至古塔寺因有所感,乃結趺而去游,或雲教化之後身也,普光護傳其法,梵音符圖咒法鐫石靈應照著,切恐後學不知派系,無所稽考,謹以傳始末著緒篇首,使後學得知源流與歷代傳法宗師,繩繩相繼永承

上述內容與《先天斗姆摩利支天祈禱奏告大梵雷書》中故事基本相似,但是流傳師派順序不同,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假如這真是歷代相傳出來的,那麼必然不會有錯,有錯的唯一可能就是它是中途編出來的。

另外這裡有一個時間上的錯,淳化二年應該是大宋,但這個不是重要問題,這裡提及:「切恐後學不知派系,無所稽考」,說明在當時說法也是一片混亂的,到了婁近垣真人的《梵音斗科》里,稱」迨宋高宗妃,賜號降魔女者,得傳其法,厥後其傳益廣,漸且流布中外「。

與此法本及《先天斗姆摩利支天祈禱奏告大梵雷書》中描述的故事是吻合的,說明當時斗母法傳承便是用的這個傳說。

這個傳說主要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在宋朝,甚至是在宋高宗以後才冒出來個斗母法,而在宋有道佛合流的趨勢,這很有可能是最初道教一些流派,進行融合文化的嘗試。

因為斗母法中,整個系統的核心,都是召來的神將及三光加天罡以及先天一氣在作用在行事,這個過程其實就很有意思了,哪怕不用斗母,隨便換一個神,近了換成雷神,遠了隨便換個奧丁或是索爾,同樣可以使用。

所以說斗母純粹是後天造出來的神,因為它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這不像紫微大帝的神格,紫微大帝除了是眾星之主,還化身為地府豐都大帝,具有不可替換性。又比如玉帝,雖然是宋代才有,然而玉帝作為天庭之主,實際上是延續儒家的昊天上帝概念所演化而來,本質上就是「天」的形象化直接搬立個名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性。再比如元始天王盤古,開天闢地就是他一個,同樣具有不可替代性。

這些的不可替代性在道教行法時很重要,如果按這種思路,行法中斗母就成了打醬油的,這必然不可取。所以到了後來,乾脆就更混亂一鍋燉了,所以在婁近垣的《梵音斗科》中,乾脆直接就說斗母就是雷祖,雖然不是九天雷祖,但是卻是金星之精,因為金能生水,所以能生北斗云云。

其實就是將斗母又進行了一次轉變,當時這種轉變恐怕是不得以為之,哪怕是婁近垣行法有驗後,也被強留在宮中控制起來,並給修了個大光明殿,然後要求婁真人跟他學佛,在這種形勢下,除了斗母法是最佳的選擇,其它都很難過得了雍正這關。

所以像《梵音斗科》里有些挺樂的事,注意看內容,凡提到斗母的地方,一定不會只提斗母,連帶的專轄神明一併會念到,所以即使把涉及斗母的大部分都給刪了,然後把上奏摩利支天宮的都改上雷霆都司的,會一樣的照樣管用。

所以說,題主所問「同一神的不同示現?」,這一其實回答起來很麻煩,斗母的身份實際上在流傳過程中,一直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如果非要這樣理解,也非無不可,反正神話流傳演變比這離譜的多了去了。


在@十萬個為什麼 道長評論下,承諾了要回應自己所知,我所知者,必不難免貽笑大方,那今天也只好獻醜了。

先說我對斗姆元君的認識,主要的認識,是從無聊時翻閱雷晶隱書產生的疑問,為什麼玉清真王這麼厲害的人物,卻很少出現,反而是法主摩利支天,卻大量出現?更好玩的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讀玉樞寶經時,第一論道,第二論命,第三才論布雨行晴。

這也是好玩的事,讀古人的書,千萬不能一根筋的死讀,得旁徵博引,特別是丹經還有道經,有時候明面上說一人一事,其實通通都是隱喻。打個比方,西遊記如果翻到車遲國大鬧三清觀那章,懂丹道的,就能看出裡面的隱喻了,很簡單的問題,三清的排序,還有哥三的排序,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回到正文,認識一位神靈,最好的辦法是,閱讀寶誥。寶誥里也說了,西天竺國,真空妙相法王師,這是一位外來神明這是無可置疑的。既然是外來神明,那首先得看回《摩利支天經》中言:此天常行日月前,日月所不能見。我因知此天名,得免一切厄難。

這又有問題來了,身放巨光,走在日月之前,日月還看不見?我知道摩利支天經開首就說

「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捉無人能縛。無人能害無人能欺誑。無人能債其財物。無人能責罰。不為怨家能得其便。佛告諸苾芻。若有知彼摩利支天名常憶念者。彼人亦不可見亦不可知。亦不可捉亦不可縛。亦不可害亦不可欺誑。亦不為人債其財物。亦不為人之所責罰。亦不為怨家能得其便。」

百度百科上,是這麼說的:

摩利支天也被稱為戰神,有護身、隱身、得財、諍論得勝等功德。由唐朝傳入日本後,摩利支天被稱為陽炎之女神,日本的武士相信摩利支天能夠給他們帶來武運,戰無不勝.日本忍者由於經常進行密教修練,也將摩利支天作為自己的守護本尊.更重要的是因為摩利支天能夠隱形,連天界的眾多神明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所以修行隱身術的忍者都使用密教中的摩利支天咒和手印(摩利支天隱形印)。

我知道百度百科上的不足以作為論據,但放在這,我覺得是合適的。因為確實有這樣的說法。

實際上,這個隱形,用現在的話說,叫存在感極低。而為什麼存在感極低?我的理解是,世界與我不在存在隔閡了,自然而然被大家所忽視了,所以,看起來就是隱身了。但這是實際上的效果,在經文上的理解,能行於日月前,還不露形影的,只有一個概念,就是事物本身所該行走的規律!由規律還可以引申為軌跡!軌跡才是這段經文的重中之重。

古人通過觀察世界的方式,認識到了軌跡這種概念。人,在娘胎里,即使外貌也是差異極小,但長成之後,千差萬別!種子揣手裡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長大了,卻總有差異,有的活下來,有的死了,而這也就是普遍上解說的命。人受後天環境影響,有貧富上的差距,也因先天上無法解決的影響,而在認識世界上有千差萬別。但,復歸嬰兒來說,人的可能性,卻又是極盡想像力,也無法窮盡的。事實上的嬰兒,可能在醫院裡就被錯領,電影里也常放這樣的故事,例如成龍有部《雙龍記》,描述了兩個不同環境成長的雙胞胎,境遇之間的不同,但實質上來說,可說為一人。

人,如果常思己過,能察覺自己身上其實藏有無盡的潛力,一件事情,有無數種做法,而如果能常常思考,那就是《大學》里說的,新民。而斗姆元君,實質上,我的看法,就是從軌跡這個概念里,引申出來的更本質的含義,既然有軌跡,那就有好有壞的結果,既然知道好壞,那就能自己把控自己該去的方向,但重點,還在於復歸嬰兒之上,如果思想不夠靜澄,那還是受習性的影響。你以為的,都是世界想讓你看的,你所能選擇的,也只能是世界給你的選擇,要想要更大的可能性,那就要先從認識上跳出三界外!當然了,這些,都得根據實際修鍊方法統合而來,要不然,都是空中樓閣,性命雙修,不是一句空話,沒有身體上的改變,哪來資本去改變想法,要不然,就得走厭世這種路子,只是,這種路子。。。。嘖嘖嘖


婆羅門教→佛教→道教→真理(斗姆的得道之路)

道教神系是開放系統,摩利支天跳槽~ 地位上升了,神職擴大了,名義上管的神多了。

寶誥里都講了,元君最先出現在西方天竺國里。

斗姆元君在道教不止是一位神祇,還代表了天道運轉的某種規律,是先天類型的大神,不是後天修鍊的。

在道教看來,世間內外的所有事物都是道的某種體現,無論是東西方,這點估計可以追溯到莊子的齊物論。所以道教有了眾多的神祇,先天而生的神祇是道的直接顯化,如三清、太乙、斗姆。後天登神的是自身已經得道,如王靈官、純陽真人。

道教古有道性一說,雖先於佛教的佛性說,但發展沒有佛性說來得快。但無非就是萬事萬物皆有道性,與道同一什麼的。

所以,無論斗姆是不是從佛教或者印度教引進的,但現在,斗姆毫無疑問就是道教的一尊大神。


北斗星和豬聯繫到一起的崇拜,據考證要早到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時候。

一些出土的豬形象的器物都被和北斗星聯繫起來了。

也有人為北斗星是七隻小豬的,拜北斗豬時候順便把老母豬拜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青羊宮的斗姆元君就是有七隻小豬一起的吧。。。全家福。。。

所以我覺得有豬圖的崇拜應該是上古先民就搞起來的。當然要是按照層疊說,這老母豬信仰應該比北斗崇拜晚一些,但是不會晚太久。


還是用道教協會的說法最權威吧

中國道教協會

斗  姆

斗姆,又稱「斗姥」。斗指北斗眾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眾星之母。《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稱斗姆尊號曰:九靈傑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無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無尊,又化號:大圓滿月光王;又曰:東化慈救皇君天醫大聖。道教尊稱為「圓明道母無尊」,簡稱「先天道姥』,謂之「象道之母」。

  至於斗姆的神職,《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曰:「斗母降以大葯垂醫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痾,職重大醫。生諸無眾月之明,為北斗星之母。斗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玉池自化現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閃閃飛上無庭。左太陽,右太陰,東斗啟明星,而斗號長庾,南有萁星注福壽,北斗七 元注長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鎮乾坤,十二宮辰安天下,四聖天君把天門,三元三品三官帝,四聖四府四天丁。周無諸斗府,河漢眾星真,生天生地生萬物,保家保國保皇民,百萬雷兵常擁護,五千甲將盡隨行」。真是神威浩蕩,法力無窮!對此,經中繼續說道: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題名;商賈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長生,子孫得榮盛,夫婦壽康寧,萬邪自皈正,諸惡化為塵。因此得到了人們的虔誠信仰。斗姆的神話故事與紫光夫人生九子大致相同,是經曰:「斗母登於寶座之上,怡養神直,修鍊精魄,衝然撮炁,炁入玄玄。運合靈風,紫虛蔚勃,果證玄靈,妙道放無極微妙光明,洞徹華池。化生金蓮九苞,經入間七周夜,其華池中光明愈熾愈盛,其時一上騰九華無中,化成九所大寶樓閣。寶樓閣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曰:口(共九個字,左均為鬼,右依次為尊、帝、摩、尼、達、里、牛、缽、毛),前有無罡光敷,秘字文曰:口(共二個字,左均為鬼,右依次為至、爾),芒角然是九章生神,應現九道體,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

  如令道教的朝鬥法科均以斗姥為主神,民間尊稱「斗母」,斗姥的神號全稱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姥無尊」。

  目前道觀中供奉的斗姥都是三目、四首、八臂,並稱斗姥元君的聖誕是農曆的九月初九。

不用多說啥了吧。。。。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關於地獄的傳說和來源?
為何還有這麼多人黑道教?
為什麼佛教不像道教那樣把意識視作三魂七魄的一合相,而是認為那只是念頭?
為何當提到宗教的危害時,卻沒人提到道教?
道教認為修行的初因是什麼?道教對無常和苦的認識是怎樣的?

TAG:佛教 | 道教 | 宗教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