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何人識——戟曾經是個謎

青銅戟流行於先秦時期,其形制一度是個謎。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金石學家都不清楚戟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器。先秦時期的典籍雖然經常提到戟,但並沒有詳細描述過戟的外形,而後世的戟與先秦時期的戟形制差別較大,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學者們只能根據自己的想像去復原傳說中的戟,結果畫出來的復原圖千奇百怪,雖然也有個別跟真實中的戟比較接近,但大多數復原圖都和真實的戟出入甚大。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是學者們不夠努力,而是金石學本身的局限性和當時的時代背景限制了他們的認識。

先秦時期的青銅戟以聯裝戟為主,早期的戟頭由矛頭和戈頭組成,後期的戟則使用專門設計的戟刺和戟援,但形狀仍與戈和矛相仿。無論是早期還是後期的聯裝青銅戟,都需要用繩索將戟頭部件捆綁在竹木所制的柲上。

▲嵌綠松石戟,春秋時期,南京博物院藏

金石學大興於清代,距離先秦時期兩千餘年,當時雖然也有部分青銅戟出土,但用於捆綁的繩索和柲都已腐朽,金石學家看到的戟,已經變成了分散開的矛頭和戈頭,任誰也想不出來它們原來曾經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種武器。

那有人可能要說了,就算木柄腐朽,墓坑中也會留下痕迹的,另外,就算沒有柄和纏繩,根據戈頭和矛頭的位置也可以推斷出戟的形態嘛。

這種說法道理上不錯,但卻忽略了一個前提,就是古代中國並不存在成系統的田園考古活動,金石學家是不可能看到戟的出土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在古代,發掘墓葬是罪大惡極的行為,只有盜墓賊才會去挖掘別人的墳墓,而盜墓者掘墓的目的在於謀取錢財,並不會去記錄墓中的痕迹。

這種情況直到民國時期才開始發生改變,現代考古學的傳入,讓考古人士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而考古業的發展也使得更多的文物重見天日。

▲汲縣山彪鎮出土水陸攻戰銅鑒上的圖案

20世紀30年代,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了兩件水陸攻戰銅鑒,上面鑄有用戟作戰的士兵形象;1937年,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了一件聯裝戟,木柲痕迹尚存。

隨著這些文物的出土,學界對於戟開始有了新的認識。郭沫若經過考證,認為戟應該是由戈和矛聯裝而成的武器。郭寶均為了梳理關於戟的知識,親身參與多次發掘,對戟的演變做出了詳細的闡述。

▲郭沫若

建國後,各地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聯裝戟,不少戟在出土時都帶有柲的痕迹,先秦青銅戟的結構再無爭議。

▲秦陵出土的較為完整的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件戟出土於1973年,地點是河北蒿城台西。

藁城現在是石家莊市的一個區,而在1973年的時候,藁城還是河北的一個縣。在藁城縣崗上鎮的台西、庄合、故城、內族四個村之間,分布著三個高大的土丘,分別稱為「南台」、「西台」、「北台」,當地村民建築用土多來源於三個土丘。

▲台西遺址

1965年,台西村的村民在西台取土時發現了一件玉戈,其後又多次發現青銅器和其他文物。1973年,河北省文管處組建考古隊對台西遺址進行正式發掘,經鑒定,台西遺址由商代中期的居住遺存和墓葬組成。

台西遺址的1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銅戟。該戟一件由柳葉形矛頭和一件直內無胡戈頭聯裝而成,戈頭與柲呈90度夾角。柲長64cm(一說85cm),截面為扁圓形。

▲台西出土的戟(線描圖)

這件戟是現存最古老的戟,也是唯一製造於商代時期的聯裝戟。商代軍隊以步兵為主,主要格鬥武器是矛和戈,這件戟的主人有可能是一個腦洞大開的發明家,出於改良兵器的考慮,把一件戈和一件矛組裝在了一起,由於這件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意外,因此也沒有在當時流行開來。

除了聯裝戟之外,商代還有一種被稱為鉤戟的武器,鉤戟的戟頭為一體鑄成,如果把鉤戟的戈援去掉,其外形與商代的卷首闌裝銅刀相似,因此學者認為鉤戟是戈和刀的結合體。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過一件鉤戟,戟刺無尖鋒,呈向後翻轉的鉤狀,戟援平直,並垂直於戟胡。

▲大洋洲出土的戟

公眾:丑橘先生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漢字源流:甲骨文中的「夏」
巫神殷商(一)——祖先與神明
「司母戊鼎」更名「後母戊鼎」,古文字學界有哪些觀點?
牧野之戰商朝倉促集齊70萬大軍,那朝歌城有上百萬人口?可能嗎。?
商代帝王為什麼以天干為名?

TAG:冷兵器 | 商朝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