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我們都誤解了這個世界的美好~

特意挑了個包場的時間去看馮小剛的催淚大劇《芳華》,三點半的場次,不出意料,就我一個人。

這種情感戲就要一個人,沒有干擾的坐在空無一人的電影院里。

不受干擾的接收熒幕畫面傳遞的情感。

盡情體驗各種情緒的衝擊。

於是,沒挺住,淚崩了。

三番五次的眼眶被濕潤,三番五次的讓眼眶吸收了淚水。

情節進行到何小萍在傷員房,和全身被燒的焦黑,知道自己「活不成了」的十六歲小夥子聊小夥子的人生遺憾,何小萍說自己有對象了,但是覺得自己不配,他太好了的時候,我的淚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

炮彈摧毀房間的那一剎那,我竟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哭出了聲音來。

直到何小萍作為一個精神病患者去看演出的時候,我才在自己的刻意控制下,止住了抽泣。


作為一個間隔沒多久看了妖貓傳的人,不得不感嘆一下。

陳凱歌的畫面是越來越精美了,幾乎每個場景的構圖都是研究過的,一眼看過去,畫面就是讓你全身舒暢,舒暢到每一個鏡頭你都讓你不想錯過。

來張妖貓的海報讓大家感受下。

而馮小剛呢,雖然影片的畫面樸實無華,但是在這部劇裡面展現出來的,把握人物內心世界張力的能力,用衝突塑造人物情緒的能力,引發觀眾情緒共鳴的能力,真的是讓人無話可說,可以說是華語影壇催淚小鋼炮。


收住哭聲之後,我雖然沒齣戲,但是我卻腦子裡多了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情緒失去控制哭了出來?

回到家我才想到了一個經常和來訪提到的一個詞語,「內心的張力」

人們哭泣,是需要減少內心情緒的張力。

從這個角度我重新過了一下腦子裡還記得住的場景。

猛然間豁然開朗。

馮導頻繁的使用了兩個積累角色和觀眾情緒張力的技巧。

1、情感需要反覆的不滿足或者叫情緒積累後微弱的釋放。

2、逐步向角色內心增加不同的情緒。

3、破壞我們原以為會存在的美好,而且告訴我們,在這種破壞中,我們是無能為力的。


只捋一把何小萍的故事情節吧。

這個女孩子身世是充滿艱辛的。

父親被勞改,母親改嫁,女兒為了劃清界限,改跟了繼父的姓。

母親在繼父家沒有地位。

女孩兒經常被人欺負。

女孩兒以跳舞的特長,贏得了入伍文藝兵的機會。

女孩兒以為,當了兵,就沒人會再跑來欺負自己了,然而進入兵營之後,卻發現自己期待的美好生活並沒有到來。

她的一些行為習慣,招致了同宿舍女生的反感。

她以為沒有知會對方,就借用了對方了的軍裝,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然而就是這麼個行為,破壞了她在宿舍的第一印象。

她本可以張口借,但是她並沒有,非常可能是的是,她被拒絕怕了,害怕拒絕會導致她無法給父親留下軍裝照片。

於是她選擇寧可承擔風險,也要偷軍裝去拍照片。

再後,女孩還經歷了被誣陷隆胸,被舞伴嫌棄身上有餿味的事情。

何小萍的內心被植入了期望,然後失望的情緒。

於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活雷鋒不計較各種得失,對每個人都加以照顧的行為狀態,就引起了這個女孩子內心的波動,似乎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被預期的。

當活雷鋒向宿舍里招人喜歡的女生表白之後,何小萍只是在自己的文章里咬住自己的嘴唇,面部痛苦的忍耐自己的不適,並沒有任何行為。

於是何小萍的內心再被擠入了,期望然後失望,然後是自我否定的情緒。

這個時候一波給觀眾的衝擊就醞釀成了。

何小萍扮演的女生,其實並不難看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看。

是那種像你女兒一樣的好看,以及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是像小朋友那樣純純的,竊竊的,甚至對洗澡都充滿歡樂的小女孩。

於是,你會覺得,任何她想要的,都不過分。

都是她應得的。

都應該予以滿足。

然而影片中,這個世界並沒有在乎我們的感覺,那個年代下,她不僅沒有一個溫暖的家,還有不敢和自己喜歡的男人表白。

於是,觀眾內心的不適感產生了,而且產生了非常合情合理,大時代背景導致家庭的破碎,家庭的破碎導致女孩兒內心充滿衝突和緊張,女孩兒這樣內心的不適感導致女兒不敢表達,不敢爭取。於是觀眾只能接受。

當男主角對心意的女性表白,被誣陷為耍流氓之後,沒有人願意和被轟下神壇的活雷鋒多交流的時候,女孩兒反而鼓起了勇氣,為男主角送行。

不僅不嫌棄這種被轟下神壇的人的身份,甚至還在走到男生宿舍門口遇到認識的人的時候,還大聲的說「明天走的時候記得告訴我,我來送你」,她不是說給男主角聽的,是說其他人聽的,我瞬間在這個瘦弱的身體上,看了一種叫勇氣的行為。是那麼一種,你是美好的,我不打攪你,你破落了,我不僅不嫌棄你,還敢為你粉身碎骨的行為。

故事再往後走,男主角雖然走了,但是何小萍依然留在這個團隊中,只是,她已經不再對這個團隊有任何期望了。

不再期望被善待,不再期望有未來的美好。

當到高原彙報表演,需要她做臨時替補的時候,她寧願用溫度計作弊,也要做出自己高燒的樣子,不想去和這些人一起演出。

當指導員識別出她在用溫度計作假之後,還是在台上為她做了演講,引發台下山呼向她學習的時候,她也流出了眼淚。

然而表演結束,她就被指導員從這個團隊踢了出去。

被宣布要離開這個團體的時候,她臉上還冒出了笑容。

因為那個年代,不歡迎這種內心有小九九的人。

這又是一個情緒上的小高潮,被需要,不想融入這個集體,想用這個理由去解脫,然後發現進入被大家關注的焦點,自己內心還是充滿激動的,然後發現自己用被送去鍛煉的借口踢出了團隊。

過程中有,排斥,推脫,然後興奮,被激蕩,然後再度充滿失望,然後內心的激動很快就消失,冒出了一直想離開這個團隊的願望完成的滿足感。

然後進入下一個進度中,就進入了何小萍到醫療團隊的情節了。

對越戰勝打響後,何小萍在醫療團隊看到了短腿殘肢,看到了各種死亡。

她已經成長為一個能夠面對血淋淋殘破的肢體還能鎮定的工作的人。

照顧一個瀕死的小戰士的時候,小戰士虛弱的說出,自己家鄉離這裡很遠,死了就地埋了,父母年齡大了就不要過來了,自己家裡還有姐姐,姐姐來看下就好了。自己還有些遺憾,不知道陳皮是什麼,還沒談過對象,問何小萍是不是有對象了,何小萍說自己有對象了,但是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配不上他。

這裡又是一個情緒激蕩的節點,小戰士的恐懼,小戰士的孤獨感,小戰士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參軍的努力和內心的期待,小戰士的人生遺憾,在幾句話里表現無餘,而此刻這些情緒都衝擊著何小萍,因為她也經歷了遠離家鄉,生活中充滿遺憾。同樣,這個時候台下的觀眾,也會被這種情緒衝擊,大部分觀眾也經歷過孤獨,經歷過遺憾,甚至這種情感從小戰士,何小萍,以及觀眾身上跳躍共振的時候,我的情緒共振達到了定點。

眼淚就無法控制的流了下來。


我們都反覆期待這個世界能給我們更多的美好。

我們都期待不會被這個世界無情的對待。

然而這個世界並不會特別在乎我們的感受。

這個世界有她自己的美好。

我們接受這個世界的不美好,並一直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可能才是我們的心靈獲得平靜的源泉吧。

就像男主角在結尾的時候說的一樣:

過的好不好,要看和誰比,和那些躺在墓里的兄弟比,我又怎麼能說自己的命,不好呢!~


公眾號:百家心理

關注後發送「九型人格」可以獲得九型人格測試。

發送「心理健康自評」可以獲得SCL90心理自評測試。

推薦閱讀:

什麼描述讓你覺得未來很美好?
你記憶中夏天的味道是怎樣的?
說話的聲音特別好聽是種怎麼樣的感覺?
你們最近有什麼特別開心,特別美好的事嗎?
有哪些小時候覺得很美好的東西,長大了覺得一般?(你有哪些朝花夕拾的失敗體驗?)?

TAG:芳华电影 | 情绪 | 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