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生活很無聊、頹廢、喪?

2017年底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演講中提到一個案例,講到為什麼吃雞遊戲現在比王者榮耀火爆?一位遊戲行業的從業者說,因為王者榮耀好幾分鐘才能給人爽一次,但是吃雞一分鐘能爽好幾次

這樣的現象不僅僅是在遊戲行業,朋友圈、頭條新聞、各種視頻直播網站、淘寶購物、洗腦神曲、不可描述的影片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給大家提供高強度高頻率的新鮮刺激。無聊的時候打一把遊戲,淘寶買點東西,感覺爽一點了;寂寞的時候刷刷朋友圈,看看美拍快手,感到跟世界連接起來了。

現代社會大家越來越依賴網路,依賴那些高強度高頻率的愉快刺激。遊戲廠商這個東西玩的最六,從中收割大家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資源,獲得了巨大商業成功。於是很多其他行業,包括教育,也提出要遊戲化,盡量多設置及時地回報和獎勵,不斷的吸引大家反覆來使用這個產品。

如果從商業和盈利的角度看,這些提供反饋和刺激的做法都無可厚非。但是這些刺激和娛樂真的能讓我們幸福么?為什麼很多人刷完朋友圈、打完遊戲、逛完淘寶以後面臨的反而是根深的空虛和無助?似乎那種本來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東西並沒有真的給我們帶來快樂。

有些人會從消耗和創造的角度來理解這個事情。說有些樂趣是消耗性的,本身不產生價值,比如刷淘寶,這種東西會讓人空虛。而有些刺激是創造性的,比如寫作、碼代碼、幫助別人,這種創造性的東西才會讓人幸福。

仔細思考一下,這樣分類和思考隱含的評價標準是:如果一個事情對未來是有好處的,可以幫助自己長期獲益,就是一個好的興趣,是值得我們追求的,是能給我們帶來滿足和幸福感,我們應該更多地追求,可以簡單概括為加法思維。

不過我們也可以舉出無數例子來說明,很多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包括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依舊會感到空虛寂寞不幸福。他們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從事創造性的工作,為他人提供了價值,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們都應該幸福呀?所以說按照消費性樂趣和創造性樂趣來分類也是不能解釋這個問題的。

而我認為這個事情的關鍵不在於什麼類型的刺激和樂趣,而在於過度的刺激我們的感官和大腦,會讓他們變得麻木,最後結果就是沒法感受到生活中細微的美好。

這個結論背後有很多心理學的邏輯和研究,包括神經系統和多巴胺等等,後邊我會繼續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繼續解釋,並且也寫一些方法。不過這第一篇文章我想講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很喜歡吃壽司,吃的時候會放很多芥末,比身邊的多數人都放得多。這個習慣起源於我自己爭強好勝的習慣。記得第一次吃芥末是跟父母以及另一家三口,我和那個小孩都是第一次吃芥末,吃的時候都覺得很辣,嗆鼻子,甚至流眼淚。不過我以前很好強,喜歡跟別人比看誰能吃更多的芥末,於是我就堅持著繼續吃了很多。然後吃著吃著似乎覺得也沒有那麼辣了。後來我每次吃芥末都要多吃一點,於是練成了比一般身邊的人都要高出一個level的吃芥末水平!(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的 ┑( ̄Д  ̄)┍) 。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棒棒的,並且一直保持這個水平好多年。

來澳洲以後有一次我們從外邊定了一些壽司外賣,店家給了很多很多的芥末。我一看這麼多芥末不能浪費呀,於是加了很多。那個芥末可能質量不是很好,不完全是自然地,可能有一些工業調製的成分,所以勁很大。我當時吃的時候只是感覺有點辣,但我為了表示自己很能吃芥末,於是還是堅持吃完了,而且吃到後邊似乎就沒那麼辣了。

結果第二天,我的味覺消失了。

隔天,我做了一鍋宮保雞丁作為午飯。開始時我按照平時放調料的習慣加了一些鹽,嘗了一下,覺得沒有味道。於是就繼續加鹽,還是沒有味道!於是加了第三次鹽,才剛剛嘗出了一點味道。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舌頭的味覺好像減弱了?!不然不可能加了這麼多鹽還這麼淡。於是我叫老婆來嘗了一下。菲菲說:「恩。。。除了太咸其他的都挺好。。。」

第三天,我把前一天剩下的宮保雞丁拿出來熱了準備就著米飯吃。當我把那個宮保雞丁放在嘴裡的時候,那個咸啊!!!菜簡直咸到幾乎沒法吃!!!這時我才知道昨天菲菲其實是給我留了好大的面子………

當時我心裡的想法就是:謝天謝地,我的味覺又回來了。

從哪個事情之後,我已經小半年沒有吃芥末了。之後每次吃壽司,我都只沾一點點醬油,似乎嘗到了以前從沒嘗到過的壽司本來的味道。

現在大家感到生活不幸福,無聊、頹廢、喪,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沒事做,而是因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網路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新鮮刺激,這些刺激的強度和頻率都遠高於過去和自然世界我們不斷地在刺激自己的大腦,就像不斷地吃芥末一樣,最後大腦就失去了味覺。這時候有兩種辦法讓大腦繼續感覺爽,一種是停止刺激,等它回復;另一種是繼續加量,就像我給宮爆雞丁中不斷加鹽一樣。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過程有點耳熟?似乎跟毒品的邏輯是一樣的?確實是這樣的,網路成癮已經是很多研究人員的重點研究目標了。但我這裡不想用成癮這個感覺有點病理化的辭彙來形容這個現象。我不關心我們是不是有病,我更關心我們過的是不是幸福。

現在大多數人的共識都希望豐富生命的體驗,讓生活幸福,這個沒問題。但很多時候大腦受騙了,以為獲得那種高強度的愉悅感就是豐富了生命的體驗,增加了幸福,於是很多人為了增加生命的體驗所以要經常搞點刺激,期待那種刺激能讓自己感到新鮮、激動、燃

但其實這些只是在過度刺激我們的感官,讓大腦變得麻木,感受變得單薄,反而提升了我們獲得幸福的門檻,降低了生命體驗的豐富程度,反而讓我們感到無聊、頹廢、喪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很難從平凡的生活和自然的刺激中獲得幸福。因為你除了高強度的愉快地刺激什麼都體驗不到,包括簡單的美好,以及傷心和難過,剩下的就只有需要更大量多巴胺的大腦。

我想每個人都有看星星的經驗。如果我們盯著一個很亮的東西一段時間以後,再去看星星,是看不到什麼星星的,如果想看到星星,需要讓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適應一段時間。那些星光其實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幸福體驗,而燈光則是身邊和大腦中的各種無關緊要的雜訊和刺激。如果我們每天都在關心網路中的八卦信息,眼睛就會適應那個強度的光線,也就無法看到天空中閃亮的星光了。

地上每亮起一盞燈,天上就消失一顆星星

如果想讓自己的生命中星光熠熠,首先要做的是關上那些不必要的燈。


推薦閱讀:

電子競技?憑什麼打遊戲能成為一項職業?
精彩的人生不設限
沒有女人的飯局,讓他們沒有尊嚴
如何評價《中方譴責越南邊檢污損中國護照:無恥懦夫(圖)》?

TAG:幸福感 | 积极心理学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