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嘲的貝嫂,是怎麼逆襲的?
前些日子,傳貝嫂要和准王妃梅根一起做生意,後被闢謠。
梅根並沒有要與貝嫂合作,但她確實要創業經營自己的護膚品牌,王室成員是可以有副業的。
傳合作,大概因為,貝嫂和梅根是同一種人吧。
有主見,有野心,有韌性,會經營。
貝嫂擁有全世界最帥的男人之一貝克漢姆,擁有蒸蒸日上的時尚事業,擁有4個漂亮可愛的孩子。
但是,要知道貝嫂可不是什麼天生好命的人生贏家。
她的每一步都有肉眼可見的艱辛,並伴隨從專業人士到普通民眾的群嘲。
貝嫂17歲就成為辣妹合唱團的一員,這個組合曾經從英國、到美國,到紅遍全球,算是維多利亞事業的第一個高峰。但隨著名氣高漲,壓力暴增,成員們懷孕生子,組合逐漸過氣。
過氣女歌手本就艱難,維多利亞還面臨時尚界的排擠。
辣妹組合存在的後期,維多利亞染了一頭金髮,穿衣風格也一言難盡。許多品牌要求她不許穿自家品牌的衣服,即便她自己真金白銀花錢買,品牌也不願意。
想想現在的明星,即使是品味較差的,也沒有受過如此侮辱吧。
偏偏,被時尚界詬病的維多利亞,卻要開始做時尚的生意——做設計師,因為熱愛。
熱愛一項自己並沒有什麼天賦的事情,是極大的挑戰。
因為天賦不高,所以並不順利。
2005年,她開始與一些並不那麼知名的品牌合作,從太陽鏡、香水、配飾、牛仔服飾這些小東西開始,參與設計,並了解時尚產業的運作。
這個時期給了她很好的學習與積累的機會,但與此同時,專業人士並不看好,冷嘲熱諷。(看貝嫂這個打扮和這條牛仔褲,emmmm)
2014年,維多利亞在接受採訪時回憶: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一個笑柄。當人們在嘲笑我的時候,我只是在學習,在積澱一些我現在的生意需要的東西。」
2008年,經歷了低調學習的維多利亞發布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的首個系列。
這個時期的貝嫂受到了知名設計師 Roland Mouret的指導,作品在時尚圈的反響還是不錯,「 Beautiful, desirable" and classy」,當時的買手與時尚編輯如是說。
至少,曾經的時尚黑洞,能給出這樣的考卷,也屬不易。
也因為這種偏見,不少人懷疑設計並非出自她手,還有抄襲嫌疑。
初期的銷售,也是坎坷曲折,貝嫂想用緊身設計凸顯女性線條,卻忽略了大多數女性並沒有她這樣的完美身材,因此遭遇了不少「因為太過緊身」而被客戶退貨的事情。
同樣,那個時期,「維多利亞」也不是什麼能帶貨的名字。所以當時推廣策略是盡量跳過維多利亞這個標籤的。據說有些零售商會撕掉吊牌。
後來,貝嫂的風格逐漸向舒適與極簡的調性靠攏。
如果說,好品味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而獲得的,那麼首先就是要拜對偶像啊!
最近Celine的創意總監Phoebe Philo離職的消息刷屏,貝嫂也沒少被提及,因為初期緊身風格之後,貝嫂與Celine的風格逐漸趨於相似。
內斂、極簡、高級感——適合都市裡獨立、有自己個性與事業的女性。
在嘲笑聲、質疑聲、批判聲中,貝嫂用一個個獎項回懟,漸漸,讚美與肯定淹沒了曾經的群嘲,現在的小朋友們,可能並不知道貝嫂經歷過那些艱難的日子。
2015年,英國時尚雜誌 Grazia 將她評選為十年來時尚界最勵志女性。
當之無愧。
早在2011年,貝嫂就獲得了英國的「年度設計師」獎,
2013年獲得「年度設計師品牌獎」
2015年,貝嫂以設計師身份獲得「年度女性大獎」,
剛剛過去的2017年,因在時尚與慈善事業上所做的貢獻,貝嫂獲得了英國威廉王子授予的OBE勳章。
Victoria品牌以及貝嫂本人現在的風格,也確實當得起這些讚譽了。
每當出現在鏡頭前,衣著總是被盛讚。
最近的紅裙子配祖母綠,又讓時尚圈驚艷了一下。
努力這個詞,可能人人都在實踐,但在時尚品味方面,絕不像數理化那樣容易找到學習方法,因為很多時候它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那麼貝嫂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她曾在訪談中表示,在自己單幹之前,她曾長時間與設計師們一起工作,為其他品牌工作,
開闊自己的眼界,嘗試不同的可能,
並且,
不斷試錯。
與牛人交好,是學習途徑,而不是宣傳手段。
貝嫂的韌性我們都有所耳聞,不惑之年仍保持完美的身材,全靠不間斷地鍛煉。
前幾天,ETonline採訪她,她也提到了飲食也會格外注意。
常年保持高度的自制力和學習慾望。
野心都寫在臉上。
都說明星做時尚品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頂級的資源,可是我總是忘不了Blake Lively宣傳自己設計的衣服時,對我眼睛的折磨。
她的資源不差吧,但是,emmmmmm……
祝室友們周末愉快,都能成為像貝嫂一樣的人生贏家~
了解更多典雅風格穿搭技巧與勵志美人,請關注公號「小黑裙實驗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