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發達的地方剩女越多?

北上廣,大城市,結婚年齡越來越推遲,甚至有女性朋友不想結婚的也很多,可以分析一下為什麼嗎?


一些女人有一個重大誤區。

女人以為男人努力奮鬥,男人獲得資產是為了討好女人,然後和女人結婚。

大錯特錯!

男人努力奮鬥,男人獲得資產,是為了控制女人,是為了控制自己的人生。

一個很殘酷的真相。

不管怎樣的教育,怎樣的輿論,都很難改變人趨利避害,計算得失的本能。

雖然絕大部分人,並不明白婚姻的意義是什麼,但著並不妨礙她們本能的遵循利益交換的法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婚姻終究是一場利益交換。

男女都是買方,也都是賣方。

在社會的平台里,婚戀市場的男男女女遵循著自由交易的法則,交易著自身的戀愛和婚姻。

所有徹底自由的市場,都存在一個基本法則。

婚戀市場,同樣具備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自由市場,欺騙,虛假信息,刻意誤導,毀約,都是普遍存在的。

婚戀市場,有著眾多的誤導信息。

其中一個時常被女性主動忽略的潛規則。

戀愛和婚姻的交易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於資產豐厚者,這點尤其明顯。

資產豐厚者的戀愛要求,可以非常隨意。單純只是戀愛,對方顏值過關,就能進入一兩年的戀愛交易。

但想要進入婚姻交易,就需要開始計算各自的資產。

男人女人,都會因為對方長相而戀愛。

但等到結婚的時候,女人都會考慮男方的身家,考慮要車,要房。

千萬不要以為,男人不會考慮這些。

女人考慮婚姻,計算資產的時候,男人也在計算資產。

區別不過是女人計算資產,判斷對方是否有資格娶自己。

男人在計算,自己的資產,夠自己玩多久。什麼時候自己開始貶值,怎麼找一個好控制,懂得為交易資產,付出代價的女人。

這個代價包括年輕,單純,也包括溫柔,順從,出讓地位,等等其他付出。

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女人挑選男人的時候,男人同樣在挑選女人。

女人挑剔男人資產的時候,男人一定會挑剔女人本身。

男人努力奮鬥,男人獲得資產,不是為了討好女人,而是為了控制女人,控制自己的人生。

女人誤以為,提前篩選了有車有房的,婚姻就能美滿。

實際上,當女人提前找了有車有房的時候,女人確實不用計算對方怎麼去買房。

這時候是男人在計算。

男人在計算,自己的資產夠不夠自己多玩幾年,分手又找一個更年輕漂亮,經歷少的女人。

如果回答是!

那麼,女人想交易婚姻的時候,男人會果斷拒絕,只同意交易戀愛。

就像女人可以和沒車沒房的男人戀愛,婚姻卻會考慮有車有房。

男人可以和沒車沒房,性格不好的女人戀愛。婚姻卻只考慮家庭條件更優越,或者更年輕漂亮,單純好控制的女人。

資產厭惡被浪費,資產需要利益交換。

資產豐厚者交易婚姻,相比交易戀愛,需要滿足的條件,要苛刻十倍。

很多女性,甚至是很多優質女性,她們交往過的男友,其實並不是她們真正能夠匹配的。

她們有資格和這樣的男人戀愛,但她們的身家,年齡,性格是沒資格和這樣的男人結婚的。

這是她們往往忽略,又越找越差的根本原因。

隨著大齡,隨著越找越差,婚姻交易的價值,突破了她們認可的底線,她們就慢慢退出了婚姻市場。

……

補充一下,我是支持和贊同男女平等的。

因為事實上,男女確實是同樣功利,同樣充滿算計的。

女人努力奮鬥,提高自己,同樣不是為了結婚嫁人,支持男人。而是為了換取資源,控制男人,控制自己的人生。

男女都一樣。

整個婚戀市場,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理性去分析過這些。

但男男女女,僅僅憑藉本能,就能自發的去遵循和維護這樣的自然法則。

在人性上男女確實是完全一樣,完全平等的。


因為在不少情況下,「婚姻」對女性來說事實上是一種職業,而且是古老的職業。婚姻是愛情的結合這並不是自古以來的觀點。結婚在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女性家務和生育事業的開始。女性用家務勞動,生養孩子,換取經濟和生存支持,而她們的僱主是她的丈夫,公司是整個婆家。

在過去和現在部分貧窮的地方,絕大部分女性都從事這種職業。因為她們沒有錢和地位,也沒有知識,沒有別的選擇。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教育在女性中普及,女性有機會習得別的技能,從而有能力選擇別的職業了,那麼她們當然有可能選擇不去從事家務生育事業,而是別的自己喜歡的事業,這個事情再正常不過。

越是發達地區,女性教育普及率越高,能自由選擇的女性就越多,沒有選擇婚姻事業的女性就越多,這也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她們有別的事可幹了,不是非做這事不可。

而婚姻和生育事業,在這種狀況下想要維持,就開始慢慢地「去職業化」,變得不再是一種職業。比如更多地是為了愛情,為了陪伴等感情需要,而不是生存需要。現在人們呼籲要為了愛情結婚,夫妻地位平等,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不要管人家要房要車要處女膜要大屁股,男女共擔家務的等等,就是這種「去職業化」風潮的體現。

當然,現代社會仍然會有女性喜愛家務生育事業,願意全情投入,也會有男性仍然喜歡「全職業化的婚姻」,這是他們的自由,也是非常正當合理的選擇。就像大部分人業餘玩排球,但也有人選擇專業打排球一樣,這兩件事完全不衝突。如果喜歡這種婚姻事業模式,過去的一些「KPI」也許還奏效,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但總的來說,女性不是只有婚姻這一種職業可選了。

而「剩女」這一詞的謬誤,就在於有些人還是默認所有女性都【必須】從事婚姻事業,誤認為大齡未婚女性都是被「用人單位」挑剩下了,是人才市場上的劣勢者。這是沒有認清社會發展的趨勢,思想落後的表現。

我們的社會,需要從事各種各樣職業的人,每一種職業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無論是社會事務,還是家庭事務,是生產,還是生育,女性,或者任何人,都能夠自主選擇自己的職業,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的才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這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強行規定某一種人必須從事某一種事業,讓她們沒有機會去選擇,最後個人才幹不能發揮,眼下的事也干不好,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社會結構。

對於那些因為女性有了更多選擇權,所以對祖國的人口大計憂憂心忡忡的人,我對他們的建議是加油和那些有志婚姻和生育事業的女性/男性合作,祝他們夫妻恩愛,早生貴子,兒孫滿堂,為祖國的人口大計添磚加瓦。而不是極力要求別人結婚生育,管轄別人的肚子,抹黑不婚女性,否定、無視、扼殺女性的自由選擇。

如果想要讓人們更多地從事某一職業,想辦法改善這個職業的地位,生存狀況和待遇,提升這個職業的吸引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沒有人會認為「揶揄,扣帽子,發明一些奇怪的貶義詞去抹黑那些沒有選擇這一職業的人」,能真的解決問題。

=============================

因評論區混亂,現開啟篩選模式。

篩選僅針對以下幾種留言:1、跑題、與答案不相干留言 2、閱讀障礙,重複、無視、曲解全文內容 3、女權知識、社會常識欠缺者 4、言辭粗魯、挑釁、不禮貌者。

理智認真,常識在線,有理有據,邏輯自洽,言語文明的反對意見並不會被篩

如果你認為你的留言符合以上標準,僅僅因為是反對意見就被篩除,歡迎截圖留念,48小時候還不給你過篩,歡迎掛我掛到天涯海角。

望大家理智思考,理智評論,謝謝支持!


大概是因為女生向上兼容吧,

越發達的地方,男女優質的比例越大,

都優質的話,就這樣了...

反過來也可以這麼問,

為啥越落後的地方剩男越(geng)多...

(互聯網的記憶只有一周,我都忘記我答過類似的了...)

小館家已分類收藏:

真貨······假貨······飈車······觀點······其他


男女平等走到半程的結果。沒開始走,或者走到底,都不是這個樣子。

如果還像100年前那樣,男女在就業選擇、創造財富的能力、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天差地別,就不太會有剩女,因為所有女性都被默認依附於男性,不依附不正常,而且也沒有能力對抗父母安排的婚姻,怎麼都會被嫁出去。越是富庶、發達地區的女性,越被傳統父權和夫權所束縛,越沒有選擇單身的可能。

如果男女在就業選擇、創造財富能力、受教育水平方面基本平等,而且社會意識形態也跟得上,女性不認為一定要嫁比自己「強」的男人,男人不會因為女性和外國(外地)男性結婚而嗷嗷怒罵,這時候也不會有剩女,尤其是發達地區不會有。因為發達地區的女性在物質和教育方面更強勢,更有機會吸引那些欠發達地區的異性伴侶。

但在這兩個時代之間,一方面女性在教育、就業等方面接近於男性,可以獨立生活,獨立選擇配偶;另一方面大多數女性(及男性)還保留了一部分男權社會的觀念,認為女性一定要找比自己強勢或至少與自己相當的男性伴侶,結果就是社會上層的男性選擇伴侶的能力比較強,社會下層的女性選擇伴侶的機會比較多。

每個層次的女性都傾向於向上一個層次找伴侶

社會上層的女性寧願剩著(日子倒過得去),也不願和等級、能力低於自己的男性談感情,結果當然是發達地區(社會上層)剩女多,落後地區(社會下層)剩男多了。這是專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奇觀。

除了男女平等,顯然階級差距也會加強這一現象。但即便階級差距縮小,只要人和人之間的能力還存在差距,只要女性堅持認為男友要比自己強勢,發達地區的剩女現象就不會消失。

相關回答:

如何解決中國3000萬光棍的社會問題?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相關新聞?www.zhihu.com圖標女星為什麼好多都是生雙胞胎?www.zhihu.com圖標


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缺乏女性視角,整個都戾氣太重了。

作為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從事相對有技術含量工作、對事業發展有一定追求的人,男性和女性,留在一線城市工作,體驗是比較接近的(不完全一樣):都可以放手一搏、都有上升空間,同時也都受到高房價、高消費的困擾。

如果有一天男性在一線城市漂著覺得前途無望了,一走了之,回到老家三線城市,也沒什麼正經產業可以做,考了一個公務員或者事業編製。過幾年之後,他的體驗基本上是不變的:相對社會地位沒怎麼改變,事業仍舊有上升的可能(提拔),甚至因為受教育程度高、在大城市待過,會更受重視,在老家生活得蠻舒坦。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同為985畢業,從事金融、互聯網、技術研發、新媒體等工作,對事業發展同樣有一定追求的女性同胞們,她們干不下去了,回到三線城市,也考一個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她們的生活體驗是怎樣的?社會輿論和家人對她們的工作和事業心怎麼議論?一個女的在北京待了好幾年、有的還出國留過學,不好「管教」,在婚姻市場里處於什麼地位?三線城市單位里五六十歲的老領導提拔不提拔她們,重用不重用她們?

越發達的地方,留給女性的機會越多,對男性而言,回家鄉縣城就是換個地方從頭再來(也不全是吧?損失也很慘重吧?),對女性而言,可能就是放棄全部的未來。如果是對事業沒什麼執念的女性,大可回縣城相夫教子,但你對個人發展只要還存有那麼一點兒念想,回到家鄉、生活在父母親人身邊,可能反而是最最坎坷的一條路。

我在知乎上見過數不清的答案說在一線城市能有尊嚴地活,回了家鄉沒關係沒門路就是找死;說在灣區一年掙百萬人民幣,回了家鄉一個月掙不了三千。不發達地區的生活對男性尚且如此艱難,在那種重男輕女的氛圍下,對女性是什麼樣的?

所以這些年身邊的一些男性,在北京上海感覺待不下去,就戰略轉移了,而一些還想奮鬥的(尤其是有博士學位的)女性朋友們,她們在後方根本沒有友好的根據地,轉移到哪裡去?回了老家以後怎麼實現社會地位的上升?所以她們只能在北京。板著指頭數數,我身邊通過換到國外辦公室或者出國讀MBA以逃離北上廣的,男女差不多一樣,而通過回老家逃離北上廣的,男多女少。前一個指標說明大家都需要逃離北上廣,後一個指標說明事業女性逃離的時候選擇空間很小,大概率是走不了的。這就是我對越發達的地方剩女越多的解釋(一句題外話,我通過身邊的女性朋友同事願意去除了北上廣深以外的哪些其它二線城市,來判斷二線城市的真實發展水平,在這裡點贊長三角部分城市)。

這個問題下面其他所有答主講了故事的一面:女性不能向下兼容、女性不需要買房卻要求男的買房。實際上,這是男女不平等的惡果,社會一味要求男性奮鬥、買房,卻寬容部分女性不思奮進、拜金、成為男性的附庸,造成了女性一定要找有房有車的有錢人,找不到就剩下。

我講了故事的另一面:不發達的地方仍舊存在巨大的男女不平等(給北上廣留個面子),沒有給女性提供平等的上升空間,因此優秀女性如果不想妥協只能困居一線城市,這也是男女不平等的惡果。

但這兩面的邏輯實際上是不兼容的:你要麼給女性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及和男性一樣的上升空間,然後找一個能和你一起奮鬥的太太,然後指責那些拜金女不思進取;要麼不給女性公平的奮鬥空間,讓男性佔據所有的上升通道,讓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庸,然後承擔沒錢沒房就找不到媳婦的後果。

沒有人能既不給女性公平的競爭機會,又指責女性不想奮鬥,就想著嫁有錢人。換句話說,社會風氣變成一起奮鬥還房貸,和接受比男性幹得好的女性同事升職加薪成為上司,這是需要兼容的兩件事。

總覺得這些車軲轆話來回來說,都快嚼爛了。然而每次又總是淹沒在一些莫名其妙言論和神奇相親小故事的汪洋大海里,沒意思得很。


更新一下:回來看了看評論區,以及更多的答案。

  1. 能理解這些提反對意見的評論者以及其他答主的心情,但不同意他們的觀點。
  2. 為了反駁評論區反對我的各位,我會說XXXX,然後針對我的反駁,他們會回復YYYYY,然後我就罵ZZZZ,然後他們就罵WWWW,這樣的討論太多了,大致能猜到XYZW都是什麼,不如大家就不要浪費時間真的寫下來了。如果對這個答案意見特別大,又有心思,可以專門再寫個答案反對一下,這樣方便展開你的觀點。
  3. 不過,評論區有一個批評這個文章的說法比較有價值, @烏丸蓮耶 說有很多背景良好的女性回了三線城市發展得也不錯。這個說的對。一方面,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另一方面,要看到一部分人的家庭背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女權運動搞了這麼多年,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把社會單一地分成男女,而忽視了階層的存在。我們要關注大多數,也就是沒關係沒背景,甚至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性,而不能讓本來已經處於優勢階級的女性攫取女權運動的紅利。三線城市,送出國留學、完了回來安排到事業單位、開著路虎上班、兩年一提拔的女性我也不是沒見過,不能因為她們的存在,而掩蓋存在的問題,更不能鬥爭了半天男女平等,好處都讓這個階級的人佔了。但是呢,處於優勢地位的女性,又往往是有資源和實力推動女權運動的一批人,所以什麼時候支持她們,什麼時候批評她們,也是一個複雜的路線問題。這段話濃度很高,裡面有一些東西來不及展開,本人在這方面涉獵不多,也不敢展開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思考一下。


匿名了,寫個不怎麼友好的回答。我32歲。非常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副總裁,我不吹牛曬個日常工資,獎金還沒算進去,不是什麼金融it互聯網。某小城市工人家庭。沒背景。滬漂。上海杭州和老家旁省會三個城市共七套房產。省會聯排別墅也買了。準備給父母養老。我單身。我在上海四五分的女生里比較有市場。在上海六七分的女生里毫無競爭力。為啥?其實多數此類六七分女生所想過的生活,和我不是一個精神狀態的。我沒有任何時間,精力都花在工作上,這類女生都希望找不用加班的工作,不用照顧家庭的生活,家裡雇保姆,每月旅行,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恨不得每天找個好地方下午茶。買各種東西。這些事兒其實到也花不了幾個錢,只是我這類人不會有這個時間精力陪。而且也極度鄙視這種生活狀態的女生。我的這點可憐的社會地位,收入,都有極大焦慮感。隨時都可能跌落。我需要這種傻逼女生幫我加大跌落的可能性嗎?需要一個負向拉後腿的?另外找略微精英一點的女生,每一個都跟鬥雞一樣,一定要在我這裡找點優越感。掙個兩三萬就可以看不起我的普通本科學歷,我的家庭,我是比較草根,可沒必要連點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十一萬一平的房子是我自己買的還要結婚加名字。你全家人擠在一個八九十平的破房子里,還要秀本地人的優越感,優越在哪裡呢?你說咋溝通呢?我這人很普通,也孤獨。僅僅要個普通的顏值,照顧家庭,也有點事業追求的女孩,不亂花錢,不把我當錢包兒的。就這樣也沒碰到啥合適的。被剩下的不只是女生啊,找不到合適女生的男生也會剩下啊。


這不就是我提到的婚戀當中的猴群理論嘛:

第一定律:猴群裡面任何一隻母猴都會和猴王產生交集,並且把自己當成王后。

第二定律:除了猴王以外任何一隻公猴都是loser。

由一二定律可推出:猴群越大,猴王越強,王后越多,loser越多。即為本題答案。


四年前我喜歡個妹子,雖然我沒泡到,不過在那個時候我已經形成兩種角度來看待這個人。

【戀愛角度】

美啊!身材好,皮膚白!聲音甜美,唱歌好聽,是個可愛的小吃貨!

【婚姻角度】

月光族,收入低,貨幣資金低,應付賬款高,無形資產和營業收入低,營業外支出高,利潤和資本金約等於0,還有短期借款,固定資產折舊率不知道多少,但是變現困難。

如果要合併財務報表,我的資本金必須大於50萬,當期利益要大於8萬。

拋開以上來說,我的大腦運轉時間可能會從每天8小時增長到每天12小時,並且用於自己的時間會縮短至少80%。

思想交流方面,她95%屬於思想輸出方,我屬於接收方。我輸出的內容只有5%不到被她接收。

==========直男癌的分割線=========

所以,後來我沒追到她我也沒有難受太久,大家一起剩著吧。然後她就一直剩著。

然後我發現,其實很多女的都剩著,至於原因和我是否一樣就不知道了。


2016年春節前後,騰訊上有個結婚紀錄片。

第一集叫,我要找到你

拍三個剩女的,一個胖外貌不好,一個博士後,東北小城市出生,在哈爾濱當大學老師,一個朝鮮族東北農村女,外貌不錯,在北京工作。

我印象深的是後兩者面對父母,和面對相親對象的姿態對比。有興趣的自己去搜一下這個片。

回到家,感覺這兩個女的都挺可愛,最後一個素顏說爸爸去世,希望媽媽在的時候能結婚,那個梨花帶雨的樣子我都有點可憐她

但是你把進度條拉回來。看看她們面對相親對象說的話,簡直不是一個人。

大城市讓人的面具太厚了。

在家下地干農活,撈魚的姑娘,到了大城市的相親現場,儼然大家閨秀,挑剔精緻的不食人間煙火。

實際上到了大城市,女性多男性少,找匹配的結婚都不容易。而人群中總是少於10%的人吸引異性,男性找不到10%會退而求其次。部分女性往往不能接受現實,那就單著唄。


雖然屌癌的基因活該被淘汰,但是剩女的基因被淘汰,也是求仁得仁的。

比如我大魔都,二類本科畢業的女大學生,攢了三四個月錢換了一身名牌,出入寫字樓,月入五六七八千,看看樓下停著的保時捷路虎,就天然覺得自己屬於這裡了,自己定位顏值中上,不但有自我努力也有歷史的行程。

再瞧張江郊區的化工/半導體工程師,雖然是交大畢業的,但怎麼比得上公司那個小富二代David,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洋洲一本畢業!交大畢業年收入才25w,養得起家么?買得起房么?夏天穿個T恤還是校慶紀念款,比得上David的Armani嗎?David今早又對我笑了,下了班要不要蹭他那輛保時捷呢。

雖然不否認有部分優秀女孩是主動剩下的,但對於大多數所謂「沒有婚姻/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的女人來說,基因淘汰真是求仁得仁。要是透露透露你在二代們面前的騷勁兒,你這「主動」怕是啪啪打臉。


男票是程序員 ,去年團隊聚餐,為了讓聚餐更生動一些,他們決定玩一個遊戲,每個人都要跟大家講自己是否單身,如果不單身,跟妹子是怎麼認識的。

全桌無一例外,沒有一個程序員是單身。我看過他回傳的照片,無冒犯意,有幾位男生顏值稍微可能跟大眾審美不太一樣,但他們每個人都有女票。

這不科學啊。說好的程序員都是單身狗呢?

可我身邊的姑娘,要模樣有模樣,要性格有性格,要學識有學識,怎麼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呢?

原因很多,客觀的、主觀的都有。 隨著年齡增長,男生和女生對擇偶的需求匹配不一致,而且在婚戀市場的選擇權,逐漸落到男生手中。 女生希望找到更優秀的男生,而更優秀的男生則選擇了更優秀的女生。

很多女生卻根本不知道,婚戀市場的形勢有多嚴重。一直都在「等」,等著被搭訕,等著被追逐,或者等著被別人介紹,從來不想主動去認識男生,覺得自己主動就是掉價。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樣貌出色,學習優秀,而且多才多藝,初中鋼琴就過了十級。我時常想,如果我要是有她三分漂亮,一半才藝就知足了。現在也這麼想,哈哈。她想要我的身高,我想要她的顏藝。

為了得到她的芳心,追她的男生各顯神通,小紙條和情書只能算是標配,男生送的禮物,基本上塞滿了她的桌洞,更不用提,還有人在班會上跟她告白。不過都被拒絕了。

後來她去北京讀研,畢業後打算進某部委,在錄取比例低到幾千分之一時,憑藉傲人的素質,從上萬人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京戶。不過原本以為最先能領證的她,現在仍然孤身一人。

我們許多朋友紛紛幫她牽線,這麼好的姑娘怎麼可能找不到合適的。但她比較敏感,而且自己卻因為遲遲沒有走出初戀的陰影,一直沒法投入到感情中。常常是男生問一句,她答一句,沒了下文。

前前後後,加上其他人介紹的,總共得有十幾個男生。我們問:難道就沒有一個入眼的嗎?

她眨了眨眼說,也不是。

前不久,有朋友介紹了一個無論家世背景還是學歷人品都很匹配的男生,兩人聊得也不錯,但對方沒有像之前的男生一樣熱情,她覺得對方沒那麼喜歡她,也就不再跟對方聯繫了,把我們幾個急得不行。她覺得自己如果主動跟人家搭話,人家回應不熱烈,她會很沒面子,很受傷

我們跟她說要去擴大社交,增加認識男生的基數,她特別為難,覺得自己一定會尷尬死。

可是,尷尬重要還是找到另一半重要呢?

有多少妹子不知道為了找到另一半下了多少工夫,為了能夠跟別人有更多共同語言,她們不斷擴大自己的興趣,學習新的技能點,比如攀岩、射箭,甚至如果你經常跟著社團去旅行,都能夠遇到自己的另一半。我們社團就有好幾對是因為常去旅行,所以看對眼兒的。

還有妹子主動學習編程,一方面,自己可以突破舒適圈,學到新東西,另一方面,萬一遇上單身的程序員同學,會編程這個技能點,說不定就能變成打開他們心門的一把鑰匙,不過千萬不要跟他說「PHP 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

(秦驛就老是讓我學編程 == )

但如果只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期盼有個男生從天而降,而且這個男生「高大威猛,玉樹臨風,TOP 畢業,年薪 50w,對你溫柔體貼,早晨做好早餐,用愛喚你起床,喂你吃飯,給你洗衣,你說的永遠是對的,你在他眼裡永遠是最美的」。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我覺得——

你的睡眠質量一定超好的。

====這裡有栗之更多的故事(段子)====

為了記錄了栗之和秦驛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小段子,我們開了一個公眾號:一直夫婦的日常。

雖然叫段子,但都不是編的。 我們本來一直走的是互黑路線,但最近有點虐狗,提前預警~

文章和知乎回答不一樣,超短,一分鐘能看十篇~


主要是既得利益階層非常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北上深,外加一線城市資訊更流通。

一個三四線城市的6分女,可能覺得年薪50萬男就挺牛逼了。但是北上深的6分女恐怕覺得年薪500萬的都沒啥大不了(註:6分為TOP 5%,7分為TOP 1%)。

一線城市信息也更流通,既得利益階層也許絕對人數不多,但他們沾花惹草給社會留下的印記還是很深刻的。帝都魔都的6分女,大都能隨口說出一堆類似「我朋友「,「我認識」,「我前男友」 」我閨蜜的前男友」是身家過億的大亨或者高官,總是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跟「豪門」有點機會。

明明自己是十里挑一,但總覺得自己是千里挑一。看千里挑一的男人,總覺得是十里挑一而已。往下的以此類推。

還有一個,在大城市裡更容易飄在雲端,沒人拉你回到地面。 在老家都是燕兒,鳳兒,臘梅,什麼的,一到大城市就特么 Rebecca, Jennifer, Vivian 了。所以都市剩女春節剛過的時候,剛從老家回來,一般都會有兩三個星期的「低調隨和期」么?

半年誰還存不下個LV啊。咱好歹也是個用LV的妹子。你開CR-V的屌絲敢來自取其辱么?

所以總覺得富二代滿街跑,如果自己再熬幾年實在是找不到有感覺的(高帥),就只好狠心自暴自棄地找個老實富二代算逑了。

算逑了。

算逑了。

PS: 一般剩女碰到這種話題有兩個反駁方式。

1。圈子論。「你身邊都是low人,說明你low。我身邊都是白富美賢惠奉獻下嫁男屌絲」。圈子論是個巧妙的詭辯方法。從邏輯上瞬間把髒水潑回去(比如你說【某省】騙子多,她也可以說你自己圈子LOW才接觸騙子。或者說被侵華日軍屠殺的百姓也是混錯了low圈子才活該被殺,等等)

2。羞辱論。「你自己人慫沒出息不要怪社會。也許你好好發展事業,搞好個人衛生,機會還大點」。這招也很好使。因為一旦給人扣上loser的帽子,怎麼損都看起來有理了。事實上,人上人就那麼多。普通人也要成家。

所以我建議某些惱羞成怒的剩女朋友們,這兩招就不要用了。

另外,下面兩個回復也蠻有意思的,值得看一下。

為什麼越發達的地方剩女越多?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越發達的地方剩女越多?www.zhihu.com圖標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女性就擁有越多的權利。

問題是,女性(大部分)更喜歡使用他們的拒絕權。

比如知乎上的女權討論,幾乎全是「我不」,我不結婚,我不生孩子,我不要當全職太太。

而男性卻更喜歡使用占有權,男人討論的(大部分)是「我要」,我要大波妹,我要大白腿,我要娶老婆。

一邊拒絕多,一邊索取多。

個體看並不明顯,但是放到大範圍里還是求仁得仁的。

——————

當然女性也有佔有慾望,但和男性有區別。

她們的「我要」,(大部分)是在等別人給。

而男人的「我要」,(大部分)是靠爭取甚至搶。

主觀能動性不一樣。


朋友給的答案

中國是一個局部男女比例非常不均衡的國家,網路報道,中國男多於女,男光棍達到3000萬,作為女性先不要開心,這多出來的3000萬絕大部分出生於落後貧困農村庭,因為城鎮家庭富裕家庭或者普通家庭相對重男輕女思想較輕,B超篩選女嬰從而流掉或者出生後女嬰不能善終等等極端重男輕女手段絕大部分發生在落後貧困地區,越落後比例越畸形,從而導致了多出來男性集中於落後農村地區,而由於當今中國社會競爭激烈,物價高昂,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絕大部分出生於這些家庭的男性只能繼續成為最底層的男性,不能轉化為更高層的女性理想擇偶對象。報道的農村地區,男女性別比例大大大於4比1,於是,出現了過年相親男性排隊見一名女性的現象,並且帶兩個小孩的寡婦還很受歡迎,因為彩禮低。一名1米75在農村家庭中屬於優質的男性只能找各方面低於他的女性,甚至極端現象是手腳健康,身手思維靈活的男性只能娶一名殘疾女性,數量上的絕對不匹配造成了質量上的極度不匹配。

而在城市,隨著基層城鎮到一線城市的梯度房價和物價等生活成本的高昂,男性比例越來越低。北京剩男剩女比例(層次接近能婚配的),2011年調查時3比7,而在最新的調查中,達到了1比4,廣州上海接近,2015廣州天河公園相親會中,掛資料的男性和女性比小於1比4,最近的數據顯示深圳沒有這麼大的差距,跟深圳高科技、化工等男性集中的產業有關,但是也是嚴峻的。廣州任何相親活動甚至是校友相親會,都是女性數量大大多於男性。同農村一樣,數量上的絕對不匹配造成了質量上的不匹配。所以,你媽媽在公園裡看到條件優異的男性像選妃一樣,沒錯,他們確實在選妃,就跟農村裡面的女性面前有排隊等她選擇的男性一樣。

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物質條件接近於男性,說到這,你會問,為什麼女性都能在大城市生存呢,而男性則少呢。其實,社會上大部分人是承受不了一線城市的高昂房價物價的,男性在傳統思維中擔負著養家的主要責任,在選擇城市的過程中,他們以及周圍的人會不停的受到提醒,能不能養家,買不買得起房,造成很多男性放棄生活成本高的城市,選擇了生活成本低的城市。而很多女性在選擇城市的過程中,由於大城市白領崗位的集中,和女性及周圍人群「找個有房或能養家的男人」這種思維的影響,以為自己能在大城市生存,很多月入幾千的白領女性其實不具備在一線城市生存的資本,換成男性,會選擇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於是大量的女性滯留在一線城市中,女性比例逐年提高。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某些物質條件普通的女性也能利用長相或者機緣個性的優點,參與競爭了大城市數量很少的男性,能夠生存的優質女性受到了這種為數眾多的普通女性的競爭和擠壓,會感覺找不到匹配的男性。

所以,總體來說,是中國高昂的物價房價+計劃生育政策+傳統的擇偶觀綜合造成了目前局部男女比例極端不匹配的局面。

有鑒於此,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要解決這種擇偶不匹配的局面:?減少收入貧富差距,降房價,這一點,非常困難;?改變計劃生育政策,目前二胎是個很好的進步。

對於落後農村男性來說,能夠改變的可能非常小,相當大比例一輩子光棍。

對於城市剩女來說,有幾個趨勢需要了解:?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加高或者維持目前高水平前提下,可匹配男女比例會繼續減小,並且惡化;?由於目前一大批女性錯過婚期而實在無法將就質量遠低於自己的男性,滯留於大城市,將出現一批終身不嫁的女性,是一批,不是幾個;?由於這種極端不平衡性,社會會出現不和諧和動蕩。

而對於仍有機會的女性和未來的城市女性,需要思維清醒,接受現實,選擇合適自己的擇偶方式和生活方式:?市場是最敏感的,對於男女數量的反應必然也是最直觀的;不要寄望於相親會這種類似於市場上買賣的形式,因為這種形式由於男少女多的不平衡,僧多粥少,女性供過於求,必然第一時間出現女性難以找到能夠反應自己絕對價值的適合男性甚至稍低於自己的男性。?優秀女性儘早利用在學校的機會尋找男朋友,因為這群男性其實就是未來社會的比較優秀的男性,並且三觀接近,避開社會上的激烈競爭和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如果已經出社會,那盡量利用自己優秀的圈子資源尋找;?對於普通女性,除非極少數運氣好的,建議選擇城市時,以低生活成本的城市為優,減少擇偶難度;4. 這個純屬個人建議,少部分錯過婚齡或者別的原因不能婚配的女性,降低對條件如離異、經濟上的考量,以男性品質為重,不要病急亂投醫或者顧慮面子,接受品質低劣或者性格怪異的男性;5.人生以幸福與否為主,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男性,選擇單身也是一種人生,未來將有一批類似女性,也許會組合形成朋友親友家庭,聯合過一輩子,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幸福度也是一種人生選擇。


我只是覺得人與人之間都是難以理解和容忍的,

過去因為經濟和習俗的原因,大家把婚姻當做一種生活的保障,常常強行將兩個並不適合長久生活的人捆綁起來,

雖然一定程度上達成了風險平攤的期望,但也由此造成了很多人要忍受婚後幾十年平淡瑣碎的生活,甚至遭遇一段不幸的婚姻,

而在發達的地方,由於其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以及自由開放的風氣,有更多人可以將婚姻的「利益性」看淡,而更重視戀愛中「彼此喜歡」「真情實意」的非物質部分。

發達地方雖然剩男、剩女有很多,但相比於非發達地區,其平均婚姻質量也會好得多。

你看到了這麼多剩男剩女而覺得可惜,但我同時也看到有這麼多人主動拒絕了「無聊瑣碎的婚姻」,即使一個人也能很好地獨自生活著,

婚姻,要麼主動,要麼隨緣,但絕不勉強,絕不委屈,這不是很好么~

——————————————————————————————

公眾號:鬼木知

喜歡就關注下吧~


因為相當多混在一線,強二線城市,沒有經濟能力,沒有父母庇佑,沒有工作前景的女性,總覺著自己的下限是「找個有房有戶口的老實男人嫁了」。

當然事實略凄慘:單從數字而言,先不問老實不老實,光擁有房產這一點,在一線,強二線城市三四個婚齡男性裡面只有一個,其中還一半是背著房貸的新移民。

那麼,既然「有房有戶口的老實男人」的數量從根本上就遠小於婚齡女性數量,多數女性最後嫁給誰了?

你猜?


作為一個已婚的人,我現在的感受就是,如果老娘離了婚,絕不再結婚。孩子是我生的,我自己帶自己養,自己的工資全部用來養家糊口,那個頂著爸爸和丈夫頭銜的男人,不能比我掙的多多少,卻在和我一樣下班回到家時,理直氣壯的說,飯好了沒有?憑什麼呢?我結婚是為了找個可以為我遮風擋雨,可以讓我依靠的人,不是為了再添一個巨嬰讓自己伺候!所以,在讓我選擇一次,我會這樣做:在沒有遇到三觀相符,趣味相投,品質相當的那個人之前,老娘寧願單著。做一個高質量的單身貴族,總好過一個哀怨的已婚婦女。


從我這個屌絲的視角來看,這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女性獨立性加強的標誌,也算是女權的一點小勝利吧。我老家有句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在過往男權社會中,女性被物化成男人的一件東西。女性想輕鬆一點活下去,又不嫁人,何其難啊。找個好人家嫁了,穿衣吃飯不愁,這是多少女性的終極目標。如今隨著經濟發達,教育普及,終於有不少女性可以從經濟到人格徹底獨立,不在是誰的附屬物,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心靈,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但因為我們社會總體還處於發展中的狀態,這樣的女性還是少數。大多數的女性,無論因經濟還是心理,都還有嫁漢的烙印。能對男人挑挑揀揀,不屈從與經濟和其他壓力,遵從內心的選擇,這部分女性顯然在經濟上不會依靠任何人,這樣的人在當前大多集中於發達城市中,所以就產生了你說的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好的一面前面說了,但也反映出不好的一面:說明了當前我們對婚姻制度還有著過多的期待。這個期待使得人們對於結婚,離婚有著非一般的重視。當社會繼續發展到婚姻真的只是因為愛的時候,剩女可能就不復存在。因為他們不必用數年甚至一輩子來挑挑揀揀,看誰對眼了,產生了愛情就可以結婚。當愛情不復存在,雙方就走開,各自尋找下一段愛情。這時的社會,將進入另一個更美好的階段。總之,剩女是特定時代,特定人群的產物,是發展帶來的問題,必將因為發展而不再是個問題。 @馬前卒 督工,我覺得你應該在這個問題上發言。一路發展下去,就又說到了社會化撫育了。


回答問題的小學生居多啊,都沒說到本質性的原因上。

大家簡單的去了解一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工業革命,給越來越多的女性提供了機會和男性一樣去工作,可以養活自己,不再像工業革命之前,基本都是重體力活,需要男性去工作,而女性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女性一樣,在家相夫教子。於是女性發現對男性的依賴程度降低了,自己要結婚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要求也越來越多,但是選擇和要求與工業革命之前是一樣的,就是各個方面要比女性自身強。問題是,男性並沒有因為工業革命而比女性掙的更多,反而相對於女性的收入是減少的。於是適合女性要求的男性明顯不足,女性在不斷的選擇中逐漸錯過了婚育的最佳時間,成了剩女。所以要告訴大家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是第二個出現大量剩女的時代,嘿嘿,你要問第一個時代是什麼時候?答:宋朝。

中國出現大量女性從事第二、三產業活動絕大多數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而第二、三產業活動又大量的聚集在發達的城市,改革開放時間才幾十年,我國男女的擇偶標準和觀念又還是傳統的觀念,正如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那樣,擇偶標準和觀念沒有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那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剩女現象就會出現。只有當人們的擇偶標準和觀念慢慢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這種現象才會減少。你要問為什麼不會消失?嘿嘿,因為還有國家、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香港剩女「」了解一下。


從婚姻期望上,「結婚不能降低生活水平」的想法在眾多女性中間甚為流行。

我來說一下這個看上去「很合理」的要求後面的玄機。

生活水平么,無非是吃喝玩樂耍的開,消費水平高,生活精緻。

發達地區燈紅酒綠,女性的生活水平多精緻,知乎上很多帖子都可以開開眼。

那些收入遠低於我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好,消費能力我看比我強多了,月光光甚至透支消費的很多。

這樣生活理念、消費習慣的女性,你覺得她如何去承擔家庭責任?

其實,她壓根沒想著去承擔家庭責任,只想著要過的爽。婚前過得爽,婚後至少還要一樣爽。

正常情況下,婚後的負擔會增加,尤其在生娃後,還想像婚前那麼隨意、那麼浪基本很難。

換句話說,婚後雙方都要付出並維持家庭,不如婚前那麼「精緻」、那麼爽,這才是現實。

如果她這麼任性,抱著「不能降低生活水平」的想法擇偶,首先要把婚姻增加的負擔甩給對方,至少在物質上,都必須要求對方收入、條件超出自己很多才行。

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自己掙得那份可以仍然完整被自己花掉,而且還有可能獲得對方補貼。

但這樣也實際要求對方承擔幾乎所有的家庭責任,發達地區的家庭成本多高,可以想像,符合條件的能有多少?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二十萬年薪的男性都很難保證一個月入六千的女生婚後生活水平不降低。

而且,大家都有算盤,這種條件的男生(二十萬),(相對於六千元女)也想必是香餑餑,見多識廣。

你這樣首先圈好自己「自留地」,不打算付出承擔責任的,他能不出意見?

畢竟在他那裡,你也不是獨一份,人家的選擇面多著呢。


事實並非如此,不是越發達的地方剩女越多,是剝削越嚴重的地方剩女越多。

第一:大城市推高生活成本。

問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一個人在農村沒有錢能活下去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農村土地,房產,蔬菜,食物都可以不要錢。在很多的農村地區,就算兜里沒有一分錢的人民幣,你也是可以活下去的,隨便種點菜,混一混就過去了。

而一個人深入了大城市以後,各方面的分工越發的細膩,水電,網費這些不算,就算吃一根蔥,都要花真金白銀去購買。這種需要日日花錢的生活方式,很多農村人基本上是不理解的。大城市在各方面推高了生活成本。

第二:越「發達」的國家,剝削越嚴重。

現在「發達"的定義,是發達國家自己定義的。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發達就意味著財富很多,但你要知道在發達國家,財富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的。一個國家可以超級有錢,但在同時也可以嚴重的貧富分化。

已韓國和日本為例子,這兩個國家算是發達國家吧?但這兩個國家的工人階層,極度的貧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兩個國家的工人生存狀態,可以令絕大多數人感覺到震驚。

韓國是世界上,中年單身比例最高的國家了,韓國打工族生存之惡劣,一點不比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差。當你真的,了解了韓國打工族的惡劣生存環境,可能就覺得,韓國無產階級,未必比朝鮮強多少。

韓國一個打工族,贊一輩子錢,也無法在首爾買一棟房子,而在朝鮮,結婚國家分配房子。

韓國的孩子的教育費用,可以讓打工族哭泣,而朝鮮的教育完全是免費的。

在已日本為例子,日本的「宅文化」為什麼如此盛行?啃老族為什麼那麼多?很簡單,年輕人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如果一個人,拚命的打工,卻一分錢都攢不下,他的心情會何等的絕望?最後他只能想一想,老子不幹了,行不行?

第三:文化越發達,夫妻結合的成本越高。

經濟越發達,一般也會使文化越來越發達,各種文藝活動的增多,會使得無論男人和女人,都會推高自己對另外一半的想像。但想像之中的另外一半,越來越美好,高大,就會越來越和現實產生落差。

當女人說出:「沒有愛情,我寧願單身這句話的時候!」這個女人就拒絕了絕大多數的男人。在她們的幻想里,自己的情人越完美,現實里,越找不到求偶的對象。

總結一下,馬克思早在幾百年前,就在《共產黨宣言》裡面說過這個問題。《共產黨宣言》裡面,有一句話「而無產者的被迫獨居和公開的賣淫則是它的補充。」

現代男女單身,代表著在經濟上一種身不由己的被迫獨居。

現在的很多男人,哭喊著一個月幾千塊的工資,就連談戀愛都不敢,他又如何敢結婚呢?現代婚姻,結婚的條件越來越高,一棟房子就讓大多數人望而生畏,他們怎麼敢結婚呢?前幾天,有一個新聞上電視了,大意是:國家放開二胎以後,出生人口並沒有增加,反而比去年減少了。

為什麼?出生人口減少了?很簡單,大家生不起。一個孩子的教育,醫療,等等東西加在一起,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誰敢生?

剩女越來越多,首要的是經濟現象,次要的是文化現象。大體上可以這麼說,一個地區剝削越嚴重,單身的比例越高。


很多人想問題總是有局限,古代結婚和現代結婚,落後地區結婚和發達地區結婚,對女性來說,是一件事情嗎?

根本不是一件事情。

古時候,勞動力低下的時候,女性幾乎不從事對外的生產勞動。在這種情況下,結婚對女性來說,根本不能說是追求幸福,更別說是愛情。對於古代女性而言,選老公不僅僅是選一個精神伴侶,選的更是未來一生的飯票。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中,結婚成了一次人生的轉折點,而且可能是那女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轉折點。

所以以前的女性出軌的少,男性出軌的人數多。就有學者認為,是因為男人更容易出軌。但是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女性更多的參與到社會的分工協作中。女性出軌的概率也是急劇增加。

事實上,並不是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軌,而是誰接觸的異性多,誰出軌的概率就會高。

過去的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然出軌的機會就大大降低。如果潘金蓮撐窗戶沒有砸到西門慶,恐怕他們之間,還不一定能弄出金瓶梅回事。

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很好的理解,為什麼發達地區的剩女越來越多。

因為,發達地區的女性融入社會分工的比例非常高,她們不在需要和古代或者是落後地區一樣,需要靠結婚來找一張飯票。而且越發達的地方,思想也相對開明的多。所以婚前性行為,或者婚前同居之類的事情,並不會被人視為可恥和放蕩的代名詞。

也就是說,婚姻對女人來說,不再是飯票的剛需,也不是性慾發泄的唯一途徑,加之結婚以後帶來的諸多人生自由的限制和不同人之間的理念衝突。

自然剩女就越來越多啦。

所以,你會發現,本來用來當終身飯票的婚姻,被高考和各種學歷取代。所以越來越多的女性讀書,考試也是相當的拚命。

當然,實現階級跨越這個功能,婚姻依舊保留。所以,家境殷實的男性依舊是婚姻市場的香餑餑。

不過只能給女性提供粗茶淡飯的工薪婚姻就不吃香了。

所以工薪族才這麼看中感情,看中愛情。因為如果沒有了感情的束縛和所謂的愛情的綁架。他們提供不了更多的實質性「好處」給女性。

其實這個道理挺淺的,不過看了一圈回答,感覺要麼寫的晦澀難懂,要麼就雲里霧裡。

希望我這篇回答能起點作用把。

————————

如果你也有疑惑,不妨問問我的知乎值乎。

私密提問,一對一服務。


上個經典圖,一看就懂。


你覺得一個女性能容忍男人比自己弱嗎?

好像不能。

你覺得一個女性能容忍男人比自己窮嗎?

好像不能。

你覺得一個女性能容忍男人沒車沒房沒存款,還想來騙自己嗎?

好像不能。

好了,咱們說說男的。

你覺得一個爺們能容忍一個女性比自已強嗎?

好像不能。

你覺得一個爺們能容忍自己比一個女的窮嗎?

好像不能。

你覺得一個爺們沒房沒車沒存款敢找對象嗎?

好像不能。

那問題來了,這些東西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嗎?

好像不是。

那為什麼會單身呢?

因為大家都要求太高,而達到自己要求的人太少。

你想,你有文化,有經濟來源,有姿色,有能力,你會傻乎乎的倒貼嗎?感覺好像沒有。

大家都是這樣的。突然發現,達到這些要求的好像都是成功人士。嗯,30歲以後才算成功。那時候都找小美女,誰還找 成熟女性呢?好像很少。

所以,大家都不傻。

單身的自然多了

還有

如有疑問,私聊,私信,評論區是大家交流的。表現自己素質的,哈哈,私聊好,私聊好,說不定你就發現我的優點,愛上了網路的我


社會分工細化,真的不需要男人種地才有吃的。

所以男人不是必需品,一個女人在大城市也能活得很滋潤。

越是有能力一個人活得滋潤的女人,越是不需要妥協於讓渡權利的婚姻。

對她們來說,如果婚姻里得不到她們想要的東西,還要她們讓渡權利,那麼非常不划算。

婚姻是一場資源整合。

而一個人活得很不滋潤甚至需要父母來為稀爛的人生兜底的女性,還傻了吧唧跟人學單身萬歲,拒絕讓渡權利去共贏,這個……

隨便啦,反正不是我的人生。

更多扎心實話在公眾號 杜嘟嘟嘴很毒


你可以反過來思考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不發達的地方,不想結婚的女人都去哪了?


謝邀!我本來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經過我自己婚禮取消這件事,讓我知道了。我未婚夫暗地裡嫌棄我賺的比他多,看不上我拚命工作,看不起我加班加點,覺得我所做的都不是一個正常傳統女人該做的!我為自己投資了一套小戶型,他說了,女人要買什麼房子?我為了工作加班加點沒辦法禮拜天陪他一整天,去熟悉他家的環境,他也說,女人不要這麼拼!可能這就是三觀不合,不是說他不夠好,只是,我們真的思想真的是平行線,永遠不相交!越來越多的女生不願意結婚不想結婚,真的是一個人單身,挺好,買的起車房,下得了廚房。如果找不到觀念差不多的,真的就是自找苦吃,我花了半年多時間走出來,升職加薪,雖然薪水只有半翻,但是,我拋棄了那個結婚前強忍維諾的自己,過回以前單身時的自己,這樣,挺好!我不是不想結婚的女人,只是,在沒遇到那個相互理解的人,我不會結婚!過完年就27,26歲這一年,沒有把自己嫁掉是我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加油,不要因為剩下就去將就!


因為在男權社會,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物化為性資源,所以就跟其他如人才、資本等社會資源一樣,最終會向大城市集中,最終造成了大城市未婚女性普遍多於男性的局面。

別怪女人們,大家都是資本的奴隸,無論男女老少,都在嚴酷的剝削與異化下掙扎求生。

另外別黑中國,這是世界性的問題,紐約也一樣。


因為大城市本來人就多。

異性戀多,同性戀也多;結婚的多,離婚的也多;有孩子的多;沒孩子的也多。

在北上廣深地鐵上看見兩個女孩子或者男孩子互相牽手親吻不是什麼稀罕事,那也是他們的自由。

離婚率都40%了,非要用剩這麼不友好的詞能說明什麼,結婚就比沒結婚的人有優越感嗎?難道人生就很失敗嗎,就不完整嗎,就沒有愛過,沒有精彩過嗎?


農村學生,目前在大城市讀研,對發達和不發達地方均有感悟。

主要是教育和追求。

教育方面,家裡那邊同齡的都基本已經結婚生子,二胎也不少見,主要原因是很早就不上學了,工作一旦穩定,人生除了結婚生子已經基本沒有太大的波動,成家的慾望會大一些,這是主觀角度。而且在當地的觀念里,對女性花季的認同感比較強,再加上不發達地區的女性在打扮和保養的方法不科學,嫁人的黃金時間很短,過了時間女方彩禮的議價能力會逐漸降低,存在一種家庭恨嫁的壓力,在主動尋找或被人介紹時,不安全感會使父母脅迫女性早早嫁人,這是客觀角度。

追求方面,發達地區的女性教育水平偏高,讀完書就已經比其他地區女性晚了三四年。工作後收入普遍較好,經濟獨立能力偏高,在追求個人自由和生活水平的意願性較強,且真正在接近不願湊合就不湊合的主觀自由。客觀上,父母的思想也更為開放,且對經濟的要求不是特別高,普遍對女婿的期望是對女兒好,有上進心,更看重情感和未來,這也是一種客觀的經濟底氣。

總的來說,越發達的地區的女性自身或女方家庭在經濟和心理上都有更高的安全感,這也使她們在年齡增長過程中的焦慮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即更靠近婚姻自由。


以下內容凈瞎說大實話,直白深刻,扎心打臉,玻璃心速速退散!急急如律令!

發達地區女性收入一般相對較高,有了錢腰桿就硬,所謂過猶不及,往往就抬高了對異性的期望值,而對自身條件和所處階級往往就容易缺乏客觀真實的評價。而且據令狐諮詢經驗和日常生活觀察來看,大多數剩女還真就不是條件特別差的那種,反倒是條件也還行,但達不到高層次頂尖那一批,這樣的女性她們一般看不上同檔次水平的男性,也夠不上比他們條件更好水平更高的男性,高不成,低不就,往往剩女就是她們。另外女性生來就有性別優勢,用網上的一句粗俗的話說就是「女人一般只要兩腿一分,就不怕找不到男人」,被男人獻殷勤討好撩的多了,慢慢的也就覺得自己還不錯了,加上社交軟體的廣泛使用,聊騷曖昧扯淡扯的多了,再遇到了幾個渣男,被人玩兒完膩了、甩了、傷了,就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又或者睡多了壯漢大叔小鮮肉了,自覺年紀大了該收手了,就想著找個差不多的男人嫁了,殊不知男人有幾個是傻逼?放著更年輕、更簡單、條件更好、套路更少的年輕姑娘不要,去要你們這些玩夠了就上岸洗腳、找好男人隨意接盤的老女人?要說玩玩兒或許還行,要結婚,不好意思,男人一般不願要你。

說到底,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事之前,要考慮好後果,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做,問題是做過以後呢?然後呢?

另外就是要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心比天高,往往就容易命比紙薄,德不配才,才不配位,實力不夠,水平不行,就算勉強得到,也會很快失去。

是故《心經》有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又云:「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上。


1.好賺錢,錢是生存之本,嫁不出去的女性需要自己獨立支撐自己、孩子、老人花銷,大量現金流在一線城市更好賺到。

2.精神壓力小一些,北上廣對大齡女性的嘲諷和針對也少很多,北上廣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也在幫忙壯大這一群體,反正最後都是各過各的。

3.安全,無論是自己還是接送孩子,北上廣都相對安全一些,遭遇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小很多。

所以,不是大城市容易剩,而是剩下的自然要去大城市才有活路。

我很支持大部分男同胞們所說的,女性大於25歲在二線以下是不可能有人要的,畢竟男人只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年紀大了的沒結婚的必然嫁不出去,結了婚卻不能接受丈夫找年輕小三的也會被拋棄,所以剩女群體是規模龐大的,但是這也是男性的正常權益,婚姻自然是你情我願嘛,人家喜歡娶年輕的是人家的權利,外人有什麼好乾涉的呢?除非女人你們自己有本事用其他能力吸引男人,否則有什麼可抱怨的對不對。自己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行了,這年頭手腳勤快點又不會餓死,養自己養孩子哪有那麼難,別天天忙著非要糾結憑什麼男人不娶你們了。


胃口被媒體和輿論養叼了,所以看不上同階層的男生。而且大城市收入和福利也相對較好,35歲前缺乏結婚的動力,35歲以後又匹配不到同階層的配偶。


我以自己來舉例回答這個問題。

87年的,單身,性取向正常,目前在某一線城市,稅後1萬多,雖然工資不高,但我本身消費低,每個月基本能餘下1萬,其實單身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想躺著看書就躺著看書,就躺著吃飯也未嘗不可,在休息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本身性格內向,經常來來去去基本就一個人,我也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所以說,我一個人活的很好的前提下,我為什麼非要強迫自己去結婚?

順便再說說,最近知乎上好多關於剩女的問題,比如類似剩女的結局是什麼了,剩女優不優秀啦等等,其實吧,即使普通如我,在50歲之前我有自信過的很好,假如真的有一天我沒了收入,我將會拿著最後的錢來一次最後的旅行,仍然記得電影燃情歲月中男主最後的結局,其實在我看來不算凄慘。還有,在一線城市,真的有很多有才有財的美女是大齡未婚,像我這種無產階級的底層人民都還能生活的不錯,相信她們會過得更好。最後,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送給大家。


社會化分工越明確,單身女性越可以獨立生活,體力活和安全性都得到保障,工作的權益也更能得到維護。


不甘心此生如此刻。


因為同等條件下的男人,基本都被視為loser和窮鬼,不被當做人看了


女孩子如果不走出去看看,是會被抓回家嫁人的。


從上面香港的分年齡段數據就可以看出大城市女性有多麼的"富餘"——香港25-40歲的女性數量足足比同年齡段男性多出了30-40%。

現代社會,男性向上遷徙的成本和難度太高了。大量男性因為沒有能力在大城市購房、取得戶口、找到一份能在大城市立足的工作,而只能下沉回到小地方。

而對於許多年輕女性而言,留在大城市只需養活自己、等待一位能幫助其在大城市立足的男性即可。


你看看我們村,很多人20歲就結婚了,甚至有18歲就結婚的,法定年齡什麼的一邊兒去。

你看看我上大學時候,女學生都二十多了還不結婚,男女博士快三十歲了還沒結婚,人家也不心急。

你看看那些小縣城,又沒多少高端崗位,沒啥文聘都能找到工作,人家都已經成家立業。

你看看那些大城市,動不動招本科生碩士生,他們人生才剛剛起步。


不知道怎麼回答。給你說一件我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想在一個軟體上找對象認識了兩個鄭州的女孩子,第一個問我是不是鄭州本地的我說不是她說對不起我想找個本地的,我說我在這裡買房子了,只是戶口沒遷過來,她又問我玩遊戲么,我說不喜歡玩她說對不起我喜歡玩。第二個,也是鄭州本地的,我說我在鄭州工作,她說你不是本地的啊,我說是的,在鄭州打工,她說哪挺辛苦的。然後也沒然後了,發消息不回我了,大概就是這樣。


這種問題都成日經貼了。麻煩提問的人在問這種容易引戰的問題之前能先自己research一下然後起碼給「剩女」一個明確的定義?比如超過多少歲單身才算剩女啊?比如「剩女」是不是必須意味著主觀上不想找對象啊?

對一些單身的、把事業放在第一位的、有能力的姑娘(或大姐、大嬸兒):甭管她們是不是因為追求事業而錯過了擇偶黃金時間,人家主觀都放棄了找對象這件事兒,就不應該放在「剩女」里討論吧。

剩下的那一批,想找,甚至恨嫁但是又單身的,只能說鮮花沒找到合適的牛糞、蘿蔔沒找到合適的坑... 簡而言之就是供需沒對上。

  • 一部分人是因為眼高手低:有的覺得自己的六度人脈里都沒有配得上自己的,這個是極少數,需要去醫院看看。大部分是有能看的上眼的。但是人家有可能看不上她;或者看上她了,交往過程中被嚇跑了。
  • 一部分人是不會談戀愛(這一部分跟上一部分有所重疊):「情商低」這件事情是不分男女的。如果認為所有男方做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都可以叫「直男癌」,那自己也要反思是不是缺乏同理心。
  • 還有一部分真的是圈子裡沒啥supply: 認識一些優秀的姑娘,性格比較內向,不是社交皇后那種type。她們從學校到社會一直處在女性占絕對數量優勢的集體里,且不願意去外面的圈子接觸更多男性;家裡介紹的相親對象也往往都是注了水的,她們不願「就範」。這種姑娘,堅守自己的原則應該是件值得稱讚的事兒吧?

還有就是,以上這些人比起舊時代的剩女,沒那麼迫切或者絕望了- 因為就算自己的經濟收入無法支撐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都還有寵著自己的雙親- 這放在中國整體經濟不行且一家好幾個娃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

總結一下我的混亂髮言,中心思想是:

沒必要苛責這些單身姑娘。但是,也沒必要把單身說成一件比戀愛、結婚更高尚的事情。


在上層階級里,絕大多數男性掌握絕對的經濟權利,女性往往只能依附於他們,所以有錢有權的上層階級婚姻是比較穩定的;

在底層社會裡,生存壓力之大,以至於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弱的競爭力,經濟權利處於絕對的弱勢,以至於不依附男性很難獨自生存下去,其中也有很多男性也希望有女性進行經濟的聯合面對生存的風險。所以,底層社會的婚姻也會表現穩定。

唯獨中間層的,男女經濟實力相當,甚至很多中間層靠上的女性往往比很多男性還好很多,經濟權利獨立自由,就更不可能願意成為男性的依附,決定兩人能否在一起往往感情佔有較大的影響,但感情卻又是個不穩定性很大的東西,所以這個階層的婚姻關係會表現得相對沒那麼穩定;

另一方面,除開經濟因素,女性發現對男性的要求也增多了不少,同時在當前社會裡,絕大多數人又無法徹底擺脫這樣的思維:男性應當比女性有更強的經濟實力,所以往往女性很難「向下兼容」選擇男性。於是,在中間層的女性數量很多,在面對和自己經濟實力相當或者低於自己的男性時不可能選擇依附,與他們很難建立很牢固的兩性關係,對他們會有更多的要求;面對比自己經濟實力更好的男性,才可能放低一點姿態,但這種的男性數量又是比較少的。所以,所謂的剩女也就多了。


因為啥都不缺


因為大齡窮逼剩男不是人。


我生活在江蘇一個三線城市,由於三線城市留在本地發展的條件好的女生多,多為獨生女,而本地條件和資質比較好的男生都去了省會和一,二線城市發展,所以三線城市女生在房車壓力相對小的情況下,找不到與自己匹配的男性,也剩下來很多。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婚姻是會自然消失的

你只是看到了這個開始


因為發達地方的女人喜歡看咪蒙們!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

【遠離了原生家庭】

【遠離了那個封建的長輩們組成的關係網】

還有,越發達的地方的女性,無論教育、見識、思想、能力等等,越獨立,越強大。

越敢於反抗

越敢於做自我

越敢於說不

越敢於不將就

越敢於瀟洒的單身

越敢於不妥協

………………

而很多小地方——封建殘餘還相當嚴重——不要笑

真的,好多小地方的長輩,真的沒有比大清時代,進步多少~~~

不信你們去小地方,調查驗證一下。

不幸的是,在這樣「封建籠罩的地方」,女性很難獨立——因為小地方意味著——【老家】——即所有家人關係的「牢籠」之中。

好多「封建的家庭」,你真的會很無奈

所以,好多女性就妥協了、將就了、認命了………………也就「看似不單身了」………………對,「看似」……

前幾天,媳婦兒一個老同學跑北京來躲一躲,說家裡催婚催的太緊了,受不了——而各位大城市的女士們,你們不就是早早的躲出來的人嗎?

你們很明智嘛


因為社會壓力比較小,沒人逼著你結婚。

普通人,都是沒什麼主見的,都是很容易被身邊的壓力帶著走的。

父母逼著你結婚,你就結婚了,父母逼著你生孩子,你就生孩子了,反正什麼都有父母管著,雖然你也成為了父母,其實心理上還是個小孩而已。

一線城市,說閑話的比較少,大家都比較關心自己,沒人管別人怎麼活,自然就不用被輿論壓著,不用說非得怎麼怎麼樣,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

而人一旦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對結婚這種事情,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

如果有真愛,不需要用結婚來證明。如果沒有真愛,結了婚也變不成真愛。

就是這樣。

————————————————————————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公眾號:秘傳哲學 |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因為發達的地方讓女人從小所受的教育多,女人讀的書多了,女人的眼界開闊了,不再被舊社會的舊思想束縛,發達地區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女人更加獨立,更有自我想法,更渴望自由,更了解人生是自己的,更不願將就,更清楚比起自己好好的生活,愛情只是附屬品。以上回答基於女人自己選擇剩下,而不是被動剩下。


隨手湊數

沒有數據,不過,周圍有幾個實例

剩女,有二種玩法。一種,主動剩,一種,被動剩。前面這種特立獨行,對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足了長遠的規劃。通俗一點說,對婚姻不抱興趣,已經達到了滅絕師太的境界

這種剩女,是珍稀動物

大量的剩女,是一種被動的剩。她們長期堅持相親,對婚姻抱有希望,並沒有打算一剩到老。但是,無法走出剩圈的原因,十分簡單:期望值過高

僅僅以觀察到的一些例子總結,對婚姻對象過高的期望,以及自身過於膨脹的認識,是導致剩女的重要原因

過高的期望值,實際上,又來源於現實中的富貴生活嚮往,一種物質化臨摹

不用繞著彎掩飾,就是富貴二字

另一個重大影響,是教育帶來的功利追逐趨勢日益強勁

婚姻觀念,在極大程度上追求的是物質化基礎的結合,這是私利選擇,與所謂的讀書多心靈美,本來完全扯不上任何關係

但教育對人的影響,無法擺脫社會現實中物質化的大方向,精緻的利已主義心態,在大學學歷加持之後,往往會變得對物質更加堅定

這種物質追求,如果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就成了吸血鬼式的災難

舉一個身邊的小例子

一個姑娘,中人之姿,中等家庭。高中成績普通,出國讀了幾年書,學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專業回國,家裡四處託人,安排了一個編外的工作

資歷平平,但是,這部分生活經歷,帶來的婚戀眼界之高,有點讓家長不知所措

找對象的條件,定得十分之高

她夢想中的生活方式,條條項項指向的是很明確的富貴優裕,但自己的能力,完全沒有可能,於是,她的擇偶條件上,就開出了一個通向優裕生活的船票

只是夢想很美好,現實太糟糕

苦逼青年滿地走,高富帥青年,都活在了南極洲,一個也沒見著

她爹媽逢人就托,希望有人能買下這張船票,不過,太過昂貴,沒人付得起帳單。這個例子,並非唯一的特例,真正造成剩女現象的原因,一定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其中的主流,大概就是對物質的期望值過大,以及由此而來,對未來配偶的期望值,畸高。與此同時,對自己,又估值過大

發達地區,是不是剩女就越多,沒有數據,不好說

但是,不發達地區,妙齡姑娘不多,這一點,可以肯定。她們多數,都進了城市,在各大工廠、各大寫字樓內工作生活,有時候叫Ruby、Marry

等過年的時候,她們把自己塞進高鐵一路飛奔,回到家鄉

然後就成了翠花、大妞子

她們在城市的婚姻,是另一種版本的剩法。想要在發達城市中安家,天價房怎麼辦?背後拖家帶口的負擔怎麼辦?男方的家庭門戶觀念怎麼辦?

這種剩,帶著一些貧窮的原罪,無可奈何

這不是期望值,而是社會殘酷現實,在請你低一低頭

翠花!上酸菜!

放棄偽裝,回到現實之中,順其自然就好


不然等著他們長壽你給他們高質量養老?


根據戶口登記條例:「...外省市婦女與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居民結婚,2003年8月7日以後出生的嬰兒可以在父親常住戶口所在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登記常住戶口。此類戶口由公安派出所審核後辦理出生登記。」

換句話說,在2003年8月以前,北上廣深的男性如果找戶籍在外地女性結婚,其所生子女的戶口是不能落在本市的;而如果外地男性找了本地女性結婚,其子女戶口是能落在本市的。這實際上最大化地保護了大城市女性的婚配選擇權利,使得本地女性在婚姻市場上處於極其有利的位置。

這一有利位置因為戶口登記條例的改變而被顛覆。這就是北上廣深大城市剩女陡增的主要原因。


溫飽思淫慾,其實一直認為這一句話體現的是人的一種理想狀態,在越發達的地方,機遇越多,人的理想處於一種極餓狀態,自然對於婚姻的傾向就會弱化,頂多為了解決一下生理飢餓來去解決一下,在不發達的地方人的發展路徑比較單一,當自身認為已發展到了自己的一種現今環境比較滿意的程度自然就會想到立業以後的成家,其實說白了就是發達地方相當於你現在了高山上,看的自然遠,就不在意眼前的婚姻問題


謝邀。因為越是大城市,因為人口基數,生活節奏等原因,人和人關係就越不緊密。

這種不緊密體現在鄰里關係的淡漠,體現在對個人物權的強調,也體現在對彼此生活界限的尊重。

所以相比傳統鄉情社會,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在自己的生活選擇中有更多的自由,也更少會被干涉。這種個人選擇不僅僅是不婚或者晚婚,也包括同性戀愛等。

與此同時,大城市也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讓女性依靠自己就能獲得穩定甚至優渥的收入,一個人就可以過得很好很滋潤。

基於兩個家庭利益重組的婚姻制度,對這樣的女性來說,就變得不那麼必須。

但是,還是要說一句話,婚姻是一個女性的低保。「不婚」這個選項非常不適合沒有獨立收入,心智不成熟,還要靠父母接濟的普通女性。


因為發達的地方,人們一般都比較富裕,有實力選擇更合適的女子為妻。不將就!

所以,就把一些不太適合做妻子的女人剩下了。

適合做妻子的女人,即使再優秀,再高端,身價再高,也一定會有高人來收的。

英國女王都能嫁出去,我就不信剩女中會有比女王更高貴的,高貴到沒有男人能配得上?

就醬。

把一線城市的這些剩女送到最貧困的地區,分分鐘被光棍們搶光。

太窮了,哪還顧得過來這些女人適不適合做妻子?


你們這些說人家女生這要求多那要求高的都是扯淡

大部分所謂剩女哪有那麼多要求,你要讓她們說,都很簡單:

「我的要求不高,結婚後生活水平不能下降。」

婚前要寵愛追求,婚後要保障水平。

其實都說得通。沒毛病。唯一的問題在於結婚本身。

結婚這件事的成本是誰來出?成天糾結的房子車子本子,其實都是結婚這件事的成本。

而「不降低生活水平」,意味著這個成本不能成為新家庭的負債。

但是各位,錢總得有個人出不是?你們看看周圍都是誰呢。

我周圍結婚的有三種:

1、某方有錢,直接包辦

2、雙方湊錢,接受負債

3、雙方沒錢,對付著過

這三種方案中,其實只有第二種是會相對降低生活水平的。剩女必然不匹配三種的任意一個條件,大概只有兩種:

1、自己有錢,不願意便宜了別人

2、自己沒錢,不願意負債和對付,又找不到可以包辦的對象

注意:以上以「錢」代指婚戀中的一切硬性條件。包括但不限於房子車子票子戶口學歷顏值等

越發達的地方,女性有錢的概率更高,第一類人更多

越發達的地方,生活成本和負債越高,第二類人更多

總結:越發達的地方,聖女越多。

證畢。

PS:

某高票的車軲轆話(自認)已經在無數個問題下看過了,確實沒意思的很。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社會的錯。嗯,沒毛病。

問題在於,你所說的「向下兼容」,和我們討論的「向下兼容」並不是一個標準。但是你的邏輯是自洽的,在你的語境下,一切的不同是因為社會對兩性的不平等。一切尋找差異的討論都會歸咎於性別歧視,這種車軲轆話沒意思就沒意思在這裡,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別人只要乖乖滴承認社會歧視女性就行了。



你若是把在一線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也算進當地人,剩男也挺多的(#攤手)


有錢還有結婚意願並且還單身的男人比漂亮女人稀少得多。


一般來說,一個女生如果可以從婚姻以外的地方獲得越高的人生滿足感(包括幸福感),那麼她通過婚姻來提升人生滿足感的可能性越低。


哈,謝邀。

這是一個好問題。

1.從社會經濟學角度看。越發達的地方,女性權益保護越好,女性的經濟地位越高,那麼結婚的動力就小多了。

不發達的地方,女性結婚很大的考慮是經濟問題,比如比較窮的農村,女性進行重體力勞動先天有弱勢,必須依附男性,才能保證平均水平的經濟收入。在不發達地區,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也很突出,因此,如果女性想達到平均的經濟水平,就得和男性結婚,用男性的較高收入來平均自己的較低收入,以家庭為單位彌合收入差距。

發達地區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女性自己也可以獲得平均甚至平均以上的收入,那麼找男性來平均反而會拉低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

發達地區對女性權益的保護也越好。比如,發達地區治安好,就不用丈夫來提供安全感。發達地區,醫療條件好,就不用其他人在生病的時候照顧陪護。

發達地區還為單身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越發達的地區,交通就越發達,那就不用男性做司機,做導航。越發達的地區,餐飲和外賣就越發達,就不用找個廚子,找個買菜的。越發達的地區,提供的娛樂手段越多,就不需要找個固定伴侶來消解寂寞。等等等等……

2.從工作事業角度看。越發達的地區,想成就一些事業,需要專註投入的時間也就越多。這樣會推遲所有人的結婚時間,結果與不發達地區比較下來,同樣年齡的男性女性都算剩下來了。

不發達地區,競爭較少,工作就結婚,對工作的影響不大。但發達地區競爭激烈,想要工作穩定,或者實現自己,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戀愛結婚幾乎肯定會分散一定的精力,為了不影響工作,很多人都先在事業上投入精力,等事業基本穩定再考慮戀愛結婚,這樣30歲之前,很多男女都會呈現剩的狀態。

3.發達地區提供的工作崗位多,吸引了很多外部人才,他們孤身一人,來自親屬和熟人的婚戀壓力小。

很多男女是遠離自己故鄉來到發達地區的,發達地區置業安家成本高,父母不可能隨著子女一起遷移。加上發達地區,人際關係比不發達地區相較來說更鬆散,對個人隱私的觸碰也更少。所以,單身男女不會面臨家庭或者親屬熟人的直接婚戀壓力。這樣在中國這個還是講孝順老人的社會裡,沒有老人的催促,雖然壓力小了,但是動力也就弱了。

4.發達地區專業化高,社會分工細,導致溝通成本大,社交對象相對固定,人們其實圈子更小,女性難以在小圈子中找到心儀的婚戀對象。

發達地區雖然人多,但是這些人多數被固定在較小的群體里,大集團,人們的圈子是一個單位;大單位,人們的圈子是一個部門;大部門,人們的圈子是一個團隊。社交圈子超過百人規模的情況很少。在這麼小的圈子裡,找到自己適合的婚戀對象難度非常大。

5.發達地區的思想更開放,前衛,社會對女性以家族成員的身份融入並不特別的重視。

在宗族化較重的地區,你是誰家的,這點意想不到重要。女性如果成年而不結婚,就會被視為獨立的一家,這樣脫離了父母的家族,又沒有進入丈夫的家族,會使女性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上。一個人與一個家族的力量對比,顯而易見,個人處在弱勢地位,這導致宗族思想重的地區,不論男女,成家進入家族,都是必須的。

在發達地區,宗族已經幾乎完全消解,發達地區更多的是個人與個人間的關係,那麼女性大可以單身,而完全不用擔心宗族的影響。

6.發達地區有更多的優秀男性樣本,提升了女性的擇偶標準。

這就不展開了。


推薦閱讀:

追求從一而終的愛情是否不現實?
三十六的大齡剩女怎麼找男友?
不結婚媽媽會傷心 結婚又找不到合適的?

TAG:剩女 | 社會 | 大齡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