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製造宇宙最稀薄的液體,這意味著什麼?

來自全球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的最新報告:位於巴塞羅那的西班牙光子科研所(ICFO)的一組科研團隊,最近利用激光晶格結構,竟然製造出了目前人類已知宇宙最稀薄的液體——冷凝鉀液滴,要比水稀薄1億倍!

我們知道普通物質,當然也包括液體物質,都是靠原子、分子間的電磁力聚在一起,形成的物質形態,固體、液體、氣體等。

但是,西班牙這組物理學家居然操縱粒子達到最低能量狀態,而不是依靠電磁力——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宇宙間最稀薄的液體。

這種超級稀薄的液體,的確真的是液體,因為它具有液體特性,只需少量碰到一起,就會形成液滴。

相反氣體、固體就不會這樣,我們知道,氣體的體積總是充滿整個容器,固體就更不用說了。

經過測算,這種超級液體的密度,比目前人類已知的任何液體都要小,甚至僅僅是水密度的1億分之一。

  • 這組超級科學家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科學家先把由鉀原子構成的氣體,冷卻到非常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

在這種極端溫度下,這些鉀原子就會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第五種物質狀態。

也就是除了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以外的第五種形態。

因為最早是由愛因斯坦和玻色兩人,在1924年預測出來的,所以科學界稱其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但愛因斯坦本人當時有點懷疑這一理論:

「溫度低到一定值後,原子會有沒有吸引力的狀態下凝聚在一起……理論很有意思,但這會是真的嗎?」

直到1995年,科學家才在實驗室里真正製造出了這種物質形態。

  • 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鉀原子冷凍到第五種形態?

在這種最低溫狀態下,傳遞基本力的玻色子,會均勻分布在最低能級上,這時候所有玻色子都具有完全相同的運動狀態,從而完全重疊滲透在一起,相當於每一個基本粒子都佔據著整個一層能級。

科學家發現,處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下,鉀原子都失去了個性,只會呈現單一的量子態,具有完全相同的波函數。

由於這是宏觀數量的原子,聚集在同一個量子態上——這就是一種宏觀量子現象

也就是說,這些鉀原子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量子整體。

你可以想像成:1萬個鉀原子合為一體,相當於一個原子同時出現在1萬個位置上——這變成了:我是萬物,萬物是我!

  • 好奇心加上功利心,弱弱地問一問:這到底有啥用?

其實呢,被譽為第五種物質形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科技應用那是大大的。

我們熟知的激光,其實就是光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超導體的超導電性,也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結果;

著名的液氦超流現象,也是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導致的一種極為神奇的宏觀量子效應。

這次西班牙科學家造出已知宇宙中最稀薄的液體——冷凝鉀,其體積是冷凝氦的一百多倍,密度卻只是冷凝氦的1億分之一。

所以呢,這將是迄今為止人類從宏觀尺度上,觀察、實驗量子現象的最好選擇!

宏觀量子態,想想都很科幻!但頂尖科學家的確在這麼幹了……

我們距離比科幻還科幻的科學更近了一步。


推薦閱讀:

劍橋物理學家闖入量子力學禁區,追蹤未被觀察的粒子
有關「費曼路徑求和」,除了適用於光路,還能解釋其他物理現象么?
如何看待 "中國量子工程核心科學家遭國內死亡威脅"?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擲骰子可以計算出圓周率,是否證明上帝擲骰子?
《神秘博士》中「哭泣天使」的量子鎖定的運作機制是什麼?

TAG:科普 | 量子物理 | 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