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的編寫是一場文化盛典,還是一場文化浩劫?
01-26
孤本的收集、拯救和傳承,以及不合朝廷意志的篡改和銷毀......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重點在你說的孤本吧,若沒有這種舉國的收集,無論是其中的精華還是糟粕,可能流傳下來的概率都會小很多。另外,什麼是朝廷意志呢?不過是忠君那一套,這些都是幾千年的傳統了。個人認為,除了歷史、與儒家相抵觸的思想,沒多少是統治者會刻意篡改的。
僅靠個人保存而不編書的後果參考唐詩。
號稱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這麼厲害的一位詩人,到今天留下來了多少詩呢?一百首嗎,答案很令人震驚——只有兩首。那時候,唐詩正以今天物種滅絕般的速度在失傳。據胡震亨估算,到他所處明朝天啟年,唐詩已經至少失傳了一半。所以胡震亨花了了十年時間,搜集整理唐詩,編成《唐音統簽》。這部巨著有一千零三十三卷,按天干之數分為十簽,不但有當時最完整的唐詩,還有極其珍貴的文學評論、傳記史料。《永樂大典》有多偉大不用多說了吧,至於《四庫全書》刪改毀書太多,跟前者無法相提並論。
標準不同,做出的評價也會不同!其實無論永樂還是四庫,都是君王文教的政治工程!四庫的刪改篡改的時不時就會被拿出來作為婊滿清的證據之一,這確實是事實,難以更改!而永樂大典,是否沒刪改篡改,可能嗎?假如書籍的價值在於流通,讓書為人所用,那麼書籍的最大價值應該是讓其流通,為更多的人所用。在這點上四庫做得比永樂好。永樂修完之後基本屬於藏書,幾乎很少為人所用。四庫好點,藏於七處,且江南三處不止是藏而已!刪改篡改確實是不容消抹的瑕疵,但在被利用上,四庫還是好於永樂的!
永樂大典其實是個豆腐渣工程,只是收集一下書本,編輯一起算了,四庫全書就是文化災難,有計劃有目的的毀滅文化
編四庫是manchus的政治審查
『修書』期間毀書無數,留下來的多有篡改。
所以四庫絕對不算文化盛典。
從古到今,那個統治者不宣傳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古代現代都一樣,都會抹殺那些不利於自己的。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另外官方編纂的孤本可以更好的流傳吧。
歷史太久遠了,提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上面很多回答都是自我觀念下的產物
推薦閱讀:
※古典開辦的新精英培訓課程怎麼樣?除此之外還有那家職業規劃諮詢比較好的個人或機構?
※你見過的最美的古風圖是什麼樣子的?
※何稱「古典」?
※馬勒在古典音樂史的地位如何?和哪些作曲家在一個檔次?
※力拔太華鏖鯨牙;里的鏖鯨具體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