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到底值不值?

不到山頂你就看不到山那邊的風景,值不值看對夢想的渴望程度以及努力程度。出國留學這筆賬對於每個人的演算法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喜歡獨自一人行走江湖,你問他值不值,他會罵你SX。

不可否認, 當前海外留學市場日益開放,教育逐漸變成可以牟利、利潤豐厚的商品,商品提供者們瘋狂斂財,海外大學也從流水線屎大規模培養學生中獲利,尤其是現在很多大中介代理的國外院校,在國內知名度有限,有錢就可以去讀,這部分學生是不太划算的。但是對於美國前100的大學,整體教育水平高於國內學校,不是任何學生都能申請到,需要嚴格的篩選和考核,回國很受認可,畢業以後也有很好的回報,有能力申請這些大學的學生是可以考慮出去的。

從回國競爭力來講,海歸自然含金量高一些,就業上也頗受優待,入職多是一線城市大公司,即使專業經驗不足,但更容易拿到面試和給予培訓的機會,畢竟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語言也是一大優勢。

從長遠來看,這種經歷帶給我們的不是知識本身,也不是鍍金的海歸頭銜,更多的是見識和不太一樣的思維方式。這種能力在做基礎工作的時候,顯示不出它的作用,但等工作到一定層面,就會發揮作用,現在很多大公司的創始人,其實已經很有錢了,最後還是會聘請職業經理人或者自己到海外某大學進修,因為他們知道以自己的見識和能力,公司只能到達那個水平,很難在突破,一定要找更優秀的人或者學習更先進的理念。

所以出國留學是一項長遠投資,它的受益不會隨著投資結束即刻呈現,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出國留學,但是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寬裕的學生,在國內考研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如果有足夠的條件申請世界名校,出去獲得一個學位,讓職業生涯有更高的起點,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赴美深造,你真的準備好了嗎?|美國留學,最近是大熱,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都做好了準備,個人認為心理準備和對美國教育的客觀認知很重要。


這個沒辦法預判

有錢的話 那麼出去讀書 長長見識也是好的啊

這個case by case


強答。

很多人都問: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麼,到底值不值得?

有些人喜歡自由開放的美國,有些人嚮往文藝氣息濃厚的歐洲,有些人追尋黃金海岸的澳洲……出國值不值得這一說也只有出國的人才能感受到。

從嗨學長平台創立到現在已經快兩年,在這中間接觸了不說上萬的學生,幾百上千還是有的。他們是一批懷著夢想去美國留學的青年。他們在異國環境中堅持自己的夢想,同時為了不被外國人瞧不起,學業也是不落下。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雖然留學很辛苦,爸媽、好友都不在身邊,但留學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體驗,他讓我成長,學會了獨立,擁有了更加強大而包容的內心,去美國留學,我不後悔!」

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陽陽,27歲,UCLA導演系的研究生。也是我們嗨學長平台上活躍度很高的一員。每一天他的生活時間是早上5點30起床,5點40出門,6點到學校,然後是學習、工作,晚上12點睡覺。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7個小時。中間穿插的是在片場里搬動10幾20斤的器材上上下下。沒有女票,因為有時間約會不如睡覺,好幾次路上開車開到了溝里。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電影太苦了,喜歡買票看看很好,千萬不要選這個專業。我問他,那你為什麼堅持下來?他說,喜歡,沒辦法!(好像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好的形容詞就是,I can』t help it!)。別以為這是孤例,他的室友只會比他更瘋狂。因為兩年里,他的室友從來沒有在他睡前(12點以前)睡過,從來都在他醒來(早上5點30)前起來工作!他的老師也不例外,即便已經是好萊塢出名的剪片人,每天也是早上6點鐘在學校里見到他。如果你在UCLA導演系見到一個蓬頭垢面,穿著藍嘍的中年人,可能是一個窮噹噹的名人,因為他用5年時間把所有錢拿起拍一部自己喜歡的紀錄片,而這中間根本不願意把時間花在剃鬚修面這樣的事情上。

UCLA導演系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導演系。每年800人申請,80人進入面試,27人最後獲得錄取,可見條件之苛刻。可是,一旦你成為他的學生,不但有豐厚的獎學金,各種方便,你拍一部片子學校給你3萬美元獎勵,而且版權還屬於你!導演系還有每年兩次大party,公開可以喝酒,暗地裡允許大麻(這些都是導演系的特權,其他系是沒有的)。好像這個學校唯一在乎的是讓每一個藝術天才得到最大的滋潤,最大的可能。

我將陽陽的例子告訴給我身邊的朋友,不少朋友都說「出去讀書沒必要那麼拼啊,身體最要緊,這麼高強度的學習,身體怎麼受得了!」在外人看來他們過於拼,只是學習而已。其實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留學後壓力有多大,在頂尖學校里學習,周圍都是拼盡全力奮鬥的學生,自己又豈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呢?自己的夢想怎麼才能實現呢?

在我們平台上還有很多像陽陽這樣的學長學姐,他們晚上十點、十一點還在圖書館學習或在實驗室做實驗,為了自己的夢想拼盡全力!

一旦決定出國就不要想值不值得,當你付出最大努力之後你會發現一切都值得!期待嗨學長平台的所有學子都能夠綻放自己的夢想!!!

作者:nanc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721743/answer/130835689


很多人都問: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麼,到底值不值得?

有些人喜歡自由開放的美國,有些人嚮往文藝氣息濃厚的歐洲,有些人追尋黃金海岸的澳洲……出國值不值得這一說也只有出國的人才能感受到。

從嗨學長平台創立到現在已經快兩年,在這中間接觸了不說上萬的學生,幾百上千還是有的。他們是一批懷著夢想去美國留學的青年。他們在異國環境中堅持自己的夢想,同時為了不被外國人瞧不起,學業也是不落下。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雖然留學很辛苦,爸媽、好友都不在身邊,但留學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體驗,他讓我成長,學會了獨立,擁有了更加強大而包容的內心,去美國留學,我不後悔!」

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陽陽,27歲,UCLA導演系的研究生。也是我們嗨學長平台上活躍度很高的一員。每一天他的生活時間是早上5點30起床,5點40出門,6點到學校,然後是學習、工作,晚上12點睡覺。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7個小時。中間穿插的是在片場里搬動10幾20斤的器材上上下下。沒有女票,因為有時間約會不如睡覺,好幾次路上開車開到了溝里。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電影太苦了,喜歡買票看看很好,千萬不要選這個專業。我問他,那你為什麼堅持下來?他說,喜歡,沒辦法!(好像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好的形容詞就是,I can』t help it!)。別以為這是孤例,他的室友只會比他更瘋狂。因為兩年里,他的室友從來沒有在他睡前(12點以前)睡過,從來都在他醒來(早上5點30)前起來工作!他的老師也不例外,即便已經是好萊塢出名的剪片人,每天也是早上6點鐘在學校里見到他。如果你在UCLA導演系見到一個蓬頭垢面,穿著藍嘍的中年人,可能是一個窮噹噹的名人,因為他用5年時間把所有錢拿起拍一部自己喜歡的紀錄片,而這中間根本不願意把時間花在剃鬚修面這樣的事情上。

UCLA導演系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導演系。每年800人申請,80人進入面試,27人最後獲得錄取,可見條件之苛刻。可是,一旦你成為他的學生,不但有豐厚的獎學金,各種方便,你拍一部片子學校給你3萬美元獎勵,而且版權還屬於你!導演系還有每年兩次大party,公開可以喝酒,暗地裡允許大麻(這些都是導演系的特權,其他系是沒有的)。好像這個學校唯一在乎的是讓每一個藝術天才得到最大的滋潤,最大的可能。

我將陽陽的例子告訴給我身邊的朋友,不少朋友都說「出去讀書沒必要那麼拼啊,身體最要緊,這麼高強度的學習,身體怎麼受得了!」在外人看來他們過於拼,只是學習而已。其實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留學後壓力有多大,在頂尖學校里學習,周圍都是拼盡全力奮鬥的學生,自己又豈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呢?自己的夢想怎麼才能實現呢?

在我們平台上還有很多像陽陽這樣的學長學姐,他們晚上十點、十一點還在圖書館學習或在實驗室做實驗,為了自己的夢想拼盡全力!

一旦決定出國就不要想值不值得,當你付出最大努力之後你會發現一切都值得!期待嗨學長平台的所有學子都能夠綻放自己的夢想!!!


我沒有數據支持,只提供一下思路:

值不值取決於你的目標。為了實現你的目標,你願意承擔多少成本?來美留學是否有助於實現你的目標?

價值觀純粹是件主觀的事。比如說你的目標是來這兒找工作賺錢,那就好好研究一下就業狀況和期望年薪;你來這是為了參與最頂尖的研究,那沒說的,找到靠譜的組靠譜的導師好好做研究 etc.

另外,我一直覺得,趁年輕多走幾個地方,不是浮光掠影的旅遊,而是沉浸進去,試試別的活法,是件不錯的事。參差多態是幸福的本源。只是,不要讓別人為你買單。


很多人其實都在問這個問題,到美國留學到底值不值得,像公立院校一學年的學費差不多在3-4萬美金,私立5萬美金甚至更高,這還不包括生活費,一般本科四年花費在100萬左右。如果僅僅從金錢上衡量,確實在短期內投入和產出是不協調的,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收穫都要與金錢掛鉤,就拿我留學美國的經驗來看,在美帝幾年的學習,所帶給你的不僅僅是學術能力的提升,更是培養獨立自主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美帝讀完書後,你會發現,你變得很理性,很有責任心,做任何事情都特別的有規劃,當然,獨自一人來到美國,難免在心理上會承受遠離家鄉的痛楚,但是人都是在慢慢的成長的,美國是一個崇尚獨立、自主的國度,一旦我們熬過最初的幾個月,你會發現,原來我可以!這種成就感是金錢無法比擬的,下面我就說說我在美帝這幾年的收穫:

1. 學術能力

去美國前就聽說美國的大學對待學術的嚴謹性,在美國學習後,感觸更深。眾所周知,美國的大學時一個寬進嚴出的機制,錄取你不是很難,但是你想畢業卻是要你付出常人難以想想的努力。在美國,高中很輕鬆,各種party,各種high,但是這群人一到了大學馬上變了一個樣,絕大多數都是教室、圖書館、宿舍、食堂四點一線,就拿我們威斯康星大學來說,凌晨的圖書館都是人滿為患(你沒有聽錯,不是期末考試,而是平時都這樣),這其實跟美國大學本科課程結構、畢業要求有關係,美國所有大學都實行學分制,這裡不同於國內給你每個學期安排好的,很多人可能覺得,學生修完不就畢業了,感覺很自由很輕鬆,其實不是這樣的,美國的大學對於每一個學科,每一個專業都有嚴格的畢業要求,比如你需要修多少文學學分,多少理學學分,多少專業課等等,他們不會管你選什麼課,只會要求你滿足多少多少學分,對於專業課你也不是想修就能修,在本科錄取的時候,你往往是general studies,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沒有專業,因為美國大學本科專業各自有自己的錄取要求,你需要利用在前1-2年的學習中滿足這些要求,然後再去申請專業,對的,專業也需要申請,也有被拒絕的,所以如果你在美國前1-2年不好好學習,你可以就沒辦法上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你換其他專業,那麼之前所修的課程有可能部分課程就白修了,因為每一個專業要求又不一樣,這也造就了我們學校大學四年的畢業率才百分之20幾,100個人裡面只有20多個人能四年內畢業。說說具體的課程,通常來說,每一門課一學期要考3-4次考試,平均一個月考一次,期間會穿各種大論文、小論文、作文,課業壓力非常大,但是你會發現,通過這樣系統的學習,一學期下來,學過的知識很難忘記,漸漸的你的學術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對待知識的態度也在慢慢轉變,如饑似渴可以形容。

2. 獨立能力

說實在的,美國畢竟是異鄉,國外的月亮也未必圓,12000公里的距離滿滿的都是思戀,才到美國那會確實比較難煎熬,完全都是你一個人,不會有誰來幫你,我當時出國的時候跟你的妹妹差不多大,一個人拖著兩個大箱子,從洛杉磯轉機去芝加哥,在洛杉磯機場等了9個小時等下個航班,凌晨的飛機去芝加哥,經過4個小時的飛行,早上5點多到芝加哥,當時正值冬天,芝加哥機場外面下著大雪,一個人在外面遊走找大巴,然後坐了3個小時大巴到了麥迪遜。一路上我又擔心又害怕,加上當時英語不好,也不敢跟別人交流,經歷了一段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苦時期。到美國後,需要你一個人去入住宿舍、參加開學典禮、辦電話卡、開銀行卡、生活一段時間會有租車、考駕照、辦SSN等等,雖然很多學校都提供諮詢,但是還是需要你自己去做,一開始確實不簡單,也很難,但是慢慢的你克服了思鄉之後,慢慢的你嘗試自己獨立解決自己的事情之後,一切都會變得沒你想像的那麼難,經過幾年美國生活,現在遇到什麼事,我會第一時間想各種解決方案去解決,也很樂意找人幫忙,美帝總是會充滿各種熱心群眾,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3.交際能力

在你去美國的時候,你是沒有朋友的,因為你所有的朋友、同學絕大多數都在中國,所以在整個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從0開始,在美國,整個社會的文化就是這樣的,無論你想不想與別人交往或者交流,學校在課程的教學設置上也會時刻凸顯這一點,比如,很多課程都有disscuion課,就是讓大家一起討論,還有group work,一個小團隊一起去解決一些問題,完成報告,還有不少課需要你當著全班的面做一個presentation,這一切都會讓你,相比於在國內,更加的開放、大膽、敢言,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這裡有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群體和留學生,一個小組裡面可能有來自英國的,有自己馬來西亞的,有來自韓國的歐巴,多文化的碰撞往往讓你的視野更加的開闊,更加的海納百川。在美國的幾年裡,讓我見到任何陌生人都能很快的找到彼此之間的共同話題,在團隊里也能很快的與別人打成一篇,取長補短。

4.禮儀之邦

我個人覺得禮儀與素質其實是兩碼事,美國人的謙讓很多時候是美利堅文化的一種體現,也不像很多人去美國旅遊回來說美國人素質多麼多麼高,其實這也要看人,美國人也是很吵鬧,很擾民的,但是確實,來到美國後,生活一段時間後,會變得特別的有禮貌,比如,美國人會」讓門「,就是前一個人進門會把門抵住,直到最後一個人全部進去之後才自己關上門,又比如,在路上,行人永遠擁有優先權,即使是沒有紅綠燈的路口,看到行人在過馬路,也會主動停下,等等,這樣的禮貌規矩不勝枚舉,一開始來會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時間長了,慢慢發現自己也會這樣去做,給別人留門、不闖紅燈,看到行人就會停下,聽到救援車一定會靠邊停,這些禮儀會讓我們受益一生。

回到你提到的這個話題,去美國留學到底值不值得,其實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值不值得事情,只要是你妹妹自己真心想選的路,真心想去做的事情,作為家長應該大力的支持,美帝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比如槍支泛濫,部分地區治安較差,種族歧視等等,不過如果僅僅因為投入和產出的不協調,而放棄去美國的夢想,我覺得是很不理性的,因為我們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很多是一輩子受用的,很多留學歸國找工作可能就只有幾千塊錢,但是我相信他們內心的富足是很多人沒辦法比擬的,其實這樣不就夠了嘛。

我準備把我這四年在美國的各方面經驗都分享出來,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也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幫到各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287647?refer=c_34765476


近兩年來,內地在大學生出國留學熱度不減的同時,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的中學校園「托福」熱升溫,興起了中學生出國留學熱。在南方一些城市,辦理出國留學的中學生占所有出國人員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留學,特別是留美,在中國已經滲透到普通中產階層的生活中,乃至年收入三四十萬的家庭,也會拿出一百多萬的資本送孩子出去讀書。這種留學潮已經持續多年,初期回報也顯現了出來。四年留美,怎麼去怎麼回來,一事無成,揮霍了父母一生的積蓄。這樣的事例已經屢見不鮮。

那麼,留學還值不值?

當然值。但要看怎麼留學。

我們這些老留學生,親身享受著留學之益。當然,我們那個年代,出去的多是拿了全獎,家裡一分錢不花不少;除此之外,學校給的生活費,比起國內親友的工資,儼然是高收入了。這當然沒有賠的問題。不過,今天站在「過來人」的立場回頭看,假設我們當年沒有全獎,一切自己埋單,二百萬人民幣投進去,從現在的收穫看,僅僅算經濟賬也是值的。但是,月薪拿不到五千的海歸,花一百多萬留學,那無疑是賠得血本無歸的買賣。

那麼,怎麼才能理性地確立留學戰略、盡最大可能保證這筆教育投資的回報?其實,這道理和股市的邏輯非常接近。在理性的市場中,買股票要想保證回報,就必須看準所購股票的企業的表現。企業能夠有長期、穩定、傑出的表現,你的投資就有巨大回報。如果企業不爭氣,你多半會賠得很慘。

留學的投資對象,是自己的孩子。這裡和股市投資就有了明顯的不同:家長的錢,首先包含著巨大的感情投入,而且對親生骨肉也很難客觀評價。你要告訴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不是那個料,對方轉身就走,根本聽不得真話。

我並非想攔著父母往自己孩子身上投資。這是攔不住的。況且,父母肯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是個值得提倡的價值觀念。所以,只要有條件,留學還是要去的。但是,怎樣使留學產生更大的價值、讓孩子學到東西、有傑出的表現、不必回國為五千塊的月薪發愁?不管是站在家長還是孩子的立場上,這都是重要的現實利益。

然而,就在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我和學生及其家長往往說不到一起。最近一年多,我為許多高中生們進行留美的學業輔導,其中包括一些已經被美國大學錄取的學生。輔導一段後我坦言相告:你程度還不行,多準備一年出去更為明智。即使已經被美國的大學錄取,一般都能推遲入學。等有了實力再去,才會有優異的表現,有遠大的前途。

可惜,這樣勸了許多人,沒有一個接受我的建議。有些家長還比較冷靜,覺得我的還入情入理。留美當然要聽聽在美國大學裡教書的人的勸告了。但孩子堅決不幹:前後左右的同學都走了,許多不如我的也走了,怎麼偏偏我要留下為了留學「復讀」?在這方面,家長當然拗不過孩子。況且家長本身也對這樣的新理念將信將疑。結果,千千萬萬家庭在留學上的「風投」,最後做決策的竟是十七八歲一點世面沒有見過的毛孩子。哪個企業這麼經營還能存活呢?

你翻翻國內關於海歸的報道就知道:多少海歸回來晃蕩幾年也沒工作,或僅有個非常低薪的工作。以我個人的經驗,出去泡四五年,哪怕對美國有點浮表了解,劃拉劃拉寫點見聞分析,稿費也能掙不少。怎麼五千塊月薪掙不到?《經濟學人》幾年前就報道,外企中高層人才奇缺,經常因為招不到人而無法發展。我在中美兩頭做生意的朋友也說,真找個能幹的人才,美國更便宜。中國這樣的人很少,好不容易找一個,人家奇貨可居,沒兩天就跳槽了。這些現實,和海歸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說到底,不是沒有機會,還是出去四五年沒有學到本事回來。

為什麼四五年在外面居然學不到本事?因為出去的時候準備不足。我們那一代留學都比較成功,是因為有個獎學金門檻。能過這道門檻的,學業準備相對都比較充分,百里挑一地出去,到人家那裡拿上馬賽中馬,贏面自然大一些。所以,我們這代人即使把當年拿的獎學金全退回去,留學也是贏大了。如今這道門檻沒了。更有甚者,美國大部分大學陷入財政困頓,蜂擁到中國搶家長們的學費,甚者不惜降低錄取的門檻。比如,明明SAT平均成績在1900 以上的學校,竟會收只考了1400多分的中國學生!學業平平之輩,到異國他鄉用似懂非懂的語言和美國學生競爭,怎麼可能贏?

語言還在其次。中美教育體制反差巨大。中國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一路刷題上來,除了勾對選項外幾乎什麼能力都不具備,腦子都麻木了。我輔導的一些學生,托福過了100左右,SAT也過了2000,並且進了排名三四十之間的「名校」,但讓他們寫讀書報告,要麼根本寫不出來,要麼滿篇抄襲而不自知。他們臨上飛機才知道:美國大學的許多課程,並不是刷題,期末要交讀書報告或學期論文,規範很嚴格。而自己還沒有寫過一篇像樣的小文。這樣出去怎麼適應?

所以,我反覆勸學生和家長:投入一兩百萬到一個企業,難道不要看準企業有所表現才能出手嗎?為留學投入這麼多資本,難道不也要先保證自己有所表現嗎?一點把握都沒有,甚者連出去後的學業究竟是什麼樣都茫然無知,還不是匆匆忙忙出去、匆匆忙忙回來?既然回來後海歸變海待一耽誤就是幾年,為何不把這些年用在出國前進行留學復讀?你一兩百萬的投資,今年出去僅能吸收美國大學所提供的教育的30%;晚出去一年,同樣的錢,則能吸收70%。這一來一去,就是40%,就是幾十萬的價值!怎麼就不能等呢?

其實,這種道理,連高考的學子都知道。高考復讀風的流行,就在於多準備一年的實際利益太大了。你願意匆匆忙忙進一個不知名的普通院校,還是再奮鬥一年進北大清華?選擇是很明確的。在美國學生中,也有類似的傾向,只是因為國情和價值觀念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太一樣而已。我過去早就介紹過,美國年輕人,在高中畢業到大學之間,喜歡插入「空缺年」。他們經常是向錄取自己的學校提出推遲入學,然後在沒有功課和升學壓力的情況下,用一年的時間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知識,保證進了大學後更有效地吸收那裡的養分。美國大學教育費用日益飆升,家長也往往希望孩子更成熟後再讀大學。

中國的高考學子經常復讀,美國的高中生畢業後希望有「空缺年」的經驗,為什麼中國的留美學子拒絕這些?其實,中國的留美學子,比沒有文化、語言和教育體制的障礙需要跨越的前兩個群體都更需要這樣的時間。我姑且稱之為「補缺年」。因為這不是高考式的復讀,不是沒完沒了地重複刷題,而是用來填補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和美國的大學教育之間在語言、文化、學業等諸方面巨大的鴻溝。這往往一年時間還不夠。即使是那些很優秀的學生,至少一年的準備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體而言,這種「補缺年」,可以放在大學錄取之後,即推遲入學,根據學校的課程要求,進行為期一年的有針對性準備,特別是文科方面語言和文化障礙比較大的領域。美國盛行通才教育,即使學理工,這些文科的課程也繞不開。恰恰是這些課程,屢屢成為中國學生的「殺手」。

不過,在我看來,更好的方式,是推遲考試和申請,集中精力攻讀英文原版的著作文章,體會用英語吸收知識的樂趣。等到了欲罷不能時,自然有強烈的動機去留學。此時稍微花幾個月強化一下應試,該有的成績馬上會有。這樣出去讀書,也更容易適應。

「補缺年」的另一個好處,是培養孩子的工作倫理。家長通過這樣的「補缺年」給孩子傳遞一個強烈的信息:想出國可以,但你必須付出必要的努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否則就沒必要留學。想早走就多用功點,如果懶懶散散,就別看著別人走自己瞎著急。教育不是消費。沒有一到18歲家長就活該為你留學燒錢的道理。這種家長所設置的「准入門檻」,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業表現。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長線投入,投機取巧、抄近道是不行的。上大學時準備不足「搶跑」,畢業後就會作為海待把搶出來的時間加倍地賠回去,而且一生的事業低沉都可能難以逆轉。所以,留美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補缺年」中的復讀。而這一環在中國的留學熱中幾乎完全缺失。這是造成海歸變海待這種教育資源浪費的核心原因。


1.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美國的教育在未來三十年仍然是最好、最有活力的,知識更新迅速、教授真正在做教育、做科研、做創新;

  2. 增長「見識」:美國畢竟有很多前沿的、新興的技術、產業、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著,我們可以深度發掘我們擅長的領域;看看這個國家究竟強大在哪裡?

  3. 英文:你在美國讀學位的話,上課、發言、小組討論、寫作業都要用英文;畢業之後張口就能夠說英文、抬筆就能夠寫英文;你就是一位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工作的人才了,因為你已經掌握了全球的通用語言-英文,當然前提是你願意努力學習;

  4. 四是你的校友網路,也就是你的人脈:以美國白人為主,加上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所以你的人脈是全球範圍的,也就是你走在人脈的前列,這些同學都是你40歲事業成功的助推劑、合伙人;

  5. 五是因為在美國的大學裡確實能學到東西,美國的大學還沒有被產業化,而是保持了學術研究的優良傳統,所以教學質量確實很高。

  6. 美國名校的教育不僅僅提升我們的「個人競爭力」,增長我們的「見識」;它還能讓我們擁有「胸懷天下的情懷」,歷練我們的「人生智慧」,完善我們的人格。


作為在中國本科和美國本科都待過的人,不請自來,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對過去這幾年做做總結。

在北京一普通985念的大一,專業top2,周圍都是超級大學霸,說實話,比我在美本的生源高出好幾個檔次。

但為什麼選擇轉學?因為在我們學校我們專業,知識是死的,陳舊的,並沒有和實際結合起來,這讓我對專業和學校非常失望。但其實回過頭想想,只是和國外側重點不一樣罷了,尤其是傳統理科,國內打的基礎是非常有用的。

就這樣我轉學到了美國中西部一個二流大學,也上了不少自己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課。對於選課制度,至少在我所在的專業,自由度並不是很高,國內高估這點了。但在這邊有很多課都是看著沒用,實際上在以後的生活中都非常有用,比如寫作課教你論文格式,如何引用,演講課教你如何做好presentation。這讓我感覺到知識是活的,是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再比如演講課讓你陳述學校現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院選課讓你談談如何讓學院可持續發展,高級寫作課有TV production和game design的主題可以選修,法律課更多講所在州法律,法條回家背,上課講案例。基礎理科我不知道,但估計比較枯燥,並沒有那麼大的彈性,編程課大project真的就需要你理解所有內容才能做的出來,每個人的作業不一樣。藝術課真的是自由發揮,我倒是覺得不如像國內那樣素描色彩一步一步來的效果好。

其實在國內的時候周圍的很多同學很有靈性,但國內的本科教育並沒有讓他們發揮出來。還一件事就是在國內學CAD用2004版,在這邊都是最新的正版。學的遊戲引擎也是一直與時俱進,去年講unity, 今年課就改成unreal了。

談談生活方面,必須要做好一個人面對所有事情的準備,要習慣孤獨,最後享受孤獨。

總之,出國並沒有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但至少沒讓我變得更差。

睡前一答,求能順利畢業。


前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學生前來回答這個問題,哪裡回答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見諒。

題主這個問題很大,沒有涉及到專業,單純就問留學美國值不值,這顯然是一個千人千面的問題。

1.想清楚自己的目的

本人之前在密歇根大學讀書的時候,同學中有許多抱著以後「移民美國」的目的來的,當然同學中也不乏抱著出國見世面,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就貿然來美讀書的人(這部分人大多家庭富裕)

2.看看自己的資本

也就是題主涉及到的錢,就像其他人回答的一樣,家裡是否有閑錢資助你出國。

題主既然會問以後能不能賺回來,那顯然也是不希望給家人太多負擔的,美國社會和中國社會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更看重的是你的個人能力,而不是你的文憑。能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更多的是在於個人。當你能力夠了,是否能找到工作只是時間問題。

3.能否承擔最壞的結果

這個問題下最壞的結果無非是:沒有找到工作,或長時間沒有抽到 H1B 簽證,只能回國。

事先想清楚自己能否承擔這種最壞的結果。

至於值不值,每個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答案都不盡相同。

我曾經也是留學生,但是後來秋假出去玩放鬆學習壓力因為同學(司機)打瞌睡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重新讀書發現完全讀不進去了(壓根不能理解),而且自己對專業興趣也不大,所以我回來了。

但是我並不後悔自己當時的選擇,人生境遇不盡相同罷了。同時我也感謝這段經歷,因為在美國治療,我得以保留了一條性命,也開始明白生命的可貴。我之前的同學中不乏很多人,一心想留在美國工作,他們為了這個目的,盲目地跟風轉 CS,只因為 CS 好就業。

做任何事情前,都想一想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能否承擔。

美國確實好,那裡彙集了各色人種,生活設施、公共設施等都很人性化;

美國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作為黃色皮膚的人生活在那裡,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不一樣的對待,以及自己的英語口語不是從小在美國長大,很難很難融入其中,做到無縫銜接。當然如果你有一顆不怕孤獨的心,會好辦太多。

好運!

————————————————————————————————————————

我的公眾號:小白大道。

如果你也有美國留學的慾望,但苦於不知道從何做起,關注我的公眾號就對了~ 沒錯,就是會告訴你得怎麼備考、怎麼跟老師套磁、怎麼準備行李。

想為家庭節省開支, 關注我就對了~


值得。

我覺得我大學四年做得最不後悔的決定就是來美國。

認識一堆很nice很cool的人,世界這麼大, 有無限的可能性,所以真得覺得美國的自由在於生活的多樣性,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像中國,每個人都擠在一條路上為了0.1秒而拼盡全力,以前覺得一定要進名校,現在只覺得這個世界好大,想要到處去看看,去體驗。

名校,錢,時間和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比,真的不值得排在人生的前面。


不管你去哪個學校 學習能力如何 去美國留學會讓你:內心更強大 眼界更開闊

我個人認為這兩點足以改變你的一生跟未來


無意間瀏覽到這個帖子,那麼小編髮表一下自己針對美國留學的看法。看到評論里最多的就是關於美國留學價格的回帖,我還是覺得各位應該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

美國留學到底值不值這個回答,主要取決於你去的是美國排名多少的學校,你所學的專業美國留學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提高,大家都知道去美國一年的開銷大概35w人民幣,相對於其他的國家是最高的,但是為什麼每年還有這麼多學社都去美國留學呢,這要看學生回來的一個結果,世界福布斯排行榜裡面的名人有80%都在是美國人或者在美國留過學,現在世界前500強的企業大多招生標準也大多都定在世界排名前100大學的學學生,而在美國你只要進入美國前50大學那麼你的院校排名一定在世界前100之列,即便在中國各大高校多多少少也有美國留學回來的經歷,簡單舉兩個例子,北大的校長林建華,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都是在美國留學過的。

教育興國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也是最有價值的投資,看到之前帖子里一直在呼籲美國留學的價格高,所以不建議去美國留學的聲音我對此真的表上不贊同。下面我舉一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學生例子

李同學,家是江蘇的里屬於一般的工薪階層的家庭,大概一年家庭的收入在15w左右,孩子很用功是我國某知名985大學的學生,學生的G點3.97,來找我們的時候我從小男孩的眼睛裡就看得出一中執著跟堅毅,後來我了解到父母為了供他出國賣了家裡的一套房子,14年我們幫他申請到了哥大的金融經濟學,就讀兩年後回來去的是的廣州的摩根工作,第一年的工資就達到了100w,工作一年之後學生想轉行,公司為了挽留他,工資直接提高到了150w。如果李同學沒有這兩年的在美國留學的經歷,他想去摩根這樣的企業實習或者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去美國留學回來的價值真的是物超所值的。

當然我上邊所說的是去的是美國名校的學生,如果學生去美國只是為了去美國鍍一層金,去一個美國前200都沒到的大學我這邊也真的奉勸各位還是不要去的好(土豪請無視)。


各有各的利弊吧,對某些性格外向愛交朋友的人來說國外可能是天堂,但對我這種性格有些內向的人來說我更喜歡國內


因為本人曾經留學美國的,並且回國工作幾年了,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我在2011年去美國,讀碩士,而且讀的是慘不忍睹的。。教育專業(目測沒什麼錢途)

在美國讀碩士2年算下來,一共開銷70w人民幣。周圍的大姨大媽紛紛表示不解,這大幾十萬要花多少年,才能賺回來啊。

事實實力打臉。

我現在工作四年,第一年我的收入15萬,第二年35萬,第三年50萬,第四年70萬(都是稅後),四年下來我的工資收入是170萬。

利用我留學生的身份,我順利落了戶,趕在2016年房價大漲之前買了上海的房,400萬買入,現在漲到700萬,算下來賺了300萬。

另外一套房子,買在崑山花橋,是我一個留學的同學家裡做生意,消息廣,告訴我崑山重點規劃,及早投資布局。買入時85萬,現在漲到200萬,凈賺115萬。

直接或間接,拜留學所賜,我的經濟收益是585萬,我名下的房產也過了千萬。

有人會說,我的工資收入,不留學就獲得不了嘛?

我想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在留學時認識的牛人確實塑造了我的思維。怎麼做選擇,怎麼選擇做事的順序,什麼時候堅持什麼時候換軌,對待努力的態度,這些都是在留學過程中我從一些同齡牛人身上學到的。回想起來,四年工作中一些難關,沒有這些思維的支持,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很好的跨過來。

當然,這些受益和好處,我在留學之前想到了嘛?完全沒有。

我能想到的好處就是留學也許可以讓我英語好一點。

諷刺的是,留學期間我的日本朋友居多,日語突飛猛進,英語反而還不如留學前(為了留學我惡補英語)。

所以,人生中,很多選擇到底值不值,事前能討論的出來嘛?我覺得可以分析,但千萬別覺得自己的分析有那麼的靠譜,很多時候事後看這些分析就是狗屁。

但是,勇於擁抱變化和挑戰,跳出目前的狀態,去探索,去尋求新的可能性,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生活會回饋給你什麼。


我前幾天在另一個問題里回答了以下的內容:知乎-內部鏈接,其中大部分內容是可以遷移到這個問題來的。

介紹一下自己:老朽80年代末在杭州一大學讀完的電子工程系,本碩連讀,現在這大學已經併入浙大。

當時電子工程系,軟體硬體分的沒有那麼清楚,所以我也不知道今天我們那個系,到底算在什麼系比較合適。。

90年代的IT業是昂揚的、但是也是盜版的、是血淚的,我們這一代人在烏托邦式的理想化里認識到了純軟體業的脆弱、認識到了IT業的慘烈,目睹了互聯網泡沫的粉碎。我們當時也有過失望和彷徨...但是事實證明,我們的堅持是正確的!短短二十年後,今天國內IT業蓬勃發展,從全球來看,不是世界第二,就是第三,這現象令我等老朽歡欣鼓舞:原來不是我們的行業有問題,是我們當年人才太少的問題。

隨著年歲增長,我現在做的事情絕大多數就是錄用人才、分配人才、盡量做到人盡其才。每年我跟我的幾個同事大概面試一千個過了初審的同學。當然了,現在這一千人中,好多都是海歸。

根據多年面試下來的對話,和與已入職同學的交流來看,簡單說幾句關於我個人對國內「留學暑校」」留學美國「以及整個」留學準備「這一條龍產業的看法:

我分成五點來講:

1. 為什麼如今依舊有那麼多中國同學想去美國讀本科?

2. 美國讀本科到底有什麼好?不是絕大多數都回國了么?

3. 為什麼"留學準備"產業存在有意義?

4. "留學準備" 產業有什麼極化的現象?

5. 美碩的難與易:

============================ 正文 =====================================

1. 為什麼如今依舊有那麼多中國同學想去美國讀本科

歸根結底,是我國教育資源稀缺並且極度不平衡。而極度不平衡這一點上又可以用兩方面來論述:一:地區分配不平衡;二:專業分配不平衡。

教育資源整體稀缺這一點,就從2016本科招生來講,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總共計劃招生374萬人, 其中中央各部門所屬高校(110所)本科計劃招生48萬人 (也就是公認的國內重點大學) (數據來源於 《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製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鏈接於: 2016高考招生計劃公布 全國共招本科生374萬) ,而高考報名人數依舊於往年一樣在1千萬左右(940萬),鏈接於:全國2016高考報名人數為940萬人_高考_新東方在線 。

且不說本科已經刷下2/3, 重點更是寥寥無幾,一年1千萬考生,進入一流大學的只有5%,這雖然比以前好一些,但依然是非常殘酷的競爭。

地區分配不平衡

至於極度不平衡,我不想在這裡講太多:略舉例子在地區分配問題上,天津北京上海大學多,考生少,一本以上錄取率將近24%,而其他各省都在18%以下掙扎。這個問題不單單是一個國家能一刀切的」公平「問題,因為天津北京上海很多一本院校都受到了高比例的市政府的直接財政投入,從義理來講,多錄取本地學生也是一種對地方勢力的妥協與合作。這一點我到此為止。

專業分配不平衡

專業這個問題上,可以這樣來總結:重點牛校有幾個水專業,一本其他大學有一些水專業,二本好多水專業,二本以下全靠恩師的培養或者完全自學。

那麼試想一下,一個在」高考戰場省份"的同學,就算平時是學霸:如果發揮稍不好,就有可能進入重點牛校中的水專業; 如果發揮再不好,就不得不進入一本里的水專業;如果馬失前蹄,那就直接進入二本里的差專業;從此大學之路就不得不發奮圖強,自學成才。或者一蹶不振,放任山野。或者從大一開始苦學英語,準備碩士出國深造。

從個人來講或許還有出路,從全國來講,那絕對就是血肉模糊的較量: 我這一生見過太多優秀的同學,成績沒過關,最終不得不進入優秀大學的水專業、不得不進入不適合自己的大學,最後轉系轉學又不成功,嘗盡人間辛苦。而另一種情況,成績過關的同學,由於志願填的時候信息不足,進入了一個後來自己最後發現不適合自己的專業,最後轉系也不成功。還有第三種情況,很多時候,一個大學裡所有的同學,最後為了生計,都往一個系裡拚命轉(比如今天的CS專業)。

我覺得,這三種情況,至少在美國本科錄取的時候是可以避免的。我身處杭州,身邊也有不少優秀的留學海歸:他們對於自己留學最後的專業,最終是滿意的:無論是錄取進入,還是後來在美國轉系。

當然了,美國留學,學費是非常昂貴的,如果本科沒有任何獎學金,相信很多家庭承受不起。很多家庭覺得不划算,這是難免的。但是正因為學費貴,我覺得」留學準備「這一條龍產業才必須做的好。

2. 美國讀本科到底有什麼好?不是絕大多數都回國了么?

沒錯,從留美海歸與留美學生數量對比來講,絕對是回國的留學生多。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這群同學雖然沒有留在美國,但是大多數都在美國前100的大學或者文理學院就讀,而之中絕大多數拿到文憑的人,他們都稱得上英語過關,至少得以C(2.0) 70分,以上的成績畢業。更重要的是,由於轉換專業方便,他們在美國的專業至少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是自己有所偏好下決定的。我發現,這些回來的同學,經過4年或者6年的教育,大多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喜歡的行業里的牛人是怎麼樣子的,知道該怎麼工作才能向優秀的人看齊。相比之下,如果他們沒有出國,那很有可能就會在二本大學裡幸福而萌蠢地度過四年,或者很有可能在一本大學裡一個不喜歡的專業里痛苦的掙扎四年,那就很有可能年紀輕輕就忘記了奮鬥的甘甜。兩者相比,肯定是前者出國更加對他們有利。

在這裡強調一點:我絕不是說國內一本、二本里沒有優秀的同學,絕不是說所有一本同學都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絕不是說所有二本同學都是在混日子。

但是對於家庭條件優越,而學生自己沒有想好該選什麼專業,或者因為高考稍有偏差,不能直接考進重點的同學來說,留美本科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個人發展道路。

3. 為什麼"留學準備"產業存在有意義?

這一點上,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學生適合不適合美國大學環境的問題:

雖然美國大學尊重學生的選擇和意願,但是美國畢竟是美國,那裡有著很多不和諧的事物,也有著截然不同的大學教育體系。那麼該怎麼樣讓學生體驗到這種不同呢?怎麼樣讓學生在了解這種差異之後,再做決定呢?我覺得這一點正是暑校和留學準備產業的意義所在。

暑校有兩種:一種是高中去美國大學呆幾個月,費用之高可想而知,一些高的項目直接學費2萬五美金,再加生活費機票差不多又要1萬,簡直是醉了。

第二種是參加在國內大學辦的美國暑校或者類似的暑期科研班,也就是蕭同學和其他很多人都在辦的事情,其實這個費用比起第一種便宜很多。

我覺得,在深入美國投資4年之前,學生和家長都應該真正了解,什麼是美國大學的課堂,什麼是美國的評價體系,美國的教授什麼怎麼樣的?然後做出真正的決定:要不要出國學習?是出國科研,還是出國學商、學文、學理、或者學工?這真正是關係一生的大事,與之相比,留學準備的投資是輕微的。試想一個同學,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父母勉強能湊起留學的錢,最後發現留美不適合自己,發現又進錯了專業,又學錯了方向,那不是非常悲傷么?

4. "留學準備" 產業有什麼極化的現象?

極化的現象是多的:從新東方俞老師演講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同學發現了準備SAT托福、GRE,能本科、碩士留美,於是這個產業就蓬勃發展,本科出國的產業相對於研究生略晚,但是由於高中生底子更加薄弱,反而行業做的更大:

英語教育:從英語大班到精品班到1對1 VIP班,收費是一個比一個高,老師是一個比一個不靠譜。現在上海杭州有些小班直接就是一個老師盯著一個高中生背單詞,一學期還要4萬人民幣,可想而知這個產業已經被哄抬到了什麼程度。

赴美高中: 這個幾乎是最昂貴的項目,有些同學,根本心理生理都沒準備好,就直接被無良中介連騙帶哄的拉到美國讀高中,一年費用起碼4萬美金。有些同學,天天在中介聯繫的寄宿家庭里跟廢渣美國人鬧矛盾,根本就無法用心學習。有些同學甚至直接在美國高中里墮落為學渣,天天轟趴。偶爾有同學能撐出一片天,最後發現他們的申請優勢,跟國內高中申請美本的待遇差不多。

名校國際班: 如今一線城市的高中里,有不少都有從高一就錄取的國際班,而且收費也很高,但是這種班如我前面所講的,依舊不能解決學生是否合適美國大學的根本問題:就好比還沒看到老婆就先訂了婚,這些同學的父母也是先投資再看著辦的典型。很過國際班裡的同學,由於都沒有準備高考,到了高三也基本沒有機會改路線,最終只能硬著頭皮往國外跑。

再強調一下:絕對不是說以上三者都是純扯淡,他們各有優劣,但是特點就是都非常昂貴,投資周期很長。與之相比,正規的暑校與正規的大學交流項目時間短,投資也沒有那麼長期。同學如果發現不適合美國的教育體制,還可以繼續準備高考。如果發現原來喜歡的專業是個坑,還可以考慮別的專業。

所以,正規的暑校項目,能起到保護小留學生的作用,是保護留學生父母投資的項目。尤其是保護了對留學這個事情沒有了解透,而又沒法全力投資赴美高中和國際班的家長。暑校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台,了解美國大學的真實情況。給他們提供了一種切身可見的信息。當然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高中去美國大學自己辦的暑期項目學習一段時間,也是合理的選擇。

當然了,暑校之間也有優劣,如果暑校變成了純英語學校,僅僅為了搞幾個績點,換幾個學分而存在,那就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悲哀。但這個問題不是」暑校「這一概念的問題,而是組織者道德觀念價值觀的區別。

5. 美碩的難與易:

對於很過本科沒有出國的同學來說,似乎讀碩士成了留美的一個普遍選擇。但我看來,美碩在很大程度上,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美碩出來三條路:繼續留美讀博士、回國工作、留美工作:

美博依舊是今天科學研究、學術研究的巔峰科研項目,很遺憾我不是搞科研出身,對於IT以外的情況了解不多。但是根據我跟很多海歸同學的交流來看,美碩對美博的錄取,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是絕對的。國內學完碩士的同學,申請美博成功的概率比美碩略低:大概美碩有機會跟教授見見面,早做科研技能的準備,而國內的同學,只能通過paper和郵件進行遠距離交流。但如今美博競爭之激烈,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這些交流的優勢,是微小的。

回國工作自然是人人能走的路,但是實話實說。光憑一張美國文憑,我們這些面試入職的也不會給予優待。我們這些略有技術含量的面試官,一般絕對會問有深度的問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看學生有沒有真正做過類似的project,有沒有對自己要入職的職位有深刻的認識,反而很少會問奇怪的數學問題。。。。然而,這些問題的視野,其實國內的本科生、碩士生,都能了解。

所以歸根結底,美碩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留美工作(非STEM能用OPT工作一年,STEM三年,H1B除外),但是現在美國各個行業聘請留學生的工作,大多以高端設計,頂端設計,全球生產線籌劃為主。這些工作本身,是強者通吃的,於是很多碩士同學不得不與美博進行赤裸裸的競爭。。。或者退而求其次,進入X農類型的半體力話。

"雄關漫道真如鐵",美碩的路,也不好走。建議有志的同學,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專業,個人的能力選擇。我在這裡斷言,如果所有的留美同學都學CS,那最後必然會行業爆炸,同學之間相愛相殺,最後大量人才回國。

最後總結一下我這個答案的大意

1. 美國本科尊重同學的個人選擇,能給一個人自由的空間決定自己這一輩子到底想幹什麼。但是美本花費巨大,條件一般的同學必須三思。

2. 美國本科的準備,也是一個花費巨大的投資,建議高中里的同學先去美國大學切身體驗一下。或者參加一些正規的暑校,不建議直接去讀美國高中,或者讀準備英語的國際班。

3. 美國碩士就業競爭激烈,申請博士更激烈,也不存在輕鬆轉專業這一現象。但是花費相對而言少一些。

4. 美國很多產業的中低端職業,都已經遷移到了中國、印度和東亞其他國家。所以美國的高等工作是競爭異常激烈的,往往美碩、美本、與美博一起競爭,美碩、美本之難,可想而知。

最後希望每個同學出國前都三思,選專業前也三思,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知道一切東西的價格,卻不知道任何東西的價值』by 奧斯卡 王爾德


「教育,就是把你所學的知識全部忘光了所剩下的東西。」


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這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大多數人判斷值不值是用金錢來衡量的。美國留學費用的確很高,4年花個100萬人民幣是很正常的,但是也有不少海歸回國就業月薪就5K,甚至還有3K的。高額的留學費用產出和預期之外的資金回報,讓很多人覺得留學不值。

但是我要說的是,教育是一種長線投資,是不能拿金錢來衡量的,那些回國拿低薪的留學生,我覺得可以問問他們,你們當初留學的動機是什麼?我相信拿這種低薪的,多數會回答你鍍金。

留學到底值不值,這其中摻雜的因素太多了,不過在討論值不值之前,你要先搞明白三個問題。

第一,你為什麼要出去?

這個問題常見的回答有:

1、 通過留學,提升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這是大多數留學生的留學動機, 對於那些有理想、有目標的學生,他們能拿出勇氣面對風險,追求夢想,這很好。不過,你也要思考清楚,如何能夠在美國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這才是核心問題。 提高職場競爭力並不是只有通過留學來達成,想通過留學來提升,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至少有過很長時間思想積累形成的,要做好未來的規劃,才能避免回國拿低薪甚至找不到工作。

2、想要移民,過上更好、更安逸的生活。 說實話,如果純粹就是這樣的想法,而不想面對挑戰、不想通過努力獲得你應該的得到的,我必須說這非常不靠譜。安逸的日子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去了美國你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和美好,所以更加容易產生去美國留學不值的想法。

3、就是想出去看看,這類人是少數,出去看看也不會考慮到值不值的問題。

第二,你如何在美國獲得你想得到的東西?

這是你留學美國值不值的最佳判定,你在未來收穫的一切都來源於你在美國是如何進行付出的,最直白的就是你目前的背景和實力怎麼樣,這取決於你能申請到美國什麼樣的學校。其次就是你所選擇的專業是否是你熱愛的,又或者是否是好就業的行業,這個專業所從事的行業未來是在上升還是下降。這些都會影響你以後對美國留學值不值得判定。

第三,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取決於你的家庭因素和自身意識決心,家庭條件不富裕,出國的一切就得靠自己打拚,不管是從學習還是生活上,都有清晰的思路和規劃,遇到問題也有強大的解決能力,這樣的人回國是比較好拿高薪的。

我們還是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大多數人會因為畢業後的發展來確定美國留學值不值,我們還是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調研,海歸們的數學運用、言語理解、邏輯推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普遍強於「本土製造」。而這四個方面的能力,是開展實際工作的基礎能力,會影響一個人處理數字、文字等信息的敏捷度和準確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綜合實力的體現。另外,留學生在創新力和情緒力等方面的「軟實力」也更強。

而從題主關注的在回國就業方面。

找工作不難: 國內畢業的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問題,而86%的海歸最遲6個月就能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有57.80%的海歸處於基層崗位、27.40%的海歸處於中層崗位。而且收回留學成本的時間也不是很長:5年及以上的49%、4年佔11%、3年佔18%。國內找工作是個看學歷和背景的社會,在篩選簡歷時,留學生因為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外語水平高和適應能力強等優點更能抓住HR的眼球。

漲薪快 留學生在工作穩定以後,漲薪很快。有數據顯示,海歸學生第一年年均薪酬只有8.3萬元,第二年則達到 13萬元,第三年突破32萬元。相對國內學生而言,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優惠政策多 留學生購買免稅車政策,留學生回國落戶政策,留學生回國創業優惠政策等等。對於留學生而言,不論是落戶還是創業,都占很大優勢。

海歸留學生的優勢一般會在3年後顯示,只要願意沉下心來工作,薪資水平將比國內學生高出30-50%。

隨著留學生爆炸式增長,海外背景不再是高薪的充分必要條件。如果處理不當,反而你因為過高的期盼在求職中容易受挫。一兩年時間再加幾十萬的經濟投入,單從賬面上看並不是非常聰明的決定,但是從以上的數據來看,我們能僅憑畢業後的那點工資就覺得美國留學不值嗎?


 很多人都想去留學,覺得留學比國內學習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大部分人都是看著身邊的小夥伴留學,所以自己也想去留學,留學的意義何在,一點不清楚。今天留留學小胖君帶大家了解美國留學到底哪好。

關於美國

據統計,2012/2013年留學生有819,644名國際生在美國高校就讀。美國已成為最受歡迎的留學之地。

美國有50個州,2014年的最新人口數量高達3.189億,成為世界第三大人口國。美國幅員遼闊,因而地形、氣候多變。

美國的教育

美國有全球最領先的教育系統,涵蓋各類出色的課程。美國的高等教育可以帶給所有學生許多東西。美國大學之多令人眼花繚亂,你可能會不知該如何從中做出選擇。

美國高等學府提供多種學科,而每一門學科又涵蓋了豐富的課程,國際生可以依照自己情況進行選擇。你會發現你可以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課程安排,哪怕是把英文和哲學或是把當代音樂和歷史結合在一起都沒問題。

美國教育可以讓學生有機會進行研究、教學和訓練。美國也培養了不少醫學、科學和技術方面的領袖人物。根據泰晤士世界大學2013-2014年度排名,世界前20名高校中美國佔據了15所。排名第一的是加州理工學院,緊接著是哈佛大學。

課堂外

美國教育不僅強調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同樣也給學生提供了許多的課外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諸如文化、社會和運動的俱樂部和社團,學生可以結識新朋友。

美國的每一個州都不同,風景、人民以及價值觀都不同。紐約是繁忙充滿活力的;內華達是沙漠之州;佛羅里達有著海灘和主題公園;阿拉斯加則是山脈連綿起伏。美國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著稱。留學生在美國期間可以充分體驗這裡的生活,盡情探索。

氣候

美國的氣候各地大不相同。

太平洋西北部,包括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在內的地區最為潮濕,平均氣溫約為32℃,夏季天氣會更熱些。確保你帶足了暖和的衣服以過冬,當然了夏天的時候墨鏡和輕薄的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太平洋中南部,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和蒙大拿州在內的地區夏季非常乾燥,而加利福尼亞更是出了名的好天氣。所以雖然說要備些暖和的衣服(特別是在北部),建議多帶點輕薄的衣物,當然還有泳衣。科羅拉多、猶他和內華達冬季非常適合滑冰,所以去那兒的時候要穿得保暖些。

假如你去的是西南部,包括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部分路易斯安那州及阿肯色州地區,那裡非常炎熱而且多雨,所以得備齊雨衣和雨傘。夏季非常熱,氣溫可高達38攝氏度。

東北部和東南部全年都會有降雨,夏季和秋季氣候溫暖適宜。冬天並不很長,不過還是要帶些保暖衣物。夏天氣候不錯,但仍然有些熱,所以要帶上輕薄衣物。

中西部地區有達科他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伊州。這些地區非常乾燥,而且冬天非常冷,伴有大風大雪,氣溫常常跌至-40℃。所以一定要帶許多保暖衣物。夏季倒是很溫和,所以還是有機會穿你喜歡的夏裝的。

剛去美國的時候可能很難準備衣物,但只要事先了解了當地氣候就會簡單多了。

移居美國或去美國留學都可以給你許多個人和職業方面的機會。儘可能在美國多留一段時間吧,你會發現生活就像一場有趣的冒險。

留留學小胖君為你解決一切關於留學問題,喜歡的朋友記得看完文章後關注我哦~


It does. I"m happier than ever, far away from the palms of those controlling my motherland.


首先,教育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這點無論哪個時代,在哪裡都是適用的。

至於題主所考慮的投入時間與金錢產出比,我有個不同的觀點,為什麼要考慮這一點呢?就題主家庭情況來看,留美學習並不會給家庭帶來多大的負擔。

金錢是可複製的,時間跟經歷是不可以的,我這些年見過太多家長千方百計,甚至可以說費盡心血要把子女送出國讀書,很多的家庭情況比題主相去甚遠,他們如果考慮值不值得的問題,還會選擇送孩子出國嗎?為何他們這麼選擇?

因為他們想給子女不一樣的經歷和眼界,想子女打破他們原有的固定階級。

肯定會有人說國內的教育質量在日漸攀升,清北畢業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中國有幾個清北呢?又有多少孩子可以考上清北讀書呢?

如果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廣闊的視野環境和更多的希望,那就一定是最值得的投資。

孟母三遷的故事耳熟能詳,此時來討論教育投資值不值得,已經是最大的不值了。


拿錢換見識

值不值因人而異

全在自己


如果是賓大 很值

如果是天普 不值


家裡有錢的就覺得美國好玩,家裡沒錢的就覺得中國好


值。

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提一下以美國代表的西方世界,究竟比我們領先了多少。自然科學與工程界,美國獨領風騷,基乎每個細分領域都比國內領先二十年以上;人文科學,包括哲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這些領域美國領先的程度,更甚於自然科學;生活文化角度,小至電視節目化妝品正裝服飾,大至健身運動醫藥工業品,哪一樣我們基本都是在西方世界後面亦步亦趨。

第一、獲取更高質量的專業教育。

這也是絕大多數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首要原因。我是工程碩士,所以我只談工程,我身邊也有從國內相關專業頂級院校過來的學生。我們的共識,就是國外課程的質量,比國內要高太多;教授課程的導師,也比國內要敬業太多。這裡的每一門研究生課程,基本都是在教授我們該方向最系統最全面的知識,並且和最前沿的研究結合緊密。我們每次的作業都是教授精心設計的,跟課程內容貼合,有難度而且大量的編程量,每屆學生的作業也都是不一樣的。上課的時候你可以切身地感受到教授對於所教內容的熱愛,每完成一門課程,你敢於說對這個領域是有所了解的,甚至你可以教授該領域的知識給別人。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領域,美國的科學研究水平,都領先中國十年以上,這裡仍是有志於學術者的天堂。在這裡,你更有可能找到同行者,感受到超脫於世俗的對於真理的仰望。

第二、學會用英文收集資料,通過google和英文出版物了解世界,獲取更高質量的信息,無論是從生活或教育的角度。

這涉及我們了解世界的方式和渠道,光這一點就會讓你的生活和人生,發生巨大的變化。

來到美國以後,我們會漸漸學會用英文搜集資料,使用google了解世界。好了,到這裡為止,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不是語言的不同,而是整個英文網路的話語圈的內容,層次比中文話語圈專業程度高了太多。你會發現,在google的搜索結果里,沒有多少植入廣告,沒有多少忽悠和誤導,絕大多數都是質量滿滿的乾貨,可以幫助你切實地解決你的問題。

舉個小例子,百度「沐浴露選擇」,你等待的可能是各種廣告軟的硬的;google「Shower Gel」,就會有各種專欄作家告訴你,沐浴露裡面有很多的石化產品會被皮膚吸收造成傷害,你使用橄欖油香皂代替就好。這裡有言論自由,任何虛假的營銷,任何生活多餘的產品,任你再大牌,也會被扒得體無完膚。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文網路世界裡面的信息繁雜而無用,英文網路世界裡面的信息少而珍貴。到了美國以後你更有可能接觸到那些本該早已了解卻一直被遮蔽的信息。

就專業知識而言,二十世紀以來在任何一個領域,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最有價值的著作,基本全部是由英文寫就的。

所以,若閱讀,請讀英文書。

第三、感受現代文化,獲取更加先進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這是最為重要與深刻的意義,會改變我們人生的軌跡。錯誤的觀念對於人生的誤導,是超乎想像的。

我一直覺得比起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說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說法更為準確。

現代的人文科學,比如說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無不起源與發展與西方。而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於人本身的研究,對於性格完善,對於科學地走向快樂的研究,對於技術發展和幸福下降的反思,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所以我建議,無論讀什麼學位什麼專業,都請選一些管理心理人文方面的通識課程學習一下,能夠減少諸多的迷惘。到最後會發現,真正牛逼的人文學者也就那麼幾個,讀他們的作品就夠了。

上完課之後,就會了解到。如果想了解幸福方面的科學知識,讀Matin Seligeman的書就可以了;想了解情商社交智商方面的知識,Goleman可是鼻祖和發展者;想要發展領導力,那warren bennis是業界翹楚;……

我們會真正了解到,幸福和成功,真的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會被從過去諸多的錯誤觀念裡面解放出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舉個小例子,傳統教育灌輸給我們的是要補償自己的缺點。但是美國的研究指出,人都是有長處和缺陷的,把精力專註於優勢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大的成功。比如說你擅長英語,而不擅長數學,現在你的英語水平是0,數學水平是-4。你投入總值為一百的精力到數學裡面,你的數學水平從-4變成了0你過程也很痛苦;相同的精力投入進英語,你的英文水平從0變成了400你過程很快樂。所以,請不要忽視你的天賦。僅此一點,我想就可以讓很多人的生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裡,我們會被鼓勵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我們會被鼓勵超脫物質去尋找生命更為深刻的意義和滿足;在這裡,我們 會被鼓勵最大程度上地挖掘自身的潛力進行自我的實現。

第四、也許所有的漂泊,都是為了認知到原點的意義。

通過去了解到美國的學習環境,生活方式,文化和價值認知,我們有了更多選擇的自由和權利。

留學以後,我們也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多元,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理念是如此的單一。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美國,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中國。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靈魂依附於哪種文化,選擇自己人生的理念和未來的生活。

也許我們會選擇回國更加珍惜自己的原點,也許我們會選擇在美國繼續奮鬥,但是至少,我們見過更廣闊的世界,沒有單純地接受從出生起就已經被設定好的生活與文化。

寫在最後:所有的價值,都是需要我們努力地投入留學,熱忱地去了解西方文化,才能獲得的。


推薦閱讀:

美國槍械市場有哪些產品值得推薦?
初學者在美國滑雪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滑雪場推薦?
2017秋季波士頓東北大學新生,我需要準備些什麼?
美國的居民區有哪些類型?
網上流傳的那篇熱文《一個中國窮人在美國的生活》所描述的美國生活是實情嗎?

TAG:美國 | 美國大學 | 留學 | 留學美國 | 美國生活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