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到底值不值?

今天在知乎上面沒有看到相關問題,只限留學美國.

因為畢竟英美歐的社會文化還是有些不同的.

還有可能以後的高中知友也會這類問題,就順便提出來讓大家寫答案了.

題主有一個可愛的妹妹,今年也是要省重點高中畢業了,目標大學確定是費城的一所商科.

平時讀書也算努力.在這幾年幾乎家人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 成績一直很優秀.

雖然不是很用操心學費的問題,而且有很多親戚也在美國(雖然根本不在一個州),但是每年最少5W刀的學雜費,她還是擔心的問我值不值.... :畢業了之後學費能賺回來嗎?/ /

1.美國留學的時間金錢投入產出比是否划算?

UP主當然和我妹說划算了,碰到熟人的朋友我都說來美國留學是值,

最近碰到幾個朋友問這個話題. 大部分都覺得當初是做了值得的一件事,包括一位讀書時家裡賣車和賣掉一套房子來美的工科都覺得值.

商科的學費生活費差不多工作1-2年就可以賺回來,我是覺得不管是從經濟需求還是從精神需求,再算上社會的多元化 來美國讀書這件事投入產出比都是比較划算的.

以下是朋友中一些覺得不值得的聲音:

A是以前念表演系的一位女生,也算是名校的,人也算是比較標緻很漂亮的,工作一直和表演系無關,偶爾拍2個小片子,個人積蓄現在也不是很多,在這個前提下她覺得來美國念書有點不值.

B是一個念EE的朋友啦,平時也是比較宅,研一的時候實習工作直接去廣州找的,平時也很難和美國朋友打交道那種,準備馬上回國了,

他覺得來美國讀研不如在國內讀,屬於比較後悔的那種.研究生也比較難融入美國圈子了,他感覺100萬人民幣白交了.(這類聲音還是比較多的 )

C是先在英國念了學校又來美國念,平時也是玩,自控力比較差那種,生活自理能力也是比較差那種,這裡我就順便替他父母不值了吧.

所以:

2.你估計到底哪類人適合到美國學校環境念書//哪類人來美國會覺得不值?

也算讓別人盡量少走冤枉路了

(如有語法表達錯誤和錯別字望各位指出並直接幫忙改正~~)


我是「國外教育值錢在哪些方面?」 這個問題中的匿名答主。我覺得那個回答中也有些信息題主可以參考所以鏈接過來。下面開始正題。

題主的妹子首先關心的是學費掙不掙的回來。

我們來做做算術吧~ 題主的妹子一年學雜費五萬美元,四年本科下來二十萬美元,我們考慮到她是個妹紙還需要雜七雜八的費用按照四年二十五萬美元來算。二十五萬美元按照6.5的匯率大概一百六十萬人民幣。題主的妹子就讀於「省重點高中」,所以推測坐標不在北京上海;我不是廣州人,不過大致還是可以推測一下一百六十萬在這些城市能買怎樣的房子/付首付。

我發現對於中國人來說一旦把錢用房子做比較單位很多事情就立刻清晰明了了。

然後是美國留學適合人群。如果不是有獎學金的人群,在此我想強調強調再強調

如果你家裡沒有閑錢的話,請慎重考慮前往美國讀本科。

什麼是閑錢呢?

大概十幾年前家母開始炒股。她當時的炒股邏輯是,只把自己「沒有了也不要緊」的錢放進去——用她的話說,(炒股的)這筆錢就當是沒了的。

在考慮赴美本科之前,請大家仔細考慮:如果我家裡突然沒有了這一百六十萬,生活會不會受影響?我的家境有沒有到「突然沒有一百六十萬」也完全不用擔心的地步?

如果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請放心大膽去。

當然我不是說,如果沒有這樣的資本的話就不應該考慮前往美國讀本科。只是這樣你的用戶體驗可能會有少許折扣。

首先,你可能會有強烈的愧疚感並且由此產生巨大的壓力。

因為在家裡並不富餘的情況下花了父母這麼多的錢,有些人會產生濃烈的愧疚感——總覺得因為自己是欠父母的,所以一定要成績弄好,實習找好,給父母爭面子blablablabla。這種情況下過的不開心不說,一旦沒有達到自己的預設標準便容易內心鬱結,長此以往整個人都不好了。

其次,你的父母可能會給你巨大的外界壓力。

對於並不富餘的父母而言,花這麼一大筆錢送子女出國讀書,很大程度上還是希望有良好的回報的。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希望的,一般就是孩子出人頭地,最好是學習巨好呀能找到很賺錢的工作呀衣錦還鄉呀讓父母感覺特別有面子的東西。仔細想想,這其實和一些更為貧困的父母一邊帶著孩子吃麥當勞一邊說「你看我都帶你來吃麥當勞了,你還不好好學習考個好分數」沒有特比大的本質區別。吃人嘴軟拿人手軟,況且拿了這麼多錢總得辦事。在這種情況下子女會承受這很大的壓力,在選擇專業和職業定位上有一定的局限——也沒什麼不好的,就是體驗不一定最好。

接著,你的大部分同學家裡都會比你有錢。

除非在很大很便宜(相對而言)的公立大U,一個家境不寬裕的學生面對的實際就是絕大多數的中國同學以大陸的標準來看都是標準的有錢人。能前往美國讀本科的人家裡再怎麼樣也是不能算窮的,從小到大也估計沒有多少因為自己貧窮而自卑或憤恨的經歷。可是如果你讀私立大學,尤其是比較好的私立大學,很容易產生這種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什麼沒有共同話題呀,無法交流呀,沒有錢社交呀是常有的事。送生日禮物都送不起就很憂傷了。

雖然說起美國留學生大家腦海中浮現的主要是整天泡在實驗室的宅男形象,反而是英國留學更容易給人高帥富/白富美的影響,可這是包括了美國研究/博士生在內的。如果只考慮美國本科的話······總之這個圈子小是有原因的。反正大家想吧,最普通的都是家裡出得起這個錢的。不普通的土豪的生活我這種普通人也都不懂。

如果有閑錢的話,我會鼓勵你一定去讀;如果比較勉強可是真心想讀的話,我推薦有自制力的人去讀性價比高的學校的高性價比專業。土豪沒有自制力一樣是土豪;王公子讀哲學一樣是王公子。真的需要賺錢並且沖著賺錢去的學生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東西好吃不好吃,自己嘗了才知道。

每次聽到拿錢來定義一件事物就很無語。錢固然重要,但也不要總是什麼事都用錢來衡量吧。

現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送去鋼琴班,送去畫畫班等等,花錢也不是小數目,他們父母有期望以後靠彈鋼琴或者是賣畫把學費再賺回來嗎?

那我們今天來說說,關於錢以外的事情。

我覺得,只有我見識到了,我才能想到,這些見識甚至改變我。

舉個栗子,知乎上有很火的一個問題就是《你遇到過哪些讓你眼前一亮、醍醐灌頂或對你改變很大的理念?》 很多答主看到或者經歷了什麼事,對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經歷呢? 這個跟留學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你真的去經歷了一段留學的時光,去跟他們美國人,一個完全文化不同的人去交流,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想法和學習到一些很棒的思維模式,這不是工資可以去衡量的。

有什麼想法和思維呢? 討論最多的就是抄襲。我在國內讀大學的時候,大部分人覺得抄襲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黨員申請表,小作業,小論文都可以百度一下。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沒有什麼。但來到美國,各種老師都會提醒我,不要抄襲,一定要標明來源。甚至我做的PPT,插圖都要標明作者,不然不給上台演講。這是對他人知識產權的尊重。你就會慢慢養成這種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思維。我覺得這種思維在國內是缺乏的,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不尊重。我甚至開始能有錢買正版盡量買正版。盜版的危害性有多大,知乎已經討論過了。沒有去美國真正去體會,去經歷,我覺得我個人很難去想這些。

在我準備托福的時候,我就從托福的大小作文里學到了怎麼看待問題和現象。托福小作文是先看一段文章,然後聽到教授反駁文章的各種觀點,你在把文章和老師的觀點寫下了。大作文是給你一個現象和看法,你來給出你的觀點和理由。學托福寫作的時候,老師就不斷告訴你,不要寫空話大話。要用事實和案例來論證你的觀點。這給我帶來一種看法,如果我想說服你,我必須找到可以說服你的例子和事情。而不是去說留學好,留學值得,開闊視野。我要答為什麼值得,開闊了什麼視野,我有什麼例子,自己經歷的例子是最好的。甚至如果考GRE,會大量學習什麼叫邏輯。在中國,說空話,大話的很多,也很容易跟風。好比日本大地震,很多人去搶鹽防輻射一樣。當我們看到一些新聞和結論時是不是能想想,他用什麼事例和論點來證明呢?事例和論點的來源客觀可靠嗎?哪怕就還沒去美國,從托福里我就知道了,怎麼去闡述看法和怎麼看待問題。這都是我經歷之後才發現,我認為我可以空想出來。

也許你覺得在國內也可以學到或者經歷這些。甚至從網上和論壇上了解。這就跟你去從網上看旅遊的視頻,是一樣的感覺。你去親自潛水,爬山,站在某些著名的建築旁邊和從網上看圖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看到的資料,看到的想法都是別人的想法,不是你自己的想法。我們拿新聞報道的例子來說吧,新聞想給你報道什麼,你就看到的是什麼。微博上和twitter上對同一件事的評價是完全不一樣的。當你在看微博時,可能看到各種好,但是你翻牆去看twitter,網上罵聲一片。那你該信誰的?

思維想法說完了,你覺得沒什麼用。我們來說說學術好了,美國這種極致的實用主義會教會你很多,只要你肯學。在國內只有校比賽的時候才弄弄企劃書,案例分析。在美國,這是每天的作業啊。在國內沒看過幾篇財務報表,這邊每周就要做一份。在這邊要看各種金融網站分析出信息,然後匯總寫出來給教授。國內我好像基本上是唰唰微博什麼,和訊,第一東方財富網什麼壓根不知道啊。大家不是覺得word

ppt excel 很重要,要大學學嗎?我們這每天essay,paper哪一個不用word排版的?每次presentation,哪一次不用ppt的?分析財報哪一天不要excel。成天實戰好嗎?

最後的,美國不是一切都好,party很亂,吸毒喝酒很多。但是作為留學的孩子是淘金者,我們就要保留金子,去沙子不是嗎?

值不值,想學的,怎麼樣都值,想混的,就當旅個游好了。


一聲嘆息,

光是看到「商科的學費生活費差不多工作1-2年就可以賺回來」....就覺得...哎想得太美好了...

不過又看到妹紙可能是沃頓的,覺得實現這個的幾率大了一點。

但是,

對於大多數的來美讀本科(商科!!!)的大學生來說...再加個限定...本科畢業後能找到美國工作的人...

如果工作一年能把過去讀書一年的錢賺回來,已經是十分了不起了吧。(工作期間也不會不吃不喝,一畢業就能一年存下來的錢超五萬......這...大家來說說這個可能性吧)

而更大多數的人(商科!!!),是找不到工作的...

是找不到工作的...

找不到的....

的...


不要太在意金錢的得失。

我覺得,留學美國是給自己打開一扇門,多一個選擇,至於好不好,要看你自己怎麼走這條路。


It really depends on what you envision for your future. In many cases, the U.S. still has the most leading edge graduate school programs and a U.S. undergraduate degree and time spent in a foreign setting will prepare you to derive more from your advanced work. Separately, you may want to grow your skills work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rfecting your language ability leading to a position in a foreign company in the PRC or overseas or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a Chinese company. Lastly, depending on the school and subject matter, you may be taught by some of the best researchers and theorists in the world. I would strongly suggest that a U.S. education will give you new skills in flexible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at can not be found elsewhere leading to a good foundation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many fields.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would like this answer in Chinese. Best of luck on your important decision!

Vince Fulco, CFA, CAIA

我之前用英文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希望能看到中文的回答,所以我找人把我的原文翻譯成了以下的中文:


這實際上取決於您對未來的設想。在許多情況下,美國仍擁有最前沿的研究生院項目,並且美國的本科學位以及國外生活經歷可讓您在今後的工作中收穫更多。具體來講,您可能需要培養在不同文化中工作的技能,完善您的語言能力,以便在駐華外國公司或中國公司的國際分公司中任職。最後,根據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可能會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者或理論家為您授課。在我看來,美國教育將使您獲得靈活的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新技能,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將為您在許多領域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強烈推薦。


在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祝您好運!

Vince Fulco, CFA, CAIA


如果家裡有錢的話,我是覺得越早出國念書越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1.環境好。首先空氣好,雖然有些城市不太好,但是也比北京和很多大城市都要好。。。

比如西雅圖,舉幾個栗子。

栗子1. 我從加州回西雅圖的時候,一下飛機就狂深呼吸,恨不得把肺里的空氣都重新過濾一遍,再帶一桶空氣回去吸。。。

栗子2. 有一次下大雨,我穿著象牙色的長褲子,然後心想完了啊,褲子要報廢了啊,回家還不得都是泥點啊。結果回家褲子幹了以後,完!全!沒!有!痕!跡!跟!新!的!一!樣!

栗子3. 有一次去小學實習,兩個熊孩子逗著玩,玩著玩著一個熊孩子就把腳踩在另外一個熊孩子熒光粉色的褲子上了。當時我就吸了一口涼氣,哎媽呀,這腳下來一個大黑腳印子可腫么辦,還不得掐起來。結!果!倫家把腳抬起來以後完!全!沒!有!痕!跡!跟!新!的!一!樣!

栗子4. 我屋裡的桌子一年不擦都基本不會落土。

栗子5. 我從國內帶去的新鞋,穿了一年以後鞋底還是白的。

栗子6. 我從國內帶去的舊鞋,穿了一年以後鞋底變白了。。。

而且食品安全有保障。雖然有些東西有激素,但是不會有地溝油三氯氰胺之類的。

2. 人相對來講比較單純,素質相對來講比較高。

人一單純,交往就比較簡單,頭腦都是直線的,不用阿諛奉承,有話直說。

素質高就是比較有耐心,比如開車很少搶道按喇叭之類的。

3. 教育資源好。

美國大學的水平比國內要高很多。最明顯的就是老師一定要提前準備好syllabus,一學期讓你知道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考試,哪節課學什麼,作業是什麼,要看什麼書,最後成績怎麼算,非常清楚。不會像國內老師一樣,很多老師都是混日子的,也不知道講到哪了,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是什麼,最後考試給個印象分,看跟誰關係好這樣。

而且美國老師教的比較細,很多老師都當你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從0教起,不會說,啊你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高中就該知道了云云。

4. 早點來美國好找工作。

早點過來適應這個社會,就會有更多的機會留下。

還有很多啦,但是個人覺得這幾點是最重要的啦~


前提條件:

1、對自己十分了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比較明確

2、適應能力強的。包括在語言上和文化上的適應

3、厚臉皮。許多學校和身邊同學的資源都是有很大空間可以挖掘的,這都需要多交流才能爭取到,拘謹的,不善交流的會有困難。

4、自控能力比較強的。這個我就不多說了,自控能力強,在哪都不是問題

綜上:

滿足條件1234且有錢就出國,那肯定是值

滿足條件1234但沒錢,那就是不值。如果家裡經濟達不到,還是別出去浪了,成年人了,別讓家庭為了你背負太大壓力

不滿足條件1234且有錢,對於這類人沒什麼值不值

不滿足條件1234且沒錢,。。。。。


學對了專業或者找到了適合的專業就值。

哪怕一毛錢沒花,學了個辣雞專業也是坑。

人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最多的就是時間,往往忘記了這個時候的時間比以後任何時候都有價值。


小A看到這個問題時,自己腦海里也思考了一番,到底值還是不值。

思考了一番後發覺值或不值這個問題太主觀了,對於每個人來說關注的點不一樣,那麼答案或許就千差萬別。

就比如小A花重金買了一個榴槤,如果我把重點放在經濟上,那麼肯定是不值得的——可以買其他廉價的水果來代替,能夠節省下一大筆費用。

如果把重點放在感受上,那麼肯定是值得的——我感受到了榴槤獨特的美味,而其他水果是無法代替這種滋味的,並且我的身心感到了愉悅和滿足。

所以你看,就這麼一件簡單的買水果的事情都有完全不同的兩種答案,更不用說出國這種對人生有重大意義的事情了。

那麼今天小A就結合題主的描述,從經濟和個人感受方面,來和題主說說到底值不值。

一、經濟

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算的話,小A告訴你,肯定是不划算的。

小A這樣給你算一筆賬,題主說了自己的妹妹想要到費城讀商科,具體沒有說是哪一所學校。

那麼小A就用賓大來舉例子,大家也都明白賓大的Wharton商學院非常出名。

我們從學費來看:2017年賓大的沃頓商學院,學費在64,920美元/年,根據專業的不同學費也有差距,但是基本就在65,000上下浮動。

從生活費來看:在費城這樣的大城市,那一年緊著用也得15,000美元,基本在20,000美元左右差不多。

那麼這麼加起來,一年差不多就是85,000美元左右,摺合人名幣的話56萬。

當然小A只是以一個大概數據來算,實際留學中肯定不可能那麼精準,我們就以60萬作為商科一年的費用為基準吧。

美國本科四年,一年60萬的話,四年就需要240萬,如果還要讀研的話,兩年再加120萬,留美6年時間,360萬的人民幣就這麼去了。

算完學費後,那那麼高的學費代表著工作起點肯定也很高啊,的確,商科的學生找工作的話存在一定的優勢,畢業後找工作的渠道也比較多,但是如果要「回本」,一年60萬人民幣的年薪,小A覺得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難達到的一個標準。

我們來看看留學生在國內的工資水平是什麼樣一個狀況?由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海歸的工資分布中,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歸稅後月收入為6001-8000元,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海歸分別佔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僅僅佔比5.8%。

2017年歸國的留學生又有多少呢?根據LookinChina聯合GUCCU(全球名校中國職業發展聯盟)發布了《2017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來看,對15萬全球海外大學留學生、歸國海歸人才及1000+企業的調查顯示,2017年留學生選擇回國的人數預計突破60萬。

雖說這60萬的留學生回國後不一定全都投入崗位,有的選擇自主創業有的選擇再讀教育,但根據上面大數據的顯示,想要拿到20000+以上工資的僅有5.8%的人,我們以30萬人投入工作來計算,也就是17,400的人能拿到比較頂端的工資,有134,400稅後工資都在6000以下。

從分布崗位來看,留學生歸國來,57.8%分布於基層的崗位,中高層的佔33.7%。

在調研中小A還注意到一點,海歸就業的薪資水平增長快、後勁足,總體優勢仍十分明顯,平均從第一年的8.3萬元年薪到3年後就能達到32.7萬元,可以說薪資是非常可觀。

在看完大數據分析後,我們再來看題主說的一兩年能夠回本,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是回國工作的話,第一年的年薪能拿到20萬就已經非常優秀了,很多留學生歸國後的工資其實只比國內本科生高出幾千塊錢。

那麼大家想問小A了,難道不可以留在美國工作嗎?賺美刀回本不就快了嗎?當然可以,但是小A想說,特別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美國商科畢業的平均薪資,小A找到了一份Payscale在16年發布的美國商科畢業生工作起薪狀況:

通過薪資來看的話的確是比國內高出不少,但是,這只是工資狀況,不代表你能夠在美國找得到工作。

在美國找工作非常難這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的共識,小A昨天還回答了一篇為什麼在美國找工作那麼難的問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214796/answer/267247951

大家可以看看。

人脈,資源,本地優勢這些就不談了,其實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最難的就是HB1的工作簽證。

我們都知道,如果要留在美國工作,就必須取得 H1B工作簽證。 H1B 工作簽證每年有6.5萬個,還有2萬個給碩士以上學位的留學生 ,加在一起是8.5萬個。2016年,中國學生的中籤率是8.4%,首次參與抽籤中籤率更低,在5%以下。研究生中籤率高一些,大約是33%,於是很多在美國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中籤率非常低,如果沒有工作簽證的話,那意味著在一年之內就得離開美國,很多中國留學生其實沒有想要繼續讀研,但是因為讀研獲取簽證的機會更高,所以不得不再硬著頭皮申請研究生,也就意味著兩年要在花費出100多萬。

然而金錢成本還是最小的,小A覺得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到美國讀書花6年的時間,回來後就算工作5年能回本,那麼人生中11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如果這11年的時間都是和經濟做鬥爭,的確是不太值得,人生中有多少個11年?

小A來提醒一點,留學真的和家庭的經濟基礎有關,大家在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家庭是否能承擔起這高昂的學費,一年60萬的教育支出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得起,像題主說的有的家庭賣房賣車留學,那麼就意味著留學肯定還是對家庭造成了經濟的負擔,留學的目的也顯得比較明確,希望通過留學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在工作幾年內能夠回本,這樣來說對留學生負擔很重,六年320萬的花費,很多留學生可能一輩子都掙不到那麼多錢。

綜上所訴,小A覺得如果留學的重點放在經濟回本上,那麼還是不要考慮留學了,留學的投資不是商業的投資,而且如果真從商業投資角度來說的話是只賠不賺,倒還不如在國內上大學,畢業之後考研的「投資」找工作划算的多。

二、個人角度

如果從個人學到的知識,獲得的經歷,培養的人格,磨礪的品行來看,留學的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所以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優越,一年拿出幾十萬的出國費用完全對家庭沒有影響,那麼我們都鼓勵想要追求更高目標的學生出國深造。

那麼出國留學對個人有什麼幫助呢,我們通過思想,能力,個人品質角度來看。

1、思想

出國留學之前,大家都得考托福,GRE/GMAT,本科還得考SAT吧?

別覺得通往美國的這些考試就像國內的應試性考試,其實在準備這些考試的過程中,你的思想在悄然之間就晉陞到了更高的層次。

最簡單的我們先來說辭彙量,托福的辭彙量在8000-12000之間,SAT辭彙量在12000以上,而GRE辭彙量就更高了,差不多要達到20000(GMAT辭彙量少一些,和托福差不多)。

如果都能把這些單詞量硬磕下來,單從英語辭彙方面來說你已經完全沒有問題,能無障礙的閱讀任何一篇英語的文章,這不就是一次很大的晉陞嗎?

除了辭彙量來說,在考托福的過程中我們整體的英語水平就提升到了另一個檔次,不同於國內四六級,托福更注重於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考察,全方位的考察你的語言水平。

特別考驗學生的就是作文水平,可不像國內英語作文,托福的作文更注重你的論證邏輯,也就是你提出的觀點是否清晰,你總結的力度是否精準,你舉例子是否恰當等等都能……其實在準備托福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美國教育中強大的實用主義,拒絕假大空,拒絕泛泛而談,每一個提出的論點都要有有力的論證來證明。

那麼SAT和GRE也是同樣,在準備SAT同時你要對美國的經典文學,社會科學,自然歷史,語法有一個完整的了解,相當於了解了美國文化的根基。考GRE絕對會培養你強大的思辨能力與邏輯能力,當從GRE的作文來說我們就可以看出這點,GRE作文分為兩個任務,一個Issue task,一個Argument Task,從兩方面來綜合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單詞涉及的更為廣泛,天文,地理,政治,歷史,人文,藝術,科學。

所以如果把這些考試都一一準備好,你的思維模式早就被鍛煉的無比強大了,你個人的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比其他人就高出了一個水平線,這點對於留學生來說是終生受益的,在今後學習過程或面對問題的時候,多方位的分析問題的核心,多方面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往往是很多國內學生沒辦法做到的。

2、能力

國外大學不僅是要求你是一個會學習的學生,還非常注重你的個人能力的發展。

同時你在國外大學的求學過程中,你個人的很多能力,其實潛移默化的就得到了提升。

你比如說在陌生的環境中,你是否能快速的融入國外學生的群體,這就培養了你的社交能力;在各種活動中,你能否快速的組織人員舉辦一次活動,這培養了你的組織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如何有效的進行人員的分配和安排,培養了你的辦事效率;活動的各方協商,吸引和添加更多人加入你們的團隊,培養了你的溝通的演講能力;如果活動出現問題要向團隊人員和校方解釋,又培養了你的公關能力……在這四年的學習過程中,你個人的綜合能力是不斷提高的一個過程。

成績優異反映出了你學習能力強,那麼在今後的工作中這各種各樣的能力其實才是老闆看重的核心點,畢竟無論是導師還是BOSS,誰都不想要一個只會學習的書獃子,個人綜合能力優秀才是競爭的核心點。

3、品質

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身邊沒有了親朋友好友的幫助,大事小事都需要一個人抗。

對於留學生來說,在國外往往要一個人忍受寂寞和孤獨,身邊的朋友非常少,又難融入當地的社交圈子,在留學的幾年時間內,逐漸的就養成了獨立自主的個人品質。

如果說獨立自主是留學生必備的品質的話,那麼能完成自己沉重的學習任務,拿到美國的文憑里包含的迎難而上,堅韌不拔的品質就更為可貴了。

其實每個選擇留學的學生,個人品質方面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大部分的他們肯定都為自己的未來做過考慮和規劃,在留學的過程中,這些品質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小A有很多留學回來的朋友,總體的感覺就是他們整個人變得更加和藹,謙遜,積極向上了。能夠獨立的完成任務,對自己的規劃非常清楚,而且,他們往往還有一手的好廚藝。

寫了這麼多,小A來總結一下,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錯,那麼留學作為人生一種晉陞手段肯定是值得的,不僅代表著就業平台更廣泛,留學中培養的個人能力和品質這才是人生的無價之寶;而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的話,到美國讀本科就要慎重考慮,經濟條件可能會把你壓垮,你的人生髮展很可能會因為經濟條件的束縛難以施展身手。

最後,小A希望每一個人都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選擇,有得就有失去,猶豫只會讓我們停滯不前,向前邁出第一步,你或許會發現更美麗的天空。


根據題主的問題:哪類人適合留學讀書。我總結以下三點吧。

1. 經濟實力

我很理解題主對經濟上的擔憂,但是我覺得這一點應該跟家裡人溝通。因為承擔經濟負擔的,直接來說,是他們,不是你。

我自己作為美本留學生,也曾經為這個問題非常困擾過。我不了解家裡收入狀況,卻只了解美國留學的支出情況。四年本科+兩年研究生,還有各類生活消費,當時只是高中生的我,顫顫巍巍的算了半天,最後在計算器上乘了個6.3,差點沒被嚇得暈厥過去。

然後一臉嚴肅的跟粑粑說,「爸,咱家到底有多少錢?」 我爸當時嬉皮笑臉的沒認真回答我的問題,他說你不會照著家裡有多少你花多少吧?而後好幾次我都特嚴肅臉的跟爹娘談學費夠不夠的問題,他們都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他們越不回答我,我心裡壓力就越大。覺得家裡沒錢,他們不肯告訴我。於是掙錢養家的家族使命感也自動扛起來了。

來了美國之後,我立馬在學校飯堂找了份工作。飯堂的工作真的很累人,一站站幾個小時,也很花時間,每天對著食物,也學不到太多東西,但是每個月360美金的小收入也讓我得瑟了很久。但與之相應的是,我的成績一落千丈。

剛開始的時候,我打工的事並沒有告訴爸媽,家裡人一向對我放養。我覺得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就絕不會讓父母擔憂。後來因為成績下滑嚴重,不得不向父母坦白我打工的事。我爸聽完之後怒了,逼著我辭掉打工,他說這是得不償失,還說難道給你的錢你不夠花嗎?

打那之後我才開始解除家裡沒錢的擔憂。後來的日子,因為我不在國內,我爸媽撒了歡的到處出國旅遊,身體力行證明咱家不缺錢的事實。

所以,以我的經歷來講,經濟負擔是要以父母覺得是不是負擔為準則。如果和父母溝通,父母支持你出國留學,那你就放心大膽的出,不要再憂慮你力所不能及的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好。

如果經濟上確實有難處,困難到會影響到基本的學費生活費,我相信家裡也會跟你溝通,尋求解決辦法。

2. 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如果說經濟實力是出國留學的基本條件,那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才是真正決定留學價值的因素。

本身,出國,就是一個接受新事物的過程。大到學習方式、社交方式,小到飲食、服裝,對於一個來自異國的你來說,都是要從新適應的。

然而,比起這些,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對思想和文化的接受。

很多留學生,我會認為他們不適合出國,是因為他們即使人在國外,價值觀卻仍然固守在國內的想法,並對西方文化一開始便帶著偏見。

我認識一個赴法留學生。他家裡本身一直屬於高舉儒家旗幟的,只是機緣巧合下,因為成績優異可以公費出國,家裡歡然同意赴法留學。

然而,法國大學不一樣的授課方式、語言障礙等,帶給這位曾經成績優異的中國學生很大的挫折感。與此同時,他也不屑與法國學生還有本身就為數不多的中國學生交流,認為他們的文化就是去酒吧喝酒傷風敗俗。種種對新事物接受能力不足,最後導致他隻身法國鬱郁不得志,待了不滿兩年就停學回國了。這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極端的不適合留學的例子。

當然我們生活中有一些更普遍,更常見的例子。比如說,中國學生扎堆玩,中國學生扎堆上數學課。這些例子中,我們不能說其新事物接受能力低下,但的確,應該也不高。不得不說他們在做交友、或者學科選擇的時候,是受了自己本身價值觀的局限,並沒有真的打開自己的視野和意識,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進來。

的確,相當一部分西方文化與我們東方文化,可能相駁。但絕不應該在起初做選擇,或剛接收的時候,就自帶排斥心理。以一種「民族優越感」,隔離其他的文化。越是排斥別的思想和維護的「優越感」,其實越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而且,從本科能學習到的知識或技術來講,外國大學和國內大學的差距,未必有那麼大。多聽,多看,多經歷,多接受,才是真正體現留學價值的地方。

3. 自主學習能力

然而,儘儘是超強的接受能力,是不夠的。接受,往往是一種被動態的輸入,等著外界給你灌輸,讓你接受。自主學習,確實一種主動態的輸入,它不等待外力來強迫,就能自己尋找新知識。

在美國,大學裡是非常強調「自主學習」的。

很多留學的學生可能都有相同的體會。比如說,老師不再會把知識給你分析歸類放到ppt上乾等你來抄,甚至有些老師布置了作業從來不收,布置了課下閱讀也從來不檢查。這些就是老師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你可能很聰明,不做這些「軟作業」,似乎成績也不錯啊。卻不知道這樣長期下來鍛煉的自主學習能力正是美國學生強有力競爭點。

這種「自主學習能力」也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說,你剛來美國,上百種蔬菜調料的名字,導致你買菜點菜的時候格外尷尬。每次只敢點帶圖片的菜,來了幾十次同一家餐廳,點來點去,只敢點那幾樣。在美國待了好幾年,還是跟剛到美國的時候沒兩樣。

你這樣得過且過好像也不錯。可是這體現了留學的價值了嗎?

單詞不會,就查嘛!不知道怎麼念,就問嘛!東西不會用,就學嘛!

你出了國就是個外國人,東西要重新學,再正常不過了。不會,就學啊!

再者就是,人都會傾向於蝸居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年齡約大越是這樣,害怕風險,害怕失敗,不願意踏出自己的小圈子。

美國學校一直很強調「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去嘗試不一樣的新東西,去挑戰舊的自己,讓自己一直保持學習一直保持成長。

你覺得自己英語不好,只願意學數理化商經媒,一看到要寫作要閱讀的課程,夾著尾巴就跑了,平時給教授寫個郵件請個假你都抓耳撓腮不願意寫。

可是你不試又怎麼知道你不行?你不站起來走走怎麼知道其實自己會跑?萬一自己是個天生的歷史學家大文豪,連嘗試都沒嘗試就把自己的天賦扼殺在搖籃里了,那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嗎?

勇於去嘗試,去學新的東西吧,趁著還年輕。


如果家裡經濟很好,當然值得留學。

如果經濟條件一般,且是學文科的料,且想畢業後留在美國發展,那最好慎重選擇留學,因為文科想留在美國是很難。

留學美國,適於長於工科且想留美的。

如果想在國內發展,特別是想大發展,如從政經商當老闆的,且國內高考能進前十的,那就國內本科,再來個國外研究生,性價比是最高的了。


值不值取決於你自己的人生目標。

你要是只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安安穩穩的當個小職員過個小日子,花費上百萬的金錢和數年寶貴的生命來美國讀書對你來說就不是那麼值得。

你要是想學好知識回去報效祖國,來美國讀書很值因為這裡有著最前沿的知識和實用與理論並重的科研精神。

你要是想借著留學留在美國造福後代,毋庸置疑過來讀書然後利用OPT找個工作混個H1B然後拿綠卡最後移民是個典型的中國讀書人的美國夢。


樓主的問題,讓我想起四年前的自己,對著問題難免噫吁戲一番。

出國留學值不值的問題,我自己想過很多,從高二直到現在。

高中畢業也是準備留美讀商科,但當時周圍朋友沒有一個準備出國的,也不清楚100萬對家裡意味著什麼,於是就無限延期了。

現在,大學畢業了;當時勸我別出國的朋友,大部分卻出國了,去了不同的國家,結交不同的人或從新認識自己。

有時夜裡將就著時差與他們聊天,有裝作幸福的,也有強行吹牛逼的,更多的在提到家的概念時,我捕捉到出現在他們臉上相同的恍惚,相同的快樂。

其實在我看來,知識其實哪裡都能學到,因為哪裡都學不完;鍛煉自己哪裡都可以去努力,只是你沒有逼自己一把。

那留學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想了下大約有幾點可以說明吧:首先呢,留學去異國他鄉很多時候是逼迫了自己一把,獲得了鍛煉的機會,人會變的更聰明;其次,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可以為獲得知識解答內心疑問提供更多的支持;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也就是真正留學的意義在於,他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人的精神潛力。

何出此言呢?

筆者不是小說看多了,而是卻有例證;如民國時期,留過洋的大腕們通常要比同齡人走的更遠一些,如當前社會很多留學歸來的精英比同齡人看的更遠一些,收穫更美好的夢想。

留學——如果把國家比作一處一處的湖泊,我們是其中的魚兒;那麼留學有時更像一條溪流讓你能來往於兩個湖泊;結果不言而喻,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取得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獲得了更多的生活樂趣。

但也不乏水土不服死掉的魚,你不能接受其他湖泊的文化歷史,處事方式;你不夠努力的遊動,不嘗試躍出水面深淺湖底;你的氧氣供應不足以使你背負了巨大壓力,你都有可能死掉——

認識自己很難,但決定遠行之前,至少能鼓勵自己,批評自己,明白自己的物質基礎,再做決定。

說白了,錢夠了,能明白事兒,能鼓勵或批評來調控自己。那麼留學,給你帶來的可能是多餘常人兩倍的思考能力,因為文化+文化並不僅僅等於兩種文化,他還會在你腦子裡爆炸,而像煙花一樣絢爛;而與之不同的是,過程比填充火藥更辛苦,花費更多,時間更久,相對的這智慧的色彩卻久如時間。

說著,說著跑題了...就這吧~


作者:於哲

來源:易知星球(微信公眾號eknowns_com)

之前在出國值不值的問題回答了一下,方便題主閱讀,就搬過來啦。鏈接:出國留學,幾年後回國,到底值得嗎? - 易小星的回答

或許單純的理論證明並不能讓家長們信服,筆者給大家講個曾經遇到過的案例吧,我相信故事類的案例遠比簡單的理論證明更真實。

  1. 被拒簽 夢想原來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姑且叫他 L,他在國內已經本科畢業了,而且已經工作一年了,這時候他要去哥倫比亞大學讀建築碩士項目。通過了層層考試都很優秀的他去辦簽證,卻被拒簽了,因為面對簽證官的問題,他沒辦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面簽時,簽證官問他:你一年的學費就要 7 萬美元,算上生活費至少 8 萬多美元,你花這麼多錢讀這樣一個學位,考不了美國建築師資格,除了學習到一些知識外,可能獲得的作用並不大,有意義嗎,值得嗎這時候,L 有些遲疑了。

為什麼遲疑?這就要先說一下美國建築行業學會的一個規定。美國對於建築師資格認證是有條件的:首先國際留學生要完成5年的本科建築設計學士學位,然後,再參加一個更高一級的學位的學習,即兩年或一年的碩士學位,然後才可以參加美國建築師資格認證考試。如果你只有一個四年的本科建築設計學位和一年的碩士學位都不一定能夠被認可參加建築資格考試。也就是意味著 L 除了多了個文憑之外,並不能考取美國建築師資格。收穫和付出能否對等?所以,他遲疑了。

那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概1:7,也就是意味著一年50、60萬的學費,如此高昂的學費,簽證官的問題一下子就難住了他,因而被拒簽。簽證被拒,這個學生回家跟他媽媽商量了一下,他媽媽勸他:你現在已經畢業了,一年五六十萬的留學費用供你去國外讀這樣一個項目,那麼我不如把這五六十萬給你,你拿著它在北京租一個辦公室,雇幾個員工,你這樣一年兩年的成本預算都出來了。沒準還能剩下一些,你覺得你有必要出國留學嗎?他媽媽也提出了這種「值不值」的問題。最初這個孩子的想法是很堅定的,但是到這個時候就已經動搖了。投入產出能否對等?夢想投入值不值?

後來 L 同學來找我,問我:於哲老師,我也開始懷疑了,我出國留學讀這樣一個文憑,又不能在美國獲取建築師資格證,這樣花上幾十萬,到底值不值?我當時是這樣回答他的:首先,你說出這樣一番話,證明你對這個學校的項目不了解,如果你真的了解,那麼首先你自己這一關就很堅定,其次,你媽媽和簽證官這一關你就會非常容易解決。為什麼你會被拒簽,就是因為你的目標並不清晰。L同學沉思了下說,其實我的確並沒有太了解過這個學校的建築系相關資料,只是看了下學校的申請要求,覺得是名校,所以我就申了……

針對這個學生普遍存在的想法,我明確指出:這就是你問題所在,你到底是不是想去讀書呢? L 毫不猶豫回答:是啊。

我接著問:「那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呢?」 L 同學說:「我們學習建築設計的,如果我們想要接一些大的項目,需要更好的知識水平,何況,國外的一些建築理念和技術水平確實好,設計出來的東西確實漂亮。

我接著問他:「那你靠什麼去接這些項目呢?你自己本身是否應該具備一定影響力和技術水平呢你的名氣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這你是否能夠接到大項目,是否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沒有名氣的人想要接手大項目,可能性基本為零,當然不排除特別因素的存在。L 聽完我說的話,內心有些矛盾。之後我讓學生回去打開哥倫比亞大學的網站,去看師資團隊板塊,每一位老師都去查一查,我告訴他:你既然選擇去哪個院校,為何不去查查每一位老師是什麼人呢,你花了那麼多錢,隨隨便便決定院校,難道不想知道教你的老師是什麼水平,值不值得你的學費呢?回去查一查,希望你會有自己的想法。

過了幾天,L 同學再次拜訪,這次,他的臉上有了明顯不同,侃侃而談間我竟然感覺到了一種激情澎湃的氣流在他周遭圍繞。他興奮地跟我說:老師,我發現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的教授都是「大牛」,不少建築師都是業界翹首,殿堂級的大師,平時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

2. 出國留學的真諦:最重要的是打通人脈

看到 L 同學這個狀態,我覺得他自己已經想明白了,於是跟他講:中國鳥巢的首席設計師就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教授,建築設計費就上千萬。你花幾十萬去哥倫比亞大學,每天畫圖什麼的其實都不重要,這只是一個基礎,你把所有的作業、項目挑選好的,找老師去點播,讓老師做出指導,利用所有休息時間去找這樣的老師給他們打工。我告訴你: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他們能夠在你的作品上署上他們的點評,你日後再去參加一些設計大賽,讓這個老師作為推薦人、指導老師,你的作品一定會在國際建築設計大賽得到高度認可。因為建築這個領域是有圈子的,中國建築師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未能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很大原因就在於人脈上的缺失。那麼,我想問你,如果你有這麼一個老師,就在你幾個作品上寫上評語,隨著你設計競賽取得過獎項,跟這個老師合個影,然後聲明:這是指點過我的老師。那麼,我相信,你在世界建築領域的人生將會改寫,你的圈子就不會局限於中國的小圈子,你之後就有加入國家建築設計圈子的資格,這個東西是無價的,不是你花錢就能買到的。

有價換無價,你說值不值?

L 同學聽完我的話很感慨:其實最初我就是為了這些名師才想去國外學習,但是隨著我做各種留學準備,各種考試……慢慢地好像我淡忘了最初的夢想,十分感謝於哲老師給我找回這份最初的心態

我最後告訴 L:無價的東西可遇而不可求,有價的東西去換的其實無非是一個機會,一個你可以將有價轉為無價的機會。但前提是,這個有價是在能力範圍內,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你是否能夠順利換到這個無價的機會,一兩年的留學時光非常快,能否抓住機遇,都在個人的努力,沒人能夠擔保你一定成功。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心存夢想,付出更多的努力,你就一定會有成功的機會,未來都在你的手心裡。現在你說,到底值不值?

L 面對這個問題,笑了。接下來事情很順利,激情澎湃的 L 很順利就通過了簽證,據說面簽的時候,他的熱情還嚇呆了面簽官,面簽官祝賀:歡迎你來美國,實現夢想!而學生媽媽聽了學生轉述之後,也毫不猶豫將錢打到了學生的賬號上,L 媽媽也是國內一家國企的一名建築設計師,聽到兒子激情洋溢的夢想,媽媽十分高興,她希望兒子有一個比她更美好、更廣闊的平台……

結語:

案例說到這裡,我想很多人都已明白,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那麼就要看你花錢買的是什麼,如果你買的僅僅是一紙文憑,學點知識,那麼恕我直言:就不值得但是,如果他能夠幫助你走向一個全新的舞台,這個東西是靠錢買不來的,那麼這些就是無價的。有價換無價,給你一個最接近成功的機會,那麼你說值不值?算不明白的經濟賬,其實關鍵還是要看學生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純粹鍍個金什麼的,根本無價值可言的出國留學,真的需要思考了。


值不值得的問題,怎麼能問別人呢?就像朋友去買了李宇春的演唱會門票,有的人說浪費錢,但她自己卻覺得超級值得。

所以啊,你得問你自己。那你說這不是廢話嗎?不不不,你要問你自己的,是你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學有用的知識?

擁有更豐富的見識和經歷?

還是畢業後找到一個好工作(掙錢多,社會地位高)?

你看我,你說我學亞洲研究幹嘛,找工作?這專業好找工作嗎?我覺得也就那樣,跟進投行的朋友相比,這專業簡直沒什麼用啊!他也是美國讀書,你看他前幾年掙了多少錢?年薪幾十萬是起碼的了吧?

那我覺得他是值得的,我就不是值得的了嗎?

不,我覺得值得,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所以值得不值得,要從你的目的出發。如果你是為了畢業掙大錢,那麼無論是學校還是專業的選擇,都要以這個目的為出發點。

題主的妹妹目標大學是費城的一所商科學校,如果是以掙錢為目的,那當然值得的。不過吐槽一句,近兩年在美國找工作還是比較難,但畢業回國又沒什麼優勢,所以盡量在美國有實習/工作的經歷。這樣就算是回國發展,也會比國內的學生有優勢。

不過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就算你妹妹考上了那所學校,修行還是在個人。很多時候機會是創造出來的。

題外話,我想找幾個文案編輯,需要美國TOP50學校的小夥伴喲,英語寫作能力好的最佳,具體事宜私信我~~~


謝邀。

留學的價值或者說意義,看來是個永恆的問題……我不反對在這個話題下談錢,事實上,出國留學這種投資,和買一種基金或理財產品是一個道理。但是,我不支持用一種靜態的眼光,把這簡單發展成一種數字決定論。

比如我之前有個學生,整個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不到10萬塊錢,出國讀書要花70萬左右,的確,他選擇出國是很冒險的。但我還是強烈建議他出去,因為我相信憑藉他有超過90%的幾率憑藉自己的能力實現目標。現在人家已經拿到綠卡了,在一家500強任職,經常參與當地各類的社會活動,適應和融入了新的環境。

當然,並不是說這是什麼普遍的情況,要舉相反的例子,同樣也是一抓一大把。但我們要明白,到底該不該出去,值與不值,需要考慮的因素真地很多很多。做了這麼多年諮詢工作,也有太多學生問過我的問題。我承認,我沒有能力給每個人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我不是他。但是我可以去引導提問的人去思考,引導他們去問更多的問題。一般來說,能把一下這3個問題搞明白(當然要對自己誠實),基本上也就不需要別人替你回答那第4個問題了。

  • 第一,你為什麼要出去?
  • 第二,你如何在美國獲得你想得到的東西?
  • 第三,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妨來試試。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出去?
常見的回答有:
1.通過留學,提升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這樣的想法,我個人比較支持,美國確實有一個相對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於那些有理想、有目標的學生,他們能拿出勇氣面對風險,追求夢想,這很好。不過,你也要思考清楚,如何能夠在美國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這才是核心問題。
「夢想」是個非常有深度的詞,它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至少有過很長時間思想積累形成的。一時興起的「夢想」只是想法,還欠很多打磨。對於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越早放棄帶給你的傷害越小。

2.想要移民,過上更好、更安逸的生活。
說實話,如果純粹就是這樣的想法,而不想面對挑戰、不想通過努力獲得你應該的得到的,我必須說這非常不靠譜。安逸的日子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去了美國你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和美好。一定要有心裡準備,美國是天堂,也是地獄。

3.就是想出去看看……
事實上,懷著這種想法的學生還不算少,在知乎上我也見過。我在這裡肯定地說,這種心態是完全不可取的。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次選擇出國留學的機會,別以為什麼都可以到了國外再從長計議。努力讓自己活得更有目標,更明白一些吧。

如果這一步你確定自己有明確的目標,那麼第二個問題,你如何在美國獲得你想要得到的東西?
決定你未來之路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目前的背景和實力怎樣?能夠讀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畢業之後,你所就讀的項目就業情況是怎樣的?找到工作的機會有多大?未來前景如何?
且不說留在國外,如果回國前景又怎麼樣?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圍城》里方鴻漸還能通過一張克萊登大學的文憑在國內混個職位,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休想用一張金光閃閃的國外大學文憑晃瞎招聘單位的眼睛。
當然,這並不說明出國留學沒有意義,恰恰相反,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深入,各行各業都要有國際化站位,國外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上的優勢是公認的,有著國際視野的學子肯定會受到青睞,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必然是各企業追求的目標,國際化趨勢必然對國家和民族有著深刻的影響。
隨著我們出國留學的廣度很深度的加大,我們對海歸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用人市場也越來越理性。所有這一切都像大熔爐,煉出真金,淘汰一些跟不上時代的觀念。在理性浪潮的一遍遍沖刷下,鍍上的金箔金粉很容易被沖刷得一乾二淨,但真正的金子卻會越發光亮。
你是否有把握、有資本、有途徑,成為那真正的金子?
你的三年或者五年規劃是怎樣的?
要把夢想變成現實,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去考慮,需要去了解,要認真細緻地做做評估,然後再看,自己是否應該冒這麼大的風險。如果什麼都是未知數,那就必須要慎重了。

好吧,現在你有目標,並且看得到實現目標的途徑,那麼第三個問題,你還得問問自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的學習能力很強嗎?你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嗎?你的執行力很強嗎?你的情商很高嗎?你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有那種堅持到底的勇氣嗎?
我從2006年就開始做美國留學諮詢,到現在為止,很多學生都已經畢業了,在美國結婚生子,就業移民。他們給我的反饋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共性,就是出國之後就更要靠自己。能夠成功的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有非常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有清晰的思路和計劃。他們明白,自己的夢想不是從平地,而是在地下室時應該如何走出來。包括我開口舉例的那個學生,我之所以那麼看好他的將來,也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這些實現目標的能力。
誠實地、慎重地評價自己吧。

最後簡要總結下我的觀點。
不見得出身工薪家庭就不該出國,不見得家庭年收入不足多少多少就不該出國,國外有更公平的平台,有更大的空間,這些人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但別忘了留學是一種夢想,也是一筆生意。夢想再亮,也要照進現實。既然出國留學也是一項投資,要考慮投資性價比。想要提前預估性價比,你就非得把上面那三大問題想透了不可。

========================

說到這裡,你的答案都有了嗎?

如果真地都想明白了,還是得出答案「值」——那時你敢說,這是真正的值得。

祝福你。

加油。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