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起量子的鞦韆——從參變共振到光子的誕生
小夥伴們一定都有過盪鞦韆的經歷 : 我們輕輕推動鞦韆之後,爬上鞦韆,然後伴隨著身體和鞦韆的和諧共振,鞦韆可以長久不停歇,甚至越盪越高。
可是,這蘊含著一個什麼道理呢?
實際上,我們身體緩緩的擾動鞦韆,從能量角度上來看,我們的身體做功,將生物能轉換到身體和鞦韆的動能上;而從更加細緻的力學角度,可以等效看作我們是在改變鞦韆的參數,產生所謂的參變共振。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首先回憶經典的鞦韆如何盪起,在這裡,我們將外界的作用歸結到體系隨參數隨時間的改變,得到參變共振條件。
我們將會發現,在一個經典的不動的「鞦韆」上,是不可能通過參變共振蕩起的。
進一步,我們思考到一個量子「鞦韆」,在真空態(即不動的態),居然是可以通過參變共振震蕩起來的,這深刻了我們對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的理解。
再進一步,我們回憶起熟知的動力學卡西米爾效應,最終聯想到光子的起源。
盪起經典的鞦韆
對這個問題的詳盡討論,參考朗道《力學》chapter 27. 參變共振。
對於一個經典一維諧振子,其哈密頓量如下:
由於參數的任意選擇性,我們可以選擇固定 使得 隨時間變換。如此,哈密頓的一個參數是變化的,此乃「參變」的含義。
其對應的數學物理方程:
我們不妨考慮參變頻率具有如下形式:
進而
得到運動方程:
我們尋找如下形式的解:
其中 和 是時間的慢變項,我們忽略了所有的快變高頻項。
在近共振情況下,我們期待
綜合以上條件並繼續忽略快變項和高階項:
由於要起振,我們考慮正比於 的解的形式:
這方程的行列式給出有解條件:
所以共振條件是 周圍的區域
同時體系必須要求初始有一個初始的擾動,震動就會產生。如果初始沒有能量注入,方程是恆為0解的。
盪起量子的鞦韆
下面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量子版本。
我們考慮哈密頓量
其中做替換
我們立即得到哈密頓量關於 的一階展開:
下一步,先做無量綱化處理,方便之後的數值工作:
然後做正則量子化:
其中 ,最後計算得到哈密頓量:
化簡得到著名的:
考慮其海森堡運動方程:
得到力學量的演化方程:
做如朗道同學做的參變分析,同樣得到參變結果,在薛定諤表象下的波函數、wigner函數的計算過於冗長,我們直接給出數值結論:
當 的傅里葉分分量 並展寬相對 不大的區間:
即使初始狀態是真空態也能起振!
我們來看看數值結果。
經典的相圖,對應量子力學是wigner function,下面我們看看A=0.1,W=2(周期~400)的wigner function在t=0,50,180,200,230,410的wigner function.
動力學卡西米爾效應:光子的起源?
我們熟知真空卡西米爾效應:當兩個鏡子隔的足夠近,以至於其中的虛光子漲落非常明顯,兩個鏡子會產生一個吸引力。
理論研究告訴我們,還存在一個叫做動力學卡西米爾效應的傢伙:
真空中一個鏡子,在低速運動時,真空漲落出的虛光子對會成對湮滅,因此沒有什麼現象
以可以和光子速度比擬的速度(i.e. 光速)移動,真空漲落出的虛光子對來不及湮滅就分離開了,因此將虛光子對轉換為真實的光子。
然而,由於機械鏡難以以接近光的速度移動,到目前人類沒有觀察到真空動力學卡西米爾效應。但是等效的量子模擬實驗早已在超導量子電路中實現。關於超導量子電路的科普、review很多,在此我就不介紹了。
動力學卡西米爾效應和我們前面研究的盪起真空里的「鞦韆」都有一個根本的起源: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其二者都是某個定義下的「真空」中,由於參變引起的,體系能量和激發數增加的過程。如此我們能否聯想到光子的起源問題?由於我完全不懂宇宙學,這些遐思還有待大家指正。
但是大家陪妹妹盪鞦韆的時候還是要推一把!她盪的可是經典的鞦韆!盪不起來是要發脾氣的 !
Note by my Boss:
這個結果是有很深刻的物理的。我們在學量子力學解諧振子的時候,會碰到那個惱人的1/2,即零點能,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1/2可不可以導致可觀測的物理效應呢?它是不是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規範變換被忽略不計呢?結論是不可以!這裡講的Dynamic Casimir Effect在量子光學裡面就是參量放大過程,有趣就在於,你放大的是什麼?經典物理中的參量放大,典型的例子就是蔡家麒講的這個盪鞦韆時的起立和蹲下,但是請你試想一下,如果這個鞦韆初始的時候是靜止的,無論你怎麼在鞦韆上起立蹲下,這個鞦韆必然是紋絲不動的,這是因為,此時的參量放大過程,放大的是一個零能量狀態,等於把零擴大了若干倍,你得到的還是零。但是量子的鞦韆則不一樣,他有一個1/2的零點能,此時參量放大過程所放大的正是這個1/2,從而你可以得到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過程,也就是說這個放大,放大的是Amplification of Uncertainty Relation,因為諧振子的那個1/2就來自於坐標和動量的不確定關係。在我看來,正是這樣的一個物理,它體現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關係所導致的可觀測的物理效應,導致了這麼一個參量放大的文章能夠上Nature
Ref:
1、朗道《力學》
2、Observation of the Dynamical Casimir Effect in a Superconducting Circuit,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0561,https://arxiv.org/abs/1105.4714
3、QuTip,Quantum Toolbox in Python
附錄:求解此系統的python code:
from qutip import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matplotlib inlineN = 10a = destroy(N)vac = basis(N,0)t = np.linspace(0,1000,10000)def result(A,w): H0 = a.dag()*a + 1/2.0 H1 = a.dag()*a.dag()+a*a g_t="A*cos(w*t)" H = H0 H_t = [H0,[H1,g_t]] psi0 = vac; args = {"A": A, "w": w} result = mesolve(H_t,psi0,t,[],[a.dag()*a],args) return result.expect[0]fig,ax = plt.subplots(figsize=(16,9))ax.plot(t,result(0.01,2))ax.plot(t,result(0.1,2))ax.plot(t,result(0.01,2.1))ax.plot(t,result(0.1,0.1))ax.set_xlabel("Time",fontsize=20)ax.set_ylabel("Expectation values",fontsize=20)ax.legend(("A=0.01,w=2","A=0.1,w=2","A=0.01,w=2.1","A=0.1,w=0.1"),fontsize=15)fig.savefig("fig.png",dpi=300)H0 = a.dag()*a + 1/2.0H1 = a.dag()*a.dag()+a*ag_t="A*cos(w*t)"H = H0H_t = [H0,[H1,g_t]]psi0 = vac;args = {"A": 0.1, "w": 2}result_u = mesolve(H_t,psi0,t,[],[],args)def plot_wigner_2d_3d(psi): #fig, axes = plt.subplots(1, 2, subplot_kw={"projection": "3d"}, figsize=(12, 6)) fig = plt.figure(figsize=(16, 6)) ax = fig.add_subplot(1, 2, 1) plot_wigner(psi, fig=fig, ax=ax, alpha_max=6,colorbar=True); ax = fig.add_subplot(1, 2, 2, projection="3d") plot_wigner(psi, fig=fig, ax=ax, projection="3d", alpha_max=6,colorbar=True); plt.close(fig) return figplot_wigner_2d_3d(result_u.states[0])
推薦閱讀:
※基於Ansys Topology Optimization的連桿結構拓撲優化簡例
※通俗的解釋歐拉角,之後為何要引入四元數?
※以關於東方之星游輪目前在水中的姿態和情況,採取什麼辦法才是最好的急救辦法才可能盡量多的就出生還者?
※什麼是模態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