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就快過去了,我的拖延症還有救嗎?

今天是12月28號,再過3天,無論你有多麼不情願,2017年終究還是會和你揮手道別,而你,也將迎來嶄新的一年。

不少人開始在期待新的一年美好的時光,他們許下了不少願望,什麼變得更好,成為更加牛逼的人,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不一而足。

但行將過去的2017年,你有多少事情是原本應該完成,卻一直沒有去做的?

說好的要好好讀書,充實自己,興緻盎然買回來的書籍,卻在捧起來的時候,輸給了各種綜藝節目;

說好的要好好健身,強身健體,信誓旦旦辦了張健身卡,卻在去健身館的途中,敗給了街邊燒烤攤;

說好的要說走就走,擴展視野,一心一意看了無數攻略,卻在拿手機訂機票的時候,打起了王者榮耀。

你以為自己有很多時間,卻沒有想到在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中,自己把自己拖到了2017年的尾巴,自己卻什麼事情都沒有完成。

越是碌碌無為的過往,你越不會去回憶,反而會期盼新一年的到來。

因為回顧意味著自己得去檢討過去的不作為,得去直視不想直視的平庸,得去反省和總結。

但我們都知道,人又是特別懶的物種,認知資源又特別有限,當然是能省則省。

於是你就開始期待2018年的到來,然後就開始許下各種願望,很多時候,這種行為都是周而復始,無窮無盡的。

1,

在不少人眼裡,其實他們是不會去憎恨拖延症的,相反,他們甚至會愛上拖延症,對它情意綿綿,暗送秋波。

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一種行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這種行為不斷得到了強化。

原本這件任務應該你親自去做,但你不斷地進行拖延,拖著拖著,發現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任務竟然被其他人給完成了;

原本你應該在周末的時候去參加一場考試,結果你拖著拖著,這個周末因為某些不可抗因素,考試竟然取消了;

原本你應該在買哪一件物品中做出決定,結果你拖著拖著,等到這一件商品竟然下了架,你再也買不到了。

無論是完成任務、應付考試,還是得在無數的購買決策中做出判斷,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出不斷的努力和篩選,正是這種努力和篩選,導致了你感到了濃濃的緊張感,為了緩解這樣的一種緊張感,你要麼就去完成,要麼就選擇迴避。

完成任務有各種風險,最大的風險,可能是吃力不討好,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迴避卻不同,如果事後證明,這件事情不是非做不可的話,那逃避,也就是拖延,就會有兩種收益:

不僅僅緩解了焦慮,還保存了自己大量的精力。

經過多次這樣的強化之後,很多人發現,原來拖延症也是很不錯的嘛,你叫他去改掉,他反而會在心裏面生起各種抵觸的心理,認為你是在害他,給他下套。

2,

但你真的是在害他嗎?還真的不是,只不過你們兩個人對於時間的態度,完全不同而已。

拖延症的人,對於一件事情,往往只在乎它能不能在短時間內給他帶來最大的收益,如果完成這件事情要經過漫長持久的等待,那這件事情的收益,就會大打折扣。

這就是經典的折扣期望理論。

折扣期望理論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去做一件事情,取決於以下的這個公式:

這裡的效用(Vatility)表示對行為的偏好,效用越高,偏好越大,個體去做這件事情的意願就越強烈。

公式的分子部分包含兩個變數:期望(E)與價值(V)。期望指的是結果產生的可能性或機會大小 , 而價值指的是結果帶來回報的大小。

重點是這個公式的分母部分,T指的是對推遲的主觀敏感性 ,T越大 , 敏感性越高;D表示推遲,它意味著個體必須等待多久之後,才能獲得回報。

整個公式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完成一件事情,如果能夠立刻得到效用,也就是看的到,或者享受得到成果的話,那個體去把它給完成的概率就會相應提高。

反之,當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經常漫長的等待時間,那個體享受到的效用,就會大打折扣。

回到我們開頭舉的那些例子,為什麼讀書和學習會敗給綜藝節目?為什麼健身會敗給燒烤攤?為什麼心心念念想要去週遊世界,卻敗給了王者榮耀?

因為我們都很心急,我們不願意等待,我們很希望一下子就能享受到大量大量的獎勵和回報。

看書多累啊,首先你得靜下心來吧,接著你的注意力得集中吧,再接著,你還得將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進行聯結和納入框架吧。

單單這些,就已經把許多人給嚇倒了。

更為致命的是,看書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收穫反饋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和大量的學以致用,看到這裡,很多人就開始大聲叫喊了:

太累了太累了,我還是低估了看書的勞累程度,趕緊去看一集《跑男》壓壓驚吧。

想想你為什麼能夠嗑瓜子嗑一晚上,為什麼不能徹夜讀書的原因吧,瓜子一顆接著一顆地進入你的嘴裡,那酥香的味道,立刻就能觸動你的味蕾,而讀書呢?就只能呵呵了。

3,

那拖延症帶來的最大後果是什麼?可能很多人到現在都想不出有任何的後果,畢竟那麼多人喜歡它,愛上它。

私以為拖延症帶來的最大害處,就是讓將來的你,為現在放縱自私的你犯下的各種行為買單。

很多人其實沒有什麼成本意識,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從小犯下的各種錯誤,都有父母過來幫他們收拾這個爛攤子,從小所要支付的各項成本,統統都有自己的父母為之承擔,這就給他們造成了這樣的一種錯覺,今時今日的放縱和瀟洒,是明天的自己不用為之支付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那管什麼後事如何如何。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景象:

學期伊始,不斷的吃喝玩樂,吃喝玩樂,到學期末,就是各種挑燈夜戰,還經常暗自感動,說自己過於努力,快哭了;

大學前三年半都在放縱瀟洒,臨近畢業的時候,面對茫茫的就業大軍,被現實臉都打腫了,天天投簡歷,自己感動到哭;

這樣的例子真的數不勝數,就不一一列舉了。

英國學者Daniel Read認為,個體是由一系列存在於不同時刻的自我所構成的,每一個自我都需要從前面的自我接過「接力棒」,並傳遞給後繼者。

你原本應該現在去做的事情,現在沒有去做,那就是現在的自我沒有履行好當下的義務和責任,也就是說,你現在失責了,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或者拒絕去意識到而已。

你選擇了最大程度讓當下的自我得到滿足,卻犧牲掉了將來的自我原本可以過得更好的機會。

黑社會電影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你現在虧欠的,今後的你將需要加倍要償還。

4,

那面對拖延症,我們應該抱以什麼樣的態度和行動方式?以下的幾點建議可以供你參考參考。

1)放低姿態,不斷給自己製造滿足感。

根據我們剛剛提到的「折扣期望理論」,一件事情我們之所以會去做,除了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效用之外,還和它需不需要等待有關。

大的任務和大的目標,聽起來是很牛逼,是很振奮人心,但如果沒有進行拆解和組合的話,很容易給人一種畫餅充饑的感覺。

學富五車、八塊腹肌、週遊世界,聽起來就是上面所說的那樣子。

牛逼哄哄,但卻然並卵。

不要給自己那麼多幻想,先把已經買了的書,給看完就好;不要給自己加那麼多戲,把健身卡剩餘的時間期限給好好用完先;不要做那麼多白日夢,去發掘所在城市的名勝古迹先。

我見過很多人說要成為知名的作家,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動過筆,你說這樣的幻想,什麼時候才能自己把自己給戳滅呢?

2)找到一整套的外部約束機制。

大家有聽過尤利西斯和海妖的故事嗎?

在古希臘神話傳話中,海妖通過優美的歌聲來誘惑經過附近海域的船員,導致他們觸礁身亡。

尤利西斯知道海妖的歌聲是很難進行自我的抵抗,於是就在經過海妖活動的海域時,命令自己和手下都要把自己綁在桅杆之上,並把自己的耳朵給塞住,從而避免自己聽到海妖的聲音。

尤利西斯就是通過這樣的一種外部約束機制,來抵抗海妖的誘惑的。

生活中,我們想要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經常會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誘惑,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屈服。

這是因為我們既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規則的執行者,所以每次沒有去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規則給改一改。

如果你有加入到一些學習類的社群,這個社群可以通過完善的考核機制來促使你不斷去學習和讀書,那這個強而有力的外部機制,就可以幫你戰勝拖延。

3)復盤、復盤、復盤。

不少人覺得復盤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對於過去事情的回顧,他們總覺得沒有任何的意義。

可事實上,你只有不斷去回顧之前完成了什麼事情,這些事情讓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激勵,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走下去。

拖延症患者,他們普遍認為自己的過去一無是處,只有通過大量對未來加以期許,才能夠給他們予以支撐。

多記錄自己的過往吧,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你才能找到和過往自我的聯結點。

不然總會覺得空蕩蕩。

希望對你們有用!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曾少賢」,現在關注,後台回復「思考」,不帶引號,就可以獲得提升思維方式的好書——《思考,快與慢》的讀書精華筆記,我在那裡等你!

推薦閱讀:

好好做事,該怎樣開始?
從自我認知到自我馴化(一)

TAG:拖延现象 | 自我提升 | 思维方式 |